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西方音乐史 试述歌剧的诞生及早期发展。 500字。
歌剧诞生于1600年,意大利的弗洛伦萨。它的直接来源是宫廷的幕间剧。之后分别版在意大利的罗权马、威尼斯、那不勒斯进行发展。其中,那不勒斯的发展在早期达到顶峰,出现了那不勒斯学派。意大利歌剧早期最重要的作曲家是梦特维尔迪,代表作品《奥菲欧》,是早期歌剧历史上成就最高的一部作品。
歌剧诞生之后,传入了英国、法国和德国。其中,英国歌剧在这一时期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英国历史上重要的作曲家浦赛尔,代表作品《迪多与伊尼》。法国歌剧的代表人物是吕利,这位意大利人在很小的时候就来到法国,成为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最宠信的臣子,他奠定了法国歌剧序曲的创作。德国的代表人物是许茨,代表作品是《达芙妮》,这是第一部在德国创作的歌剧。
Ⅱ 西方器乐发展历程以及西方歌剧发展历程
人类已经迈入一个新的世纪。回顾过去百年来的西方音乐,在整个西方历史发展中,它究竟起了什么作用?有什么意义?得失如何?这些问题也许几十年后回过头来可以看得更加清楚。但是,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即便是现在,我们也能从回顾中提出一些问题来加以探讨,以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借鉴西方现代音乐。
(一)
1909年在20世纪音乐史中或许是很重要的一年。那年8月,勋伯格完成了他第一首无调性作品《钢琴曲三首》(op.11)。无调性音乐语言显得夸张、怪诞,是与世纪初流行于德奥的表现主义流派相联系的。表现主义者面对黑暗现实,用极端主观的方式,把内
(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新音乐的实验非但没有降温,反而愈演愈烈。不仅流派繁多、风格各异,参与人数亦大为增加。1945年以前,进行音乐实验的只是少数作曲家;1945年以后,继续按照传统风格写作的作曲家成为少数,出现了一大批以进行各种音乐实验闻名于世的作曲家,如梅西安、布列兹、施托克豪森、凯奇、卢托斯拉夫斯基、潘德雷茨基、诺诺、亨策、利盖蒂、吉纳斯特拉、贝里奥、克拉姆等。他们离开19世纪浪漫主义传统已经很远,却代表了西方音乐发展的主流。在这纷繁杂多的现象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出,战后的新音乐主要集中(不是惟有)表现在下列四个方面:
1.序
(三)
对于"新音乐"的各种看法,可以大致归纳如下:
1.新音乐最终是会被接受的,只是时间而已。就像西方历史上中世纪的"新艺术"(Arsnova)、文艺复兴时期的"新音乐"(NuoveMusiche)、古典主义早期的"华丽风格"(goutgalant)一样,一开始,也不被普遍接受,但逐渐地,它们就站住脚了。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从一个音乐时代转向另一个时代,总是伴随著进步人士的主张和保守阵营的反对意见。"当蒙特威尔第从文艺复兴时期风格逐渐向早期巴洛克风格发展时,当时的评论家对于他使用没有预备的不协和音,就发出警告,认为这是一种"最危险的革
(四)
70年代以来,严格地说,60年代末以来,作曲家们很少再固守什么教条,忠实于某一特定流派,达姆施塔特(暑期班)独领风骚的时代过去了。不少作曲家继续运用以往的音乐语言写作,各种流派和风格仍然存在。与此同时,出现了新的动向,即一定程度的所谓"回归"现象,传统又受到重视。例如,50年代时,威伯恩是那么受人推崇,而同属新维也纳乐派的贝尔格却因为他的作品更多的结合了19世纪浪漫主义传统而显得"陈旧",如今,当传统再次受到重视的时候,贝尔格又变得"新鲜"起来;美国作曲家巴伯,曾被认为是一位守旧的浪漫派,如今,也被当作"先知"受到重新评价
歌剧起源于巴洛克时期(1066-1750),他的发源地是意大利所以当时的歌剧主要以欧洲歌剧为代表,一般认为欧洲歌剧产生于16世纪末。第一部被西方公认的歌剧,是在人文主义影响下,在1599年由佩里创作的《达夫尼》但是最后由于乐曲丢失 也有人把佩里在1600年为庆祝亨利四世婚仪而写的《优丽狄茜》做为最早的一部西洋歌剧。由于公众对歌剧的欢迎,1637年威尼斯创设了世界上第一座歌剧院。不过真正意义上的近代歌剧是1607年蒙特维尔第创作的《奥菲欧》作者运用了相当近代化的管弦乐队为戏剧配乐,用不谐和音烘托气氛和展现矛盾。在他的歌剧里,独唱,重唱、管弦队和舞蹈综合在一起为剧情服务。并为次种歌剧的体裁起了奠基性作用 ,所以蒙特威尔第被誉为“近代歌剧之父。再次同时威尼斯歌剧学派正式兴起。并在1637年威尼斯开放了第一家公共歌剧院—圣卡西亚诺剧院,使得这门艺术走出了少数贵族门槛。进入了平民的生活当中,从此歌剧被搬上大舞台,让更多的人去接触和了解他,并有了他自己独特的发展空间。同时在此后的半个多世纪里,威尼斯前后开放了十几家歌剧院,为歌剧的发展创造了更大的平台和空间,也预示着歌剧爱好者之多,他已是世界人民正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了,所以当时有一大批有才华的作曲家拼命的创造歌剧,比较有名的有切斯蒂、卡瓦利等人。这样为世界歌剧的发展有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当时的剧院虽然比较奢华但是开始运用灯光和道具,在一定程度上使歌剧院正式成型并更好的为歌剧的发展所服务。在此同时的17世纪中期,出现了以A·斯卡拉蒂为代表的那不勒斯学派,并统治了意大利乐坛和欧洲舞台近一百年。这个乐派特别注重在歌剧中发挥人声美的作用,使声乐独唱水平空前提高,更加强了歌剧的主调风格。当时的咏叹调已固定采用A—B—A的反复三段体形式,在第三段重复第一段音乐材料时,歌唱者可以随意炫耀自己的歌喉,在重视人声的同时,也重视器乐的独立表现,根据剧情给于相同的配乐,并首创了歌剧启幕前的器乐合奏—序曲由快—慢—快三部分组成。他树立的这种歌剧典范形式,被称为意大利正歌剧(opera seria)。但是由于过分对人声的表现,歌剧本身空洞单调,形式趋忽略内容的倾向,所以最终走向了衰败。