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发展 > 乡村历史文化

乡村历史文化

发布时间:2021-02-18 03:56:27

1. 乡村历史调查表(怎么写)拜托各位大神

哈,给个参考~ 一,乡村概况(本村的具体位置,人口数量,土地面积) 二,本村党务村务建设状况,本村本地重大事件 农民生活网为本村建设的明星村网站 能否定期提供本村最新信息,动态 □能 □否 明星村网站可以实现本村自主管理 能否安排专人自行维护管理本村网站 □能 □否 三,山西移动农村文化信息站基本情况 是否有移动公司的文化信息站 □有 □无 建筑面积 (平方米) 计算机数量(台) 平均每天使用人数 文化站站长姓名 电话 计算机每天 使用时长(小时) 小时 计算机配置 计算机操作系统 □windows98 □windows2000 □windowsXP □其它 计算机使用人群较多的是 请选择 □12岁以下 □13岁到25岁 □26到50岁 □50岁以上 计算机主要使用用途请选择 □娱乐 □同外界联系 □学习技术 □浏览信息 四,文化,卫生,教育等基本信息 电视机拥有数量 □很少 □一半人家都有 □普及,基本都有 电视信号主要传输方式 □电视台无线信号 □卫星接收 □村有线电视 本村外出务工人数 主要务工种类 可多选 □保姆 □家政 □钟点工 □建筑工 □保安 □酒店服务人员 □技工 □其它 本村主要涉及法律的纠纷类型 □婚姻 □财产经济纠纷 □刑事伤害 □劳动纠纷 □教育 □家庭抚养赡养纠纷 纠纷的主要处理渠道 □本村调解 □法院判决 □没办法 如有方便免费的法律援助的渠道,是否会选择求助于法律 □会 □不会 距离本村最近的金融网点 □本村 □村外 如不在本村,距离本村 公里 金融网点情况 □农行 □工行 □建行 □中行 □信用社 □邮政储蓄 □其他行 诊所情况 卫生所数量 医生人数 是否已经加入合作医疗 □是 □否 本村有无习惯性疾病 □有 □无 如有,该疾病名称为: 学校 情况 学校类型 学校名称 占地面积(亩) 建筑面积 (平方米) 班级数 (班) 学生人数 教职工人数 中学 小学 如果能够通过网络提供远程教育帮助 希望提供的内容 □小学教材 □初中教材 □务工培训 □农业技术 □英语培训 □其他 提供的形式 □视频文件 □说明文件 □自己上网查阅 □学校组织 本村最需要的农业技术 本村农民最需要的是以下哪项 1 □科技, 2 □资金, 3□市场信息, 4□原材料, 5□教育, 6□医疗, 7 请列出近期计划外出务工的人员名单,联系方式及从事行业,我们可帮助联系用工单位 请列出需要提供法律咨询及援助的人员名单,联系方式及事由,我们可帮助联系法律援助中心 请列出需要提供医疗咨询及援助的人员名单,联系方式及主要情况,我们可帮助联系医疗机构 五,人文历史(含历史沿革,历史建制,文化遗产,历史名人,文化名人,文化典故,古建筑等情况的概括介绍,附图片) 六,特色文化和民间风俗:介绍当地的特色文化,民间风俗等内容 (附图片) 七,宾馆饭店和休闲娱乐场所:服务内容,特色,地址,预定电话等介绍 (附图片) 宾馆名称 服务内容 特色服务 地址 电话 八,地方风味小吃 (附图片) 食品名称 主要原料 主要制作方法 口味 适宜禁忌 有无传说 九,旅游景点:各景点历史渊源,目前状况,开发前景和规划等(附图片) 旅游景点 特色内容 联系电话 历史典故 旅游景点 特色内容 联系电话 历史典故 十,贸易市场(包括集贸市场,商品批发中心,庙会等) 市场名称 主要内容 地址 联系电话 十一,企业状况 企业名称 注册资金 法人名称 法人相片 隶属关系 网址 年销售额 邮编 □村委 □私人 □股份 厂址 电话 传真 经营范围: 产品名称 规格型号 产量/年 特点 价格(元) 获奖状况 附图片 企业名称 注册资金 法人名称 法人相片 隶属关系 网址 年销售额 邮编 □村委 □私人 □股份 厂址 电话 传真 经营范围: 产品名称 规格型号 产量/年 特点 价格(元) 获奖状况 附图片 书记简历 村长简历 姓名 性别 年龄 姓名 性别 年龄 籍贯 学历 政治面貌 籍贯 学历 政治面貌 邮箱 手机 电话 邮箱 手机 电话 通讯地址 邮编 通讯地址 邮编 党委会委员姓名 村委会委员姓名 工作 简历 工作 简历 社会 兼职 事迹 社会 兼职 事迹 备注 村委书记与村长的工作照片各1张 村随机入户调查表 村民姓名 家中主要经济来源 □务农 □外出打工 □经商 家庭成员数量 家庭年收入 联系电话 家庭成员 户主关系 年龄 从事职业 年收入 有何技术特长 有无电视机 □有 □无 电视信号来源 天线接收 □本村闭路 □卫星接收 能接收电视台数量 常看电视台 喜欢看的栏目 喜欢看的节目类型 □农村题材电视剧 □都市情感剧 □农业科技推广 □法律关注类 □综艺娱乐节目 □新闻类 □体育类 □其它 能否接收黄河电视台节目 □能 □否 家中有无计算机 □有 □无 如能接收黄河电视台节目, 最喜欢看的栏目 家中计算机能否上网 □能 □否 村里是否有中国移动建设的农村文化信息站 □有 □无 家中成员是否有人去信息站上网 □有 □无 去信息站上网的目的 