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发展 > 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

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

发布时间:2021-02-19 17:48:58

❶ 金宜久的学术成果

1,伊斯兰教概论(主编)青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11月2,伊斯兰教史(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8月( 获院第一届优秀成果奖 系国家教育委员会(教育部)委托项目);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
3, 当代伊斯兰教(主编)东方出版社1995年1月(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七五”重点项目当代世界宗教丛书之一);东方出版社2004年1月
4, 伊斯兰教简史(主编)中国逻辑与语言函授大学宗教系1993年6月(系受该系委托编写于内部出版)
5, 中国伊斯兰探秘(专著)东方出版社1999年9月
6, 伊斯兰教的苏非神秘主义(专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8月
7, 伊斯兰教与世界政治(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11月 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8,伊斯兰教(主编)宗教文化出版社1997年10月;2009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9, 伊斯兰与国际热点(合著)东方出版社2001年8月(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九五”重点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九五”重点课题管理项目)
10,简明伊斯兰史(专著)台湾东文图书公司2004年8月
11,认识宗教(专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5月
12,伊斯兰教文化150问(主编) 东方出版社2006年6月
13.当代宗教与极端主义(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1月
14,伊斯兰教卷(当代中国宗教研究精选丛书)(主编)民族出版社2008年1月
15,当代伊斯兰问题(专著)民族出版社2008年1月(为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中心编写的学习文件)
16,王岱舆思想研究(专著)民族出版社2008年4月 1, 穆罕默德的宗教革命,世界宗教研究1979年1期
2, 古兰经在中国,世界宗教研究1981年1期
3, 古兰经在中国,改写后在阿拉伯文版中国穆斯林上于1982年发表
4, 试论《古兰经》的一神思想,世界宗教研究1982年1期
5, Quran in China, Contribution to Asia Studies , E.L.Brill, Leiden No.17, 1983
6, 伊斯兰教复古传统初探,世界宗教研究1982年2期
7, 论马赫迪思想,世界宗教研究1982年4期
8, 试论苏非派的哲学思想,东方哲学研究1980年2期
9, 试论苏非派的哲学思想,外国哲学史研究集刊1984年6期
10, 论加米的?本体论,东方文化集刊1989年1期
11,伊斯兰教与神秘主义,东方文化知识讲座(黄山出版社1988年)
12,苏非派与中国门宦,甘肃民族研究1982年1-2期合刊
13,穆尔太齐赖派的哲学思想(沈青),东方哲学研究1983年1期
14,浅论历史哲学家伊本赫尔东 ,东方哲学研究1985年1期
15,伊本图斐利的哲学思想,东方哲学研究1991-92年合刊
16,照明哲学,东方哲学研究1994-95年合刊
17,穆斯林兄弟会,世界宗教编译参考1983年1期
18,苏非派与汉文伊斯兰教著述,世界宗教研究1984年1期
19,苏非派与中国伊斯兰经堂教育,世界宗教研究1994年2期
20,论汉文伊斯兰教早期著述中的神学思想,世界宗教研究1985年4期
21,伊斯兰教与伊斯兰复兴,世界宗教研究1988年2期
22,论刘智的复归思想,世界宗教研究1990年1期
23,论中国伊斯兰哲学的三一说,世界宗教研究1992年1期
24,论巴哈教的世界主义,世界宗教研究1997年2期
25,新泛伊斯兰主义,世界宗教研究1995年4期
26,伊斯兰教在中国的地方化与民族化,世界宗教研究1995年1期
27,对伊斯兰教的几点认识,世界宗教研究1998年2期
28,宗教在当代社会的蜕变,世界宗教研究2002年2期
29,伊斯兰社会主义思潮初探 ,世界宗教资料1985年1期
30,巴哈教今昔(沈青),世界宗教资料1985年3期
31,国外的苏非派研究(沈青),世界宗教资料1986年1期
32,苏非派与汉文伊斯兰教著述,中国伊斯兰教研究 青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
33,王岱舆的伊斯兰哲学本体论,宁夏社会科学1989年1期
34,试论当代的伊斯兰复兴,西亚非洲所内部出版1989年(伊斯兰复兴运动论集)
35,试论伊斯兰教的自我调节,西亚非洲1989年2期
36,试论伊斯兰教的政治活力,西亚非洲1990年2期
37,论当代伊斯兰主义,西亚非洲1995年4期
38,伊斯兰世界与当代政治,战略与管理1994年4期
39,刘智与《天方字母解义》,阿拉伯世界1996年4期
40,刘智思想在中国穆斯林中的影响,甘肃民族研究1996年3-4期合刊
41,阿拉伯哲学泛论,沈阳出版社1997年(《信仰与理性》)
42,“瓦哈比派”辨(《中国与周边国家及“911”后的国际局势》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43,新柏拉图主义对明末清初汉文伊斯兰教著作的影响(《东方哲学》 台湾养正堂文化出版2002年)
44,The System of Menhuan in China: An Influence of Sufism on Chinese Muslims, Ming Studies, USA, No.19, 1984
45,World Bibliography of Translations of the Meaning of the Holy Quran, Research Centre for Islamic History Art and Culture of Istanbul, Turkey, 1986
46,伊斯兰教发展的基本模式,新疆社会科学2001年1期
47,伊斯兰文化与西方,香港二十一世纪2002年2期
48,对当代国际政治中的伊斯兰问题的认识,世界宗教研究2001年1期
49,王岱舆著作的思想结构,回族研究2002年四期
50,国际政治中的“宗教因素”,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9期
51,马启西诗联注释(《马启西诗联赏识》,中华书局2004年6月)
52,冷战后的宗教发展与国际政治(《世界宗教问题大聚焦》,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民族与宗教研究中心,时事出版社,2003年1月)
53,伊斯兰概述,(香港城市大学《九州学林》2003年秋季);又刊载于《印尼焦点》2003年4月
54,伊斯兰文明与当代伊斯兰问题(《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9月)
55,当前国际政治格局演变中的伊斯兰问题,宗教与世界,国家宗教事务局·宗教研究中心,2004年11月
56,极端主义(《面向21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4月)
57,伊斯兰教(《宗教研究指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
58,伊斯兰教在中国社会生活中的影响 约5千字,美中社会和文化,美中文化研究所(剑桥中国文化中心) 2006年12月
59,重视门宦制度中的教权问题研究 (《宗教与民族》,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11月)
60,中国伊斯兰教教派归属的几个问题,《世界宗教文化》2010年第1期 1, 伊斯兰教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年10月
2, 伊斯兰教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12月 1,中国周边国家伊斯兰教研究( 世界宗教研究所内部印制)1995年12月系中国社会科学院1993年重点研究课题
2,20世纪90年代国际政治中的伊斯兰(世界宗教研究所内部印制) 2000年4月(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九五”重点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九五”重点课题管理项目)
3,甘肃地区伊斯兰教门宦制度与社会和谐关系研究(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内部印制)。2009年 1,伊斯兰教十叶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6月(由本人主编,以世界宗教研究所伊斯兰教研究室名义出书)
2,伊斯兰教文化面面观,齐鲁书社1991年10月(由本人主编,以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伊斯兰教研究室名义出书)(获院第一届优秀成果奖)

