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漯河市的由来由来
漯河市的由来
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定居生息。其中贾湖遗址最具有代表性。商周时期,漯河小镇就逐渐形成,因滨临隐水(今沙河)故称隐阳城,属召陵县管辖。南北朝时期,隐阳城改称奇雒城。隋炀帝大业年间,奇雒城改名殷城,因它紧傍隐水,隐水又名殷水,城随水名。
南宋时,为防洪水及土匪侵害,在殷城周围修筑了寨墙,因隐、澧水在此交汇,寨取名源汇,镇取名上口(又名新寨镇),与东边的下口(今周口)镇遥望相呼应。元代,因沙澧河相汇处,河湾状似海螺,将上口镇更名为螺湾河镇。《郾城县记》记述:“沙澧二河在镇西北汇流,形似螺,因此名湾为螺,地以湾名。”
明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山东定陶进士乔迁任郾城知县,认为“螺”字用于地名不雅,遂改“螺”为“漯”。清末,京汉铁路在这里修建车站,取名漯湾河车站,因名称字多,为便于书写和称呼,省略为漯河车站,漯湾河镇也随之称漯河镇,属郾城县。
1948年7月,设立县级漯河市。1949年1月,漯河市与郾城县合署办公。同年10月,漯河和郾城分设。1960年6月郾城县并入漯河市。1961年11月,漯河、郾城再次分设。
1986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漯河市由县级市升格为省辖市,辖郾城、舞阳、临颍3个县和源汇区,总面积约2640平方公里。2004年新的行政区划调整后,辖区由原来的郾城、临颍、舞阳、源汇区“三县一区”调整为郾城、源汇、召陵三区和临颍、舞阳二县。至此,就形成了现在的漯河。
(1)漯河历史文化扩展阅读
漯河是河南省省辖市,位于华北平原西南边缘地带。西部为伏牛山,东部为平原,是中国地形上第二第三阶梯的接合部位;处于暖温带的南部边缘地区,属于温暖过渡型季风气候。一年当中,冷热交替,四季分明。下辖3市辖区、2县。
漯河历史悠久,在贾湖遗址出土的国宝七音骨笛,是世界最早的乐器;发现的8000-9000年前的甲骨契刻符号是迄今为止世上最早的文字雏形;出土的酿酒遗留物将人类酿酒史推到了9000多年前;编纂了世上最早字典《说文解字》的许慎也生活在这片土地。
漯河的旅游景点
1、许慎文化园
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许慎墓为核心,2008年9月开工。园区建筑按传统规制对称布局,三区一轴,十二个节点。由南向北分布在三级台地之上。广场服务区3.2万平方米,有六书石柱、文字大门、翰林阁、景区管理中心、许慎文化研究中心、游客服务中心、旅游纪念品商店等建筑。
2、沙澧河风景区
位于河南省漯河市境内,沙澧河风景区具有丰富的景观要素、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以及浓郁的人文生活气息,景区内沿河岸广泛布绿,植被覆盖率达98%以上,并修建有观光大道沿河主题公园。
沿河八大主题公园是景区的核心,分别是:西湾晨霞、芳风雅颂、览古涵远、醴泉夕照、濠濮快意、馥风澄爽、青岫写秋、揖峰罨画。构建出了“城在水中映,水在绿中行,人在画中游”的人间仙境。
3、郾城文庙大成殿
位于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城关镇东街(文化局后院),郾城文庙始建于唐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历经宋、元、明、清千余年,屡经兴废。现存建筑建于明朝中期,位于漯河市黄河西路,郾城区文化局内,为庙学合一,东为文庙,西为儒学,距今已有500年的历史。
4、河上街古镇
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位于泰山路南段西侧,与开源森林公园毗邻。以漯河河上街历史为背景,汇聚中原民俗文化,荟萃古典建筑风格。具体项目有:牌坊楼、员外村、源汇寨墙、受降亭、炮楼、钟楼、鼓楼、绣球楼、演武场、书场、皮影、戏台、茶馆等。为中原古典建筑、文化地理的地标。
5、金凤凰鸟文化园
位于漯河市西南郊的开源景区,它是在开源森林公园的基础上改建升级而成的,是漯河市唯一的鸟主题特色游园,其规模在中原也是首屈一指。园区内现有鸟类160多个品种,8000余只游走其中,可聆听自然界的鸟鸣耳语。
6、漯河市香陈湾
因园址建在沙河环抱的香陈湾村而得名。原名陈湾村,因村上陈姓居多,又加上处在沙河河湾当中,因此称陈湾村,旧社会由于该村加工敬天拜神的香远近闻名,又称香陈湾。
⑵ 漯河文化遗址有多少
