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发展 > 庆阳的历史文化

庆阳的历史文化

发布时间:2021-02-20 13:20:30

㈠ 近代甘肃省庆阳市著名历史人物简介

文化名人
庆阳历代名家辈出,古有黄帝问医的歧伯,不窋,鞠陶,公刘,内汉有思想家王符容,魏晋有政治家傅玄,以及明代前七子领袖李梦阳,金石书画大家米万钟等,都为历史所称道。近现代有郭学礼、青年作家兼旅行家、“微博环游中国第一人”路东等。

著名将领
庆阳历史上著名的武将有:北地郁郅王围、北地郁郅甘延寿,北地义渠公孙敖、北地义渠公孙贺,北地郁郅李息,北地泥阳李傕,北地义渠傅介子等人,东汉末年名将皇甫嵩(今镇原人),南宋抗金名将杨政(原州镇原人)功至武显郎,明朝武将咸宁侯仇钺。《后汉书》中有“关西出将,关东出相”的谚语。

当代名人
原甘肃省委常委,兰州市委书记陆武成;甘肃省委常委、副省长、省委秘书长李建华;北京市委常委苟仲文,原甘肃省委副书记马西林,原兰州军区空军司令员刘懋功,兰州军区副政委(中将军衔) 王建民;青年作家(《一路东去》作者)兼旅行家、著名策划人——路东。

㈡ 庆城县的历史文化

香包
香包,古名香囊,又叫荷包,俗称“绌绌”、“耍活”,是劳动妇女寄托希望、祈祷幸福的产物。庆阳香包的历史已有千年。2001年文物工作者在华池县双塔寺塔体内发现了一个保存完好的金代香包,称“千岁香包”,它被民俗专家盛赞为“中国最好的香包”。
刺绣
庆阳刺绣是一种做工精美的最具传统特色的民间手工艺术晶,为乡村妇女一特技,是传统的民间工艺。针绣的技法有:平针绣、施针绣、滚针绣、错针绣、乱针绣、锁绣、挑花绣等几十种。
剪纸
庆阳剪纸,俗称“窗花”。在庆阳民间,逢年过节,娶媳嫁女,满月祝寿,农村妇女们都要打扫庭室、裱糊墙壁,又要执剪铰纸,制作窗花。在色彩渲染上,有单色、染色、套色、剪绘和烟熏等多种手法在技巧运用上,有阴剪、阳剪、阴阳剪、对称剪、影影剪、折迭剪和随意剪等多种剪法。
社火
陇东社火,俗称故事,是流行在甘肃陇东民间的一种传统的娱乐形式。以铜器伴奏为主,武角,旦角两大门类,生,丑,净,旦兼而有之,逗打戏闹贯穿其中,古有耍故事之说。社火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对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振奋精神促进两个文明建设都有推动作用。但毕竟源于封建社会的祈祷祭礼祀活动是封建社会的产物,难免泥沙俱下,带有一定的封建迷信色彩。 庆城县特产有:梨瓜子 、黄花菜、紫花苜蓿、甘草 、羊羔肉、荞剁面等。

㈢ 庆阳这一带的艺术传统有什么历史意义

直到现在,昔日繁荣昌盛时代所遗留下来的艺术传统及其质朴而深厚的形象气质仍像深海里的蚌珠一样发出熠熠的光芒。这里的民间刺绣品和众多的民间艺术一样既保持了原始的神秘力量,又具备着青铜时代的威严,它们隐约印记着东西方文化交流和多民族文化融合的痕迹,并显示出真正属于劳动者自己的纯朴天真的素质。

