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发展 > 荧光面料的发展历史

荧光面料的发展历史

发布时间:2021-02-18 13:48:24

1. 什么是荧光面料

荧光面料广泛应用于高档工装和休闲服装面料,采用高档FDY或DTY长丝与精梳纯棉沙线交织而回成
由于采用3/1或4/1的斜答纹组织使得布面的涤纶浮点远多于棉,而棉浮点集中于背面,仿佛是涤纶盖住了棉,所以又叫涤盖棉。
该面料正面便于染出鲜亮的颜色,光泽丰满,背面为高强力棉,强力大,贴身非常舒适。

2. 荧光粉的历史

19世纪初抄,人们在研究放电发光现象的过程中开发了荧光灯和荧光粉。当时的荧光灯使用硅酸锌铍荧光粉,发光效率低并有毒性。1942年,A.H.麦基格发明卤磷酸钙荧光粉并用在荧光灯内,在照明领域引起了一次革命。这种粉发光效率高、无毒、价格便宜,一直使用。70年代初,荷兰科学家从理论上计算出荧光粉的发射光谱发现荧光粉如由450nm、550nm和610nm三条窄峰组成(三基色),则显色指数和发光效率能同时提高。1974年,荷兰的范尔斯泰亨等人先后合成了发射峰值分别在上述范围内的三种稀土荧光粉,使灯的发光效率达到85lm/W,显色指数为85,使荧光灯有了新的突破。
稀土三基色荧光粉的特点是发光谱带狭窄,发光能量更为集中,且在短波紫外线激发下稳定性高,高温特性好,更适用于高负载细管荧光灯和各种单端紧凑型荧光灯。

3. 中国服装面料的演变历史

1.从“手经指挂”到踞织机。

先秦的纺织已从“手经指挂”中解放出来。(《黄帝内经》和《淮南子》记载“手经指挂”是指把一根根纱线依次接在同一根上木棍上,另一端也依次接在另一根木棍上面。并把被两根木棍绷紧的纱线绷劲,绷紧的纵向纱就成了经纱,一次横线织入的纱就成了纬纱。当整个组成的经面被纬纱较之以后的织物也就编成善待甲骨文中的丝的形象文字,上下两横代表了两根卷纱木棍,中间一横是用来把经纱单、双数分开来的大小木棍,即绞纱棒。周代,这个形象文字还演变成了“”就是“经”字的有 半边,可见商周时期的织布不仅用绞纱棒分离了经纱单双数,还采用了线棕装置来提升经纱。织平纹织物是要有两列线棕。纺织是通过线棕套环装置分别把单、双数的经沙联系起来,把起或拉线棕,即形成织口,便于引入体纱。由于这种织机的操作者是坐在地上或竹榻上进行制造的,故人们称他为:“踞织机”。

原始织机已经有了上下开启织口、左右穿引纬纱、前后打紧纬密的三个方向的运动。它就是现代织布机的始祖——“踞织机”。

2.斜织机的出现

春秋战国时期的织机有了较大改进和发展。江苏泗洪曹庄出土的汉画像石上刻着“慈母投杼图”,图上有斜织机的型制。《诗经:尔雅、大车》云“小车大车杼、轴其空”朱熹《诗经传》解释说“杼,杼纬者也,轴边经者也”杼即梭子,轴是主经线的轴。

这种斜织机已经有了一个机架,经面和水平的机座成五六十度的倾角。应用杠杆原理,用两块踏脚板分别带动两片线索,织工们用脚踏一长一短的两块踏板(杆),分别带动综线。当脚踏动提综踏板的时候,被踏板牵动的绳索牵拉“马头”(提综摆杆,前大后小,形似马头),前俯后仰,就使得综线上下交替,把经纱分成上下两层,形成一个三角形的织口。实行手脚并用,用双脚代替了手提综的繁重动作,这样就能使左右手更迅速有效地用在引纬和打纬的工作上。从而提高织布的速度。这种织机后人俗称“斜织机”这样改进以后,织工坐与机上既可以坐着织造,又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开口后经面上的经线张力是否均匀,经线有无断头。更重要的是斜织机已经采用脚踏提综的开口装置。能用经纱到辊和织口。卷布导轴可以绷紧经纱,使经纱张力较为均匀,有利于得道平整的丰满的布面,职工无需用双脚抵住轴棍,既减轻了劳动强度,斜织机的生产率比原织机一般可以提高十倍以上,

