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回族的起源
回族的先祖最早可追溯到唐宋时期来到中国的波斯人和阿拉伯人,他们往往集中住在称为“番坊”的居住区内,接受当地政府的管理,同时享有一定的自治权。番坊居民众多,史载唐末仅在广州一地就多达十余万。一般还应包括10世纪中期以来分布葱岭东西及喀什噶尔等地改信伊斯兰教的部分回鹘人后裔在内。
元、明以来,不少蒙古贵族及其士卒因接受伊斯兰教信仰而逐渐同化于回回之中。明代哈密地区的哈剌灰人,原是蒙古人,正德(1506~1521)以后由哈密迁到肃州,到万历年间已经“不食猪肉,与回回同俗”。这些习俗信仰都改变的民族,就被聚合在一起,统称为“回族”,这也是现代回族人的起源。
㈡ 中国回族的起源 历史 重大事件
回族诞生史
回族是以中亚细亚各民族为主要族源,并以移民迁徙方式和商业交流活动在中国境内逐渐形成的一个统一的、保持伊斯兰文化传统的民族共同体。回族族体的最早来源可追溯到公元7世纪(唐宋时期)来华经商留居的穆斯林“蕃客”后裔;回族主要来源是公元13世纪蒙古人西征以及元朝时期以各种身份从波斯、中亚细亚和阿拉伯等地大批签发或自愿东来的各族穆斯林(他们首先成为元朝社会地位较高的色目人之主要组成部分,人数达到数十万);回回民族在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分别吸收了所在地区的汉、维吾尔、蒙古等民族的部分成员。
从唐至元末,是回回先民逐步增量移入中国并形成为民族的时期。回回人在13世纪初就与大漠南北的蒙古人有交往,1203年铁木真遭袭溃退至班朱尼河饮水盟誓者19人中有回回3人,是建立蒙古汗国的功臣。在元代,回族(元代官方“回回”一词主要被用来指从中亚、西亚、阿拉伯地区东来的各族穆斯林)被蒙古统治者划入色目人范围(色目人:元朝统治者对西域包括欧洲各族人及西夏人的总称),辅助治理国家,社会地位较高,先后有26人任中书省宰相,在行中书省任省臣者有61人次,从而奠定了回回民族形成的有利条件。他们重修了广州、泉州、扬州、长安等地早在唐宋时期就建立起来的清真寺,又在各个散布地区建立了各种规模的清真寺,并围寺而居,形成一个个以清真寺为中心的"寺坊"社区。在元朝这种东方式的、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国家内,通过回回商人经商、官宦流任、宗教职业者传教等自由往来方式,将这些"大分散"于各地的寺坊,串连成有密切联系的共同区域;回回人在与汉民族的长期生产、生活交往中,逐步以汉语言为交际工具;并形成以农业为主,兼营畜牧业与手工业,善于经商的共同经济特点。虽远离西域,但他们入籍"东土",总体社会地位高于汉人又低于蒙古人的共同境遇,最终促成了他们在伊斯兰教的信仰和文化的纽带联结下聚合为一个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群体,伊斯兰文化成为回族的主流文化。回回人还在不背离基本信仰的原则下,吸收、融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有关内容。
明清两代,是回族遭遇磨难与形成主要聚居区的特殊时期。明朝及清代前期,官方大致以“回回教”统称今回、维吾尔、东乡、撒拉等民族。明初官方曾禁胡语、胡姓、胡服、胡饰,不许本类自相嫁娶等。在西北地区,继元代安西王阿南达(一写阿难答)“所部十五万众”皈信伊斯兰教融入回族后,明代不断有从西域迁徙而来的“归附回回”被安置在陕甘、新疆各地,拓荒种地,至明末清初,“宁夏至平凉千余里,尽系回庄”(乾隆四十五年陕西巡抚毕沅奏折)。此时宁夏境内回族所居连片地区已有“平罗三十八堡、金灵五百余寨”。在云南、华北各地、运河两岸,也正式形成许多回回聚居区。同时, 随着汉语化的过程,回族失去了其先民所使用的阿拉伯语、波斯语及突厥语,回族传统文化特别是宗教文化的传承一度出现了危机。于是,回族宗教界人士以陕西胡登洲为代表起而创办经堂教育,以王岱舆等为代表兴起汉文伊斯兰教著作的编译运动,力图拯救。