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郑州历史可以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
郑州历史悠久。早在3600年前,这里就是商王朝的都邑,夏、商、管、郑、韩5次为都,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在此设州,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和“世界历史都市联盟”成员。3600年前,这里是商王朝的重要都邑之一。辖区内发现有距今8000年的裴李岗文化,距今5000年的大河村、秦王寨等多种类型的仰韶文化与龙山文化遗址。据史籍记载,中华民族始祖黄帝为“有熊氏”生于轩辕之丘,部分学者认为轩辕之丘指现在郑州下辖新郑市。部分学者认为夏代曾建都于阳城(今登封市)。春秋战国时期,郑、韩先后在新郑建都(为当时周帝国的二级行政单位),长达500多年。秦汉时期,郑州地区始置荥阳、巩、京、新郑等县。之后,历代先后在郑州地区设置荥阳郡、北豫州、荥州等。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将荥州改为郑州。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置管州治所,州治位于今天的管城区。北宋建都汴京后,郑州属京畿路(今开封市),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建为西辅,成为宋代四辅郡之一。金代,隶南京路(今开封市)。金贞佑四年(1216),管城更名故市,后复名管城县。清雍正二年(1724)郑州升为直隶州,隶河南省。明初,郑州划归开封府。清代,郑州为两次升为直隶州。
20世纪初,由于平汉和陇海铁路在郑州交汇,郑县经济得到较快发展。1923年,郑州爆发了“二七大罢工”。这次大罢工,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团结战斗的伟大力量和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在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为了纪念这次大罢工,在京汉铁路总工会旧址建有“二七”纪念堂;市中心建有“二七”广场和“二七“纪念塔。这是这座英雄城市的光辉象征。因此,郑州就以“‘二七’城”著称。现在市中心已经形成‘二七商圈’,是郑州市内商业活动最发达的地区。1913年改郑州为郑县。1928年改郑县为郑州市。1931年撤市复改郑县。1933年为河南省第一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地。1948年10月2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郑州,设郑州市。1954年河南省人民政府由开封迁入郑州,郑州成为河南省省会。
悠久的历史给郑州留下了丰富的文化积淀,全市有各类文物古迹1400多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6处。嵩山风景名胜区是全国44个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和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天下第一名刹”少林寺就坐落在嵩山脚下,威震海内外的少林功夫从这里走向世界。这里还有我国最早的天文建筑周公测景台和元代观星台、中国宋代四大书院之一嵩阳书院、我国现存最大的道教建筑群中岳庙等。在郑州周围,还有星罗棋布的古城、古文化、古墓葬、古建筑、古关隘和古战场遗址,著名历史人物轩辕黄帝、列子、子产、韩非子、杜甫、白居易、高拱、李诫、李驰航等出生在郑州。
2. 郑州历史
3600年前,这里是商王朝的重要都邑之一。郑州曾为夏、商都城之一,为管、郑、韩等藩国的首府,为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8代为州。 辖区内发现有距今8000年的裴李岗文化,距今5000年的大河村、秦王寨等多种类型的仰韶文化与龙山文化遗址。据史籍记载,中华民族始祖黄帝为“有熊氏”生于轩辕之丘,部分学者认为轩辕之丘指现在郑州下辖新郑市(该观点未得到国家权威机构和中国民间学者的普遍认可)。部分学者认为夏代曾建都于阳城(今登封市)。春秋战国时期,郑、韩先后在新郑建都(为当时周帝国的二级行政单位),长达500多年。秦汉时期,郑州地区始置荥阳、巩、京、新郑等县。之后,历代先后在郑州地区设置荥阳郡、北豫州、荥州等。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将荥州改为郑州。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置管州治所,州治位于今天的管城区。北宋建都汴京后,郑州属京畿路(今开封市),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建为西辅,成为宋代四辅郡之一。金代,隶南京路(今开封市)。金贞佑四年(1216),管城更名故市,后复名管城县。清雍正二年(1724)郑州升为直隶州,隶河南省。明初,郑州划归开封府。清代,郑州为两次升为直隶州。
