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发展 > 园区发展历史

园区发展历史

发布时间:2021-02-20 21:02:39

❶ 苏州工业园的发展历程

作为中新两国政府间重要的合作项目,苏州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一直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高度重视。多年来,在中新合作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园区开发建设一直保持着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幅达30%左右,累计上交各类税收近700亿元,创造就业岗位48万个,城镇职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超过3.3万元和1.3万元,率先全面达到江苏省高水平小康考核指标,综合发展指数在国家级开发区名列前茅,并被评为跨国公司眼中综合吸引力最强的中国开发区之一。刚刚过去的2007年,园区上下以党的十七大成功召开为动力,按照理事会提出的新定位新要求,始终坚持科学率先和谐发展不动摇,全面推进制造业升级、服务业倍增、科技跨越“三大计划”和新农村建设,区域发展呈现出增长较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36亿元,增长22%;地方一般预算收入76.3亿元,增长45%;进出口总额567亿美元,增长13%;新增注册外资47.7亿美元、到帐外资18.2亿美元,分别增长24%、14%;城镇职工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9%和13%,经济发展保持了财税增长高于GDP增长,企业利税增长高于产值增长的良好局面。 目前,园区以约占苏州市3.5%的土地、5%的人口、7%的工业用电量以及1%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和2%的COD排放量,创造了全市15%左右的GDP、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25%左右的注册外资、到帐外资和进出口总额,已经成为苏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并得到了中新两国领导人的高度评价。吴仪副总理在中新联合协调理事会第九次会议上充分肯定园区“走出了一条科学发展、集约发展、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之路,正在成为先进产业的聚集地、外商投资的密集区和体制机制创新的先行区,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积累了有益经验。

❷ 国外工业园区发展历程给我们什么启示

(一)政府引导培育工业园区而形成产业集群。
(二)合理规划工业园区并加强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
(三)吸收民间资本促进工业园区的发展。
(四)注重培养工业园区创新体系。
(五)发展生态及环境友好的园区。