从而使回族的文化教育在明末清初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随之由于清朝在法律、民族宗教政策方面对回族的严格限制与歧视、迫害,遏制了回族的发展。鸦片战争以来,随着西方资本主义殖民侵略的加剧和国内封建主义的严重压迫,清朝政府先后在回族内外挑起多起宗教纠纷与回汉仇杀事件,从而激起苏四十三起义、田五起义、云南回民起义、贵州回民起义、陕西回民起义、宁灵回民起义、河州回民起义、西宁回民起义、河湟回民起义等。
20世纪初,在各族人民共同的历史遭遇与共同的斗争中,回族人民在对民族与国家的关系日益明确;对中华民族的相互依存关系有了新认识;对民族与宗教的关系、民族发展与教育普及的关系以及不同宗教,不同教派的关系进行了反思,从而引发了一场回族新文化运动,一直持续到40年代末。回族改革人士和知识分子还提出各民族化除畛域,“各信各教,各享自由”,主张民族团结的观点,并倡导回族内部进行宗教改良,发展民族教育,这些思想为后来回族各界投入抗日爱国斗争做了思想理论准备。在近现代回族新文化运动中,回族教育历经艰辛,获得空前发展。
从唐代回回先民到新中国成立前,回族经济一直处在封建经济发展阶段。回族分布的广泛性,决定了回族社会经济生活的多样性,回族社会经济类型,既有农业经济,又有商业经济,还有畜牧业经济。商业经济在历史上是回族社会的最具特色的传统经济。元代以后,回族经济的主要形态是农业经济,而以农业为主又兼营畜牧业、家庭手工业与商业,在历史上一直是回族家庭经济的重要特色。由于回族是以外来人口为主体,以迁徙方式在中国大地上分散居住而形成的民族,初始时期占有土地多为当时的荒漠旷土,回族农民往往能以勤苦耐劳的精神把这种土地开发为沃土,进行农业耕作。各地回族农民还为弥补农业收入的不足,利用耕余、农闲时间兼营畜牧业或屠宰、制革、榨油、运输等家庭副业,这是回族农业经济的突出特点。
㈢ 怎么介绍回族文化
回族到底是怎样的民族?所谓“回族文化”又应怎样理解呢?
1.回族文化的支柱
应当指出,对于非回族,或非穆斯林的民族来讲,在一个数口之家中,往往会出现父母信佛教,子女信基督教或天主教,但到了孙辈就可能什么宗教都不信的情况,而在一个回族人的家庭(特别是历史上)中,却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在婴儿诞生的当天或3天之内,须请一位阿訇给婴儿举行命名礼,也就是”起经名”,其意是表明要把这个“刚出生的小孩儿,由清真寺之外呼唤到清真寺之内,一生下来就要成为一个穆斯林”。由此可见,从文化意义上讲,与其他宗教相比较,回族的信仰,也即伊斯兰教,实际上是有着鲜明的世袭性与血缘性特点的(个别个体的变异,并非回族与其信仰间的本质体现)。
所以,从观念上讲,民族、宗教是两个概念,而在实际上,一刀切的认识却常常使人们难于理解和解释客观存在的现实,就是说,尽管对某些民族,例如汉族来说,民族与宗教是可以分开的,但是对于“全民信教”的回族,实事求是地讲,民族与宗教确有着特殊紧密的,甚至可以说是躯壳与灵魂般的关系。
诚然,由于回族是在中国本土上出现的少数民族,在各个不同的地区,它的文化积淀中,不可避免地会包容着各自程度不同的本土文化的成分,但作为一个穆斯林的民族,其民族文化的基石和支柱,第一位的、主要的孕育元素则毫无疑问的是伊斯兰文化。
从表象看回族文化对回族人精神的影响
正如我们谈到汉族文化,不能止于男人穿长袍马褂、女人穿旗袍这类表征而论,还要追溯到炎、黄,以至于儒、墨、道、法等国学思想孕育和养成的精神与物质的文明一样,讲到回族文化我们也不能不追溯到孕育了这个民族的伊斯兰文化的启迪,以及使之复兴的穆罕默德,和其他伊斯兰先贤们嘉言懿行的训导作用。
回族文化可以分为精神文化、饮食风俗文化、语言文化等3个方面。
所谓精神文化,是指回族人民由于坚定的信仰所孕育的一种内在精神文明。