查询信息 □娱乐 □学习 □获取帮助 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 □农业技术员,信息员 □电视,广播 □报纸信息刊物 □技术培训 □口头传播 □计算机网络 □外地学习交流 自己发布产品信息的主要途径 □广播电视 □宣传册 □展览,展销会 □互联网络 □专业大户,农民协会 □口头询问 □其它 需要获取的信息类型 □种植养殖技术信息 □加工技术信息 □生产资料供给 □市场供求信息 □市场分析预测 □日常生活用品信息 遇到生产疑难,购销的求助渠道 □地区农技站 □乡政府村委会 □亲戚朋友 □互联网 □其它 遇到纠纷等涉法律问题主要求助渠道 □乡政府村委会 □亲戚朋友 □地区法律援助中心 □地区法院 □新闻媒体 □其它手段 浏览过农业信息网吗 □经常浏览 □很少浏览 □从来没有 愿意在农业信息网上发布信息吗 愿意 □不愿意 家庭成员有无外出打工计划 □有 □无 是否需要农民生活网免费发布求职信息 □需要 □不需要 是否需要农民生活网代为联系工作岗位 □需要 □不需要 农民生活网提供了用工信息,是否去查询 □查询 □不需要 如计划外出务工,准备从事职业 □保姆,月嫂 □钟点家政陪护 □建筑行业 □司机 □酒店服务员 □保安 □其它 农民生活网提供无偿的法律援助,在遇到纠纷等难题后是否会进行求助 □会 □看情况 □不会 主要农作物或产品 销售方式 自己销售 送往收购站 上门收购 销售状况 □好销售 □很难销售 销售方向 本省 外省 不知道 主要购买的生产资料 种子,树苗,化肥,农药等 常用生产资料的品牌种类 及购买价格,使用效果好坏 常用生产资料的购买渠道 选择该生产资料的依据 广告□大家口碑宣传 □使用效果 □政府相关部门推荐 其它,请列出: 生产资料购买渠道是否畅通 □好买 □困难 生产资料品质能否保证 □能,品质好 □有假货 □不能,假货泛滥 近期计划购买的物品 生活用品,家电,生产资料等(500元以上) 是否有法律纠纷问题,我们可以安排免费的法律人士为您提供解答或者帮助,尽力帮助您解决问题,请在附加页中简单说明情况 □有,需要 □无,不需要 附加页 附加页 备注:若表格填写不下,可另行加页 村领导签字 调查人签字: 日期 村(盖章): 检查人签字: 日期:2007年1月 日 调查表填写说明 一,乡村概况 二,本村党务村务 三,文化,教育,卫生基本情况 四,人文历史: 需要配合图片 历史沿革,历史建制,文化遗产,历史名人,文化名人,文化典故,古建筑等情况的概括介绍. 五,特色文化和民间风俗: 要配合图片 介绍当地的特色文化,民间风俗等内容. 六,宾馆娱乐休闲场所 要配合图片 七,地方风味小吃 要配合图片 八,旅游景点: 要配合图片 各景点历史渊源,目前状况,开发前景和规划等. 九,贸易市场: 十,企业状况: 企业名称;代表企业形象的彩色图片,法人工作彩色照片,法人个人简介等企业基本信息. 附加页 用于前面表格信息无法表述完成的情况下,在附加页里另行填写 注意事项: 信息收集过程可以采取多种渠道和手段,例如:可以查阅该县县志,拜访该县的宣传部门,联系乡镇政府的办公室获取信息,收集该地区的地方文件或者地方报纸等都可以收集到有用的重要信息. 本表中各项内容按照要求以文字材料为主,文字资料不得少于5000字,结合相关图片(包括照片),等多种表现形式进行反映.相片数量每村不得少于20幅. 所有资料务求准确,力求精炼. 可收集资料不局限于本表要求,有独特资料信息可另附页记录. 5,文件及命名规则: 图片命名规则:市-县-村-内容 例如:朔州市应县金城镇镇貌.jpg;朔州市应县金城镇书记.jpg;朔州市应县金城镇镇长.jpg 相片要求: 要求提供数码相片,拍摄工具可以为数码相机或拍摄功能的手机.相片要求:图像分辨率不小300dpi,像素560×370的JPG文件,画面清晰,内容突出,可用于网站或相关媒体发布使用;要求相片能从各个方面反应农村风貌. 主要反映以下内容: 农民田间管理,田间劳作,机械化耕作,机械化生产 农民日常生活(打水,磨面,打扫卫生,吃饭,衣着打扮 农民各种健康的文化娱乐,学习科技知识 农村计划生育工作成效,农村计划生育先进个人,户,组 农民教育,幼儿教育,小学,中学,大学教育,优秀教师,学生,家庭 农民的住房条件改善,环境卫生,环境保护,牲畜喂养,副业生产 农民家庭,婆媳,妯娌,邻里和睦相处,互相帮助,敬老爱幼,婚丧嫁娶 村党支部,村委会,村干部制定远大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规划,一心为民,一心为公,一心为集体,廉洁自律的好"村官"好干部,好党员 村办企业,村办集体事业的好厂长,好领导,好职工,生产,生活,娱乐,学习,环境保护,生产规模,生产经营 村办公园的好景,好山,好水,好风光,珍奇动物,名贵花鸟,农民全家在公园的悠闲,自乐 农村治安联防,民兵训练,护林防火,护场护院,主持公道,调解纠纷 村镇建设,道路,交通,学校,托儿所,幼儿园,敬老院,图书室,广播站,供水,供电,磨房,碾米房,卫生所,村办公场所环境,办事机构,规章制度,远景规划,制度化建设.

