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发展 > 中国画的历史发展简述

中国画的历史发展简述

发布时间:2021-02-03 21:33:47

『壹』 简述中国美术发展的历史。

中国美学史关于美的论述对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了解历史可以正确的看待现在社会主义文艺,中国美学史关于美的论述让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中国美学所研究的内容,他的发展过程同前人对美的看法所总结的理论。中国美学讲究的气韵、风骨、意境、神韵等,还有美与善(功利)讲的密不可分,甚至混为使用,对现在社会主义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意义。
在中国古代就有许多关于美与善(功利)的论述。墨子说:“故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心常安,然后求乐。为可长,行可久,先质而后文,此圣人之务。”“先质而后文。”既“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这说明美与功利善的关系,事物总是先有功利,然后才可然有美,美与功利与善是不可分的,要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就要解决现代人民的工作问题,只有吃饱了,才可然更好的发展当代的文化艺术,还有孔子说“里仁为美,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孔子还提出尊五美,屏四恶等,孔子和墨子的美学思想都是强调了美与善(功利)的联系。但墨子是站在小手工业的立场上,代表他们的利益和思想。孔子是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一切都是统治阶级说话的,他所谓的善和功利的思想是指统治阶级对“礼”和”仁义”都是为统治阶级的社会等级秩序,社会思想和教化目的服务的。荀子也说过:"故天之所覆,地之所载莫不尽其美致其用."每是存在于天地之间的客观事物,这些客观事物之所以是美的,就在于"致其用".这就是说是有功利性的,可以来为社会服务的.
在从艺术方面来讲,中国古代艺术家所追求的美的境界是意境,所谓意境:就是心与物情与景的统一,就是艺术家的主观思想情感审美情趣,与自然景物的贯通交融,我国的诗歌,绘画,以及其他艺术中,常常以精练的语言、造型、韵律,创造出感性的美的意境.如杜甫的诗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既表现了春夜的怡静的气氛,又表现了诗人的愉悦心境.又如在造型艺术中所讲究的形神.中国画论把形神兼备作为艺术美的重要标准.所谓神指人的思想感情性格等;所谓形是指人物的外部表情特征,语言动作表情等.如四川出土的"说书佣",东汉工艺品<马踏飞燕>.都体现了艺术中的形神兼备的思想,当代的社会主义文艺,不管是在绘画、雕塑、音乐对形神,意境的要求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优秀的作品不单只是在技术的高操,其内容所表达的思想,或是能给人有细细品味的地方,如唐太宗李世民陵墓中的昭陵六骏,采用写实手法,布局简洁明快,造型雄健优美。其六骏造型个异,或静立,或疾驰,或患步款行,姿态生动.
中国古代艺术绘画、雕塑、音乐等,因时代和作者的个性不同,其艺术也就有不同的风格,各种对美的理解,在其论述也是十分精到的.如<诗品><画品><书品>等,对当时的艺术文化的发展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现在的电影艺术MTV等制作,因制作人的不同,其作品的风格也不同,有的雄伟大气,有的狂放,而有的含蓄.抒情、潇洒而优美.虽现代艺术有许多借鉴西方美学发展自己,但主要受中国美学史论述的影响更深.中国本土文化艺术受外来文化艺术元素冲击,而得到更好的发展.所以,中国美学史关于美的论述对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贰』 中国绘画的起源与发展是怎样的

中国的绘画史可上溯至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距今约七千年的历史。最初是画在陶器、地面和岩壁上的一些象形符号。不过,这些符号将进化成两种不同的艺术体系—文字和绘画,即“书画同源”。

实际上,早在一千多年前,唐代张彦远在其开创性著作《历代名画记》中,将中国绘画的起源追溯至传说时代,即黄帝时代,并指出当时的象形文字是书写和绘画的统一。他认为,图形与文字的分开各自发展,绘画才发展为一门专门的艺术,而直到秦汉时期才出现探讨绘画的技巧,魏晋时期名家的出现,才标志着绘画臻于成熟。这一有关早期中国绘画发展的理论至今仍基本成立。

