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传播效果研究经历了什么过程
卡茨对传播效果研究历程的分析分为三个阶段
1、昙花一现期(1935-1955)。
2、苦闷焦虑斯(1956-1960)。
3、凤凰涅磐期(1960-1977)。
Ⅱ 传播效果研究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
1.魔弹效果论,魔弹论:又称“皮下注射理论”,这是一种有关媒介具有强大效果的观点。它的核心内容是: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身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它们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动。
这种理论流行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至20世纪30 年代,到40 年代这一理论便为宣传的实践所打破。代表人物拉扎斯菲尔德、西多尼·罗杰森。这种理论认为,受众就像射击场里一个固定不动的靶子或医生面前的一个昏迷的病人,完全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毫无反抗能力,只要枪口对准靶子,针头扎准人体某部位,子弹和注射液就会迅速产生出神奇效果。
受众消极被动地等待和接受媒介所灌输的各种思想、感情、知识,大众传媒有着不可抗拒的巨大力量,受众对大众传媒提供的信息产生大致相同的反应,受众的性格差异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讯息,讯息直接改变态度,而态度的变化即等于行为的变化。
传播媒介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几十年内,大众传媒如报刊、电影、广播等迅速发展并普及,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力,人们普遍认为大众传播具有惊人的强大效果,传播研究者认为大众媒介具有“魔弹式”的威力。代表这种观点的理论被称为“枪弹论”、“魔弹论”或“皮下注射论”。
这种观点产生的理论背景是西方盛行的本能心理学和大众社会理论。本能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正如动物的遗传本能反应一样,是受“刺激-反应”机制主导的,施以某种特定的刺激就必然会引起某种特定的反应。
大众社会理论是在孔德、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思想和韦伯等有关工业化社会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他们认为,大众社会中的个人,在心理上陷于孤立,对媒介的依赖性很强,因而导致媒介对社会的影响力很大。
2.有限效果论大众传播没有力量直接改变受传者对事物的态度,在人们作出某种决定之际,许多其他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包括个人的政治、经济、文化、心理的既有倾向受传者对信息的需求和选择性接触机制,群体归属关系和群体规范,大众传播过程中的人际影响等等。
“有限效果”论的代表学者是拉扎斯菲尔德、卡兹和克拉帕。他们通过实证调查揭示了大众传播效果形成过程中的许多制约因素,对理解传播效果形成的条件和复杂性是有意义的;但是,他们的结论过于强调大众传播的“无力性”和效果的“有限性”,这就脱离了现代信息社会的实情。在70年代以后,“有限效果”论受到了人们的批评。
3.适度效果论时间:20世纪60年代—70年代
观点:大众传播对于受众虽然没有枪弹论所认为那样直接的、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也不像有限效果论说的那么不堪,它仍然是具有一定影响的,这种影响应该从受众这个角度来衡量,并且从长期效果来衡量。
从考虑“what can the message do to the audience”,到考虑“what can the audience do with the message”代表性研究;议程设置理麦库姆斯和肖《大众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1972大众传播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提供给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哪些事实和意见及他们谈论的先后顺序。大众传播可能无法影响人们怎么想,却可以影响人们去想什么。
4.强大效果论 20世纪70年代后 观点:强大效果论重新强调大众传播有巨大的效果,但是与枪弹论不同,强大效果论强调的效果不是简单的、直接的,而是复杂的、间接的;不是短期的、立竿见影的,而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不是微观的、个体的,而是宏观的、社会的。
代表性研究:诺纽曼:沉默的螺旋理论1973《重归大众传播的强力观》 大众传播所鼓吹的观点被人们认为是主流观点,于是持异见的人避免发表自己的意见,人际支持也随之减弱,最终“把一种意见确立为主要的意见。”
第一,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趋同心理,对社会孤立的恐惧)第二,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第三,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影响和制约舆论。
Ⅲ 传播效果理论的发展分为哪三个阶段,它们分别与社会环境的变迁具有什么关系
1.传播效果理论的发展分为哪些三个阶段,它们分别与社会环境的变迁回具有什么关系?