2. 金村的乡村文化

民间有俗语:虾徐市、蟹恬庄,蟛蜞金村,因靠近江边,多蟛蜞故也。旧时,金村与恬庄、福山、庆安是常熟北门外四个有名的古镇。明末清初,金村集镇已是商号林立,茶馆、酒肆、书场、典堂、店铺、赌场等无所不有。直到今天,金村仍然是方圆几里百姓赶集交易的重要地方。
金村小镇四周环水,人家枕河,犹保存一批明清、民国旧建筑,井字型的小街深巷,清晰可见。往昔,金家花园和王家花园(又名东园、西园)以其精巧雅致闻名江南。清乾隆时,民间曾有“金村八景”之说。村东李乌墩,相传乃唐朝宰相令狐绹之墓;村西朱扈墩为明朝进士杨孟舒墓葬处;金村附近还有明代钱顺时、钱时俊两进士之墓。江南园林、明清建筑、金村八景与名人墓葬等构成古村悠悠文化积淀。
金村大族为金氏、王氏,均以耕读传家,崇尚诗书礼义。“二十余井井井流甘,一百余家家家识字”,是金村淳朴民风的真实写照。故明清以来进士、举人、生员等不绝如缕。两朝帝师翁同和、篆刻家赵石农、共和国少将周文在、南京鸡鸣寺著名住持宗诚法师等名流,都在金村留有生活踪迹。
尤令金村人自豪的是,金村拥有一部传世之宝《金村小志》。作者金鹤翀,金村人,为近代学者。此书经先生20年考证撰写,于1923年印行,为后人了解金村乃至周围妙桥、港口、福山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史料。
在古村的保护、利用和开发中,千年古刹永昌寺修葺一新,香火旺盛;仿古建筑金村农贸市场竣工落成,交付使用。祖籍金村的海内外游子以各种方式表达了对故乡美好的情感,千年文化古村迎来了又一个美好的春天。