中国自古以来认为中国文字与绘画的起源是相同的,如很多出土的陶刻图案符号。



不管是在内容和艺术创作上,中国画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知。

『叁』 中国绘画史的历史简述

从山东、甘肃复、内蒙古、新疆以及制东北各地的原始岩画及1986年发现于甘肃秦安大地湾原始地画来看,它的历史已不下5000年。以汉族为主包括各少数民族在内的画家和匠师,创造了具有鲜明民族风格和丰富多彩的形式手法,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绘画。明清以来,特别是辛亥革命以后,随着封建社会的崩溃,外来绘画艺术不断传入,丰富了中国绘画的体裁。中外艺术交流日益频繁,使画家从中得到吸收和借鉴,中国绘画创作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油画、水彩画、漫画、宣传画等相继发展起来,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各个画种都展示出新的面貌。

『肆』 中国画绘发展历史及特点

当代学者顾绍骅认为:在世界面前,能够代表中国的美术就是中国画。它是我们内中华民族的优秀容传统,精英文化,是国粹,是中国美术的核心主体。由于缺乏对传统中国画的了解,国人与部分画家的综合素养达不到、思想境界跟不上等等导致理解有偏差;中国画核心价值是文化价值的最终体现!中国画艺术发展,犹如一条长河,虽有时狂暴湍急,有时滞流平缓,但从没发生断流,他向前、向前终于汇成今天这样一条浩浩荡荡的艺术大河,中国画的发展中凝聚了多少代画人探索奋斗的结晶,这需要每一位有志于中国画中求索的学人珍视的。本应是东西方并行的两大画派——西方的油画、东方的中国画并驾齐驱;如今结果:西方绘画“营养过剩”(油画),而中国画严重的“营养缺乏”。
《顾绍骅编辑 中国画知识普及版 》系列知识,可以回答你的需求。

『伍』 中国国画历史

中国国画历史
中国绘画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经过数千年的不断丰富、革新和发展,以汉族为主、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画家和匠师,创造了具有鲜明民族风格和丰富多彩的形式手法,形成了独具中国意味的绘画语言体系,在东方以至世界艺术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与影响。
中国绘画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饰和岩画,原始绘画技巧虽幼稚,但已掌握了初步的造型能力,对动物、植物等动静形态亦能抓注主要特征,用以表达先民的信仰、愿望以及对于生活的美化装饰。
先秦绘画己在一些古籍中有了记载,如周代宫、明堂、庙祠中的历史人物、战国漆器、青铜器纹饰,楚国出土帛画等,都己达到较高的水平。
秦汉王朝是中国早期历史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大国,疆域辽阔,国势强盛,丝绸之路沟通中外艺术交流,绘画艺术空前发展与繁荣。尤其是汉代盛行厚葬之风,其墓室壁画及画像砖画像石以及随葬帛画,生动塑造了现实、历史、神话人物形象,具有动态性、情节性在反映现实生活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其画风往往气魄宏大,笔势流动,既有粗犷豪放,又有细密瑰丽,内容丰富博杂,形式多姿多彩。
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争频仍,民生疾苦,但是绘画仍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苦难给佛教提供了传播的土壤,佛教美术勃然兴起。如新疆克孜尔石窟,甘肃麦积山石窟,敦煌莫高窟都保存了大量的该时期壁画,艺术造诣极高。由于上层社会对绘事的爱好和参与,除了工匠,还涌现出一批有文化教养的上流社会知名画家,如顾恺之等。这一时期玄学流行,文人崇尚飘逸通脱,画史画论等著作开始出现,山水画、花鸟画开始萌芽,这个时期的绘画注重精神状态的刻画及气质的表现,以文学为题材的绘画日趋流行。
隋唐时国家统一,社会相对稳定,经济比较繁荣,对外交流活跃,给绘画艺术注入了新的机运,在人物画方面虽然佛教壁画中西域画风仍在流行,但吴道子、周昉等人具有鲜明中原画风的作品占了绝对优势,民族风格日益成熟,展子虔、李思训、王维、张缲等人的山水画、花鸟画己工整富丽,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五代两宋之后,中国绘画艺术进一步成熟完备一,出现了一个鼎盛时期,朝廷设置画院,扩充机构编制,延揽人才,并授以职衔,宫廷绘画盛极一时,文人学士亦把绘画视作雅事并提出了鲜明的审美标准,故画家辈出,佳作纷呈,而且在理论上和创作上亦形成了一套独的体系,其内容、形式、技法都出现了丰富精彩、多头发展的繁荣局面。
绘画发展至元、明、清,文人画获得了突出的发展。在题材上,山水画、花鸟画占据了绝对的地位。文人画强调抒发主观情绪,“不求形似”、“无求于世”,不趋附大众审美要求,借绘画以示高雅,表现闲情逸趣,倡导“师造化”、“法心源”,强调人品画品的统一,并且注重将笔墨情趣与诗、书、印有机融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绘画样式,涌现了众多的杰出画家、画派,以及难以数计的优秀作品。
中国绘画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植于民族文化土壤之中。它不单纯拘泥于外表形似,更强调神似。它以毛笔、水墨、宣纸为特殊材料,建构了独特的透视理论,大胆而自由地打破时空限制,具有高度的概括力与想象力,这种出色的技巧与手段,不仅使中国传统绘画独具艺术魄力,而且日益为世界现代艺术所借鉴吸收。

