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发展 > 柳州的发展历史

柳州的发展历史

发布时间:2021-02-04 01:20:44

⑴ 柳州的发展史

柳州从解放以来的发展史如下:

1949年12月19日,柳州市人民政府成立,为柳州专区辖市,柳州市、柳江县、柳城县、雒容县、榴江县、中渡县、融县、三江县属柳州专区。1950年升格为省辖市,设立第一区、第二区和第三区。1952年8月11日,融县更名融水县;撤销雒容、中渡、榴江等3个县,合并设立鹿寨县。

1953年4月23日撤消柳州专区,撤销三江县,设立三江侗族自治区(县级),设立大苗山苗族自治区(县级),治融水镇;融水县更名融安县,并迁治今融安县长安镇。柳江县、柳城县、融安县、大苗山苗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区改属桂西壮族自治区宜山专区(1956年3月2日至1957年12月20日为宜山地区);

鹿寨县改属桂林专区。1955年9月18日,大苗山苗族自治区更名为大苗山苗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区更名三江侗族自治县。1957年12月20日,柳江县、柳城县、融安县、大苗山苗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县改属宜山专区,桂西壮族自治区撤消。

1958年7月19日,柳江县、柳城县、融安县、大苗山苗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县改属柳州专区。同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备案,柳州市改属柳州专区行署统一领导,但市人民委员会的政权机构不变,仍为专署一级组织。1958年7月25日,鹿寨县改属柳州专区。

1960年,柳州市撤区,设立城中、雀儿山、鱼峰、南站、柳南、红旗等公社。1961年11月25日,柳州市改由自治区直辖。1966年4月8日,大苗山苗族自治县更名为融水苗族自治县。1967年,柳州市设立郊区。1969年,柳州市建立鱼峰区和城中区。

1971年,柳江县、柳城县、融安县、鹿寨县、融水苗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县改属柳州地区。1972年,柳州市鱼峰区、城中区合并为城区。1974年,撤销柳州市城区。1979年3月5日,设立柳州市柳北、鱼峰、城中、柳南、鹅山等5个区。同时,撤销柳州市郊区。

同年9月11日,撤销柳州市鹅山区,其行政区域并入柳南区。同年10月8日,柳州市划辖原属柳州地区的柳江县、柳城县。1984年6月23日,柳州市设立市郊区(县级)。2002年9月,撤消柳州市郊区。

2002年12月28日,撤消柳州地区成立地级来宾市,原属柳州地区的鹿寨县、融安县、融水苗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县划归柳州市管辖。2016年3月,撤销柳江县,设立柳州市柳江区。

(1)柳州的发展历史扩展阅读:

柳州的经济文化及重要性介绍:

柳州是广西第一大工业城市,国家Ⅱ型大城市,中国五大汽车城之一,西南地区工业重镇、综合交通枢纽、商贸物流中心,是全国唯一拥有一汽、东风、上汽和重汽等四大汽车集团整车生产企业的城市,中国内陆通向东盟的重要通道,

与东盟双向往来产品加工贸易基地和物流中转基地城市,西南出海大通道集散枢纽城市,“一带一路”有机衔接门户的重要节点和西部大开发战略中西江经济带的龙头城市和核心城市。柳州是广西最大的工业基地;

同时素有“桂中商埠”之称,是沟通西南与中南、华东、华南地区的铁路中枢及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已形成集水陆空于一体的现代化交通网络。以柳州为圆心的250公里半径范围内,集中了广西80%以上的4A级旅游风景区,与毗邻的桂林市共同构成享誉世界的大桂林旅游风景区。

柳州拥有2100多年建置史,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柳州奇石甲天下”,被誉为“中华石都”。柳州是壮族歌仙刘三姐传歌圣地,传说刘三姐在鱼峰山唱歌感动上天而得道成仙,山歌世代在鱼峰山脚下缭绕。壮族的歌、侗族的楼、苗族的舞、瑶族的节堪称柳州民族风情四绝。

