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河南省人民医院的历史沿革
河南省人民医院前身是中华基督教内地会1904年创办的开封“福音医院 ”。
1950年专2月被正式命名属为“河南省人民医院”。
1955年3月,河南省人民医院随省政府迁址郑州。
2010年,增名“郑州大学人民医院”。
2012年被国家卫生部和河南省政府确定为“部省共建”医院。
2012年11月,1号病房楼北楼和东院病房楼一期工程同时启用。
2013年中国公立综合医院社会贡献度排行榜显示,我院“医疗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居河南首位、全国第19位,综合排名全国第41位。
⑵ 天津医院的历史沿革
1941年来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北自京协和医院被迫停办,张纪正、方先之,柯应夔、邓家栋、朱宪彝等原协和医院医师来到天津,筹办天和医院,寓意天津的协和。
1942年7月,正式开诊。
1944年,方先之创建天津骨科医院,为国内首家骨科医院。
1956年,并入“天津市立人民医院”。
1965年,在天津医院现址上建立了新的骨科医院,开始命名为“海河医院”,后更名为“反帝医院”,
1972年,最终命名为“天津医院”,在当时是亚洲最大的骨科医院。
1999年,增名天津骨科医院。
⑶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的历史沿革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始建于1909年,初为防疫医院,由“防疫局”资助,设立观察版床数张,工作人员十权余名。1912年改为直隶省红十字会医院。1942年医院改称河北省新民医院。1945年改为河北省立医院。解放后先后更名为河北省第一人民医院、河北省医院。1983年改为河北职工医学院附属医院。2005年归属河北大学,更名为河北大学附属医院,2006年成立河北大学临床医学院。历经20次易名4次选址。
⑷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一八医院的发展历程
温州解放军118医院的前身为华中军区国际和平医院。
1946年2月,改为华中军区第一版后方医院四大队第九权室。
1947年8月,改为华东军区第三后方医院第三分院二所。
1949年2月,改为九兵团19医院二队。
1950年10月,成建制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四分部19医院二队。
1951年7月,改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四分部33兵站医院。
1953年12月,改为中国人民志愿军2309医院。
1955年1月,改为浙江省军区领导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七预备医院。
1962年1月,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七野战医院。
1963年8月17日,该医院改称中国人民温州解放军118医院。
⑸ 律敦治医院的发展历史
1949年,得到律敦治先生 [1]、香港防痨、心脏及胸病协会及政府支持下,改内建成律敦治容疗养院,专为肺痨病患者提供服务。随著肺痨病患者人数下降,才改建成全科医院。1991年,重建完毕并从新投入服务,为市民提供专科门诊诊疗及住院服务包括:内科、胸肺内科、外科、骨科及创伤外科、老人科等服务。
1998年4月1日正式与毗邻的邓肇坚医院合并为社区急性医院。合并后的律敦治医院亦在主座大楼增建了四层高的新翼来容纳因急症室搬迁计划而作出调动的专职医疗部门。
⑹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的历史沿革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前身是中国协和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1953年10月,总后方勤务部卫生部决定将“中国协和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改为“军委直属机关医院”。
1954年7月,总后方勤务部卫生部将“军委直属机关医院”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0一医院”。
1957年6月,国防部批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0一医院”番号撤销,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军医进修学院是以解放军总医院为依托建设和发展起来的,始建于1958年11月,1962年停办。
1979年6月,经中央军委批准恢复军医进修学院。
1986年9月批准正式列入全军院校编制序号。
2004年全军整编将三0四医院更名为三0四临床部,对外称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列入解放军总医院编制序列。
2009年2月,解放军总医院与海南省正式签订共同建设海南分院战略合作协议,拉开了总医院历史上跨地域、整建制异地办院的序幕;
2009年8月,海南分院在三亚海棠湾破土动工;
2009年8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二附属医院(原309医院)完成转隶移交,隶属总参谋部领导,更称呼为解放军总参谋部总医院。
2011年12月,38.3万平方米的现代医疗城全面竣工并投入试运行;
2012年6月9日,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正式开诊运行。
⑺ 军队医院的发展简史
在欧洲,公元抄前4世纪,古希腊袭和古罗马军队里开始有了军队医院的雏形。15~16世纪,西欧军队平时有常设医院,战时有移动医院。中国战国时期,据《墨子·号令篇》记载有:“伤甚者令归治,病家善养,予医给药,赐酒日二升,肉二斤。”这是中国军队医院雏形。2世纪中叶,东汉后期将领皇甫规攻羌,军中发生流行病,临时在庵庐中隔离治疗传染病患者,这是中国军队早期的传染病医院。元代曾为出征回程的伤病军人设立类似兵站医院的“安乐堂”。清代末年设立“随营医院”和“前敌行营医院”,近似后来的野战医院。中华民国时期国民党军队平时设有陆军医院,战时设有野战医院、兵站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于1928年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了第一所红军医院。随着革命战争的发展建立起更多的医院,1932年以后逐步分为野战医院、兵站医院和后方医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扩建和新建了大量的军队医院,多数野战医院发展成为平时常设的综合性医院。
⑻ 人民医院的历史沿革
北京的人民医复院又名北京大学制人民医院,创建于1918年1月27日,当时定名为“北京中央医院”,是第一家由中国人自己筹资、建设、管理的现代综合性医院,中国现代医学先驱伍连德博士为首任院长。在90年的发展历程中,医院几经更名,2000年定名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医院是三级甲等医院、北京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在医院的悠久历史中,伍连德、钟惠澜、林巧稚、关颂韬、谢元甫、孟继懋、谢志光、司徒展、吴阶平、林斯馨、冯传汉、傅正恺、黄萃庭、陆道培等老一辈医学名家为医院的发展付出了智慧与心血,他们是医院骄傲的旗帜。在一代代勤恳敬业、精益求精、热忱负责的“人民人”共同努力下,医院已经从创建之初仅有床位150张、日均门诊量200人次的较小规模逐渐发展为拥有床位1448张、年均门(急)诊量150余万人次,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现代化的大型综合性医院。
⑼ 北京医院的历史沿革
北京医院的前身是始建1905年的德国医院,1945年北平市卫生局接管了前德国医院版并更名为“市立北平医权院”。1949年,中央军委卫生部带领延安中央医院和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的医务人员接管了市立北平医院,并随着北京地名的变更改名为“北京医院”。
⑽ 协和医院的发展历史
福建医科大学来附属协和医院自,前身是美国基督教会创办的福州圣教妇孺医院和马高爱医院合并成立的福州基督教协和医院,创建于1860年。新中国成立后,更名为福州协和医院,1959年成为福建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如今这所历史悠久的医院已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医学中心,医院技术力量雄厚,拥有众多省内外著名的医学专家和大批中青年优秀人才,为福建省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国内外享有良好的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