漯河历史悠久,文物众多,共有古文化遗址73处,民国以前古建筑30处,历史名人墓及重要古墓群37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7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8处30项,馆藏文物1万多件。在众多文物古迹中,有许多极具代表性,历史价值较高。如我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的作者、中国汉字鼻祖许慎的墓地;我国发现最早的细石器与新石器时代早期叠压的大岗遗址;我国现存时代最早、规模最大、艺术价值最高的石刻像彼岸寺碑;世界上出土最早的吹奏乐器七音骨笛;我国最早的酿酒发现地、文字发现地、家庭饲养猪狗发现地、北方水稻栽培发现地贾湖遗址;早于赵州桥的隋代小商桥;见证汉魏政权交替的三绝碑和受禅台;河南省清代牌楼之冠山陕会馆彩牌楼等等。这些历史文物古迹,是漯河古代文明的见证,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为开发漯河历史文化旅游产业奠定了物质基础。
漯河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有东汉时期著名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训诂学家许慎,刚正不阿的东汉名士范滂,明朝刑部主事刘校,明嘉靖重臣贾咏,曾任台北首任知府、带领台湾人民抵御法国侵略的陈星聚等。漯河地处中原,历来为交通要道,兵家必争之地,流传着许多典故和传说。如孔子思归、孔子问十、汉献帝禅位曹丕、岳飞郾城大捷、杨再兴小商桥之战等。
⑶ 漯河的悠久历史的民俗有哪些
1、漯河市元宵灯展。元宵灯展是漯河市区节日文化的传统项目,每年元宵之夜,漯河市区万人空巷,男女老少,涌向漯河市区人民西路,观看一年一度的节日灯展。
2、漯河市民间艺术大赛。漯河市民间艺术表演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深受群众欢迎,有着很强的生命力。有狮子舞、竹马舞、高跷行走、唢呐吹奏、闹伞表演、推小车、摇旱船、肘阁等。每到元宵节期间,四面八方各种城市和农村民间艺术表演队纷纷走上街头,尽兴表演、市内交警、城管等管理部门也都大开方便之门,欢迎这种民间艺术表演形式。几十年来,这种民间艺术表演形式深受群众的欢迎,是漯河市区节日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
3、舞阳县农民画。舞阳县绘画艺术历史悠久,它滋生于古老文明的文化环境中,是从民间美术包括民间绘画、剪纸、剌绣、泥塑、壁画等古老传统中发展而来的。
4、吴城夏氏姐妹杂技团。夏氏五姐妹杂技团是以中国杂技协会河南分会会员夏小凤为主,联合亲友组织起来的杂技艺术团体。
5、临颍唢呐。临颍县以李望根、陈松龄、杨海军为主的唢呐吹奏班,不仅在许昌地区屡获一等奖,而且在漯河市区也多次获一等奖。
6、舞阳民间音乐舞蹈。舞阳县历史上就有丰富的民间音乐、舞蹈,演出形式多样,以“盛世结社,万民同乐”为特点,在农闲或重大节日开展活动。每年春节,狮子舞、竹马舞、高跷舞、云彩灯舞等民间艺术活动遍及城乡,有演出团队近百个。这些传统的音乐、舞蹈以“神棚”为活动基地,是群众籍以祭神或祝贺、礼仪助兴的形式。王秀枝以文峰金庄鱼灯舞、辛安老蔡云彩灯为素材编写的《鱼灯舞》、《云彩灯》作为重点舞种被省民舞编辑办公室录相,保存入档。
7、源汇区花社。从1988年至2000年,经初步统计,源汇区共有花社100多个,表演者1000多人,其中狮子舞社29个,竹马社7个,高跷社11个,龙灯社5个,花轿社5个,腰鼓秧歌社21个,旱船社14个,二鬼摔跤社10个,斗蟾社2个,抬花轿闹伞社2个,腰里头舞社1个, 蚌舞社4个,表演内容、形式及艺术特色,又分道具舞、拟兽舞、神话传统舞、歌舞四大类。
8、民间工艺。临颍县繁城木工加工厂是以民间工艺为主的木雕家具生产厂家,它以独特的民间工艺手法赢得了海内外的盛誉。1986年至2000年,木雕家具畅销全国二十九个省市自治区,并出口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和地区,获得了丰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民间工艺理论方面,由县著名画家唐松领撰写的《玻璃工艺磨花技术》一书,由河南省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
流传在漯河地区的还有以农历节气为名的地方物色较浓的民俗节日如: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赶庙会)、五月五(端午节)、六月六(蚂蚁生日)、七月七(牛郎会织女)、七月十五(鬼门节)、八月十五(中秋节)、九月九(重阳节)、十来一(十月初一)、腊月二十三(小年)等。
⑷ 历史上的漯河