后来,织机又不断地得到改进。宋末元初,山西万泉(今山西万荣)人木匠出身的薛景石,在《梓人遗制》这部著作中,给我们留下了立机子、华机子、罗机子和布卧机子等织机的具体型制,并且标明了装配尺寸,阐明了结构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原理。

薛景石从长期的织机修造中积累了丰富经验,总结了各家之长,经过辛勤劳动,终于完成了这部织机制造图文并茂的著作。他对织机中的“每一器必离析其体而缕数之”,就像今天工厂里设计机器一样,既绘有零件图,又有总体装配图,并且说明了每个零件的尺寸大小和安装部位,正如序言中所说的,“分则各有其名,合则共成一器。”如罗机子是织造各种轻薄透明花罗织物的织机,在《梓人遗制》中绘制得相当清楚。罗机子身长七尺到八尺,横槾外宽二尺四寸到二尺八寸。织罗纹的绞纱机构相当奇特,由于它的形状似“老鸦翅”而得名。在织罗的时候,老鸦翅管理绞经,作上下运动和左右移动,用绞经和地经互相绞缠,按花纹图案,有规律地在左右方和地经互相绞转而形成椒眼孔的网纹。由于织布机上开口、投梭、打纬三个主要运动的进一步完善,织布的产量和质量大为提高。

纺车

要把麻、丝、毛、棉等纤维原料加工成纺织品,首先必须纺成纱线。我们的祖先在新石器时代就开始用“纺专”进行纺纱,所谓纺专,是由陶质或石质制作的圆块,直径五厘米左右,厚一厘米,叫“专盘”,中间有一个孔,可插一根杆,叫“专杆”。纺纱时,先把要纺的麻或其他纤维捻一段缠在专杆上,然后垂下,一手提杆,一手转动专盘,向左或向右旋转,并不断添加纤维,就可促使纤维牵伸和加拈。待纺到一定长度,就把已纺的纱缠绕到专杆上。然后重复再纺,一直到纺专上绕满纱为止。这种纺纱方法是很原始的手工劳动,既吃力又缓慢,拈度也不均匀,产量和质量当然都很低。

古代通用的纺车按结构可分为手摇纺车和脚踏纺车两种。手摇纺车驱动纺车的力来自于手,操作时,需一手摇动纺车,一手从事纺纱工作。从出土的汉代文物中来看手摇纺车早在汉代已非常普及。脚踏纺车是在手摇纺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目前最早的图像数据是江苏省泗洪县出土的东汉画像石。脚踏纺车驱动纺车的力来自于脚,操作时,纺妇能够用双手进行纺纱操作,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纺车自出现以来,一直都是最普及的纺纱机具,即使在近代,一些偏僻的地区仍然把它作为主要的纺纱工具。

经过长期的生产劳动,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一种手摇单锭纺车出现了,很快代替了纺专,成为纺织手工生产的重要工具。

汉代纺车,根据画像石上所画的形状看,和明代《天工开物》上的纺车类似。这种纺车的结构虽然比较简单,但纺车上已经使用绳轮传动,从而纺纱功效已经比纺专提高大约二十倍。证明我国早在两千年前就在工具机上使用绳轮传动了。使用这种纺车,还可以加拈、并合比较均匀一致、不同粗细的丝或弦线。此外这种纺车,除了可以纺纱之外,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制成纬纱用的纡子。这是过去用纺专所不可以的,需要另外的工具摇纡。

在纺绩麻、丝、棉等生产实践过程中,为了提高质量和产量,我国劳动人民不断在实践中创造和创新。从而在手摇纺车的基础上创造的脚踏纺车和水力纺车,又进一步把我国的纺纱技术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脚踏纺车是利用偏心轮在纺车制造上完成的一次改革。脚踏纺车的最早发明时间还有待查考,现在能见到的是公元四世纪我国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约345—406)一幅画上的脚踏三锭纺车。后来在元代皇庆二年(公元1313年),我国著名的农学家王祯在他所著的《农书》上也出现了三锭脚踏棉纺车和三锭、五锭脚踏麻纺车(如图2),证明了脚踏纺车从东晋以后一直都在使用。