❸ 苏州工业园区的发展历史

酝酿筹划阶段
1992年初 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发表了借鉴新加坡经验的重要讲话。
1992年9月,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率团访问中国,积极呼应邓小平同志讲话,表达了中新合作共同建立工业园区、并以该园区为载体借鉴新加坡经验的意向。此后,中新双方围绕合作开发事宜进行了多次协商和实地考察,最终确定选址苏州。
1994年2月11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有关问题的批复》(国函〔1994〕9号),同意江苏省苏州市同新加坡有关方面合作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
1994年2月26日,中新双方签署《关于合作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的协议书》、《关于借鉴运用新加坡经济和公共管理经验的协议书》和《关于合作开发苏州工业园区商务总协议书》三个重要文件。
1994年3月1日,由苏州市政府承担的苏州工业园区“六通到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全面展开。
1994年4月20日,苏州工业园区首批借鉴培训团(规划建设)赴新加坡培训。借鉴新加坡经验正式开始。
1994年4月21日,首批中、新联合招商团赴欧洲招商。
1994年4月29日,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将娄葑乡和跨塘镇、斜塘镇、唯亭镇、胜浦镇一乡四镇成建制划归苏州市人民政府直接管辖,由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筹)行使行政管理职能,园区行政区域基本形成。
奠定基础阶段
1994年5月12日,苏州工业园区首期开发建设正式启动。
1994年9月2日,江苏省委省政府下发《关于加快苏州工业园区建设若干问题的通知》。
1994年9月14日,中新联合招商首批14个项目举行签字仪式。韩国三星、美国BD、新加坡康福、日本百佳等入驻园区。
1994年11月18日,苏州工业园区首期开发区详细规划评审通过。
1995年1月10日,苏州工业园区开发主体-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开发有限公司举行开业典礼。
1995年2月21日,中共苏州工业园区工作委员会和苏州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正式挂牌。
1997年底 苏州工业园区首期8平方公里基本开发完成。
1999年6月28日,中新双方签署《关于苏州工业园区发展有关事宜的谅解备忘录》,确定从2001年1月1日起,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开发有限公司实施股比调整,中方财团股比由35%调整为65%,中方承担公司的大股东责任。
加速发展阶段
2001年3月23日,苏州市委、市政府召开苏州工业园区加快开发建设动员大会,二、三期的开发正式启动,园区进入了大动迁、大开发、大建设、大招商、大发展阶段。
2001年6月8日,苏州工业园区举行成立七周年庆祝大会。会议宣布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开发有限公司已经完成股比调整。
2003年底,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开发有限公司在连续三年实现赢利的基础上,消除了历年累积亏损。
2003年 苏州工业园区主要经济指标达到苏州市1993年的水平,相当于十年再造了一个新苏州。
2004年6月10日 苏州工业园区举行成立十周年庆祝大会。中新双方一致认为园区开发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一个国际化、现代化的工业园区已经初具规模。
转型提升阶段
2005年,苏州工业园区相继启动制造业升级、服务业倍增和科技跨越计划。在后续数年中,又先后提出生态优化、金鸡湖双百人才、金融翻番、纳米产业双倍增、文化繁荣、幸福社区共“九大行动计划”。
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中新合作区规划面积扩大10平方公里,为苏州工业园区推进自主创新和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2009年5月26日,苏州工业园区举行开发建设十五周年庆祝大会。十五年来,园区取得了地区生产总值超千亿,累计上交各种税收超千亿,实际利用外资折合人民币超千亿,注册内资超千亿等“四个超千亿”的发展成就。 2011年9月15日 苏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苏州工业园区作为苏州“东部综合商务城”的定位,园区以服务型经济与创新型经济为主体的经济格局加快形成。
2012年12月26日,经江苏省政府批准,苏州工业园区撤销娄葑镇分设娄葑街道和斜塘街道,撤销唯亭镇设唯亭街道,撤销胜浦镇设胜浦街道,标志着园区在推动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和实现区域一体化发展方面跨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2013年,苏州工业园区确立了争当苏南现代化建设先导区的发展目标,深化开放创新综合改革起步,“新三年金融繁荣计划”、“自主品牌企业培育计划”启动实施。

❹ 南通创意园区的发展历史

100多年前,中国近代实业家张謇先生在此处筹建大生纱厂,并陆续兴办了榨油、磨面、冶铁、蚕桑染织等一系列实业群体和配套服务设施,形成了一个综合性工业乡镇。唐闸以大生纱厂为核心企业的近代工业历史遗存,是自洋务运动以来,我国近代工业历史遗存中整体规模保存最完整、集中的,工业门类保留最丰富的,并且原址原状保护最真实、最完善的,同时也是最具典型意义的中国早期私人资本民族工业的杰出代表和宝贵历史见证。
2008年,南通市政府正式明确由南通国有置业集团启动实施唐闸工业遗存保护利用工程。
2011年,南通国有置业集团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联手,对原南通油脂厂以及造纸厂部分地块进行了修缮性保护改造。这是整个唐闸工业遗存保护区的起步区,也是转型发展的实验区。建筑以厂房建筑、办公建筑和工业设备车间为主,并有相当面积的文物保护建筑和零星分布多种遗留的工业设备,整个片区具有鲜明的工业特色,展现出独特的老工业时期的景观风貌。根据规划并结合厂区内建筑质量,对部分需修缮及原有结构较好的建筑采取屋顶修缮及室内设计两种方式,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赋予其新的意义与特色。这一项目获得了“为中国而设计”第五届全国环境艺术设计大展——中国美术奖提名作品、2012年国际景观规划大赛——艾景奖金奖。以园区建设为起点,南通市政府正组织开展该区域工业遗存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力争在2013年底列入《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并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备案,并努力通过三年左右的科学保护和利用,获得申遗成功。最终得到了包括国家文化部领导、国家文物局专家在内的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初步叫响了园区品牌。