漯河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古老城市。早在新石器时代,先民就在这里定居生息。贾湖遗址发现的裴李岗文化刻画符号距今已有8000年之遥,将中国文字史向前推进了4000年;出土的国宝七音骨笛,将中国音乐文化史向前推进了3000年;考古发掘的酿酒工艺,将中国造酒史向前推进了3000多年。东汉时期著名的经学家和文字学家许慎诞生于此,他编纂的《说文解字》是中国乃至世界最早的字典,被誉为“字学宗师”。目前已发现的主要古迹还有:曹丕代汉的历史实证“受禅台”和“三绝碑”;早于赵州桥20年、被誉为“天下第一桥”的隋代小商桥等。全市现有各类文物景点200余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7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8处30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7处。
漯河是一个区位优越、交通发达的枢纽城市。漯河城市启于北魏、盛于明清,曾以商贸和水陆交通发达而享誉中原,在明朝永乐年间已是“江淮百货萃,此处星辰罗”的商品集散中心,素有“水旱码头”之称。今天的漯河,更是四通八达,是国家二类交通枢纽城市。距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不足一小时车程,石武高铁、京广、漯宝(丰)、漯阜(阳)4条铁路和京港澳高速、宁洛高速、107国道及5条省道贯穿全境,构成全省重要的铁路和高速公路“双十字”交通枢纽。
漯河是一个钟灵毓秀、泛舟轻歌的北方水城。淮河的两大支流沙河、澧河贯穿全境并在市区交汇,一城春色半城水,寓风景长廊、生态长廊、文化长廊、休闲长廊于一体的沿河美景尽显城中,是北方少有的水景城市、森林城市。城市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分别达到35.2%和31.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2.5平方米。凭借亲水融绿、环境秀美的独特城市风貌,漯河先后摘取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桂冠。
漯河是一个特色鲜明、享誉四方的食品名城。漯河食品加工主导产业特色明显,培育出了亚洲最大的肉类加工企业双汇集团、全国著名的方便面生产企业南街村集团、全国首家葡萄糖饮料生产企业乐天澳的利集团等一批知名食品企业。全市食品工业年加工生猪1500万头,占全省的23%;年加工转化粮食500万吨,占全省的11%;鲜冻猪肉出口占全省的90%以上、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全市有4家企业进入全国食品工业百强,有8家企业进入全省食品工业50强;全市规模以上食品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53.3%。漯河以食品工业发展的卓著成效,成为全国首家中国食品名城、全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和保证体系建设双试点市、全国首家农业标准化综合示范市、全省食品工业基地市、全省无公害食品基地示范市。
漯河是一个改革创新、充满活力的开放城市。改革开放不断取得新进展,国有企业改革较早完成转机建制任务,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422.8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62%。现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投资漯河,美国杜邦、美国高盛、可口可乐、日本火腿株式会社、中粮集团等8家世界500强企业以及韩国乐天、香港华懋和协鑫、台湾旺旺和康师傅、南京雨润等一批境内外知名企业在漯河都有较大的投资项目,并获得了良好的投资回报。漯河是全国综合改革试点市、全国开拓农村市场试点市、国家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试点市、中部最佳投资城市。
漯河是一个大局稳定、社会和谐的文明城市。各项社会事业繁荣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全面加强。计划生育、环境保护、土地管理三大国策得到较好落实。依法治市、基础教育、群众体育、残疾人康复、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等方面的工作走在全国前列。信访工作全省先进,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公众安全感指数全省第一,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漯河是全国首批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全国普法依法治理先进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全国信访工作先进集体、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市、全省安全生产优秀市和全省双拥模范城。
