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艺术设计的发展历史过程
“艺术设计”的发展历史过程:
“艺术设计”是中国大陆教育部于1997年确定的本科招生学科名称,英文翻译为Art and Design。在中国大陆教育部门的设计类学科分类中,艺术设计和工业设计是并列的关系。
比如平面设计、展示设计、环境艺术设计、装饰设计、服装设计等。当然,设计概念本身就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设计仅指工业设计。不过一般说到设计都是指广义的设计概念,即包含艺术设计部分的设计。
1998年,中国大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制定了一个不同于教育部的学科分类,“艺术设计”在国务院的学科分类中被称作“设计艺术学”。中国大陆的高校本科(大学部)招生使用了教育部的学科分类,而研究生招生则使用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分类。
在中国国内的设计艺术学界除了在个别专门探讨学科命名的文章中,这两个名称基本上可以互换。其实这两个名称,在内涵上并无显著差异,英文文献中统一称为“设计(Design)”。
学科科目:
景观建筑设计、网络艺术、三维动画、视频设计、音频艺术、互动媒体、工业设计等。
动画设计方向强调坚实的绘画基础和美术功底,注重学生的审美素质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学生在该专业将学习诸如动画运动规律、动作设计、动画材料等专业基础课程,同时学习剧作、视听语言、表演与肢体语言等相关的电影知识。
在综合艺术素质提升的同时,学生将学习各种动画制作软件并探索各种先进的创作技术。学生在校期间有条件根据自己的想法创作独立动画艺术短片,教师将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指导学生完成短片创作;学生毕业时将掌握从前期策划、中期制作和后期合成这一完整的动画制作流程,制作出具有专业水平的动画作品。
动画运动规律、 材料动画、动画艺术概论、动作设计、电影视听语言、分镜头剧本设计、导演基础、动画片创作等。
景观建筑设计方向主要是为我国的景观建筑设计和规划事业输送专业人才。教学内容综合了艺术设计、景观建筑设计规划和园林方面的专业课和基础课,除教学以外,景观建筑设计专业设立了研究工作室。
其主要职能是在推进专业教学的同时,积极开展本领域的研究工作和创作设计实践,为推动景观建筑设计的发展做出贡献。
(1)设计发展历史扩展阅读
“艺术设计”主要特点:
艺术设计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学科,它的研究内容和服务对象有别于传统的艺术门类。同时艺术设计也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它涉及到社会、文化、经济、市场、科技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其审美标准也随着这诸多因素的变化而改变。所以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反过来又作用于生活。(独立性和综合性)
艺术设计贵在创造活动与实践,是设计者自身综合素质(如表现能力、感知能力、想象能力)的体现。各个专业虽然对设计知识的着重面不尽相同,但对于“大设计”概念的关于美、节律、均衡、韵律等的要求是一样的。
不论是平面的还是立体的设计,考生首先要面对的是一个对所设计对象的理解——对设计对象相关的背景文化、地理、历史、人文知识的理解。(思想性和行动性)
艺术设计的最大的特点就是服务性。艺术设计的第一动机不是表达,是对生活方式的一种创造性的改造,是为了给人类提供一种新的生活的可能,不论是在商业活动中的信息传达里的应用,还是日常生活的行为方式中的应用,艺术设计就是让人类获得各种更有价值,更有品质的生存形式。
他让生活更加简单、舒适、自然、效率这是艺术设计的终极目的。艺术设计最终的体现是优秀的产品,这个体现我们从乔布斯和苹果的产品中可以完全感受的到,苹果的设计就改变了现代人的行为方式。
乔布斯的设计梦想就是改变世界,他以服务消费者为目的,用颠覆性、开拓性的设计活动来实现这一目标,好的艺术设计产品能改变世界,好的艺术品能触动世界,这是不同的。
其次艺术设计的特点就是科学性和合理性。艺术设计的实现手段是理性的,这和艺术品的实现是有区别的,你可以光凭艺术灵感的爆发创作出震撼的艺术品,但你绝不可能光凭借灵感去造出一个好的产品。
一个好的产品不是的设计者的纯自我的表达,是有严谨的科学精神在里面的,是一个合理统筹的一个有目的的活动,要把自己的观点和观念通过科学的调查、合理的流程归划一步步的完善出来的,中间会有各种科学的实验。
会有各种数据的考量,会有设计师在艺术追求与实际生活需求的各种妥协,艺术设计产品没有绝对的艺术理想的纯粹性,它最终要以人为本,用体验去征服人们。