㈣ 古代的庆阳是什么样子的

1.周祖旧邦庆阳城位于甘肃省东部黄土塬区,城在“庆塬”之南,故称庆阳。有两条季节性河流从城的东、西两面环抱流过,把庆阳城夹在当中,构成一个菱形,似凤展翅,所以又称庆阳为“凤城”。庆阳是个风水宝地,故史书称“周道之兴,始于庆阳”。据史书记载,周王朝老祖先叫后稷(音弃),后稷是主管种麦的农官。到夏朝末期(约公元前16世纪),后稷之后叫不窋(音酷),丢了官职,流入戎羌之地(即今庆阳一带),在此教民种植,并始建庆阳城。在挖沟筑城的故事中,至今尚有周老王不窋在东川挖断龙脉的传说,说的是周老王不窋在东川挖断了龙脉,这也成了日后武王伐纣、周朝取代殷商的征兆。有史可查,庆阳具有3500年的建城历史,这在我国众多古城中并不多见。不窋后来死在庆阳,葬于庆阳东山之上,就是周祖陵。后来不窗之孙公刘为躲避义渠人的侵扰,向南迁到陕西旬邑、彬县一带。再后来的子孙又迁到岐山地区。周朝建立后,庆阳也就成了周祖旧邦,后世子孙常来庆阳祭祖。
春秋战国时期,庆阳为义渠国辖地。公元前266年,秦昭公灭义渠国,设立北地郡,成为秦国的一部分,庆阳为北地郡义渠县。汉朝时改义渠县为郁郅县。隋朝改叫弘化郡,公元617年(隋大业十三年),李渊任弘化郡留守。唐朝改叫安化县,后又改为顺化县。从县名的变换也可看出,古代这里是戎羌之地,属边陲的少数民族地区,不断受到中原王朝的安抚统治,逐渐达到与中原民族的同一化。
2.范仲淹镇守庆阳到了宋代,庆阳已成为面对北方强大势力西夏的边防要地。北宋建国于960年,此前辽国于916年建国,此后西夏于1038年建国。辽与西夏是当时困扰北宋的两大军事力量,辽从河东(黄河以东包括山西北部、河北北部),西夏从河西(包括陕西北部、甘肃东部)威胁北宋政权。西夏建国后,连年对宋朝发动战争,小股骚扰更频繁不断,边境一带极不安宁,而庆阳正当西夏进犯中原的交通要道。宋朝在庆阳设庆州,1041年(宋庆历元年)范仲淹受命任庆州知州兼环庆路经略安抚招讨使,镇守庆州。当时韩琦任鄜延路经略安抚招讨使,镇守在陕西。二人分别节制几路兵马合力抗拒西夏的入侵,使当地人民免遭刀兵之苦,北宋朝廷得以平安,皆二人之力,后来二人一起入朝为相。
范仲淹镇守庆阳采取“屯田守城”之策,筑城、屯边、安抚并举。一是巩固庆州城的防御,在原有庆阳城的基础上又在北面加筑了两个阜城。同时加大了庆城内的建设力度,当时在城内建有州县衙门及一应民众设施,仅寺院就建有十数座,又在北门里修建镇朔楼。镇朔楼为全城制高点,登楼北望可见远近烽火台。此楼在明末时毁于李自成攻城之战,清代重修的镇朔楼后来也被战火摧毁,此楼今已不复存在,唯有大A两次未被烧毁,人称神木一根。现今庆阳唯一留存的宋代建筑是普照寺大殿,已经历了千年风雨。二是在庆城周围数十里范围内新筑起数十座卫星城,这些城既可以抵挡西夏人入侵,又可以在城内安顿百姓,与庆阳城构成了联防的格局。三是屯兵开垦,让兵士把家搬来,因父母妻子在城内,兵士守土必然奋勇。由于范仲淹措施得力,军威大振,羌族纷纷归顺,西夏人不敢进犯,此时的庆阳应该说是古代最兴旺的时期。两年后范仲淹入朝为宰相,其子继续知庆州。庆州百姓深得范氏恩泽,当地民众纷纷建祠叩拜。
到南宋时,庆阳被金兵占据,女真族与汉族共居庆阳,至今在庆阳博物馆还留有一口金代铸的大铁钟,钟高3米,上刻女真文字。元代改设庆阳府,明代增设安化县。自元代以后,国家政治中心东迁,处于西部的庆阳已失去了边防重镇的地位,经济很不发达,甚至在明嘉靖年间,庆阳大旱,飞蝗遮日,民遭大饥荒,发生过“人相食”的惨景。
3.李梦阳的故乡应当一提的是,明代大学者李梦阳家乡在庆阳。李梦阳(1473—1529),字天赐,号空同子,曾任户部主事、江西提学副使。文学上主张复古,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为嘉靖文坛四大家之一,他领导的文坛复古运动对当时影响很大。
相传李母身怀六甲之时,在一天晚上梦见太阳落入怀中,第二天小孩出世,遂起名梦阳。明弘治七年,李梦阳到长安赶考,不料考生中竟有个与他同名同姓之人,此人看不起山沟出来的李梦阳,于是想难为一下,出一题让梦阳来对:“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李梦阳对此不屑一顾,竟自答曰:“魏无忌,长孙无忌,彼无忌,此亦无忌,”答对得非常巧妙。考试时考官令即景赋诗,李梦阳诗曰:“一步一步登高楼,手扶栏杆望北斗,不是青山遮眼目,望尽天下十八州。”考官惊其才志,这一年李梦阳考取了进士,后来成为当时很有影响的学者,一代文坛领袖。
4.庆阳八景清朝初期,将庆阳、平凉、临洮、巩昌四府划分出来设立甘肃省,自此庆阳县属甘肃省至今未变。20世纪初,清政府在庆阳设立学堂,办织褐局、邮局、商会等。辛亥革命后,庆阳也受新潮的波及,设立了中学堂、天足会(妇女放足)等,民力有所恢复,呈现出安居乐业的景象,当时有庆阳八景之谓,包括周老王坟、鹅池洞等,其中有一景为南城夜市,能大致反映出人民经济生活情况。当时文人的写景诗和对联,于今读来仍饶有趣味,且抄录几段供大家欣赏。
南城晚市
作者:杨立程
芸生苦被利心索,终日奔驰晚更争;居肆时常怀垄断,操筹急不待鸡鸣;每日崦霭黄昏后,犹有喧闹笑语声;试向永春楼外望,荧荧灯火满南城。
庆阳城西街秋千架题联
作者:胡聚五
游女飘来恰似嫦娥奔碧月,舞童飞去犹如学士步青云。
撰庆阳天足会联
作者:杨雪堂
天步方艰,莫把大材作小用;足容宜重,快将旧样改新装。