❷ 郑欣淼的学术研究

1.《最重要的是转换思路——上海博物馆的启示》,《中国文物报》 2000年1月12日,《中国文化报》 2000年1月19日
2.《全社会参与:建立文物保护新体制的重要课题——从河南省的调查谈起》,《中国文物报》 2000年2月16日
3.《建立全社会参与为重要内容的文物保护新体制》,《求是》 2000年第23期
4.《古代文化的独特视角——我看清代宫廷包装艺术展》,《人民日报》 2000年3月1日,《中国文物报》2000年3月19日
5.《盈耳笙歌期大雅》,《中华文学选刊》 2000年第6期
6.《文物与旅游业关系初探》,《中国文物报》 2000年8月20日
7.《论文物资源在旅游业中的特点及开发、保护问题》,《东南文化》 2001年第5期
8.《关于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立法工作的几个问题》,《文物工作》 2001年第2期
9.《立法:保护民族文物与文化》, 《中国民族》 2001年第5期
10.《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郑欣淼谈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光明日报》 2001年3月21日
11.《保护世界遗产必须强化“公约”意识》,《中国文物报》 2001年11日2日,《中国世界遗产年鉴(2004)》中华书局2004年版
12.《西部文物保护要解决观念问题》,载《穿越千年》国家文物局编学苑出版社2001年
13.《论加强新世纪文博信息化建设》,载《全球化下的中国博物馆》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报社编 文物出版社 2002年
14.《思古幽情——以色列的考古事业》,《文物天地》 2002年第10期
15.《小康社会中的文化建设》,《文艺报》 2002年11月3日
16.《故宫虽分两地 国宝全民族所有——中国时报系总经理黄肇松与北京故宫院长郑欣淼的对谈》,《中国时报》(台湾) 2003年1月8日
17.《故宫的价值与故宫博物院的内涵》,《中国文物报》 2003年5月9日,《故宫博物院院刊》 2003年第4期
18.《从“国宝”展看博物馆的文化传承——文化部副部长兼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先生访谈录》,《书法》 2003年第5期
19.《保护文物 传承文明——访文化部副部长兼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人民日报》 2003年4月25日
20.《关于故宫与故宫博物院》, 2003年10月22日在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的讲演,载《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2003》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1.《论“出师颂”的历史背景》,《故宫博物院院刊》 2003年第6期
22.《紫禁城与故宫学》, 2004年4月10日在紫禁城文化系列讲座第10期的讲演,载《故宫博物院院刊》 2004年第5期
23.《郑振铎与故宫博物院》,《中国文物报》 2004年4月30日
24.《21世纪城市文化融合的三个问题》,第二届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国际论坛的讲演(法国·巴黎,2004年6月25日)
25.《母亲的花儿与母体艺术的保护》,《人民日报》 2004年7月18日
26.《儒生本质 释道情怀——饶宗颐教授〈布袋和尚〉及〈青城山水〉二画赏析》,[香港]《文汇报》 2004年10月9日
27.《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中的法律问题初探》,载《省部级领导干部依法行政专题研讨班学员论文集》第三辑, 2004年10月
28.《关于故宫博物院彻底清理文物藏品的研究报告》,《文物工作》 2005年第1期
29.《故宫学述略》,《故宫学刊》2004年总第1辑
30.《北京故宫与台北故宫文物藏品比较》,《光明日报》 2005年1月14日
31.《摄影世界的人类视角》,《紫禁城》 2005年第1期,《中国摄影报》 2005年2月18日
32.《故宫学:从自发到自觉》,《人民日报》 2005年2月25日,《新华文摘》 2005年第17期,《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2005年6月14日
33.《厥功甚伟 其德永馨——纪念马衡先生逝世50周年》,《故宫博物院院刊》 2005年第2期,《新华文摘》 2005年第14期
34.《故宫在北京,故宫学在世界》,《中华读书报》 2005年8月17日,《深圳特区报》 2005年8月22日
35.《故宫宝藏:80载学术研究与文化整理》,《光明日报》2005年8月30日
36.《故宫的研究要树立开放的心态》,《中国文物报》 2005年10月5日
37.《当代文艺理论的反思与探索》,《人民日报》 2005年10月13日,《中国文化报》 2005年9月1日
38.《沈从文与故宫博物院(故宫学人二题)》,《故宫学刊》2005年总第2辑
39.《故宫八十年与中国现当代文化》,《文汇报》 2005年10月16日
40.《故宫博物院八十年》,《故宫博物院院刊》 2005年第6期
41.《开放型思维与21世纪的故宫博物院》,《书画经典》序
42.《清史研究与故宫学》,在故宫博物院80华诞纪念暨国际清史学术研讨会上的讲演
43.《论博物馆的科学研究——以故宫博物院为例》,在南通博物苑成立100周年学术论坛上的讲演
44.《故宫与故宫学》,2006年4月8日在北京大学的讲演
45.《旧体诗:从复苏到复兴》,《中国文化报》2006年6月22日
46.《永远的故宫永远的保护》,《故宫博物院院刊》2006年第3期
47.《鲁迅的方向仍然是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文艺报》 2006年8月1日
48.《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的传统文化问题》,《中国文化报》2006年8月19日
49.《故宫对于我们的意义》,《解放日报》2006年9月18日
50.《以温情与敬意厚待民族文化》,《解放日报》2006年9月22日,在《解放日报》第六届“文化讲坛”的讲演
51.《鲁迅是一种力量》,《解放日报》2006年10月20日
52.《故宫藏传佛教研究的回顾与前瞻》,在“汉藏佛教美术研究:第三届西藏考古与艺术国际学术讨论会”上的讲演
53.《故宫、故宫文化与故宫学》,2006年12月14日在“学艺兼修·汉学大师——饶宗颐教授九十华诞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演