至于罗马歌剧,由于处于罗马教廷的心脏地带,教会的保守势力对其百般迫害,最终地内禁演歌剧,从此罗马歌剧也一蹶不振。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歌剧将没落将在世间消失,而是歌剧又以最新的新式最适合当时社会潮流的新新式依然屹立与世界艺术之林。就在意大利正歌剧和罗马歌剧衰落的同时具有民族性质的歌剧兴起,如在德国和奥地利,涌现出了一批歌剧作家,如莫札特、韩德尔、贝多芬等,主要作品有《魔笛》、《费加洛婚礼》、《唐璜》、《费德里奥》《月球上的世界》等不朽之作。在英国也出现了向《狄多和伊尼阿斯》和《乞丐歌剧》的优秀歌剧,特别在法国出现了向古诺、比才、托马、马斯奈(Jules Massenet)、德布西、拉威尔等优秀的作曲家。同时兴起了喜歌剧和大歌剧 并留下了永远不朽的《乡村卜者》 《塞尔维亚的理发师》和《安娜.波莲》等让世人惊叹的作品。这一切都为歌剧的整体发展和改革起到了推动作用,如当时法国的歌剧就加入了传统的宫廷艺术---芭蕾舞,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歌剧同时也给歌剧注入了新活力。
就在意大利正歌剧和罗马歌剧衰落的同时,歌剧这门古老的艺术也经过百年的发展了,其中一些华而不实的弊病逐步显露出来。歌剧在100年的发展过程中,人们的审美也在这百年里起了变化有了提升,所以以往那些不变的故事在没法留住观众的眼球了,歌剧急切的需要做出改革,所以一些有识士开始了改革的尝试。拉摩算是改革的先行者,而最彻底、影响最深远的是格鲁克的歌剧改革。他的主旨是:“质朴和真实是一切艺术美的伟大原泉,在次基础上各地也在对歌剧悄然的做出改革,一些有才华的作曲家也在尝试着对歌剧作品的新新式进行创作。同时格鲁克对老式歌剧做出了大胆的改革,删除了很多不利歌剧表现的东西,使当时改革后的歌剧为之一新,并影响了整个19世纪的歌剧发展,其中罗西尼、瓦格纳等作曲家一直在此影响和启蒙下进行着创作和发展。此后在歌剧艺术的舞台上有涌现出了很多有贡献的作家如威尔第和普契尼等,他们用他们特有的才华对歌剧进行了不同的改革,使之更具生命力和感染力。歌剧从起源到现在也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新式繁多大小不一,他的发展历程是坎坷的,但是他给人类带来的是无尽的精神享受,虽然在当今社会中各种新型艺术对歌剧的冲击很大,歌剧的爱好者也在越来越少,但是我还是相信歌剧还会以他独有的魅力立于世界艺术之林,并重新占据每个懂音乐和爱音乐人的心。
Ⅲ 什么是歌剧,简述外国歌剧的发展史
歌剧的兴起,首先在意大利。
17世纪意大利在政治上无为、商业上低迷的状态,并没有湮灭它的艺术热情和创作活力,也没能削弱其保持己久的“音乐大国”的地位。这主要有几个原因:第一,意大利一直是盛产旋律的国度;第二,意大利是欧洲新颖的和多样化音乐品种的实验园;第三,意大利始终保持了一批以培育音乐新品种为天职的才华横溢的作曲家与歌唱家;最后也是比较特别的原因是,还有一批出于各种理由但客观上为音乐事业提供了支持的贵族庇护者与投资者。因此,与欧洲其他国家相比,意大利有条件甚至有责任把歌剧作为世纪礼品,奉献给整个欧洲,并使之为此激动不已。
意大利的歌剧,可以分为佛罗伦萨歌剧、罗马歌剧、威尼斯歌剧和那不勒斯歌剧。这些不同区域、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歌剧,所产生的影响也各不相同。
一、佛罗伦萨歌剧
16 世纪下半叶,在佛罗伦萨出现了一个称之为“佛罗伦萨卡梅拉塔(即沙龙)会社”(也称佛罗伦萨艺术集团)的非官方的音乐研究团体,其成员以贵族身份的青年诗人和作曲家为主。是他们第一次敲开了歌剧的大门。这个艺术集团由巴迪伯爵主持,研讨的中心内容是,如何把音乐与戏剧更好地融合起来,以产生更大的艺术感染力。他们在认真研究了希腊音乐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希腊音乐之所以能产生极大的感染力和强烈的演出效果,是因为希腊音乐是单声部的旋律,这种旋律开发了嗓音的音区、音高起伏、节奏变化等自然表现力,这就能决定性地影响与支配听众的感情。相反,以往那种用不同声部演唱不同旋律和歌词的方式,听众无论如何是难以听清歌词从而理解人物的,这种音乐充其量只能是器乐合奏。因此,他们选择了为歌词谱曲的正确方法:一种用音乐在“讲话”的歌唱方式,即用独唱旋律来强化和表现演员语言的抑扬顿挫。
佛罗伦萨艺术集团里对歌剧做出较大贡献的有尤利奥· 卡奇尼(Caccini Giulio1551 一1618 年)、贾科波· 佩里(Peri Ja copo1561 一1633 年)、埃米利奥· 德· 卡瓦利埃利(Cavalieri Emilio De155O 一1602 年)等,他们是歌剧这块处女地的拓荒者。
卡奇尼是职业歌唱家兼作曲家,甚至还是演奏家,这种多重身份对他从事歌剧事业起到了特殊而有利的作用。卡奇尼开创了一种新的依据歌词音节的歌唱性风格,力求吐字清晰灵活,并用数字低音加以伴奏,从而成为宣叙调(朗诵调)的创始人之一。他还在旋律线的适当地方加上装饰音,形成了16 世纪歌唱时的炫技方法。卡奇尼在(新音乐)这本歌集中,辑录了大量有新风格、用数字低音伴奏的单声部歌曲。对此,他阐述说:“为了更好地创作和演唱歌剧,最重要的在于懂得理念、语言,带着情趣和感情去领悟它所表达的思想主题,还须了解复调音乐使用的对位法”。这些歌曲和作者的新理念,为歌剧的形成展示了一种可以效法的模式,激发了后来者的创作活力与灵感。卡奇尼对声乐有着很高的造诣,他还是美声唱法时期第一代有影响的声乐教育家。关于他在声乐教育方面的成就,我们在下面还将专门介绍。
佩里同卡奇尼一样,也是歌唱家兼作曲家,他曾在一部幕间剧中成功地扮演了传奇性的歌手阿里昂。不过,他在歌剧创作上的成绩要更大些。佩里以在歌剧创作的实践中确定了宣叙调的风格而闻名。他很成功地创造了一种介乎于一般的歌唱与说话之间的宣叙调,人声在协和音程和不协和音程进行中,数字低音保持稳定不变,用以模仿说话的连续进行。这种宣叙调听上去象音高不停变化中的自由朗诵。不论是宣叙调、咏叹调,还是其他单声部的独唱歌曲,佩里都根据歌剧的需要,创造了具有戏剧性的乐汇。
佛罗伦萨艺术集团的研究成果,不只是小范围内的沙龙式的坐而论道,而且确实付诸了实践。在一定意义上说,在他们的客厅里,诞生了意大利歌剧。佛罗伦萨艺术集团的初衷是恢复希腊音乐,但实际上他们却创造了一种既符合自己的理想与追求,又具有时代特征的崭新的艺术体裁。这种伟大的贡献,也许是他们始料未及的。
