㈠ 株洲的工业发展史
株洲工业发展史概述
(一)
建国前,株洲工业基础十分薄弱,虽然国民政府曾在此选址建厂,筹划建立“工业株洲”,但因受战争影响,各项计划均未能全面实施。同时,由于国民党军溃逃之际撤走了大量的工业设备,至1949年,株洲的工业设施实际上已所存无几,当时的工业固定资产仅为3.6万元,年工业总产值只有58万元。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改造的完成,生产要素得以重新调配,广大劳动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工业经济获得了稳定的外部环境,迅速愈合了长年战乱留下来的创伤,并得到了快速发展。株洲市作为全国8个重点建设城市之一,在“一五”、“二五”期间,按照国家制订的国民经济计划展开了大规模的工业基本建设,筑建了坚实的工业基础。
1953年,硬质合金厂、三三一厂(今南方动力机械公司)、株洲电厂、洗煤厂等国家重点建设项目被安排在株洲兴建,湖南省第五建筑工程公司、湖南省工业设备安装公司先后来株洲安家落户,夜以继日,加紧施工,株洲市大规模工业基本建设自此蔚然兴起。至“二五”期间,三三一厂、株洲电厂、株洲机车车辆修理厂(今电力机车厂)、株洲轨枕厂(今桥梁厂)、株洲玻璃厂、冶炼厂、化工厂、硬质合金厂、株洲麻纺厂等一大批中央、省属骨干企业的扩建和新建工程已相继竣工投产。同时,株洲电焊条厂、火花塞厂、锻压机床厂、塑料厂等大批地方骨干企业也伴随大厂的兴建而纷纷诞生。从此,以大中型企业为主导的社会主义工厂取代了以前的私营工场,工业机器大生产取代了以前的手工劳动,新产品的问世填补了当时国内省内的多项空白,株洲的建材、钢铁、机械、轻纺工业一时均有了空前的发展,工业经济实力得到了快速壮大和扩张。至1965年,株洲工业已初具规模、形成了7个工业小区,工业企业发展至402个,产品达4000多种,初步形成了以大中型骨干企业为主,以原材料及加工为主,以地方中小型企业为辅的工业格局,工业年产值比1949年增长了64倍。
(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开始逐步改变原来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株洲市遵照“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坚持以搞活企业、改革经济体制为重点,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不断推行和完善承包经营责任制、领导体制、分配体制、劳动体制等配套改革,加强横向经济联合,提高了企业的素质,大大增强了工业发展的整体活力。
1980年始,为了使工业管理体制逐步向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相适应的方面过渡,株洲市工业开始进行“简政放权、党政分开”的领导体制改革,政府对企业的领导和管理由直接的微观管理转向宏观调控。各企业以工业管理体制改革为契机,积极贯彻《企业法》,理顺党、政、工三者关系,使企业内部的“责、权、利”关系得到了合理调整,企业管理得到了切实加强。至1985年,全市100多家地方企业实行了厂长负责制,大部分全民企业均实现了承包经营责任制。通过推行厂长负责制和承包制经营责任制,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生产经营积极性,企业逐步成为了自我积累、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的市场竞争主体。实现了由单纯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的转变。同时,为进一步优化企业内部机制,自1987年起,株洲市大刀阔斧地开展了企业劳动、人事、工资三项制度改革。通过改革人事制度、突破传统的企业干部管理模式,废除干部终身制,打破了干部职工的界限,形成了“干部能上能下”的机制;通过改革劳动制度,突破工人一次分配定终身的制度,实行考核择优上岗,打破了长期以来的“铁饭碗”,形成了“职工能进能出”的机制;通过改革工资制度,突破按年限座级、拿等级工资的旧分配模式,实行工资作总额与效益挂钩、职工收益按生产成绩浮动的工资制,拉开了分配上的差距,形成了“工资能升能降”的机制。至1989年。株洲市三项制度改革已取得巨大成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同和高度赞誉,改革经验为许多兄弟城市所借鉴。
在各项配套改革顺利进行的同时,株洲市各企业冲破地区、行业、城乡之间传统封闭模式、平等互利、自愿结合,参加以大、中型企业为主体,以名牌产品为龙头的横向联合,形成了大联小、优联劣、城联乡、内联外的开放式经济网络。1986年,株洲汽车齿轮厂联合广东、四川、湖南16家齿轮制造企业,率先组成株洲齿轮制造联营公司。此后,各种类型和不同规模的企业群体不断涌现,多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企业兼并也迅速发展,打破了区域间的经济壁垒,大大促进了区域间的技术、资金、信息的传递交换,使株洲工业企业的发展活力得到了不断增强。至1990年,全市工业实现利税比1950年增长了738倍,并有600多种工业产品被评为国家级、部级和省级优质产品。
(三)
党的十四大以来,为了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促进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株洲市以小平同志的“南方谈话”和十四大精神为指针,以促进两个转变,提高工业企业经济效益为目的,积极开展了对全市工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通过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优化资本结构,强化企业管理,加快企业内部转机建制,全市工业进入了全面提高的新阶段,呈现出生产发展与经济效益同步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
1993年,株洲市第一家股份有限公司火炬火花塞公司股票在深交所正式挂牌上市,为株洲市产权制度改革拉开了帷幕。大批企业围绕构造多元投资主体,完善法人治理机构,纷纷加入股份制改制企业行列。到目前为止,全市已建立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企业和有限责任公司1139家,注册资本20亿元,吸收增量27.3亿元,其中株洲庆云、南方公司的股票均已上市发行。通过股份制改制,企业内部机制进一步优化,管理体制进一步健全,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许多企业经济效益有了显著改善。特别是南方、国光、湘大、千金、焊条、火炬火花塞等股份有限公司,在改制后,销售收入和实现利润均大幅度增长,为全市工业经济的整体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抓大放小”方针的指导下,株洲市加大了对优势企业、支柱产业的扶持力度。优强企业和支柱产业均取得了长足发展,南方、国光、湘大三大集团已初具规模,分别成为了机械制造、瓷器和农业产业化行业的龙头企业,有色冶金、机械、化工、建材四大支柱产业产值占全市乡及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已达80%,南方公司、电力机车厂、冶炼厂、硬质合金厂、车辆厂、国光公司、湘大公司、千金药业公司、火炬火花塞公司等企业的利润占全市实现利润总额的90%以上。全市已有5家企业年销售收入过5亿元,其中,南方、株冶均已超过20亿元。在全国企业500强中,湖南16家,株洲市就占了6家,株洲市大中型企业的迅速发展还被中央多家新闻媒体誉为“株洲现象”,引起了全国各地的广泛关注。
