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发展 > 中国道德的发展历史

中国道德的发展历史

发布时间:2021-02-04 03:12:25

① 道德的历史演变

道德,即大道之规则,阐述有利于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规则和个人品格。西方在内学术上容称为利他主义,或有利于整个群体主义。

中国的道德,首先起源于尧让贤,这一举动将单纯的利他主义阐述得淋漓尽致。

然后,周文王时代,对以往的宗法传统习惯进行补充、整理,制定出一套以维护宗法等级制度为中心的行为规范以及相应的典章制度、礼节仪式。这是道德由利到礼的重大转变。

春秋战国时期,众所周知的孔子及其门徒在礼的基础上,发展了以仁义为核心的“仁义礼智信“儒家“五常”。从此道德不在局限于礼,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

西汉时期,董仲舒按照他的“贵阳而贱阴”的阳尊阴卑理论,提出了三纲原理和五常之道,使得道德走向等级制。

至此,一千多年的道德基本在儒家思想的领导下,基本没有前进,当然,也没有后退。

踏入社会主义后,中国的古典道德有的被取消,有的被忘记,更多的被融入到现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例如24个字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② 中国伦理思想的历史发展

中国伦理思想的历史发展,大体上经历了四个时期。 公元前21世纪~前221年的先秦时期,是奴隶主阶级伦理思想产生和发展的时期,也是中国封建地主阶级伦理思想产生并取代奴隶主阶级伦理思想的时期。自夏代开始,中国进入了奴隶制社会。商代已有了一些初具伦理色彩的概念和命题。西周初年,以周公为代表的奴隶主贵族,提出了反映宗法等级关系的“孝”、“字”(爱)、“友”、“恭”、“信”、“惠”等一系列道德规范,主张“敬德保民”,强调道德的社会作用。他们的道德观主要为天命观所支配。
春秋至战国,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在思想领域中出现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局面。当时的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学派对道德本源、道德准则、道德评价、道德作用、道德修养等问题,作了比较全面的探讨,形成了不同的伦理思想。儒家伦理思想由孔子奠基,经孟子、荀子等人的阐发,最终确立了一个以“仁”为核心的宗法道德规范体系。儒家强调道德义务,轻视实际功利,夸大道德的社会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道德决定论的倾向。孟子和荀子还在孔子的人性论的基础上,分别肯定人具有先天的善性或恶性,从而论证人类善、恶产生的根源,并指出道德修养和道德教育的不同途径。儒家的伦理思想适应于维护封建宗法等级制的需要,基本上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墨子所创立的墨家伦理思想,则代表了这个时期的小生产阶层的利益。墨家主张“兼相爱,交相利”,反对“爱有差等”,强调实际功利,主张道德评价应合志功(见志与功)而观。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伦理思想,主张“绝圣弃智”、“绝仁弃义”,反对世俗的道德规范和善恶标准,提倡一种“无知无欲”的“素朴”的“至德”境界,主张保全自身,乃至弃世脱俗,追求绝对的个人精神自由。以韩非为主要代表的法家伦理思想,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激进派的政治需要,主张法治,轻视德治,主张人性“自为”,否定道德和道德的社会作用。春秋战国时期的伦理思想,是中国伦理思想继续发展的基础。儒家伦理思想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封建地主阶级伦理思想的产生。
先秦思想家们所探讨的伦理问题以及在中国伦理思想发展史上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认识并重视道德的社会作用。春秋时期,人们已经区分了“天道”与“人道”,认识到在人之道中,最重要的就是道德。郑国的子产说:“德,国家之基也”(《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晋国大夫伯宗认为:“天反时为灾,地反物为妖,民反德为乱,乱则妖灾生”(《左传·宣公十五年》)。儒家则把道德看作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墨家也强调“天下莫贵于义”,主张用道德说教的方法匡时救民。
②从不同方面寻找道德的来源。春秋时期的多数思想家仍然相信道德起源于天命。但也有人认为,善恶同智愚、美丑一样,决定于地和水。特别是有人看到了道德与社会经济状况的关系,晋国的韩献子说:“国饶,则民骄佚”(《左传·成公六年》),申叔时认为“民生厚而德正”。管仲则明确肯定了社会经济水平对道德的制约作用。