❸ 急求任继愈的《中华五千年的历史经验》全文

我的网络空间里有全文—内—容http://hi..com/hootse/blog/item/499f8feaa68861dad539c91e.html

❹ 2009年有什么民生

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全省结构性矛盾的影响,我市经济发展遇到很大困难。 面对严峻形势,市委、市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以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动力,把应对危机与调整结构,实现全市经济社会的平稳健康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坚定不移推进新型工业基地、特色文化名城、现代宜居城市、和谐太原和 “法治太原”建设,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全力扩内需、调结构、促增长、保民生,全市政治稳定、经济健康、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改善,新太原建设迈出坚实的步伐。 2009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是阵痛不断的一年,更是面对挑战逆势奋进、艰难创业的一年。我们编辑《太原2009发展备忘录》,就是希望通过回顾这一年我市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的进展,让大家明晰新太原建设的最新成就,从而增添建设新太原的信心。 展望来年,我们充满希望。 旅游经济迅速升温 ◆4月底 太原启动旅游“一卡通”惠民活动,对于更好地应对金融危机,拉动内需,扩大消费,促进就业,保障民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4月 我省赴台旅游首发团起程。 ◆4月底 石太高铁开通,缩短了石太两地的距离,形成了太原、石家庄同城效应,这对于加快石太旅游一体化进程,促进两市之间友好往来和共同繁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市免费发放“农旅卡”8000套兑付金额25万元。为我市乡村旅游注入了一个强大活力,意义深远。 交通事业发展迅速 ◆4月1日 太原至北京的动车正式开通,三晋进入动车时代。 ◆编制地铁线网规划。我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范围与太原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中提出的太原都市区范围一致,研究范围为太原市市域范围,适当扩大至太原经济圈。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及交通发展要求,确定规划年限为2020年,远景展望至2050年。 ◆5月13日 市城市建设管理委员会和交通局举行了交接仪式,将两个单位的组织、人事、业务整体移交给交通局,我市大交通格局基本形成。 ◆7月底 太原枢纽西南环等4条新建铁路开工,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我市铁路枢纽格局,缩短太原与西南、西北各省的时空距离,提升城市间的经济发展互动效应,对我市经济、文化、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城市规划日趋合理 ◆3月 太原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出台。本次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太原城市性质为:山西省省会、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新材料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历史悠久的文化古都。 ◆10月20日 市政府召开第14次常务会,研究并原则通过《关于钟鼓楼地区开发规划方案及有关问题的汇报》、《关于理顺龙城新区体制的报告》、《关于做好今冬供热工作的报告》等。 ◆12月中旬 《太原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通过。大纲评价了上一轮规划实施情况,分析了我市土地利用面临的形势,并就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总体布局、土地利用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区域土地利用调控、中心城区规划控制、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等进行了规划。 积极改善生态环境 ◆3月15日起 全市开展种植纪念林义务植树活动,市民可自创形式种植纪念林。 ◆3月中旬 《加快解决城中村燃煤污染实施方案》获市政府通过,年内六城区要拆除城中村小锅炉7000台。 ◆6月初 市环保局启动了 “百位市民看环保”活动,省城环保工程首次对外开放。 ◆7月 太原西山地区可持续发展论证会暨高端论坛开幕。围绕工业城市转型的实践与探索、城市生态规划建设、旧工业区改造等议题,结合西山地区实际,太原西山地区可持续发展论证会暨高端论坛开幕,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邹德慈等10余位专家将目光盯在太原西山12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纵论这一太原传统工业区如何转变发展模式,实现区域转型发展和文化复兴,为西山地区可持续发展寻求技术、政策等方面的支持。◆8月7日 我市召开创建国家园林城市领导组工作会议,就工作重点作了安排部署,为最后的“大考”做好准备。 ◆10月16日至17日 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专家组对太原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全面评估考核。经过几年的努力,截至2008年底,我市园林绿地总面积达到了7057.73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34.65%,绿地率达到29.65%,人均公共绿地达到8.3平方米。 ◆10月中旬 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专家验收组认为,根据国家有关标准的一般性要求和基本指标,太原市达到了国家园林城市标准。特别是太原各级领导的重视程度之高、魄力之大、城市变化之快、绿化投入之多、公园文化内涵之深、城市绿化美化亮点之多,给专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省城拆除城中村土小锅炉7915台。据统计,7915台城中村土小锅炉拆除后,预计可减少用煤35万吨、烟尘排放6700吨、二氧化硫排放近3000吨,市区冬季燃煤污染控制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区域大气环境质量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搭建经济发展平台 ◆4月 国际镁协2009年太原国际镁业大会暨展览会隆重开幕,此次大会旨在为全球镁业参与者提供一个合作交流的机会,推动国际镁业的可持续发展。 ◆9月初 世界新晋商汇聚“晋商之都”。新中国60华诞即将来临之际,来自国内外的300余名当代晋商精英聚首 “晋商之都”太原,以弘扬晋商诚信创新精神为主题,共同为推进兴晋富民和构建新时代晋商的发展模式和通商平台而出谋划策。 ◆9月中旬 我省首家政银企合作创新型担保公司挂牌成立。 ◆10月 我市中小企业参加第六届中博会取得预期成果。我市代表团组织了10家中小企业进行参展,参展展品主要集中在机械装备和高科技产品上,共有28类70余种。现场签约3个项目,项目总投资4.02亿元,拟引进资金为2.08亿余元。 ◆12月初 《太原市小额贷款公司管理办法 (试行)》通过。 ◆12月2日 2009年市政府第18次常务会议召开,原则通过了 《太原市小额贷款公司管理办法 (试行)》、 《关于太原市第一建筑工程公司改制方案》、 《关于太原市 “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期评估及指标体系调整的报告》等。 特色文化名城建设 ◆2月1日 全市第23次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举行。北京大学校长助理、经济学院院长刘伟作了题为 《金融危机冲击下的中国经济增长》的讲座。2009年我市共举办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9次。 ◆2月3日 第二批省级 “非遗”推荐项目名单公示,我市报送的 “二鬼摔跤”等13项入选。 ◆2月26日 由太原市文广集团与上海文广集团合作建设的太原·东方明珠湖滨广场项目奠基开工。 ◆4月2日 我市纪念太原解放60周年系列活动拉开序幕。2009年,我市以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和太原解放60周年为契机,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和良好社会风尚,组织开展了 “辉煌60年”主题教育等一系列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广大市民的民族自豪感和文明程度明显提升,城市文明形象明显改善。 ◆4月5日 太原舞蹈团成立揭牌暨新编舞剧开排仪式举行。 ◆4月7日 太原新晋商联盟文化传播集团挂牌成立。 ◆4月17日 太原日报报业集团挂牌成立。 ◆4月22日 我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专家研讨会举行。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太原市具有悠久的文明史和2500多年的建城史,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人杰地灵,物华天宝,历史遗存丰富。按照国家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相关规范要求,太原市已达到了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条件,太原市政府应当积极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更好地保护和挖掘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传承和展示历史文脉,更好地践行科学发展。 ◆4月 太原高新区创意产业集团组建成立。 ◆9月1日—7日 2009中国·太原晋商文化艺术周举行。艺术周期间,举办了新晋商大会暨新产业博览会、优秀舞台剧展演、民间文艺表演、中国老电影展映、动漫和文化创意展、 “晋商之路”文化展、晋商品牌文化发展高峰论坛、航拍太原摄影展、旅游服务技能大赛、旅游宣传展示、新晋商形象塑造工程等21项。本届艺术周进一步落实文化惠民举措,丰富人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促进了省城文化市场的发展,荣获第二届节庆中华奖 “最佳文化传承奖”。 ◆9月7日 我市为李丽珠等十大“孝老爱亲模范”颁奖。 ◆9月12日 市委、市政府联席会议举行,会议研究并原则通过 《中共太原市委、太原市人民政府 〈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 ◆9月21日 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 “五个一工程” (2007-2009)评选结果揭晓,新编晋剧 《傅山进京》榜上有名。 ◆9月22日 晋阳古城遗址核心价值研讨会开幕式举行。 ◆9月28日—10月13日 “辉煌60年——— 山西省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成就展”在省展览馆举行。展览期间,共吸引了全省400余家单位12万多人次干部群众参观。 ◆10月17日 第18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举行颁奖仪式,由省委宣传部、市委宣传部和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联合出品的大型文献影片 《决战太原》喜获最佳纪录片奖。 ◆11月7日 太原日报社率先在全省完成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任务并举行总结大会。通过经营性资产的评估和剥离,完善经营性公司各种手续,太报集团真正在经营性公司的转企改制上取得实质性进展。 ◆11月16日 太原龙城电影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组建成立。 ◆12月13日 第十一届中国戏剧节在厦门落幕,我市民营剧团清徐嫦娥文化艺术团排演的新编晋剧 《龙兴晋阳》荣获优秀剧目奖,主演胡嫦娥荣获优秀表演奖。 ◆12月26日 市文广系统 “一台三公司”,即太原广播电视台、太原市文广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太原市歌舞杂技团有限责任公司、太原市话剧团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授牌。我市按照中央和省规定的 “路线图”、 “时间表”和 “任务书”,全面完成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各项任务。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4月9日 我市数字化城市管理试点工作通过国家验收专家组验收,我市迈入全国数字化城市管理试点城市行列。 ◆7月 我市成为首座 “全国数字城市示范市”。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测绘局局长徐德明向我市授予“全国数字城市示范市”的第一块铭牌,并对“数字太原”给予了高度评价:“太原在数字城市建设方面为全国做出了表率,也将在‘数字中国’建设方面起到极大推动作用。”