1597 年,在佛罗伦萨上演的《达芙内》,被认为是意大利也是欧洲的第一部歌剧。这是由同是佛罗伦萨艺术集团成员的奥塔维奥· 里努奇尼(作词)和佩里(谱曲)联袂创作的。《达芙内》取材于古希腊的爱情故事,内容中闪烁着人文主义的火花,剧中的歌曲都是单声部的声乐曲,多为节奏自由舒缓的宣叙调,也有歌唱性较强的歌曲,音乐风格新颖,很好地表现了歌词的思想。
1600 年,他们又继续合作,在佛罗伦萨上演了为王室婚礼创作的《尤丽狄茜》 。这是一部家喻户晓的歌颂奥菲欧和尤丽狄茜爱情的神话故事,为了喜庆场合的需要,结尾改成了大团圆。佩里在《尤丽狄茜的音乐》一书中,解释了该剧多种风格的单声部歌曲,如达芙内的一首典型的新宣叙调,开始感情平稳,旋律舒缓协调,当唱到尤丽狄茜被蛇咬时,旋律变得激动,不协和音程增多,和声也有了突然的变化;咏叹调《蒂尔西之歌》安排在一首交响性的音乐之中,节奏鲜明,旋律优美,终止式的和声性较强。卡奇尼也为《尤丽狄茜》写过部分音乐,与佩里的戏剧性音乐相比,卡奇尼的《尤》 剧音乐更富于旋律性和抒情性。佛罗伦萨的歌剧,具有了意大利最初歌剧的一般特征,并形成了有佛罗伦萨特色的田园式的优美清雅的艺术风格。在《达》剧和《尤》剧之后的近30 年内,佛罗伦萨只上演了为数不多的几部歌剧。歌剧的中心开始向罗马转移。
二、罗马歌剧
罗马歌剧的题材偏重于神话寓言故事,具有较浓厚的宗教色彩,舞台美术追求奢华富丽的效果。
前期罗马歌剧的主要作者是佛罗伦萨艺术集团的卡瓦利埃利。他是佛罗伦萨的贵族,在公爵宫廷负责艺术事务,他既是文化官员,也通晓业务。他作为佛罗伦萨艺术集团的成员,曾在佛罗伦萨上演过几部篇幅短小的歌剧。早在1600 年,他就创作了(灵魂与肉体的表现)一剧,并在罗马上演。这是一部道德剧,以寓言故事的手法,宣扬了宗教的理念。在卡瓦利埃利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作曲家由于自己的官方身份,而有意识地去表达与迎合统治者的思想,但(灵)剧的音乐创作仍体现了卡瓦利埃利在佛罗伦萨艺术集团中的追求。
1623 年,喜爱和提倡歌剧艺术的教皇乌尔班八世在罗马即位,他的上台对奠定罗马歌剧在意大利的领袖地位具有很大的影响。乌尔班家族在支持歌剧发展上,确实做了不少实事,包括主持修建了能容纳3000 名观众的歌剧院,研制了供歌剧舞台使用的机关布景等。由于罗马是教廷和王室的所在地,因此罗马歌剧崇尚奢侈浮华的场面,更能迎合贵族的情趣,满足他们的虚荣心,这与佛罗伦萨歌剧的风格大相径庭。
这一时期的歌剧大多是根据史诗创作的神话剧和圣人剧。1634 年,由后来成为教皇克雷芒九世的尤里奥· 罗斯皮里奥西创作台本,斯特凡诺· 兰迪谱曲的《圣阿莱西奥》 ,在新落成的罗马歌剧院开幕典礼上演出。剧中描写了中世纪一位罗马“圣人”的故事,其主题仍是宗教道德的说教。1662 年,由多梅尼科· 马佐基创作的《 阿多内的锁链》 在罗马上演,这是一部被普遍认为是典型的“罗马式”风格的歌剧,它既逢迎了教会,又取悦了贵族,舞台效果十分豪华富丽。晚期罗马歌剧的主要作曲家是路易吉· 罗西,他在1647 年创作了在当时被广泛用作歌剧题材的《奥菲欧》 。在《奥》 剧中,古老的题材只不过是一个空筐,里面装的却是时髦、怪诞等期望引起轰动效应的流行素材。
罗马歌剧在音乐创作上,还有些值得称道的优点。如宣叙调和咏叹调的区别更为明显,宣叙调更加语言化,而咏叹调则旋律性更强;《阿多内的锁链》不仅弃了宣叙调中过于枯燥乏味的成分,而且它的歌剧前奏曲成为后来普遍采用的歌剧序曲的早期形式。但是,由于罗马歌剧思想主题上的局限性和贵族化倾向,使它逐渐切断了与广大市民的联系,在竭尽奢华中榨尽了自身的活力,终于慢慢淡出歌剧舞台,并没有进一步地发展。而罗马歌剧衰败的直接原因是1644 年乌尔班八世的去世,他的政敌把乌尔班家族连同歌剧一起驱逐出罗马。
三、蒙泰威尔第
此时的意大利,出现了一位对推动歌剧事业起到举足轻重作用的伟大作曲家,这就是在牧歌创作中已闻名遐迩的蒙泰威尔第。蒙泰威尔第早期主要从事牧歌创作,并由此享有很高的声誉。巧90 年至1612 年,出任曼图亚公爵的乐师、乐长,此间,创作并上演了歌剧《奥菲欧》(1607 年)和《阿丽安娜》( 1608 年)。1612 年到威尼斯,翌年任圣马可大教堂乐长。在威尼斯他生活了30 年,直至以76 岁高龄去世。在此期间,他为教堂和歌剧院创作了约10 部歌剧,其中包括《唐克雷蒂与克罗琳达之战》 ( 1624 年)、《尤利西斯回乡记》( 1641 年),他于75 岁高龄时创作的《波佩娅封后记》 堪称经典之作,在人物性格的刻划与音乐形象的塑造上,胜过他以前的任何作品,并成为17 世纪的歌剧杰作。
与这一时期意大利其他歌剧作曲家相比,蒙泰威尔第有两大特点:
其一,蒙泰威尔第是一位感情丰富并把自己的感情投人到歌剧创作中去的激情型作曲家。蒙泰威尔第认为,音乐不是一种技巧性结构的艺术,它给人的不应只是感官上的愉悦,而更应该全面表现人的心灵和情感。以前的音乐只满足于表达人的忧郁、悲伤、希望、宁静等情绪是远远不够的。音乐特别是歌剧音乐,还应该表达人的愤怒、恐惧、失望、仇恨等激烈复杂的内心世界,形成“兴奋激动”的歌剧音乐。据此,蒙泰威尔第认为:“音乐不仅仅是用来指出歌词原意的,它还应该表现得更深刻”。这种“深刻”体现在对人物活动变化的思想感情的细致刻画上,体现在人物过去、现在与将来的思想感情的有机联系上。在歌剧创作的实践中,蒙泰威尔第把这些原则诉诸于各种艺术形象,使这些形象富于色彩,动人心魄。特别是在他妻子病重和去世前后,他把自己亲身体验过的悲痛欲绝、令人心碎的感情,淋漓尽致地融入作品中,而这种生离死别的心境与剧中的情节和人物正相吻合。当他的《奥菲欧》 和《 阿丽安娜》 。相继问世后,那些活生生的、感人至深的艺术形象,使几千名观众为之悲哀哭泣。蒙泰威尔第的这一艺术特性在《 奥菲欧>的宣叙调(你与世长辞>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奥菲欧是古代的诗人歌手,他的音乐使岩石、树木与猛兽都为之感动。当他得知妻子尤丽狄茜的死讯后,决定随她同去:
你与世长辞,我的爱妻,
我尚留在人间,你却离我而去,永远离我而去。
你决不会再回来,而我一息尚存。
不,不,假如诗句能动人心拄,
我将大胆地走进最深的地狱,
使冥王回心转意,我将带你重见天日。
要是残酷的命运拒绝了我,
我将和你一起留在阴间!