3. 乡村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两个字:朴实。

4. 传承乡村民俗文化作文600字

3月9日,在内黄县梁庄镇李官寨村李书彬的家中,李书彬正戴着老花镜,手拿着笔,认真地在书上写着什么。放下手中的笔,李书彬告诉记者:“俺村今年的灯节会刚刚办完,俺得把今年办会的情况记录下来。”
这样的记录,李书彬已经坚持了11年。11年来,他通过走访老人、查阅古籍等多种渠道,搜集整理村中的特色民俗灯节圣会的资料,并积极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他的努力下,2011年,李官寨灯节会入选内黄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3年,李官寨灯节会入选安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4年,退休后的李书彬回到老家,帮助村里做一些公益事业。“每年元宵节,村里都会举办灯节会。灯节会是村里的一个老古会,村民都知道村里文化厚重,可究竟怎么个厚重法?大家却都说不上来,也没有可以查阅的文字资料。”李书彬告诉记者,基于这样的原因,他有了一个想法,就是考证灯节会的历史,同时把灯节会的仪式流程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以便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在李书彬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人对李官寨灯节会有了较为详尽的了解:李官寨灯节会发起于清乾隆三十年,迄今为止已经有250年的历史,是村人为了祈求四季平安、风调雨顺,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三,邀请碧霞元君(民间称为泰山奶奶)移驾村中,护佑一方平安,同时在正月十五晚上,由村人张灯结彩送回泰山的祭祀活动。
在李书彬的家中,记者看到了一本书,上面对李官寨灯节会的由来、办会流程、办会人员和制度进行了详细记载。这本书是李书彬整理完成的。截至目前,他已经对李官寨灯节会进行了11万字的文字整理。为了更好地传承乡村特色文化,今年,李书彬已经将李官寨灯节会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料提前准备好了。“如今,李官寨灯节会已经由过去传统的祭祀活动演变成经济、文化、物资交流的一个有声望的古庙会,俺希望这个老古会能一直办下去。”李书彬满怀期待地说。