㈤ 庆阳的来历

庆阳是一块神奇的高天厚土。庆阳地处祖国大西北、陕甘宁三省的交会处,全市总土地面积27119平方公里,总人口256万,辖环县、华池、庆城、镇原、宁县、正宁、合水七县和西峰区。地势南低北高,海拔在885米与2082米之间。山、川、塬兼有,沟、峁、梁相间,高原风貌雄浑独特。全境有10万亩以上大塬12条,面积382万亩。董志原平畴沃野,一望无垠,有13627亩,是世界上面积最大、土层最厚、保存最完整的黄土原面,堪称“天下黄土第一原”。子午岭的400多万亩次生林,为中国黄土高原上面积最大、植被最好的水源涵养林,有“天然水库”之称。国道211、省道202两条主干线纵贯南北。国道309、省道303线横穿东西,构成“两纵两横”公路主骨架。供电、通讯和广播电视三大网络覆盖全境。

庆阳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远在20万年以前,人类就在这里繁衍生息。7千多年前就有了早期农耕。据《史记》记载,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在此曾与中医鼻祖岐伯论医,有《黄帝内经》行世,“岐黄故里”由此得名。周先祖不曾率族人“奔戎狄(今庆阳)之间”,与其子鞠陶、孙公刘等“教民稼穑”,“务耕种,行地宜”,开启了先周农耕文化之先河,史称“周道之兴自此始”。巍巍周祖陵矗立于庆城东山之巅,殿宇巍峨。位于西峰区温泉乡的老公殿被中国民俗学会命名为“华夏公刘第一庙”。
庆阳历史悠久,夏、商时称鬼方,为周先祖公刘邑地。西周时称北豳。春秋战国为戎狄之地,曾属义渠戎国。秦昭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秦灭义渠戎国,置北地郡,沿至汉、晋。南北朝西魏时改置朔州,辖彭阳(今西峰区境内)、阳周(今正宁县境内)、豳州赵舆郡、定安县、襄乐郡、襄乐县、独乐县(同属今宁县境内),北周时废弃。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置庆州,炀帝大业年间改为弘化郡,辖合水、马岭、华池、归德、洛源、弘化、弘德7县,唐初复为庆州,后改安化郡、顺化郡,乾元初(公元758年)置庆州、并升安定军,统辖顺化、合水、乐蟠、马岭、同川、华池、延庆、怀安、洛源、方渠10县;与分设的宁州(辖彭原、彭阳、安定、襄乐、真宁5县)、原州(辖今镇原及平凉部分地区)均属陕西关内道。五代梁时改为武静军,后又复为庆州,辖顺化、同川、彭原、乐蟠、华池(今合水县境内),通远(今环县境内)、真宁(今正宁)、安定、定平、襄乐、宁州(今宁县境内)、通远军等8县1州1军。宋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50年)置庆州团练,属陕西路;乾德初复置庆州,庆历元年(公元1041年)改称环庆路;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升庆阳军节度,宣和七年(公元1119年)改为庆阳府,辖安化、合水、彭阳3县,与分设的环州、宁州同属永兴军路,原州(今镇原)属秦风路。金初改庆阳为安国军,旋改定安节度;皇统二年(公元1142年)置庆原路总管府,庆、环、原、宁4州同属庆原路。元、明时期仍为庆阳府。明时隶属陕西布政司,并增庆阳卫,辖宁州及安化、合水、环县、真宁4县。清康熙四年分隶甘肃布政司,雍正五年(公元1728年)裁卫归并郡县,统辖1州4县,即宁州、安化、合水、真宁和环县。民国2年(公元1913年)废府制,归属陇东道(后改属泾原道);16年(公元1927年)废道,改隶泾原行政区。民国24年(公元1935年)甘肃省在西峰分设第三区行政督察区,辖庆阳、环县、合水、镇原、宁县、正宁6县。
1930年前后,刘志丹、谢子长在陕甘边界一带开展革命活动。1934年11月7日,在南梁成立了陕甘宁边区苏维埃政府。随之,建立了华池、庆北县的革命政权,1935年秋又建立了新正、新宁县的革命政权。同年11月,成立陕甘省,辖华池、庆北等县;成立关中特区,辖新正、新宁等县。1936年夏,建立了环县、曲子两县苏维埃政权。将庆北县与华池县合并为华池县。同年,陕甘省改为陕甘宁省,省址由陕北迁环县河连湾,冬季又迁曲子镇,辖华池、曲子、赤庆、固北、定环等县。1937年陕甘宁省撤销,成立庆环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华池、环县、曲子3县。1940年春,成立陇东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庆阳、合水、镇原3县。秋季,庆环,陇东分区合并为陇东分区,辖华池、环县、曲子、庆阳、镇原、合水6县。1949年5月,关中分区改为三原分区,新正、新宁县归三原分区。6月,新正、新宁县改称正宁、宁县,划归陇东分区管辖。7月27日西峰解放,8月,陇东分区改为庆阳分区专员公署,辖西峰市及华池、环县、曲子、庆阳、合水、镇原、正宁、宁县8县1市,隶属甘肃行政公署,12月2日,改属甘肃省人民政府。1955年9月庆阳专员公署并于平凉专员公署,1962年1月庆阳与平凉分设,复为庆阳专员公署。1968年4月改为庆阳地区革命委员会。1978年10月改为庆阳地区行政公署。1986年元月成立西峰市,庆阳地区行政公署7县1市。2002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庆阳地区行政公署,成立庆阳市。