在这首宣叙调中,蒙泰威尔第把歌词谱成了极为悲伤的吟诵,调动许多音乐创作手法,表现情感的力量,发挥人声的特长,使歌曲充满了强烈的感情和凝重的悲剧气氛,成为典型的“蒙泰威尔第式感情”的歌剧音乐。
其二,蒙泰威尔第的杰出贡献还在于,他是第一个把戏剧性的歌剧音乐定型化的作曲家。在蒙泰威尔第的歌剧音乐中,所有的表现手法都是为戏剧服务、取决于戏剧需要的。这些戏剧性的表现手法包括:第一次在歌剧音乐中引人了类似“主导动机”的手法(如《奥菲欧》);采用戏剧性的歌词,并坚持通过音乐形象透析人物的心灵,反映人物的个性特征;突出高音声部,扩大和丰富独唱声部;强调宣叙调的表情性等。特别需要提到的是,蒙泰威尔第在他的歌剧中首次使用了由约40 件乐器组成的管弦乐队,乐队的编制也根据了剧情和角色的需要。而在此之前像佩里等人的歌剧,只用了琉特琴、羽管键琴等几件乐器。蒙泰威尔第歌剧音乐的这些创作特色,成为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被后人效法的原则,并使他不仅成为意大利歌剧的杰出作曲家,也是17 世纪整个欧洲的伟大作曲家。
四、威尼斯歌剧
威尼斯作为欧洲歌剧活动中心的地位,大约是在17 世纪三、四十年代形成的。威尼斯歌剧与罗马歌剧有着十分明显的区别,甚至与佛罗伦萨歌剧也在很大程度上不尽相同。这些区别首先与威尼斯传统的商业气息相关。
尽管威尼斯的商业活动在17 世纪已经萎缩,但是城市的商业意识并没有因此而消亡。这种传统的商业氛围在这个城市的歌剧活动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在意大利的其他城市,歌剧的演出场所一般设在宫廷或贵族府邸的小剧场,观看歌剧演出一直是社会上层人士的专利。而在威尼斯,采取了更为民主的形式,歌剧院向公众开放。歌剧院在一般情况下,不再接受贵族赞助,而采取自负盈亏的经营方式。在1637 年,威尼斯建成第一个名为“圣卡西亚诺”的歌剧院,在以后的3 年时间里共兴建了三个大型的公共剧场,最多时这个只有14 万人口的城市,竟然拥有8 家剧院。歌剧院是所有爱好者的“共同体”:贵族占据包厢,中产阶级购票人场,人场券为4 里拉,雅座加付2 里拉,一般市民则可免票人场,不过大多数是“站票”。威尼斯的歌剧院从兴建起,就带有与这个商业化的城市相匹配的经济性质。这就决定了威尼斯歌剧必须向广大市民开放,它的内容与形式必须与市民阶层的审美情趣相适应,否则就无法生存。
从商业的角度看,歌剧院在较短时间里的接连兴建,是因为有着大量的市场需求和良好的市场前景。事实也正是如此。17 世纪中叶威尼斯的歌剧演出,简直到了万人空巷、盛况空前的地步:包厢里是雍容华贵、附庸风雅的贵族与他们浓妆艳抹、花枝招展的妻女,池座里挤满了船夫、小商贩,不同身份的观众共居一堂;嘈杂的说笑声、热烈的鼓掌声、放荡的口哨声、啧啧的飞吻声此起彼伏;包括神甫、贵族在内的狂热的歌剧迷,时而呼喊着所崇拜的歌手的名字,时而跳上舞台扮演起剧中的角色。从积极的意义上说,威尼斯的歌剧,确实成了广大市民的精神食粮。
由于歌剧院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大,这就大大刺激了歌剧事业的发展。歌剧作曲家、歌唱家和乐队身价信增,歌剧作品大量产生,从17 世纪30 年代的世纪末的70 多年里,竟上演了350 多个剧目。作为这一现象的副产品,接连不断的演出造成了演员与乐队的向外分流,剧中的人物被迫减少。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一般的剧院已雇不起较大型的乐队。
这一切都形成了威尼斯歌剧的自身特色:民主化、市民化、商业化和娱乐性。
从威尼斯歌剧的艺术风格来看,它具有这样一些特征:历史题材的剧目成为最成功的歌剧;抒情咏叹调得到长足的发展;美声唱法在歌唱中被普遍采用;剧情的发展趋向复杂;剧本的结构逐步严谨,一般为3 幕,每幕又分若干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舞台的布景装置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可以模拟海战、暴风雨、诸神、行进中的大象狮子,还可升降活动。威尼斯舞台美术的一些优秀成果,一直到19 世纪仍被沿用。
1637 年,由费拉里和马内利创作的歌剧《安德罗梅达》 在新落成的圣卡西亚诺歌剧院公演,标志着威尼斯歌剧的开端。这部歌剧成本不高,费拉里兼演奏乐器,乐队只有12 人;演员共6 名,其中包括马内利和3 名阉人歌手。(安)剧和以后许多威尼斯歌剧(包括蒙泰威尔第的歌剧)一样,演员和乐队人数较少,部分原因与歌剧院考虑其经济效益有关。
威尼斯歌剧的主要作曲家是两位蒙泰威尔第的学生,比尔· 弗朗切斯科· 卡瓦利(Cavalli Pietro Francesco1602-1676 年)和安东尼奥,切斯蒂(Cesti Antonio1623-1669 年)。
卡瓦利共创作了42 部歌剧,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威尼斯对歌剧作品的需求。卡瓦利的代表作品有《泰蒂和佩雷奥的婚姻)( 1639 年)、(迪多女皇)( 1641 年)、(埃吉斯托)( 1643 年)、(情人埃尔科蒂)( 1662 年)等。1649 年,他创作了最著名的一部歌剧《 伊阿宋》 ,其中的咏叹调和宣叙调开始形成明显不同的两种风格。卡瓦利的歌剧音乐注重戏剧性,擅长心理描绘,特别是咏叹调富于旋律性、歌唱性,十分精彩,宣叙调虽缺乏蒙泰威尔第的变化与细致,但仍自然流畅。
与卡瓦利的风格不同,切斯蒂的歌剧更着意追求抒情性、装饰性。他试图恢复和发展意大利固有的纯音乐因素,讲究旋律的优美流畅,对作品精雕细刻。因此,歌剧中的咏叹调得以发展,而戏剧性稍有减弱,作品缺乏气势和力度。切斯蒂的主要作品(奥隆泰阿》(1649 年),曾在威尼斯、罗马、佛罗伦萨、米兰、那不勒斯等地长期公演,是17 世纪演出场次最多的歌剧之一。1667 年创作的具有典型巴洛克风格的宫廷歌剧《 金苹果》 ,是切斯蒂的代表性杰作。这部为王室婚礼专门创作的歌剧在上演时,甚至特地为此修建了一座能容纳5000 名观众的大剧院。全剧共5 幕,有多达25 段的咏叹调,充分发挥了歌唱家的技巧。演出阵容庞大,舞台布景与装置十分豪华。
威尼斯歌剧后期的主要作曲家是彼得罗· 西莫内· 阿戈斯蒂尼(约1635-1680 年)和安东尼奥· 萨尔托里奥(1630 - 1680 年)。他们力图创立一种通俗风格的新咏叹调,并采用了具有表情功能的花腔段落。前者的代表作是(塞宾族妇女受辱记),后者则有《阿代拉伊德》。
至17 世纪中叶,意大利歌剧在威尼斯基本上定了型,在以后的约200 年中,歌剧的形式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些体裁上的最主要的特点有:独唱成为歌剧的主要歌唱形式;咏叹调与宣叙调实现了分离,而咏叹调日益受到作者的重视及观众的欢迎;新的美声唱法在歌剧演唱中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音乐与歌词的关系,由最初佛罗伦萨艺术集团坚持的音乐从属于歌词,逐渐发生了变化,开始出现音乐凌驾于歌词之上的倾向。
五、那不勒斯歌剧
