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历史提纲
历史: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楚吴,二晋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夏后殷商西东周,春秋战国秦皇收,
西汉东汉魏蜀吴,西晋东晋兼五胡。
匈奴羯氏羌慕容,拓跋代北后称雄。
宋齐梁陈是南朝,北魏齐周称北朝。
北周灭齐传於隋,隋又灭陈再统一。
隋灭唐兴称富强,五代十国各称王。
契丹兴起在北方,建号为辽入汴梁。
五代梁唐晋汉周,宋朝建国陈桥头。
女真建金先灭辽,打破汴京北宋消。
南宋偏安在江南,蒙古兴起国号元。
灭金灭宋归一统,元朝统治九十年。
明代共传十六君,满洲初起号后金。
后金国号改为清,入关称帝都北京。
人民觉悟革命起,清帝退位民国立。
人民民主再胜利,齐心奔向共产国。
地理:
地理方位记忆歌
上北下南左为西, 右东两手来区分;
北东西南出新闻, 四方符号NEWS论
(即:北纬-N;东经-E;西经-W;南纬-S。)
其他:
1)
秦岭淮河线,南北农特点:
以北为旱地,多用水浇灌;
东北春小麦,作物一熟年;
华北冬小麦,两年能熟三。
秦淮线以南,耕地多水田;
年熟两或三,水稻为重点。
水文特征变,北河汛斯短;
有冰流量小,水混位变显。
南河流量大,水位变不显;
沙少汛期长,冬季无冰现。
气候分界线,五个大方面:
无霜生长期,长短南北反;
湿润半湿润,八百等降线;
亚热暖温带,一月零度线。
植被界以南,绿色为常年;
亚热阔叶林,热带雨林南。
以北温草原,落阔叶广泛;
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北边。
地表十分陆占三,亚欧非洋两美南①。
亚欧两洲本一体,乌拉高加分两边②;
亚非原本相结连,苏伊运河来割断③;
亚洲北美隔水望,白令海峡在中间;
中美南北来牵线,巴拿运河又阻拦④;
数大洋洲面积小,似断不断亚下边。
亚欧非洋东半球,南北美占西半边,
唯有南极搞独立,冰层覆盖称高原。
①洋,大洋洲。两美,南美洲和北美洲。南,南极洲。
②乌拉,乌拉尔山脉和乌拉尔河。高加,高加索山脉。
③苏伊运河,苏伊士运河。
④巴拿运河,巴拿马运河。
2)
西经二十度,东经一百六,
一刀切下去,东西两半球。
南北半球分,赤道零纬度,
四季温带显,南北相反出。
3)
地球表面积,总共五亿一;
水陆百分比,海洋占七一。
陆地六大块,含岛分七洲;
亚非南北美,南极大洋欧。
水域四大洋,太平最深广;
大西“S”样,印度北冰洋。
板块构造学,六块来拼合;
块内较稳定,交界地震多。
4)
东北三省黑吉辽 北部边疆内蒙古
两河两山连京津 两湖三江接皖沪
南部琼台闽粤桂 川黔云藏加重庆
西北陕甘宁青新 港澳特别行政区
生物:
植物有丝分裂
记法一
仁膜消失现两体,赤道板上排整齐,一分为二向两极,两消两现建新壁。(膜仁重现失两体)
记法二
膜仁消,两体现 点排中央赤道板 点裂体分去两极 两消两现新壁建
记法三
膜仁消失显两体,形数清晰赤道齐,点裂数增均两极,两消三现重开始。
记法四
有丝分裂分五段,间前中后末相连,
间期首先作准备,染体复制在其间,
膜仁消失现两体,赤道板上排整齐,
均分牵引到两极,两消两现新壁建。
记法五
细胞周期分五段 间前中后末相连 间期首先做准备 两消两现貌巨变
着丝点聚赤道面 纺牵染体分两组 两现两消新壁现
记法六
前两失两现一散乱,
中着丝点一平面,数目形态清晰见,
后着丝点一分二,数目加倍两移开,
末两现两失一重建。
记法七
间期复制看不见 貌似静止实多变。
前期两现两不见 染色分布很零乱
中期之时着丝点 整齐排列赤道板
后期丝点分两半 锤丝牵引到两端
末期三现两不见 新壁始于细胞板
=========减数分裂口诀=========
性原细胞作准备 初母细胞先联会 排板以后同源分 从此染色不成对
次母似与有丝同 排板接着点裂匆 姐妹道别分极去 再次质缢各西东
染色一复胞二裂 数目减半同源别 精质平分卵相异 往后把题迎刃解
减数分裂记法二:
有丝同源不配对。
减二无源难成对,
联会出现四分体,
同源分离是减一。
动物的个体发育歌诀
受精卵分动植极,胚胎发育四时期,
卵裂囊胚原肠胚,组织器官分化期。
外胚表皮附神感,内胚腺体呼消皮,
中胚循环真脊骨,内脏外膜排生肌。
原核生物的种类:蓝色细线支毛衣(蓝藻、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的口诀
淀粉消化始口腔,唾液肠胰葡萄糖;蛋白消化从胃始,胃胰肠液变氨基;脂肪消化在小肠,胆汁乳化先帮忙,颗粒混进胰和肠,化成甘油脂肪酸;口腔食道不吸收,胃吸酒水是少量,小肠吸收六营养,水无维生进大肠。
伴X隐性遗传病:母患子比患,子常母必常;父常女必常,女患父必患。
其他的遗传都可以据此总结。
关于遗传系谱图的判断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伴性看女病。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伴性看男病。
DNA结构特点口诀:
双链螺旋结构
极性反向平行
碱基互补配对
排列顺序无穷
2. 人教版八下历史提纲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知识提纲 第五单元 工业文明的来临 课目 每课子目录 应该掌握的主要知识点 第一课 工商业的兴起 工厂从这里发展而来 1.、作坊与手工工场的区别;作坊、手工工场和工厂的关系; 2、14世纪意大利最早出现手工工场;中国明清时期也出现了; 3、手工工场出现和发展的意义;但西欧仍处于农业社会 商人的地位变了 1、16世纪商人地位的特点(经济地位显赫有较高的政治地位) 2、利商政策与商人地位变化的关系(思考题) 3、16世纪西欧的商人、贵族和农民地位的变化 第二课 冲破思想的牢笼 蒙娜丽莎的微笑 (文艺复兴运动) 14---16世纪 1、文艺复兴运动最早兴起于14世纪的意大利,后影响西欧 2、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人物----达芬奇、莎士比亚 3、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意义和人文精神的核心思想 “教皇奶牛”的解放 (宗教改革运动) 1、教皇奶牛称呼的由来 2、宗教改革领导人--路德 3、宗教改革运动使得德国,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 近代科学的诞生 (近代科学革命) 1培根---知识就是力量 2哥白尼日心说—科学革命的开端 3、布鲁诺---宇宙无限论 4、牛顿-----物理力学(万有引力) 理性之光 (17-18世纪启蒙运动) 1、17—18世纪西欧启蒙运动的中心是法国 2、启蒙运动的旗手:伏尔泰(天赋人权)卢梭(人民主权) 第三课 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发现新大陆 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促成新航路开辟的因素和客观条件 2、海上探险走在最前面的两个国家------葡萄牙西班牙 3、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的航海路线和贡献 全球联系的加强 (正面影响) 加强了各个大陆之间的联系,拓展了人们的眼界,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与交融;为人们迁徙提供了方便,促成了新的民族产生;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促进了不同地区文明的交流。总之,世界开始走向整体。(荷兰----海上马车夫) 黑人是怎样来到美洲的 (负面影响) 掠夺土地和财富;毁灭印第安文明;贩卖黑奴。总之,造成了亚、非、拉美长期的落后与贫穷。(英国—日不落帝国) 第四课 资产阶级革命:新体制的创立 议会对王权的胜利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年)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原因---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2、议会军资产阶级领导人-----克伦威尔;处死国王查理一世 3、革命成果----《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 历史上第一位总统产生 (美国独立战争资产阶级革命) 1775---1781年 1、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英国对北美的殖民统治 2、来克星顿枪声---拉开独立战争序幕 领导人----华盛顿 3、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宣告美国的诞生 4、1787年美国制定宪法(三权分立),确定共和政体 忘我献身的法国公民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1789年—1793年 1、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原因----封建专制等级制度阻碍资本主义发展,阶级矛盾尖锐 2、巴黎人民的三次起义使革命达到顶峰(三次起义的成果) 3、革命文件《人权宣言》 领导人—罗伯斯庇尔 4、法国革命的意义;法国政体—共和制 5、拿破仑1804年建立法兰西帝国,颁布《法典》,巩固了革命成果。 第五课 面临挑战的中国 最后的盛世 1、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1636年清建立,1644年清军入关 2、江南地区手工工场兴起棉纺织业发达,出现徽商晋商商帮 3、对外贸易出超,经济实力世界第一,出口丝绸茶叶瓷器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1、明修长城清修庙-----两朝民族政策的差异 2、清---管理西藏、土尔扈特部回归、平定准葛尔和回族叛乱 3、中俄雅克萨之战和《尼布楚条约》(康熙) 专制帝国 (专制皇权高度加强) 1、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设厂卫 2、清雍正设立军机处----皇权强化达到顶峰 3、文字狱、八股取士---黄宗羲 来自海上的挑战 1、1405—1433郑和下西洋规模和意义(今年是600周年) 2、传教士来华---利马窦 郎士宁 3、殖民者来华---澳门侵占澳门、荷兰侵占台湾(郑成功) 4、清朝的对外政策------闭关自守,广州一口通商 第六单元 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 课目 每课子目录 应该掌握的主要知识点 第一课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兴起 第一工业革命开始时间、主要发明、特点和对英国的影响 科学的世纪----19世纪 各国重视科学研究;大学成为科研重地;形成了科学研究的科学家群体。(达尔文《物种起源》;内燃机发展的理论基础) 工业革命的新阶段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间、特点、主要发明、应用产业和影响 人在工厂 1840年前后的英国机器生产的工厂取代了手工工场 工厂有严格的劳动纪律和管理制度;出现流水生产线(福特) 第二课 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 地球变小了 1、 整体世界形成的必要条件;整体世界形成的表现 2、整体世界最终形成的时间------20世纪初 文明与野蛮相交织 1、整体世界形成过程对西方国家的影响---瓜分世界,进行殖民掠夺,控制和奴役着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对亚非拉国家影响----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民族危机严重; 2、文明----工业文明传播到亚非拉地区,促进社会生活的变化 3、野蛮----西方国家对亚非拉地区进行野蛮的殖民侵略和掠夺 挑战与回应 1、 反抗斗争获得独立------海地(拉丁美洲第一个独立国家) 2、 适应工业化改革--------日本(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 第三课 汇入工业文明大潮的中国 屈辱的岁月 1840—1901年 1、1839年林则徐虎门硝烟及评价;英国发动战争的真正目的 2、1840-1842年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内容及影响 3、1894-1895年甲戊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内容及影响 3、 19世纪末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划分势力范围 4、 1900-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内容及危害 悲壮的抗争 1、 三元里人民抗英(鸦片战争);关天培(鸦片战争),邓世昌(甲午海战),徐骧(台湾军民抗日) 2、 太平天国运动原因、领导人、性质、意义、失败原因 师夷长技以制夷 1、 鸦片战争后地主阶级代表对待西方的态度发生变化及原因 2、林则徐—中国西学第一人;魏源--师夷长技以制《海国图志》 3、学习西方---洋务运动(时间、代表人、学习内容、结果) 从维新到革命 1、1895年公车上书拉开戊戌变法序幕(康有为、梁启超) 2、维新派观点与洋务派观点的不同( P7I页) 3、维新变法失败的原因及教训 3、 孙中山(革命派)1905年建立同盟会,1911年发动武昌起义,史称辛亥革命。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 4、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历史局限分析。 第四课 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 工业化和城市化 三大产业的出现,什么是工业化和城市化,什么是“城市病” 现代文明生活的源头 工业化奠定现代文明生活基础的表现:物质生活水平提高,追求合理饮食;医学进步人均寿命延长;生活质量提高(洗衣机);妇女地位提高(三八妇女节);义务教育普及;大众传媒发展,;服装休闲大众化;交通方式革新;居房建筑钢筋水泥化等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工业革命后西方社会的两大主要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 2、工人争取权利的斗争—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 3、空想社会主义:法国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欧文(和谐公社) 4、科学社会主义:1848年《共产党宣言》马克思和恩格斯 第七单元 走向现代世界 课目 每课子目录 应该掌握的主要知识点 第一课 全球性的震荡 规模空前的战争浩劫 1、一战二战的时间、原因、交战双方、性质、转折战役及危害 2、科技的使用;怎样看待战争的危害;《安妮日记》、联合国 令人谈虎色变的经济危机 1、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爆发、影响、本质。(1825年英国) 2、为了应付危机,德意日建立了法西斯政权,走上了对外扩张道路,成为二战的策源地;美国则通过罗斯福新政,使传统的资本主义得到改造,开辟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道路。 第二课 开辟新的发展道路 理想变现实的 十月革命 1、19世纪中期俄国改革推进工业化,但落后于欧美国家; 2、1917年3月彼得格勒工人起义,推翻沙皇专制统治(二月革命);1917年11月十月革命,成立苏维埃政府,退出一战,颁布《土地法令》;1922年,苏联建立。(十月革命意义) “西亚病夫”的崛起 “西亚病夫”由来;凯末尔革命和改革的内容、意义 改革弊端的 罗斯福新政 1、新政的背景、内容1234,评价 2、改革弊端是指改变不干预的自由经济模式,进行经济的国家干预。(田纳西工程) 第三课 民族复兴的新道路 中华民族的觉醒 1、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开始标志、代表人物、主张、意义 2、五四运动的导火线、先锋和主力、成果、意义 历史性的转折 1、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中国人开始研究俄国。(李大钊) 2、李大钊陈独秀宣传马克思主义、建立党的组织。(1920上海) 3、1921年7月中共一大(内容、地点)--成立中国共产党 4、1922年7月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纲领 从北阀战争到红色根据地的建立 1、1923年中共三大确定了同孙中山国民党合作的方针 2、1924年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领导国民革命运动,创办黄埔军校,1926年领导北伐战争(叶挺-铁军-贺胜桥战役) 3、1927年蒋介石发动4。12反革命政变,背叛国民革命 4、1927/8/1南昌起义,9月秋收起义,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5、1934年反围剿失败开始长征,1936年在陕北建立新根据地 6、遵义会议,长征精神 第四课 悄然转变的社会生活 生活中的变化 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出现(、轮船、火车、邮政、电话) 头脑中的变化 科学思想、自由平等的民主观点(婚姻自由)、妇女地位提高 第五课 万众一心的 抗日战争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1、日本为了摆脱经济危机发动了对外侵略战争,矛头指向中国 2、1931年九一八事变(沈阳柳条湖铁路)----日军侵占东北 3、1937年卢沟桥事变(宛平)----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 4、日军所犯罪行—南京大屠杀、731部队、轰炸封锁、扫荡 5、正确认识日本右翼反华势力和教科书问题。 全民族的抗战 1、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导致东北沦陷、全国人民的愤怒和国民党内部爱国军官的兵谏 2、北平爱国学生的一二九运动和东北抗日义勇军 3、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张学良杨虎城) 4、1937年8月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5、 台儿庄保卫战;白求恩;抗日游击战 6、抗日战争胜利时间、意义、原因 第六课 新中国的诞生 两种命运的决战 1、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的不同主张代表两种前途命运 2、黑暗的国统区(独裁腐朽)和光明的根据地(民主、大生产) 3、大生产运动----防线能手、南泥湾、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 4、1945年蒋介石重庆谈判的目的及谈判成果、内战爆发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三大战役、渡江战役解放南京、新政治协商会议、开国大典 回顾百年历程 百年历程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百年历程得出的启示。
3. 有历史提纲吗
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期末复习资料
第1课:人类的形成
1、人类形成的过程:攀树的古猿 正在形成中的人 完全形成的人(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
2、世界上的人类分为三大主要人种,即黄种、白种和黑种人。人种的差异,是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3、人类在距今约三四百万年前形成。自从有了人类,也就有了人类社会的历史。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社会是原始社会。