战国时期,对道德本源问题的讨论继续深入。道家将其所提出的自然无为的“道”,看作是道德的根源,否定道德决定于天命的看法。儒家的孟子认为,道德来自于人的本性,而人性本身是善的;荀子则认为人性本恶,为了改变恶的本性而产生了道德。这两种观点看起来相反,其实都是以抽象的人性作为道德的本源。孟子承认恶是后天沾染的,荀子则认为善是后天学习得来的,分别从不同侧面肯定了客观环境对道德的影响。
③注重道德原则和规范的提炼。在先秦伦理思想中,已孕育着汉代以后中国封建统治者所推崇的忠、孝、仁、爱、信、义等道德规范。但不同的伦理思想派别和思想家,对这些规范所强调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一般说来,比较保守的思想家强调孝亲,竭力维护以血缘关系为特征的宗法制度;进步思想家们则比较重视“忠”,要求人们忠于新兴的地主阶级的国家。
④开始了义利之辩的探讨。先秦时期的许多思想家都谴责那些顾利不顾义的行为,但是他们并不讳言利,只是主张重义轻利,晏婴指出:“利不可强,思义为愈”(《春秋左传注·昭公十年》)。对待人欲,他们既不主张纵欲,也不主张禁欲,而是要求统治者“与众同欲”。但也有一些思想家主张重利轻义,甚至主张为利弃义。一般说来,儒家重义,墨家重利,并把“中万民之利”作为评价人们行为的标准,法家讲利而不讲义,道家既否定利又否定义。
⑤强调道德修养和道德教育。这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特色,在先秦时期,突出地表现在儒家伦理思想中。孔子提出了一系列道德修养和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孟子和荀子从不同角度加以发展,并使之系统化。孟子强调向内用功夫,要求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以恢复、保持和扩充先天的善性;荀子提倡“注错习俗”,强调后天的“积靡”,最后达到“化性起伪”;《大学》一书用“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原则,综合了孟荀的方法。儒家强调道德修养和道德教育,其目的在于为封建地主阶级培养“圣贤”,即树立封建地主阶级的道德榜样和维护者。
先秦伦理思想是中国古代伦理思想的一个高峰,它不仅为后来中国封建社会伦理思想的统一和发展打下了基础,而且对当时和汉代以后中国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从公元前 221~1840年,是中国封建地主阶级伦理思想演变、发展、日益系统化并逐渐走向衰败的时期。
秦王朝灭亡之后,汉代封建统治者出于维护封建“大一统”的统治需要,采取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高度重视道德的社会作用。适应这种形势,董仲舒用神学目的论改造了先秦儒家学说,建立了一个以“三纲五常”为核心,以神秘主义的阴阳五行说为理论形式的伦理思想体系(见秦汉伦理思想)。从此,儒家伦理思想就成了中国封建伦理思想的正宗。经过董仲舒改造的儒家伦理思想曾遭到司马迁、王充等人的批判和东汉末年农民起义的打击。在魏晋时期代之而起的是适应封建门阀士族统治需要的玄学伦理思想(见魏晋伦理思想)。玄学伦理思想源于“名教与自然”的讨论。其代表人物王弼和郭象企图挽救名教的危机,援道入儒,给儒家伦理思想以玄学的论证。王弼主张“名教”本于“自然”,郭象主张“名教”即“自然”。但是,“以无为本”的理论终究不能成为封建阶级道德的最理想的理论形式。相反,随着玄学的演变,日益暴露出它对儒家伦理思想和名教纲常的危害。嵇康、阮籍等“非汤武而薄周孔”,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 class=link>裴的《崇有论》,从维护名教的立场出发,批判了贵无的伦理思想。在玄学盛行的同时,佛教也由于当时封建统治者的提倡而开始流行起来,到隋唐逐渐形成儒、佛、道“三家”鼎立的局面。但是,佛教中伦理思想的根本宗旨偏重于“出世”而不是“入世”,因而不断遭到儒家的抨击。唐代思想家韩愈举起“反佛”的旗帜,提出“道统说”,大力维护儒家伦理思想的正宗地位。唐代中叶以后,出现了儒、道、佛三家伦理思想合流的趋势,宋明理学及其理学伦理思想的产生,正是这一趋势的历史归宿。 自宋代开始,中国封建社会由鼎盛转入衰微,社会基本矛盾日趋激化,封建统治者为了稳固统治秩序,不得不加强君主专制。与此相适应,在思想领域中产生了理学(也称道学)。理学的主体内容是它的伦理思想。理学伦理思想继承孔、孟传统,吸取改造了佛、道的某些思想成果,进一步把道德观与世界观、认识论融为一体,丰富了儒家伦理思想的思辨形式,成为儒家伦理思想发展的最后阶段。它标志着中国封建地主阶级伦理思想更加系统化和理论化。理学伦理思想分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程朱伦理思想以客观唯心主义为哲学基础,把“仁”、“义”、“礼”、“智” 抽象为宇宙的“客观”本体,即“天理”,反过来又把“天理”作为封建道德的本源;用所谓“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论证人之所以有善、恶的根源;主张通过“居敬穷理”、“学问思辨”的修养工夫,达到“复尽天理,革尽人欲”的理想境界。由于程朱理学过分强调格物致知和穷理,使封建伦理纲常的内容显得繁杂支离。于是,又出现了提倡“简易”功夫的“先立乎其大”的陆王伦理思想。它以主观唯心主义为哲学基础,主张“心外无理”。“心”既是宇宙本体,又是道德本体。“心”即“天理”,也就是“良知”。它自有直觉“是非正邪”的本能,“不假外求”。道德修养就是“致良知”。这样,只须通过内心“省察克治”的工夫,做到“知行合一”,就能“存天理,去人欲”。程朱和陆王两派的伦理思想在理论上虽各具特色,但本质上都是把封建道德绝对化。在理学伦理思想产生和形成的同时,出现了以陈亮、' class=link>叶为代表的“功利之学”,强调“功利”与“道义”的统一,肯定人们的物质生活欲望,给理学伦理思想的义利观和理欲观以有力批判。