艺术设计还是一个综合性的设计活动。任何艺术设计都不是一个或两个学科能够完成的,在实现阶段是一个工业化的过程,在纸上的创意只是一个概念的产生过程,一旦要去制作那就需要各种其他学科理论和技术的支持,靠一个人来完成几乎是不可能的。
但是艺术品的创作就往往是一个人的事情,人多了反而会阻碍艺术观点表达。各种材料的研究、电脑技术的应用、数据的整理、工业化的生产以及产品的销售等等。
都是艺术设计不能绕开的问题,这是个庞大的工程,不是一个人光凭激情就能做到的事,艺术设计师不但要有艺术设计的才能,更要有合作的精神,还要有合理统筹整个流程的能力。
艺术设计的特点就决定了,你不但是个艺术家还要是个思想家,更是个行动家。
⑵ 室内设计的发展历史
发展历史
现代室内设计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尽管还只是近数十年的事,但是人们有意识地对自己生活、生产活动的室内进行安排布置,甚至美化装饰,赋予室内环境以所祈使的气氛,却早巳从人类文明伊始的时期就已存在。 自建筑的开始,室内的发展即同时产生,所以研究室内设计史就是研究建筑史。
中国建筑简史
按梁思成《中国建筑史》的观点大致分为:上古时期,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六个时期。也有按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夏、商、周),封建社会前期(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封建社会中期(隋唐、五代、宋、辽、金、西夏),封建社会后期(元、明、清)五个时期。
世界建筑简史
史前建筑,古代建筑(古埃及建筑、古希腊建筑、古罗马建筑),中世纪建筑(拜占庭式建筑、罗曼建筑、伊斯兰建筑、罗马建筑、哥特式建筑),文艺复兴建筑(巴洛克风格、古典主义、洛可可式建筑),工业革命建筑(即现代主义建筑)。
著名室内设计师
高文安(香港):在近30年的设计生涯内,高文安设计了超过2000个室内设计项目,被誉为“香港室内设计之父”。高文安是建筑师,亦是首屈一指的室内设计师。他曾经到澳洲留学,回港工作数年后创办了“高文安设计有限公司”。
梁志天(香港):香港十大顶尖设计师之一,拥有香港大学建筑学学士,城市规划硕士多个显赫学历,积累了丰富的设计经验。1997年创立了“梁志天建筑师有限公司”及“梁志天设计有限公司”。
周娟(香港):KCA设计负责人,代表作品帆船酒店室内设计。
凯莉·赫本(KellyHoppen)是英国顶尖设计师.为很多名人设计住宅及很多商业场所包括航空公司头等舱等等.她将奢华做到极至. 以冷静、简洁、优雅并富有创意的设计而闻名于世的顶级室内设计师凯丽•赫本(Kelly Hoppen)可谓载誉无数,早在1997年,她就赢得了安德鲁•马丁“年度国际设计师奖”;2006年,赢得“Ella室内设计奖”。
飞利浦·斯塔克(法国):1949年生,世界著名的设计大师。菲利浦·斯塔克 (Philippe Starck) 享有“设计鬼才”、“设计天才”、设计界“国王”等等重量级美誉。他几乎囊括了所有国际性设计奖项,其中包括红点设计奖、IF设计奖、哈佛卓越设计奖、The American Academy of Hospitality Sciences年度五星钻石奖和法国的“Legion d’Honneur”等等奖项。作品:法国总统密特朗的新居的内部装饰,纽约Royalton酒店,香港半岛酒店的Felix餐厅, 中国代表作:兰会所。 Andree Putman是国际最重要的室内设计师之一,1991年获美国室内设计师协会设计成就奖,1995年赢得法国文化部长颁发的国家工业创作大奖。其作品无数,遍及世界各地,包括纽约的Morgans酒店,巴黎Pershing Hall酒店,Peter Greenaway电影《The Pillow Book》的场景设计,以及法国航空公司的Concorde飞机机舱
⑶ 平面设计发展史每个发展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20世纪的艺术主要经历了四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主要以立体主义,未来主义,达达内主义、超现实主义,装容饰主义为代表,其特点是对版面构成的形式要素进行了分析组合及对理性规律的探索。
第二个时期以一战后兴起的俄国构成主义、荷兰风格派、德国包豪斯三个重要的设计运动为代表。其特点是强调平面设计中的科学化,理性化,功能化、减少主义和几何化,对艺术设计的观念和思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个时期为二战后50年代至70年代的国际主义主导设计风格,其特点是高度的功能化,标准化,系统化,其反装饰的排版风格,简明扼要的视觉形式,有利于国际化的视觉传达功能。