在2016中国十佳宜居城市排行榜中,柳州位列第七,2016中国最干净城市排行榜中位列第五。2016年F1摩托艇世界锦标赛在柳州举办。

⑵ 柳州发展过程

根据国家、自治区的工作部署和经济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编制时间进度要求,柳州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进入前期准备阶段,为了广泛借助社会各界力量,加强对柳州市发展中重点领域、重大问题的研究,共同谋划好柳州市“十二五”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柳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决定将“十二五”规划前期研究课题面向社会公开选聘研究单位。 为抓紧时间尽快推进此项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预先通知如下,供有参聘意向的有关单位参考。 (本通知不作为正式公告,具体事项以市政府审批同意相关方案后我委正式发布的公告为准) 一、公开选聘课题内容 以柳州市经济社会的发展现状和城市建设的实际需要为基础,围绕实现“两个率先”,建设“四个名城”的宏伟目标,按照全面实施“二次创业”,努力实现“经济升级城市转型”的要求,深入分析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柳州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新要求,研究提出柳州市“十二五”期的发展方向、工作思路、建设重点及政策措施等。柳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按照突出综合性研究、突出阶段性特征研究、突出解决重点问题、突出规划重点内容的原则,确定10个柳州市“十二五”规划前期研究课题进行公开选聘研究单位。具体课题名单及要求如下: (一)《“十二五”规划总体思路研究》,内容要求:按照国家、自治区的发展战略部署,结合柳州市的发展需求和建设目标,研究我市“十二五”规划总体思路,提出规划的初步提纲,并协助起草柳州市“十二五”规划纲要。 (二)《国内外经济形势及其对柳州市的影响和“十二 五”期政策取向研究》,内容要求:1、发展环境研究。分析研究当前国际经济发展形势、国内宏观调控政策、自治区经济发展策略以及周边地区发展趋势等对柳州市发展的影响。2、发展机遇研究。从区位、资源、产业、环境、历史发展、现有基础等方面分析研究柳州市“十二五”期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和机遇,分析研究柳州市“十二五”期经济发展态势。3、发展重点研究。立足于发展环境及发展机遇的分析研究,提出柳州市在“十二五”期的政策取向、发展思路及重点。 (三)《柳州市“十二五”规划战略指导思想、战略重点及产业结构调整研究》,内容要求:分析柳州市“十二五”发展形势,研究柳州市“十二五”经济增长的热点及重点,提出支柱产业、新兴产业等重点领域的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思路。 (四)《柳州市建设“西江经济带龙头城市”战略研究》,内容要求:根据当前自治区提出“两区一带”(北部湾开发区、资源富集区、西江经济带)的战略构想,研究提出柳州市努力建设区域经济发展新一极、积极扩大区域核心城市龙头带动作用和影响力的对策措施。 (五)《柳州市外环路经济圈发展研究》,内容要求:以柳州市正在构建的城市外环路为空间框架,研究提出围绕外环路的工业企业、休闲观光农业、体育娱乐等多种经济形式布局,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六)《柳州市增强城市集聚力问题研究》,内容要求:通过对产业、人口、人力资本、文化或其它方面的调查分析,借鉴先进城市在提升城市集聚力方面的经验和做法,重点提出符合柳州市实际的对策措施。 (七)《柳州市加快发展以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研究》,内容要求:中共十七大提出“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以从现代化全局高度看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趋势的角度,深入调查分析柳州现状,抓住一些具有带动作用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找准着力点和支撑点,研究提出符合柳州实际的对策措施。 (八)《柳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内容要求:通过对柳州市总体资源环境利用现状的深入调查和分析,梳理影响柳州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各方面因素,从静态和动态角度,对柳州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弹性界限进行科学预测,并针对柳州市人口、土地、水资源、能源及生态环境的承载力提升,提出符合本地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对策措施。 (九)《柳州市农业主导产业发展研究》,内容要求:通过对柳州市农业产业的分析论证,研究分析“十二五”期柳州市农业发展的战略性产业、新兴产业,重点研究如何发展本市产业基础和生产条件较好、发展潜力较大、竞争优势明显、对农民就业和增收作用突出的农业主导产业,并明确提供应对策略。 (十)《柳州市改善民生问题研究》,内容要求:通过对柳州市民生状况各方面的深入调查分析,紧密结合柳州实际,以努力提升柳州人民的自豪感和幸福指数为目标,研究提出“十二五”期柳州市进一步改善民生的具体对策和重点措施。 二、参与选聘课题研究单位的条件和要求 (一)本次公开选聘课题研究单位的范围,主要包括国内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行业协会、设计咨询单位以及其他经审查符合条件的组织或机构,不面向个人。 (二)课题申请单位须具有相关课题的研究基础、研究经验和研究成果,近两年完成省级和市级(地级市)相关研究成果的数量不得少于三个。 (三)课题申请单位须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十七大精神,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和柳州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组织开展课题研究工作。 (四)课题组负责人须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能够保证全过程担负实质性研究工作。 (五)课题团队的人员结构及专业配置须规模适度、结构合理,与课题研究的内容和要求相适应。 二OO九年九月二十八日