17 世纪约80 年代,意大利的歌剧中心移向那不勒斯。那不勒斯歌剧最初受到威尼斯歌剧的影响,卡瓦利、切斯蒂等人的作品曾在那不勒斯受到欢迎并引起轰动。以后,那不勒斯歌剧得到长足发展,逐步取代威尼斯成为意大利新的歌剧活动中心。那不勒斯歌剧直至18 世纪中后期,仍保持着旺盛的活力,一批批成果卓著的那不勒斯作曲家的足迹,遍布欧洲各地,对歌剧在全欧的推广与普及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那不勒斯歌剧的总体风格是:具有幽默、明快和富于活力的喜歌剧特色;注重优美典雅的外在形式,戏剧性的力度相对减弱,但优美的音乐又足以补偿一切的不足。
那不勒斯歌剧的创始人和最主要的代表作曲家是亚力山德罗· 斯卡拉蒂(Scarlati Alessandro1660-1725 年)。他出身音乐世家,1679 年在罗马上演了第一部歌剧《无知的过错》,并获得成功。他由此担任了正住在罗马的瑞典女皇克里斯蒂娜私人剧院的指挥,在此期间创作了《真诚的爱情》 (1680 年)、《庞贝大将》(1683 年)。1684 年抵达那不勒斯,任总督宫廷的乐长,创作了《皮罗和黛梅特寥》( 1694 年)、《十人团的垮台》( 1697 年)等40 多部歌剧。1702 年起任罗马圣玛利亚大教堂乐长。1709 年返回那不勒斯任原职,并兼任一所贫民音乐学院的院长直至去世,此间,他创作的重要作品有《蒂格拉内》( 1715 年)、《光荣的胜利》( 1718 年)等。
斯卡拉蒂是一位高产作曲家,共创作了115 部歌剧,列当时的歌剧作曲家之首,题材大多取自生活喜剧或历史传说。另外,还写有700 余首康塔塔、清唱剧、弥撒曲等。斯卡拉蒂对歌剧的贡献,一是强调歌剧是用音乐表现的戏剧,必须突出音乐在歌剧中的核心地位,人物的感情发展完全可以用音乐加以反映和概括,形成典型的音乐形象。与音乐相比,歌词只是一种提示,并不起关键的作用。因此,声乐在他的歌剧中占绝对优势;二是创造了“清宣叙调”(也叫“白话宣叙调”)的歌唱形式,主要用于大段的独白和对话,只用一两件乐器作伴奏,使其起到剧情展开过程中的媒介作用;三是采用了A 一B 一A 式的返始咏叹调,用以表现人物的矛盾心情,形成了一种确定的对称程式;四是发展和固定了歌剧的序曲形式,他的歌剧序曲由快速、歌唱性的徐缓和舞蹈性的快节奏三部分组成,成为以后歌剧序曲的一种定式;五是建立了管弦乐完备、各有四个声部的乐队,并根据每件乐器的特色演奏不同情绪的音乐,这一乐队编制及配器方法,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被应用。
斯卡拉蒂是一位勤奋严谨且有才智的作曲家,表现出对严肃戏剧理想的执着追求,因此被称为“严肃的斯卡拉蒂”。曾有一段时间,他的作品并不受公众欢迎,但他在圈内却备受推崇,并对包括亨德尔在内的一批作曲家产生过重要影响。虽然斯卡拉蒂和后期的那不勒斯歌剧作曲家所创作的歌剧中,有的成为“集锦歌剧”,在某种程度上属于音乐会的性质,歌剧的戏剧性因素已逐渐淡化,但这并不妨碍斯卡拉蒂在意大利歌剧发展中的历史地位和传承作用。18 世纪上半叶,那不勒斯歌剧和意大利其他地方的歌剧一样,发展了歌剧音乐抒情的一方面,并更多地依靠歌唱家的独唱技巧和豪华的舞台装饰。歌剧逐渐背离了佛罗伦萨艺术家刻画心理、表现性格的初衷,滑向了愉悦感官的质量低谷。
歌剧继17 世纪中后期在体裁形式上大致定型后,那不勒斯时期又对宣叙调和咏叹调做了进一步分化。宣叙调分为:一、清宣叙调,即“白话宣叙调”,演唱时接近于说话,只用简单的和弦式伴奏;二是有助奏的宣叙调,也称“有伴奏的宣叙调”、“乐器宣叙调”,多用于紧张的戏剧性场面,独白或对白时的感情变化,由乐队奏出。咏叹调的分类较为繁杂,从伴奏形式上分,有无伴奏咏叹调和有伴奏咏叹调;从感情色彩上分,有激情咏叹调、哀怨咏叹调、诙谐咏叹调等;从音乐风格上分,有田园舞曲咏叹调、朗诵口语咏叹调等。另外,在斯卡拉蒂的作品中,还出现了一种介于宣叙调和咏叹调之间的“咏叙调”,意思是像咏叹调那样的宣叙调。这一形式到瓦格纳时,发展为自由咏叹调。至18 世纪中叶,这些大体上定型了的形式,成为以后歌剧创作的基本要素。具有以上特征,并以神话和英雄传奇故事为题材的17 世纪、18 世纪意大利歌剧,在音乐史上称之为“正歌剧”。
希望以上信息可以帮到您,欢迎您登陆我们的网站,查询全国各大城市最新、热门演出信息
具体请点击:http://www.chinaticket.com ^_^
Ⅳ 概述西方音乐歌剧的产生与发展
歌剧:歌剧(opera)是将音乐(声乐与器乐)、戏剧(剧本与表演)、文学(诗歌回)、舞蹈(民间舞与芭蕾答)、舞台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通常由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序曲、间奏曲、舞蹈场面等组成(有时也用说白和朗诵)。早在古希腊的戏剧中,就有合唱队的伴唱,有些朗诵甚至也以歌唱的形式出现;中世纪以宗教故事为题材,宣扬宗教观点的神迹剧等亦香火缭绕,持续不断。但真正称得上“音乐的戏剧”的近代西洋歌剧,却是16世纪末、17世纪初,随着文艺复兴时期音乐文化的世俗化而应运产生的。
【歌剧的起源】
一般认为欧洲歌剧产生于16世纪末。西方公认的第一部歌剧,是在人文主义影响下,企图恢复古希腊戏剧精神而产生的《达佛涅》(另译《达芙妮》),编剧o.里努奇尼,作曲j.佩里与j.科尔西,1597年(一说完成于1594年)于佛罗伦萨g.巴尔迪伯爵的宫廷内演出,由于此剧原稿失传等原因,也有人把1600年为庆祝亨利四世婚仪而写的《优丽狄茜》做为最早的一部西洋歌剧。由于公众对歌剧的欢迎,1637年威尼斯创设了世界上第一座歌剧院。
【歌剧的发展】
17世纪末,在罗马影响最大的是以亚
Ⅳ 欧洲歌剧产生的主要历史背景
歌剧起源于巴洛克时期(1066-1750),最初是由意大利佛洛伦萨的一群人文主义者为了复兴希腊时期的戏剧传统而创造的音乐形式,其渊源除了古希腊戏剧还有世纪神秘剧、假面剧,最直接的起源是文艺复兴后期兴起的牧歌(madrigal) 。1599年佩里创作的《达夫尼》(已亡佚)是目前所知的第一部歌剧,1600年他创作了《尤丽狄斯》是现存最早的歌剧。这两部歌剧已经有了咏叹调与宣叙调分工,但仍带有文艺复兴后期牧歌剧的人文主义气息,总体看来并不成熟。1607年蒙特维尔第创作的《奥菲欧》是第一部成意义上的近代歌剧,作者运用了相当近代化的管弦乐队为戏剧配乐,用不谐和音烘托气氛和展现矛盾。在他的歌剧里,独唱(宣叙调、咏叹调)、重唱、管弦队和舞蹈综合在一起为剧情服务。蒙特威尔第认为歌剧的音乐要表达人类深刻情感,并且要与歌词意义相吻合。鉴于他对歌剧这种体裁起的奠基性作用,蒙特威尔第被誉为“近代歌剧之父”。
此后兴起的是威尼斯歌剧学派。1637年威尼斯开放了第一家公共歌剧院—圣卡西亚诺剧院,使得这门艺术走出了少数贵族的沙龙,迎接一个更广泛的市民阶层的青睐。此后半个多世纪里,威尼斯前后开放了十几家歌剧院,一大批有才华的作曲家、剧作家为之谱曲、写脚本,比较有名的有切斯蒂、卡瓦利等人。这个时期的威尼斯歌剧场面有时奢华到了夸张的地步,开始运用灯光、道具、布景等手段衬托剧情。