『陆』 中国绘画的发展历史是什么

中国绘画具有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从上古时期开始,到战国时代的帛画,汉代的画像砖版与画像石权,都已经具有很高的水平。自魏晋南北朝以来,更是涌现出许许多多著名的画家和流派,具有各自鲜明的艺术特色和风格。魏晋六朝时期出现了包括即东晋的顾恺之在内的“六朝三杰”等大家。

『柒』 简答题简述近代中国画的发展

国画历史悠久远2000多年前战国时期出现了画丝织品上绘画--帛画之前又有原始岩画和彩陶画些早期绘画奠定了世国画线主要造型手段基础两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由稳定统分裂急剧变化域外文化输入与本土文化所产生撞击及融合使时绘画形成宗教绘画主局面描绘本土历史人物、取材文学作品亦占定比例山水画、花鸟画亦此时萌芽同时对绘画自觉地进行理论上把握并提出品评标准隋唐时期社会经济、文化高度繁荣绘画也随之呈现出全面繁荣局面山水画、花鸟画已发展成熟 宗教画达了顶峰并出现了世俗化倾向;人物画表现贵族生活主并出现了具有时代特征人物造型五代两宋又进步成熟和更加繁荣人物画已转入描绘世俗生活宗教画渐趋衰退山水画、花鸟画跃居画坛主流而文人画出现及其世发展极大地丰富了国画创作观念和表现方法元、明、清三代水墨山水和写意花鸟得突出发展文人画成国画主流其末流则走向因袭模仿 距离时代和生活愈去愈远国画自19世纪末近百年引入西方美术表现形式与艺术观念及继承民族绘画传统文化环境出现了流派纷呈、名家辈出、断改革创新局面 19世纪政治、经济(特别商业、文化发达上海、北京(含天津)、广州等心城市汇聚了大批画家即上海心江浙画家群任颐、虚谷、吴昌硕、黄宾虹、刘海粟、潘天寿、朱屺瞻、张大千、傅抱石、钱松岩、陆俨少等人;北京心北方画家群齐白石、陈师曾、金城、陈半丁、王雪涛、李苦禅、蒋兆和、李染等;广州心岭南画家群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何香凝、赵少昂、关山月、黄君璧等人随着形势变化和时代更迭上述地区画家亦有流动抗日战争时许多画家来西南地区1949年又有许多画家张大千、黄君璧、赵少昂等人移居国外和港台地区今全国大多数省市成立了画院3心之外又出现了许多新心 画家队伍空前扩大 现代国画家许多画家继承并坚持传统绘画基本模式们或模仿、传承前代画家技巧、风范原则或继承传统同时力图变革保存、发展传统同时形成自己风格前者有金城、顾麟士等人者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等人代表 自五四新文化运动随着西方美术大量引入和反封建斗争深入改革国画成新时代潮流留学日本、欧美高剑父、高奇峰、刘海粟、徐悲鸿、林风眠等人代表倡导西方美术写实及近代西方美术创作观念与传统国画像融合走出了条改革、创新国画新路子使传统国画焕发了新生机其高剑父、高奇峰等岭南画派画家提倡折衷外融合古今日本画法与传统撞水、撞粉法和没骨法相糅合创造出了种雄劲奔放、具有时代感新风格徐悲鸿西方绘画写实手法融入传统笔墨之丰富了国画表现性林风眠则调和西并汲取民间美术质朴与刚健形成了自己意境深邃形式新颖独特风格另外陈之佛外装饰艺术色彩融入工笔花鸟画创作张大千借鉴西方抽象表现主义某些手法创出泼彩画法;李染受西方画写生启发直接对景写生对景创作;1989年薛宣林《国画观念更新与技法新探》提出国画造型六要素-薛氏六法非笔墨吴冠用国画工具材料和西方现代艺术形式、观念等表现国画传统诗情与境界等等均取得了重要成 随着时代变迁国画由过去士大夫和贵族娱乐自赏贵族艺术转向民众艺术由过去象牙之塔走向十字街头使国画题材内容上产生了深刻变化画家们视角投向社会现实创作了大批具有时代特征优秀作品
20世纪国画创新与继承
1919年爆发五四运动高举起了反对封建文化新文化运动大旗美术领域主张革新美术家们纷纷响应新文化运动号召通过变革传统国画来创造新适应时代需要新美术变革过程部分美术家积极引进西方美术写生写实方法世纪初形成了学习西方绘画兴办美术学校热潮写实改造国画主要针对明清时期文人墨画模拟古人笔法缺少新创造而进行变革徐悲鸿代表写实风格画家与古代画家作品比较部分了解种变革特点 【起因】 封建社会期旧文人画家沉浸于对古人笔墨意趣模仿日益脱离与社会生活联系种因袭守旧局面限制了画家对时代生活和人感情表现与徐悲鸿同20世纪新美术变革开拓者林风眠从突破传统笔墨程式角度大力提倡自写生主张减弱写用笔方法突出画自由表达特性力图西绘画之间学种新创作道路被推西融合代表人物 【改革】 20世纪力求变革国美术家更加关注对描绘对形象具体形象特点深度刻画更加突出对自景物表现人感受些创新探索与当时国新文学创作所提倡白文自由体诗样破旧立新开辟了与五四新文化精神相呼应国新美术变革道路 20世纪20~30年代画家们对国画革新与发展展开了论争康有提出复古革新、合西而画学新纪元主张;徐悲鸿主张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画之采入者融之;刘海粟提出要发展东方固有美术研究西方艺术精英;林风眠主张调和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陈师曾对文人画特质和意义作了肯定分析和回答;林纾则反对革新号召人们鄙弃外洋新学唯古意宗;金城则极力主张:宣圣明训率忘衍由旧章40年代末和50年代人们围绕着素描否作国画造型基础及何看待笔墨技巧、看待各种新国画等问题展开了场讨论80年代期又围绕着改革、开放和现代急剧变化社会环境何革新国画适应时代审美需要问题理论和实践上展开了深入探讨 【新时代】 具有千年传统国画经过20世纪变革历程西融合与借古开今两大创新追求推动下产生了历史上前所未有丰富多样新风格独特现代品格立于当代世界美术艺术之林