宋末元初,松江乌泥泾(今上海县乌泥镇)棉纺织革新家黄道婆(约1245—?),向黎族姐妹学习了棉纺织技术,并在纺织生产的实践中,把用于纺麻的脚踏纺车改成三锭棉纺车,并且总结了一套纺纱技术。同时她还革新了轧棉和弹棉工具,纺纱产量得到大幅度提高。

在王祯的《农书》中,除了对手摇和脚踏纺车作了全面总结外,更介绍了另外两种新的纺车,大纺车和水转大纺车。大纺车,它不同于旧的纺车的特点是:纺纱的锭子更多,达到三十二枚,这样它的生产力就显著增加。其次,大纺车的传动已经采用和现在的龙带式传动相仿的集体传动了。可见古人已经认识到动力在工作效率中的中的作用。因此可以说是需要推动了设计的发展。

在植棉和棉纺织中,我国少数民族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就纺车来看,云南和海南岛的少数民族很早就积累了一套棉花的纺织加工技术,既使用大竹轮的纺车,一般直径在六十一厘米,也采用小直径的竹轮纺车,直径三十到四十厘米,以适应棉纤维比丝麻短的纺纱需要。

现代的机器纺纱,除了最新的气流纺外,它的机构形式还是离不开锭子和它的传动。只是由于机械的动力大,锭子数目更多,速度更快罢了。把古代纺车和现代纺纱机相比,现代传动锭子的滚筒就是纺车竹轮的替代,而所谓最新式的龙带传动,和大纺车的皮弦带动更是同一个方式。它们的纺纱基本原理是一致的。
摘自(纺织网) 从麻到棉纱是老百姓 贵族从棉到丝绸

4. 求一些荧光材料的发展介绍

光转换材料。光转换材料是吸收太阳光中于植物生长不利的紫外光,再转换为有利植物生产的可见光,主要是400~480nm的兰光和600~680nm的红光,从而促进作物的光合作用,达到作为增产早熟的目的。常见的有稀土有机配合物光转换剂和稀土无机发光材料光转换剂,如TTA-TOPO:Eu3+, 364nm紫外线激发下发红光,稀土(Eu、Tb)螯合物光转换剂;CaS:Eu、Cl、CaS:Cu、Eu。

电致发光(EL)荧光粉。电致发光是将电能直接转化为光能,它的特点是工作电压低、能量转换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工作范围宽、响应速度快,可做成全固体化的器件。稀土掺杂的ZnS,CaS和SrS薄膜电致发光器件在平面显示中崭露头角。

场致发射显示(FED)用荧光粉。FED是有可能与PDP和LCD相竞争的平板显示,它的画面质量和分辨率优于CRT,响应速度快(≤20μs), 而功耗仅是LCD的1/3,平板显示的厚度和重量也仅为LCD的1/2,其应用前景引人关注。
同时,应用市场的不断扩大,也促使这一领域的研究十分活跃。

光转换材料。光转换材料是吸收太阳光中于植物生长不利的紫外光,再转换为有利植物生产的可见光,主要是400~480nm的兰光和600~680nm的红光,从而促进作物的光合作用,达到作为增产早熟的目的。常见的有稀土有机配合物光转换剂和稀土无机发光材料光转换剂,如TTA-TOPO:Eu3+, 364nm紫外线激发下发红光,稀土(Eu、Tb)螯合物光转换剂;CaS:Eu、Cl、CaS:Cu、Eu。

电致发光(EL)荧光粉。电致发光是将电能直接转化为光能,它的特点是工作电压低、能量转换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工作范围宽、响应速度快,可做成全固体化的器件。稀土掺杂的ZnS,CaS和SrS薄膜电致发光器件在平面显示中崭露头角。