1994年,株洲市被列为全国18个“优化资本结构,增强企业实力”试点城市之一,按照扶优汰劣原则,鼓励兼并,规范破产,开展资本营运,进行了大规模的国有企业战略性调整工作。同年8月,株洲市酿酒厂由于经营管理不善,连年亏损,负债累累而被迫宣布破产,成为全市第一家破产企业。次年6月,市电池厂对其进行了收购,此后,全市共有100多家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企业宣告破产,共实现140多起企业兼并,核销银行呆坏帐2亿多元,盘活资产10亿多元。兼并破产浪潮的兴起,充分发挥了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作用,促进了生产要素向优势产业、强势企业的合理流动,从而大大提高了全市工业经济运行的整体质量和效益。特别是1997年,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不求所有,只求所在;不求所有,但求所得”,鼓励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并购转让,完成了深圳石化集团兼并株洲塑料厂、天津渤海集团兼并株洲轮胎厂、湖南海利集团收购湘江精细化工厂、新疆德隆公司控股火炬火花塞公司、厦门万事红集团控股株洲庆云公司等工作,引进了外地资金、先进技术、优秀人才,促进了本地企业机制和观念的迅速转变,更是为资本运营工作拓展了广阔的思路,写下了优化资本结构浓墨重彩的一笔。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进一步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株洲市还广泛开展了“抓管理、上等级、全面提高企业素质”的活动,邯钢、安塑等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在此得到了全面的推广。通过学习先进经验,强化企业内部管理,企业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南方、株冶、硬质合金厂、电力机车厂等一批管理先进、产品质量过硬、消耗低、效益好的先进企业已纷纷涌现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展示了风采,创下了良好的业绩。同时,通过狠抓产品质量管理、贯彻ISO9000国际质量体系,全市11家企业通过国际权威认证,领取了通往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并在国际市场上打响了株洲的名牌,为株洲人民赢得了荣誉,也创下了巨额的外汇收入。仅1997年,全市工业企业完成出口交货值达30亿元以上。
(四)
进入新世纪后,特别是省第八次党代会提出加快推进工业化战略以后,株洲工业开始了新的创业,步入了发展速度加快、整体效益提升、经济结构改善、改革创新取得突破的新阶段,多项指标屡创历史新高。
一是经济实力明显增强。截止2004年底,全市拥有独立核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63家,涉及33个行业。其中:大中型企业51家,上市公司7家。2004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资产合计406.53亿元,比2000年增长66.54%,年均递增13.60%。 2005年完成工业增加值226.43亿元(工业总产值653亿元),比2000年增长81.01%,年均递增12.6%。工业占GDP的比重达到43.0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34.72亿元(工业总产值434.5亿元),“十·五”期年均递增19.3%。超额完成“十·五”计划12%的年均增长目标。
二是整体效益不断提高。2004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销售收入313亿元,比2000年增长52.24%,年均递增11.08%;2005年,实现利税达到30.53亿元,相当于2000年的1.72倍,年均递增11.41%;实现净盈利达到13.35亿元,相当于2000年的2.48倍,年均递增19.89%;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20,比2000年提高20.9个百分点。
三是技改投入和利用外资快速增长。2005年,全市工业完成技改投资51.33亿元,较2000年增长237.20%,“十·五”期年均递增27.52%,超过“十·五”计划15%的年均增长目标。其中:利用外资5.88亿元,占全市完成技改投资的11.46%,相当于2000年的3.62倍,年均递增29.36%。从2001年到2005年,株洲工业累计完成技改投资170.64亿元,相当于“九五”期间投资总额的2.66倍,共启动实施技改项目1084多项,已竣工投产873多项,其中过亿元的项目40个,过5亿元的4个,过10亿元的2个。
四是主要产品产能和产量成倍增长。2004年,全市火电产能为2000年的3.4倍,PVC产能为2000年的3.33倍,纯碱产能为2000年的3.2倍,平板玻璃产能为2000年的1.75倍,日用陶瓷产能为2000年的2.5倍,电力机车(含城轨车)产能为2000年的2倍,硬质合金产能为2000年的2倍,火花塞产能为2000年的2倍,电焊条产能为2000年的3倍,肉制品产能为2000年的3倍。全市完成发电量525712度,为2000年的3.08倍;硫酸55.66万吨,为2000年的1.14倍;纯碱4.88万吨,为2000年的1.25倍;精甲醇8.64万吨,为2000年的1.68倍;pvc树脂5.58万吨,为2000年的1.98倍;平板玻璃499万重量箱,为2000年的1.49倍;日用陶瓷86226万件,为2000年的1.91倍;电力机车121.81万千瓦,为2000年的1.77倍。
五是非公经济和县域工业得到较快发展。2005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增加值235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达44.7%,其中,503户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65.88亿元,占规模工业的48.9%。2000年以来,五县市工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工业增加值年均增幅在20%以上,超过全市平均水平。
六是市属国企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在列入重点改制计划的53家市属国有工业企业中,全面完成和基本完成改制任务的有44家,占计划的83%;已投入改革成本21.2亿元,解除职工劳动关系3.3人,引进资金20多亿元。有26家企业的新公司已挂牌运作,新企业通过转换机制,加大投入,产值、效益和员工收入快速增长,成为工业发展新的生力军。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已完成改制企业实现产值总计可达10亿元,同比增长20%以上,合计扭亏增盈4000余万元。
七是工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优势产业、骨干企业、非公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对工业增长的贡献增加;产业结构、企业组织结构、所有制结构进一步优化。具有比较优势的重工业得到较快发展,规模以上轻重工业比例由2000年的36.41:63.59调整为2005年的17.9:82.1。2005年,交通装备制造、有色冶金及深加工、基础化工、陶瓷烟花等四大支柱产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4%,比2000年提高36个百分点。
经过50多年的发展,株洲工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创造了50多个“全国第一”,形成了门类齐全、实力雄厚的现代工业体系,工业化水平居全省第一,城市综合实力居全省第二,成为长株潭“金三角”的重要一极。
㈡ 株洲市天元区的发展历史
1992年,株洲在湘江上建成了第一座大桥———湘江一桥。这座大桥,承载着株洲专人的一个梦想:向河西拓属展。而这座大桥的建成,不仅使株洲人拓城的梦想成真,更为株洲新兴工业的发展搭建了一个大舞台,催生出欣欣向荣的河西新城区。当年,作为湖南省两个国家级高新区之一的株洲天元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就在河西新区正式成立了。
1991年以前,株洲天元区属于株洲郊区管辖,几乎没有工业和商贸,到处是粮田.菜地和鱼塘,过去过江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轮船,现在的株洲湘江四桥的位置就是过去的轮渡码头.