目前,漯河正处于建省辖市以来的最好时期。全市人民正在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在新的起点再创新业、再展宏图。“十二五”时期,漯河市将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建设中原经济区为重大机遇,以“三化”协调发展为基本途径,以富民强市为中心任务,围绕“一区两城一中心”(创建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先行区、建设全国最具竞争力的中国食品名城和中原地区富有魅力的生态宜居名城、建成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和现代商贸物流中心)发展定位,着力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着力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着力深化改革开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为中原经济区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希望对你有帮助,祝你开心
⑸ 漯河有什么好玩的
市名:漯河市
面积:2617平方公里
人口:约254万人
【区域位置】
漯河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偏南,伏牛山东麓平原和淮北平原交错带,沙河与澧河在此交汇。漯河是河南省下属的一个地级市,是京广铁路上的重要城市,处于许昌和驻马店之间。
地理坐标为北纬33°24′—33°59′,东经113°27′—114°16′,北距省会郑州140公里。西78公里是平顶山市。南66公里是驻马店市,东55公里是周口市。
【行政区划】
截至2005年12月31日,漯河市辖3个市辖区、2个县;全市共有7个街道、27个镇、21个乡。
漯河市 面积2617平方千米,人口257万(2003年)。
源汇区面积202平方千米,人口30万人。邮政编码462000。区人民政府驻老街。
郾城区面积413平方千米,人口47万人。邮政编码462300。区人民政府驻海河路。
召陵区面积405平方千米,人口48万人。邮政编码462300。区人民政府驻人民东路。
舞阳县面积776平方千米,人口61万人。邮政编码462400。县人民政府驻舞泉镇。
临颍县面积821平方千米,人口71万人。邮政编码4626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 此处面积、人口数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05)》,人口截止2003年底。
漯河区号:0395
【旅游资源】
漯河市旅游资源丰富,名胜古迹保护较好。东汉文学家、文字学家许慎墓、纪念馆,修葺一新;建于北宋的《 彼岸寺经幢》,又称“龙塔古篆”,造形优美,挺拔壮观;著名的具体记载三国魏黄年间,魏公卿将军劝进及汉献帝禅位于曹丕历史经过的,“公卿将军上尊号奏”与“受禅表”两通石碑,由著名的文学家王朗撰文,书法家梁鹄书写,书法家钟繇镌刻,因撰文、书法、镌刻俱绝世称“三绝碑”;曹丕称帝的灵坛“受禅台”;还有北舞渡山陕会馆彩牌楼遗址、贾湖古文化遗址、天下第一桥――-小商桥、抗金名将杨再兴的陵园、西游记宫、善恶宫、科幻官、沙河橡皮大坝水上游览区等数十处人文景观。辟有小商桥旅游度假区、双龙度假区。1997年接待国外游客1113人次。旅游收入达65万元。
漯河特色
一。具有众多的文物古迹。
漯河历史悠久,文物众多,共有古文化遗址73处,民国以前古建筑30处,历史名人墓及重要古墓群37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7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8处30项,馆藏文物1万多件。在众多文物古迹中,有许多极具代表性,历史价值较高。如我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的作者、中国汉字鼻祖许慎的墓地,我国发现最早的细石器与新石器时代早期叠圧的大岗遗址,我国现存时代最早、规模最大艺术价值最高的石刻像彼岸寺碑,世界上出土最早的吹奏乐器七音骨笛,我国最早的酿酒发现地、文字发现地、家庭饲养猪狗发现地、北方水稻栽培发现地贾湖遗址,早于赵州桥的隋代小商桥,见证汉魏政权交替的三绝碑和受禅台,河南省清代牌楼之冠——山陕会馆彩牌楼等等。这些历史文物古迹,是漯河古代文明的见证,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二。具有丰富的名人传说。