⑶ 柳州有多少年历史

柳州有着2100多年的建城史,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从考古发掘到的文物来看,5万多年前,在旧石器时代晚期,这里生活着“柳江人”。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在此地始建都城,取名潭中。唐太宗贞观八年(公元634年)改称柳州,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在此设龙城郡。 柳州是南中国古人类“柳江人”的发祥地。古人类文化遗址有白莲洞遗址(旧石器晚期——新石器早中期,距2009年约30000—7000年)、大龙潭鲤鱼嘴遗址(新石器早中期,距2009年约7000年)、蛮王城遗址(父系氏族公社时期,距2009年约4000年)以及柳江两岸台地、蓝家村台地、九头山、甘前岩等古人类文化遗址,此为柳州之原始地域。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设置潭中县,属郁林郡,此为柳州建城的开端。 三国孙吴凤凰三年(公元274年)以郁林郡分出桂林郡,潭中县属桂林郡。 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为郡治所。 南朝齐(公元479—502年),从潭中县地分置齐熙郡。 柳州东门城楼(明代)(7张) 梁大同六年(公元540年)后为潭中治马平郡治所。 隋开皇11年(公元591年),潭中县改为桂林县,后又改为马平县。 大业元年(公元605年),马平县属桂林。 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属始安郡。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马平县为昆州治所,后昆州又改为南昆州。 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名为龙城郡。 乾元元年(公元758年),龙城郡复名柳州,并沿用至今。

⑷ 柳州是从什么时候发展的

从秦汉时期开始!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便让秦军和大量中原百姓往西南迁徙以便对少数版民族进行权管理。以前的广西属于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当时的柳州称为马平郡,经济开始繁荣!奠定了柳州未来‘桂中商埠’的美名,由于柳州地出桂中地带,是兵家的必争之地!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在此地始建都城,取名潭中。唐太宗贞观八年(公元634年)改称柳州,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在此设龙城郡。(因此对于有人说太原才应称为龙城,那只是他们‘叶公好龙’而已)柳江绕着柳州市区回流,北岸城中心三面环水,形成一个巨大的“U”字,古籍称其为“三江四合,抱城如壶”,故又有“壶城”之称,也有人将它形容为一个“巨大的天然盆景”。

⑸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柳州发生的变化~~~

毫不动摇地把坚持改革开放同完善改革开放结合起来,对于进一步凝聚改革共识,使改革开放始终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齐心协力地完成改革攻坚的战略任务,意义重大。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提出的理论、路线和制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最鲜明的特征就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改革开放催生了我国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举世瞩目的成就,使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已经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八桂大地同样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尤其是新世纪以来,广西的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喜人的巨大变化。全区社会生产力获得空前解放,经济实力得以不断增强,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事业有了长足进步,城乡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30年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雄辩地证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坚定改革的决心和信心,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

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不断深化和完善改革开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党开创的充满创新要求和向旧观念、旧体制机制、旧事物挑战的伟大道路,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要坚定不懈地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停顿和倒退决没有出路。我们党要巩固发展成绩,少走弯路,进一步改变中国的面貌;要继续有效地化解前进中的矛盾,使生产关系更加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上层建筑更加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要求;要使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成为主旋律,就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不停步,不断完善改革开放。

目前,我国改革开放进入了攻坚阶段,任务相当繁重和艰巨。改革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要用创新的、改革的办法,解决体制性、结构性矛盾,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不断地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新突破,在完善中坚持改革开放方向,在坚持改革开放中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三、坚持改革开放和完善改革开放相结合的主要思路