㈢ 关于株洲的变化
改革开放30年来,株洲市改革发展进程阶段性特点比较明显,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阶段。即从1978年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根据党和国家的统一部署,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这一阶段主要以农村和农业改革为主。1983年“南四县”划归株洲市管辖后,通过6年的大力改革,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建立,全市粮食总产量从1978年的127万吨增长到1984年的162万吨,年均增长4.1%;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99元增加到1984的400元,年均增长26.2%。这一阶段全市GDP年均增长8.7%,短短6年时间,全市GDP总量接近翻番。
第二阶段为“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阶段。即从1984年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到1992年党的十四大召开。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这标志着改革的重点将由农村转向城市和工业,全市从此掀起了一场城市和企业改革热潮。株洲市因国有企业众多,被国家列为“三项制度改革”试点城市,期间国民经济得到较大地发展。虽然1988-1992年期间市场物价出现了较大波动,但全市经济年均增幅仍然保持了7.9%,1992年经济增幅高达16.7%,成为改革开放30年来三个增幅超过15%的年份之一。到1992年全市GDP达到74.4亿元,8年时间GDP总量再次实现了翻番,与1978年相比,经济总量翻了两番多。
第三个阶段为“初步创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即从1992年党的十四大到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这一阶段主要任务是初步创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通过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各市场经济主体得到了迅速壮大。特别是1992年国务院批准株洲设立高新技术开发区,一场前所未有经济建设从此拉开了序幕。从1992年到2000年的8年里,全市GDP总量先后突破100亿元、200亿元大关,到2000年全市GDP达到285.4亿元,为1992年的3.84倍,年均增幅为11.8%,较前两个阶段增幅提高了3-4个百分点,其中1993年增幅达到了18.3%,为改革开放30年来增幅最高的年份。
第四个阶段为“完善社会主义开放型市场经济体制”阶段。即从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至今。这一阶段主要任务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按照党的制定的“十五”计划发展目标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走新型工业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路子,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进入新世纪后,经济总量一年一个台阶,连续7年超过两位数增长。2007年全市GDP总量突破700亿元大关,达到751.3亿元,为2000年的2.63倍,年均增幅为12.1%,为改革开放30年来增幅最快、效益最好、质量最佳的一个发展阶段。
二、株洲改革开放30年取得的辉煌成就
经过30年的改革和发展,株洲市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基础设施极大改善,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基本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对外经济日趋活跃,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一)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
1、经济总量不断做大。30年来,株洲经济总量增长了54.6倍,翻了近6番,2007年全市GDP总量达到 751.3亿元,年均增长10.1%,比全国和全省快2-3个百分点。从全市国民经济运行轨迹看,四个阶段分别为8.7%、7.9%、11.8%和12%,经济增长平稳,处在一个上升的通道之中。全市人均GDP由1978年的469元增加到2007年的20387元,年均增长9.1%。在2006年全国百强城市综合实力排名中,列第56位,跃居中部六省非省会城市之首。
2、财政收入大幅攀升。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财政收入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财政收入由1978年的2.27亿元增加到2007年67.6亿元,增长28.8倍,年均增长12.4%,其中,一般预算收入37.6亿元,年均增长14.4%。全市财政收入结构不断优化,实现了由“取国家之财”向取“众人之财”的转变。国有经济对财政收入的的贡献率从改革开放初期的87%,逐步调整到目前的40%,而集体经济、私营经济及个体经济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已上升到60%。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由1978年的58.8%提高到2007年的80%,财政收入质量得到了质的提升。2007年全市人均财政收入为177元,财政收入总量和人均财政收入指标均居全省第二。2007年全市财政支出73.7亿元,为1978年的33.5倍,年均增长12.9%。目前全市用于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和教科文卫等民生方面的支出已占财政收入支出的60%。
3、人力资源充分利用。改革开放30年来,全市劳动就业环境得到了全面优化和创新,呈现出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结构趋于合理的特点。2007年末,全市从业人员达216.2万人,比1978年增加了196.1万人,年均增加6.8万人;第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的就业结构比重从1978的58.3:24.3:17.4调整为2007年的39.3:28.9:31.8。与1978年相比,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增长较大,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增长速度高于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
(二)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增长质量稳步提高
1、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全市通过确立“稳定发展第一产业、重点发展第二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产业定位,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所有制结构和城乡结构趋于合理。三次产业比例由1978的 33.7:50:16.3调整为2007年的12.9:52.7:34.4。与1978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20.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提高2.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提高18.1个百分点。非农产业占GDP的比重,由1978年的66.3%上升到2007年的87.1%,形成二、三产业共同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
2、所有制结构发生变化。改革开放30年来,全市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及相关政策的制定经历了一个从探索到完善的过程。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发展。2007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为404.2亿元,已占到GDP总量的53.8%,比1978年提高了30多个百分点,其中非公工业已占到全部工业的58.2%,非公贸易占全部贸易81.2%,非公投资已占到全社会投资67.5%,解决二三产业就业人员131.3万人,占全社会二三产业就业人员的73.1%。
3、经济增长质量稳步提高。随着“两个根本转变”、“五个统筹”和“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针政策的先后提出,全市在结构不断优化的同时,国民经济增长质量正逐年得到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煤电运等瓶颈制约进一步缓解,现代服务业不断得到发展,节能减排成效明显。2007年株洲市GDP能耗为1.496吨标煤/万元,比2005年已下降7.65%,年均下降3.75%。
(三)三次产业全面发展,社会商品极大丰富