4、原始社会经历了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母系——“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妇女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父系——“既知其母,又知其父”,男子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闻名的摇篮
1、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古国,有非洲的 古埃及和亚洲的古巴比伦、古印度和古中国。这四个古国被称为世界文明的摇篮,因为这四个国家最先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
2、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在非洲的尼罗河两岸陆续出现了几十个奴隶制小国。公元前3000年左右,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古代埃及权利的象征是金字塔。它们是古代埃及的文明标志之一,是人类文明的杰出成就。
3、在亚洲西部,有一条狭长地带,它形似一弯新月,土地肥沃,因此有“新月沃地 ”之称。
4、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今伊拉克一带),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制定了一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现存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5、约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奴隶制小国。古印度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历史上称“种姓制度 ”。
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
1、西方文明之源——希腊、罗马
2、公元前8世纪,希腊半岛和小亚细亚西海岸出现希腊人建立的城邦,雅典是其中最重要的城邦之一。公元前6世纪,雅典成为著名的奴隶制共和国。在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达到全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全体成年男性公民才有权参政)
3、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公元前27年,屋大维开始独揽大权,罗马帝国建立。后来罗马帝国分裂为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的灭亡(476年)标志着西欧奴隶社会的结束。
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1、5世纪,奴隶制国家大和统一日本本土,最高统治者称天皇。
2、7世纪日本仿照隋唐制度,进行大化改新。改新的主要内容有: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土地收归国有,国家定期分给农民耕种,收取赋税。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此后,大和国正式改名为日本。
3、7世纪穆罕默德在麦加创立伊斯兰教,号召大家都信仰真主,放弃本部落的神,这种一神教的宣传,有利于促进民族统一。
4、622年,穆罕默德出走麦地那,并在那里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国家。伊斯兰教把622年定为伊斯兰教历元年。
5、630年,麦加贵族妥协,承认穆罕默德为政治宗教领袖。麦加成为伊斯兰教圣地。632年,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建立起来。
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
1、西欧封建制度的核心内容是西欧封建等级制度。“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反映的是当时西欧社会等级森严。
2、西欧封建社会时期,罗马教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教皇和教会不仅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还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3、10世纪,西欧城市重新兴起。意大利、法国、英国、德意志等都有许多著名城市。
4、随着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由富裕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为早期资产阶级,他们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5、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廷帝国,首都在君士坦丁堡。15世纪中期,延续了一千多年的东罗马帝国被封建制的奥斯曼土耳其给灭掉了。
第6课: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
1、曾经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
2、公元前5世纪,波斯帝国把矛头转向欧洲,三次出征希腊,史称希波战争。最终希腊取得胜利。
3、马其顿国的亚历山大继承王位后,出兵东征,足迹远达印度,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定都巴比伦。
4、公元前27年后,罗马帝国在屋大维的统治下,疆域不断扩大,到2世纪,罗马帝国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
5、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应该认识到,战争从未在人类生活中长时间地停留过,战争与文化紧密相连。一般来说,战争具有破坏性,会给人们带来沉重的灾难。但是它也有积极的作用:一次猛烈的战火之后,随之而来的,往往是文化的传播与渗透。我们要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积极维护人类和平。
第7课: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1、在古丝绸之路上,欧、亚、非三大洲的商人不断进行友好往来,他们交换各地不同物产,传播各民族的文化,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2、“阿拉伯数字”最初是由印度人创造的,而阿拉伯人对它加以改造并传播到欧洲去,这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
3、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元朝的时候旅居中国长达17年之久,并在元朝朝廷中担任官职。回国后,他口述《马可•波罗行纪》一书,传播中国与东方文化,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第8课、第9课: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一)、(二)
1、世界上最古老的象形文字是由古代埃及人创造的,出现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楔形文字。
2、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
3、佛教:公元前6世纪,佛教诞生于古代印度,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即释迦牟尼)。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要人“忍耐服从”。公元前3世纪,印度阿育王在位时,佛教由了很大发展,并向外传播。
4、基督教:1世纪时产生于巴勒斯坦一带。传道者宣传说耶稣就是“救世主”。现在通用的公元纪年,就是以传说中的“耶稣出生”之年算起,这一年就是公元元年。
5、伊斯兰教:7世纪时,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伊斯兰教信徒称为穆斯林,它们的经典是《古兰经》。
6、古希腊著名的科学家阿基米德以发现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而闻名。(阿基米德有一句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
7、《荷马史诗》是古希腊著名的英雄史诗。相传,它是在民间口头创作的基础上,由盲诗人荷马加工整理而成的。
8、索福克勒斯是古代希腊著名的悲剧作家,他把古代悲剧艺术推向成熟。代表作是《俄底浦斯王》。
9、《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生动描绘了阿拉伯帝国丰富的社会生活。
10、伊斯兰教的第一大圣寺是麦加大清真寺,位于今天沙特阿拉伯麦加城中心。
11、巴黎圣母院是巴黎最古老、最高大的天主教堂。
第10课: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1、文艺复兴:14世纪前后首先在意大利开始;
(1)指导思想:人文主义,核心是肯定人、注重人性、重视人的价值;
(2)性质:不是古典文化复兴,而是资产阶级文化兴起,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3)人物:意大利――诗人但丁《神曲》;达芬奇《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英国――莎士比亚《罗密欧和朱丽叶》《哈姆雷特》等
(4)影响: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2、新航路的开辟:
(1) 原因:商品贸易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欧洲人的寻金热,《马可•波罗行纪》的渲染。
(2) 客观条件:天文、地理知识进步,造船航海技术进步等。
(3)经过:①1487年葡萄牙人迪亚士进入印度洋,发现好望角;②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资助下,到达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③1497-1498年葡萄牙人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④1519-1522年葡萄牙人麦哲伦奉西班牙国王之命完成第一次环球航行。
(4)影响:新航路开辟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第11课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
2、革命爆发的原因:①17世纪初,英国资本主义有了较大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力量日益壮大,他们要当权,要发展资本主义,这是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而当时的英国国王却鼓吹“君权神授”,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使社会各种矛盾迅速激化。
3、过程:(1)、导火线:苏格兰人民起义;(2)、1640年国王召集议会开会,议会要求限制王权,革命爆发;(3)、查理一世挑起内战;(4)、1649年处死国王,英国宣布为共和国;(5)、克伦威尔就任“护国主”;(6)、1660年封建王朝复辟;(7)、1688年政变,资产阶级、新贵族统治确立。
4、结果: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力,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力法案》。因此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统治在英国确立起来了。
5、影响:(1)、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2)、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3)、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
第12课 美国独立战争
1、时间:1775 年——1783年
2、原因:① 英属北美殖民地经济的发展 ;② 英国的殖民压迫 。
3、领导阶级: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阶级(代表人物是 华盛顿 )
4、经过:
①、爆发: 来克星顿 的枪声( 1775 年 4 月);
②、建军:任命 华盛顿 为大陆军总司令(1775年);
③、独立:《 独立宣言 》发表;( 1776 年7 月4 日)
④、转折: 萨拉托加战役 ;( 1777 年)
⑤、胜利:约克镇英军投降;
⑥、承认: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1783 年)
⑦、成立政府:制定宪法,成立联邦政府,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 1787 年)
5、意义:(P76)
第13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建立
1、革命爆发的原因: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封建专制的矛盾;社会等级森严,第三等级与特权等级的对立。
2、 过程:(1)导火线:三级会议的召开。(2)开始的标志: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3)革命纲领:1789年颁布《人权宣言》,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力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4)1792年,法国废除君主制度,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路易十六被推上断头台。(5)雅各宾派专政,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1794年罗伯斯庇尔等人在政变中被送上断头台,法国大革命高潮结束。
3、历史意义: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4、1799年,拿破仑发动政变,夺取了政权,1804年建立拿破仑帝国――历史上称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1814)。在位期间,拿破仑对内巩固资产阶级统治,颁布了《法典》;对外多次打败欧洲反法同盟的军队,乘胜扩大了法国的疆域,控制了欧洲很多地方。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既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也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激起了当地人民的反抗。所以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既有捍卫大革命的成果打击欧洲封建统治传播资本主义的积极成份;又有侵略争霸的消极成份。
第14课,“蒸汽时代”的到来
1、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时期由工场手工业阶段发展到大机器生产阶段的一个飞跃,是生产领域里的一场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次革命,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1、 18世纪60年代,在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最早出现的工业部门是棉纺织业。
3、重大发明:(1)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标志工业革命的开始。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2)英国机械师瓦特改进了蒸汽机。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从此,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3)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利用蒸汽机发明了火车机车。此后,铁路交通迅速发展,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4、1840年前后,英国大机器生产已经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工业革命完成。此后,法国、美国等国也都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世界其他国家或早或晚都进行了工业革命。影响:(1)创造了巨大生产力。(2)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阶级,即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资产阶级通过各种剥削手段,日益富有;无产阶级日益相对贫困,这两大阶级的对立和斗争逐渐明显和尖锐。(3)改变世界的面貌:欧美成为强大工业国,而亚非拉则长期贫困、落后。
第15课:血腥的资本积累
1、恶的“三角贸易”:(1)背景:美洲印第安人人口锐减,种植园主急需黑人劳动力。(2)线路:从欧洲出发到非洲,俘获黑人运往美洲出卖,然后把美洲的金银和工业原料运回欧洲。(3)时间:延续了三百多年。(4)影响:非洲丧失了近亿精壮劳力,给黑奴带来了悲惨的命运;血腥的资本积累促进了当地资本主义的发展。
2、最早进行奴隶贸易的是葡萄牙人。但英国人后来居上,成为“三角贸易”的主要经营者。
3、18世纪后半期,英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国家,号称“日不落帝国”。
4、英国对印度的殖民活动开始于17世纪。英国东印度公司负责英国对印度等亚洲国家的殖民侵略。
第16课: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1、玻利瓦尔——“南美的解放者”,解放了西班牙在南美的殖民地。
2、章西女王——印度民族英雄,领导起义军抗击英军对章西的侵犯。
第17课: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1836年—1848年,英国工人掀起了一场规模宏大、持续时间长久的运动——英国的宪章运动。这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但没有成功。
2、马克思和恩格斯是科学共产主义的创始人,国际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和领袖,德意志人。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3、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4、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巴黎公社失败后,公社领导人之一欧仁•鲍狄埃创作了《国际歌》。
第18课:美国南北战争