明朝中叶以后,中国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市民阶层逐渐形成,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也十分尖锐。这种状况反映在伦理思想上,一方面,理学伦理思想的流弊充分暴露,丧失了向前发展的活力;另一方面,先后出现了以李贽、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颜元、戴震等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为代表的具有一定启蒙意义的伦理思想。他们的哲学基础虽不尽一致,思想内容也各有侧重,但在人性论、理欲观、道德修养论等方面,都与理学伦理思想相对立,把矛头指向封建礼教,展现了中国伦理思想的别开生面的一页。这一时期反理学的进步思想家,都把“饮食男女”的自然欲望作为人性的重要内容。李贽提出“人必有私”;戴震认为“有血气,则有心知”,把人的自然情欲作为道德的基础。在他们看来,理存于欲,“所谓仁义礼智,不求于所谓欲之外”,以此否定“存天理,去人欲”的禁欲主义。戴震还对理学的“天理”进行了猛烈的抨击,指出“后儒以理杀人”甚于“酷吏以法杀人”,尖锐地揭露了理学伦理思想的反动作用。从而,把对理学伦理思想的批判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后来,由于清王朝的封建统治秩序趋于稳定和统治者在文化思想上实行高压政策,这种具有启蒙意义的伦理思想一度转入沉寂,到了近代才得以复苏,并为资产阶级伦理思想所继承和发展。 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运动开始出现。与此同时,中国伦理思想也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鸦片战争前后,以龚自珍、魏源为代表的早期启蒙主义的思想家,开始揭露和批判封建道德,他们主张变易“风气”,改造“人心”,反对宋明理学的禁欲主义。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洪秀全、' class=link>洪仁提出以绝对平均主义为核心的具有某些民主主义色彩的农民阶级的伦理思想,并通过推翻清王朝的革命实践,对封建名教纲常进行了猛烈的冲击,为资产阶级伦理思想的产生作了准备。随着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发展以及民族危亡的加深,19世纪20年代出现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伦理思想。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谭嗣同为代表的改良主义者,向西方学习资产阶级伦理思想,利用并改造了中国古代伦理思想。他们提倡“自由”、“平等”、“博爱”,批判封建名教纲常,主张“人生而有欲”,用资产阶级功利主义反对宋明理学的禁欲主义但是,他们始终没有与封建主义及其伦理思想彻底决裂以孙中山、章太炎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家比改良主义者进了一步,他们的伦理思想反映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要求,具有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的性质。孙中山十分重视道德的社会作用,并力图改造中国的传统道德,赋予它们以民主主义的内容,使之为恢复“我们民族的地位”服务。但是,由于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伦理思想未能摆脱封建主义的束缚而建立起新的完备的理论体系,以实现对封建伦理思想的革命变革。
“五四运动”是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伦理思想也随之发生了根本的变革。在“打倒孔家店”的口号下,封建主义的旧文化、旧道德遭到革命文化彻底的不妥协的批判。以李大钊等为代表的共产主义先驱,开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分析道德现象,指导对“孔子主义”的批判。从此,马克思主义伦理学逐渐在中国传播和发展。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在与封建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伦理思想的斗争中,批判地继承了中国古代优秀的伦理思想遗产,提出了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的伦理思想,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理论宝库。