1、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市农业增加值由1978年的4.55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 96.6亿元,增长21.2倍,年均增长5.53 %。1994年醴陵市成为全市第一个成建制过吨粮的县级市。1995年全市170万亩双季稻田平均亩产达到1024公斤,株洲成为全国第一个双季稻亩产成建制过吨粮的地级市。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中央连续五年下发关于三农的1号文件,农村税费改革全面推行,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到2007年,全市粮食产量达188.3万吨以上,比1978年增长71.1倍,人均产量比1978年增长15.8倍;出栏生猪487.3万头,比1978年增长24倍,人均产量增长5.35倍。到目前为止,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达3000余家,加工产值近60亿元。农业机械总动力由1978年7.7万千瓦增加到2007年的 190万千瓦,增长23.7倍。
2、工业经济快速增长。2007年,全市工业企业固定资产达到800亿元,为1978年的65倍,年均增长15.5%;工业总产值由1978年的17.6亿元增加至2007年的1063亿元,增长60.4倍,年均增长15.2%;工业增加值由1978年的6.14亿元增加至2007年的347.1亿元,增长91.3倍,年均增长11%。全市有规模工业(年销售收入过500万元)1111家,其中产值过10亿元的企业11家,产值过亿元的企业92家,产值过5000万元的企业181家。株冶集团成为全市第一家、全省第七家年产值过百亿元的企业,2007年产值达到150亿元,较1978年翻了近7番。全市已形成了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交通运输设备、化学原料及制品、服装、陶瓷、烟花和农副产品加工等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2007年全市工业增值占生产总值比重为45.1%,居全省第一,工业创造的税收占全市税收70%以上,工业就业人口占城市总人口40%多。近年来,通过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株洲市新型工业水平稳步提高。在2007年全省新型工业化考核评比中,株洲市荣获全省第二名,新型工业化水平进入全省先进行列。
3、第三产业长足发展。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从1978年的2.2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258.4亿元,增长117.4倍,年均增长12.4%。其中2007年交通运输仓储邮电业增加值为43.1亿元,年均增长11.7%;批零贸易餐饮业增加值为67.9亿元,增长85倍,年均增长12.3%;金融保险业增加值为10.2亿元,增长36.4倍,年均增长8.6%;房地产业增加值为24.2亿元,增长268.9倍,年均增长15%。文化教育卫生体育公共服务等其它服务业也迅猛发展,各种新兴服务业应运而生,2007年增加值达到113亿元,增长161倍,年均增长13.3%。
(四)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改革开放30年来,全市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72亿元,其中基本建设完成投资500多亿元。近年来,围绕“双百”城市发展目标,按照“东提西拓,合拢三角”的总体思路,大力实施城市发展带动战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明显加快。2007年全市建成区面积达到87平方公里,比1978年扩大了1倍多;2007年城镇化率为47%,比1978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全市先后荣获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园林绿化城市、综合治理先进城市等光荣称号。
(五)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2007全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503元,比1978年增长了33倍,年均增长12.9%;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5044元,比1978年增长了50倍,年均增长14.5%。2007年全市职工年平均工资为20797元,比1978年增长了35倍,年均增长13.1%。2007年,城镇、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2.9%,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和42.8%。2007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7.6亿元,比1978年增长133.4倍,年均增长18.3 %。2007年末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22.1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55.9平方米。2007城市居民每百户拥有移动电话164部,家用电脑49台、照相机44部、家用轿车4台;每百户农村居民拥有摩托车68辆、电冰箱41台、移动电话119部。改革开放短短30年,城乡居民家庭实现了从贫困到小康的跨越。
(六)对外开放成效显著,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1、对外开放成效显著。全市进出口总额由1978年的 0.54亿美元增至2007年的10.95亿美元,增长19.3倍,年均增长10.9%。2007年有自营进出口权的企业发展到180多家,出口产品主要以机电产品、有色金属、硬质合金、陶瓷烟花和精细化工产品等高附加值的工业制成品为主,出口国家和地区扩展为包括美国、日本、欧盟、北美等在内的 20多个国家和地区。1978—2007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累计达13.2亿美元,到2007年全市有外商和港澳台投资企业100余家,注册资本20多亿元。
2、各项改革稳步推进。全市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快以市场为取向的各项改革。累计投入30多亿元,对省、市和县属国有企业进行改革。目前国有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及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工作全面完成。61家市属工业企业完成改制,引进资金28亿元,置换资产17亿元,安置职工6万余人。农村税费改革取得明显成效,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投资、金融改革不断深化,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形成。
3、和谐社会稳步推进。改革开放30年来,全市国民经济的年均增长率超过10%,社会公共事业投入力度空前加大。2007年全市城区、县市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到530元/月和460元/月,城乡低保家庭实现了应保尽保,12.7万名离退休人员养老金足额发放。新农合覆盖农业人口257万人,平均参合率达87.9%。全市初中升高中学生比例为80%,农村义务教育实现了全部免收学杂费。全市拥有国家级技术(工程)中心7家,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2.4%。全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占全市GDP的2.7%。投资6亿元的市体育中心胜利建成,有一批优秀运动员在国际、国内赛事中夺得奖牌。2007年市区空气良好天数达到316天,湘江株洲段水质保持三类标准,提前两年完成“十一五”下达的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的减排目标。
三、株洲改革开放30年的成功经验与启示
30年来,株洲经济和社会发展变化过程骨许多经验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回顾。
一是坚持从市情出发,走特色发展之道路。立足实情,量力而行,稳定发展,这是改革开放30年来株洲经济和社会发展最根本的经验。株洲市历届班子都充分认识到株洲的工业优势、人才优势、区位优势,在准确把握形势和民意的基础上,审时度势,因地制宜,确定“产业兴市、科教先导、城镇带动、文化提升”四大战略,带领全市人民走出了一条符合株洲实际、持续发展的发展道路。