第四个时期为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后现代主义平面设计表现形式以及电脑网络多元化媒体传达。其特点是在思想体系上全面否定与反讽传统的一切文明,主张强调自我感受,他们对人类自古典文明以来的传统艺术进行了全面的、革命的、彻底的改革,完全改变了视觉艺术的内容、形式和服务对象。
⑷ 拉沃契金设计局的发展历史
工厂利用部分专业加工设备,由人数较少但技术水平较高的工人和飞机工程师组成了一个航空试验设计局,开始根据别人的(国内的和国外的)设计图纸,小批量生产木质结构的飞机。
在拉沃契金、戈尔布诺夫和古德科夫三人被任命为设计局的领导之后,301 照搬别人图纸的生产即告结束。由于他们三人的创造性劳动,工厂变成了全新的航空企业,按照自己的设计图,生产自己的航空产品。1939 年,设计师们提出了自己的高速歼击机设计方案 LaGG-3。在进行样机的国家飞行试验时,LaGG-3 达到了使用同类发动机的歼击机的最高飞行速度 605公里/小时, 因而投入了批生产。飞机为全木质结构,机翼内装有燃料箱,五点式火力配备。到卫国战争开始时,苏空军已经装备了 300 多架这种飞机。
卫国战争中的空战实践,为设计局指明了设计方向,即必须使用功率更大的航空发动机并改进飞机的气动结构形式。这时,设计局的领导只剩下拉沃契金一人。他在不停止生产前线必需的飞机的同时,开始转产新型飞机。1942 年 9 月,La-5 新型歼击机非常有效地参加了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在库尔斯克前线的空战中,La-5 飞机大大优于 Me 109 和 Fw 190 型德国飞机。1944 年装备部队的La-7 型飞机堪称二次大战中最好的歼击机之一。在二次大战期间,工厂先后向前线提供了 22,000 架拉型飞机,即当时苏联空军每 3 架歼击机中就有一架是拉沃契金设计局的飞机。为此,总设计师拉沃契金和设计局联合体全体人员受到政府重奖。
随着战争的结束,设计局与工厂被迫分隔两地的状况也宣告结束。1945 年他们又迁回到莫斯科郊外的希姆基。设计局与工厂的结合促进了联合体的发展,为设计、试验和批生产全金属结构的航空产品创造了必需的条件。战后生产的新型飞机有 La-9 和La-11 型歼击机。它们是全金属结构,使用活塞式发动机,其强大的火力配备和远航程构成了 40 年代和 50 年代初苏联歼击机航空兵的骨架。
在生产成批产品的同时,联合体积极设计和试验各种类型的试验型喷气飞机。研制工作从天上转到地面,转到实验室和试车台上。这些新型喷气飞机的研制工作是同航空工业的一些主要科研院所一起进行的,它们是中央空气流体动力研究院,列宁格勒工业学院,中央巴拉诺夫航空发动机制造研究所,全苏航空材料研究所等。但是起决定作用的是为此而专门制造的实验飞机,用它来考核各种类型的喷气发动机(格鲁什科、邦达留克、切洛梅等人的设计),选择机翼和飞机气动布局的最佳形式,从而制造出了10余种喷气飞机。这些试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今天习惯使用的三角翼喷气飞机的面貌。1948 年,拉沃契金设计局研制出第一架超音速飞机 La-176。飞机机翼设计成 45 度角后掠翼,动力装置系推力 22 千牛的 RD-45F 涡轮喷气发动机。1948 年 2 月 26 日,年轻的苏联飞行员奥列格·索科罗夫斯基在试验中心驾驶试验型 La-176 前线歼击机进行试飞,在规定的水平飞行中,于 7,000 米高度航速达到 1,105 公里/小时,相当于 1.021 马赫。同年,La-15 型喷气歼击机交付装备部队。
拉沃契金设计局在航空领域的另一个杰作是 K-15 空中截击系统,它包括 La-250 型全天候超音速高空拦截歼击机和 2 枚空对空导弹,于 1956 年第一次试飞。K-15 系统具有用机载雷达(季霍米罗夫的设计)发现和捕获目标、并根据机载计算机的指令自动攻击并发射导弹的能力。1959 年 K-15 系统通过了飞行试验,但由于种种原因飞机的研制工作停止了。
拉沃契金设计局所表现出来的设计自动控制飞行器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联合体以后的命运。他们所设计和制造的靶机和 La-17 型照相侦察机及其各种改型批生产了 30 多年,不仅装备了苏军,还出口国外。
⑸ 中国设计发展历史
中国近现代平面设计与西方相比,显得十分薄弱与空泛。1840年以前的100年间,中国一直闭关锁国,处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状态。而18世纪上叶的西方,已完成了工业革命,形成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一体化。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历经了近百年动荡和战乱的历史。通过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侵略者在中国得到割地、赔款,开辟通商口岸,建立租界特权、领事谈判权、沿海及内海航行权、传教士权等等,均为