❺ 科学工业园的发展历程

世界科学工业园区(简称科学园)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五十年代自发形成到八十年代蓬勃发展的过程。纵览世界科学工业园区的发展历史,大概可以分为3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
(1951—1980年):科学工业园区的缓慢发展时期。这一阶段以美国硅谷和英国剑桥科学园为代表,是世界科学工业园区的起步、初创阶段。
1951年首创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斯坦福大学及其周围地区(即当今的“硅谷”),而后相继在日、苏、法、加拿大、新加坡及中国台湾省兴建,到80年代中,仅美国即兴办高技术园区150多个。
第二阶段
(1980—1990年):科学园的快速发展时期。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有:科学园发展较快,10年间新增科学园500多个,使世界科学园总数达到641个;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开始创办科学园,使科学园分布扩大到34个国家和地区,当然主要仍分布在发达国家。科学园在各国和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带动作用。
第三阶段
(90年代以来):科学园的稳定发展时期。在这一阶段,科学园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蓬勃兴起和发展,如中国内地在八十年代后期创办科学园的基础上继续兴办,建立了53个国家级科学园、几百个地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而且涌现出像北京中关村、深圳高新区等一些有相当知名度的科学园。

❻ 美国硅谷科技园区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硅谷科来技园区从斯坦福工业园的建立起自步,经历了六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及以前,主要发展国防工业和军事技术产业。
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主要发展半导体产业。
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主要发展PC及局域网路产业。
第四阶段:20世纪80年代,主要发展软件产业。
第五阶段:20世纪90年代,主要发展因特网产业。
第六阶段:2000年至今,主要发展移动通讯、生物科技与纳米科技、清洁技术等。