二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走科学发展之路。改革开放以来,株州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一切服从、服务于这个中心,坚持用“三个有利于”标准衡量一切。在新的发展阶段,要继续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抓住“两型社会”实验区的历史发展机遇,进一步深化对市情的认识,研究制定适合株州实际的经济发展思路,坚持科学发展观,通过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产业升级,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三是坚持改革开放,走富民强市之路。改革开放以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民巨大成就,城乡人民生活显著改善,30年来,株洲经济总量翻了近6番,年均增长10.1%。这就充分说明:改革开放是振兴株洲、发展株洲之路。改革开放不单是经济社会的开放,更多地是思想观念的开放。在推进跨越发展、构建和谐株洲的进程中,就必须始终坚持改革开放这一法宝。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贯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敢于打破旧的,勇于接受新的,善于创造好的,加快发展和谐株洲的新视野,新理念,新举措就会层出不穷,国民经济就可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四是坚持以人为本,走和谐发展之路。株洲在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始终坚持关注民生、重视民生、改善民生,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要通过大力发展“两型产业”,改善城市基础设施,争取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交通模范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文明城市”等目标成功,让株洲更美;继续以“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为工作目标,加快社会建设,完善社会管理,让株洲更和谐。
改革开放30年,是株洲辉煌的30年。随着长株潭城市群获批国家“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株洲将站在一个更新的、更高的平台上实现科学跨越发展。全市人民将紧紧围绕市委提出的“保二争一”工作目标,通过加快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进程,促进“两型社会”建设,力争到2010年,完成“四个一”目标(即市区人口达到100万人、建成区面积100平方公里、财政收入100亿元、经济总量1000亿元);到2012年,提前实现全市人均GDP比2000年翻二番目标,GDP总量达到1500亿元,财政收入达到150亿元;到2020年,按“两型社会”要求,把株洲建成一个开放、文明、富裕、和谐的特大城市。
㈣ 写湖南省株洲市的文化园的满分作文
参观肇庆包公文化园有感小时候,我看过《三侠五义》,也听过老师讲包公的故事,对这个黑面月牙的大胡子的古代官员一直很敬仰。近日,我组织公司的全体党员,来到了肇庆西排包公文化园游览。听说该文化园在原包公祠基础上扩建改造,总占地面积100亩,建筑面积8000多平方米,由包公祠、清心园、文化广场、文化街和观景平台五个部分组成。停好车,我们从南面进入广场,首先进入眼帘的是一条长方面45度斜面石碑,上书100个字体不一的“廉”字,给人在享受中国汉字艺术变化无穷的同时,感悟了“廉”字的丰富内涵和重要意义。文化广场十分辽阔,在“廉”字石碑的对面建有一座戏楼,红墙青瓦,十分高大雄伟,引人注目,可容纳几千人在此观看表演。登上戏楼楼顶,可以观赏面前的西江风光,江上绿水悠悠,机船往来频繁,荡起层层碧波;对面的青山倒映在江中,虽有涛浪,也清晰可见。我们跨过文化广场,进入包公祠内,墙上有包公平生的一首五律诗:“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仓充燕雀喜,草尽狐兔愁。往牒有遗训,无贻来者羞。”这诗和合肥包公祠内的诗居然略有不同,其中大家已烂熟于心的“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在这里竟然变成了“仓充燕雀喜”;“史册有遗训”也被“往牒有遗训”所替代,但二首诗的大意都是说,做人要光明正大,就像茂盛直挺的树木应该做房屋的栋梁,精炼的钢料决不应去做铁,应该做一个无愧史书教诲的清官。步入偏殿,是包公石像,旁边有些石碑,都是记载包公清正为民的历史诗文和事例。让人对包公不由得肃然起敬。左转进入清心园,里面集包公的史料典籍、文物、蜡像、模型、拓片、碑刻、电子音像等形式全面、详细的介绍了包公的生平历史,展示了包公的清政廉明。园区内楼亭相连,假山别致,瀑布飞泻,玉桥卧波,锦鲤戏水,满目翠绿,花香扑鼻,处处幽雅宜人。这是肇庆市政府建设集“廉政教育、历史文化、旅游观光”一体的广东首个彰显廉洁主题的省级基地,亦是社会各界接受廉政教育、感受古端州文化历史和休闲娱乐的文化新地标。包拯在肇庆任端州府官三年,为端州人民挖井引水,开荒教学,留下不少历史古迹和故事。特别是“包公掷砚”的故事给了我们深刻的印象,故事是这样的:广东端州出产一种紫云般的石头,当地府百姓用此制作质地优良的宝砚进贡皇上和权贵。包公任端州知府时,不仅不允许下属索要一方宝砚,同时上奏皇帝宋仁宗,减少宝砚的进贡数量,减轻了百姓负担。当包公调离此地时,当地百姓悄悄将一方宝砚放入他的箱里,只有其下属包兴看到。说来也怪,包公所乘之船刚行不远,突然,雷鸣电闪,风雨大作。包公起身问:“谁拿了端砚?”包兴讲出实情,包公取出端砚,随手丢落江中。此时奇迹出现:风雨雷电戛然而止,天空云开日现。船开行不久,在端砚下沉的地方隆起一片沙洲,即砚洲,包裹端砚的黄布,掉进水里,顺流而下,成为沙滩即黄布沙。这就是民间流传着“包公掷砚化渚洲”的故事。这个故事,使我很受启发。包公之所以被世人称为“包青天”,是其始终坚持洁身自好,为官清廉的结果。包公掷砚,扔掉的是有价的端砚宝物,获得的是不同凡响的大“公”和大“廉”,留下的是感动当朝和后代的高尚品德和精神。我们应该学习包公,时刻将“廉”字置于心头。包拯虽然据今已有1000多年,但其为官清廉、为民请命的精神对我们仍有现实意义。通过这次组织我司全体党员参观包公文化园,接受反腐倡廉教育,可以增强企业党员干部的廉政意识和法纪观念,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为企业的经济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㈤ 我们要写一篇关于株洲文化的作文,请问株洲文化怎么写什么是株洲文化
株洲,古称建宁,又名槠州。公元214年,三国东吴在此设建宁郡。唐贞观元年,建宁并入湘内潭。古容时,当地多槠树,湘江过而多沙洲,故株洲又称槠洲。到南宋绍熙元年(公元1190年)正式定名为株洲。
株洲是一个铁路拉来的城市,城市里的人来自五湖四海,开放的城市文化注定了株洲是一个包容的城市,接纳着各式各样的人来株洲创业,发展。
㈥ 株洲60年变化作文
我家的变化
1994年正月初十,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日子。就在这一天,我出生啦。阳光明媚,和风轻拂,在爸爸妈妈爱的海洋里,我快乐地成长着。现在,我已经是一个读四年级的九岁女孩了。
常听大人们说“这个世界变化真大”这句话,其实,我家的变化那才是真正的大呢。
我的爸爸妈妈都是学校里的老师。在我的记忆里,我家最初居住的地方,是学校里的一栋两层楼房。这栋楼房看起来破破烂烂的:屋顶的红瓦就像我们幼儿园小朋友站的路队,歪歪斜斜。有的地方还缺了一块,用黑色的瓦塞着,让人看了特别不舒服;墙壁是砌得整整齐齐的红砖,从远处看,好像是许多方盒子叠在一起,可是走到它的面前,那些红砖都像腐烂了似的,用手一摸,就会掉下一层红色的灰土。爸爸告诉我说,这房子的历史长着呢,有二十多年了,现在它像一位老爷爷一样老了。
我们住在一楼,房子很小。家里的东西就像不听话的小朋友一样,总是挤在一块,让人觉得乱糟糟的。每天,妈妈一煮饭就让我出去,要不然,油烟会让人受不了。到了春天,地板上会冒出许多小水珠,这些小水珠可让人讨厌啦。我的布娃娃白白的脸上都长满了小小的麻子。妈妈说,那是霉斑,全是小水珠使的坏。从那时起,我就恨透了我们居住的房子。
有一天,爸爸拉着我的手,指着一群忙忙碌碌的建筑工人说:“我们就要有新房子罗!”我听了,心里特别高兴。高兴地叫起来:“我的布娃娃有新房子罗!”不知过了多久,我们就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楼房。
这栋四层楼的新楼房可漂亮啦!雄伟、高大、美丽、漂亮......什么好的词都可以用在她的身上。
我的家是三室两厅。墙壁刷得雪白雪白,地面铺的是瓷砖,又光滑又干净,我每天都可以光着脚丫在上面开心地玩了。房子里的东西摆得整整齐齐,再也不挤了。我把我的布娃娃放在铝合金阳台上,让她天天晒太阳。妈妈再也不唠叨油烟呛人了,煮饭的时候,我就在客厅里玩,要不就看动画片。
在春天,妈妈再也不用为小水珠发愁啦;夏天呢,我们全家都睡在地板上,电风扇一吹,一觉睡到大天光;秋天的时候,我们把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接到家里来,一起过“神仙”日子;冬天就更不用说了,我们打开空调,窗外雪花飘飘,屋内暖意浓浓。
今年的一天,我放学回家,打开门,看见客厅里摆着一台金光闪闪的大电脑。我不禁高兴地叫了起来。不久,我就跟着爸爸学会了上网,到了星期六星期天,我就和爸爸上网看故事、看动画......
一次,爸爸问我,世界上什么变化最大。我想也没有想,就说:“我家的变化最大!”爸爸摸着我的头,微笑着说:“那你说说,我家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爸爸看我想了很久也没有回答上来,就说:“其实,这都是***的功劳!”我听了,大声喊了起来:“***真好!***真好!”爸爸看着欢乐的我也大声说:
“中国***真伟大!”
㈦ 株洲的历史沿革
株洲古称建宁,后又名槠洲,最早见于南宋人文集。“株”字可能取自株田之“株”。株洲、株田相距数里,五代时株田已较著名。“洲”字取自古人以湘水两岸为 洲之“洲”。联缀而成地名。一说因地多槠木,且“槠”、“株”同音,故又名“槠洲”。自南宋绍熙元年(公元1190年)正式定名株洲后,株洲之名沿用至今。远古时期,株洲地区就有先民生息繁衍,炎陵县鹿原陂安葬着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神农氏。据考古发现,在株洲县漂沙井黄霞垅磨山有6000年前属于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大溪文化遗址,以及叠在其上的4000多年前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龙山文化遗址。
春秋战国时期,株洲属楚国之黔中郡。
公元前223年,秦灭楚,株洲属黔中郡。
公元前202年,建长沙国,株洲是长沙国领地。
东汉建安十九年(214年),孙权割湘南县以东和醴陵、修县沿湘江东岸地带置建宁县,筑县城于今株洲市庆云山解放街、南湖街沿建宁港两岸,属长沙郡,乃株洲建县之始。
三国吴太平二年(257年)建宁县治从槠洲迁驻淦田(今株洲县淦田村,现存有建宁故城)。