以效答果而论,①由“魔弹论”所代表的“直接强力效果论”;②由“传播流程”研究所代表的“有限效果论”;③70年代以后重新强调大众传播效果和影响之强有力性的“宏观效果理论”。
关系:“魔弹论”与20世纪初传播媒介迅猛发展并成为大众宣传的主要工具这一历史环境有关,其背后是大众社会理论的流行。“有限效果”理论与大众传媒的企业化、商业化的现代发展以及实证主义行为科学的流行相对应;70年年代至今的效果理论则与电视等电子媒介的发展与普及、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速以及信息科学的发展是分不开的。
Ⅳ 论述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和代表性理论成果
fgdfgdfgdgf
Ⅳ 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发展阶段
1.20世纪初至30年代来:“魔弹自论”、“皮下注射论”
2.40年代至60年代:“有限效果”理论或弱效果论
3.60年代至70年代末:“适度效果”理论
4.80年代以来:重回强效果理论(如议程设置、沉默螺旋、“知识沟”与传播效果沟)
Ⅵ 传播效果研究经历了哪些历史阶段
1.20世纪初至30年代:“魔弹论”、“皮下注射论”
2.40年代至60年代:“有限效果”理内论或弱效容果论
3.60年代至70年代末:“适度效果”理论
4.80年代以来:重回强效果理论(如议程设置、沉默螺旋、“知识沟”与传播效果沟)
关于传播效果,传播效果是指传播对人的行为产生的有效结果。具体指受传者接受信息后,在知识、情感、态度、行为等方面发生的变化,通常意味着传播活动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传播者的意图或目的。
传播效果既是传播行为产生的有效结果。
广义,传播行为所引起的客观结果,包括对他人和周围社会实际发生作用的一切影响和后果。
狭义,是传播者的某种行为实现其意图或目标的程度。
含义:
一,它指带有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
二,它指传播活动尤其是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的活动对受传者和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和结果的总体,不管这些影响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显在的还是潜在的。
Ⅶ 传播效果研究的发展历程如何
传播效果研究,主要指的是20世纪初以来的现代研究,它为传播学特别是大众传播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并构成了它的一个主要领域。从20世纪初到现在,传播效果研究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它本身也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从对大众传播效果的性质和影响力强弱的认识而言,这一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20世纪初至30年代末为第一时期
20世纪初至30年代末是传播效果研究的初级阶段,这一时期的主要理论是“子弹论”或称“皮下注射论”。
(2)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为第二时期
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传播效果研究开始进入第二个时期,“魔弹论”的效果观逐渐受到否定。该时期的重要特点是,社会调查和心理实验法普遍应用于传播学研究,学者们开始对传播效果产生过程与机制进行实证考察。主要研究领域有三个:一是“传播流”研究,二是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研究,三是“使用与满足”研究。
这些研究揭示了大众传播效果的产生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社会过程,其间存在着众多的中介环节和制约因素,单一的大众传播并不能左右人们的态度。这些结论,从正面否定了“子弹论”观点。但另一方面,正因为“传播流”研究的焦点集中于解释效果产生的制约因素,其结论强调了大众传播效果和影响的无理性,人们把它称为“无力的大众传播观”。这种理论对我们理解效果问题的全部复杂性是有益的。
但是,这种研究本身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因此,从60年代末开始“有限效果论”观点开始受到人们的批评。批评的矛头并不是指向过去的实证研究得出的具体结论,而是它的效果观和理论框架整体的缺陷。这些缺陷就是:首先,在认知、态度和行动这三个效果层面上,有限效果论充其量只探讨了后两者而忽略了更早的认知阶段——大众传播在人们的环境认知过程中的作用;其次,它只考虑了具体传播活动微观、短期的效果,而忽略了整个传播事业日常的、综合的信息活动所产生的宏观的、长期的和潜移默化的效果。
(3)20世纪70年代至现在为第三个时期
20世纪70年代后,在对“有限效果论”进行批评和反思的基础上,传播效果研究领域又出现了一批新的理论模式或假说,包括“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知沟”研究以及“培养分析”等等。他们有几个共同点:第一,它们研究的焦点大都集中于探索大众传播综合的、长期的和宏观的社会效果;第二,它们都不同程度地强调传媒影响力的有力性;第三,它们都与社会信息化的现实密切结合在一起。这些理论的产生既是对“有限效果论”进行反思和批判的产物,也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20世纪60年代以后,电视成了占主导地位的大众传媒,作为一种新的电子媒介,电视集视听觉手段于一体,拥有高度的现场感和实时性,其效果和影响需要新的效果理论来说明。