列强在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物资开辟道路。在中国上海、武汉、北京、天津等大的城市出现了不少外国促销的商品广告。
首先是一些具有国外风情的商品广告及商品包装在中国盛行。这是在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洋人广告。外国企业采取五花八门的广告促销手段,花费巨大资金设计、印刷、绘制广告及发布广告攻势,使他们在中国的土地上获取大量销售利润,较为突出的企业之一为英美烟公司。
外国殖民企业的入侵,对中国本来薄弱的民族工业给予了几乎瓦解性的打击,但这种打击促使了中国民族资本家的觉醒,中国人自己推出了符合本民族的一系列绘画广告来振兴发展本国民族工业。精明的外国商人也意识到要抢夺中国市场,必须设计符合中国民情和习俗的广告,因此他们不惜重金聘请中国画家为他们绘制广告。
⑹ 中外设计发展史
建议,用南京艺术学院教材编写组编写的版本,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两本中外艺术设计史
⑺ 中国艺术设计的发展历程
[摘要] 本文以中国现代设计艺术发展的三个阶段为主线,以世界现代设计史为暗线,阐述在世界设计史背景下中国现代设计艺术的发展状况。通过对同一时期国内不同地区设计艺术发展不平衡的分析,以及对同一时期中国与国际设计水平的比较,阐述了对待外来设计艺术不同态度产生的不同结果。勾勒出中国的现代设计艺术由最初闭关自守拒绝现代设计,到“五四”时期狂热的否定传统文化的全面接受,解放初期生硬的 “复古主义”,文革时期全面的设计“为政治服务”的曲折发展,在改革开放后尝试将现代设计与传统艺术相结合,全面走向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设计艺术的发展脉络。眼睛向后看,身子就不会向前,但总结过去,却是为了能更好的把握未来。借古鉴今,西体中用,回顾中国现代设计艺术的发展历程,理清思路,为探索新世纪中国现代设计艺术的发展道路提供某种启迪。 [关键词] 世界设计史 现代设计 绿色设计 文化创意产业绪论中国现代设计艺术和世界现代设计艺术一样,同是社会变革的产物[1]。在社会由农业社会向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过程中,由于社会的需要,设计的重要性逐渐凸显,成为一种专门的社会活动和文化活动,现代设计艺术应运而生。文艺复兴是欧洲政治思想、文化艺术发生重大变革的历史时期,反映了西欧各国正在形成中的资本主义萌芽。同一时期的中国明朝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商品经济的繁荣,延续数千年封建社会母体萌发出新生社会的胚芽,加上外国传教士带来的西方文化和科学技术,使世界社会发展几乎处于同一进程,世界现代设计艺术同步发展。事实上,中国现代设计艺术的转型不是一蹴而就的,大致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从最初被动的接受 “舶来”的现代设计艺术,到“五四”新文化中国现代设计艺术运动时期主动提倡向外来艺术,包括西方的设计艺术学习,再到结合外来文化,从传统文化中吸收营养的中西结合的发展历程。中国现代设计艺术的发展历程反映了中国人“实用理性”文化心理原则,作为中国人文化心理活动的结构原则,“实用理性”并非静止的、一成不变的形式,它重视的正是变化、扩展、更新和发展[2]。中国现代设计艺术正是在接收西方设计艺术的同时,得到更新和发展。 从英国开始,继而席卷整个欧洲的工业革命浪潮,掀开了人类历史发展崭新的一页,欧洲率先进入以商品生产为目的的资本主义社会,工厂机器生产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手工艺生产,工业产品设计成为西方社会最主要的设计活动,机器本身便是设计的产物。工业革命促使的社会变革奠定了世界现代设计艺术的发展基础。然而,早期的机器生产依然是没有设计或设计对生产影响很小的活动,机器只为提高产量,而不顾及人的美观感受和产品的内在质量。以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和约翰·拉斯金(John Rushin)为首的“艺术与手工艺”运动倡导“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原则,有助于弥补技术与艺术的隔阂,强调恢复艺术和手工艺的办法来解决技术和艺术的矛盾,“再创生活的美与浪漫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3]注意到了设计艺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标志着现代设计艺术史的开端。与“艺术与手工艺”运动相似,“新艺术”运动也同样是企图在艺术和手工艺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新艺术”运动是世纪之交的一次承上启下的设计运动,它的兴起预示了旧时代的结束和一个新时代,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设计即将来临[4]。随之而来的“装饰艺术运动”和“现代主义设计”对欧美,乃至整个世界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远在东方的中国也概莫能外。