❺ 俞孔坚的作品有哪些

成就荣誉
2005年至今
2010 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颁发的景观设计类唯一最高奖项——杰出设计奖 2007 世界青年建筑师奖Ar Award Commended (The Architecture Review) 2007 世界滨水设计最高荣誉奖(Excellence on the Waterfront Top Honor Award) 2007 主持的绿荫里的红飘带-秦皇岛汤河公园,获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颁发的设计荣誉奖 2006 主持的飘浮的花园-黄岩永宁公园,获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颁发的设计荣誉奖 2005 主持的黄岩永宁公园,获中国建设部颁发的“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2005 本人被国务院侨办授予“首届华侨华人专业人士杰出创业奖” 2005 主持的沈阳建筑大学稻田校园,获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颁发的设计荣誉奖 2005 主持的台州“反规划”,获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颁发的规划荣誉奖 2005 本人被北京市人事局授予“第二届北京市留学人员创业奖”
2000年至2004年
2004 主持的中山岐江公园,获文化部、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会金奖” 2004 主持的四川都江堰水文化广场,获国际青年建筑师推荐奖(Ar+d Recommended) 2004 主持的中关村生命科学园,获第十届首都规划建筑设计汇报展“城市环境优秀设计方案奖” 2004 主持的中山岐江公园,获得“中国现代优秀民族建筑综合金奖” 2003 本人被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联合授予“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 2003 主持的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入选全球竞赛仅有的三个优选方案之一 2003 主持的中山岐江公园,获“中国建筑艺术奖--城市环境艺术优秀奖” 2003 主持的中关村生命科学园,获“北京市第十一届优秀工程设计、第八届优秀工程勘察规划 设计一等奖” 2002 主持的中山岐江公园,获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颁发的设计荣誉奖(中国首次获得此奖) 2002 主持北京奥林匹克公园设计国际竞赛,获优秀奖 2001 主持的西藏昌都中路步行街项目,获中国建设部首届“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2000 主持中关村生命科学园规划国际竞赛一等奖(中标) 2000 主持中关村丰台科技园规划国际竞赛一等奖(中标)
[编辑本段]著作成就
国内外发表论文250余篇,专著14部,译著多部,论题包括城市与区域规划、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景观生态、文化与感知方面的研究。
[编辑本段]专著目录
2001年至今
2006, Kongjian Yu and Mary Paa, The Art of Survival, The Images Publishing Group, Victoria, Australia 2006俞孔坚,生存的艺术:定位当代景观设计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俞孔坚, 李迪华,刘海龙著“反规划”途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俞孔坚 刘向军 李鸿,田_人民景观叙事南北案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 俞孔坚 石颖 Mary Pua人民广场:都江堰广场案例,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俞孔坚 王建 黄国平,土呷,李伟,陀罗的世界——藏东乡土景观阅读与城市设计案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俞孔坚 庞伟,《足下文化与野草之美----岐江公园案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俞孔坚 李迪华,景观设计:专业,学科与教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俞孔坚 李迪华著,城市景观之路—与市长们交流,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俞孔坚 Davorin Gazvoda 李迪华等著, 多解规划---北京大环案例,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俞孔坚 编著,设计时代—国内著名艺术设计工作室创意报告:土人景观,河北美术出版社, 2001,俞孔坚 等著,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从硅谷到中关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8年至2000年
*1998,2000,俞孔坚 著,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8,俞孔坚 著,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台湾,田园文化出版社。 *1998,2000,俞孔坚 著,理想景观探源:风水与理想景观的文化意义。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8,俞孔坚 著,生物与文化基于上的图式――风水与理想景观的深层意义,台湾,田园文化出版社。
[编辑本段]主要论文
2008年
2008, 俞孔坚,重建家园的精神孔坚,新建筑,04:28-30 2008,俞孔坚,熊亮,李青,刘文晋,李迪华,震后农民居民安置研究——以四川卧龙特别行政区居民安置为例,新建筑,04:76-79。 2008,俞孔坚,张蕾黄泛平原适应性“水城”景观及其保护和建设途径,水利学报,2008(6):688-696 2008,俞孔坚 李迪华 李伟,京杭大运河的完全价值观,地理科学进展,2008(02): 2008,俞孔坚,一部泪水锈蚀的历史:为《锈迹——寻访中国工业遗产》序,发表在:《锈迹——寻访中国工业遗产》,中国工人出版社 2008,俞孔坚, 波士顿中国城公园:记忆与展望,城市环境设计,1:58-63. 2008,俞孔坚 奚雪松 王思思, 基于生态基础设施的城市风貌规划——以山东省威海市为例,城市规划,03:87-92 2008,俞孔坚,新唐人街——波士顿的中国城公园, 建筑学报,(03):60-63
2007年
2007,俞孔坚,张蕾,基于生态基础设施的禁建区及绿地系统——以山东菏泽为例,城市规划,2007(12):89-92 2007,Kongjian Yu a; Mary G. Paa, China's cosmetic cities: Urban fever and superficiality, Landscape Research, Volume 32, Issue 2 April 2007, pages 255 – 272 2007,俞孔坚 凌世红 方琬丽, 棕地生态恢复与再生——上海世博园核心景观定位与设计方案, 建筑学报, 2007(2):27-31. 2007,俞孔坚,朱强,李迪华中国大运河工业遗产廊道构建:设想及原理, 建设科技, No.11:28-31; No.13:39-41 2007,俞孔坚,田的艺术——白话景观与新乡土, 城市环境设计,2007(6):10-14 2007, 俞孔坚,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地理论与实践. 风景园林,1:55-64. 2007俞孔坚 张蕾黄泛平原古城镇洪涝经验及其适应性景观,城市规划学刊,(05):85-91. 2007,俞孔坚,中国的自然保护工作亟待进行体制、规划方法和保护理念上的全面革新,人与生物圈,(1):78-79 2007,俞孔坚 韩西丽 朱强, 解决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生态基础设施途径, 自然资源学报,2007,2(5): 808-816. 2007,俞孔坚 李迪华,可持续景观,城市环境设计,1:7-12。 2007,俞孔坚,陈晨, 牛静,最少干预——绿林中的红飘带 :秦皇岛汤河滨河公园设计,城市环境设计,1:19-27。 2007,俞孔坚,石春 尤文元,非常地方的寻常景观——中共中央党校东区景观设计,城市环境设计,1:47-53。 2007,俞孔坚,关于生存的艺术,城市环境设计,1:60-63。 2007,俞孔坚,国际性与民族身份:中国当代景观与城市设计实践,建筑与文化,1:12-15。 2007,俞孔坚 李迪华 韩西丽,“反规划”之台州案例,建筑与文化,1:20-23。 2007,俞孔坚 凌世红 马特,蔓延———上海世博园中心绿地 设计与工业遗产利用,建筑与文化,1:24-26。 2007,俞孔坚,李迪华 韩西丽 裴丹,网络化和拼贴:拯救乡土村落生命之马岗案例,城市环境设:02:26-33