毋庸讳言,在长期的生活与奋斗中,不少伊斯兰教义的宣示,已经成为虔诚回族人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例如现在:正值回族与其他同样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的斋戒之月。斋戒之目的之一是要人们体味世上贫穷人的饥渴颠连之苦,从而心生悯恻,予他们以由衷的,永久真挚的救助,并从此免除自身的一切罪行劣举。所以,在这一个月里,除旅游在外、生病,或由于其他相应原因而不能履行者之外,虔诚的回族穆斯林不仅都会自觉地坚持在每天日升之时至日落之前的时间里封斋禁食,而且会按照教义的指示将自己收入的规定部分拿出,资助相关事业,或周济贫苦。
这种在没有任何人监督、看管情况下的个人斋戒与捐助活动,孕育了回族人诚实、仁爱、坚忍不拔,以及高尚的“慎独”精神。法律规范着人们的行为,而对于虔诚回族人民来说,伊斯兰文化则约束着不洁的心灵。
信仰的坚贞,不仅滋润着普通回族人的心灵,而且哺育了无数回族仁人志士,使他们在追求理想的路途中表现出特有的刚毅,以至视死如归。比如,丁宝臣,这个回族人民的优秀儿子,他于1906年创办了被时人誉为“宗旨正大”“主持正论”而“首屈一指”的《正宗爱国报》,每日发行达4万份。他一面宣传反封建的民主思想,一面在袁世凯窃得辛亥革命成果后,不断地揭露其弊政。据不完全统计,在繁忙的编采工作中,他不仅刊报2363期,而且撰写了数十篇、洋洋近10万言的爱国爱教、针砭时弊和直接抨击袁世凯政权的文章。1913年8月1日,由于他人陷害,年仅37岁的他,不幸被捕,惨遭杀害,成为我国新闻史上第一位为民主革命献身的忠诚战士。值得提出的是:他不仅是回族,而且是一位获有名分、学识渊博的阿訇。据当时媒体的报道称:走赴刑场,他大义凛然,一路“口中大念回回经”!
所谓饮食风俗文化,是指回族人在饮食、服饰,以及相关生活中所包涵的物质和精神文明。
《古兰经》中多次强调:“饮酒、赌博、求签,是一种秽行,是一种恶魔的行为,应当远离”,并要求人们“吃佳美的食物”,而禁食“自死物、血液、猪肉,以及诵非真主之名而宰杀的、勒死的、捶死的、跌死的、死的、野兽吃剩的动物”。
在长期坚定信仰和这些宣示、训导的孕育、影响下,虔诚的回族人不仅培养了“无烟酒之嗜好”,“吃佳美之食品”和“穿朴素洁净之衣服”的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不仅养成了当亲人亡故后,都要挑选其生前洁净上好的衣物,捐送他人,尤其是捐助给贫苦人的美好的品格,而且,规律的起居、清洁的肌体,以及合理的饮食结构,也锤炼了回族人,特别是一些笃实勤恳、严守拜功的阿訇们的健康体魄。据知,北京市已故的回族教长中,年高德劭的著名者就有达浦生(91岁)、张子文(91岁)、马松亭(97岁)、沙广禄(97岁)、闻省三(98岁)、马春圃(90岁)等。其中,有的虽历经坎坷,身心深受折磨,但仍得以强体支撑,逾九旬方逝。这,不能不说是长期良好的穆斯林生活习俗、饮食文化所打造的健壮体质的作用。
所谓语言文化,是指回族人相互交谈中所表现出的语汇特点,及其礼仪与内涵文明。
回族刚刚出现在中华大地的时候,由于家庭和族群成员结构的特点,其语言的交际是阿、波、汉语混合使用的。但,经年历月,在汉语的浩瀚海洋中,许多原有的阿、波语汇逐渐为汉语词汇所替代,到今天就被误认是没有本族语言的民族了。其实,你到宁夏,特别是甘肃临夏等其他西北回族聚居的地区,或者在内地听年长的回族人交谈,是会感受到一种原始的回族语言的魅力的。
站在中华文化的高度研究回族文化
回族文化使这个民族数百年来在中华大地上坚强地扎根、生存、繁衍着,并且终于迎来了今天——中华各民族历史上最为灿烂的时代。它,不仅是回族人民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华各民族文化共同的精神财富。