本世纪初,由于平汉和陇海铁路在郑州交汇,郑县经济得到较快发展。1923年,郑州爆发了“二七大罢工”。这次大罢工,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团结战斗的伟大力量和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在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为了纪念这次大罢工,在京汉铁路总工会旧址建有“二七”纪念堂;市中心建有“二七”广场和“二七“纪念塔。这是这座英雄城市的光辉象征。因此,郑州就以“‘二七’城”著称。现在市中心已经形成‘二七商圈’,是郑州市内商业活动最发达的地区。1913年改郑州为郑县。1928年改郑县为郑州市。1931年撤市复改郑县。1933年为河南省第一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地。1948年10月2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郑州,设郑州市。1954年河南省人民政府由开封迁入郑州,郑州成为河南省省会。
悠久的历史给郑州留下了丰富的文化积淀,全市有各类文物古迹1400多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6处。嵩山风景名胜区是全国44个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和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天下第一名刹”少林寺就坐落在嵩山脚下,威震海内外的少林功夫从这里走向世界。这里还有我国最早的天文建筑周公测景台和元代观星台、中国宋代四大书院之一嵩阳书院、我国现存最大的道教建筑群中岳庙等。在郑州周围,还有星罗棋布的古城、古文化、古墓葬、古建筑、古关隘和古战场遗址,著名历史人物列子、子产、杜甫、白居易、高拱等出生在郑州。
3. 谁介绍下郑州发展史
河南省省会,中国重要的内陆开放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崛起的现代化商贸城市。郑州在黄河南岸,崇山峻岭之东,与七朝古都开封和十三朝古都洛阳东西相临,东南面向黄淮平原,位于东经112°42'~114°14'和北纬34°16'分~34°58'之间,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4.3℃,降雨量640毫米。辖12个县(市)、区,其中县1个、县级市5个、区6个。据2006年的统计资料,年末全市总面积7446.2平方公里,市区面积1010.3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282.0平方公里;2006年末全市总人口 724.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36.28万人,乡村人口288万人。郑州地处中原腹地,“雄峙中枢,控御险要”,为全国重要的交通、通讯枢纽,是新亚欧大陆桥上的重要城市,是国家开放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八大古都之首。
郑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旅游资源丰富。轩辕黄帝故里、裴李岗文化遗址、大河村遗址、夏都阳城遗址、商城遗址等记载了她8000多年的文明史,以黄河游览区、大村遗址为主的黄河有中国特色文化旅游群和以少林寺、嵩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主的嵩山风景名胜区给郑州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郑州地上、地下资源丰富。盛产小麦、玉米、稻谷、棉花、烟叶、花生、芝麻、水果等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新郑大枣、中牟大蒜、黄河鲤鱼等特产闻名遐迩;现已探明矿产34种,铝矾、耐火粘土等储量丰富,具备良好的开采条件。
郑州雄踞中原腹地,是中国铁路、公路、航空、信息兼具的重要综合性交通通讯枢纽之一。京广、陇海两大铁路干线在此交汇,107、310国道和郑、汴、洛高速公路在这里穿过;拥有亚洲最大的货车编组站,拥有铁路、公路三个一类口岸和中国新郑国际机场;邮政、电信业务总量居全国前列。郑州是中原地区通向世界的重要门户。
郑州承袭商都遗风,商贸发达。"八五"期间,登高投资104.8亿元,新建大型商贸设施面积566.7万平方米。遍布全市的一、二级商业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大、中、小集贸市场相结合,专业市场与综合市场、批发市场与零售市场互补的发达的商贸网络。
开放的郑州在工农业生产、科教文卫体等方面都取得了十分突出的成就。工业体系逐步完善,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先后跻身全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和投资硬环境40优之列,并被评为全国卫生城市。兴办的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被评为国家重点和全国"十佳"开发区,与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一起成为河南省对外改革开放的窗口和国内外客商投资的热点。