场致发射显示(FED)用荧光粉。FED是有可能与PDP和LCD相竞争的平板显示,它的画面质量和分辨率优于CRT,响应速度快(≤20μs), 而功耗仅是LCD的1/3,平板显示的厚度和重量也仅为LCD的1/2,其应用前景引人关注。

由于发光材料的特殊晶体结构和特殊的化学物理性质决定的发光材料的生产设备必然是耐高温、弱还原、高纯、低金属、高硬度的特殊生产设备,是一般的机器设备生产厂家所没有办法生产的,故此我本中心依据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及科学的研究成果,特别生产了年产10T、50T、100T蓄能发光材料的生产设备,并可以根据客户的特殊用途进行设计生产各种荧光生产设备。
随着近年来发光材料行业的快速发展,国内检测发光材料的设备还没有形成系统,只有几所大学在实验室实验成功少数仪器,但多不能够与其他的相统一。基本上是个空白,我研究人员依据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及科学的研究成果研究开发成功了系列检测设备,可以满足国内外需求,也可以根据可户要求定做。

5. 单分子荧光检测的发展历史

单分子荧光检测自从1976年Hirschfeld第一次尝试用全内反射荧光法实现以来,就一直在分析化学、生命科学等领域受到极大重视,但期间发展较慢,随着荧光检测技术的发展,直到1989年Moerner等人才成功地在低温下首次观察到固体基质中的单个分子的荧光。此后单分子检测由低温条件下发展到可在室温下进行,趋于温和,并且陆续实现液流、微滴和溶液中的单分子荧光检测。1995年,Nie等用共焦荧光显微技术首次测出溶液中自由移动的单个罗丹明分子,这种实时测量使单分子荧光记录不仅反映出特定分子在探测区的停留时间,而且包含特征性间歇信息。自由布朗运动中的单分子检测的实现为以后许多实际生物体系的应用提供了可能性。
单分子光谱的获取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Betzig等首次获得了室温条件下的单分子光谱,观察到分散在PMMA中的一种酚菁分子在不同的空间位置呈现出各异的荧光光谱。Xie等采用远场荧光技术在室温条件下测绘了一系列单个染料分子的荧光光谱,发现其荧光光谱的形状和强度随时间而波动,这种波动源自单分子荧光的典型特征——量子跳跃现象。这些固有的涨落包含着有关单分子和其周围环境之间丰富的动态信息。单分子荧光光谱的获取现已可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这就意味着光谱测量时,分子无须空间上固定化,而可在自由溶液中进行。这种单分子光谱法可用于高通量筛查疾病标记物的单分子及监控单一分子的相互作用。

6. 中国服装面料的演变历史

1.从“手经指挂”到踞织机。

先秦的纺织已从“手经指挂”中解放出来。(《黄帝内经》和《淮南子》记载“手经指挂”是指把一根根纱线依次接在同一根上木棍上,另一端也依次接在另一根木棍上面。并把被两根木棍绷紧的纱线绷劲,绷紧的纵向纱就成了经纱,一次横线织入的纱就成了纬纱。当整个组成的经面被纬纱较之以后的织物也就编成善待甲骨文中的丝的形象文字,上下两横代表了两根卷纱木棍,中间一横是用来把经纱单、双数分开来的大小木棍,即绞纱棒。周代,这个形象文字还演变成了“”就是“经”字的有 半边,可见商周时期的织布不仅用绞纱棒分离了经纱单双数,还采用了线棕装置来提升经纱。织平纹织物是要有两列线棕。纺织是通过线棕套环装置分别把单、双数的经沙联系起来,把起或拉线棕,即形成织口,便于引入体纱。由于这种织机的操作者是坐在地上或竹榻上进行制造的,故人们称他为:“踞织机”。

原始织机已经有了上下开启织口、左右穿引纬纱、前后打紧纬密的三个方向的运动。它就是现代织布机的始祖——“踞织机”。

2.斜织机的出现

春秋战国时期的织机有了较大改进和发展。江苏泗洪曹庄出土的汉画像石上刻着“慈母投杼图”,图上有斜织机的型制。《诗经:尔雅、大车》云“小车大车杼、轴其空”朱熹《诗经传》解释说“杼,杼纬者也,轴边经者也”杼即梭子,轴是主经线的轴。