庆阳有璀璨的古代遗珍瑰宝。世界瞩目的“环江翼龙”和“黄河古象”化石,均发掘于境内马莲河流域。标志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肇始的华夏第一块旧石器出土于华池县赵家岔。新石器时代的仰韶、齐家文化遗址和历代古建筑、石刻、墓葬及古生物化石点有近千处之多。战国秦长城横跨镇原、环县、华池三县。古代的“高速公路”秦直道沿子午岭穿越正宁、宁县、合水、华池四县。开凿于北魏时期的北石窟寺为甘肃四大石窟之一。庆阳历代名人辈出,各领风骚。东汉思想家王符的《潜夫论》、西晋学者傅玄的《傅子》和明代文学家李梦阳的《空同集》,在中国思想史、文学史上都具有重要影响,是先贤们留给后世的不朽的精神遗产。

庆阳是甘肃惟一的革命老区。1927年在宁县建立了甘肃第一个农村党组织,1931年建立了甘肃第一支革命武装——南梁游击队,1934年建立了西北第一个陕甘边区苏维埃政权——南梁政府。陕甘边是我党在革命战争年代从未丢失过的一块保存最完整的革命根据地。后与陕北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组成西北革命根据地,为北上抗日的红军和党中央提供了落脚点。这片热土,养育了革命,也造就了一大批革命干部,原陇东地委书记马文瑞、专员马锡五、华池县长李培福皆为时代楷模。毛泽东曾分别为他们题词: “密切联系群众”、“一刻也离不开群众”、“面向群众”。现存的“南梁政府”旧址、河连湾陕甘宁省府旧址、山城堡战役遗址,是国家、省、市分别确定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在血与火的斗争中铸就的老区精神,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留给庆阳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庆阳民俗文化独树一帜。刺绣、剪纸、皮影、道情和民歌堪称庆阳“五绝”。庆阳民歌享誉“黄土歌魂”,唱遍全国的《咱们的领袖毛泽东》、《绣金匾》、《军民大生产》三首革命歌曲,是庆阳人孙万福、汪庭有等农民歌手的佳作。评剧精品、电影《刘巧儿》讲述的就是华池县农民封芝琴争取婚姻自主的真实故事。在陇东道情的基础上孕育诞生的陇剧,是甘肃惟一的新剧种。庆阳剪纸巧夺天工,以香包为代表的民间刺绣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已蜚声海内外。目前,庆阳已获得中国民俗学会命名的中国香包刺绣之乡、徒手秧歌之乡、民间剪纸之乡、窑洞民居之乡、五蝠皮鼓——庆阳一绝,环县——道情皮影之乡、温泉乡公刘庙——华夏公刘第一庙、周祖农耕文化之乡、荷花舞之乡、中国民俗文化及民间工艺美术调研基地、中国民俗艺术教研基地等11大命名。2004年,在中央电视台和央视国际网络共同组织的西部名城评选活动中,我市从170多座参评城市中脱颖而出,被评为最具艺术气质的西部名城。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工艺美术委员会还命名庆阳市贺梅英等48名民间艺人为中国民间艺术大师;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庆阳市马秀珍等63名民间艺人为甘肃省民间艺术家;庆阳市民间工艺美术协会命名170人为庆阳市工艺美术大师。