2006年
2006, 俞孔坚 李迪华 韩西丽 栾博,新农村建设规划与城市扩张的景观安全格局途径:岗案例, 城市规划学刊,5:38-45. 2006,Kongjian Yu, Positioning Contemporary Landscape Architecture in China, Topos,56:91-98 2006, 俞孔坚,伦理学视野中的新农村建设:“新桃源”的陷阱和出路,科学对社会的影响,3:26-31。 2006, 俞孔坚, 高悬在城市上空的明镜——再读《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北京规划建设,3:97-98。 2006,俞孔坚,新农村建设宜先做“反规划”,北京规划建设,3:189-191。 2006,俞孔坚,20世纪中国景观设计学科大视野,全国高等学校景观学(暂)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筹),2005国际景观教育大会学术委员会,景观教育的发展与此同时创新---2005国际景观教育大会论文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pp.38-42. 2006,俞孔坚,为中国而设计新景观,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美术家协会环境艺术设计委员会,鲁迅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 编:为中国而设计:第二届全国环境艺术设计大展论文集。Pp.237-238 2006,周年兴 ,俞孔坚 ,黄震方,绿道及其研究进展,生态学报,Vol. 26 ,No. 9:3108-3116. 2006,俞孔坚,生存的艺术:定位当代景观设计学,建筑学报,39-43. 2006, 俞孔坚, 方琬丽, 中国工业遗产初探, 建筑学报,8:12-15。 2006, 俞孔坚,关于防止新农村建设可能带来的破坏、乡土文化景观保护和工业遗产保护的三个建议, 中国园林,8:08-12。 2006,俞孔坚 关于中国工业遗产保护的建议,景观设计, 4:70-71. 2006,俞孔坚 刘向军 张蕾 贾军,中国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实践, 景观设计4:72-76 2006, 俞孔坚 石春 文航舰 取样天津:桥园设计方案, 建筑学报,5:80-81 2006,俞孔坚 金园园 轰伟 任冬丽平山漾——一个新都市公园——上海市宝山区绿龙公园设计方案,建筑学报, 5:78-79 2006,俞孔坚 张静 刘向军, 与大海相呼吸——秦皇岛滨海植物园和鸟类博物馆设计, 建筑学报,5:82-83 2006, 俞孔坚 贾军 石春 王浩, V-通道:北京燕山煤气用具厂旧址公园设计,建筑学报,5:84-85. 2006,俞孔坚, 走向新景观,建筑学报,2006,5:73 2006,俞孔坚,绿色景观:景观的生态化设计,第二届国际智能、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特报告,建设科技, 7:28-31。 2006,周年兴, 俞孔坚, 黄震方,关注遗产保护的新动向: 文化景观, 5:61- 05 2006, Kongjian Yu, Dihua Li and Nuyu Li, The evolution of Greenways in China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76: 223-239
2005年
2005,俞孔坚,李迪华,刘海龙,程进,基于生态基础设施的城市空间发展格局,城市规划, 9:76-80, 2005,俞孔坚,城市景观之路——通向生态与人文理想,国家图书馆, 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北京图书馆出版社,p271-313 2005,俞孔坚 王志芳 黄国平,论乡土景观及其对现代景观设计的意义,华中建筑,04:123-126 2005,俞孔坚 李迪华 韩西丽,论“反规划”,城市规划, 09:64-69。 2005,朱强 俞孔坚 李迪华,生态学报,景观规划中的生态廊道宽度,2005(vol.25 no.9):2407-2412 2005, 俞孔坚,张蕾,周菁,新苏州园林:运河工业文化景观廊道——苏州运河(宝带桥至觅渡桥段)两岸景观规划案例,城市水景观建设和水环境治理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扬州,2005.5.30-3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2005,俞孔坚,刘玉杰,刘东云,河流再生设计——浙江黄岩永宁公园生态设计,中国园林,5:1-7。 2005,俞孔坚 韩毅,韩晓晔,将稻香溶入书声——沈阳建筑大学校园环境设计,中国园林,5:12-16。 2005,俞孔坚,黄刚,李迪华,刘海龙,景观网络的构建与组织——石花洞风景名胜区景观生态规划探讨,城市规划学刊,3:76-81。 2005,俞孔坚,李伟,李迪华,李春波,黄刚,刘海龙, 2005, 快速城市化地区遗产廊道适宜性分析方法探讨 ——以台州市为例, 地理研究, 1:69-76
2004年
2004, Kongjian YU , Patricia Ruan, De astillero a parque. Habitar, Septiembre: 24-27. 2004,Kongjian YU, Birgit Linder, Ein eigener Stil. Garten+Landschaft, Dezember:20-22. 2004,Kongjian YU,Turenscape, Fishimouth-inspired Landscaping, Dujiangyan City, China. Architectural Review, December:98. 2004,俞孔坚,世界遗产概念挑战中国,中国园林,11:68-70. 2004,俞孔坚 李迪华,景观生态规划发展历程——纪念麦克哈格先生逝世两周年。俞孔坚 李迪华主编,景观设计:专业、学科与教育,pp70-9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俞孔坚, 寻常景观的诗意,中国园林, 12:25-28 2004,俞孔坚 李鸿 李斌 庞伟,“福田”——试验田演绎——论深圳市中心区中心广场及南中轴景观工程设计,城市规划,09:93-96. 2004,俞孔坚,论当代中国设计创新的大视野, 上海美术 03:6-11 2004, 俞孔坚 李迪华,城乡生态基础设施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建设事业技术政策纲要,115-124 2004, 俞孔坚 万钧 石颖,寻回广场的人性与公民性:成都都江堰广场案例,新建筑4:25-28. 2004,俞孔坚 李伟,续唱新文化运动之歌:白话的城市与白话的景观,建筑学报,08, 5-8 2004, 俞孔坚,以城市美化的名义:当代中国城市“暴发户文”化现象剖析,世界文化的东亚视角:中国哈佛-燕京学者2003北京年会暨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 171-185。 2004,俞孔坚,还土地和景观以完整的意义:再论“景观设计学”之于“风景园林”, 中国园林,07:P37-40 2004,俞孔坚,李迪华.城市河道及滨水地带的“整治”与“美化”.现代城市研究.2003(5):29-32. 2004, 俞孔坚,李伟,以新文化运动的名义:呼唤白话的景观与白话的城市,为中国而设计,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美术家协会环境艺术设计委员会,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编,12-18. 2004, 俞孔坚 李迪华,《景观设计:专业学科与教育》导读, 中国园林,5:7-14 2004,俞孔坚 张蕾 刘玉杰,城市滨水区多目标景观设计途径探索 ——浙江省慈溪市三灶江滨河景观设计,中国园林 5:28-32 2004,俞孔坚 李迪华 李 伟,论大运河区域生态基础设施战略和实施途径,地理科学进展,1:1-12 2004,俞孔坚,土地的设计:景观的科学与艺术,规划师,2:13-17。 2004,俞孔坚 周年兴 李迪华,不确定目标的多解规划研究 ——以北京大环文化产业园的预景规划为例,城市规划,03:57-61 2004, 俞孔坚等(土人),中国建筑装饰装修,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及中心区景观设计A04方案,2004,02:136-143 2004,俞孔坚 刘向军,走出传统禁锢的土地艺术:田,中国园林,02:13-16。