❼ 南通滨海园区的发展历史

2012年2月,南通滨海园区成立。南通市委、市政府从市级机关抽调人员,与原通州区三余镇、通州区滨海园区、如东县大豫镇部分干部组成南通滨海园区开发建设指挥部。
2012年6月6日,南通沿海开发集团正式投入运营。南通沿海开发集团是由市政府授权市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市属一类企业,注册资本达30亿元,组建后主要从事投资和资产管理,参与通州湾的规划研究、招商引资,项目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
2012年6月6日,南通滨海园区港口发展有限公司揭牌成立。港发公司注册资本5亿元。其经营范围主要包括南通滨海园区范围内的滩涂围垦、港口码头等基础设施配套设施建设,港口岸线经营,货物装卸、物流、贸易经营等。该公司除了南通沿海开发集团公司、滨海园区控股公司两家国企股东外,还引进了南通一德实业公司、江苏韩通集团公司两家大型民营企业参股投资。
2012年8月1日,南通滨海园区腰沙围垦一期通道工程正式启动,标志着通州湾大规模开发建设进入实质性阶段。该工程位于通州湾遥望港闸与东安新闸之间,南为三夹沙围垦区,北为冷家沙边滩,总长度约9500米,施工面积50公顷,工程造价约4亿元,预计明年6月底结束。
2012年8月8日,南通市人民政府与中国华电集团公司战略合作协议签约暨南通滨海园区通州湾项目筹备处揭牌仪式在江苏省南通市举行。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陈飞虎、南通市市长张国华出席仪式并讲话。
2012年9月12日,南通滨海园区医院开工,总投资20亿元,滨海园区医院是园区内 首个社会事业项目,建成后将大大提升滨海园区及周边区域百姓医疗服务水平。
2012年12月21日,南通市政府与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签署投资意向书,就华电在南通滨海园区投资建设2x1000MW超超临界清洁高效燃煤发电机组电力能源、燃机检修中心项目达成协议。华电通州湾电力能源和燃机检修中心项目分别占地1500亩和100亩,总投资321.5亿元人民币,一期投资81.2亿元人民币。电力能源项目位于腰沙围垦区,一期投资80亿元,计划在2015年2月开工建设;燃机检修中心项目位于启动南区春江路北,南海路东侧,一期投资1.2亿元,于2013年5月开工建设。
2013年6月24日,乔治海茵茨(江苏)飞机制造有限公司于在南通滨海园区组装的首架CH801HD型飞机成功试飞,25日又完成了CH750HD试飞成功。此次完成试飞成功的一共两架两个型号,分别为CH801HD,CH750HD,该项目总投资为5000万元,组装的飞机能在60米以内滑跑起降,这标志着中国制造量产超短距飞机正式起飞。
2013年9月5日,中节能与南通滨海园区签署合作协议。此次双方就遥望港以北、334省道以南现有的风力发电场约1.2万亩的区域内,建设上有风力发电、中有光伏发电、下有水产养殖的风光渔业互补类型光伏发电项目,为园区的大开发、大发展作出贡献。此太阳能发现项目电场装机容量为400兆瓦,总投资约35亿元人民币。项目分三期建设,2014年年底前一期项目100兆瓦完成建设及并网。
2013年10月22日,总投资1.3亿元人民币的通州湾电子商务城项目与园区正式签约,该项目主要功能为电子商务、仓储物流、营销策划、电商咨询与服务等。
2013年11月22日,科教城项目一期工程于正式动工。一期工程包括:教学区5幢教学楼,1幢信息行政中心楼,一幢科技创业园大楼;共享生活区9幢宿舍楼,1栋商业餐饮中心;绿化、景观、操场、能源中心等配套设施。其中两幢教学楼,三幢宿舍楼,食堂与商场等配套设施工程将于年9月竣工交付。
2014年1月12日,林达集团董事长李晓林与园区管委会主任羌毅正式签订合作协议,江海外语文化生态体验城成功落户园区。江海外语文化生态体验城项目占地1500亩,总投资100亿元。体验城是集外语教育、旅游观光、商业物流、影视传媒“四位一体”的特色之城。
2014年4月8日,通州湾时代金融广场项目开工,投资5亿元,占地面积57亩,建设面积76000平方米,功能定位涵盖银行、保险、证券、投资、律师、审计、会计、评估的总部和营业部等各式服务机构,以及政府金融监管机构、政府监管培训机构,服务于园区金融事业的各种商务、会议、住宿、娱乐、休闲、餐饮等综合配套服务及设施,预计项目在2015年5月份能够初步投运。
2014年5月23日,三夹沙临港工业区区域建设用海规划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通过专家评审。
2014年6月,园区与上海中老年现代生活(国际)博览会组委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正式拉开了园区中老年现代生活服务产业发展的序幕,战略合作协议约定合作双方将在中老年现代生活服务的职业培训、康复医疗、现代农业生态养老社区、久龄网研发中心等项目加强协作,利用各自优势形成互动共享。
2014年7月7日,市政府与上海海事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港口、航运等领域开展深入交流合作,进一步提升南通江海资源科学高效开发水平。标志着由南通著名实业家张謇创办的上海海事大学正式落户通州湾科教城。
2014年7月16日,州永邦投资有限公司与园区签署了南通滨海园区现代制造业产业园投资及建设合作框架协议,该协议的签署标志着园区现代制造业产业园正式启动。
2014年7月,由江苏省可再生能源行业协会牵头,南通滨海园区管委会主办的通州湾海上新能源装备产业联盟在通州湾海上新能源装备产业园正式成立。该产业联盟由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海上龙源风力发电有限公司、远景能源有限公司、江苏道达海上风电工程科技有限公司、国电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和华电重工集团共同发起,与通州湾新区共建高端装备制造业联合体,形成示范效应明显、创新能力较强、产业链完善的海上新能源装备产业园。
2014年8月28日,通州湾创业创新高校合作联盟成立大会在南通滨海园区成功召开,通州湾创业创新高校合作联盟在南通滨海园区正式揭牌。
2014年9月25日,国务院正式发布的《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推进通州湾江海联动开发”。
2015年3月12日,国家发改委复函江苏省政府同意设立通州湾江海联动开发示范区。努力把示范区建成长江经济带北翼桥头堡、江海联动现代物流集聚区、江海产业联动发展先导区、陆海统筹综合配套改革先行区。
2015年5月,江苏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战略规划》的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推进南通建设通州湾江海联动开发示范区,建设通州湾江海联动国际物流中心和国际产业合作区”。