庆阳有着丰富的资源。境内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土层深厚,资源富集。庆阳属干旱半干旱气候,年均气温7℃-10℃,年日照2250小时-2600小时,无霜期140天-180天。年均降雨480毫米-660毫米。庆阳是甘肃的石油天然气化工基地、长庆油田的主产区,石油资源储量28.47亿吨,2003年原油产量为186万吨;西峰油田已探明三级地质储量4亿多吨,开发前景广阔。庆阳煤炭藏覆盖全市,全省1428亿吨预测储量中,庆阳占1342亿吨,是全省预测储量的94%。千米以浅资源量达84亿吨,具备亿万吨级大煤田建设条件。庆阳素有“陇东粮仓”之美誉,盛产小麦、玉米、油料、荞麦、小米、燕麦、黄豆等特色小杂粮久负盛名,备受推崇。庆阳是甘肃优质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地处全国苹果生产最佳纬度区。已被农业部列入西北黄土高原苹果优生带,红富士苹果、曹杏、黄柑桃、九龙、金枣和早胜牛、环县滩羊、陇东黑山羊、羊毛绒等大宗优质农牧产品享誉国内外。庆阳还是全国最大的杏制品加工基地,全国规模最大的白瓜籽仁加工出口基地,全国品质最优、发展面积最大的黄花菜基地,国家特产经济开发中心确定的全国特产白瓜籽、黄花菜示范基地。庆阳还是中医药之乡,产有甘草、黄芪、麻黄、穿地龙、柴胡等300多种中草药。庆阳工业以石化、食品、建材、医药为主,骨干企业有长庆油田采油二厂、中石油集团庆阳炼化公司、甘肃通达果汁有限公司、彭阳春酒业有限公司、九连山水泥厂、西峰制药厂等。

庆阳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了快车道。近年来,庆阳市委、市政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西部大开发历史机遇和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政策机遇,深入实施项目带动、强农富民、工业突破、基础先行、开放开发、科教兴市“六大战略”,主攻石油天然气和煤炭资源开发、绿色农畜产品加工、特色文化产业开发“一黑一绿一文”三大产业,建设陇东能源石化基地、农畜土特产品加工创汇基地和以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为重点的旅游胜地三大基(胜)地,全力推进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全面提速、加快发展。2004年,生产总值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达到108.3亿元,同比增长12.2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1.02亿元,增长28.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5.93亿元,增长16.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2.92亿元,增长21.8%;大口径财政收入完成12.4亿元,增长21.6%,小口径收入完成5.48亿元,增长20.44%;农民人均纯收入1633元,增长8.1%;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6250元,增长11.6%;出口创汇4136万美元,增长63.9%,农副产品出口创汇居全省第一。

㈥ 庆阳在那有什么特色

庆阳市位于甘肃省东部,俗称“陇东”。东接陕西省,北接陕西和宁夏,西与宁夏相连,南邻平凉市和陕西。辖庆阳县,华池县,环县,合水县,正宁县,镇原县,宁县和西峰区,总面积2.71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44万,有汉、回、蒙、满等20个民族,其中汉族占98%以上,少数民族主要是回族。全市北部为黄土丘陵沟壑,东部黄土丘陵区,中南部为黄土高原沟壑。庆阳市属内陆性季风气候,冬寒较短,夏少酷暑,秋季多雨。

庆阳,一名系沿用古“庆阳府”名称,最早取自于宋代政和年间。后设环庆路,又设“庆阳军”节度。庆阳之名,方见于史册,并沿用至今。北宋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曾任“环庆路经略抚缘边招讨使”,与其子驻防庆阳,驻城练兵,保境安民。庆阳市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早在20万年前这一带就有人类生存。五六千年前,先民就在此农耕,养殖,制陶。据《史记》载:黄帝轩辕氏在这一带和医祖歧伯合著《内经》。夏代,周祖不出失官率部族赴此,驻城拓荒,安邦定居。今庆阳县城据传就是建于此时的“不出城”,故有“周旧邦”之称。庆阳市也是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主要部分,俗称“陇东老区”。

庆阳市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地区。是有名的烤烟生产基地,作物以半干旱的小麦、玉米等为主。

庆阳市乃“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活动区域。“周道之兴自此始”,也是周人的发祥地。曾为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主要部分。遗存于区内的历史文物古迹十分丰富。举世瞩目的“古象黄河”化石、“环江翼龙”化石和我国第一块打制石器就出土在这里。周祖陵殿、公刘殿、秦直道、秦长城、北石窟寺,古墓葬、古城堡、烽燧、陕甘宁边区政府旧址、抗大七分校、南梁纪念馆等文化遗产,是祖先遗留下来的重要的人文旅游资源。被专家称之为“华夏文化的缩影,民族文化的结晶,起源最早的造型艺术”的农耕文化、民俗文化、黄土文化、遗产是祖先遗留下来的另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被誉为民间“四绝”的刺绣、剪纸、皮影、道情就是这些文化的艺术再现。