这种斜织机已经有了一个机架,经面和水平的机座成五六十度的倾角。应用杠杆原理,用两块踏脚板分别带动两片线索,织工们用脚踏一长一短的两块踏板(杆),分别带动综线。当脚踏动提综踏板的时候,被踏板牵动的绳索牵拉“马头”(提综摆杆,前大后小,形似马头),前俯后仰,就使得综线上下交替,把经纱分成上下两层,形成一个三角形的织口。实行手脚并用,用双脚代替了手提综的繁重动作,这样就能使左右手更迅速有效地用在引纬和打纬的工作上。从而提高织布的速度。这种织机后人俗称“斜织机”这样改进以后,织工坐与机上既可以坐着织造,又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开口后经面上的经线张力是否均匀,经线有无断头。更重要的是斜织机已经采用脚踏提综的开口装置。能用经纱到辊和织口。卷布导轴可以绷紧经纱,使经纱张力较为均匀,有利于得道平整的丰满的布面,职工无需用双脚抵住轴棍,既减轻了劳动强度,斜织机的生产率比原织机一般可以提高十倍以上,

后来,织机又不断地得到改进。宋末元初,山西万泉(今山西万荣)人木匠出身的薛景石,在《梓人遗制》这部著作中,给我们留下了立机子、华机子、罗机子和布卧机子等织机的具体型制,并且标明了装配尺寸,阐明了结构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原理。

薛景石从长期的织机修造中积累了丰富经验,总结了各家之长,经过辛勤劳动,终于完成了这部织机制造图文并茂的著作。他对织机中的“每一器必离析其体而缕数之”,就像今天工厂里设计机器一样,既绘有零件图,又有总体装配图,并且说明了每个零件的尺寸大小和安装部位,正如序言中所说的,“分则各有其名,合则共成一器。”如罗机子是织造各种轻薄透明花罗织物的织机,在《梓人遗制》中绘制得相当清楚。罗机子身长七尺到八尺,横槾外宽二尺四寸到二尺八寸。织罗纹的绞纱机构相当奇特,由于它的形状似“老鸦翅”而得名。在织罗的时候,老鸦翅管理绞经,作上下运动和左右移动,用绞经和地经互相绞缠,按花纹图案,有规律地在左右方和地经互相绞转而形成椒眼孔的网纹。由于织布机上开口、投梭、打纬三个主要运动的进一步完善,织布的产量和质量大为提高。

纺车

要把麻、丝、毛、棉等纤维原料加工成纺织品,首先必须纺成纱线。我们的祖先在新石器时代就开始用“纺专”进行纺纱,所谓纺专,是由陶质或石质制作的圆块,直径五厘米左右,厚一厘米,叫“专盘”,中间有一个孔,可插一根杆,叫“专杆”。纺纱时,先把要纺的麻或其他纤维捻一段缠在专杆上,然后垂下,一手提杆,一手转动专盘,向左或向右旋转,并不断添加纤维,就可促使纤维牵伸和加拈。待纺到一定长度,就把已纺的纱缠绕到专杆上。然后重复再纺,一直到纺专上绕满纱为止。这种纺纱方法是很原始的手工劳动,既吃力又缓慢,拈度也不均匀,产量和质量当然都很低。

古代通用的纺车按结构可分为手摇纺车和脚踏纺车两种。手摇纺车驱动纺车的力来自于手,操作时,需一手摇动纺车,一手从事纺纱工作。从出土的汉代文物中来看手摇纺车早在汉代已非常普及。脚踏纺车是在手摇纺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目前最早的图像数据是江苏省泗洪县出土的东汉画像石。脚踏纺车驱动纺车的力来自于脚,操作时,纺妇能够用双手进行纺纱操作,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纺车自出现以来,一直都是最普及的纺纱机具,即使在近代,一些偏僻的地区仍然把它作为主要的纺纱工具。

经过长期的生产劳动,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一种手摇单锭纺车出现了,很快代替了纺专,成为纺织手工生产的重要工具。