1、背景(原因):南北经济制度的矛盾非常尖锐,双方围绕奴隶制的存废问题,南北方之间的矛盾再也无法调和。
2、导火线:1861年主张废除奴隶制的林肯就任美国总统。
3、内战爆发;1861年,南方军队挑起内战,美国南北战争爆发。
4、进程:(1)战争初期,北方军事上一再失利。(2)扭转战局:1862年,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3)结果:1865年北方获得胜利,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5、意义: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第19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1、俄国废除农奴制的背景: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缓慢,农奴制成为严重的障碍。
2、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3、1861年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这个改革虽然留下了大量的封建残余,但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4、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闭关锁国,封建落后;天皇大权旁落,幕府将军掌握实权;外国势力入侵。1868年中下级武士以武力推翻幕府统治,后实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改革的内容:政治:“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允许土地买卖,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提倡“文明开化”,鼓励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意义: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但日本强大起来后,很快就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1、19世纪70年代,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电力的应用日益广泛。电力逐步取代蒸汽,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人类历史进入了“电气时代”。
2、 美国爱迪生发明耐用碳丝灯泡,为世界带来光明。他正式注册的发明达到1300种之多,被誉为“发明大王”。
3、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等人设计出内燃机。以内燃机为动力,本茨在1885年试制汽车成功,此后经不断改进,成为一种大众化的工具。汽车的大量使用,增强了生产能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们之间的交流。
4、1903年12月,美国的莱特兄弟制成了飞机。后来飞机成为人们便利、快捷的空中交通工具。
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1、背景: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迅猛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为争夺世界霸权,两大军事集团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活动。
2、争权夺霸的结果,形成了两大对立的帝国主义侵略集团——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组成了三国同盟。英国、法国、俄国组成了三国协约。
3、巴尔干半岛素有欧洲“火药桶”之称。萨拉热窝事件发生后,德、奥匈决定以此事为借口,挑起战争。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4、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空前规模的战争,战场主要集中在欧洲。1916年的凡尔登战役,造成双方共七十多万人的伤亡,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5、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规模空前。战场由最初的欧洲扩大大非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先后有三十多个国家卷入战争。1917年,美国对德宣战,参加协约国,中国也加入战争。1918年11月,德国投降,大战历时四年多。影响:给各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参战各国共死伤3000多万人,战争、疾病、饥饿夺走1000万人的生命。
第22课:科学和思想的力量
1、18世纪,法国出现了一批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是其中著名的一位。主张:对封建专制制度,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批判天主教会的黑暗和腐朽。影响: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欧洲社会的进步;为新兴资产阶级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启蒙思想促进了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的思想解放。
2、英国科学家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在天文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万有引力;在数学上的贡献是微积分的创立;在力学上建立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其中,力学三定律,也称“牛顿三定律”,对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影响最大。
3、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出版《物种起源》。提出了“进化论”思想。影响: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轰动了欧洲和整个世界,动摇了神学统治的根基。
4、“如果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牛顿。
5、爱因斯坦是20世纪伟大的科学家之一。出生于德国。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贡献是20世纪初提出的相对论。相对论的创立推动了整个物理学理论的革命,为原子弹的发明和原子能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6、“不要希图成为一个成功的人,而要努力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爱因斯坦
第23课:世界的文化杰作
1、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这些作品描写了俄国社会各阶层的生活图景,深刻揭露了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俄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列宁称托尔斯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2、美术名家:梵高,荷兰人,代表作是《向日葵》,表达出作者对生活的无比热爱。
3、音乐家:贝多芬,德国人。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是贝多芬的代表作之一,完成于1804年——标志着贝多芬在思想上和艺术上的成熟。
4、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贝多芬
人物评价:
1、华盛顿:
(1)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美国的开国元勋。(2)北美独立战争期间受命为大陆军总司令,领导北美人民经过了萨拉托加、约克镇等系列战役,击败英军,取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3)他还开创美国民主政治的先河。独立战争结束后,他主动交出军权。1787年在他的主持下美国制订了1787年宪法,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他还身体力行,他在连任第一二届总统后主动放弃担任第三届总统的机会。(4)由于华盛顿在独立战争中的卓越功勋和开创的民主政治,使他赢得了美国人民的爱戴,成为美国历史的著名总统之一,被尊为美国国父。
2、林肯:
(1)美国历史上的著名总统,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2)1861年3月就任美国总统后不久,他领导了美国政府应对南方军队挑起的内战,战争期间先后颁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满足了人民对土地的要求,调动的黑人奴隶的革命热情,踊跃参军,使战争形势有利于北方。1865年,战争以北方的胜利告终。这场战争,为美国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3)战争结束后不久,林肯遇刺身亡。林肯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作出了重大贡献,一百多年来,深受美国人民的爱戴和怀念。(4)局限:林肯对待奴隶制的态度不是立即废除,而是希望逐步限制发展直到消除,他的犹豫不决的态度,是战争初北方失利的原因之一,这体现了他作为资产阶级政治家的软弱性。
3、拿破仑:
(1)在法国大革命后的动荡年代,拿破仑凭借非凡的军事才能,登上法国历史舞台,成为著名的资产阶级军事家、革命家、政治家。(2)1799年发动雾月政变,夺取政权。1804年,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在位期间,对内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颁布了《法典》等系列法律,成为以后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对外多次打败欧洲反法同盟的军队,捍卫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成果。(3)他的对外战争,乘胜扩大法国的疆域,控制了欧洲很多地方;既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也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激起当地人民的反抗,最终导致帝国的瓦解。(4)总之,拿破仑有很大的历史功绩也有不小的过失,功大于过。
※比较美国历史上两次资产阶级革命相同点: ①都是通过战争方式来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②革命中,资产阶级都起了领导作用,人民群众都起了推动作用。③都颁布了激发革命积极性的文献。第一次颁布的是《独立宣
言》;第二次颁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的宣言》。④都是加速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不同点:①第一次是民族解放战争,是要摆脱英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是在英国竭力压制北美经济的发展,民族矛盾激化的情况下开始的;第二次是南北战争,是要取消黑人奴隶制度,是在北方资本主义经济与南方种植园奴隶制经济矛盾激化的情况下开始的。②第一次的胜利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第二次的胜利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注:不知道你要的是人教版版的还是什么,这个是人教九年级上册的
4. 啥叫反映历史发展脉络的提纲
嗯,你们老师说话不够直白。
其实就是要你从纵向也就是把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从古至今的发展顺序理清就好。
如,按顺序排朝代,每个朝代又按时间说点大事件就行。这和复习大纲没差不多。
5. 历史提纲是什么
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一、知识要点
1、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589年,隋朝灭掉陈统一南北。
3、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4、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5、隋朝大运河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沟通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6、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7、618年,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进入长安建立唐朝。
8、我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是武则天,她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
9、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注重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他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
人称“房谋杜断”。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为著名的谏臣
10、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11、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人称为“茶神”。
12、由武则天提拔,被唐玄宗任命为宰相的名臣是姚崇。
13、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唐三彩是世界工艺的珍品。
14、唐朝时期,全国的大都市有长安、洛阳、扬州、和成都。
15、长安城内分为坊和市,坊是居民区,市为繁荣的商业区。
16、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17、唐玄宗统治时期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18、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始于隋文帝时。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19、唐朝科举制度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以进士和明经两最为重要。
20、唐朝时期完善科举制度人物是唐太宗、唐玄宗和武则天。
21、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
22、唐朝时唐太宗和武则天,政府在今新疆地区先后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
23、7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
24、唐朝时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25、8世纪唐朝又把金城公主嫁到吐蕃。至此,吐蕃和唐朝已经成为“和同为一家”了。
26、8世纪中前唐玄宗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玄宗封靺鞨(mohe)首领为渤海郡王。玄宗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
27、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
28、唐朝时中国与天竺交往频繁,最杰出的使者是高僧玄奘。他专心翻译佛经,还写成《大唐西域记》。
29、玄宗时,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至第六次才成功。唐朝长安是当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30、许多新罗商人来到中国经商,新罗特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31、隋朝杰出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32、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33、唐朝杰出的医学家孙思邈,毕生心血写成《千金方》,被后世尊称为“药王”
34、石窟艺术在隋唐时期大为发展,最著名的是坐落在今天甘肃西部的敦煌莫高窟。
35、10世纪初,契丹首领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都城在上京。
36、11世纪前期,党项首领元昊称大夏国皇帝,都城在兴庆,史称西夏。
37、12世纪初期,女真的杰出首领阿骨打起兵抗辽,在会宁称帝建立金,后迁都燕京,改为中都。
38、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宋朝定都东京,史称北宋。
39、宋辽议和,辽撤兵,宋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此后辽宋之间保持了长时间的和平局面。
40、1127年赵构登上皇位,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41、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在堰城大败金军,收复许多失地。
42、宋朝的造船业居世界首位。东南沿海的广州、泉州等地,都有发达的造船业。
43、唐朝时从越南引进的优良品种占城稻,很快在江南地区推广。水稻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首位,主要产地在南方。棉花的种植,由
两广、福建扩展到长江流域。茶树的栽培在江南的丘陵地区。
44、北宋时蜀地丝织品“号为寇天下”。江浙的丝绸产量高,朝廷用的丝绸,有很多来自江浙。
45、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浙江哥窑烧制的冰裂纹瓷器,给人以别致的美感。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
著名的瓷都。
46、南宋时最大的商业都市是临安,它的繁荣程度远远超过北宋时的开封。
47、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48、元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49、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业发展。