③ 道德发展的历史过程和渊源是什么

中国道德从上古发展而来,尧、舜、禹、周公是道德的楷模。孔子《六经》,汉朝为《五经》,孔子学说,被称为儒家学说,儒家《五经》发展为《十三经》成为中国道德的主要思想来源。儒家学说是中国社会道德观的依据。

④ 道德历史演变是什么

道德的历史演变及发展规律是什么?答:
道德的历史演变
1、原始社会的道德
原始的群体主义是氏族社会人们全部道德生活的基础.血缘氏族意识是这时的道德关系的基础.这种道德意识反映在道德关系上,就是氏族全体成员的共同劳动,互助合作和自由平等,并造成了一系列优良的道德品质,如正直,无私,诚实,刚毅,勇敢,顽强等等,其中特别是勇敢,顽强更为突出.但原始氏族社会的道德有其局限性,表现在:第一,直观性.第二,狭隘性.第三,外在性.原始道德状况及其局限性,原始社会生活状况。
2、奴隶社会道德
奴隶制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阶级社会形态.奴隶社会的道德也是人类道德发展史上第一个阶级道德的类型.
春秋牺尊殷墟,我国奴隶社会的典型标志.奴隶社会的道德状况奴隶对奴隶主的人身依附关系是奴隶社会中社会联系的最基本的形式.因此,保障这种人身隶属关系,维护奴隶对奴隶主的绝对屈从,就成为奴隶主阶级道德的基本原则.在奴隶主阶级的道德规范中,鄙视劳动和劳动者,男尊女卑,对奴隶主国家绝对忠诚等等,占着主要的地位,它们具体地体现了奴隶主阶级的道德原则.在奴隶社会,尽管由于奴隶主垄断了精神生产的一切条件,历史文献中很少看到关于奴隶道德的记载,但是,意大利的俗语:"有多少奴隶,就有多少敌人."却深刻地表明反对奴隶主的暴虐,野蛮统治,争取做人的地位,是奴隶阶级的道德原则.
3、封建社会道德
在奴隶制崩溃的废墟上建立了封建制度,产生了人类道德发展史上第二种阶级道德类型――封建社会的道德.
明清皇家陵,是我国明,清两朝皇帝悉心规范营建的文物建筑,体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最高丧葬制度和千百年封建社会的宇宙观,生死观,道德观和习俗.封建社会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人分五等,衣分五色,自天子而至庶人形成了一个严密的以宗法等级关系为纽带的"金字塔".等级特权,等级依附是封建制度赖以存在的主要社会关系.一切封建道德观念都是从这里引申出来的.忠君,孝亲是封建道德的基本原则的集中体现和最主要的规范.
农民阶级也形成了自己的道德.农民的道德不仅通过对封建社会所通行的道德规范作出自己的解释而表现出来,而且也有着自己独特的道德观念.封建社会道德状况
4、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
封建社会末期,资产阶级及其对立面无产阶级形成和壮大起来,终于,资本主义制度取代了封建制度.这个过程也是资产阶级阶级道德战胜封建地主阶级道德的过程.资产阶级从人的本性是自私的观点出发,直接诉诸利己主义的原则.资产阶级利己主义的道德原则表现在道德意识上,就是猎取财富,追求权力的无穷无尽的欲望.它被公开宣布为是指引人们活动和一切联系的最高目的和最后动力.资产阶级的利己主义的道德原则表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就是赤裸裸的"现金交易"关系.金钱万能是资产阶级奉行的道德规范.资产阶级利己主义原则表现在人的行为上,就是"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霍布斯语).道德的发展规律