汉代纺车,根据画像石上所画的形状看,和明代《天工开物》上的纺车类似。这种纺车的结构虽然比较简单,但纺车上已经使用绳轮传动,从而纺纱功效已经比纺专提高大约二十倍。证明我国早在两千年前就在工具机上使用绳轮传动了。使用这种纺车,还可以加拈、并合比较均匀一致、不同粗细的丝或弦线。此外这种纺车,除了可以纺纱之外,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制成纬纱用的纡子。这是过去用纺专所不可以的,需要另外的工具摇纡。

在纺绩麻、丝、棉等生产实践过程中,为了提高质量和产量,我国劳动人民不断在实践中创造和创新。从而在手摇纺车的基础上创造的脚踏纺车和水力纺车,又进一步把我国的纺纱技术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脚踏纺车是利用偏心轮在纺车制造上完成的一次改革。脚踏纺车的最早发明时间还有待查考,现在能见到的是公元四世纪我国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约345—406)一幅画上的脚踏三锭纺车。后来在元代皇庆二年(公元1313年),我国著名的农学家王祯在他所著的《农书》上也出现了三锭脚踏棉纺车和三锭、五锭脚踏麻纺车(如图2),证明了脚踏纺车从东晋以后一直都在使用。

宋末元初,松江乌泥泾(今上海县乌泥镇)棉纺织革新家黄道婆(约1245—?),向黎族姐妹学习了棉纺织技术,并在纺织生产的实践中,把用于纺麻的脚踏纺车改成三锭棉纺车,并且总结了一套纺纱技术。同时她还革新了轧棉和弹棉工具,纺纱产量得到大幅度提高。

在王祯的《农书》中,除了对手摇和脚踏纺车作了全面总结外,更介绍了另外两种新的纺车,大纺车和水转大纺车。大纺车,它不同于旧的纺车的特点是:纺纱的锭子更多,达到三十二枚,这样它的生产力就显著增加。其次,大纺车的传动已经采用和现在的龙带式传动相仿的集体传动了。可见古人已经认识到动力在工作效率中的中的作用。因此可以说是需要推动了设计的发展。

在植棉和棉纺织中,我国少数民族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就纺车来看,云南和海南岛的少数民族很早就积累了一套棉花的纺织加工技术,既使用大竹轮的纺车,一般直径在六十一厘米,也采用小直径的竹轮纺车,直径三十到四十厘米,以适应棉纤维比丝麻短的纺纱需要。

现代的机器纺纱,除了最新的气流纺外,它的机构形式还是离不开锭子和它的传动。只是由于机械的动力大,锭子数目更多,速度更快罢了。把古代纺车和现代纺纱机相比,现代传动锭子的滚筒就是纺车竹轮的替代,而所谓最新式的龙带传动,和大纺车的皮弦带动更是同一个方式。它们的纺纱基本原理是一致的。

7. 请问荧光布料是什么

就是布料在染色时染料中或印刷时加了加了荧光剂。原理时环境有光时它吸收,环境暗光时它释放。

8. 叶绿素荧光的研究历史

叶绿素荧光现象是由传教士Brewster首次发现的。1834年Brewster发现,当一束强太阳光穿过月桂叶子的乙醇提取液时,溶液的颜色变成了绿色的互补色——红色,而且颜色随溶液的厚度而变化,这是历史上对叶绿素荧光及其重吸收现象的首次记载。后来,Stokes(1852)认识到这是一种光发射现象,并使用了“fluorescence”一词。1874年,Müller发现叶绿素溶液稀释后,荧光强度比活体叶子的荧光强得多。尽管Müller提出叶绿素荧光和光合作用之间可能存在相反的关系,但由于他的实验没有对照,实验条件控制不严格,因此人们并没有将叶绿素荧光诱导(瞬变)现象的发现归功于Müller。
Kautsky是公认的叶绿素荧光诱导现象的发现者。1931年,Kautsky和Hirsch用肉眼观察并记录了叶绿素荧光诱导现象(Lichtenthaler,1992;Govindjee,1995)。他们将暗适应的叶子照光后,发现叶绿素荧光强度随时间而变化,并与CO2的固定有关(图3.1)。他们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叶绿素荧光迅速升高到最高点,然后下降,最终达到一稳定状态,整个过程在几分钟内完成。2)曲线的上升反映了光合作用的原初光化学反应,不受温度(0℃和30℃)和HCN处理的影响。若在最高点时关掉光,则荧光迅速下降。3)荧光强度的变化与CO2的固定呈相反的关系,若荧光强度下降,则CO2固定增加。这说明当荧光强度降低时,较多的光能用于转变成化学能。4)奇怪的是(照光后)CO2的固定有一个延滞期,似乎说明“光依赖”的过程对CO2固定过程的进行是必需的。另一个未得到解释的现象是若在荧光诱导结束后关掉光,则荧光水平的恢复需要很长时间。在Kautsky的发现之后,人们对叶绿素荧光诱导现象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并逐步形成了光合作用荧光诱导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光合作用研究。由于Kautsky的杰出贡献,叶绿素荧光诱导现象也被称为Kautsky效应(Kautsky Effect)。