4. 郑州的悠久历史
5000年前,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出生并建都在郑州这片土地上。 上古时代,郑州属九州中的豫州之域。
3600年前,商朝第十任君主,仲丁即位元年,都城亳(今商丘)遭遇河决之害,遂将国都自亳(今商丘)西迁于嚣(亦作隞;今郑州商城遗址),商朝自此开始迁都。仲丁二弟外壬仍建都于此。仲丁三弟河亶甲自嚣(今郑州商城)迁都于相(今安阳)。
魏晋南北朝时期,郑州地区战乱不断,郑州地区的行政建置变化较大,加之魏晋后改郡县二级制为州、郡、县三级制,使这一时期的建置变化更为复杂。
五代时期,郑州辖管城、新郑、荥阳等7县,后梁时将阳武划归开封府,后晋时将中牟划归开封府。管城作为郑州地区的政治中心,至唐代开元年(713-741年)以后,达到了经济鼎盛时期。
北宋时期,公元960年,北宋朝建立,定都东京开封府,郑州属京畿路。皇祐五年(1038年)京畿路所辖的曹州、陈州、许州、郑州、滑州被定为辅郡。
元初将新郑县划归郑州,郑州属汴梁路。至元二年(1265年),新郑、密县改属钧州,荥泽、原武划归开封府。郑州仅领管城、荥阳、汜水、河阴4县。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对全国地方建置进行改革,实行省、府(直隶州)、县三级制,管城县裁入郑州。时郑州虽仍领有荥阳、荥泽、河阴、汜水四县,但却是作为属州(县级)。同中牟、新郑、密县同隶属于开封府。
清承明制实行省、府(直隶州)、县三制,郑州在清代曾两次升为直隶州。第一次是在雍正二年(1724年)升为直隶州,直接隶属于河南省,雍正十二年(1734年)仍隶于开封府。
民国三年(1914年)6月,豫东道改称开封道。民国十一年(1922年)4月,郑县辟为商埠。民国十六年(1927年)4月,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在全国废除道一级行政建制,实行省县两级制,郑县直属河南省管辖。
1948年10月郑州解放后,在郑县城区设立郑州市,直属河南省领导。1953年2月,郑县撤消,其辖区划归郑州市及新郑、中牟2县。1954年10月30日,河南省政府由开封迁往郑州,郑州市从此成为河南省省会。
郑州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八大古都之一 、国家六个大遗址片区之一。
郑州历史上曾五次为都,为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故里,拥有不可移动文物近万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4处80项。
2016年12月,国家发改委批复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2017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指导意见”指出郑州要发挥区位优势,打造交通和物流中枢,彰显人文特色,建设国际化现代都市。
5. 介绍简单介绍郑州的地理位置和历史
郑州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中国八大古都之一 、国家专六个大遗址片属区之一 。郑州历史上曾五次为都 ,为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故里 ,拥有不可移动文物近万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2处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4处80项 。
6. 郑州有多久的历史
【仲丁迁敖】商代中期后,商王仲丁将国都自毫迁于嗷(今郑州商城)。根据考古发现,郑州商城城垣周长近7公里,面积3.43平方公里,城东北部有大面积宫殿建筑遗址。在城内外还发现许多手工业作坊遗迹,并出土了中国最早的瓷器--原始青釉瓷尊。1974年发现的商代大铜方鼎高1米,是商代前期王室重器。郑州商城是当时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我国城市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标志。
【分封管国】西周初期,为了统治被征服的地区,周武王将其弟姬鲜封于今郑州一带,称管民管国是利用商城城垣建立起来的,作为东方重镇,地位十分重要。周公摄政后,管叔因与蔡叔、武庚发动叛乱,被周公诛杀。西周初年,除管国外,郑州地区还封有郐、密(今新密)、东虢(今荥阳)、祭(今郑州东)、阙巩(今巩义)等封国。
【郑国东迁】公元前770年,郑武公自郑(今陕西华县)东迁国于郐与东虢之间。此后又兼并了这两个国家,并在新郑建都。春秋初年的郑国,地近王畿,国势兴盛,在各诸侯国中地位显赫。郑武公、庄公曾先后为周平王卿士,执掌国政。秦统一六国后,为了区别于西周时陕西的郑国,将春秋战国时期郑、韩都城称为新郑。
【践土之盟】晋文公五年(前632),晋国讨伐楚国获得胜利后,在践土(今郑州古荥镇西)修筑王宫,迎周襄王,并大会诸侯。历史上称为践土之盟。从此,晋文公称霸诸侯。
【弦高犒师】郑穆公元年(前627),秦国偷袭郑国,当秦国军队行至滑地时,被郑国商人弦高发现。弦高赶着自己的牛群,冒充郑国使臣,前来犒赏秦军,并派人回国告急。秦国军队以为郑国已有所准备,便放弃偷袭郑国的打算,灭掉滑国后返回秦国。