2003年
2003,俞孔坚,论景观,中国建筑装饰装修,12 2003,俞孔坚,善待圆明园遗址——在《圆明园遗址公园恢复规划》座谈会上的发言,北京规划建设,增刊: 53-55 2003,俞孔坚,论建筑与景观的特色,杨永生,《建筑百家言续编——青年建筑师的声音》P112-114 。 2003,俞孔坚 建筑创作,以土地的名义:对景观设计的理解,建筑创作,(7):18-29。 2003,俞孔坚 石颖 郭选昌,设计源于解读地域、历史和生活——都江堰水文化广场,建筑学报,9:46-49。 2003,俞孔坚 石颖 吴利英,北京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东段)国际竞赛获奖方案介绍,中国园林,11:14-16。 2003,俞孔坚 李向华,博雅西园景观设计,中国建筑装饰装修,11:74-77。 2003,都江堰广场,北京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所,景观设计,2003年亚太区景观建筑设计论坛特辑,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P。1-6。 2003,俞孔坚,论建筑与景观的特色, 杨永生主编,建筑百家言续编——青年建筑师的声音,P.112-P.114。 2003,俞孔坚,凌世红,李向华,刘亦忻等,从区域到场所:景观设计实践的几个案例,建筑创作,2003(7):70-79。 2003,俞孔坚,土地的设计:景观的科学与艺术,《北大讲座》第三辑
2002年
2002,Yu, Kongjian, 5th International Eco-city Conference,Key Note speak.shengzhen. 2002,俞孔坚 李健宏,一个小庭院的设计-北京西洼高尔夫会所, 中国园林 2002, 俞孔坚,难忘的禁林——87年首届城市规划青年论文竞赛回顾,城市规划 2002,俞孔坚 庞伟,理解设计:中山岐江公园工业旧址再利用,建筑学报, (08):47-53 2002,俞孔坚 刘玉杰 张蕾,与自然、城市及历史的对话--沈阳市北塔公园规划设计, 中国园林。 2002,俞孔坚 李迪华,论反规划与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杭州市园林文物局,杭州城市绿色论坛论文集,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55-68。 2002, 俞孔坚,王建,张晋丰,曼陀罗的世界:西藏昌都昌庆街设计与建设,建筑学报,3:41-45. 2002, 俞孔坚,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呼唤人性场所, 城市环境艺术,中国建筑学会主编,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PP. 4-6. 2002,锈迹封存的记忆----中山歧江公园,城市环境艺术,中国建筑学会主编,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PP. 57-59. 2002, 俞孔坚,胡海波,李健宏,水位多变情况下的亲水生态护岸设计--中山岐江公园案例,中国园林,1:33-36. 2002, 俞孔坚,景观的含义,时代建筑,1:14-17。 2002,土人,哭泣的母亲河,时代建筑,1:33。
2001年
2001,俞孔坚 李迪华,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概念与原理,中国园林,6:03-10. 2001,俞孔坚 李迪华 潮洛蒙,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十大景观战略,规划师,6:9-13. 2001,俞孔坚,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十大景观战略,在全国人居环境发展研讨会上的报告(2001。10。25,北京)和21世纪绿色城市论坛上的报告(2001.11.9厦门) 2001,范文杰,俞孔坚,李迪华,2001,江南渠网景观的格局分析与生态规划—以江苏省扬中市为例。周光召主编,新世纪、新机遇、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国科协2001年学术年会:668。 2001,俞孔坚,张东 等, 生命细胞、景观格局与创新网络---中关村生命科学园规划。建筑学报,1037-40。 2001, 俞孔坚 王建 张晋丰,西藏昌都中路设计与建设,中国人居环境发展研讨会主导报告,中国人居环境发展研讨会论文集,中国建设部,pp6-13。 2001,俞孔坚 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中山歧江公园设计,新建筑,2001(5):17-20 2001,俞孔坚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呼唤人性场所,城市公共环境论坛主导报告, 2001.7.19-21,成都 2001,俞孔坚, 曼驮罗的世界:西藏昌都中路设计,国际建筑中心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of Building Centers)2001年大会主导报告, 国际建筑中心联盟2001年大会组委会,国际建筑中心联盟2001年大会论文集,47-51。 2001,俞孔坚 李迪华,特大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安全格局,新世纪中--欧大城市发展学术讨论会主导报告, 新世纪中--欧大城市发展学术讨论会论文集,87-90。 2001, 俞孔坚,城市规划建设慎蹈百年覆辙:从国际城市美化运动看当今中国之城市化妆,首届世界规划教育院校大会主导发言, 2001-7-13,,上海。规划师, 2001,9。 2001,俞孔坚,黄国平,高科技园区的发展战略与生态规划:广东省南海信息产业园案例,城市发展研究,3:58-64 2001,俞孔坚,张东 等, 生命细胞、景观格局与创新网络---中关村生命科学园规划。城市规划,5:76-80。 2001,俞孔坚,警惕:暴发户与小农意识下的城市美化运动及其危害,中国建设报,4月16日。 2001,俞孔坚,一个不散的幽灵:暴发户与小农意识下的城市化妆运动,雕塑,1:1-19。 2001,俞孔坚 李迪华 孟亚凡,湿地及其在高科技园区中营造,中国园林,2:26-28 2001,俞孔坚 张东 李向华等生命的细胞与可持续的创新网络----《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修建性详细规划》实施方案,北京规划建设,2001,2:17-19 2001,俞孔坚,咸阳中华广场释注, 规划师,3:107 2001,俞孔坚 李迪华 段铁武, 敏感地段的景观安全格局设计及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以北京香山滑雪场为例,中国园林,1:11-16。 2001, 俞孔坚,警惕暴发户与小农意识下的城市美化运动及其对可持续城市的危害.中国可持续发展, 香港新闻出版社,德中传统文化研究会, 1:19-26
2000年
2000, 俞孔坚,张东, 一个创新的网络,生命绿树之果中关村软件园规划方案.北京规划建设,5:17-19. 2000, 俞孔坚,李健宏,张东, 从场地特征中寻找生态与文化主题---深圳宝安上合公园规划, 规划师,16(5):32-34. 2000,俞孔坚,为创新过程而设计----中关村西区规划方案,建筑学报 10:49-52。 2000,俞孔坚,从田园到高科技园园的涵义(之二),中国园林,8:37-41 2000,俞孔坚,从田园到高科技园园的涵义(之一),中国园林,4:46-51 2000 ,俞孔坚,吉庆萍, 国际城市美化运动之于中国的教训(上),中国园林,1:27-33. 2000, 俞孔坚,吉庆萍, 国际城市美化运动之于中国的教训(下),中国园林,2:32-35 2000, 李迪华,俞孔坚,城市形象与城市特色的灵魂------ 一份来自三峡移民新城规划建设调查的启示, 中国园林,2:26-28. 2000,俞孔坚,追求场所性:景观设计的几个途径及比较研究,建筑学报 2:45-48。 2000, 俞孔坚,高技术中心设计的场所性---- 以中关村西区规划方案为例.城市规划,5:55-57。
[编辑本段]主持项目
1997年回国创办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和北京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持和参与了百余项较大的国际国内城市规划与景观设计项目,多次获得国内外设计大奖。其中,最著名的有广东中山岐江公园、浙江台州黄岩永宁公园、秦皇岛汤河公园、沈阳建筑大学稻田校园、台州“反规划”、中关村生命科学园、都江堰水文化广场、西藏昌都中路步行街等。