⑻ 建筑设计的发展史
在古代,建筑技术和社会分工比较单纯,建筑设计和建筑施工并没有很明确的界限,施工的组织者和指挥者往往也就是设计者。在欧洲,由于以石料作为建筑物的主要材料,这两种工作通常由石匠的首脑承担;在中国,由于建筑以木结构为主,这两种工作通常由木匠的首脑承担。他们根据建筑物的主人的要求,按照师徒相传的成规,加上自己一定的创造性,营造建筑并积累了建筑文化
在近代,德国BSP建筑设计事务所是一个国际性的建筑设计机构,在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室内设计与景观设计方面提供服务。事务所成立于1981年,由具有长期伙伴关系的马丁.布尔钦、史密克.布尔克和阿弗瑞德.索曼合伙主持。总部设在德国巴伐利亚州慕尼黑福莱辛格市,长期的实践工作使事务所积累了丰富的设计经验,设计成果遍及多瑙河、莱茵河及易北河畔,慕尼黑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德累斯顿国际机场及汉堡海滨城区流淌着设计师辛勤工作的汗水。
在近代,建筑设计和建筑施工分离开来,各自成为专门学科。这在西方是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萌芽,到产业革命时期才逐渐成熟;在中国则是清代后期在外来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建筑所包含的内容、所要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复杂,涉及的相关学科越来越多,材料上、技术上的变化越来越迅速,单纯依靠师徒相传、经验积累的方式,已不能适应这种客观现实;加上建筑物往往要在很短时期内竣工使用,难以由匠师一身二任,客观上需要更为细致的社会分工,这就促使建筑设计逐渐形成专业,成为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
⑼ 求中国设计的发展史
变革--中国的设计发展史
上海消息–中国的制造商和设计师必须发展更具创意的思维,以此激发创新并创建有附加值的品牌, 但是由于缺乏设计经验和阻碍创造性思维的传统价值观作怪,他们往往裹足不前。
但是变革已经到来。这场由外向型思维的互联网一代所推动的变革可能使此过程缩短到寥寥数年间。
这是地处上海的、中国首家提供设计管理咨询服务的桥中(上海)设计咨询管理有限公司(China Bridge International)的总经理和创始人黄蔚的观点。
黄蔚曾是中国电器巨头海尔集团的项目经理及通用电气(中国)研究开发中心的市场总监。她指出工业设计上世纪八十年代才在中国出现,目前仍是一门新的学科。
她以每十年为节点,概述了中国的设计发展史:
·20 世纪80 年代是直接复制别国商品的时期。
·20世纪90 年代被归结为追随期,即中国公司往往倾向于模仿别国创造的流行设计并进行少许的修改。
·21世纪前十年是本土设计崛起的时期,意味着针对中国用户的特定消费心理和需求,对现有产品进行改造。
·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中国本土的设计师将针对中国和其它市场的需要推出真正的设计创新。
但是她的一个主要担心是面对大量热切的设计系学生们,中国缺少合格的教师。大多数教师直接转行自技术或艺术门类的专业背景,缺乏设计领域的深度知识或实际经验。
2004年7月6日,黄蔚在上海的一次采访中说,“设计院校师资水平不容乐观。教师们不知道该如何去教工业设计。” 她认为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但是却没有立竿见影的解决办法。她估计中国大约有300所院校设置了设计系。她说,大多数顶级设计师和杰出设计教育者会选择收入高的地方,不大可能留在中国,至少从中期来看是这样。
黄蔚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的工业设计专业。她说:“当我在上世纪90 年代早期学习工业设计的时候,没有人知道工业设计是什么。 现在,许多学生知道这一专业,并了解品牌对于中国制造型企业的重要性。但是大多数的中国企业至今依然不理解设计的价值。”
但是中国依然有一些优势。中国设计专业的学生善于使用计算机,对于Pro/Engineer, Alias, Rhino等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应用也很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