【必之战】楚庄王十七年(前597),楚军占领郑国,入其皇门,郑襄公肉袒牵羊,赴楚军请罪,楚军因此后退30里。晋国派大将荀林父救郑,屯兵于敖、必之间,与楚军大战,晋军大败。史称必之战。
【子产改革】郑简公十二年至郑定公八年(前554~前522),子产在郑国执政,推行田制改革,承认私田,按田取税,农业生产得到了发展,国家税收增加。他还“铸刑书”,把刑法条文铸在铁鼎之上,成为我国最早公布的成文法。子产改革推动了社会进步,使郑国国势迅速强大起来。
【韩国灭郑】战国初期,郑国处于楚、魏、韩三国之间,为三国争夺对象。公元前375年,三国正在榆光交战之际,韩国派兵攻郑,郑军溃败,国亡。韩国迁都于郑。
【开凿鸿沟】战国中期,魏国迁都大梁后,为振兴经济,富国强兵,于公元前360年开凿鸿沟。鸿沟自荥阳引黄河水流向东南,与济、汝、淮、泗诸水汇合,形成一个统一的水运河网。既可用于水运,又能灌溉农田,也促进了郑州地区的经济发展。鸿沟与黄河交汇处的荥阳(今郑州古荥镇),由于水运交通方便,逐渐发展成为郑州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
【秦灭韩国】秦王政十六年(前231),在秦军进逼下,韩国被迫把南阳郡献给秦国。次年,秦命内史腾率军攻韩,占领韩国首都,俘韩王安,韩国灭亡。秦在此设立颖川郡。
【郑州市人民政府成立】1948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围歼郑州国民党军1.1万余人,于22日接管郑州。10月28日,郑州市人民政府成立,宋致和任市长。
7. 河南郑州有什么历史
3600年前,这里是商王朝的重要都邑之一。郑州曾为夏、商都城之一,为管、郑、韩等藩国的首府,为隋、唐、五代、黄帝故里--郑州新郑宋、金、元、明、清8代为州。 辖区内发现有距今8000年的裴李岗文化,距今5000年的大河村、秦王寨等多种类型的仰韶文化与龙山文化遗址。据史籍记载,中华民族始祖黄帝为“有熊氏”生于轩辕之丘,部分学者认为轩辕之丘指现在郑州下辖新郑市。部分学者认为夏代曾建都于阳城(今登封市)。春秋战国时期,郑、韩先后在新郑建都(为当时周帝国的二级行政单位),长达500多年。秦汉时期,郑州地区始置荥阳、巩、京、新郑等县。之后,历代先后在郑州地区设置荥阳郡、北豫州、荥州等。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将荥州改为郑州。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置管州治所,州治位于今天的管城区。北宋建都汴京后,郑州属京畿路(今开封市),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建为西辅,成为宋代四辅郡之一。金代,隶南京路(今开封市)。金贞祐四年(1216),管城更名故市,后复名管城县。清雍正二年(1724)郑州升为直隶州,隶河南省。明初,郑州划归开封府。清代,郑州为两次升为直隶州。
20世纪初,由于平汉和陇海铁路在郑州交汇,郑县经济得到较快发展。1923年,郑州爆发了“二七大罢工”。这次大罢工,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团结战斗的伟大力量和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在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为了纪念这次大罢工,在京汉铁路总工会旧址建有“二七”纪念堂;市中心建有“二七”广场和“二七“纪念塔。这是这座英雄城市的光辉象征。因此,郑州就以“‘二七’城”著称。现在市中心已经形成‘二七商圈’,是郑州市内商业活动最发达的地区。1913年改郑州为郑县。1928年改郑县为郑州市。1931年撤市复改郑县。1933年为河南省第一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地。1948年10月2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郑州,设郑州市。1954年河南省人民政府由开封迁入郑州,郑州成为河南省省会。
悠久的历史给郑州留下了丰富的文化积淀,全市有各类文物古迹1400多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6处。嵩山风景名胜区是全国44个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和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天下第一名刹”少林寺就坐落在嵩山脚下,威震海内外的少林功夫从这里走向世界。这里还有我国最早的天文建筑周公测景台和元代观星台、中国宋代四大书院之一嵩阳书院、我国现存最大的道教建筑群中岳庙等。在郑州周围,还有星罗棋布的古城、古文化、古墓葬、古建筑、古关隘和古战场遗址,著名历史人物轩辕黄帝、列子、子产、韩非子、杜甫、白居易、高拱、李诫等出生在郑州。
8. 郑州成为河南的省会有什么历史
河南省省会以前是开封市,因为开封一直受黄河洪水威胁,城市发展受限制,大的项版目不敢投入。而建国初在京权广(京汉)、陇海两大铁路干线交汇点以原郑县县城为基础新设立的郑州市是当时河南省重点发展的新兴工业城市,区位优势明显,因此1954年6月19日,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河南省省会迁郑州。
9. 郑州在历史上是否有成为过都城的历史
郑州是中国古都之一。历史上,这片土地曾经创造过灿烂的文明,并且也不止一次成为地区甚至国家的中心城市......