庆阳特产丰富,西峰市的小米,营养颇高。庆阳的黄花菜,质嫩味美。宁县的晋枣,黄甘桃。镇原县的杏系列产品,都久负盛名。早胜牛,庆阳驴,环县的滩羊遐迩闻名。


庆阳,溯源千古的稼穑宝地,传承着不朽的独特地域文化。
香包,是其中的一枝奇葩。
甘肃地域狭长,似同一个跃弋的金鱼。北与外蒙接壤,南至中国版图之中央。庆阳地处甘肃东南端,习称“陇东”。她与延安毗邻,和“大地圆点”相望,其纬度与北京相当。境内的桥山,子午岭相映相呼,似同两位上古巨贤仍在“素问”谈论。
庆阳,山脉纵横,河流交错;塬平川阔,壤厚土肥;气候温和,物产丰腴。其东部的黄土高塬,是迄今地球上保留最完整,土层最厚的塬面。这块沃土曾养育先民,诞生成长了中华先贤、先圣。人文始祖伏羲、女娲、黄帝在这里都留下了足迹。在这里歧伯开创了中华医学,成就了闻名中外的《黄帝·内经》蓝本。在这里用先祖公后稷“教民稼穑”,在这里范仲淹留下了“不为良相,亦为名医”的千古绝唱。......
人类先祖拥有着原始的质朴,以炽烈心志构筑着文明的脊柱。民俗,民间艺术是文化传承在灵魂中积淀潜移,意识中纯化升华而产生的外延实相。她充分传达着文化源头的不朽精华。庆阳香包,正是这种“外延”而绽放出的一枝奇花硕蕾。
庆阳香包的绣制技法包函了庆阳制绣的,掇、绌、贴、挖、补的手法及平、参、齐、绷、桃、叠、挖,藏,打节,圈金等针法。融粗犷与细腻,古拙与秀雅为一体,使人们深深地感受到古韵新姿双重抨击。
原生态意识保留了庆阳地方习俗,深厚的文化积蕴,传承着古老,神秘,秀美,别致的庆阳民俗工艺品——香包。
长相思——千针行,万针行,千纳万绣寄奴情,绌绌掇到明。祛灾星,祈福星,冷月边关暧郎心,早归糊窗棂。
吉祥如意,祝愿祈福,禳灾避邪,祛病保平安是庆阳香包祈祝这个大千世界的爱注亘古主题