与此同时,17世纪中期,以A·斯卡拉蒂为代表的那不勒斯学派也发展起来,并统治了意大利乐坛和欧洲舞台近一百年。这个乐派特别注重在歌剧中发挥人声美的作用,使声乐独唱水平空前提高,更加强了歌剧的主调风格(即与复调多旋律特点性对的单旋律风格)。当时的咏叹调已固定采用A—B—A的反复三段体形式,在第三段重复第一段音乐材料时, 歌唱者可以随意添加装饰和花腔,以显示自己的歌喉和技巧。斯卡拉蒂的歌剧旋律优美亲切,选择不同的咏叹调表现不同的情绪。在重视人声的同时,他重视器乐的独立表现,采用高度程式化的作曲手法,剧情相似的剧目可以使用相同的配乐;首创了歌剧启幕前的器乐合奏—序曲(又称辛孚尼亚 Sinfornia),由快—慢—快三部分组成。他树立的这种歌剧典范形式,被称为意大利正歌剧(opera seria)。正歌剧注重人声的特色导致了阉人歌手(即在童年被阉割的男歌手,嗓音高亢,华丽而具有弹性)在欧洲的广泛运用,但后来也出现了单纯追求“美声 ”的形式而忽略内容的倾向,最终走向了衰败(后来因为剧情雷同、单调,听众只听炫耀技巧的咏叹调,宣叙调一概不听)。
至于罗马歌剧,由于处于罗马教廷的心脏地带,教会的保守势力对其百般迫害,最致命的是1697年教皇英诺森十二世下令封闭并拆毁了罗马最大的一家歌剧院托尔·德·诺那(Tor di Nona)并宣布此后在教皇 地内禁演歌剧,从此罗马歌剧一蹶不振。
Ⅵ 歌剧的起源与发展
起源:歌剧在西方语言的代表字Opera来源于拉丁语“作品”的复数形式(Opus, Opera),后经意大利文推广至其他欧洲语言,顾名思义歌剧原意不单单包括舞台上的独唱、重唱和合唱,也包括对白、表演和舞蹈。
16世纪末,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有一群人文主义学者组成了“卡梅拉塔同好社”(Camerata)的团体,以复兴古希腊的舞台表演艺术。他们相信古希腊的戏剧中的“合颂”部分实际上是合唱部分,甚至有人认为古希腊的戏剧实际上就和今天的歌剧一样,全部剧情皆以歌曲交代。
因此当现知历史上第一部歌剧,由雅各布·佩里(Jacopo Peri)作曲,取材自古希腊神话的《达芙尼(Dafne)》于1597年首演时,风评一片赞好,皆认为“成功复活了古希腊的戏剧精神”。
但《达芙尼》最终不幸失传,但佩里的另一套首演于1600年的歌剧《尤丽狄茜(Euridice)》至今仍偶有排演。但今天歌剧界最古老的标准保留剧目的歌剧,当数1607年首演于曼都瓦宫廷的克劳迪奥·蒙泰韦尔迪作品。
歌剧发展:歌剧诞生于17世纪的意大利佛罗伦萨,世界上第一部公认的歌剧是1607年由蒙特威尔第创作的《奥菲欧》。从此,歌剧以它独特的魅力逐渐成为欧洲最重要的音乐体裁。
1、17世纪末
在罗马影响最大的是以斯卡拉蒂为代表的那不勒斯歌剧乐派。他于1681年创作的歌剧《善善恶恶》确立了歌剧序曲的典型模式,即“快-慢-快”三段式。
这一时期同时也确立了ABA式的咏叹调格式。此时的音乐常用盛大的场面和合唱,给歌剧带来重音乐、轻戏剧的倾向。这样的倾向使得歌剧在日后的发展日趋僵硬。于是到18世纪20年代,遂有取材于日常生活、剧情诙谐、音乐质朴的喜歌剧体裁的兴起。
意大利喜歌剧的第一部典范之作是帕戈莱西的《女佣作主妇》(1733年首演),该剧原是一部正歌剧的幕间剧,1752年在巴黎上演时,曾遭到保守派的诋毁。
因而掀起了歌剧史上著名的“喜歌剧论战”。出于卢梭手笔的法国第一部喜歌剧《乡村占卜师》就是在这场论战和这部歌剧的启示下诞生的。
意大利歌剧在法国最先得到改造,而与法兰西的民族文化结合起来。吕利是法国歌剧(“抒情悲剧”)的奠基人,他除了创造出与法语紧密结合的独唱旋律外,还率先将芭蕾场面运用在歌剧中。
在英国,普赛尔在本国假面剧传统的基础上,创造出英国第一部民族歌剧《狄东与伊尼阿斯》。在德、奥,则由海顿、狄特尔斯多夫、莫扎特等人将民间歌唱剧发展成德奥民族歌剧,代表作有莫扎特的《魔笛》等。
至18世纪,格鲁克针对当时那不勒斯歌剧的平庸、浮浅,力主歌剧必须有深刻的内容,音乐与戏剧必须统一,表现应纯朴、自然。他的主张和《奥菲欧与优丽狄茜》、《伊菲姬尼在奥利德》等作品对后世歌剧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2、19世纪以后
意大利的g.罗西尼、g.威尔迪、g.普契尼,德国的r.瓦格纳、法国的g.比才、俄罗斯的m.i.格林卡、m.p.穆索尔斯基、p.n.柴科夫斯基等歌剧大师为歌剧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成型于18世纪的“轻歌剧”(operettta,意为:小歌剧)已演进、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体裁。
它的特点是:结构短小、音乐通俗,除独唱、重唱、合唱、舞蹈外,还用说白。奥国作曲家索贝、原籍德国的法国作曲家奥芬·巴赫是这一体裁的确立者。
3、20世纪
歌剧作曲家中,初期的代表人物是受瓦格纳影响的理查·施特劳斯(《莎乐美》、《玫瑰骑士》);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是将无调性原则运用于歌剧创作中的贝尔格(《沃采克》)。
40年代迄今则有:斯特拉文斯基、普罗科菲耶夫、米约、曼诺蒂、巴比尔、奥尔夫、贾纳斯岱拉、亨策、莫尔以及英国著名的作曲家勃里顿等。
(6)西方歌剧的发展历史扩展阅读
歌剧往往具有感人肺腑的戏剧故事情节,在演出中,声乐的表现形式可同时包含独唱、重唱、女声合唱、男声合唱、童声合唱、混声合唱等等,加上庞大的管弦乐团的演奏。
另外,在舞台的立体空间中,除了通过演员表演,展示出人物之间的关系和戏剧情节外,还运用了服装、化妆、灯光、绘画布景、道具、机械装置等舞台美术手段。
其音乐部分通常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序曲:在歌剧演出开始时的一段乐曲。多数歌剧的序曲会把歌剧中出现人物的音乐主导动机和有鲜明个性的旋律交织在一起,在序曲的演奏中显现。也有的序曲只是一个开头的序奏,与后面的音乐关联不多。
2、宣叙调:一种歌唱形式,更接近于戏剧朗诵,有和声作为衬托,通常用于乐段之间的连接,多用于人物对话与角色的独白。
3、咏叹调:专指独唱曲,是与朗诵或宣叙调相对而言的,在歌剧中多用于人物情感的抒发。
4、重唱:在歌剧中有多种形式的重唱,二重唱、三重唱、四重唱、五重唱直至十一重唱等。重唱是指在同一时间段,各种人物用自己不同的旋律构成复调或和声的织体来唱出每个角色相同或不同的情感,进行内心描述或叙事。
5、合唱:合唱是声乐中表现力最强的表演形式,它能够充分地表现歌剧中人物的思想感情,推动剧情的发展。歌剧在戏剧高潮出现时也会使用合唱这一丰富的表现形式。歌剧中的合唱能体现一种力量和升华了的群体境界。合唱以多声部的音乐单色织体拓展了音乐表现力。
6、舞台美术制作:布景的安放、制作材料的选用,首先考虑有利于舞台上演员歌声的传送。制作往往反映了当时绘画、建筑和服装的艺术理念。
7、舞蹈在歌剧中的运用:在讲求豪华场面的“大歌剧”中,都有舞蹈的场面,用以调节气氛和配合戏剧情节的发展,例如《卡门》中的二幕与四幕舞蹈场面。舞蹈场面的运用使歌剧的舞台演出增强了动感和视觉效果,更富于观赏性。
8、歌剧清唱:歌剧清唱是将歌剧的演出音乐会化,以欣赏歌剧音乐为主。通常保留歌剧中的纯音乐内容,在不影响音乐和戏剧脉络完整的前提下,作一些缩减,删节一些戏剧表演和过渡音乐段落,使音乐演出相对集中,更加符合音乐会的现场气氛。
资料来源:网络-歌剧
Ⅶ 欧洲歌剧发展史
艺雅不错!