笔者认为,必须将回族人民的民族精神纳入到整个中华民族的高度去认识,进一步研究一下这种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积淀与中华民族大文明、大文化的关系,以及它对于这个大文明、大文化的发扬光大有着怎样的作用。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认识到回族存在与发展的重要价值,才能焕发出回族人民的民族自豪的激情和责任感,使中华民族的文化、文明真正成为回族和其他55个民族文化、文明共同滋养的财富。
参考资料:http://dragonying2003.blog.163.com/blog/static/242305292008930114528700/
㈣ 回族的文化习俗
1回族习俗中的婚姻习俗
回族人们所信奉的伊斯兰教是一个严格的神教,所以婚姻婚礼方面的习俗也与伊斯兰教有着密切的关联。
依据伊斯兰教法规定,成年男女可以自由择偶。但在广大农村中,大多数人实际上还是父母作主。未成年先订婚的现象也很普遍。订婚须按一定的程序进行。
立主亲:“主亲”由男方宗族或至亲戚友中老成者并与女方相识或往来者组成,从中进行说合。一旦妇方同意,即可进行“纳聘”,聘金或以牛、羊、马、骡,或以金银、衣物、钗钏、食物等。按规定,自由民可以同时娶2—4名妻子。
但实际上,多数还是一夫一妻制。结婚要有同教公证人证明,方符条件。举行婚礼时,要请阿訇主持仪式。婚礼一般选择在“主麻日”。
2、抓周礼
抓周礼也叫岁礼,回族俗称抓岁。这是回族当中较为普遍的一种礼仪,尤其有的回族生的第一胎,或有些没有生育能力领别人孩子的,则更重视这种仪礼。举行抓岁礼时,主人要放一个大红桌子,桌子上喜欢摆上钢笔、毛笔、笔记本、《古兰经》和用纸制作的小飞机、小轮船、刀、剑及其它玩具等,尔后,由母亲或父亲把小孩抱到桌子前,让小孩任意抓。
(4)回族历史文化扩展阅读
回族不吃猪肉及其他饮食禁忌
回族人在饮食方面有本民族的特色的禁忌。主要是禁食一些食物。如奇形怪状、污秽不洁、性情凶恶、行为怪异的飞禽、猛兽及鱼类,都属于禁食范围。
大致分类
1、禽类:吃谷物、有嗉子、似鸡嘴的可以吃。如鸡、鸭、鹅、鹌鹑、鸽、麻雀、大雁等。似鹰嘴、食肉的则不能吃,如老鹰、枭、骛、秃鹫、乌鸦、喜鹊、啄木鸟等。
2、兽类:反刍(倒嚼)、有四蹄、蹄分两半、性情驯善的可食。如牛、羊、骆驼、鹿等。反之则不可以,如猪、狗、猫、虎、豹、狼、狮、鼠、蛇、驴、马、骡、狗及猴、熊、象等。
㈤ 回族发展史
中国回族起源于自唐朝初期已来,就到华经商访问的阿拉伯地区和波斯地区的穆斯林,特别在元朝早期蒙古人西征时,从阿拉伯-波斯-中亚地区,征发了大量青壮年学者军士工匠来华,并通过和当时以汉族为主的其他民族的通婚,在历史上正式形成了中国的回回民族,在中华大地上和其他兄弟民族共同繁衍生息。因此,在史书上曾有“元代回回遍天下”的这种说法。
因此,回族最初的民族语言是阿拉伯语和波斯语。同时也把汉语作为自己的第二母语来使用。
在朱元璋建立明王朝的过程中,许多回族将领立下了汗马功劳。如常遇春-胡大海-沐英等人,都是其中的佼佼者。但是在明王朝正式建立后,朱皇帝为了巩固自己的王朝的统治,限制其他民族的发展壮大(被推翻的元朝是由蒙古人建立的;之前的如西夏和金朝是由契丹和女真人建立)。在洪武年间屡次发布禁令,禁止回族人(胡人
色目人),姓胡姓(阿拉伯语和波斯语姓氏),穿胡服,讲胡语。强行命令回族人以汉姓汉服汉语为本民族的标本。因此,在朱皇帝的高压政策下(此人一贯如此,如在开国后短短十几年间,就把几乎所有的开国功臣消灭干净),回族人被迫放弃阿拉伯语和波斯语,以第二母语
汉语为本民族的基本交际用语。仅仅在宗教用语方面还保留使用一些阿拉伯语和波斯语词汇;只有少数学者阿訇才懂得阿拉伯语或波斯语。
这就是回族在族属和语言方面的变迁史。希望我上述的回答对楼主的问题有所帮助。
㈥ 回族的历史由来
回族的由来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也有称作“回民”的。“回回”这一名称的由来与回族的族源是两回事。