50、北宋初年,普通百姓只能穿黑白两色的衣服。由于士大夫的提倡,妇女缠足的陋习。
51、北宋的肉食中以羊为多;南宋吃鱼多。宋代时,北方以面食为主,南方以稻米为主。
52、今天的传统节日,像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在宋代都有了。宋代称春节为元旦,最为重视。
53、1206年,蒙古贵族召开大会,推举铁木真为大汗,尊称他为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国。
54、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1272年定都大都。1276年元军占领临安,南宋灭亡。
55、元朝大都既是政治中心又是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意大利旅行家马克可•波罗的著作《马克可。波罗行纪》。描述了大都的繁
华景象。
56、元朝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世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政府在中央设宣政院,加强对西藏
的管辖,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还加强对琉球的管辖。
57、北宋时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它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15世纪欧洲才出现活字印刷,比我国晚约四百年。
58、指南针是我国人民的伟大发明,早在战国时期,人们制成“司南”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
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海外贸易发达,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
59、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主要有突火枪、火箭、火
炮等。
60、我国北宋时期的科学家沈括的科学成就有《梦溪笔谈》、创制“十二气历”。我国元朝时的著名天文学家和水利专家郭守敬的科
学成就有《授时历》测定一年为365.2425天,与现在公历的公历基本相同,但比现行公历的确立早约三百年。
61、北宋的司马光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他编写《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62、北宋时期的山水画家是郭熙;李公麟人称“宋画第一”;张择端的作品《清明上河图》;元代最著名的画家是赵孟�\ 的作品《
秋郊饮马图》被称为“神品”
63、人称“宋四家”指苏轼、黄庭坚、米芾 (fU)、蔡襄。
64、1368年初,朱元璋以应天为都城,改称南京称帝建立明朝,他就是明太祖。
65、明朝的特务机构:朱元璋设立锦衣卫、朱棣设立东厂进行对臣民的监查、侦查。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
,答卷的文体必须分成八个部分称为“八股文”。
66、北平的燕王朱棣,打出“靖难”旗号,起兵反对建文帝,称帝。1421年迁都北京,以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
67、明朝前期明成祖(朱棣)在1405——1433年派郑成功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他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
伟大航海家。
68、元末明初明政府派戚继光抵抗倭寇平息东南沿海的倭患。
69、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在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怀抱。
70、明朝后期,女真的杰出首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1616年,努尔哈赤自立为汗,国号为金,史称后金。迁都沈阳,后改称盛京
。
71、皇太极继承汗位改女真族名为满洲。1636年在盛京称帝,改国号“金”为清。1644年迁都北京,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72、为了加强君主专制,雍正帝设立军机处,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乾隆帝时撤销议政王大臣会议。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
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造成了“文字狱”。
73、明朝后期(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了我国宝岛台湾,1661年郑成功率兵进入台湾,1662年初荷兰殖民者被迫投降,台湾重新
回到祖国怀抱。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郑成功在台湾设置府县,加强管理,发展台湾的经济。
74、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
海防。
75、17世纪中期,沙皇俄国势力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在雅克萨和尼布楚修建城堡。康熙帝命令清军水陆并进,击毙侵略军头目托尔
布津。
76、1689年中俄双方代表在尼布楚进行谈判,经过平等协商签订了《尼布楚条约》。这个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
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77、顺治帝接见西藏的佛教首领达赖五世赐予“达赖喇嘛”封号、康熙帝赐予另一个位西藏佛教首领为“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
78、1727年,清朝开始设置驻藏大臣。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达赖和班禅的继承,必须报请中央
政府批准。
79、乾隆帝时下令调兵讨伐回部上层贵族小和卓与大和卓。清朝在新疆设置伊犁将军,对整个新疆地区进行管辖、设置哨所,加强对
西北地区的管辖。
80、1771年初英勇的土尔扈特部,在杰出的首领渥巴锡的领导下,毅然踏上了回归祖国的征途。清朝伊犁将军和乾隆帝先后接见了渥
巴锡并妥善安置了土尔扈特部众。土尔扈特部的回归,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81、清朝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
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南至南海诸屿。清朝疆域成为亚洲最大的国家。
82、明代从外国引进的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在不少地方推广种植。
83、棉纺织业在明代已从南方推向北方,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畅销海内外。
84、明清时期 ,商品经济空前活跃。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贸易城市。
85、明朝中期以后,苏州、松江等地的纺织业中,出现了许多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机户。他们开设机房,雇用机工进行生产,出现了
“机房出资,机工出力”的生产方式。机户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是早期的雇佣工人。他们之间这种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是一种资
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86、清初的40年,实行严厉的禁海政策。清朝统一台湾以后开放四个港口,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后来下令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
口岸,关闭其它港口。
87、北京城由宫城、皇城和京城三个部分组成,以“万岁山”作为全城的中心点。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蜿蜓六千余公里
,是世界上的一个奇迹。
88、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写的一部总结性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明朝末年,杰出的科学家宋应星写了一部《天工开物》总结农业
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著作。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网络全书”、徐光启关于农业生产的理论和科学方法还介绍欧洲的水
利技术的著作《农政全书》。
89、元末明初的《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
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明朝中期的《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这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清朝曹雪芹的《红楼梦》是
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红楼梦》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地位。
90、汤显祖是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代表作《牡丹亭》。清朝中后期以微剧、汉调为基础,融合吸收了其它剧种的一曲调和表
演方法,在19世纪中期初步形成一个新的剧种——京剧。
91、明朝书法家董其昌的作品兼有“颜骨赵姿”之美。明末画家徐渭的作品《墨葡萄图》、郑板桥《兰竹图》、东洪绶《西厢记》画
的插图。
二、问答题
1、简述宋朝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
(1)、北宋时辽宋议和,订立澶渊之盟。
(2) 宋与西夏连年交战后议和,西夏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
(3)、南宋时,宋金议和,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
2、简述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情况。
(1)、南方农业有较大发展。水稻跃居宋朝粮食作物首位。棉花种植地推广到长江流域。茶树栽培也有很大发展。
(2)、南方手工业兴旺。丝织业胜过北方。棉织业在南宋时已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宋朝造船业
居当时世界首位。
(3)、南方手工业繁荣,有开封、杭州等商业都市,有广州、泉州等外贸商港,是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3、宋太祖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
(1)宋太祖即位后,解除了石守信等大将的兵权。
(2)宋太祖将地方的政权、财权、军权,收归中央,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4、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和历史意义(作用)是什么?
(1)、目的:为了加强和海外各国的联系。
(2)、意义(作用):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伟大航
海家。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5、简述《尼布楚条约》的签订的历史意义。
《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6、隋唐时期,我国取得的居世界领先地位的科技成就哪些?
(1)、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修建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2)、唐都长安规
划整齐,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3)、我国在世界上最早发明印刷术
(4)、唐朝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7、清朝前期对外实行什么政策?清政府为什么要实行这种政策?实行些政策造成的危害是什么?
(1)、清朝前期实行的是闭关锁国政策。
(2)、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是:第一:清朝统治者推行“重本抑末”政策,压抑、限制民间工商业的发展。第二:自给自足的
封建经济占主要地位,统治者认为天朝的物产丰盈,无须同外国互通无关。第三: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的领土主权受到外国侵犯,又
害怕外国商人和沿海人民往来会滋扰生事,威胁其统治。
(3)、闭关锁国造成的危害是: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阻碍了手工业的进步和发展;清政府看不到世国界形势发展变化,
不能同外国进行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交流,中国在世界上逐步落伍了。
8、简要分析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南方战乱较少,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那里的劳动人手
(2)、加上自然条件的优越性,江南地区的农业发展较快,逐渐超过北方。
9、明朝前期加强君主专权制的措施:
(1)、政治方面:①中央废除丞相和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②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③设立锦衣卫、东厂等特务机构
,加强对臣民的监督;④迁都北京,加强对北方的控制;⑤执行削藩政策。
(2)、文化方面:采取八股取士,从思想上控制知识分子。
四、列举题:
1、列举唐朝三位著名的诗人及代表作:
李白《蜀道难》 杜甫 “三吏”“三别” 白居易《新乐府》
2、列举北宋时少数民族政权和都城:契丹,都城上京 党项,都城兴庆 金,都城会宁
3、列举17世纪我国进行反侵略的历史事件:
郑成功收复台湾、戚继光抗击倭寇、第一次雅克萨自卫反击战、第二次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4、列举明朝三位著名的科学家及其著作:
李时珍《本草纲目》 宋应星《天工开物》 徐光启《农政全书》
五、材料分析题:
1、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1)、这句话是谁说的? (2)、唐太宗对君与民的关系做何比喻?两者关系怎么样?
唐太宗 君主好比是船,百姓好比是水。水能够承载船行走,
也能够把船掀翻。
(3)、他为何会产生这一认识?
因为他吸取了隋亡的教训,从农民战争中认识到人民力量的强大。
(4)、为此,在他执政后,采取了哪些缓和君民关系的措施?
重视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提倡节俭,革除弊政;重用人才,虚心纳谏。
2、“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1)、“机户”指什么人?“机工”指什么人?早期的资本家 早期的雇佣工人
(2)、“机户”和“机工”之间是一种 什么关系?
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是资产阶级生产关系性质。
(3)、材料中的现象出现在何时何地? 出现在明朝中期苏州和松江一带地区。
3、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产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1)、材料中的“天朝”和“外夷”分别指什么? 天朝指清朝 外夷指外国
(2)、这句话是谁说的? 是乾隆帝说的
(3)、这段话反映了清朝统治者什么思想? (4)、据此清朝采取了什么对外政策?
重本抑末,压制打击工商业发展的保守思想。 采取了闭关锁国的政策
三、补充材料
1.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开通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大运
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四五千里。这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2.评价大运河的开凿:大运河不仅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的枢纽。同时运河的通航也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的发展。但隋炀帝滥用民力,也造成但是百姓的困苦。总的看来,大运河的
开凿,是隋对中国历史的重大贡献。
3.618年李渊(唐高祖)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4. “贞观之治”形成的原因,什么是“贞观之治”怎么评价唐太宗。
贞观之治形成的原因:唐太宗在位期间,吸取隋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恢复和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知人善任,虚心
纳谏(魏征);完善科举制;注意加强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
唐太宗的统治促成了国家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民族和睦,国力增强的升平景象,史称“贞观之治”。
唐太宗: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为大唐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5.唐太宗贞观新政实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是什么?
⑴改革赋役制度⑵沿袭和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⑶修订法令编撰了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唐律疏议》⑷完善科举制。
6.怎么评价武则天?
重用酷吏、引用庶族打击反对她的元老重臣、勋贵旧族;改《贞观氏族志》为《姓史录》;大力发展科举制,不拘一格选人才,如姚
崇、宋璟、狄仁杰;注重减轻农民的负担,统治期间人口明显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史称“贞观遗风”,为唐朝全省时期的到
来奠定了基础。郭沫若称她“政启贞观,治宏开元。”
7.什么是“开元盛世”?