Ⅷ 欧洲歌剧发展历程
歌剧的起源
起源一
歌剧《秦始皇》
歌剧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悲剧,这种艺术形式是歌剧艺术产生的根源。
起源二
中世纪时期的一些音乐形式也为歌剧的产生奠定了基础。首先是10世纪末的宗教剧,后来宗教剧被神秘剧(Mystery)和奇迹剧(Miracles)取代,盛行于14—16世纪;其次是田园剧,这种体裁用音乐、诗歌、戏剧的手段表现乡村生活的场景,它一直盛行到16世纪,成为歌剧的重要起源之一。
起源三
文艺复兴时期的牧歌剧也预示着歌剧的诞生。作曲家用牧歌这一体裁形式来谱写诗歌中一些戏剧性场面,或用一组牧歌来描写一些简单的故事情节,后一种形式被称为牧歌剧。
起源四
歌剧最直接的起源是15世纪末的幕间剧(Intermedio)。这是穿插在当时喜剧各幕间的一些寓言剧、神话剧或田园剧,到16世纪,各幕之间的幕间剧在情节上组成了一个相关联的故事,并且加入了装饰性的旋律和简单的和声伴奏。
起源五
歌剧于16世纪末最终产生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当时,一群文化艺术界的名人经常在贵族巴尔第(Bardi)和柯尔西(Corsi)家聚会,他们热衷于恢复古希腊的戏剧,力图创造出一种诗歌与音乐相结合的生动艺术。他们认为复调艺术破坏歌词意义的表达,主张采用单声部旋律,并且在实践中发现:在和声伴奏下自由吟唱的音调不但可以用在同一首诗歌中,还可以用于整部戏剧中。随后就产生了最早的歌剧,当时称为田园剧。
歌剧的发展
简介
歌剧诞生于17世纪的意大利佛罗伦萨,世界上第一部公认的歌剧是1607年由蒙特威尔第创作的《奥菲欧》。从此,歌剧以它独特的魅力逐渐成为欧洲最重要的音乐体裁。
17世纪末
在罗马影响最大的是以亚?斯卡拉蒂为代表的那不勒斯歌剧乐派。他于1681年创作的歌剧《善善恶恶》确立了歌剧序曲的典型模式,即“快-慢-快”三段式。这一时期同时也确立了ABA式的咏叹调格式。此时的音乐常用盛大的场面和合唱,给歌剧带来重音乐、轻戏剧的倾向。这样的倾向使得歌剧在日后的发展日趋僵硬。于是到18世纪20年代,遂有取材于日常生活、剧情诙谐、音乐质朴的喜歌剧体裁的兴起。意大利喜歌剧的第一部典范之作是帕戈莱西的《女佣作主妇》(1733年首演),该剧原是一部正歌剧的幕间剧,1752年在巴黎上演时,曾遭到保守派的诋毁,因而掀起了歌剧史上著名的“喜歌剧论战”。出于卢梭手笔的法国第一部喜歌剧《乡村占卜师》就是在这场论战和这部歌剧的启示下诞生的。 意大利歌剧在法国最先得到改造,而与法兰西的民族文化结合起来。吕利是法国歌剧(“抒情悲剧”)的奠基人,他除了创造出与法语紧密结合的独唱旋律外,还率先将芭蕾场面运用在歌剧中。在英国,普赛尔在本国假面剧传统的基础上,创造出英国第一部民族歌剧《狄东与伊尼阿斯》。在德、奥,则由海顿、狄特尔斯多夫、莫扎特等人将民间歌唱剧发展成德奥民族歌剧,代表作有莫扎特的《魔笛》等。至18世纪,格鲁克针对当时那不勒斯歌剧的平庸、浮浅,力主歌剧必须有深刻的内容,音乐与戏剧必须统一,表现应纯朴、自然。他的主张和《奥菲欧与优丽狄茜》、《伊菲姬尼在奥利德》等作品对后世歌剧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19世纪以后
意大利的g.罗西尼、g.威尔迪、g.普契尼,德国的r.瓦格纳、法国的g.比才、俄罗斯的m.i.格林卡、m.p.穆索尔斯基、p.n.柴科夫斯基等歌剧大师为歌剧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成型于18世纪的“轻歌剧”(operettta,意为:小歌剧)已演进、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体裁。它的特点是:结构短小、音乐通俗,除独唱、重唱、合唱、舞蹈外,还用说白。奥国作曲家索贝、原籍德国的法国作曲家奥芬·巴赫是这一体裁的确立者。
20世纪
歌剧作曲家中,初期的代表人物是受瓦格纳影响的理查·施特劳斯(《莎乐美》、《玫瑰骑士》);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是将无调性原则运用于歌剧创作中的贝尔格(《沃采克》);40年代迄今则有:斯特拉文斯基、普罗科菲耶夫、米约、曼诺蒂、巴比尔、奥尔夫、贾纳斯岱拉、亨策、莫尔以及英国著名的作曲家勃里顿等。
Ⅸ 什么是歌剧简述西方歌剧的发展历程
歌剧(意大利语:opera,opere为复数形)是一门西方舞台表演艺术,简单而言就是主要或完全以歌唱和音乐来交代和表达剧情的戏剧(是唱出来而不是说出来的戏剧)
Ⅹ 西方歌剧和中国京剧的发展史
歌剧:歌剧(opera)是将音乐(声乐与器乐)、戏剧(剧本与表演)、文学(诗歌)、舞蹈(民间舞与芭蕾)、舞台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通常由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序曲、间奏曲、舞蹈场面等组成(有时也用说白和朗诵)。早在古希腊的戏剧中,就有合唱队的伴唱,有些朗诵甚至也以歌唱的形式出现;中世纪以宗教故事为题材,宣扬宗教观点的神迹剧等亦香火缭绕,持续不断。但真正称得上“音乐的戏剧”的近代西洋歌剧,却是16世纪末、17世纪初,随着文艺复兴时期音乐文化的世俗化而应运产生的。
【歌剧的起源】
一般认为欧洲歌剧产生于16世纪末。西方公认的第一部歌剧,是在人文主义影响下,企图恢复古希腊戏剧精神而产生的《达佛涅》(另译《达芙妮》),编剧o.里努奇尼,作曲j.佩里与j.科尔西,1597年(一说完成于1594年)于佛罗伦萨g.巴尔迪伯爵的宫廷内演出,由于此剧原稿失传等原因,也有人把1600年为庆祝亨利四世婚仪而写的《优丽狄茜》做为最早的一部西洋歌剧。由于公众对歌剧的欢迎,1637年威尼斯创设了世界上第一座歌剧院。
【歌剧的发展】
17世纪末,在罗马影响最大的是以亚•斯卡拉蒂为代表的那不勒斯歌剧乐派。该乐派在剧中不用合唱及芭蕾场面,而高度发展了被后世称为“美声”的独唱技术。当这种“唯唱工为重”的作风走向极端时,歌剧原有的戏剧性表现力和思想内涵几乎丧失殆尽。于是到18世纪20年代,遂有取材于日常生活、剧情诙谐、音乐质朴的喜歌剧体裁的兴起。意大利喜歌剧的第一部典范之作是帕戈莱西的《女佣作主妇》(1733年首演),该剧原是一部正歌剧的幕间剧,1752年在巴黎上演时,曾遭到保守派的诋毁,因而掀起了歌剧史上著名的“喜歌剧论战”。出于卢梭手笔的法国第一部喜歌剧《乡村占卜师》就是在这场论战和这部歌剧的启示下诞生的。