坚持改革开放和完善改革开放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联系的一个统一体。只有在坚持改革开放的前提下,才能有效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同时,也只有通过不断完善改革开放的各项方针、政策、措施,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才能体现坚持改革开放的信心、决心和成效。因此,必须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首先,继续解放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强大动力。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促进科学发展,把改革开放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到科学发展过程的各个环节。当前我们依靠解放思想,以前所未有的改革开放精神,破除了种种禁锢,脚踏实地地探索着中国的发展道路。我们面临的改革任务既包括思想方面,又包括体制、机制和制度方面,而且大多是深层次的问题,因此,深化改革开放的任务远比以往更复杂、更艰巨。与此相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还需要我们不断打破传统思维方式,改变保守思想观念,这就必须确立新的改革观,使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有机统一起来,把坚持改革开放和完善改革开放有机结合起来。

其次,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改革必须在社会主义的前提下进行,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去寻求别的出路。如果背离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属性去搞改革,就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而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中断或蜕变。为此,一方面,在改革的指导思想上必须排除各种思想干扰,坚持马克思主义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地位。改革开放,必须打破各种思想禁锢,善于学习和吸收古今中外的一切有益文化成果为我所用。但绝不是放弃阵地,决不能忽视和放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作用。另一方面,必须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这两个“毫不动摇”相辅相成,不可偏废,是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所有制基础。

再次,把坚持改革开放和完善改革开放相结合的要求体现到当前工作中。目前,我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处于关键时期,必然存在一系列的困难与挫折,也会不断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要抓住机遇,克服困难,迎接挑战。今年以来,广西经受了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严重洪涝灾害,在自治区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我区坚持一手抓抗灾救灾,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但是,我们也同样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国际经济形势变化使我们的发展面临更大风险和更多不确定因素;周边国家经济走势对我区发展的影响不容忽视;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走向对我区发展具有直接影响。此外,兄弟省区市竞相加快发展,也使我们面临的竞争更加激烈。我们必须深化改革开放,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具体来说,要着力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坚持解放思想不停顿,为改革发展提供新动力;二是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道路,加快构建具有广西特色的现代产业新体系;三是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为龙头,尽快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四是加强交通能源建设,加快形成发展新优势;五是着力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统筹城乡发展,着力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六是坚持以人为本,开创社会和谐稳定新局面

⑹ 柳州的介绍

柳州,简称“柳”,别称壶城、龙城,广西第一大工业城市,国家Ⅱ型大城市,中国五大汽车城之一,西南地区工业重镇、综合交通枢纽、商贸物流中心,是全国唯一拥有一汽、东风、上汽和重汽等四大汽车集团整车生产企业的城市。

中国内陆通向东盟的重要通道,与东盟双向往来产品加工贸易基地和物流中转基地城市,西南出海大通道集散枢纽城市,“一带一路”有机衔接门户的重要节点和西部大开发战略中西江经济带的龙头城市和核心城市。

柳州是广西最大的工业基地,工业总产量约占广西1/5;同时素有“桂中商埠”之称,是沟通西南与中南、华东、华南地区的铁路中枢及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已形成集水陆空于一体的现代化交通网络。

(6)柳州的发展历史扩展阅读:

柳州的地理环境:

1、地貌

柳州市区地形平坦,微有起伏,海拔在海拔85至105米之间,东、西、北三面环山,具有典型的岩溶地貌特征。由于柳江穿流市区及气候、岩性、构造的影响,形成河流阶地地貌、岩溶地貌迭加的天然盆地。

2、气候

柳州市地处桂中北部,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柳州市的大气环流主要是季风环流,夏半年盛行偏南风,高温、高湿、多雨,冬半年盛行偏北风,寒冷、干燥、少雨。夏长冬短、雨热同季,光、温、水气候资源丰富,但地区差异较大,北部各县具有较明显的山地气候特征。

3、水文

2007年,柳州市行政区444.4公里长的柳江河,水质达标的河流长为372.4公里,达标率为83.8%,柳州市有两个供水水源地接受监测评价,其中一个达到优良等级,一个为尚好等级。继续保持国家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柳州

⑺ 关于柳州的历史故事

百越时期

柳州位于先秦时期的百越之地,相关的有西瓯越,南越等百越分支。柳州的蛮王城遗址处于父系氏族公社时期,距今约4000年。

秦朝时期

前219年,秦始皇命屠雎为统帅,发兵五十万,开始进行长期的秦攻百越之战,与译吁宋、桀骏率领的西瓯军遭遇,第一次战争付出惨重代价,屠雎身亡。灵渠修通后,发动第二次战争,于公元前214年最终深入岭南,现在的柳州地方隶属秦桂林郡,但秦政权对地方控制力并不强。