唐玄宗统治的前期,年号“开元”,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被誉为“开元盛世”。
“开元盛世”形成的原因:⑴有贞观之治和武则天统治的基础⑵玄宗个人很有才能,他重用贤能,整顿吏治,对军事制度、财政制度
、漕运制度等进行一系列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
8.科举制:隋创立,唐完善。定义即特点:科举制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的标准。内容:科举中常设
的主要科目有明经和进士。P.20
作用:实行科举制,便于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读书人可以自由报考,人才不断更新,增强了国家
机构的活力和办事效率。科举制为士子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激发了他们对前途的自信和热情。
明清的科举制改为考八股文,在很大程度上演变成为朝廷钳制人们思想的工具。八股取士完全脱离现实生活,无法培养人的实际能力
,使科举考试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和才智。
9.吐蕃:今天藏族的祖先。唐朝时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的赞普—松赞干布,唐中宗把金城公主嫁给吐蕃的赞普-尺带珠丹,
大大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密切了汉藏两族之间的交往。
10.遣唐使就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进行交流的使团,其中著名的有晁衡。P.32唐玄宗时,鉴真第六次东渡日本成功。对中日文化交
流做出了杰出的贡献。P.33玄奘西去天竺取经,回国后口述见闻,由弟子整理成书《大唐西域记》p.34-36
11.唐朝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唐代我国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是世界上的强盛国家;采取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发达的海路交通。
12.赵州桥(平拱桥)是世界上保存完好、最古老的一座单孔大石桥。设计者隋朝李春。
13.唐代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诗人当推李白和杜甫。李白的诗的风格:雄奇飘逸,想象丰富,激昂奔放,富有浪漫主义精神。人称
“诗仙”。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时期。的诗的风格:沉郁顿挫,语言精炼细腻,感情真挚动人,富有现代主义精神。诗的内容多
位反映社会现实生活。后人称他为“诗圣”,称他的诗为“诗史”。代表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三吏”、“三别”。
第二单元 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
14.1127年,北宋皇族赵构(宋高宗)在南京(今河南商丘)称帝,后来定都临安(今杭州),史称南宋。南宋抗金英雄有岳飞等。
1141年,宋金和议:南宋对金称臣,割让部分土地,向金送交岁币。至此形成宋金南北对峙局面。P.61
15.魏晋南北朝以来,全国经济重心出现南移的趋势。南宋时,南方
经济发展完全超过了北方。经济重心正式转移到了南方。
16.成吉思汗的功绩:完成蒙古统一大业,建立蒙古政权,创制蒙古文字,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
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1272年定都大都。他仿效中原政治体制,建立行省制度。推行重农政策。
元代黄道婆在制棉工具和制造方法上作出了重大的技术革新。她的故乡松江地区逐渐上升为江南棉纺织业中心。棉布逐渐取代丝麻成
为民众普遍使用的衣被原料。
17.北宋司马光编写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元杂剧和散曲合称元曲。元杂剧作家重最负盛名的是关汉卿,代表
作《窦娥冤》。
第三单元 明清帝国的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18.明清时期的专制统治延续了秦朝以来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并使皇权达到空前强化的程度。主要措施:⑴明朝废除了宰相制
度,设厂卫特务机构,廷杖制度。⑵清朝增设了军机处(雍正),并通过八股取士和文字狱的推行,加强了思想控制,也严重阻碍了
中国文化的发展。
19.明清抗击外国侵略的英勇斗争有:明朝戚继光肃清了倭寇(日本)的骚扰;清初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里收复台湾;康熙率清军
两次出兵雅克萨打败沙俄侵略军,并签署了《尼布楚条约》保卫了东北边境。这些斗争不仅维护了国家主权和民族权益,而且为经济
的发展创造了和平稳定的环境。
1689年的《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中国对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叶岛的主权。
20.清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的措施有:1690年康熙平定准噶尔部;18世纪中期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兄弟叛乱;在伊犁等地设
立将军,在西北各地设立参赞大臣,使清朝中央加强对新疆等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清朝中央政府对达赖、班禅进行册封;
1727年,清朝设立驻藏大臣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 。
21.外八庙和避暑山庄实际上起到了清朝第二政治中心的作用。
22.1368年,明朝建立,定都南京;1421年,明成祖迁都北京;1644年,清军入关,顺治帝迁都北京。
北京城的构造:有三重,由外往里,依次是,京城、皇城和宫城(旧称紫禁城现叫故宫)。
23.为了防范蒙古骑兵南下侵犯,明朝在历代长城的基础上修筑了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我们现在见到的长城就是明朝时
修筑的。长城时促进北疆经济开发的生命线和联结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纽带。
24.明代著名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著成《本草纲目》,此书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宋应星著《天工开物》,此书被誉为“17
世纪中国科技的网络全书”。
25在明朝以叙事为主的通俗文学成为中国文学的主流。明清时期的四大名著有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明)、施耐庵的《水浒传》
明)、吴承恩的《西游记》(明)和曹雪芹的《红楼梦》(清)。《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步长篇历史小说,《红楼梦》是中国古典
小说的颠峰。
23.1405年-1433年,明政府先后派郑和七次下西洋。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主要是宣扬国威和到西洋“取宝”。评价:郑和下西洋加强
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而且推动华侨移居南洋,促进了南洋地区社会经济发展。P.128
24.清朝实施了闭关政策。主要表现在对贸易进行严格限制上。
6. 历史提纲能不能给一下
九年级上历史提纲
1、向人性扼杀者宣战(文艺复兴运动)
一、文艺复兴运动
14—16世纪开始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不仅体现了当时人们对人性回归的渴望,也代表了新兴的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要求自由的愿望。它是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运动在对神的看法、对人自身的认识、对自然界的认识等方面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其核心是人文主义。
二、《神曲》中的人性
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他的代表作长诗《神曲》是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
三、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
达·芬奇是意大利最著名的画家,他最杰出的作品是《最后的晚餐》(取材于《圣经》中的故事)和《蒙娜丽莎》(永恒的微笑)
四、文学巨匠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著名的文学家,他的作品代表了当时文学的最高成就。其中《奥赛罗》、《李尔王》、《哈姆雷特》、《麦克白》被称为“四大悲剧”。
2、探险者的梦想(新航路的开辟)
一、欧洲以外的诱惑
15—17世纪的新航路的开辟(1)根本原因是追逐金钱;直接原因是奥斯曼土耳其的兴起阻断了原有的东西方商路。(2)条件:欧洲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地球的了解,中国和阿拉伯的罗盘针、航海知识与地理知识在欧洲的传播。
二、哥伦布的发现
1492年意大利水手哥伦布受西班牙资助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但他误以为到了印度。他把那里的土著居民称为“印第安人”,加勒比海上的岛屿称为“西印度群岛”。
三、首次环球航行
1487年葡萄牙人迪亚士航行到达好望角。
1497年葡萄牙人达·伽马航行到达印度。
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完成第一次环球航行。
新航路的开辟的意义:(1)锤炼了欧洲人敢于冒险、勇于拼搏的精神,开阔了眼界,拓展了人类的活动空间和范围,打破了世界各个地区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2)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人开始殖民掠夺、殖民扩张、殖民侵略。
3、剥夺王权保留王位的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一、把国王送上断头台
1640年英国爆发了反抗斯图亚特王朝的资产阶级革命。
1649年1月国王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统治被推翻。
内战中,克伦威尔的军队在打败国王的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光荣革命”(1688年发生的没有流血的政权更迭)
三、限制王权的法案
1、1689年,英国国会制定了《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权利法案》的内容有(1)对国王的权利进行了严格的限定;(2)确定了国会拥有最高权力的基本原则;(3)对公民应有的权利做了明确规定。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英国确立了代表新贵族和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治制度,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英国革命不仅对英国的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也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马克思:“欧洲范围的革命”)
4、为民族独立而战(美国独立战争)
一、来克星顿的枪声
1775年4月,在来克星顿打响了抗英斗争的第一枪。美国独立战争开始。
二、《独立宣言》的旗帜
1776年7月4日,北美第二届大陆会议通过了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1)、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成为独立的国家——美国。(2)、它最早倡导“自由、平等”的民主原则,对美国的国家制度做出了明确规定,被马克思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三、“开国元勋”华盛顿
(1)、北美第二届大陆会议任命华盛顿为大陆军总司令
(2)、1777年10月的萨拉托加战役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3)、1781年10月英军在约克镇向华盛顿投降。
(4)、1783年,英美签署《巴黎和约》,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美国独立战争结束。
(5)华盛顿领导美国人民取得了民族独立,又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作为开国元勋和伟大的政治家,在美国历史上发展中起了积极的作用。
5、为争取“民主”、“共和”而战(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
一、“到巴士底去”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起义攻占了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开始。
二、《人权宣言》的理想
1789年法国制宪会议制订《人权宣言》。它宣扬人们生来就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三、热月政变
1794年7月27日的热月政变,结束了雅各宾派的统治,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结束。
意义: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彻底摧毁了法国的封建制度,动摇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基础。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革命所争取的民主权利却为少数人所享有。
6、拿破仑的文韬武略
一、炮兵上尉的惊人之举
1799年11月9日,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夺取了法国政权 。
二、《拿破仑法典》
拿破仑掌握政权后,建立了一套法国近代最完备的法律体系。其中最著名的是《拿破仑法典》。《拿破仑法典》第一次确认了民事权利平等、废除贵族特权、财产所有权无限制和契约自由等资产阶级民法的基本原则。它是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它的立法精神和原则为后来许多欧洲国家借鉴和效仿。
三、帝国的铁蹄
拿破仑帝国达到鼎盛时期,帝国的铁蹄踏遍了除俄国以外的整个欧洲大陆。
四、滑铁卢的惨败
1815年6月拿破仑在滑铁卢被反法联盟的军队打败,从此他退出了法国政治舞台。
8、改变世界面貌的蒸汽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
一、“解放”手的发明
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它是真正近代意义上的机器,人类劳动的“手”被解放出来。“珍妮机”的发明和应用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二、蒸汽的推动力
瓦特制成改良的蒸汽机,提高了蒸汽机的热效率,瓦特把蒸汽机与工作机连接在一起,使人类完成了以“热”力代替人的体力的革命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蒸汽力”的使用,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最重要的特征。
三、呼啸而来的火车时代
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汽船。
1814年英国的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使人类进入火车时代,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
9、古老印度的抗争(1857—1859年印度民族反英大起义)
一、贪婪的殖民者
1600年英国建立东印度公司,开始以私人公司的名义对印度的殖民侵略。克莱武是其大肆掠夺和野蛮扩张的代表。
仅1757—1815年间,英国从印度榨取了10亿英镑。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
二、顽强而悲壮的反抗
1857—1859年印度民族反英大起义。其导火线是“涂油子弹事件”,涌现的英雄代表是拉克希米·巴依(章西女王)。到19世纪中期,印度成为英国的殖民地。
10、“解放者”的风采(拉美独立运动)
一、罪恶的“三角贸易”
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称为拉丁美洲。巴西以外的拉丁美洲地区称为西属拉美。
从16世纪起,欧洲殖民者带着廉价工业品从欧洲出发,到非洲购买、换取、猎取黑人,用船运到美洲,卖给种植园主当奴隶,再带着黄金、白银和欧洲需要的经济作物返回欧洲。史称“三角贸易”。
二、“解放者”的征程
西属拉美独立运动最著名的领导人是“解放者”玻利瓦尔。1813年,他领导委瑞内拉人民起义,相继建立了委瑞内拉第二和第三共和国,并被第二共和国授予“解放者”的称号。他率领军队解放了哥伦比亚、委瑞内拉北部、厄瓜多尔、秘鲁等地区。(足球“解放者”杯、国名玻利维亚都是纪念他的)
三、独立的潮流
除了玻利瓦尔之外,还有北部伊达尔哥和南部圣马丁领导的独立运动。到19世纪30年代,只有古巴没有摆脱殖民统治。
11、开辟新时代的“宣言”(《共产党宣言》)
一、欧洲工人的觉醒