漯河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有东汉著名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训诂学家许慎,刚正不阿的东汉名士范滂,明朝刑部主事刘校,明嘉靖重臣贾咏,曾任台北首任知府、带领台湾人民抗击法国侵略的陈星聚等。漯河地处中原,历来为交通要道,兵家必争之地,流传着许多典故和传说,如孔子思归、孔子问十、汉献帝禅位曹丕、岳飞郾城大捷、杨再兴小商桥之战等。
三。具有独特的民间文化。
漯河曾经是历史重镇、水旱码头,经济繁荣、人口众多,商贾云集。各种民间文化源远流长。如传承300多年、自成一派的心意六合拳,豫剧四大流派之一的沙河调,乡土气息浓厚的舞阳农民画;有狮子舞、竹马舞、唢呐、闹伞等一大批民间自娱自乐的项目;有脍炙人口的民间传说,如化身台、母猪圈的传说,河上街、挂刀营的来历等;还有享誉周边的名小吃,如繁城牛肉、北舞渡糊辣汤、老婆烧鸡等。
漯河受降路、受降碑、受降亭,在漯河市,虽时经六十年,但这些见证了抗战胜利的珍贵遗迹时时提醒人们珍惜今天,不忘历史。
现在,在源汇区文化局院内,记载着日本投降历史的受降碑静静躺在这里,经常有人来此参观,缅怀那段中华民族的苦难史。
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结束了他们的八年罪恶侵略战争。漯河作为全国十五个受降点中的第五受降区,1945年9月20日,当时的国民党第五战区司令刘峙代表中国政府在漯河山西会馆,现在的漯河二中院内,接受了侵华日军2971部队司令官鹰森孝带领的31560名日军官兵的投降。今年76岁的邢富功老人对当时的情形记忆犹新。
随后,漯河人民自发捐款,树碑勒石,修建了全国唯一的受降亭,纪念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事件,并把当时接受日军投降的竹木街改名为受降路。
后来受降亭毁于战火,四块受降碑也仅存一块主碑和大半块残碑,时隔60年,现在的受降路已是车水马龙的城市繁华街道,但人们永远不会忘记那段惨痛的历史,我市已把重建受降亭和受降广场摆上了议事日程。
漯河是全国首家“中国食品名城”,食品加工主导产业特色和优势明显,现已成为外地农副产品大量调入、食品大量输出的地区。
⑹ 漯河市有什么著名旅游景点和历史文化遗迹
漯河市复旅游资源丰富,名胜古迹保制护较好。东汉文学家、文字学家许慎墓、纪念馆,修葺一新;建于北宋的《彼岸寺经幢》,又称“龙塔古篆”,造形优美,挺拔壮观;著名的具体记载三国魏黄年间,魏公卿将军劝进及汉献帝禅位于曹丕历史经过的,“公卿将军上尊号奏”与“受禅表”两通石碑,由著名的文学家王朗撰文,书法家梁鹄书写,书法家钟繇镌刻,因撰文、书法、镌刻俱绝世称“三绝碑”;曹丕称帝的灵坛“受禅台”;还有北舞渡山陕会馆彩牌楼遗址、贾湖古文化遗址、天下第一桥――-小商桥、抗金名将杨再兴的陵园、西游记宫、善恶宫、科幻官、沙河橡皮大坝水上游览区等数十处人文景观。辟有小商桥旅游度假区、双龙度假区。
⑺ 漯河的历史
商周时期,漯河因滨临隐水(今沙河)故称隐阳城,属召陵县管辖。南北朝时期,隐阳城改称奇雒城。北朝魏军攻占许昌城后,南朝宋所属的颍川郡治便设在召陵县的奇雒城,领召陵、曲阳、临颍三县,称南颍川郡。
东汉时期著名的经学家和文字学家许慎诞生于漯河召陵,他编纂的《说文解字》是中国乃至世界最早的字典,被誉为“文宗字祖”。
隋朝时,汉代以来的行政区划由州、郡、县三级,改为州、郡两级,南颍川郡遂被取消。隋炀帝大业年间,将召陵县并入郾城县,奇雒城改名殷城,因它紧傍隐水,隐水又名殷水,城随水名。元代,因沙澧河相汇处,河湾状似海螺,将上口镇更名为螺湾河镇。
明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山东定陶进士乔迁任郾城知县,认为“螺”字用于地名不雅,遂改“螺”为“漯”。清末,京汉铁路在这里修建车站,取名漯湾河车站,因名称字多,为便于书写和称呼,省略为漯河车站,漯湾河镇也随之称漯河镇,属郾城县。
1927年,国民政府二次北伐,唐生智部与奉系军阀在漯河、郾城、临颍激战,奉军伤亡万余,溃走许昌。1944年5月5日,漯河被日军侵占。1945年9月20日,日军中将鹰森孝在漯向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刘峙签投降书。
1947年12月19日,由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陈赓兵团四纵队攻占。1948年1月,建立市人民民主政府。1948年7月,设立县级漯河市。1986年1月,漯河市由县级市升格为省辖市。