『捌』 中国绘画的历史

中国绘画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经过数千年的不断丰富、革新和发展,以汉族为主、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画家和匠师,创造了具有鲜明民族风格和丰富多彩的形式手法,形成了独具中国意味的绘画语言体系,在东方以至世界艺术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与影响。
中国绘画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饰和岩画,原始绘画技巧虽幼稚,但已掌握了初步的造型能力,对动物、植物等动静形态亦能抓注主要特征,用以表达先民的信仰、愿望以及对于生活的美化装饰。
先秦绘画己在一些古籍中有了记载,如周代宫、明堂、庙祠中的历史人物、战国漆器、青铜器纹饰,楚国出土帛画等,都己达到较高的水平。
秦汉王朝是中国早期历史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大国,疆域辽阔,国势强盛,丝绸之路沟通中外艺术交流,绘画艺术空前发展与繁荣。尤其是汉代盛行厚葬之风,其墓室壁画及画像砖画像石以及随葬帛画,生动塑造了现实、历史、神话人物形象,具有动态性、情节性在反映现实生活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其画风往往气魄宏大,笔势流动,既有粗犷豪放,又有细密瑰丽,内容丰富博杂,形式多姿多彩。
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争频仍,民生疾苦,但是绘画仍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苦难给佛教提供了传播的土壤,佛教美术勃然兴起。如新疆克孜尔石窟,甘肃麦积山石窟,敦煌莫高窟都保存了大量的该时期壁画,艺术造诣极高。由于上层社会对绘事的爱好和参与,除了工匠,还涌现出一批有文化教养的上流社会知名画家,如顾恺之等。这一时期玄学流行,文人崇尚飘逸通脱,画史画论等著作开始出现,山水画、花鸟画开始萌芽,这个时期的绘画注重精神状态的刻画及气质的表现,以文学为题材的绘画日趋流行。
隋唐时国家统一,社会相对稳定,经济比较繁荣,对外交流活跃,给绘画艺术注入了新的机运,在人物画方面虽然佛教壁画中西域画风仍在流行,但吴道子、周昉等人具有鲜明中原画风的作品占了绝对优势,民族风格日益成熟,展子虔、李思训、王维、张缲等人的山水画、花鸟画己工整富丽,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五代两宋之后,中国绘画艺术进一步成熟完备一,出现了一个鼎盛时期,朝廷设置画院,扩充机构编制,延揽人才,并授以职衔,宫廷绘画盛极一时,文人学士亦把绘画视作雅事并提出了鲜明的审美标准,故画家辈出,佳作纷呈,而且在理论上和创作上亦形成了一套独的体系,其内容、形式、技法都出现了丰富精彩、多头发展的繁荣局面。
绘画发展至元、明、清,文人画获得了突出的发展。在题材上,山水画、花鸟画占据了绝对的地位。文人画强调抒发主观情绪,“不求形似”、“无求于世”,不趋附大众审美要求,借绘画以示高雅,表现闲情逸趣,倡导“师造化”、“法心源”,强调人品画品的统一,并且注重将笔墨情趣与诗、书、印有机融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绘画样式,涌现了众多的杰出画家、画派,以及难以数计的优秀作品。
中国绘画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植于民族文化土壤之中。它不单纯拘泥于外表形似,更强调神似。它以毛笔、水墨、宣纸为特殊材料,建构了独特的透视理论,大胆而自由地打破时空限制,具有高度的概括力与想象力,这种出色的技巧与手段,不仅使中国传统绘画独具艺术魄力,而且日益为世界现代艺术所借鉴吸收。