1836—1858年的英国宪章运动要求获得选举权,参与国家管理,反对资本家剥削。它是欧洲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早期工人运动。
二、时代风云中的两颗巨星
19世纪,德国人马克思和恩格斯研究如何推翻资本主义,他们的理论成果是“科学社会主义”。(1842年首次会面)
三、《共产党宣言》
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发表了《共产党宣言》,分析了阶级和阶级斗争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提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美好理想,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共产党宣言》是第一部较完整而系统地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伟大著作,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开辟了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的锐利武器。
12、“英特纳雄奈尔”一定要实现(巴黎公社)
一、夺取权力的尝试
1871年3月18日,巴黎人民起义,以梯也尔为首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逃到凡尔赛。3月28日巴黎公社成立。
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废除一切旧政府机构,建立新的国家政权;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归工人合作社管理;实行一系列保护劳动人民利益的措施(取消面包工人的夜班,实行义务教育,公社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普通技术工人的工资)
巴黎公社的性质:是代表工人阶级利益的政权。
二、血染巴黎(1871、5、21—28“五月流血周”、拉雪兹神甫公墓)
三、响彻世界的歌声——《国际歌》
巴黎公社失败后,由鲍狄埃作词、狄盖特谱曲的《国际歌》后来成为一首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战歌。
14、避免革命的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
一、帆船与汽船的较量
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1853—1856年的克里木战争的失败,激化了俄国的国内矛盾。
二、自上而下解放农奴
1861年3月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地主不得买卖或交换农民;但获得解放后的农民仍归居住地区的 “村社”管理。同时,农民还能以赎买的方式分到一块“份地”和宅旁园地,但只有土地使用权,且赎金比当时地价高2-3倍。
实质:农奴制改革是沙皇政府和地主勾结起来对农民的双重敲诈与掠夺。
三、近代化的沉重步伐
历史作用: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缓解了国内的社会矛盾,避免了革命的发生,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这对俄国摆脱落后状况,实现近代化的目标具有积极作用。
存在问题:经济上农民背上了更沉重的包袱;政治上沙皇的专制制度没有改变,人民群众仍然缺乏基本的民主权利。
15、决定美利坚命运的内战(美国内战)
一、工厂主与种植园主的冲突
(1)内战前南北不同的经济制度:南方是种植园经济,北方是资本主义工商业。
(2)19世纪中期,美国的“西进运动”加剧南北方的矛盾。(焦点是黑人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二、“废除奴隶制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1860年林肯当选美国总统,他要废除奴隶制度。(导火线)
三、两种制度的决战
1861年4月南方的里士满政府发动叛乱,美国内战开始。
为扭转战局,林肯政府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和《宅地法》。
1865年4月,南北战争结束。北方取胜。
意义:在内战中林肯政府废除了黑人奴隶制,使南方与北方在政治体制上统一起来,在经济上成为一个整体,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经过内战,美国国家和民族的统一得到维护,为日后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奠定了基础。
16、武士领导的社会变革(日本明治维新)
一、幕府统治的危机
内忧外患:国内阶级矛盾尖锐;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1853年美国入侵日本)
二、挟天皇以倒幕
1868年,倒幕派推翻了德川幕府的统治。
三、迈入近代社会的唯新
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目的:变法图强,富国强兵)
内容: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废藩置县;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取消武士特权。
经济上鼓励发展近代工业,改革封建土地制度,允许土地私有和买卖;实行地税改革,全国统一征收地税。
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皇军”。建立警察制度,维护治安。
文化上提倡“文明开化”,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
影响: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的强国。但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后来日本走上对外殖民扩张的道路,成为亚洲和平的新威胁。
17、电气时代的来临(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人类对“电”的认识(略)
二、能源领域的巨变
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的主要内容:新能源(电力和石油)的广泛应用;新机器(内燃机)和新产品(电灯、留声机等)的创制;新的交通工具的出现(汽车、飞机);新的通讯手段的发明(电报、电话、无线电等)。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电的广泛应用是最大的亮点和特点。(人类从蒸汽时代跨入电气时代)
三、围绕“电”的发明
(1)、在“电”的发明中,美国科学家爱迪生的成就最突出。他是人类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发明家和发明大王,共有2000多项发明,包括电灯、留声机、蜡纸、油印机。
(2)爱迪生成功的秘诀:有一颗好奇的心,一种亲自实验的本能;具有超乎常人的艰苦工作的无穷精力和果敢精神;主要归功于他的勤奋才能以及集体的力量。
(3)从20世纪初开始,电成为西方生产和生活不可或缺的能源。
(4)电气化和钢铁时代的到来标志着现代工业的崛起。
18、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内燃机的发明与改进
1876年德国工程师奥托研制出煤气内燃机。
1854年美国工程师西里曼在石油中提取了汽油、煤油和柴油。
1859年美国人在宾夕法尼亚打出了世界上第一口油井。
二、非凡的轮子与翅膀
1885年德国的卡尔·本茨(汽车之父)设计并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使用汽油内燃机的汽车。
1913年美国的亨利·福特首先使用了汽车流水线装配工艺,大大提高了汽车产量,降低了生产成本。(20世纪初,美国被称为“装在轮子上的国家”)
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发明了世界上的第一架飞机。(他们被誉为“航空飞行器的先驱”)
三、划分两个不同时代的革命(略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
19、缔约结盟的狂潮(“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一、一国主导的“三国同盟”
19世纪末,资本主义列强为争夺世界霸权和瓜分殖民地摩擦不断;随着德国经济、军事力量的不断增强,它首先着手拼凑军事同盟,准备称霸欧洲和世界。随着德、俄关系的变化,1879年德国和奥匈帝国签订了主要针对俄国的秘密军事同盟条约。后来意大利也加入,形成了由德国控制的“三国同盟”。
二、拼盘式的“三国协约”
德奥结成军事同盟使俄国深感不安,俄国首先谋求与法国改善关系,1892年俄法签订秘密军事协定,形成俄法协约(三国协约的雏形)。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和世界的局势发生了变化,德国的经济实力超过了英国,世界各地不断发生的局部战争也证明了拥有盟友的极端重要性。为此英国被迫放弃了“光荣孤立”政策,在1904年和1907年,分别同法国、俄国签订了军事协定,“三国协约”终于形成。至此,两大敌对的具有争霸性质的帝国主义军事集团最终形成。
三、火星四溅的巴尔干
以英德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使世界局势越来越紧张;尤其是列强对巴尔干地区的争夺,使之成为欧洲战争的“火药桶”。
20、第一次燃遍全球的战火(一战)
一、谁点燃了“火药桶”
(1)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在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刺杀了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这就是“萨拉热窝事件”(性质:恐怖主义行为)。它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2)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借口对塞尔维亚宣战,一战爆发。
(3)一战爆发的原因: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之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具体原因是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及矛盾的进一步发展;直接原因是“萨拉热窝事件”点燃了一战的导火线。
二、“凡尔登绞肉机”
1916年2—12月的凡尔登战役是一战中最残酷的战役,也是一战中伤亡人数最多的战役之一。从此,法国开始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
三、人类的灾难
(1)一战的时间:1914、7---1918、11
(2)一战的结局:以协约国战胜而告结束。
(2)一战的性质:主要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为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战争。
(3)一战是人类社会的大灾难,我们应该维护世界和平,避免战争。
22、引领时代的思考
一、冲出思想的牢笼
14—16世纪 文艺复兴运动 人文主义 但丁、达·芬奇、 莎士比亚
17—18世纪 启蒙运动 理性主义 卢梭、孟德斯鸠、伏尔泰
19世纪 自由主义 亚当·斯密
19世纪 社会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
二、理性的追求
(1)17—18世纪,在思想领域,以理性主义为核心的启蒙运动兴起。其中著名的思想家有卢梭、孟德斯鸠、伏尔泰等。
(2)孟德斯鸠------“三权分立”说; 卢梭------“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 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的开拓者和最著名的思想家之一,他的最大的成就是反对天主教会的思想。
(3)启蒙思想的基本内容:反对封建专制和天主教会,提倡天赋人权,主权在民,人人平等。
23、构建科学殿堂的巨匠
一、“现代科学之父”
英国科学家牛顿的成就是多方面的,特别是在力学方面,他在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系统阐述了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建立了牛顿力学体系。牛顿开创了物理学的一个新时代,因此,他被称为“现代科学之父”。
二、物种起源的探索者
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在1859年发表的《物种起源》中,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观点,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第一次将生物学放在了科学的基础之上,同时为生物学家和其他科学家的科学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现代物理学的泰斗
爱因斯坦(出生德国,移居美国)提出了著名的“相对论”,它是原子内部微观物理学的基础,也是天体物理学和宇宙学的基本理论之一,是人类文化宝库中极为重要的成果。
附:波兰 哥白尼 “太阳中心说”
瑞典 林耐 提出了植物分类的原则和方法
俄国 门捷列夫 元素周期表
24、文学艺术的大师
一、“天才的艺术家”
托尔斯泰,19世纪俄国著名作家和教育家,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巨匠。他擅长深刻细致的心理描写,尤其善于刻画人物思想感情的产生和变化,被誉为“心理描写大师”。他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他揭露了俄国社会的黑暗、政府官吏的腐败和教会的伪善。列宁称他为“俄国革命的镜子”、“一个天才的艺术家”。
二、用生命作画的人
凡·高,19世纪荷兰的伟大画家,表现主义绘画艺术的奠基者。他力图用色彩来揭示人类精神世界的绚丽,用线条来勾画人类内心情感的冲动。《向日葵》是他的代表作。他的作品已成为人类艺术宝库的珍奇瑰宝。
三、乐坛雄师贝多芬
贝多芬,德国历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古典乐派的终结者和浪漫乐派的开拓者。贝多芬终生追求的艺术人生目标是“自由和进步”。他用音乐表达他的思想、顽强的意志、与命运抗争的精神。他的代表作有《命运交响曲》和《英雄交响曲》。
7. 中国古代历史的大纲
1.中国古代文化教育:
(1)先秦:秦秋晚期,孔子以“有教无类”思想办学,打破了奴隶社会“学在官府”,只允许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使平民子弟也有受教育的机会。战国时商鞅变法,“燔诗书而明法令”,实质上是文化高压(抑儒尚法)。
(2)秦汉:秦始皇统一文字,统一使用小篆,后来流行隶书;焚书坑儒是文化专制,起因是郡县制和分封制之争,虽有利于巩固大一统,但箝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教育官办,严禁私学,实行愚民政策。汉武帝开始实行察举制,是一种由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选拔标准在两汉时期逐渐由德才兼备发展为只注重门第族望,世家地主(士族门阀)形成并发展起来。董仲舒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适应了汉武帝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并建立太学,用儒家经典作为教育内容。
(3)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注重门第,但它必然随着士族门阀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兴起而无法继续。
(4)隋唐: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建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为主,以儒为师,大办学校;武则天增加录取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能破格用人,创立“自荐”求官制度;唐玄宗前期,任用高官主持考试,以后成为定制,设集贤院,广聚学者。科举制的进步意义:抑制士族门阀;扩大官吏来源;提高文化素质;加强中央集权。吐蕃创制了吐蕃文字。隋唐时,中印文化交流的代表人物是玄奘和义净,中日文化交流的代表人物是吉备真备、阿倍仲麻吕和鉴真,中朝文化交流的代表人物是崔致远。
(5)宋元:北宋初,科举考试分为乡试、省试、殿试三级;殿试成为定制;录取权由皇帝掌握;进士科成为最主要的科目;实行糊名法防止舞弊;录取名额大大增加。王安石变法在教育方面,一是改革科举,专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二是整顿太学,重编教科书《三经新义》,使学校变成为变法造舆论、育人才的地方。契丹人仿汉字偏旁创制了契丹文字。元昊仿汉字楷书创制了西夏文字,推行科举制选拔官吏。元世祖忽必烈请“八思巴”创制蒙古文字。
(6)明清:实行八股取士,从四书、五经中命题,不许发挥个见解,答卷文体有严格限制,它束缚了读书人的思想。文字狱以清代最严重,这种文化专制,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2、中国古代工商业
(1)先秦:青铜铸造是商和西周手工业的主要部门,夏朝青铜器目前发现尚少,商朝青铜产品主要供国王和贵族使用,西周青铜产品趋向生活化。商朝重视商业和交通运动业,以贝作为货币,商朝都城已成为繁荣的商业都市。商周时,道路沿途设有旅舍,并建立了邮驿传递制度。战国时期的手工业工艺专著《考工记》,记述了齐国官营手工业各工种的设计规范和制造工艺。春秋战国时期,商业发达,各地土特产品互相交流。在中原市场上可买到南方的象牙、北方的马匹、东方的鱼盐和西方的皮革。许多政治中心(如临淄、邯郸、郢等)也成为繁华的商业中心,聚集中许多人口。出现了许多有名的大商人(如范蠡、吕不韦)。 关键词(产品、市场、人口、商人)。