南越国时期

秦朝灭亡后,该地区成为原秦将领及越人建立的南越国的一部分(建国时间约在公元前204年)。南越国的统治持续了近百年时间。

汉朝时期

汉武帝时,路博德率军进行了汉平南越之战(公元前112年),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冬,灭南越国,同年在现在柳州的地方建城,称之为潭中县属郁林郡。地方则主要由当地人管辖,土司制度一直延续到明清“改土归流”时期柳州九头山汉墓为这一时期代表。出土了40多枚汉武帝和汉宣帝五铢钱,是柳州最早的货币贸易证物。铁锸和铁条表明潭中县已进入铁器农具时期。出土的琉璃饰品有可能来自东南亚或印度东海岸,从合浦登陆,经南流江、北流江西上柳江进口。

古代史

三国时期

三国孙吴凤凰三年(274年)以郁林郡分出桂林郡,潭中县属桂林郡。 三国时期,潭中县以西,今桂西境唯一的县城定周(今宜州市)撤消建制,红水河流域和今龙、融两江流域即今柳州地区和河池地区的桂西北,就完全没有封建王朝的地方行政建制。这标志着桂西北少数民族和汉化程度较高的桂东以至中原的经济交流进入了波谷时期。

西晋时期

太康三年(282年)潭中县从县治所升为桂林郡治所。

南北朝时期

南朝齐(479─502年),从潭中县辖地分置齐熙郡。 南朝梁大同六年(540年)后为潭中县治马平郡治所。

隋朝时期

开皇11年(591年),潭中县改为桂林县,后又改为马平县。大业元年(605年),马平县属桂林郡。大业三年(607年),属始安郡。

唐朝时期

唐武德四年(621年),马平县为昆州治所,后昆州又改为南昆州,属岭南道。唐天宝元年(742年),改名为龙城郡。乾元元年(758年),龙城郡复名柳州,并沿用至今。唐太宗时期,开通了桂州经现在柳州到邕州的买马路,据《元和郡县志》记载:桂州至柳州530里,柳州至严州(来宾县)200里,严州至宾州190里,宾州至邕州(南宁)245里。武则天时期又在临桂相思埭开辟了桂柳运河,沟通湘江经漓江、洛清江到柳州的水路。柳州以唐代古文运动发起人,改革家柳宗元(773年-819年)闻名,当时在市中心建有纪念柳宗元的柳侯祠,衣冠冢,罗池,现存唐开元寺遗址等遗迹。当时经济依然以农业为主。

北宋时期

坊间围墙拆除,商贩摊点深入到民居,民居也扩散到城厢各处。柳江上游的龙江以及融江地区之间的大量木材沿江而下于柳州集散,大中祥符间(1008—1016年),皇室修玉清、昭应等道宫,列举所用各地木材8种,其中就有柳州杉木。柳州木制品从此闻名于世,成为后来柳州棺材相关谚语:“穿在苏州,玩在杭州,吃在广州,死在柳州。”产生的历史背景。1052年-1053年,柳州短暂被侬智高军控制。之后北宋政府在今三江、融水、罗城和南丹、河池、宜州等地设有博易场(贸易市场),山区土特产特别是木材大量外销。《宋会要辑稿》就有融州王口寨大宗板木水运到柳州的记载。柳布行销各地。柳江沿岸曾建有青瓷窑,可能曾销往东南亚。柳城大埔有坡式龙窑群。柳州城下码头除了运载宜州地区的铅、锡矿,可能还有瓷器销售到海外市场。马鞍山下灵泉寺“来栖之士,指以千计。”,意味着住宿等服务业的发展。

南宋及元朝时期

唐宋诸多迁柳官员的到来为柳州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南宋丞相吴敏、王安石(南宋)、汪伯彦都曾在柳州居住。宋代城南建有驾鹤书院。南宋咸淳元年(1265年),为防范蒙古骑兵的冲击,宋朝将州官署从柳州城搬迁到西北面偏离桂邕大道的柳城县,此后经元朝一代共百年时间是柳州历史上第一次大的衰落。元皇朝大大强化了驿道的管理,桂林到马平县城的陆路驿站有东泉驿等4个,水路驿站经洛清江有苏桥、大石、横塘、旧县等5个,主要为军事需要,但对地方经济交流也有一定推动作用。