『玖』 中国画的起源与发展

:“国画”在20世纪的诞生
水天中在《“中国画”名称的产生和变化》一文中指出,“把我们民族的绘画叫做‘中国画’,是近百年内才出现的事。” 其实这是不准确的。至少在明末,随着传教士将油画艺术带到中国之后,将这种“西洋画”与本土的中国绘画(被称为“吾国画”、“中国之画”、“中国画”等)对应比较的风气,就在中原大地上悄然兴起了。如明末姜绍书《无声诗史》中对中西绘画进行的简单的比较,惊叹于西洋绘画的严谨的造型,称“中国画工无由措手 ”;崇祯八年(1635)年,刘侗、于奕正在《帝京景物略》中,亦称此为“中国画绘事所不及”。这种简单的类比直到20世纪初的各类笔记、文献中依然比比皆是,“中国画”的称谓也逐渐被普遍接受。然而,这时的“中国画”从概念的外延上依然比后来的“国画”要大的多,可以认为基本上就是用来指代中国历代绘画的一个总称。蔡元培1918年4月15日在国立北京美术学校开学式上的演说中明确指出:“中国画与书法为缘,西洋画与雕刻为缘。” 尽管有一种附和“中西二分”的对比之风尚的嫌疑,但可以认为,如此体系性的认识是建筑于对中国绘画史的总体面貌的把握和理解之上的。但根据笔者的调研,直到1919年的新文化运动之前,没有任何资料支持“国画”这一概念已产生或应用。
1、1919年:“国画”的第一次诞生
历史的转折发生在1919年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这一年,一场关于“整理国故”的运动的争论肇始于思想氛围活跃的北京大学。一时间,在“保存国粹”“发扬国光”等等对这场运动庸俗化的曲解之下,“国”字风靡一时,许多“中国有,外国没有”的东西,被创造性地与“国”字这个定语联系到了一起。国乐、国医、国菜等等概念相继问世,肩负着民族国家文化复兴使命的“国画”概念也在这一阶段应运而生。如1923年成立的广东癸亥合作社(1925年改称国画研究会)的宗旨是“研究国画,振兴美术 ”,1926年苏州成立“国画学社”等等,都是比较早的“国画”的记载。尽管遗憾的是我们已无法追查到“国画”概念的始作俑者,但根据当时著名的文人何炳松、郑振铎等人对这样一种“言必称‘国’”的社会风气的记载,我们可以不难看到“国画”概念产生的必然、盲目与急切。如1923年1月顾实指出:“迩来国家观念普及于人,……种种冠以“国”字之一类名词,复触目皆是。” 而1923年癸亥合作社的立案呈文中更是明确宣告:“国画关系一国之文化,与山川人物、历史风俗,同为表示一国特性之征。” 可见,“国画”概念产生的背后动力也是“国家观念”的普及。在强劲的西风吹袭之下,“Painting”终于在中国的传统之中找到了它的被制造出来的对应物,从而,“国画”这一概念初次诞生了。
但我们需要注意到,这一时期所说的“国画”,从外延上更接近于此前使用的“中国画”,与今天的所说的“国画”仍然有很大不同。在发表于1926年11月12日《一般》上的《国画漫谈》一文中,同光(署名)写道:
年月日,我说不清,总之有所谓“国画”在中国学校中成为一种科目之日起,“洋画”也和其他科学一样,为中国人士所学习并且被欢迎起来了,因此“国画”之名,遂应运而生。原这名之所由立,本系别于“洋画”而言,譬如有洋货而后又国货之名,由洋文而后有国文之名,初固无轩轾于其间也。
可见,在“国画”概念产生初期,除了平添了一些浓郁的民族色彩而外,这个概念的所指基本上与“中国画”是等同的,史实也表明1920-1940年代中,“ 国画”与“中国画”两个概念在美术界认识内部往往都没有明确的界定,1931年成立的上海“中国画会”的出版物名为《国画月刊》即是一例,当然,也有诸如潘天寿等“传统型”画家坚持使用“中国画”这一名称。但尽管是作为“国故”即中国传统文化的身份登场,但毕竟在西方艺术大潮的冲击之下“国画”从一开始就被赋予了“Painting”这样一个代表油画的英文对等名称。从而,在“艺术”这样一个来自于西方的新视角下,传统中国绘画的面貌难免发生各种各样的误读与西化。同时也正是因为这种命名的暧昧性,宣告了中国绘画在1920年代以后将要继续面临着被动而痛苦的发展之路。
中国画,起源古,象形字,奠基础;文与画,在当初,无歧异,本一途。
我国夙有书画同源之说,有人认为伏羲画卦、苍颉造字,是为书画之先河。文字与画图初无歧异之分