三国吴宝鼎元年(266年),建宁县治又复迁槠洲。
265~420年,晋代一统中国,建宁县治仍驻槠洲,属古荆州长沙郡。
420年~589年,南朝齐时期,建宁县属湘州长沙郡。
隋开皇九年(589年),隋灭陈,废建宁县入湘潭县。
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建宁县,属南云州(州治在今攸县县治)。
唐贞观元年(627年),废除南云洲,取消建宁县。建宁县域划归湘潭、醴陵两县。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设株洲厅。“株洲抚民府”位于现芦淞区樟树坪。
民国元年(1912年),清亡,存在近五年的“株洲厅”建制被取消,株洲再度纳入湘潭县管辖。
民国23年(1934年),设湘潭县株洲镇。
民国36年(1947年),湘潭县株洲镇和白关乡、昭阳乡合并为株洲乡。
1949年8月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株洲,8月12日成立湘潭县株洲区人民政府。
1951年由湘潭县析置县级株洲市,属长沙专区。
1953年改为省辖市,郊区分为郊东区、郊北区。
1955年2月22日,株洲市郊东区、株洲市郊北区合并为株洲市郊区,设立株洲市郊区区公所,辖22个乡。
1956年3月,株洲升格为地级市,由省委直接领导,成为湖南省除省会长沙外第1个地级市。
1958年9月5日,撤销乡级建置,株洲市郊区所辖5个大乡合并组成株洲市郊区公社。
1965年4月30日,析设株洲县,以株洲市的部分地区为其行政区域,驻渌口镇,株洲县归株洲市。
1966年1月18日,复置郊区。
1970年7月8日,城区设立3市辖区(县级)即东区、南区和北区。
1983年3月1日,株洲市实行市管县体制,将原湘潭地区攸县、茶陵县、醴陵县、酃县划归株洲市管辖,辖区人口308.12万人。1985年8月15日,醴陵县改为设醴陵市;1994年4月5日,酃县更名为炎陵县。
1997年7月,撤销东区、南区、北区、郊区,调整设立荷塘区、芦淞区、石峰区和天元区。
2009年3月11日,株洲市委、市政府决定设立株洲云龙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分别为中共株洲市委、株洲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行使市级行政、经济管理权限。
㈧ 株洲近代发展尤其是工业发展的历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年来,株洲实现了由一个县属小镇向一座工业新城的跨越。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勤劳勇敢的株洲人民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围绕“农业安市、企业富市、商贸活市、科教兴市、依法治市”市策,实施“开放强市”战略,发扬“开拓奉献,创业争先”的株洲精神,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空前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各条战线取得辉煌成就。据统计,株洲市改革开放以来二十年的经济总量超过改革开放以前三十年的3.5倍。1998年,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64亿元,财政收入达到19.49亿元。近几年来,株洲市获得了“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市”、“全国绿化城市”、“双拥模范城”和“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等荣誉称号。按照国家统计局对全国219个地级以上城市的综合实力测算,株洲位居第54位,在湖南省是除省会以外排名最前的城市,进入全国第二类城市之列。株洲市在经济建设和其它各项社会事业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工业建设突飞猛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株洲几乎没有工业。“一五”、“二五”计划时期国家相继安排了南方动力机械公司、株洲电力机车厂等13个重点项目在株洲兴建。这批重点项目的引进布点,不仅构架了工业新城,而且逐步带动了株洲地方工业、劳服企业、乡镇企业和区街工业的发展,从而基本形成了以冶金、机械、化工、建材等重工业为主,电力、煤炭、轻工、纺织、电子、塑料、皮革、服装、制药等多业发展的工业格局。现在,全市乡以上企业已达1800余个,其中大、中型企业62个;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69.17亿元,比1949年增加约47万倍。有色冶金、机械、化工、建材四大支柱产业产值占全市乡及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80%。1998年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401亿元,为1949年的5200多倍,在全国42个中心城市排名中,株洲综合实力主要因为工业的快速发展而跃居到第26位。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针对株洲国有经济、重工业和原材料工业比例比重,以及企业产品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低的情况,株洲率先实施了企业劳动、人事、工资三项制度改革等一系列搞好搞活国有企业的措施,一批支撑株洲工业发展的大中型企业又在改革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被新闻界誉为“株洲现象”。特别是自1994年被列为全国首批“优化资本结构,增强企业实力”城市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以来,通过实施“三改一加强”、“抓大放小”和资本营运等措施,国有企业转机建制、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国有资产的战略性改组工作均迈出重大步伐。通过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全市已累计建立股份制企业1139家(其中注册股份有限公司16家),注册资本20亿元,吸收增量资本28亿元。其中株洲火炬火花塞有限公司、株洲庆云股份有限公司、南方摩托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华银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株洲电厂)的股票先后上市交易。通过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兼并、破产、承包、租赁、分块搞活等多种改制形式对资产进行重组,先后组建了南方摩托集团、国光瓷业集团、湘大实业集团等“三大集团”,千金药业、火炬火花塞也正朝着集团化方向发展,以有色冶金、化工、铁路运输机械为依托的“三大产业群体”逐步形成,南方动力机械公司、株洲电力机车厂、株洲冶炼厂、株洲硬质合金厂、株洲车辆厂、国光公司、湘大公司、千金药业公司、火炬火花塞公司等企业的利润占全市实现利润总额的90%以上,一批中小企业在改革中成为市场的主体并逐渐走出困境。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实施再就业工程,确保了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和兼并破产等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从社保、财政、企业、社会四个方面筹集资金,保证了离退休职工退休金和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的及时发放。采取政策扶持、成立再就业服务中心、服务队(站)和积极开展培训、拓宽就业门路等措施,下岗职工再就业率达到48%。
农村经济蓬勃发展。自从实行市带县体制以来,县域经济成为全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和完善,农民积极性空前高涨,农业生产获得长足发展。1995年,株洲成为全国第一个双季稻亩产成建制过吨粮的地级市,并连续四年保持了过吨粮成果。1998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到75.19亿元,粮食总产量达184.83万吨,比1950年增加4.6倍;生猪饲养量增加18.54倍;水产品产量增加6.8倍;经济作物达38.82千公顷。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经济作物产值占种植业产值的比重接近1/3,养殖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接近1/2,二、三产业占农业社会总产值的4/5。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全市现有乡镇企业13.8万家,从业人员65.8万人,1998年全市乡镇企业增加值达到104亿元。农林水利建设步伐加快。株洲已于1993年消灭宜林荒山,1997年实现全面绿化达标,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3.94%,森林资源蓄积量达1318万立方米。到1998年,全市拥有各类水利工程11万余处,其中大型水库2座,中型水库13座,小型水库936座,山塘近10万处。农田灌溉面积由1950年的126.66万亩增加到219.64万亩,旱涝保收面积达200万亩,旱涝保收率达90%以上。农业机械化、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机械总动力已由1950年的5.15千瓦增加到90万余千瓦,年农机集团承包面积超过40万亩。科技兴农意识不断增强,全市现有各类农业技术人员1.2万余人,农业技术推广站132个,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1.3%。