❻ 王晓秋的个人简介

王晓秋,江苏人,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在中国近代史和中日关系史研究方面有较高学术水平和成就,在国内外学术界有一定影响,并曾在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等处作讲座。

❼ 北京时代华语国际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时代华语简介:
1、北京时代华语图书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4500万元,总部设立在北京,全国都有分支机构,并在美国设有出版分支机构; 主要从事图书策划与总发行业务。
2、时代华语在美国纽约成立了一家子公司:CN Times. 旨在建立中美图书文化交流,已签约100多种图书,将带领企业和民营图书行业走出国门。
3、时代华语拥有多家子公司,将按照集团公司运作模式,其中一家子公司是与长江文艺出版社合资的企业,实力相当雄厚。
4、时代华语主要从事图书策划与总发行业务,目前涉猎8大方向的图书产品,年出产图书数量800多品种,销售码洋过亿,实力雄厚,在民营出版行业中排列前三,策划了《大国崛起》、《做最好的党员》、《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公司的力量》、《中国梦》、《道路自信:中国为什么能》、《红轮》、《本色》、《货币战争5》、《罗辑思维》等一系列两个效益俱佳的畅销图书,多种图书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表扬和推荐,成为一家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民营领军策划企业。
5、时代华语已形成了时政、经管、文学、传记、社科等几个版块的产品线,各产品线均形成了一定规模,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优势非常明显,在业内具有良好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6、时代华语已经建立了完善的分销体系,拥有新华书店、网络书店、民营时政、民营社科、机场、商超、邮政等多条销售渠道,共500余家批发商,辐射全国各地3,000余个销售网点。
7、时代华语关注员工发展,发展稳定,有较好的员工晋升体系,通过努力获得晋升的员工占10%,在职两年以上的员工占半数。
8、我们的薪酬体系偏重员工潜力提升和发展,鼓励绩效和提成收入,增强员工工作积极性。
9、时代华语运营规范,正处于上市的规划和流程中,因此劳动关系严格按照劳动法规定,入职即签署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保五险和公积金。
10、时代华语关注员工福利,除国家规定的五险一金,还有定期为员工举行生日会,每年一次出行,定期体检,节假日礼金礼品,午餐补助,入职半年以上可申请办理工作居住证。
11、我们能为优秀人才提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并缩短面试流程和周期(1-2次),以降低应聘人员的出行成本。
12、时代华语视人才为企业最大的财富、以实现员工价值最大化为己任、以促进员工与企业的共同成长为目标,为员工创造广阔的施展平台和发展空间,公司正以其超前的经营理念、创新的营销意识和独特的企业文化期待有识之士加盟。
如需了解更多公司介绍,请登录公司网址:www.chinamediatime.com进行查阅
法定代表人:朱大平
成立日期:2008-02-29
注册资本:4200万元人民币
所属地区:北京市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1101066723546535
经营状态:开业
所属行业:批发和零售业
公司类型: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英文名:Beijing Mediatime Books CO.,LTD
人员规模: 100-499人
企业地址:北京市丰台区科技园富丰路4号工商联科技大厦03B01、02、03、04房间
经营范围: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多媒体制作;信息咨询;企业形象策划;技术开发;技术服务(不含中介);声乐技术培训;销售电气设备、文化体育用品、办公用品;电脑图书设计;图书选题、策划;版权转让与代理服务;著作权代理服务;版权贸易;货物进出口;代理进出口;设计、制作、代理、发布广告;影视策划;图书、报纸、期刊及电子出版物总发行(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有效期至2018年11月06日);图书、报纸、期刊、电子出版物、音像制品批发、零售、网上销售(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有效期至2022年04月30日);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企业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

❽ 什么样的阅读才是“大阅读”