(7)漯河历史文化扩展阅读:
漯河市位于河南省中南部,伏牛山东麓平原与淮北平原交错地带。地理坐标为东径113°27′--114°16′,北纬33°24′--33°59′,属暖湿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常年降水量786毫米。
总地势西高东低,有少量黄土岗分布,农业基础条件较好。境内有大小河流81条,为淮河流域沙颍河水系。淮河两大支流沙河、澧河贯穿全境并在市区交汇,滨河城市特色明显。
漯河市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年平均气温为14.7℃,日照时数平均为2181小时,年降水量为786毫米。
⑻ 漯河十大著名旅游景点 漯河有什么著名景
漯河市位于河南省复中南部,现已被评制为”中国品牌城市”,而且是中西部首个、全国第二个获此殊荣的城市。漯河是中国首个”食品名城”。此外,漯河还先后摘取“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桂冠。
沙澧河风景区:位于河南省中南部,沿河横穿漯河市区,是以都市休闲文化旅游为主题特色的旅游景区和国家体育公园。景区充分发挥两河穿城而过的自然资源优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绿色生态长廊、历史文化长廊。
漯河小商桥:小商桥位于临颍县黄帝庙乡小商桥南小商河上。小商桥是一座时代较早的古石桥,造型优美,结构严谨,做工精致,是研究建筑和交通史的重要资料。
许慎文化园:许慎文化园依托许慎墓规划建设而成,是集文物保护、许慎文化博览、汉字文化观光于一体的文化旅游景区。现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许慎文化园是许慎文化的集萃地,漯河将紧紧围绕建设许慎文化研究中心、致力把许慎文化园打造成海内外知名的文化旅游圣地。
神州鸟园:属于漯河市开源旅游景区内,是景区内的大型鸟文化主体公园。景区以休闲旅游为特色,主要景点有神州鸟园,以漯河文化为背景的河上街古镇,儿童乐园之一童话世界。
⑼ 漯河都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漯河市旅游资源丰富,名胜古迹保护较好。东汉文学家、文字学家许慎墓、纪念馆,修葺一新;建于北宋的《 彼岸寺经幢》,又称“龙塔古篆”,造形优美,挺拔壮观;著名的具体记载三国魏黄年间,魏公卿将军劝进及汉献帝禅位于曹丕历史经过的,“公卿将军上尊号奏”与“受禅表”两通石碑,由著名的文学家王朗撰文,书法家梁鹄书写,书法家钟繇镌刻,因撰文、书法、镌刻俱绝世称“三绝碑”;曹丕称帝的灵坛“受禅台”;还有北舞渡山陕会馆彩牌楼遗址、贾湖古文化遗址、天下第一桥――-小商桥、抗金名将杨再兴的陵园、西游记宫、善恶宫、科幻官、沙河橡皮大坝水上游览区等数十处人文景观。辟有小商桥旅游度假区、双龙度假区。1997年接待国外游客1113人次。旅游收入达65万元。 漯河特色 一。具有众多的文物古迹。 漯河历史悠久,文物众多,共有古文化遗址73处,民国以前古建筑30处,历史名人墓及重要古墓群37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7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8处30项,馆藏文物1万多件。在众多文物古迹中,有许多极具代表性,历史价值较高。如我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的作者、中国汉字鼻祖许慎的墓地,我国发现最早的细石器与新石器时代早期叠圧的大岗遗址,我国现存时代最早、规模最大艺术价值最高的石刻像彼岸寺碑,世界上出土最早的吹奏乐器七音骨笛,我国最早的酿酒发现地、文字发现地、家庭饲养猪狗发现地、北方水稻栽培发现地贾湖遗址,早于赵州桥的隋代小商桥,见证汉魏政权交替的三绝碑和受禅台,河南省清代牌楼之冠——山陕会馆彩牌楼等等。这些历史文物古迹,是漯河古代文明的见证,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二。具有丰富的名人传说。 漯河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有东汉著名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训诂学家许慎,刚正不阿的东汉名士范滂,明朝刑部主事刘校,明嘉靖重臣贾咏,曾任台北首任知府、带领台湾人民抗击法国侵略的陈星聚等。漯河地处中原,历来为交通要道,兵家必争之地,流传着许多典故和传说,如孔子思归、孔子问十、汉献帝禅位曹丕、岳飞郾城大捷、杨再兴小商桥之战等。 三。具有独特的民间文化。 