㈦ 古代的庆阳怎么样

1.周祖旧邦庆阳城位于甘肃省东部黄土塬区,城在“庆塬”之南,故称庆阳。有两条季节性河流从城的东、西两面环抱流过,把庆阳城夹在当中,构成一个菱形,似凤展翅,所以又称庆阳为“凤城”。庆阳是个风水宝地,故史书称“周道之兴,始于庆阳”。据史书记载,周王朝老祖先叫后稷(音弃),后稷是主管种麦的农官。到夏朝末期(约公元前16世纪),后稷之后叫不窋(音酷),丢了官职,流入戎羌之地(即今庆阳一带),在此教民种植,并始建庆阳城。在挖沟筑城的故事中,至今尚有周老王不窋在东川挖断龙脉的传说,说的是周老王不窋在东川挖断了龙脉,这也成了日后武王伐纣、周朝取代殷商的征兆。有史可查,庆阳具有3500年的建城历史,这在我国众多古城中并不多见。不窋后来死在庆阳,葬于庆阳东山之上,就是周祖陵。后来不窗之孙公刘为躲避义渠人的侵扰,向南迁到陕西旬邑、彬县一带。再后来的子孙又迁到岐山地区。周朝建立后,庆阳也就成了周祖旧邦,后世子孙常来庆阳祭祖。
春秋战国时期,庆阳为义渠国辖地。公元前266年,秦昭公灭义渠国,设立北地郡,成为秦国的一部分,庆阳为北地郡义渠县。汉朝时改义渠县为郁郅县。隋朝改叫弘化郡,公元617年(隋大业十三年),李渊任弘化郡留守。唐朝改叫安化县,后又改为顺化县。从县名的变换也可看出,古代这里是戎羌之地,属边陲的少数民族地区,不断受到中原王朝的安抚统治,逐渐达到与中原民族的同一化。
2.范仲淹镇守庆阳到了宋代,庆阳已成为面对北方强大势力西夏的边防要地。北宋建国于960年,此前辽国于916年建国,此后西夏于1038年建国。辽与西夏是当时困扰北宋的两大军事力量,辽从河东(黄河以东包括山西北部、河北北部),西夏从河西(包括陕西北部、甘肃东部)威胁北宋政权。西夏建国后,连年对宋朝发动战争,小股骚扰更频繁不断,边境一带极不安宁,而庆阳正当西夏进犯中原的交通要道。宋朝在庆阳设庆州,1041年(宋庆历元年)范仲淹受命任庆州知州兼环庆路经略安抚招讨使,镇守庆州。当时韩琦任鄜延路经略安抚招讨使,镇守在陕西。二人分别节制几路兵马合力抗拒西夏的入侵,使当地人民免遭刀兵之苦,北宋朝廷得以平安,皆二人之力,后来二人一起入朝为相。
范仲淹镇守庆阳采取“屯田守城”之策,筑城、屯边、安抚并举。一是巩固庆州城的防御,在原有庆阳城的基础上又在北面加筑了两个阜城。同时加大了庆城内的建设力度,当时在城内建有州县衙门及一应民众设施,仅寺院就建有十数座,又在北门里修建镇朔楼。镇朔楼为全城制高点,登楼北望可见远近烽火台。此楼在明末时毁于李自成攻城之战,清代重修的镇朔楼后来也被战火摧毁,此楼今已不复存在,唯有大A两次未被烧毁,人称神木一根。现今庆阳唯一留存的宋代建筑是普照寺大殿,已经历了千年风雨。二是在庆城周围数十里范围内新筑起数十座卫星城,这些城既可以抵挡西夏人入侵,又可以在城内安顿百姓,与庆阳城构成了联防的格局。三是屯兵开垦,让兵士把家搬来,因父母妻子在城内,兵士守土必然奋勇。由于范仲淹措施得力,军威大振,羌族纷纷归顺,西夏人不敢进犯,此时的庆阳应该说是古代最兴旺的时期。两年后范仲淹入朝为宰相,其子继续知庆州。庆州百姓深得范氏恩泽,当地民众纷纷建祠叩拜。
到南宋时,庆阳被金兵占据,女真族与汉族共居庆阳,至今在庆阳博物馆还留有一口金代铸的大铁钟,钟高3米,上刻女真文字。元代改设庆阳府,明代增设安化县。自元代以后,国家政治中心东迁,处于西部的庆阳已失去了边防重镇的地位,经济很不发达,甚至在明嘉靖年间,庆阳大旱,飞蝗遮日,民遭大饥荒,发生过“人相食”的惨景。
3.李梦阳的故乡应当一提的是,明代大学者李梦阳家乡在庆阳。李梦阳(1473—1529),字天赐,号空同子,曾任户部主事、江西提学副使。文学上主张复古,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为嘉靖文坛四大家之一,他领导的文坛复古运动对当时影响很大。
相传李母身怀六甲之时,在一天晚上梦见太阳落入怀中,第二天小孩出世,遂起名梦阳。明弘治七年,李梦阳到长安赶考,不料考生中竟有个与他同名同姓之人,此人看不起山沟出来的李梦阳,于是想难为一下,出一题让梦阳来对:“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李梦阳对此不屑一顾,竟自答曰:“魏无忌,长孙无忌,彼无忌,此亦无忌,”答对得非常巧妙。考试时考官令即景赋诗,李梦阳诗曰:“一步一步登高楼,手扶栏杆望北斗,不是青山遮眼目,望尽天下十八州。”考官惊其才志,这一年李梦阳考取了进士,后来成为当时很有影响的学者,一代文坛领袖。
4.庆阳八景清朝初期,将庆阳、平凉、临洮、巩昌四府划分出来设立甘肃省,自此庆阳县属甘肃省至今未变。20世纪初,清政府在庆阳设立学堂,办织褐局、邮局、商会等。辛亥革命后,庆阳也受新潮的波及,设立了中学堂、天足会(妇女放足)等,民力有所恢复,呈现出安居乐业的景象,当时有庆阳八景之谓,包括周老王坟、鹅池洞等,其中有一景为南城夜市,能大致反映出人民经济生活情况。当时文人的写景诗和对联,于今读来仍饶有趣味,且抄录几段供大家欣赏。
南城晚市作者:杨立程芸生苦被利心索,终日奔驰晚更争;居肆时常怀垄断,操筹急不待鸡鸣;每日崦霭黄昏后,犹有喧闹笑语声;试向永春楼外望,荧荧灯火满南城。
庆阳城西街秋千架题联作者:胡聚五游女飘来恰似嫦娥奔碧月,舞童飞去犹如学士步青云。
撰庆阳天足会联作者:杨雪堂天步方艰,莫把大材作小用;足容宜重,快将旧样改新装。

㈧ 请问,谁知道庆阳的名字由来

庆阳,一名系沿用古“庆阳府”名称,最早取自于宋代政和年间。后设环庆内路,又设“庆阳军”容节度。庆阳之名,方见于史册,并沿用至今。北宋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曾任“环庆路经略抚缘边招讨使”,与其子驻防庆阳,驻城练兵,保境安民。庆阳市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早在20万年前这一带就有人类生存。五六千年前,先民就在此农耕,养殖,制陶。据《史记》载:黄帝轩辕氏在这一带和医祖歧伯合著《内经》。夏代,周祖不出失官率部族赴此,驻城拓荒,安邦定居。今庆阳县城据传就是建于此时的“不出城”,故有“周旧邦”之称。庆阳市也是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主要部分,俗称“陇东老区”。