『拾』 中国画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在先秦时期,绘画以人物肖像画为主。例如,战国的帛画寓有兴衰鉴戒、褒功挞过之意,为维护礼教服务。到魏晋南北朝,绘画作品为艺术创作而独立,并产生了第一批有历史记载而在当时又以绘画才能著称的画家。如顾恺之、陆探微、曹不兴等。同时佛教绘画的石窟壁画也开始兴起,具有代表性的有西域的克孜尔石窟壁画和敦煌莫高窟壁画。魏晋南北朝也是山水画和花鸟画的萌芽时期,绘画理论著作也开始出现。此时的绘画多画在绢素上,以长卷式为主形成了传统。

隋唐是中国绘画走向成熟的时期,尤其是人物画获得了更大的军展,山水、花鸟画也相继独立。著名的画家有吴道子,阎立本等。到了五代两宋,中国画史又翻开了灿烂光辉的一页。绘画领域的许多变化是前所未有的。皇家画院的兴办、文人画的兴起,山水、花鸟画的成熟和地位的上升,水墨画的发展,都反映了这一时期绘画的发展状况。由于城市的繁荣和对绘画需求量的增加,很多画师活跃在社会上,大批的职业画家产生,并推动着宋代绘画的繁荣发展。

元代的建立,全国统一,民族融合。但统治者实行民族歧视政策,再加后期的政治腐败,不少文人处于失意境遇之中,只能寄情于书画,在绘画中重视主观意趣和笔墨风格的表现,诗、书、画进一步渗透结合,把宋金以来的文人绘画推向了高潮。这以赵孟頫、钱选、“元四家”、“二王”为著。此外,由于统治者对宗教的利用和保护,寺观规模不断扩大,因而壁画也显示出相当的发展规模。到了明清时期,山水、花鸟、写意人物进一步发展。人物画在此时融入了部分西洋画法,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民间版画、年画空前兴盛。

清代后期,虽然社会性质发生了重大变化,但在科技方面的新发展、印刷术的更新、美术出版物的产生、发展等对绘画的传播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书籍装帧、插图、讽刺画也逐渐成为新的美术种类。在不断与西方接触与沟通中,也推动了西方美术在中国的流行。

新中国成立以后,绘画的发展进入了历史新纪元。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稳定发展,逐渐出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喜人景象。中国绘画正在稳步发展中日益繁荣,并逐渐为西方国家所认识、学习和借鉴。

阅读全文

与中国画的历史发展简述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