漯河曾经是历史重镇、水旱码头,经济繁荣、人口众多,商贾云集。各种民间文化源远流长。如传承300多年、自成一派的心意六合拳,豫剧四大流派之一的沙河调,乡土气息浓厚的舞阳农民画;有狮子舞、竹马舞、唢呐、闹伞等一大批民间自娱自乐的项目;有脍炙人口的民间传说,如化身台、母猪圈的传说,河上街、挂刀营的来历等;还有享誉周边的名小吃,如繁城牛肉、北舞渡糊辣汤、老婆烧鸡等。 漯河受降路、受降碑、受降亭,在漯河市,虽时经六十年,但这些见证了抗战胜利的珍贵遗迹时时提醒人们珍惜今天,不忘历史。 现在,在源汇区文化局院内,记载着日本投降历史的受降碑静静躺在这里,经常有人来此参观,缅怀那段中华民族的苦难史。 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结束了他们的八年罪恶侵略战争。漯河作为全国十五个受降点中的第五受降区,1945年9月20日,当时的国民党第五战区司令刘峙代表中国政府在漯河山西会馆,现在的漯河二中院内,接受了侵华日军2971部队司令官鹰森孝带领的31560名日军官兵的投降。今年76岁的邢富功老人对当时的情形记忆犹新。 随后,漯河人民自发捐款,树碑勒石,修建了全国唯一的受降亭,纪念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事件,并把当时接受日军投降的竹木街改名为受降路。 后来受降亭毁于战火,四块受降碑也仅存一块主碑和大半块残碑,时隔60年,现在的受降路已是车水马龙的城市繁华街道,但人们永远不会忘记那段惨痛的历史,我市已把重建受降亭和受降广场摆上了议事日程。 漯河是全国首家“中国食品名城”,食品加工主导产业特色和优势明显,现已成为外地农副产品大量调入、食品大量输出的地区。
⑽ 许慎文化是什么文化
许慎是我国东汉时期的文字学家、经学家。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儒学思想治天下的汉朝,在他被尊为“五经无双” 和古、今文经学纷争的特殊时期,放弃所有功名利禄,胸怀国家和民族,以科学严谨的理念和执着敬业的态度,倾其一生心血撰著了对中华民族发展壮大和中华文明传承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我国乃至世界最早的字典《说文解字》。许慎的著作和他的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也因其巨大贡献而被后人尊为字圣。每年的高考时节,总会有些学生到许慎庙前拜一拜,但他们拜的可不是迷信,而是精神力量,想要从许圣人这里得到些精神支持。
秦始皇用武力统一了中国,而许慎用一部书统一了中国的文字,规范了汉字的形、音、义,也规范了一种文化的框架。 它是我国第一部分析字形,解说字义,辨识声韵的字典,是文献语言的奠基之作,也是书面语言、文字、音韵、训诂等方面研究的一部集大成之作。是许慎对中国文字学研究方面所作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贡献。它不仅保存了先秦的字体和东汉以前的文字训诂,反映了我国汉语词汇的面貌,总结了我国古字学的发展历史,而且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文字学的“文字说理论”。 据说在1926年,只有郭沫若一人能看懂甲骨文,因为他读了《说文解字》。 一部书,架起了连接古今的时空隧道,让今人能沿着这条隧道走向不可知的未来。这就是许慎的贡献。 1000多年前许慎是伟大的,他是第一个从理论上阐明文字重
大意义的人。他说:“盖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他通过对文字全面系统的整理和研究来“以究万源”。正是由于许慎坚持不懈的努力,才使得经学的研究纳入了科学的正确轨道。许慎在学术上的成就,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不仅在今天,即使在将来,举凡研究语言文字学、古文献学,都离不开《说文解字》这部书,而且所有涉及古代的学科,尤其是历史、哲学等,都需要从《说文解字》这部书中寻找资料、线索以至答案。所以,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许慎对文字学和训诂学发展研究的作用与影响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如果没有许慎《说文解字》的流传,我们将不能认识先秦的大篆、甲骨文和钟鼎文以及战国时的古文。孙里衍在《重刻宗本说文序》中曾说:“五经文字毁于暴秦,而存于《说文》。《说文》不作,几乎不知文艺;文艺不通,唐虞三代古文不可复识,五经不得其本解。”因此,历代学者评价他的功绩“可比孔子,可比周公”,并尊其为“百世之师”,“儒林所宗”。 清朝光绪年间,为了表彰许慎,大学士九卿会同礼部曾经奏请皇上“准以汉儒许慎从祀文庙”,河南省学政又批准郾城县建“许南阁祠”。春秋两次致祭,还行三跪九叩之礼。