㈨ 庆阳史称华夏什么

庆阳市为华夏始祖轩辕黄帝部落的发祥地之一,人文历史悠久,文化积淀厚重,是中华版民族发源地权之一。远在20万年以前,人类就在这里繁衍生息。

7千多年前周先祖后稷之子不窋曾在此兴业,就有了早期农耕,从此开辟了农耕文化的历史先河,不窋死后便葬在今天庆城境内的东山之巅,而不窋的后世子孙也都继续进行着农业生产活动直到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发的崛起,同时庆阳还是儒家思想的发源地。

㈩ 远古的庆阳怎样

1.龙骨之乡当地人把各种动物化石统称为“龙骨”,把动物的牙齿化石称为“龙牙”。“龙骨”和“龙牙”并不是作为古文物来发掘的,而是作为一种重要的中药材,有止血特效。
距今1亿年以前,庆阳一带是一片河、湖交织的水网地域。江河中既有泥沙的沉积,又有水生动植物的生长。这些东西被掩埋后经过千百万年的地下高温高压的作用,泥沙变成了岩石,动物骨骼变成了化石,有机质变成了石油或煤炭。我们从地层和化石等地质征候可以反过来推测当时的气候、地貌等环境,这就是地质家常说的“将今论古”。1978年在环河岸边发现了一具完整的古动物化石,化石位于侏罗纪晚期的灰白色砂岩地层中,该地层沉积距今约1亿年。发现的古动物化石为恐龙的一种,被命名为“环江翼龙”。化石的发现证明当时这里水草丰富、气候温和,适合动物繁衍。
在以后的地质演变过程中,水域逐渐减少。到了距今2千万年前的第三纪时,这里变成了沼泽湿地,生活着多种陆上动物。沉积了一套红土层。在现今出露的红土层中保存着大量的三趾马、犀牛等动物化石。
再以后的地质时期是第四纪时代(距今248万年至今)。第四纪早期叫更新世,晚期叫全新世。更新世时华北广大地区沉积了一套厚达二百多米的黄土层。庆阳是黄土沉积保存得最好的地区,有完整的黄土沉积剖面。更新世黄土从下向上分三层,最下层叫午城黄土,上为离石黄土,最上层为马兰黄土(也叫萨拉乌苏组)。午城黄土年龄最老,在百万年以上。马兰黄土(萨拉乌苏组)最年青,年龄在数万—数十万年之间。在萨拉乌苏组地层中,很多地方发现了丰富的动物化石,每年当有数吨的化石出土,其中有菱齿象、大角鹿、披毛犀、原始牛、转角羚羊、野马、鼢鼠等十多种。
2.早期人类活动遗迹更新世萨拉乌苏组黄土沉积时,本区还是河水充沛、草木繁盛、山清水秀的地区,适于动物繁衍生息,并非今日之干旱环境可比。在萨拉乌苏组黄士中,发现了多处早期人类活动的遗迹。1920年,在庆阳地区出了三件旧石器,这也是我国出土旧石器的第一例。经鉴定,这是早在20万年前人类制造的粗糙工具。证明早在20万年前这里已有人类活动,就是说当时的人已经与野马、狗、鼢鼠等一起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更新世(包括萨拉乌苏组)对应着人类社会的旧石器时代。典型的旧石器遗址有巨家原遗址,距今约3万年,石器很多,伴有十多种哺乳动物化石,遗址被埋在灰绿色淤泥层中。
新石器时代大约从距今1万年前开始,对应着地质上的全新世。新石器时代的遗迹在庆阳地区有多处发现。在新石器遗址中有彩陶(钵、盆)、红陶(罐、瓶)、灰陶等大量陶器碎片。典型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如后官寨南佐村(同属仰韶文化)。
再后来就是古华夏的夏、商时期,其文化遗存在庆阳地区也有多处被发现。1979年出土了一件商代的白玉大戈,长38.6厘米,上刻“乍册吾”三字,属国宝级文物。接下来便是周祖旧邦的大量遗迹了。
3.袁效奇的考古发现在追溯远古遗迹时,应当注意袁效奇同志的一桩考古发现。迄今为止,人们所知陶器是从新石器时期开始出现的,现存最古老的陶器残片距今不超过1万年。1992年长庆研究院地质师袁效奇在庆阳附近的地质考察时发现了更为古老的陶片。陶片位于萨拉乌苏组地层中,该层中还有旧石器、炭屑、灰烬和动物化石,该地层的碳14测定年龄为2.5万年。这一发现把人类制陶史上提了1万多年,堪称为惊人发现。
目前唯一不确定的因素是:发现陶片的地层是原生的未受扰动的地层还是遭受过二次坍塌的地层。如果是属于垮塌下来的地层则难免会混进一些后来的陶片夹在其中,因为河床阶地多有原来黄土层的坍塌现象。如果排除了这种可能性,那么袁效奇的发现当对人类文明史将作重大修正,意义重大。

阅读全文

与庆阳的历史文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