(2)秦汉(不作高考要求):汉武帝时,铸造五铢钱,作为通行全国的法定货币。盐铁官营,由国家垄断经营盐铁的生产和销售。平抑物价、征收工商业者的营业税和财产税。西汉的长安、临淄等地拥有全国最重要的官营纺织业。汉光武帝将越布列为贡品。商业通道四通八达;城市设有专供贸易的“市”;同少数民族的贸易频繁;以黄金和铜钱为主币;出现了五大名都(洛阳、成都、邯郸、临淄、宛)。 关键词(交通、市场、民族、货币、都市)。
(3)魏晋南北朝:曹魏在纺织业中心襄邑、洛阳等地设有专门的织造机构。不少城市遭到破坏,商业一度萎缩,商品经济发展缓慢;由于社会秩序稳定程度的差异(南方相对稳定),南方商品经济与北方相比,相对比较活跃。 关键词(总体缓慢、南方活跃)。
(4)隋唐:国内陆路和水路交通方便;隋用五铢钱;唐高祖以后用“开元通宝”铜钱;政府设官员管理市场物价、税收等;市中有邸店和柜坊(柜坊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当时店铺营业面积和买卖时间有限制;唐后期,出现了夜市、草市等;胡商(外商)遍布各大都会;当时黄河流域的商业大都会是长安和洛阳;长安城里坊(住宅区)、市(商业区)分开;武则天时,在洛阳引漕渠开新潭,船可进入市内;长江流域以扬州、成都为商业中心(扬州是唐后期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 关键词(交通、货币、官员、市场、商人、都会)。
(5)宋元王安石变法:市易务——管理市场物价、税收等。总体情况(不作高考要求):大城市商业活动已突破坊、市界限,营业时间不受限制;市内有娱乐场所“瓦子”;保护和垄断本行业商业利益的行会组织进一步发展;北宋时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金代后期,银币已成为流通货币;元朝时,大都是国际性商业大都会,杭州时南方最大的商业和手工业中心;宋元时,泉州是当时世界最大的国际贸易港;元朝在各港口设市舶司;辽、金与高丽通过使节贸易保持经济上的联系,并在边境上设置榷场。 关键词(机构、活动、货币、都会)。
(6)明清:封建国家设立众多关卡,对商品征收重税,并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规模;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禁止或限制海外贸易。国内市场扩大,大量农产品和手工业品投放市场;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商贸城市;全国还出现了几十座较大的商贸城市;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江浙地区工商业市镇蓬勃兴起。 关键词(市场、产品、交通、城市、农村)。
3、中国古代农业
(1)先秦:西周实行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是一种土地国有制(实际上是周天子土地私有),它规定:一切土地周王所有;受田诸侯世代享用,不得转让买卖;要向周王交纳贡赋;奴隶在井田上集体耕种。春秋时期,齐国的“相地而衰征”指根据土地多少和田质好坏征收赋税,鲁国的“初税亩”实行按亩收税,它们不再区分公田、私田,都促使土地由国有制向私有制转化。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变法,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
(2)秦汉:秦朝实行土地私有制,按亩纳税;当时土地兼并严重,农民承担的徭役繁重、赋税沉重。西汉实行编户制度,正式编入政府户籍的百姓(编户齐民)依据资产多少承担赋税、徭役、兵役;汉代农民的负担,主要有田租(较轻)、人口税(较重,含算赋、口赋)、更赋(代役钱)、杂税、杂役。
(3)隋唐:实行均田制(仅按人口分配国家掌握的土地),它是府兵制和租庸调制的经济基础。隋和唐朝前期实行租庸调制。隋朝农民年满五十,可纳绢代役。唐朝时,“租”指成年男子向官府交谷物,“庸”指纳绢或布代役,“调”指每年缴纳定量的绢或布。实行租庸调制的意义是利国(保证了国家财政收入,巩固了国家统一)利民(保证了农民劳动时间,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由于土地兼并盛行,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无法维持,国家财政收大为减少,唐德宗时实行两税法,即两种征税标准(资产、田亩)和两个交税时间(夏、秋两季)。其意义在于:税制得到统一,保证国家财政;改变人丁为主,放松人身控制;扩大税源,增加收入,减轻负担;是封建赋税制度的重大改革。缺陷是:土地兼并日益严重;赋税转嫁农民身上;加派许多苛捐杂税。
(4)宋元:北宋初在各路设转运使,规定地方赋税大部分转运中央,消除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中央设三司使管理财政收入。北宋“不抑兼并”,土地兼并严重;王安石变法的理财措施包括:青苗法、募役法(纳钱代役)、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和市易法。
(5)明清:明初,地方设布政司,统管地方民政和财政。明神宗时推行“一条鞭法”:多税合一,折成银两,役银分摊,人田分担。意义:减轻农民负担,松驰依附关系;适应商品经济,有利农商资萌。清初,康熙帝实行“更名田”并固定人丁数,雍正帝推行“摊丁入亩”,征收统一的地丁银。意义:人头税已全废除,人身控制更松驰;促进农业发展,激化人地矛盾。
4、中国古代政治
1.先秦:禹建立夏朝,禹的儿子启接替父亲登上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分封制是西周分封建诸侯的制度,是奴隶社会的上层建筑;周王把土地和人民分封建给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诸侯要服从命令,按期纳贡,随从作战。作用:初期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后期造成了割据,削弱了奴隶制。商鞅变法时废分封,行县制。
2.秦汉:秦初,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中央设三公九卿制(三公为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地方推行郡县制,县以下设乡、里等基层行政组织。汉武帝时实行刺史制度,刺史级别不高,但可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东汉末年,刺史改为州牧,执掌州的军政大权;东汉末年地方行政区划变为州、郡、县三级制。汉初郡国并行;其中,王国与割据无异,侯国受所在郡监督;汉武帝颁布“推恩令”、“附益法”、“左官律”,逐步解决了王国问题。
3.隋唐:隋文帝确立三省六部制,唐太宗时进一步划分三省的职权;中书省发令,门下省审令,尚书省行令;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各司其职。意义:提高行政效率;削弱相权加强皇权;是中国官制的重大变革。
4.宋元:北宋初,中央宋相权力一分为三(参知政事管行政,枢密使管军事,三司使管财政);地方文官做知州,通判相牵制,死刑中央复核。积极:铲除割据基础,维护国家统一,利于经济发展;消极:政府官员冗滥,军队指挥不灵,地方财政困难。辽实行“蕃汉分治”,南面官任汉契人,统治汉人渤海人;北面官是契丹人,统治契丹少民人;北面大于南面官。西夏仿唐宋,在中央设立中书省、枢密院等机构。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和宣政院,分管行政、军事、监察,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中书省直辖河北、山西、山东;蒙古地区为岭北行省;东北地区为辽阳行省。
5.明清:明初,在中央废丞相分六部,另设殿阁大学士;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布政司管民政财政;按察司管监察司法,都司管军政);明太祖设锦衣卫,明成祖设东厂,明宪宗设西厂。清初,内阁、六部置于议政王大臣会议控制之下,皇权受限制,后康熙帝对其削弱雍正摆设乾隆撤销;雍正帝设军机,标志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8. 有历史提纲吗
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期末复习资料
第1课:人类的形成
1、人类形成的过程:攀树的古猿 正在形成中的人 完全形成的人(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
2、世界上的人类分为三大主要人种,即黄种、白种和黑种人.人种的差异,是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3、人类在距今约三四百万年前形成.自从有了人类,也就有了人类社会的历史.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社会是原始社会.
4、原始社会经历了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母系——“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妇女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父系——“既知其母,又知其父”,男子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闻名的摇篮
1、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古国,有非洲的 古埃及和亚洲的古巴比伦、古印度和古中国.这四个古国被称为世界文明的摇篮,因为这四个国家最先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
2、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在非洲的尼罗河两岸陆续出现了几十个奴隶制小国.公元前3000年左右,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古代埃及权利的象征是金字塔.它们是古代埃及的文明标志之一,是人类文明的杰出成就.
3、在亚洲西部,有一条狭长地带,它形似一弯新月,土地肥沃,因此有“新月沃地 ”之称.
4、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今伊拉克一带),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制定了一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现存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5、约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奴隶制小国.古印度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历史上称“种姓制度 ”.
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
1、西方文明之源——希腊、罗马
2、公元前8世纪,希腊半岛和小亚细亚西海岸出现希腊人建立的城邦,雅典是其中最重要的城邦之一.公元前6世纪,雅典成为著名的奴隶制共和国.在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达到全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全体成年男性公民才有权参政)
3、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公元前27年,屋大维开始独揽大权,罗马帝国建立.后来罗马帝国分裂为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的灭亡(476年)标志着西欧奴隶社会的结束.
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1、5世纪,奴隶制国家大和统一日本本土,最高统治者称天皇.
2、7世纪日本仿照隋唐制度,进行大化改新.改新的主要内容有: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土地收归国有,国家定期分给农民耕种,收取赋税.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此后,大和国正式改名为日本.
3、7世纪穆罕默德在麦加创立伊斯兰教,号召大家都信仰真主,放弃本部落的神,这种一神教的宣传,有利于促进民族统一.
4、622年,穆罕默德出走麦地那,并在那里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国家.伊斯兰教把622年定为伊斯兰教历元年.
5、630年,麦加贵族妥协,承认穆罕默德为政治宗教领袖.麦加成为伊斯兰教圣地.632年,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建立起来.
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
1、西欧封建制度的核心内容是西欧封建等级制度.“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反映的是当时西欧社会等级森严.
2、西欧封建社会时期,罗马教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教皇和教会不仅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还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3、10世纪,西欧城市重新兴起.意大利、法国、英国、德意志等都有许多著名城市.
4、随着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由富裕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为早期资产阶级,他们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5、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廷帝国,首都在君士坦丁堡.15世纪中期,延续了一千多年的东罗马帝国被封建制的奥斯曼土耳其给灭掉了.
第6课: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
1、曾经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
2、公元前5世纪,波斯帝国把矛头转向欧洲,三次出征希腊,史称希波战争.最终希腊取得胜利.
3、马其顿国的亚历山大继承王位后,出兵东征,足迹远达印度,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定都巴比伦.
4、公元前27年后,罗马帝国在屋大维的统治下,疆域不断扩大,到2世纪,罗马帝国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
5、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应该认识到,战争从未在人类生活中长时间地停留过,战争与文化紧密相连.一般来说,战争具有破坏性,会给人们带来沉重的灾难.但是它也有积极的作用:一次猛烈的战火之后,随之而来的,往往是文化的传播与渗透.我们要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积极维护人类和平.
第7课: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1、在古丝绸之路上,欧、亚、非三大洲的商人不断进行友好往来,他们交换各地不同物产,传播各民族的文化,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2、“阿拉伯数字”最初是由印度人创造的,而阿拉伯人对它加以改造并传播到欧洲去,这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
3、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元朝的时候旅居中国长达17年之久,并在元朝朝廷中担任官职.回国后,他口述《马可•波罗行纪》一书,传播中国与东方文化,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第8课、第9课: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一)、(二)
1、世界上最古老的象形文字是由古代埃及人创造的,出现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楔形文字.
2、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
3、佛教:公元前6世纪,佛教诞生于古代印度,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即释迦牟尼).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要人“忍耐服从”.公元前3世纪,印度阿育王在位时,佛教由了很大发展,并向外传播.
4、基督教:1世纪时产生于巴勒斯坦一带.传道者宣传说耶稣就是“救世主”.现在通用的公元纪年,就是以传说中的“耶稣出生”之年算起,这一年就是公元元年.
5、伊斯兰教:7世纪时,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伊斯兰教信徒称为穆斯林,它们的经典是《古兰经》.
6、古希腊著名的科学家阿基米德以发现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而闻名.(阿基米德有一句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
7、《荷马史诗》是古希腊著名的英雄史诗.相传,它是在民间口头创作的基础上,由盲诗人荷马加工整理而成的.
8、索福克勒斯是古代希腊著名的悲剧作家,他把古代悲剧艺术推向成熟.代表作是《俄底浦斯王》.
9、《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生动描绘了阿拉伯帝国丰富的社会生活.
10、伊斯兰教的第一大圣寺是麦加大清真寺,位于今天沙特阿拉伯麦加城中心.
11、巴黎圣母院是巴黎最古老、最高大的天主教堂.