道德的发展是一个迂回曲折的螺旋式上升过程
道德的发展是一个继承和发展相统一的过程
在阶级社会阶级斗争是道德发展的动力
道德的发展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制约

⑤ 人类道德的发展是一个什么样的历史过程

人类道德的发展,是一个曲折上升的历史过程,人类道德发展的历史过程与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进程大体一致。虽然在一定时期可能有某种停滞或倒退现象,但道德发展的总趋势是向上的、前进的,是沿着曲折的道德向前发展的。

人类道德进步的主要表现是:道德在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对于促进社会和谐与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越来越突出;道德调控的范围不断扩大,调控的手段或方式不断丰富、更加科学合理;道德的发展和进步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是人类道德发展合乎规律的必然产物,是人类道德发展史上的一种崭新类型的道德,是对人类道德传统的批判继承,并必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实践的发展而与时俱进。

(5)中国道德的发展历史扩展阅读:

道德的认识论内容在不断加深。道德也是一种认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深入发展,道德在识别社会关系、提供关于人的生活价值和人生目的的客观知识方面,越来越成为有效的、敏感的工具。

“有尊严的生活”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什么是荣誉,什么是耻辱,应该树立什么样的荣辱观,已经引起了人们普遍地反思。长期以来,那些与道德相关的社会偏见、无知盲从在不断地被打破。这一切都是道德的认识论内容不断加深的结果。

道德调节的手段在不断完善。道德是人类精神的自律,是以人们的内心信念、社会舆论和传统习俗作为调节机制的。改革开放以来,扬善抑恶的道德调节手段在不断增加和丰富。传媒的参与,互联网、微博的发展把社会舆论的监督力量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

历史证明,当一个社会在全民层面上感受到诸如“信仰危机”、“价值失落”的困惑时,这不仅表明这个社会在实际生活中受到的严重挑战,而且也表明它在精神上的忧患与觉醒。

当代中国人越来越不满足于单纯地履行某种道德义务,而是在自觉地提出和探索更崇高的道德目的,越来越成为追求高尚的道德价值、创造良好的道德关系的主体,这正是道德调节方法在逐步完善的表征。

个人道德意识的结构和功能在不断丰富。个人的道德意识是人们的道德关系赖以健全的思想基础,也是指导人们实现道德行为选择,进行道德活动的内在动因。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左”的路线的否定,人们在逐步摆脱“行政本位”的束缚、僵化教条的桎梏甚至对“金钱至上”的依从。当代中国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认识到自己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现实的社会主体。