意大利歌剧在法国最先得到改造,而与法兰西的民族文化结合起来。吕利是法国歌剧(“抒情悲剧”)的奠基人,他除了创造出与法语紧密结合的独唱旋律外,还率先将芭蕾场面运用在歌剧中。在英国,普赛尔在本国假面剧传统的基础上,创造出英国第一部民族歌剧《狄东与伊尼阿斯》。在德、奥,则由海顿、狄特尔斯多夫、莫扎特等人将民间歌唱剧发展成德奥民族歌剧,代表作有莫扎特的《魔笛》等。至18世纪,格鲁克针对当时那不勒斯歌剧的平庸、浮浅,力主歌剧必须有深刻的内容,音乐与戏剧必须统一,表现应纯朴、自然。他的主张和《奥菲欧与优丽狄茜》、《伊菲姬尼在奥利德》等作品对后世歌剧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19世纪以后,意大利的g.罗西尼、g.威尔迪、g.普契尼,德国的r.瓦格纳、法国的g.比才、俄罗斯的m.i.格林卡、m.p.穆索尔斯基、p.n.柴科夫斯基等歌剧大师为歌剧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成型于18世纪的“轻歌剧”(operettta,意为:小歌剧)已演进、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体裁。它的特点是:结构短小、音乐通俗,除独唱、重唱、合唱、舞蹈外,还用说白。奥国作曲家索贝、原籍德国的法国作曲家奥芬·巴赫是这一体裁的确立者。
20世纪的歌剧作曲家中,初期的代表人物是受瓦格纳影响的理查·施特劳斯(《莎乐美》、《玫瑰骑士》);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是将无调性原则运用于歌剧创作中的贝尔格(《沃采克》);40年代迄今则有:斯特拉文斯基、普罗科菲耶夫、米约、曼诺蒂、巴比尔、奥尔夫、贾纳斯岱拉、亨策、莫尔以及英国著名的作曲家勃里顿等。
京剧:京剧起源
京剧形成到底有多少年了? 有两种说法:150年或200年。在戏曲史界,尤其在群众中有些争议,但此较准确的应是150年。一个剧种形成的时期,当然不能像商店开来那样确切,应该说是150年左右。
1990年曾在北京举办徽班进京200年的纪念会,许多人因此认为这就是京剧形成已有200年的证明。其实徽班进京与后来的京剧形成虽有密切关系,却是两个同的概念,打个粗浅的方,婴儿的年龄应该从他降生的时候算起,不能把他从受孕以及在母体中的那段时间算在内。既曰形成,就得有个比较科学的界定。徽班进京与京剧形成的区别即在于此。
京剧是徽,汉两个剧种在北京融合以后形成的产物。但在形成过程中,汉调实占重要位置。严格地说,汉调的声腔,板式,剧目,字韵等,是后来形成京剧的主要“内涵”;徽班则是融会徽汉二调演员同台演出的“载体”。因此专家有谓:班曰徽班,调曰汉调。没有徽班,汉调演员无所依附,京剧很难形成。但是没有汉调演员,只有徽班,缺乏后来形成京剧的主要内涵,照样无法形成京剧。三庆班在1790年进京,只是载体出现的标志,距离新剧种京剧的产生,为时尚远。所以我们不能含糊地说京剧已经形成200年。
汉调演员最早进京的是米应先(又名米喜子),以演关羽戏蓍称,大约在1800年左右,曾春台徽班20年,但作为汉调演员,毕竟单枪匹马,影响并不广泛。大批汉调演员陆续进京,约在1820-1832年之间,蓍名者有王洪贵、李六、龙德云、谭志道等,最著名的是老生余三胜。这些汉调演员与徽班中的演员同台演出,徽调演员演的多为二黄、高拨子、吹腔、四平调等,间或亦演西皮调,昆腔和弋阳腔;而汉调演员演的则是西皮调和二黄调。京剧声腔的主要组成部分,无疑是西皮和二黄,从后来的京剧剧目和声腔看,更多的是源于汉剧,例如现在的传统戏《击鼓骂曹》《乌盆记》《卖马》《碰碑》,《琼林宴》等,都是源于汉剧。也有部分剧目源于徽剧,与卢胜奎等编演了许多京剧本(如《三国志》等),那已经是京剧基本形成以后的事了。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一,徽班进京,只是出现了产生京剧的载体;二,汉调演员进京后搭入徽班,与徽班演员同台演唱,互相影响,融合,再加上京音化,逐渐变为一个皮黄系统的新剧种,但汉剧的剧目,声腔,实为形成京剧的主要内涵,所以汉调演员入京,实为产生京剧的重要步骤,没有这一步,只有徽班,谈不到产生京剧;三,大批汉调演员进京是在1820年以后,又经过将近20年的融合,酝酿,京剧才逐步形成。第一代京剧演员的成熟和被承认,大约是在1840年左右。这就是我们认为京剧形成约为150年的历史根据。
另外还有一个佐证,就是第一部京剧剧本是在道光二十年(1840)刊行问世的署名观剧道人所著的《极乐世界》,其凡例中有这样的话:“二黄之尚楚音,犹昆曲之尚吴音,习俗然也。今将以悦京师之耳,故概用京音。间有读仄为平者,元人北曲已有其例,幸勿嗤为谬妄。”可是:一,京剧主要尚楚音《即汉调》,不是尚徽音。二,由汉调演化为京剧的关键因素之一是京音化《当然只是部分字音的京化》。三,在1840年《极乐世界》出现以前,并无京剧剧本。因此界定京剧形成的时间为距今150年左右,是比较符合历史的客观实际的。
京剧形成以来,涌现出大量的优秀演员,他们对京剧的唱腔、表演,以及剧目和人物造型等方面的革新、发展做出了贡献,形成了许多影响很大的流派。如老生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谭鑫培、汪桂芬、孙菊仙、汪笑侬、刘鸿声、王鸿寿、余叔岩、高庆奎、言菊朋、周信芳、马连良、杨宝森、谭富英、李少春等;小生徐小香、程继先、姜妙香、叶盛兰等;武生俞菊笙、黄月山、李春来、杨小楼、盖叫天、尚和玉、厉慧良等;旦角梅巧玲、余紫云、田桂凤、陈德霖、王瑶卿、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欧阳予倩、冯子和、筱翠花、张君秋等、老旦龚云甫、卧云居士、李多奎、李金泉等;净角穆凤山、黄润甫、何桂山、裘桂仙、金少山、裘盛戎等;丑角刘赶三、杨鸣玉、王长林、萧长华等。此外还有著名琴师孙佑臣、梅兰田、徐兰沅、王少卿、杨宝忠等;著名鼓师杭子和、白登云、王燮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