第10课: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1、文艺复兴:14世纪前后首先在意大利开始;
(1)指导思想:人文主义,核心是肯定人、注重人性、重视人的价值;
(2)性质:不是古典文化复兴,而是资产阶级文化兴起,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3)人物:意大利――诗人但丁《神曲》;达芬奇《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英国――莎士比亚《罗密欧和朱丽叶》《哈姆雷特》等
(4)影响: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2、新航路的开辟:
(1) 原因:商品贸易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欧洲人的寻金热,《马可•波罗行纪》的渲染.
(2) 客观条件:天文、地理知识进步,造船航海技术进步等.
(3)经过:①1487年葡萄牙人迪亚士进入印度洋,发现好望角;②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资助下,到达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③1497-1498年葡萄牙人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④1519-1522年葡萄牙人麦哲伦奉西班牙国王之命完成第一次环球航行.
(4)影响:新航路开辟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第11课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
2、革命爆发的原因:①17世纪初,英国资本主义有了较大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力量日益壮大,他们要当权,要发展资本主义,这是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而当时的英国国王却鼓吹“君权神授”,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使社会各种矛盾迅速激化.
3、过程:(1)、导火线:苏格兰人民起义;(2)、1640年国王召集议会开会,议会要求限制王权,革命爆发;(3)、查理一世挑起内战;(4)、1649年处死国王,英国宣布为共和国;(5)、克伦威尔就任“护国主”;(6)、1660年封建王朝复辟;(7)、1688年政变,资产阶级、新贵族统治确立.
4、结果: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力,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力法案》.因此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统治在英国确立起来了.
5、影响:(1)、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2)、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3)、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
第12课 美国独立战争
1、时间:1775 年——1783年
2、原因:① 英属北美殖民地经济的发展 ;② 英国的殖民压迫 .
3、领导阶级: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阶级(代表人物是 华盛顿 )
4、经过:
①、爆发: 来克星顿 的枪声( 1775 年 4 月);
②、建军:任命 华盛顿 为大陆军总司令(1775年);
③、独立:《 独立宣言 》发表;( 1776 年7 月4 日)
④、转折: 萨拉托加战役 ;( 1777 年)
⑤、胜利:约克镇英军投降;
⑥、承认: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1783 年)
⑦、成立政府:制定宪法,成立联邦政府,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 1787 年)
5、意义:(P76)
第13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建立
1、革命爆发的原因: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封建专制的矛盾;社会等级森严,第三等级与特权等级的对立.
2、 过程:(1)导火线:三级会议的召开.(2)开始的标志: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3)革命纲领:1789年颁布《人权宣言》,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力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4)1792年,法国废除君主制度,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路易十六被推上断头台.(5)雅各宾派专政,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1794年罗伯斯庇尔等人在政变中被送上断头台,法国大革命高潮结束.
3、历史意义: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4、1799年,拿破仑发动政变,夺取了政权,1804年建立拿破仑帝国――历史上称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1814).在位期间,拿破仑对内巩固资产阶级统治,颁布了《法典》;对外多次打败欧洲反法同盟的军队,乘胜扩大了法国的疆域,控制了欧洲很多地方.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既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也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激起了当地人民的反抗.所以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既有捍卫大革命的成果打击欧洲封建统治传播资本主义的积极成份;又有侵略争霸的消极成份.
第14课,“蒸汽时代”的到来
1、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时期由工场手工业阶段发展到大机器生产阶段的一个飞跃,是生产领域里的一场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次革命,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1、 18世纪60年代,在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最早出现的工业部门是棉纺织业.
3、重大发明:(1)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标志工业革命的开始.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2)英国机械师瓦特改进了蒸汽机.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从此,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3)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利用蒸汽机发明了火车机车.此后,铁路交通迅速发展,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4、1840年前后,英国大机器生产已经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工业革命完成.此后,法国、美国等国也都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世界其他国家或早或晚都进行了工业革命.影响:(1)创造了巨大生产力.(2)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阶级,即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资产阶级通过各种剥削手段,日益富有;无产阶级日益相对贫困,这两大阶级的对立和斗争逐渐明显和尖锐.(3)改变世界的面貌:欧美成为强大工业国,而亚非拉则长期贫困、落后.
第15课:血腥的资本积累
1、恶的“三角贸易”:(1)背景:美洲印第安人人口锐减,种植园主急需黑人劳动力.(2)线路:从欧洲出发到非洲,俘获黑人运往美洲出卖,然后把美洲的金银和工业原料运回欧洲.(3)时间:延续了三百多年.(4)影响:非洲丧失了近亿精壮劳力,给黑奴带来了悲惨的命运;血腥的资本积累促进了当地资本主义的发展.
2、最早进行奴隶贸易的是葡萄牙人.但英国人后来居上,成为“三角贸易”的主要经营者.
3、18世纪后半期,英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国家,号称“日不落帝国”.
4、英国对印度的殖民活动开始于17世纪.英国东印度公司负责英国对印度等亚洲国家的殖民侵略.
第16课: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1、玻利瓦尔——“南美的解放者”,解放了西班牙在南美的殖民地.
2、章西女王——印度民族英雄,领导起义军抗击英军对章西的侵犯.
第17课: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1836年—1848年,英国工人掀起了一场规模宏大、持续时间长久的运动——英国的宪章运动.这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但没有成功.
2、马克思和恩格斯是科学共产主义的创始人,国际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和领袖,德意志人.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3、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4、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巴黎公社失败后,公社领导人之一欧仁•鲍狄埃创作了《国际歌》.
第18课:美国南北战争
1、背景(原因):南北经济制度的矛盾非常尖锐,双方围绕奴隶制的存废问题,南北方之间的矛盾再也无法调和.
2、导火线:1861年主张废除奴隶制的林肯就任美国总统.
3、内战爆发;1861年,南方军队挑起内战,美国南北战争爆发.
4、进程:(1)战争初期,北方军事上一再失利.(2)扭转战局:1862年,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3)结果:1865年北方获得胜利,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5、意义: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第19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1、俄国废除农奴制的背景: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缓慢,农奴制成为严重的障碍.
2、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3、1861年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这个改革虽然留下了大量的封建残余,但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4、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闭关锁国,封建落后;天皇大权旁落,幕府将军掌握实权;外国势力入侵.1868年中下级武士以武力推翻幕府统治,后实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改革的内容:政治:“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允许土地买卖,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提倡“文明开化”,鼓励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意义: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但日本强大起来后,很快就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1、19世纪70年代,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电力的应用日益广泛.电力逐步取代蒸汽,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人类历史进入了“电气时代”.
2、 美国爱迪生发明耐用碳丝灯泡,为世界带来光明.他正式注册的发明达到1300种之多,被誉为“发明大王”.
9. 中国近代史提纲
中国近代(公元1840-1949年)
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开始到1949年结束。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整个中国近代史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中国近代史始自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止于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
19世纪中期,英、法等西方列强接连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西方列强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激化。70年代以后,列强对华侵略加剧,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
鸦片战争前,中国仍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制国家。但由于清王朝这个封建地主政权腐朽没落、妄自尊大,封建制度已危在旦夕。由于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英国借机侵略中国,但其实质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销售鸦片.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国从此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向中国大量输出商品和资本,逐渐冲击着中国封建经济。
1840年,外国资本主义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一场场强加给中华民族的灾难。近百年来世界上几乎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都对中国发动过一次甚至多次侵略战争。有公然入侵,也有不宣而战;有单独入侵,更有合伙劫掠,强迫中国签订了数以千计的不平等条约。通过这些不平等条约,资本主义列强扶植封建势力作为统治中国的工具;蚕食和鲸吞中国领土;出兵控制,窃取中国军事要地;划分势力范围;控制重要通商口岸和建立租界;施行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通过战争勒索巨额赔款;在中国进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外国资本主义列强推行的殖民主义,引起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巨烈动荡,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此,中国人民为摆脱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进行了长时期的、不屈不挠的斗争。
1840年以来,亡国灭种的危机一直威胁着千年古国。在中华民族危难之际,一代民族精英觉醒:林则徐、魏源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洪秀全领导的反清农民起义;康有为、梁启超的“变法图强”;孙中山的国民革命。正是他们在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挺身而出,为反对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同仇敌忾,英勇奋斗,前赴后继,拼搏不息,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可歌可泣的悲壮篇章。
1851年,洪秀全领导号召农民在金田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1853年春,太平军占领南京,把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正式建立农民政权,同清朝对峙。1856年,太平军摧毁江南大营,解除了天京之围。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了全盛时期。1864年夏,洪秀全病逝。不久,天京沦陷,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1856年,英国提出修改《中英南京条约》,但遭清政府的拒绝.英国借此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这次英法联军出兵侵略中国,美俄是帮凶.虽然第二次鸦片战争与鸦片无关,但其实质与鸦片战争一样,因此叫第二次鸦片战争.
1860年,英法联军再度攻占天津,一路烧杀抢劫,咸丰帝逃往承德避暑山庄,让他的弟弟恭亲王弈欣担任议和大臣,留守北京。接着英法联军洗劫并焚毁了北京西郊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占领了北京。并强迫清政府签定《北京条约》。
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以弈欣为首。发展中国军事、民用、教育等,中国资产阶级产生并且有所发展。
1883—1885年,中法战争,签定《中法新约》,标志着中国西南的门户被打开了。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失败.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1900年,帝国主义国家为了镇压义和团起义,维护在中国的利益,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它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沉痛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
中国人民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进行着英勇的斗争,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探索。以“自强”“求富”为目的的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资产阶级维新派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进行了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新文化运动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中国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不断进行着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社会结构开始逐步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
1919年5月爆发了"五·四"学生爱国运动,6月初发展成为以工人阶级为主力的全国规模的群众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在这个运动中,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1921年,毛泽东、董必武、陈潭秋、何叔衡、王烬美、邓恩铭、李达等代表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在上海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诞生了。
1919年爆发的五四爱国运动,标志着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涨。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国共产党为反抗国民党统治,进行工农武装革命,开始了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全国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1935年,日本发动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全国主要矛盾。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七七事变,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从此开始。中国人民经过八年浴血奋战,终于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来反侵略战争的彻底胜利。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面临着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决战。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了很大努力,但是国民党政府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悍然发动内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三年多的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北伐战争、 土地革命战争、 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四个阶段,终于在1949年推翻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协会召开,标志着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长城抗战(1933年1月-1933年5月)
热河抗战(1933年2月-1933年2月)
淞沪抗战(1932年1月-1932年3月)
绥远抗战(1936年11月-1936年12月)
平津作战(1937年7月)
太原会战(1937年10月-1937年11月)
南口战役(1937年9月)
平型关战役(1937年9月)
忻口战役(1937年10月)
娘子关战役(1937年10月-1937年11月)
太原保卫战(1937年11月)
淞沪会战(1937年8月-1937年11月)
南京战役(1937年12月)
徐州会战(1938年2月-1938年5月)
台儿庄战役(1938年3月-1938年4月)
武汉会战(1938年8月-1938年10月)
广州战役(1938年10月)
南昌会战(1939年3月-1939年4月)
随枣会战(1939年5月)
第一次长沙会战(1939年9月-1939年10月)
桂南会战(1939年11月-1940年2月)
昆仑关战役(1939年12月-1940年1月)
枣宜会战(1940年5月-1940年6月)
百团大战(1940年8月-1940年12月)
上高会战(1941年3月-1941年4月)
晋南战役(1941年5月-1941年6月)
第二次长沙会战(1941年9月-1941年10月)
第三次长沙会战(1941年12月-1942年1月)
滇湎路战役(1942年3月-1942年9月)
常德会战(1943年11月-1944年1月)
豫湘桂会战(1944年4月-1944年12月)
豫中会战(1944年4月)
长沙会战(1944年5月)
衡阳保卫战(1944年6月-1944年8月)
桂柳会战(1944年8月)
缅北滇西战役(1943年10月-1945年3月)
密支那战役(1944年5月-1944年8月)
强渡怒江战役(1944年6月-1944年7月)
湘西会战(1945年4月-1945年6月)
桂柳反攻战役(1945年4月-1945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