9. 服装面料的发展与演变史

中国服装演变历史
中国的衣冠服饰制度,大约是在夏商时期初见端倪,到了周代渐趋完善,并被纳入“礼治”范围。当时的服饰依据穿着者的身份、地位各有分别。天子后妃、公卿百官的衣冠服制、等级制度日益严格。

商周时期,服饰形式主要采用上衣下裳制,衣用正色,即青、赤、黄、白、黑等五种原色;裳用间色,即以正色相调配而成的混合色。服装以小袖为多,衣长通常在膝盖部位。衣服的领、袖及边缘都有不同形状的花纹图案,腰间则用条带系束。春秋战国之期,出现一种名为“深衣”的新型服饰,它是一种连体服饰。深衣的出现,改变了过去单一的服饰样式,故此深受人们的喜爱,不仅用作常福、礼服,且被用作祭服。

在战国时期,胡服的诞生打破了服饰的旧样式。胡服的 短衣、长裤和革靴设计,善于骑射,便于活动,在军队里广为盛行。

先秦时期的鞋履,主要有履、舄、鞋、靴等形制。诸履之中,以舄为贵。周代君王之舄有白、黑、赤三种颜色,分别在不同场合穿着。鞋是一种高帮的便履,以皮革制成;靴则是来自西域,胡人骑马射箭时穿着,后来汉族人也逐渐接纳。

风行于本世纪20年代的旗袍,脱胎于清代满族妇女服装,是由汉族妇女在穿着中吸收西洋服装式样不断改进而定型的。当时的变化并不复杂。

从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末,中国旗袍风行了20多年,它的款式几经变化,如领子的高低、袖子的长短、开衩的高矮,使旗袍彻底摆脱了老式样,改变了中国妇女长期来束胸裹臀的旧貌,让女性的体态和曲线美充分显示出来,正适合当时的风尚,为女性解放立了一功。 其中的青布旗袍最受当时女学生的喜爱,一时间盛行全国。旗袍的诞生几乎成成为20年代后期中国新女性的典型装扮。还值得一提的是,当时领导服装潮流的十里洋场中摩登女郎、交际名媛、电影明星等,在旗袍样式上的标新立异,也促进了旗袍的发展。自30年代起,旗袍几乎成了中国妇女的标准服装,民间妇女、学生、工人、达官显贵的太太,无不穿着。旗袍甚至成了交际场合和外交活动的礼服。后来,旗袍传到了外国,被西洋女子效仿穿着。

发展至今,旗袍的样式花色都逐渐繁多,随着复古风尚的流行,旗袍重新演绎昔日的精彩。作为中国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旗袍,有着悠久的历史,象征着华夏文明,衬托东方女性的优雅气质,仍然在样式上不断创新,在时尚的舞台上大放异彩。

10. 荧光光谱的发现历史

1852年Stokes在考察奎宁和叶绿素的荧光时,用分光计观察到荧光波长比入射光波长稍长回些。经过判明答,这种现象不是由光的漫射作用引起的,而是这些物质在吸收光能后重新放射出的不同波长的光。因此,他隐忍荧光是光发射的概念。

阅读全文

与荧光面料的发展历史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