西山古城遗址
西山古城在郑州惠济区邙山一带发掘的古城遗址,是我国迄今建设时间最早、建造技术最先进的古城,被誉为“中华第一城”。5000多年前,黄河以北,一座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城池在郑州建成,这代表着文明的进步,也说明郑州西北一带在那时已经成为周边聚落的中心。
黄帝故里
黄帝故里河南新郑黄帝故里,中华人文始祖黄帝在这里出生、征战、建功立业。河南新郑也是轩辕黄帝的都城所在,新郑一带,无疑是黄帝时代黄河文明的中心。
商城遗址
商城遗址位于郑州市区的商城遗址,是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考古发掘,郑州商城被确定为商王朝的一个都城所在。郑州商城曾出土过大量的青铜器、宫殿基址等。目前,史学界倾向于认定郑州商城是商代早期的“亳都”,虽然对此还有争议,但以郑州商城遗址的发掘规模来看,在当时的世界上,郑州绝对属于一座的特大城市,也是商王朝的中心所在。
郑韩故城遗址
郑韩故城春秋战国时期,郑国和韩国的国都所在,遗址位于新郑境内。在郑韩故城,出土过大量珍贵文物,其中,国宝级文物“莲鹤方壶”就是在此发掘出土的。新郑作为郑国和韩国的都城,时间长达5个世纪,在诸侯并起、群雄争霸的年代,这里也曾是中国历史上一处重要的政治、军事中心。
上世纪20年代的郑州火车站
朝代更替,历史演变,郑州在秦以后,没有再作为都城的历史。清朝末年,京汉铁路开通,郑州随着铁路的兴起而再次引人注目。后来,郑汴(陇海)铁路的建设,使郑州成为两条铁路的交汇处,在中国铁路交通的版图上,枢纽地位浑然天成。1905年,郑州开商埠,到上世纪20年代,郑州商业已经非常兴盛,北洋政府专门在郑州设立商埠督办。1928年,郑州撤县设市。
10. 郑州的发展史
郑州历史悠久。早在3600年前,这里就是商王朝的都邑,夏、商、管、郑、韩5次为都,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在此设州。3600年前,这里是商王朝的重要都邑之一。 辖区内发现有距今8000年的裴李岗文化,距今5000年的大河村、秦王寨等多种类型的仰韶文化与龙山文化遗址。夏代曾建都于阳城(今登封市)。春秋战国时期,郑、韩先后在新郑建都(为当时周帝国的二级行政单位),长达500多年。秦汉时期,郑州地区始置荥阳、巩、京、新郑等县。之后,历代先后在郑州地区设置荥阳郡、北豫州、荥州等。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将荥州改为郑州。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置管州治所,州治位于今天的管城区。北宋建都汴京后,郑州属京畿路(今开封市),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建为西辅,成为宋代四辅郡之一。金代,隶南京路(今开封市)。金贞祐四年(1216),管城更名故市,后复名管城县。清雍正二年(1724)郑州升为直隶州,隶河南省。明初,郑州划归开封府。清代,郑州为两次升为直隶州。
1913年改郑州为郑县。1928年改郑县为郑州市。1931年撤市复改郑县。1933年为河南省第一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地。1948年10月2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郑州,设郑州市。1954年河南省人民政府由开封迁入郑州,郑州成为河南省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