第三产业兴旺发达。伴随一、二产业的发展,株洲市第三产业发展迅速。1998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93.8亿元,比1978年增长22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已达到35.5%。个体私营商业、餐饮业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占据了市场份额的半壁江山,尤其是进入90年代以来,个体商户平均每年净增1万户,已达到12.69万户,比1949年增加了800倍。商业网点已由解放前的几百个发展到1998年的85600个,共有大小市场320个,连锁店30多个,累计投资近40亿元,涌现出芦淞服装大市场、钟鼓岭农副产品市场、中南摩托车大市场和攸县皇图岭集贸市场等成交额过亿元的现代化市场11个,以及株洲百货股份有限公司、株洲市烟草公司等达到大中型企业规模的商贸企业101家。一个多渠道、多形式、少环节的流通新格局已经形成。金融保险事业快速向前发展。1998年,全市各项存款年末余额已达167.7亿元,城乡居民储蓄总额已达1148.5亿元,分别比1978年增加79.36倍和223.83倍。保险收入已由1980年恢复之际的182万元增加到1998年的2.9亿元,增加158倍。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株洲的城市建设和工业建设相互促进、比翼齐飞,构成了株洲巨变的精彩华章。经过多年的建设,城市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日供水能力已达125万吨,日煤气供气量达6.52万立方米,用气普及率达92.4%。城市的道路、桥梁、供水管道都随着城市的扩大不断延伸。园林绿化、环境保护事业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以城市道路为重点的市政工程、以防洪排渍为重点的保安工程、以环卫、治污、绿化为重点的环境优化工程以及以路灯、灯饰为点缀的亮丽工程和安居工程等五大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整个城市显现出新的风采。城市通讯事业迅猛发展。1997年完成邮电业务量3.97亿元,比1949年增加7928倍。电话交换机总量达到36万门,电话机装机总数23万部,每百人拥有电话6部。全市电话拥有达到27万户,其中移动电话达到3.8万户,无线寻呼达到11.7万户。建成了河西新城区。全国52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之一的株洲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迅速,连续五年保持了30%的经济增长速度。目前区内有各类企业700余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58家,截止1998年,累计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7亿元,工业总产值55.03亿元,财政收入47.41亿元,出口创汇6509万美元。
对外开放不断扩大。50年代株洲市积极利用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贷款86.86亿卢布,创办了一批骨干企业。改革开放以来,株洲市又通过利用外资、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提高了国有企业的素质和效益。特别是近几年实施的“开放强市”战略,以企业的开放带动株洲的开放,株洲市对外开放和与国际接轨的步伐逐步加快,并取得了明显成效。1998年,合同利用外资5097万美元,实际到位外资9553.6万美元,其中直接利用外资到位7016万美元,利用外国政府贷款2538万美元。三资企业从无到有,健康发展。德国西门子、加拿大加普惠、日本雅马哈等三家世界排名100强的著名企业落户株洲,建有现代化的合资企业。目前正式投入营运的三资企业达114家,出口创汇9000万美元,上交税收1.78亿元。全市完成进出口总额4.6亿美元,比刚成立外贸办事处的1963年增加75.9倍。出口品种由1963年的20多种增加到160多种,行销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外向度由1978年的7.08%提高到14.33%,提高7.25个百分点。1984年,株洲被国家批准为全国33个出口商品综合生产基地之一,1998年止全市已有51家生产企业获得了自营进出口权。
㈨ 湖南有哪些风景名胜
湖南有哪些风景名胜
湖南北有洞庭,南有衡山,东接井岗,西容武陵、吉首、凤凰、猛洞河,居其中者,便是古城长沙。依托主要公路及京广线、枝柳线,根据自然与人文的分类,及行政地区的分隔,我们把湖南旅游资源分为十五大旅游区:
长沙旅游区:
长沙作为湖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旅游接待设施比较齐全,服务项目服务内容比较周密。主要的景点大都与人文古迹有关。主要的景点有省博物馆(参观马王堆文物展),市博物馆(走马楼三国吴简),岳麓书院(千年学府),古麓山寺(湖湘第一道场),爱晚亭(停车坐爱枫林晚),橘子洲头(沁园春.长沙),第一师范(毛蔡风神),开福寺(离我们最近的寺园),铜官窑(唐代的天下第一窑)......此外,在长沙市市区外的宁乡花明楼镇,还有刘少奇故居,刘少奇纪念馆。菊花石雕是比较高档的旅游纪念品。浏阳新开设的大围山旅游区,还不算一个真正开发好的旅游区。据说它的投资者是想要以狩猎为龙头,带动旅游业。因此它对外宾和高消费者,特别是狩猎爱好者的吸引力较大。我个人认为,比不上其它的景点。
湘潭韶山旅游区:
湘潭,古称潭州,有1400多年的历史。景点有昭山、云门寺、岱子山遗址。昭山,位于长沙、湘潭、株州的交界处。北宋著名书画家米芾到此,十分倾倒,即兴绘成《山市晴岚》,并配诗:“乱峰空翠晴犹湿,山市岚昏近觉遥。正值微寒堪索醉,酒旗从此不须招”。山顶还有一座始建于唐的千年古刹----昭山禅寺。看昭山,最好在太阳初升时,青山抹金镏彩,云蒸霞蔚,不愧为湘东名山!云门寺和岱子山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湘乡市。云门寺建于宋代,其中的观音阁中奉有千手观音象,造型优美。汉白玉雕十八罗汉象,栩栩如生,是我国古代石雕艺术精品。岱子山遗址为龙山文化遗址,共有八十多座墓葬,出土了石铲、石锛及壶、盆、碗、杯等陶质生活用品,具有重要的考古价值。韶山,是毛泽东同志的故乡。有故居、纪念馆、铜像广场及韶峰景区、滴水洞景区可供游览。参观韶山,要结合对当时的历史背景来进行。毛泽东故居很不错,有深厚的历史底蕴!滴水洞是神秘的“西方山洞”,据说《我的一张大字报》就是从这里写出的(此消息未经证实),至今仍是军事禁区,驻扎有部队。湘潭乌石寨有彭德怀故居,修得不是很好,但还是可以一游。
岳阳洞庭湖旅游区:
岳阳,古称巴陵,又名岳州。岳阳楼最早是三国鲁肃为操练水兵而建的阅军楼,东倚巴陵,西临洞庭,气势磅礴,是我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岳阳天下楼”!岳阳楼的结构非常有特色,特别是楼顶的“盔顶”式构造,是我国古代建筑中罕有的样式。君山中蕴藏了一个神奇的传说----二妃寻夫。因此而有了二妃墓、湘妃祠等古迹,并有宋代杨幺起义的遗址及柳毅井、传书亭等景点。君山被李白誉为“白银盘里一青螺”!南湖是国际龙舟节的会场,也是国家水上运动基地。湖光山色,有“一龙赶九龟,九龟赶一癞(獭?)”的景观。岳阳南方70公里的汨罗江,据说就是楚国大夫屈原投江的所在,有屈原墓、屈子祠等古迹。
衡阳南岳旅游区:
衡山天下秀!衡山七十二峰,由于云雾的衬托,有“万丈祝融拔地起,欲见不见轻烟里”的形容。以祝融峰之高、水濂洞之奇、方广寺之深、藏经殿之秀,被称为“四绝”!南岳大庙是全国唯一的佛道合一的寺庙,为仿故宫九进式建筑。南台寺是佛教禅宗七祖怀让传法的所在,也是日本曹洞宗朝圣的地方。祝圣寺、南台寺、福严寺、上封寺、清凉寺同列为南岳六大佛教丛林。衡阳市中有船山故居、石鼓书院、禹王古碑等古迹及雁峰烟雨、石鼓江山、花芍春溪等胜景。
株洲炎帝陵桃源洞景区:
株洲是我国重要的铁路交通要塞。据《史记》记载:炎帝神农氏葬于茶乡之尾。晋代《帝王世纪》载:“炎帝神农氏...葬于长沙”。宋《路史》载:“葬于长沙茶乡之尾,是曰茶陵”。在哪?在现茶陵附近的炎陵县。陵殿庄严肃穆,古朴凝重,令人肃然起敬。有鹿原洞、霞桥、天池等名胜。桃源洞景区是国家森林公园,有2000余种植物,200多种脊椎动物。风景区内,分布了桃源洞瀑布、黑龙潭、石板滩、狮子岩等40多处景点,是集观赏旅游与考察旅游于一体的好去处。
郴州旅游区:
郴州因宋代诗人秦观的《踏莎行.郴州旅舍》中“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而得以名扬天下。作为古城,它有2000多年的历史。晋代著名炼丹家葛洪以“苏仙公”为题,将苏仙传说记录下来。于是,苏仙岭闻名天下。并有宋秦观作词、苏轼作跋、米芾书写的摩崖石碑,史称“三绝”!万华岩是郴州仅次于苏仙岭的景点,是一个巨大的溶洞,长2110米,总面积27000平方米。洞口处岩壁陡峭,一道瀑布从50米高的岩顶飞落,十分壮观!此外,还有一座颇具神秘感的处所----国家体育训练基地。在这里,我们可以一探女排“五连冠”的秘密!郴州的山水风光还有多处胜景。有被称为“天然树木园”的莽山,有风光旖旎的兜率岩等等。
永州浯溪旅游区:
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柳宗元占有重要的地位。坐落在永州的柳子庙,就是人们纪念他的所在。庙中大殿的四壁上,镶嵌着四块由韩愈作文、苏轼书写的《荔子碑》及宋代的《捕蛇歌》、《访愚溪偈柳子庙》,清代的《愚溪怀古》等文。于永州城郊可观赏永州八景:朝阳旭日、苹洲春涨、愚溪眺雪、山寺晚钟等。其中,苹溪春涨即是“潇湘八景”中的“潇湘夜雨”!浯溪自古号称“浯溪胜慨、雄冠三湘”。它是发源于阳明山的一条小溪,溪旁怪石古木,勘称胜景。有唐梓、宋柏和元明清的松树、檀树。怪石如雄狮,似猛虎,更有的如同老牛小猴一般,景观十分奇特。最为出名的是唐代颜真卿书写的《大唐中兴颂》!碑纵3米,横3.2米,332字,字径15公分。文奇、字奇、石奇,是为“三绝”,后人誉为“百拜不能休”,其拓本“家家传宝逾琳琅”,从此为浯溪留下纪念的文人墨客络绎不绝!现存有380多方石刻,浯溪形成了“无崖不刻文,有石就题诗”的独特露天碑林!