明朝时期

明洪武元年(1368年),柳州更名柳州府,府官署从柳城迁回马平县,马平县从宋代以前的州治所上升为府治所,柳州再次成为统辖二州十县的府署驻在地。洪武十二年(1379年)明政府扩建柳州城垣,城高旧制一文八尺,城东西长三华里,南北宽二里,即今城中区南半部到柳江北岸坡上范围之内,环城布有东、北、西、镇南、靖南共五个城门,现存柳州镇南门古城墙及清代重修的柳州东门城楼一段。诗云:壶城明初建,得名因形模,丽江凡四折,如环抱城郭。于是壶城和龙城,并为柳州之别称。明代的中晚期,柳州步入了粤西盛郡的发展阶段。葡萄牙商人曾从广州买桐油运往欧洲,很可能为柳州产品。明代著名人物有柳州八贤等。明末,出逃的明朝皇帝南下柳州,清明两朝在柳北一带长达数十年的拉锯战使得柳州遭受重大损失。

清朝时期

清朝平定南明后,相对的稳定使得柳州城成为广东,贵州和湖南间的贸易中心,今鱼峰区太平街一带就有的太平圩,槎山圩,喇堡圩,上汀圩和思浪圩等。清雍正十年(1732年),柳州设古州运馆,办理柳古(今贵州榕江县)间航运之仓挽运业务。柳州主要向南方输送木材,粮食,并向北运盐。当时在今柳州高中内建立了粤东会馆,今景行小学内建立了湖南会馆,十二中今群众艺术馆有江西会馆,今柳州剧场附近的福建会馆, 和今青云路近樵家巷处庐陵会馆等,柳州的商业地位在当时达到了一个高峰。当时柳州城内出现了大量表现行业特色的地名,意味着城市手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

清朝末期

随着广西多个城市被开辟为通商口岸,梧州辟为通商口岸之后(1887年),中国大西南物产经西江东下珠江出口大量增加,在光绪三十年(1904年)就有桂富、柳平两艘商业轮船行驶柳梧航线。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法国以柳州发生陆亚发会党起义事件,需要保护商民为由,驻兵柳州。南宁辟为商埠的当年(1907年),香港英商天和洋行先后派出电龙、电马等8艘客轮船行梧邕、梧柳线;翌年,又将所代理的美商利国号等4艘客轮投入梧州线运输。这一年,又有法国兵轮“亚居士”号由郁江驶至柳州。大量洋纱涌进,柳州农村出现离开农业生产而从事纺纱的专业户。同时,本地蚕丝出口走俏。在柳州知府杨道霖时期(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十月至宣统元年(1909年)十一月任),柳州兴起办实业的风潮,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试图成立柳州官银号,但不能与外资竞争,未成。五月初一日,成立柳州商务总会。合资试办华兴改良植木公司,至香港购办锯木、起重机器,依照先进技术锯办木材运出,分销广州、香港、上海、天津等埠。

民国初年

军阀混战时期,桂系在柳州大力发展金融业和制造业,但柳州曾于1928年遭受巨大火灾,半城被烧毁。后拆除了大部分明代城墙,开建马路。当时广西省主席黄绍竑原策划1928年将省会迁至柳州,在柳州大兴城市建设,并在规划中将鱼峰路作为新柳州的中心,在大龙岭兴建了会展中心;三十米宽的鱼峰路时为广西第一路;辐射出的东大路,正南路等甚为繁华。三十年代,由于蒋桂战争,柳州错失了成为省会的最好一次机会,但1937年时,在鸡喇的广西机械厂制作出了柳州历史上第一辆军用战斗机。

全面抗日战争时期

西南重镇柳州成为抗日的大后方,柳州曾为韩国临时政府驻地(1938年11月~1939年5月)。武汉,广州失守后,柳州不断遭到日机的空袭。1939年柳江铁桥开始建设,次年完成,和黔桂铁路一道奠定了柳州西南地区交通中心的地位。1942年12月9日起,原越南共产党主席胡志明曾被国民党当局关押在柳州蟠龙山扣留所旧址,不久被押往桂林,1943年1月又被押回柳州关押在此,直到1943年9月被释放。1943年至1944年胡志明经常与越南革命同盟会的各党派负责人在柳州现乐群社旧址会面及讨论工作。