❽ 工业园区的发展历史


在我国,工业园区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焦点,如雨后春笋般兴盛起来,不少工业园取得了经济效益,甚至成为区域形象工程。截至2010年末,我国国家级高新区的有83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有107家;通过规划论证正在建设的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数量达到39个,其中通过验收的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有12个。中国各个省、大部分地市甚至部分县都已开始建设自己的工业园。
行业研究员指出,目前,各地区政府把工业园区建设作为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纷纷制定政策与规划推动工业园区的发展,我国工业园区建设将继续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工业园区具备较好的投资潜力。但是,由于我国工业园建设起步较晚,建设经验不是很丰富,在我国工业园快速发展的背后,也凸现出一些问题。如:园区总体规模偏小、集约化不够;园区定位不园区产业结构趋同;缺乏统一的科学规划;园区投资偏低、特色不明;用地难、融资难等。
工业的快速发展,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工业的规模化生产,使地球的有限资源变得越来越稀缺。生态经济的不断发展则要求人们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与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于是,人们开始对现行的工业体系产生了质疑,是否可以模仿自然生态系统,使工业生态系统在其生产过程中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减少废物的产量。1990年,Frosch在英国工程师协会的报告会中对工业生态系统提出了新的见解,“工业生态系统的概念与生物生态系统概念之间的类比不一定完美无缺,但如果工业体系模仿生物界的运行规则,人类将受益无穷”。现代工业园区及各类产业园区的规划设计更加注重整体的环境景观及企业形象展示,这既是企业走向国际化的需求,也是城市发展对工业园区的必然要求。
生态工业园(Eco-instrial park, EIP)是21世纪新兴的工业组织模式,它与传统工业区有着重要的区别,它是利用工业生态学及系统工程学的理论和思想来规划和运行的工业园区。它不仅强调园区内的各成员内部实现清洁生产、减少废物源,同时强调成员之间的联系、合作和参与,通过物质、能量、信息等交流形成各成员相互受益的网络,使园区对外界的废物排放趋于零,最终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共进。

❾ 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园区发展历程

新竹科学工业园区大发展大致经历了早期筹划、早期开发与建设、快速扩张与建内设三个时期:容
1、早期筹划阶段(1976——1980年底),197年5月台湾当局决定在新竹创立科技园区,1979年7月27日,台湾当局颁布《科学工业园区设置管理条例》,并于1980年成立科学工业园区管理局,该阶段主要以引进技术密集型工业所需成套技术,科技人员和管理经验为主。
2、早期开发与建设阶段(1981——1990),新竹科学工业园区模仿硅谷,形成了园区建设的主题框架,该阶段以扩展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为目标。
3、快速扩张与建设阶段(1991至今),园区开始进入以扩张求调整,以调整求升级,以升级求发展的快速发展时期,该阶段以带动、促进企业家踊跃投资高薪技术产业为目标。

❿ 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历程: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于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实内行“一区多园”的管理容体制,由广州科学城、天河科技园、黄花岗科技园、民营科技园和南沙资讯园五个园区组成。
2005年6月经国务院重新审核,广州高新区面积被确定为37.34平方公里,其中广州科技城20.24平方公里,天河科技园12.4平方公里、黄花岗科技园1.5平方公里、民营科技园0.7平方公里、南沙资讯园2.5平方公里。
此外,广州国际生物岛是经国家发改委批准的广州生物产业基地的核心基地,面积1.82平方公里,有广州市政府委托广州高新区管委会开发、建设与管理。广州高新区计划向国家科技部申请扩区,将生物岛纳入广州高新区规划范围内。

阅读全文

与园区发展历史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