从20世纪早期的“子弹论”到40年代至60年代的“有限效果论”,再到70年代以后的宏观效果理论,人们对大众传播效果和影响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Ⅷ 传播效果理论的研究发展史
一、枪弹论
盛行于20世纪20—40年代的一种媒介威力强大的理论,认为,软弱的受众象射击场的靶子,无法抗拒子弹的射击。受众消极被动的等待和接受媒介所灌输的各种思想、感情、知识或动机。大众传媒有着不可抗拒的巨大力量,受众对大众传媒的信息产生大致相同的反应。
代表性研究:拉斯韦尔的宣传分析、李和李的“宣传的七种技巧”等。
二、有限效果论
该理论也可以叫做“最低效果法则”,它认为传播活动是传授互动的过程,受众是具有不同特点的个体,不是应声而倒的靶子。大众媒介的效果由于媒介性质及其在社会中的地位而大受影响。媒介不是影响受众的直接和唯一因素。大众媒介透过许多中介,在其他多种格局影响下发生作用,对受众的影响是有限度的。
代表性理论:态度劝服理论、两级传播论等。
三、适度效果论
适度效果论盛行于20世纪60年代—80年代,认为,大众传播对于受众虽然没有枪弹论所认为那样直接的、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也不像有限效果论说的那么不堪,它仍然是具有一定影响的,这种影响应该从受众这个角度来衡量,并且从长期效果来衡量。
代表性研究:使用与满足理论、创新与扩散理论、议程设置理论、教养理论、知识沟假说等。
四、强大效果论
20世纪80年代后重新兴起的强大效果理论,重新强调大众传播有巨大的效果。但是与枪弹论不同,强大效果论强调的效果不是简单的、直接的,而是复杂的、间接的;不是短期的、立竿见影的,而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不是微观的、个体的,而是宏观的、社会的。
代表性研究:沉默的螺旋假说等。
Ⅸ 简述大众传播效果的演变
大众传播研究发展阶段
从概念演变和理论走向两方面著眼,大众传播的主流可以说是围绕传播效果发展的。而传播效果的研究之所以成为主流,原因之一是它的实用性。它的研究成果往往同政治组织、政策制定者、广告公司、传媒从业人员以及关切某些社会问题的民众息息相关。可以说,在数之不尽的有关各种社会势力与传媒运作过程,以及传媒内容的相互关系的研究中,传播效果的研究者比其他任何人更注重传媒对受众的实际(尤其是政治上的)影响。
尽管传播学者们一般认为传播过程及相关的条件同传播效果之间存在著因果关系,但是两者之间的关系并非总是单向和线性的,即由传媒影响被动而轻信的受众们。实际上,众多研究表明,受众是主动的,他们的固有特性和倾向对引导传播效果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
「魔弹」时期(约一九零零至一九四零)
大众传播研究问世至今大致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这三个阶段有著明显的分界。一般认为从世纪之交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为第一阶段。在务实心态的驱使下,当时的学者、社会观察者、政治家和传媒从业人员对传媒影响力的兴趣日益浓厚。这些实用主义的关切主要是来自新兴的广告和公共关系行业,当时的大工业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急需了解消费者(亦即传媒受众)的各种特徵。尽管如此,传播效果的应用研究仍然把对传媒受众的描述提上研究的议事日程,从而对大众传播的发展作出了有益的贡献。
「原子化」观念的盛行和当时传媒业的急遽扩张,使得传播学者们迫切地感到要对传媒在新的社会系统和权力运作中的作用予以系统的和科学的解释。不过,他们并非认为传媒本身一无是处,只能为虎作伥。改革者的使命感使学者们对传媒寄以厚望,他们觉得传媒的巨大潜力可以服务於诸如国民教育、文化启蒙和社会改革等正面的目标。
「有限传播效果」时期(一九四一至一九六五)
从二战结束到大约一九六五年,传播效果呈现截然不同的形象:传媒被看作软弱无力,尽管它可以传递某种形式的信息,但却难以促成人们意见、态度和行为的转变。传媒的主要功能是强化受众现有的信念。这一时期关於传播效果的最一针见血的概括是,传媒通常强化而并非改变人们原有的观念。几位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者们在一九四零年代完成的四项小规模的研究可说是直接导致强力传播效果论的隐退,并使得寻求传播效果的研究沉寂一时。至此,传媒的影响力在研究者眼中江河日下,很快被压缩成微乎其微的有限效果模式。
在对一个小镇的选举的研究中发现,大约70%的选民在竞选活动期间维持了自己原先的决定,而不到10%的选民从一位候选人倒向另一位。这一事实被视为传媒宣传无效的强而有力的证据。同时还发现,即使「倒戈」的选民,也往往自称是受其他人|意见领袖|而并非传媒的影响。这就是有限效果学派最重要的理论发现之一:人们分属於两个截然不同的群体:见多识广的敏锐的传媒使用者(意见领袖),和从前者那里通过人际传播接收被过滤的第二手信息的人们。两个群体构成被称为「两级传播」模式,在这个模式里,意见领袖和他们的追随者都习惯性地对传媒内容「挑肥拣瘦」。他们总是选择性地接收同自己原有的观点和倾向一致的信息,而抗拒或躲避同自己意见相左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