“回回”一词最早见于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中,指的是“回鹘”,即维吾尔族。元代的汉文史书中,便把信奉伊斯兰教的维吾尔族、西亚、中亚的各族穆斯林均统称为“回回”。这时“回回”的涵义是西亚、中亚和新疆的穆斯林了。历史上,蒙古文史料中的Sartqul一词,常用来指中亚一带的穆斯林商人,即指“回回”。明代《回回馆杂字》(汉语、波斯语分类词汇),《高昌馆杂字》(汉语维吾尔语分类词汇)中,“回回”一词都被写作musulman(穆斯林)。迄今,在不同的地区,各民族语中对回族还有各自不同的称呼。如藏族称回族为kace,据说是因西藏的回族中有一部分来自克什米尔而得名。在有的蒙古族地区,蒙古族把回族称作为Hotun,据说那里的部分回族来自新疆和田(Hotan),Hotan在蒙古口语中因元音和谐的关系读成Hotun了。新疆的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族把回族称作 Tung'gan-Tung'gen,有人解释为由于新疆的回族来自潼关或“东甘”(甘肃东部)而得名,有的解释为Tung'gan来自turupqalgan(留住下来的)。四川凉山的彝族多称回族为Maja(马家),因回族中马姓多而得名。 云南佤、 傣等少数民族称回族为 Basi, Basi 来自parsi、Farsi(波斯),是因为云南回族中有一部分来自波斯。各民族对回族的不同称呼,多少也反映出了回族的族源、职业及迁徙等情况。
宁夏回族历史渊源流长,最早可上溯唐末。“丝绸之路”从西汉初辟始,就一直是连接欧亚陆路交往的交通大动脉,宁夏正处在这条商路的必经地区。唐代盛世使丝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活跃,而当时同样强大且与唐接壤的大食国民、包括当地波斯人及已经改信伊斯兰的中亚各族穆斯林,在这支异常活跃的丝路商业大军中占很大的比重。他们从西域经河西走廊,入凉州(今甘肃武威)、景泰,之后过黄河到靖远,越干盐池、西安州到今海原县城,穿苋麻河到黑城、三营固原城,而后过开城、瓦亭、三关口出宁夏境,又经甘肃东部进入陕西,最后到达唐京长安。其中也有部分人在宁境长期逗留,成为这里最先的一批回族先民。
元朝是西域回回人大量进入中国的时期,也是宁夏有大量回回进入的发轫期。1227年蒙古军灭夏,签发大批“回回军”进驻其地,屯垦牧养,以资守御。
明代对回族所采取的怀柔政策,使回回民族族体稳定发展,人口迅速繁衍。明初,不断有大批“西域回回”归附,被安插到灵州及固原等州县,在原有的基础上形成了许多比较大的回族聚居点。到明代中后期,史书中已有了回族族体的正式记载。
㈦ 回族有什么传统文化
回族的传统文化比较丰富,包含了回族群众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大到婚婚丧嫁娶,小到生活起居。因为回族是因信仰伊斯兰教而形成的民族,所以回族的传统文化,也被称为“原典文化”!
下面简要介绍且广而告之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回族所特有的“原典文化”!
众所周知,回族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在其历史上所创造的文化,几乎全部皆是源自对信仰的坚守,回族的“原典”便是《古兰经》与圣训,无论是从饮食、武术、养生、茶道、医药、文学、曲艺、书法等等各个方面来看,无一不是秉持着“清真”的要义!
可以说,回族文化,是伊斯兰文明根植于中国近千年间,与黄河文明交织融合之后,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文化,其自身早已完成了伊斯兰“中国化”的实质。
回族的“不同”,从一开始便已经决定了这是一个有竞争力的民族,他的竞争力正是来源于回族人的信仰,这是无可替代的“特色”。
从饮食到武术,从养生到文学,回族文化的源头,正是不断地吸收并融合着伊斯兰文明与华夏文明,开放与包容,隐忍与坚守,方才保持着与丰富了回族的“原典文化”!