个人完善的道德动力、道德需要在提升和拓展。这一切都是人类精神财富的积聚在个人道德世界中的体现,它成为道德进步的一个重要方面。

应该指出,当代中国的道德状况正在矛盾中发展,在困境中前进。作为主流的社会主义道德,对社会的解放和人的精神完善化产生良好影响的可能性在不断增长。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科学认识“道德困境”和道德进步规律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道德

⑥ 道德是怎样演化出来的

答:
道德的历史演变
1、原始社会的道德
原始的群体主义是氏族社会人们全部道德生活的基础.血缘氏族意识是这时的道德关系的基础.这种道德意识反映在道德关系上,就是氏族全体成员的共同劳动,互助合作和自由平等,并造成了一系列优良的道德品质,如正直,无私,诚实,刚毅,勇敢,顽强等等,其中特别是勇敢,顽强更为突出.但原始氏族社会的道德有其局限性,表现在:第一,直观性.第二,狭隘性.第三,外在性.原始道德状况及其局限性,原始社会生活状况。
2、奴隶社会道德
奴隶制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阶级社会形态.奴隶社会的道德也是人类道德发展史上第一个阶级道德的类型.
春秋牺尊殷墟,我国奴隶社会的典型标志.奴隶社会的道德状况奴隶对奴隶主的人身依附关系是奴隶社会中社会联系的最基本的形式.因此,保障这种人身隶属关系,维护奴隶对奴隶主的绝对屈从,就成为奴隶主阶级道德的基本原则.在奴隶主阶级的道德规范中,鄙视劳动和劳动者,男尊女卑,对奴隶主国家绝对忠诚等等,占着主要的地位,它们具体地体现了奴隶主阶级的道德原则.在奴隶社会,尽管由于奴隶主垄断了精神生产的一切条件,历史文献中很少看到关于奴隶道德的记载,但是,意大利的俗语:"有多少奴隶,就有多少敌人."却深刻地表明反对奴隶主的暴虐,野蛮统治,争取做人的地位,是奴隶阶级的道德原则.
3、封建社会道德
在奴隶制崩溃的废墟上建立了封建制度,产生了人类道德发展史上第二种阶级道德类型――封建社会的道德.
明清皇家陵,是我国明,清两朝皇帝悉心规范营建的文物建筑,体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最高丧葬制度和千百年封建社会的宇宙观,生死观,道德观和习俗.封建社会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人分五等,衣分五色,自天子而至庶人形成了一个严密的以宗法等级关系为纽带的"金字塔".等级特权,等级依附是封建制度赖以存在的主要社会关系.一切封建道德观念都是从这里引申出来的.忠君,孝亲是封建道德的基本原则的集中体现和最主要的规范.
农民阶级也形成了自己的道德.农民的道德不仅通过对封建社会所通行的道德规范作出自己的解释而表现出来,而且也有着自己独特的道德观念.封建社会道德状况
4、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
封建社会末期,资产阶级及其对立面无产阶级形成和壮大起来,终于,资本主义制度取代了封建制度.这个过程也是资产阶级阶级道德战胜封建地主阶级道德的过程.资产阶级从人的本性是自私的观点出发,直接诉诸利己主义的原则.资产阶级利己主义的道德原则表现在道德意识上,就是猎取财富,追求权力的无穷无尽的欲望.它被公开宣布为是指引人们活动和一切联系的最高目的和最后动力.资产阶级的利己主义的道德原则表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就是赤裸裸的"现金交易"关系.金钱万能是资产阶级奉行的道德规范.资产阶级利己主义原则表现在人的行为上,就是"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霍布斯语).