九嶷山旅游区:
九嶷山又名苍梧山,位于湖南南部,宁远县境内。“苍梧之野,峰秀数郡之间,罗岩九峰,各导一溪,柚壑负担,异岭同势,游者疑焉,故曰:九嶷”。相传舜帝葬于九嶷。九嶷山对于寻根祭祖的华夏子孙来说,游玩的处所主要是舜源峰、舜帝庙、三分石、宁远文庙等。舜源峰为主峰,周围铺以峨皇、女英等八峰,拔地而起,共同构成九嶷山。舜帝庙是一座规模宏大的祭祀庙宇,其中藏有明万历年间的“抚瑶颂碑”,清代的“九嶷山图”石刻。九嶷山的天然溶洞丛生密布,比较著名的有紫霞岩、玉倌岩、飞龙岩等。植物品种繁多,并可体会瑶族风情。
武陵源旅游区:
武陵源是国家一级保护区,进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名录,是罕见的砂烁岩风林地貌,有“大自然的迷宫”、“天下第一奇山”的美称。张家界是我国第一个森林公园,有3000多座奇峰,岩峰四壁如同刀削斧劈,整齐而又奇异。主要游览点有黄狮寨、腰子寨、金鞭溪等。“山奇水秀”是它的特点,著名摄影家陈复礼曾说它:“一生好入名山游,青岩奇观入镜头;三山五岳勘比美,华夏风光第一流”。索溪峪处在砂岩与石灰岩的交界处,它没有张家界的峻峭,但又以“十里画廊”,“西海”著称。景点有十里画廊、西海、宝峰湖、黄龙洞等。此处天生桥颇为险峻。子山有“云雾、月夜、霞日、冬雪”四大奇观,各具魅力。这三个景区合而为一,就构成了武陵源景区的独特景观。
猛洞河旅游区:
猛洞河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内。旅游区内是明代徐霞客定名的“岩溶”地貌,即“卡斯特”地貌。游人形容它:“原始古朴、险峻威猛、清秀神奇”。有仙人洞、洗心泉、观音岩等自然景观和距今800年的司城、玉皇阁、德政石碑等人文古迹。它既有岩溶深谷、悬崖峭壁,又有石林钟乳、阴河暗瀑。明代才子唐伯虎游了猛洞河后写到:“天外浮云总渺茫,山间流水玉辉光。千寻万壑悬崖落,一道银光到海长。和月掬来还有影,带花汲取岂无香。随流好入华阴道,莫向天台问沅郎”。
吉首凤凰旅游区:
吉首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首府,江河纵横交错,山川壮丽,锦绣如画。它又是以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地,一栋栋的吊脚楼,一排排的杨柳,加上动人的苗歌、苗舞,民族风情颇为诱人。在这里,按地域分为吉首、乾州和德夯矮寨三个小景区。吉首市以反映苗族历史文化为特点,有民族博物馆、民族文化宫、桐木潭古兵营、沅溪书院等游览点。乾州和德夯矮寨的景点,主要分布在峒河和万源江沿岸,以古老的苗寨、奇特的峡谷、溶洞、瀑布为主。苗寨的建筑风格,多是以城外一道古城墙,城内青石古街,旁边的街坊多用石砌,且多有石狮,如乾州。这些建筑多为古物,组成了一副民族风格的水墨画。吉首还有我国最高的瀑布----流沙瀑布,高216米,从月亮岩飞泄而下,在峡谷山风的吹拂下,漂移不定。德夯燕子溪瀑布群由7道飞瀑组成,值得一游。此外,吉首地区也有数量不少的溶洞。
桃花源旅游区: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东晋陶渊明怎么也想不到,他的一篇《桃花源记》令桃花源名声鹊起,成为“把古今游人忙煞”的游览胜地。桃花源位于桃源县西南15公里的水溪附近,前面是滔滔的沅江,后面是绵延的武陵群峰,悠悠千载岁月将那莽莽丛山妆点漂亮,曲径石阶亭台楼阁又为它添上点睛一笔。桃花源分为桃花山、桃源山、桃仙岭、秦人村四个景区,以桃花山、秦人村为中心,有桃花山牌坊、桃花溪、桃林、菊圃、方竹亭、遇仙桥、秦人古洞、桃花观、集贤祠等70余处景点。桃花源风景极佳,历代文人到此必有名作,现存咏诗900余首,联匾及石刻100余处。
邵阳崀山旅游区:
春秋时期,邵阳就已经正式建成,当时名叫“昭陵”,晋代避皇帝名讳,改名“邵阳”,现在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它的历史、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水府庙、北塔、昭阳侯城遗址、法相岩石刻、魏源故居等。崀山在邵阳新宁,是典型的丹霞峰林地貌。离县城22公里的窑市镇黄背村,有汤家坝天生桥,跨度64米,拱高20米,桥面宽14米,厚5米,为一巨大的丹霞巨石坍塌而成,桥体呈赤红色,气势非凡!在景区内,还有仙人桥,笔架山天桥两座自生桥,以及10处一线天景观。牛鼻寨一线天位于县城西南9公里,两座石峰的崖面对立而成,高150米,宽1000米,全长238米。最大的溶洞为飞濂洞,长1000米,洞内有3处瀑布,13个支洞。邵阳的浙水飘流,也颇有魅力。香港的中国旅行社的老总漂了以后,说:“这是亚太(亚洲太平洋地区)第一漂”!
益阳沅江桃江旅游区:
益阳为“鱼米之乡”,盛产松花皮蛋、竹器等,有“银益阳”的美称。景区有栖霞寺、裴公亭、白鹿寺及关羽磨刀的“磨刀亭”、鲁肃抗蜀的“鲁肃堤”、蜀吴谈判的临江亭等等。沅江以“流水归宿之地”而得名,有凌云塔、魁星楼、洞庭湖博物馆及“远挹七十二峰之岳色,近临八百余里湖波”的镇江楼。桃江在30年代就名扬天下,原因就是著名儿童歌舞音乐家黎锦珲先生的一首《桃花江是美人窝》的歌。传说三闾大夫屈原被流放到桃江凤凰山,写下了千古名作----《天问》,现在还有屈子钓台等遗迹。桃江的浮邱山被称为“小南岳”,和桃花湖、罗溪瀑布等共同构成桃江风景区。
娄底湄江旅游区:
娄底是湖南著名的矿区,有“世界锑都”之称。娄底波月洞曾用作《西游记》的外景拍摄。著名的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的故居,就在新化县。湄江旅游区总面积108平方公里,为中低山岩溶地貌,现建有八个观景区:观音岩景区(峭壁峡谷)、塞海景区(峡谷天然湖)、神仙桥景区(仙人洞、天生桥)、黄罗湾景区(峭壁、自然壁画)、龙泉峡景区(瀑布峡谷)、清流潭景区(地下阴河溶洞、千丘田)、湄峰湖景区(水库),仙女峰景区(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