㈧ 回族民族文化
回族的民族文化比较丰富,包含了回族群众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大到婚丧嫁娶,小到生活起居。因为回族是因信仰伊斯兰教而形成的民族,伊斯兰文化贯穿回族群众的一生,所以回族的文化,也被称为“原典文化”!
下面简要介绍且广而告之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回族所特有的“原典文化”!
众所周知,回族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在其历史上所创造的文化,几乎全部皆是源自对信仰的坚守,回族的“原典”便是《古兰经》与圣训,无论是从饮食、武术、养生、茶道、医药、文学、曲艺、书法等等各个方面来看,无一不是秉持着“清真”的要义!
可以说,回族文化,是伊斯兰文明根植于中国近千年间,与黄河文明交织融合之后,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文化,其自身早已完成了伊斯兰“中国化”的实质。
回族的“不同”,从一开始便已经决定了这是一个有竞争力的民族,他的竞争力正是来源于回族人的信仰,这是无可替代的“特色”。
从饮食到武术,从养生到文学,回族文化的源头,正是不断地吸收并融合着伊斯兰文明与华夏文明,开放与包容,隐忍与坚守,方才保持着与丰富了回族的“原典文化”!
㈨ 关于回族文化你知道什么
回族的传统节日是与伊斯兰教分不开的。全国解放以后,人民政府规定开斋节、宰牲节、圣纪节为信仰伊斯兰教各少数民族共同的民族节日,并规定节日放假1至3天。回族一年过的节日也主要是这三大节日。
节期是按伊斯兰太阴历计算出来的,节日在一年的哪一天,按日历计算,年年都有变化。
开斋节,阿拉伯语是尔代·费土尔,尔代的汉意是“节”的意思。尔代·费土尔就是开斋节。在新疆地方,称肉孜节或芦仔节是波斯语的音译,即斋戒封斋的意思。在伊斯兰历九月(来麦丹)封斋一个月,白天不吃不喝,夜晚才可饮水进食。一月过后,伊斯兰十月初见新月而开斋不再封斋。
按规定,傍晚日落而食,东方鱼肚白停止餐饮,是谓封斋(守斋、把斋)。庆祝开斋节则含有纪念艰苦、克服困难、取得胜利的意味。回回封斋控制饮食,律己怜贫,磨砺意志、耐力耐心。回族历经坎坷,备受艰辛,依然能自立于当今世界民族之林,靠的就是顽强的毅力和坚韧的耐力。在开斋节那天,穆斯林要穿着节日盛装,点燃芭兰香,到清真寺参加会礼,庆祝节日。这天广大回族群众举行庆祝会,宁夏、甘肃,陕西、新疆穆斯林过节的气氛极为热烈。北京的回民中学和回民小学更是一片节日景象。回族青少年载歌载舞,欢乐开怀,庆祝自己的节日。各地的回族家庭都要香锅,用香油(芝麻油)炸油香,炸馓子,炸萨目撒,熬杏仁羊肉粥,炸油香还要馈赠至亲好友、乡亲邻居,共话节日。
宰牲节,是阿拉伯语尔代·阿祖哈尔的意译。又称古尔邦节。伊斯兰历12月10日为古尔邦节,即自封斋日算起100天为古尔邦节。古尔邦、阿祖哈尔含有“牺牲”、“献身”之意。回族隆重过这个节日,有提倡牺牲自我,献身人类之精神的意思。宰牲节这一天穆斯林沐浴馨香,着节日盛装,到清真寺参加会礼。回族群众根据自己条件宰鸡、宰羊、宰牛,然后分成“份肉”(一份一份的肉)接待宾客或分送亲友。
宰牲节的源起是什么呢?相传北部阿拉伯人始祖易卜拉欣一日梦见安拉命他宰杀自己的儿子,以考验其忠诚。当易卜拉欣正举刀一瞬间,安拉派特使送来一只绵羊,命其以羊代了。从此,在阿拉伯民族中形成一种每年宰牲献祭的习俗。回族沿袭此习俗,每年都要隆重欢庆古尔邦节,以示纪念。
圣纪节,是伊斯兰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生纪念日。这一天又正好是穆罕默德逝世的日子,这一天又称做“圣忌”。中国的穆斯林习惯将圣忌和圣纪合并纪念,称为办圣会。在清真:寺诵经纪念,然后与会者会餐,炸油香,吃打卤面全羊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