道德的发展规律
道德的发展是一个迂回曲折的螺旋式上升过程
道德的发展是一个继承和发展相统一的过程
在阶级社会阶级斗争是道德发展的动力
道德的发展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制约

⑦ 道德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规律是什么

这个问题太大了,简单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思想道德就会发生变化,也就是说受经济基础的反作用,至于发展规律,自然是趋于,理性全面和更高尚。

⑧ 简述下职业道德的发展历史

职业道德是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并出现相对固定的职业集团时产生的。人们的职业生活实践是职业道德产生的基础。
在原始社会末期,由于生产和交换的发展,出现了农业、手工业、畜牧业等职业分工,职业道德开始萌芽。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又出现了商业、政治、军事、教育、医疗等职业。在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基础上,这些特定的职业不但要求人们具备特定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要求人们具备特定的道德观念、情感和品质。各种职业集团,为了维护职业利益和信誉,适应社会的需要,从而在职业实践中,根据一般社会道德的基本要求,逐渐形成了职业道德规范。在古代文献中,早有关于职业道德规范的记载。例如,公元前 6世纪的中国古代兵书《孙子兵法·计》中,就有“将者,智、信、仁、勇、严也”的记载。智、信、仁、勇、严这五德被中国古代兵家称为将之德。明代兵部尚书于清端提出的封建官吏道德修养的六条标准,被称为“亲民官自省六戒”,其内容有“勤抚恤、慎刑法、绝贿赂、杜私派、严徵收、崇节俭”。中国古代的医生,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形成了优良的医德传统。“疾小不可云大,事易不可云难,贫富用心皆一,贵贱使药无别”,是医界长期流传的医德格言。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誓言》,是西方最早的医界职业道德文献。 一定社会的职业道德是受该社会的分工状况和经济制度所决定和制约的。
在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封建等级制不仅限制了职业之间的交往,而且阻碍了职业道德的发展。只是在某些工业、商业的行会条规以及从事医疗、教育、政治、军事等业的著名人物的言行和著作中包含有职业道德的内容。在这一社会的行业中,也出现过具有高超技艺和高尚品德的人物,他们的职业道德行为和品质受到广大群众的称颂,并世代相袭,逐渐形成优良的职业道德传统。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分工的扩大,职业和行业也日益增多、复杂。各种职业集团,为了增强竞争能力,增殖利润,纷纷提倡职业道德,以提高职业信誉。在许多国家和地区,还成立了职业协会,制定协会章程,规定职业宗旨和职业道德规范。从而促进了职业道德的普及和发展。在资本主义社会,不但先前已有的将德、官德、医德、师德等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而且出现了许多以往社会中所没有的道德,如企业道德、商业道德、律师道德、科学道德、编辑道德、作家道德、画家道德、体育道德,等等。但是,由于资产阶级的利己主义和金钱至上的观念,使职业道德的作用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受到很大的局限。也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性质,决定了某些职业道德的虚伪性,需要时提倡它,不需要时就践踏它,并往往做表面文章,自我吹嘘。

⑨ 人类的道德是怎么起源和发展的

道德一词,在汉语中可追溯到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一书。

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其中“道”指自然运行与人世共通的真理;而“德”是指人世的德性、品行、王道。但,德的本意实为遵循道的规律来自身发展变化的事物。在当时道与德是两个概念,并无道德一词。

“道德”二字连用始于荀子《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Morality)一词起源于拉丁语的“Mores”,意为风俗和习惯。

(9)中国道德的发展历史扩展阅读

道德是引导人们追求至善的方向。它教导人们认识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应负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教导人们正确地认识社会道德生活的规律和原则,从而正确地选择自己的生活道路和规范自己行为。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道德观念,没有任何一种道德是永恒不变的。

道德不是天生的,人类的道德观念是受到后天的宣传教育及社会舆论的长期影响而逐渐形成的。这是一种道德相对主义,与之相反的主张则称为道德绝对主义。道德很多时候跟良心一起谈及,良心是指自觉遵从主流道德规范的心理意识。

阅读全文

与中国道德的发展历史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