黄德宽:我把许慎对整个中华文化的贡献主要定位在文字学,而文字学是整个中华文化的根基。我们知道经典是个很全面的东西,包括语音、文字、词汇等,而经典的传承主要是文本,即语音文字。许慎最大的贡献是通过《说文解字》为中华经典学说的流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他最重要的贡献就是奠定了学术根基。但不可否认许慎在经学方面的造诣和贡献,这和把他的主要成就定位于汉字学并不矛盾。
“许慎与中华文化”名家访谈现场
叶国良:在我看来,《说文解字》并不是单纯从文字学或训诂学编著的书,实际上里面有一部分是根据当时的《五经》解释文字,另外一部分是用文字解释经书,里面我们留下许多研究中国古代经典的资料,所以它是一部古文字书,同时还是一部经学书,不能完全从文字学角度看待它。
彭林:我这次来十分关注漯河人是怎样定位许慎的。我认为仅仅把许慎定位为“字圣”很不够,因为他研究经学能达到“五经无双”的地位,他本来是为研究经学才研究文字的,研究文字实际上是他研究经典的工具。因此,我认为许慎对中华文化的贡献最终应定位为经学方面。
单周尧:《说文解字》对于如今了解古代的经典、文献、文化是很重要的,汉字跟整个中华民族是密切相关的,跟中国文学是息息相关的。《说文解字》对汉字的稳定很重要,起到了很大作用。到唐代,官方注意对汉字的字形统一、字型规范,是以《说文解字》为标准的,后来又有了课本,文字就慢慢稳定下来,流传下来。
文怀沙:我对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充满敬意,同时也深感许慎的《说文解字》更是文化精髓。中原文化是母亲文化,要认识中国,先要认识河南。河南产生了中国最伟大的诗人杜甫、医学家张仲景、文字学家许慎等,如今更是英雄辈出,是一个了不得的地方。许慎将散漫的文字体系化、规范化,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不仅河南人要为家乡自豪,所有的中国人都要为中州厚土骄傲,因中州之中漯河有许慎而自豪。今天我怀揣沙澧文化来感受漯河的美丽,漯河有沙河和澧河两条河,湖南也有一条沙河,这让我想起了我的家乡。
古胜隆一:中国所有学术的源流其中有许慎,因为我们研究历史时最根本的是文献和文字学,而许慎的《说文》恰恰提供了这么一个读懂古代学术著作及文献记录的渠道。他在文字学和经学上的贡献是合二为一、不可分开的。许慎在中华文化中的作用是不可轻视的。
宋均芬:“许慎不仅仅只属于中国,他应是世界级的历史文化名人。”这是宋均芬多年研究许学之后得出的结论。宋均芬是首都师范大学教授,读博士时读的是汉语音韵学,现在研究的方向是许学,著作有《〈说文〉学》、《汉语文字学》、《汉语词汇学》。 宋均芬这样说,理由有四: 一是许慎创制了中国乃至于世界的第一部字典。许慎的《说文解字》创制了540部首,将9353个小篆按部首编排,并逐一释义析形,有的字还有书证或音注,是世界上第一部真正形制完备的汉语大字典。西欧直到18世纪才有了这种形制的字典,比西欧早了一千五六百年。 二是许慎是伟大的哲学家。许慎提出“盖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把文字和政治联系起来,使中华文明得以延续。中国地域广大,方言众多,没有统一的文字是不可想像的。再者,“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优秀的传统文化之所以代代相传,靠的也是文字。早在一千九百多年,许慎就看出了文字如此重要,是多么的伟大。而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有些人却主张用拼音文字代替汉字,动摇汉字基础。这样的后果是十分可怕的。试想一下,一个民族的文化失落了,民族的灵魂还会存在吗? 三是许慎是汉字学的开山鼻祖。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是文字学中常说的“六书”,它是古人对汉字构造方法的高度概括,充分体现了先贤的聪明智慧。许慎发展丰富了“六书”理论,不仅概括了汉字的构造方法,同时也与世界上其他民族的构造方法暗合。从这个角度讲,许慎的“六书”理论,可以看作是对全人类文明作出的卓越贡献。 四是许慎的《说文解字》为语言学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考古出土文物上的文字和训诂学中各种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说文解字》。 宋均芬感慨,漯河真是一方宝地,我们要好好感谢许慎,感谢他的《说文解字》。同时,她也期望漯河要珍惜这份独特的文化资源,把漯河真正建成许慎研究、资料和旅游中心,成为人们朝拜的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