豫湘桂战役及日军占领时期

1944年春,为打通从东北到越南的大陆交通线,日军发动了豫湘桂战役。桂柳会战之后,桂林、柳州相继被日军占据。1944年11月至1945年6月,柳州曾被日军占领。抗战时期柳州城区遭受了大规模的破坏和焚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日本政府建交时放弃了对日赔款,不反对个人对日索赔。相应的从1979年到2004年,整个广西壮族自治区共接受了日元无偿援助:42.03亿日元,以当时人口计算人均约280日元,日元协议贷款额:2177.92亿日元,人均约14500日元,及部分技术交流。注意,因为各个时期日元实际价值不一致,真实值需要另外统计,这里为各时期的直接加和,而且日本政府也声明并非战争赔款。)

民国政府统治末期

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衡宝战役之后,桂系和国民党政府控制的军队18万余人收缩广西,11月25日,第四野战军三十九军三四三团从沙塘方面进入并占领柳州。12月19日,柳州市人民政府成立,魏伯任首任柳州市市长。

⑻ 柳州的历史

柳州有着2100多年的建城史,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从考古发掘到的文物来看,5万多年前,在旧石器时代晚期,这里生活着“柳江人”。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在此地始建都城,取名潭中。唐太宗贞观八年(公元634年)改称柳州,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在此设龙城郡。 柳州是南中国古人类“柳江人”的发祥地。古人类文化遗址有白莲洞遗址(旧石器晚期──新石器早中期,距2009年约30000─7000年)、大龙潭鲤鱼嘴遗址(新石器早中期,距2009年约7000年)、蛮王城遗址(父系氏族公社时期,距2009年约4000年)以及柳江两岸台地、蓝家村台地、九头山、甘前岩等古人类文化遗址,此为柳州之原始地域。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设置潭中县,属郁林郡,此为柳州建城的开端。
三国孙吴凤凰三年(公元274年)以郁林郡分出桂林郡,潭中县属桂林郡。
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为郡治所。
南朝齐(公元479─502年),从潭中县地分置齐熙郡。
梁大同六年(公元540年)后为潭中治马平郡治所。
隋开皇11年(公元591年),潭中县改为桂林县,后又改为马平县。
大业元年(公元605年),马平县属桂林。
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属始安郡。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马平县为昆州治所,后昆州又改为南昆州。
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名为龙城郡。
乾元元年(公元758年),龙城郡复名柳州,并沿用至今。

⑼ 柳州城市的历史到底有多长要有根据

公元前111年设置潭中县,属郁林郡,此为柳州建城的开端。到现在2117年.

柳州是南中国古人类“柳江人”的发祥地。古人类文化遗址有白莲洞遗址(旧石器晚期——新石器早中期,距今约30000—7000年)、大龙潭鲤鱼嘴遗址(新石器早中期,距今约7000年)、蛮王城遗址(父系氏族公社时期,距今约4000年)以及柳江两岸台地、蓝家村台地、九头山、甘前岩等古人类文化遗址,此为柳州之原始地域。

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设置潭中县,属郁林郡,此为柳州建城的开端。

三国孙吴凤凰三年(公元274年)以郁林郡分出桂林郡,潭中县属桂林郡。

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为郡治所。

南朝齐(公元479—502年),从潭中县地分置齐熙郡。

梁大同六年(公元540年)后为潭中治马平郡治所。

隋开皇11年(公元591年),潭中县改为桂林县,后又改为马平县。

大业元年(公元605年),马平县属桂林。

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属始安郡。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马平县为昆州治所,后昆州又改为南昆州。

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名为龙城郡。

乾元元年(公元758年),龙城郡复名柳州。

柳州市是汉、壮、瑶等多民族聚居的城市,具有浓郁的乡土文化和民族文化,几千年来一直是汉族和岭南土著民族经济和文化交流、融合的汇聚点,具有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沉积。

1994年元月,柳州市被国务院正式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

阅读全文

与柳州的发展历史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