曹保印 无论在什么样的国家,一国政府之部级领导干部,都是社会高阶层。作为现代政治制度的必然产物,这个高阶层群体人文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广大民众的命运,因为他们的决策与行为后果,是由广大民众直接承受的。所以,提升这个群体的人文素养,无疑是极为重要的事,它既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又具有深远的历史价值。显然,这就需要使他们对历史文化,有深度与广度兼具的认知。 要达到这个目的,一个便捷的路径就是阅读。著名教育家朱永新说,阅读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也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发育史。不过,所谓“阅读”,并不一定就是开卷,还可以是开课——听讲座。听一场高质量、高水平、高纯度的专题讲座,其收获不但绝对不会少于阅读一本专业图书,而且更为形象,更为生动,更为活泼。要知道,与书面语的表达相比,口语化表达永远是最通俗易懂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听讲座”实际上可以定义为“大阅读”。这也正是“大阅读”的一个重要方面——形式之大,收获之大,雅俗共赏之大。值得肯定的是,在将“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的诸多讲座内容,整理成同名丛书时,整理者有意保留了讲座时的口语表达,使阅读变得像现场听讲座一样轻松愉悦。 更重要的是,这种“大阅读”是活的阅读,不是死的阅读。因为听讲座可以和讲者、其他听者互动,碰撞出更多灵性的火花,从而引燃起思想之炉。我们常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听到的“一席话”,为什么会比读来的“十年书”,还要更有收获?原因之一就在于,这“一席话”是高质量、高水平、高纯度的,并且出自“君”之口——“君”者,“君子”也,德才兼备之士。 不必怀疑,由中央国家机关工委、文化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就是高质量、高水平、高纯度的讲座,不但讲者全部是国内顶级的专家学者,听者顾名思义也都是顶级的政府领导干部,他们之间的倾听、交流与互动,必然会碰撞出很多极具价值的灵性火花。这也正是许多部级领导干部愿意放弃休息日,甚至风雨无阻,长年坚持认真听讲座的根本原因。 以葛剑雄为例。在2010年全国两会上,身为全国政协常委的他,如是直言:教育部的学术反腐不是“零容忍”,而是“零作为”。可以想见,在讲座中,即便面对众多部级领导干部,葛剑雄也一样会率真而言,讲出真学问,讲出真性情,讲出真问题。 在《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丛书的“资政卷”里,谈到明朝的倭寇问题时,葛剑雄同样如是直言:“明朝有倭寇,以前都称倭寇为日本人对中国的侵略。其实,‘倭寇’主要是福建以及沿海的走私商人或海盗,他们雇佣一些日本人打仗,地方官打不过他们,就报告朝廷,我们不是打不过,因为都是日本人,很厉害,所以就称为倭寇。倭寇主体是中国人,首领是王直(一作汪直),是徽商……郑成功的母亲——郑芝龙太太就是日本人,郑成功是中日混血儿。现在日本还有她的碑和墓。”(葛剑雄:《中国疆域的变迁》) 这种在部级领导干部面前,不避民族情绪,不避意识形态,敢为历史翻案的胆识与见识,在《中国疆域的变迁》一文,也就是同题讲座中,处处可见,令人眼界大开,思路大开。显然,这种胆识与见识,非大学者不能有,非大气度不能有,非大气场不能有。这也正是“大阅读”的另一面——大学者、大气度、大气场。显然,要想达到这样的大气场,仅讲者一人之胆识与见识并不够,还要有众听者海纳百川的大胸怀、大眼光。这是成就“大阅读”之大的重要基础。 既然是“资政卷”,而且讲座的本来目的,也就是为了资政,所以,对外积极开放的精神、“拿来主义”的态度,在讲座(丛书)中体现得十分明显。从这个意义上讲,“大阅读”之大的第三个方面,就是大视野、大国家——发达国家、大思维——以小见大的思维。以大见大易,以小见大难,因其难而成就其大。这实际上将雅俗共赏的“大阅读”提升了一个高度,不仅仅是语言上的雅俗共赏,更是表达形式上的雅俗共赏。显然,无论听者还是读者,都会非常受益。 比如,周志忍教授在讲发达国家政府绩效管理时,举了这样一个生动形象的例子:“美国交通部的目标之一是‘降低市内交通事故率’,每年都要统计、核实、分析。有一年发现交通事故里小学生事故上升,调查分析后认定,儿童夹克服系带是一个重要因素:系带对大人没有问题,小孩系不好一短一长拖着,上下校车或公交车时勾了、夹了,结果把小孩摔倒弄伤。原因搞清楚了就要变,但交通部没有管理夹克设计的权力。于是美国交通部写了一份报告,找到消费品安全委员会,两家协商探讨,由后者出台一个夹克服设计标准,解决了这个问题。” 接下来,他尖锐地指出:“跨部门合作有效,是不是美国人觉悟高、责任心强?不是这样。关键是有一套机制来保证。在这个案例里有两个最基本的机制:结果导向和民主监督。”“这个例子中不是主管官员觉悟高,而是目标责任使然,是结果导向的责任机制在起作用。对消费品安全委员会来讲,交通部已经给你写报告,认定系带是造成事故的一个原因,要求你采取措施,如果你拖拉,那你就得给老百姓个交代,给国会个交代。所以谁也不敢不动。”(周志忍:《发达国家政府绩效管理》)随后,他又对比中国的制度设计,指出问题所在。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这套丛书在“大阅读”这个概念上,其实还可以做得更好,从而实现更大突破,那就是除了讲者的讲稿,还应收录讲者与听者、听者与听者沟通、交流时的问与答,哪怕问只是一个字,答也只是一个字。 理由如下: 一、问与答本身,是讲座这种“大阅读”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问与答所传递的丰富信息,在某种意义上比讲座内容本身更有价值。

❾ 田余庆的个人论著

《太平天国史料》,神州国光社,开明书店,1950年(与金毓黻合编)
《中国史纲要》秦汉魏晋南北朝史部分
《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初版,1991年第2版,1996年第三版,2005年第四版,2012年5月第五版。
《秦汉魏晋史探微》,中华书局,1993年11月。
《秦汉魏晋史探微(重订本)》(中华学术精品),中华书局,2004年2月新1版,2006年1月第2次印刷。
《拓跋史探》,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3月;修订本2011年1月。
《当代名家学术思想文库·田余庆卷》,万卷出版公司,2011年1月。
《秦汉魏晋史探微(重订本)》,中华书局,2011年6月第3版第4次印刷。
(附)资料编辑: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国》,神州国光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全书八册,负责编辑一、二册) 睹书伤逝:纪念逯耀东先生,《书城》2008年第11期。又见逯耀东《抑郁与超越:司马迁与汉武帝时代》卷首(三联书店,2008)
中国古代史上的国家统一问题,《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
关于拓跋猗卢残碑及题记二则——兼释残碑出土地点之疑,《中华文史论丛》2008年第1辑
彭城刘氏与佛学成实论的传播,《秦汉魏晋史探微(重订本)》(中华书局,2004)
关于“猗卢之碑”残石拓片,《拓跋史探》(三联书店,2003)
文献所见代北东部若干拓跋史迹的探讨,《燕京学报》新十三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代歌、代纪与北魏国史,《历史研究》2001年第1期
代北地区拓跋与乌桓的共生关系——《魏书·序纪》有关史实解析,《中国史研究》2000
关于子贵母死制度研究的构思问题,《学林春秋》二编上卷(朝华出版社,1999)
北魏后宫子贵母死之制的形成和演变,《国学研究》第五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独孤部落离散问题——北魏离散部落个案考察之二,《庆祝邓广铭教授九十华诞论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
贺兰部落离散问题——北魏离散部落个案考察之一,《历史研究》1997年第2期
南北对立时期的彭城丛亭里刘氏,《汤用彤先生诞辰百周年纪念论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与滕昭宗合著
东三郡与蜀魏历史,《国学研究》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蜀史四题——蜀国新旧纠葛的历史追溯,《文史》第三十五辑(1992)
孙吴建国的道路,《历史研究》1992年第1期
暨艳案及相关问题,《中国文化》第四期(香港,1991)
隆中对再认识,《历史研究》1989年第5期
说张楚,《历史研究》1989年第2期
北府兵始末,《纪念陈寅恪先生诞辰百年学术论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又载《地域社会在六朝政治文化史上所起的作用》(谷川道雄主编,日本玄文社,1989)
消除“代沟”,共同前进——《文史哲》笔谈,《文史哲》1987年第1期
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四川社科院出版社,1986)
古运河开发中所见的一个问题,《运河访古》(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论轮台诏,《历史研究》1985年第1期
汉魏之际的青徐豪霸,《历史研究》1983年第3期
秦汉魏晋南北朝人身依附关系的发展,《中国史研究》1983年第3期
诸葛亮《与兄瑾论白帝兵书》辨误,《文史》第十四辑(1982)
李严兴废与诸葛用人,《中华学术论文集》(中华书局,1981)
曹袁斗争与世家大族,《历史研究》1974年第1期
关于曹操的几个问题,《光明日报》1959年4月9日,又1960年三联书店出版《曹操论集》

❿ 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

我的网络空间里有全文—回—答http://hi..com/hootse/blog/item/499f8feaa68861dad539c91e.html

阅读全文

与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