5. 古村落的历史文化价值有哪些

古村落历史文化价值与保护利用 (演示文件)
深深扎根于中华沃土的古村落,是中华民族生活、生产、生存的基本载体,是社会组成的细胞,是传统观念、习俗、社会与家庭等多元文化孕育而生的中华本土文化。是一部拥有千姿百态、异彩纷呈、文化厚重的史书。是中国传统文化之根。 一、中国传统古村落构成与发展的支撑: 中国传统古村落是在中国特定的内陆为主的地理条件下,以小农经济、宗法社会及伦理思想三大社会支撑条件下得以构建与发展。形成中国传统村落文化的内在机制。 1.在大陆性地理环境,造就了“以农立国”的农业社会文化特征: 在中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自然生态环境复杂多变,地势呈西北部高,东南部逐渐地,中部为丘陵和平原,南部面海。形成一面临海、三面陆地围合的封闭型大陆性地理环境。构建了以土地为基础的人生本位,珍惜土地、视土地为生命,以土地为求生载体。造就了“以农立国”、“小农经济为主体”的农业社会体制。形成了中国传统村镇、城市建设的文化特征:
(1)树立了“天人合一”的环境观念。 “天人合一”的环境观念早在三千多年的周代就明确树立。 “天”——即是客体存在的宇宙、自然及其规律。 “人”——即是主体存在的人生、社会及其规律。 中华文化观强调二者相互依存、影响和促进的同源、同构的规律性和哲理性特征。强调人为营造的生存环境应与自然环境相协调适应,并纳入其中,成为与大环境中“和谐而统一”、“适应而共存”的有机组成部分。并广泛应用风水学说选址,建村、镇、城市及建筑。构建了融于自然的古村落环境特色。 西方环境观念为“天人相抗”、“人定胜天”。 经过工业革命对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教训,强调保护生态资源与生态环境,树立了“天人和谐共生”的环境观念。强调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2)构建了以土地为基础的农业国。 “以农立国”“安息于土地”为基础,形成以农业经济为主体价值取向封闭的、以集权制生产关系组织生产力和生产方式,也造就中国传统村落“耕居结合”的居住形态。一个村落就有如一个小社会。形成了“勤劳自力”、“安居乐业”的价值观。缺乏开放性奋斗的精神。构建了中国古村追求安全、安静、功能完善的居住环境。形成中国极富地域性和乡土气息的传统村落居住文化。
2.以血缘、族缘为脉络,构建了中国宗法社会。 (1)构建了有血缘、家庭、宗族群体派生而成的群体本位。形成以宗法社会构建“大一统”古国。 (2)构建了以血缘为脉络的社会人文网络。强调家庭、家族、民族间团结、互助、共荣辱的观念。以“血缘”稳定支撑社会发展,甚至以“血缘”决定人的社会地位。 (3)构建了聚族而居的传统古村。以宗族传统建立家训、家规、家谱,以建祠堂祭祀统领村落发展。
3.以“伦理”与“礼乐”精神,规范道德行为 历史悠久、传统文化深厚的文明古国——中国,是以儒家伦理为主体核心的儒、道、释相结合的哲学体系支撑国家的发展。 以礼、仁、中和礼乐文化为核心构建社会、家庭、个人行为规范、准则。 (1)以“礼”构建人伦秩序而立国兴邦,建立道德、仁义的行为模式。 (2)以“仁”构建仁爱思想、树立道德精神。 孔子曾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强调“仁”是思想核心,就是仁的表述。 (3)以“中和”构建“天人之和”、“人际之和”、“身心之和”。 孟子常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因此儒家以“尚中”之道为求“和”的“标准”与“限度”形成中国文化崇尚“中和”的审美观。 (4)以“礼乐”构建道德情感和人的心理沟通。体现了古人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审美的标准。 伦理精神支撑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也深深影响着中国城市、乡村及传统建筑的构建与发展。 传统古村构建中同样的伦理精神所支撑。 构建以宗祠、关帝庙教化中心及公共活动中心,以施“伦理”、“礼乐”文化中心。强化道德教化与人际和谐与交往。 古村人居环境和居住建筑中,强调长者为上,建立长幼、男女、内外有别的等级秩序

6. 我要写“乡村文化”,可以写些什么内容从那些方面着手

乡村文化的产业化发展道路
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如何、乡村文化建设得如何,事关农民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的提高,事关乡村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事关和谐社会在农村的构建。中国乡村文化在新世纪面临全新的发展机遇。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为乡村文化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也使乡村文化建设成为全面小康的重要指标之一。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为乡村文化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通过农民辛勤劳动和国家政策扶持,明显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现代文明的全面融人和发展,热切呼唤从乡村文化建设切人,探寻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路径。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乡文化建设的差距日益拉大,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文化产品及其文化服务虽然在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的艰苦努力下有所改变,但尚未从根本上按照和谐社会的要求,全面协调发展,乡村文化建设在整体上滞后于农村经济发展,是不争的事实。一些地区在推进城乡一体化或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也因考量指标的影响而忽视乡村文化的建设,有的地方甚至只字不提乡村文化与城乡一体化的内在联系。我认为,没有文化全面渗透、全面支撑的城乡一体化是片面的、蹩脚的一体化。不能从思想文化上关心农民的精神需求,关注农民知识文化素质的提高,关切农民的文化承传与创造,是难以从农民的心性发展上表达社会的文化关怀和文化责任的。一方面,社会文化成果享有的不平等,必然进一步扩大城乡差别,造成乡村新的知识贫困、科技贫困、智力贫困;另一方面,乡村所蕴含的巨大而丰富的文化传统和文化资源将会被忽略而失去文化魅力。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不是集中在城市(城市是现代文明的典型代表),而是体现在乡村。现代城市加速扩张的危机日益明显,“城市病”日趋严重,向自然回归、远离都市、重返乡村,已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一个趋势。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加速发展乡村文化不仅是解决城乡矛盾的路径之一,而且是保证民族文化在全球化浪潮中不致泯灭的战略举措。

怎样发展乡村文化?完全依靠政府加大投入,像城市文化建设那样修建图书馆、群艺馆、大剧院、电影院等,在现阶段是很难做到的。最近,我们在成都一些乡镇调查发现,为精简机构裁员,不少乡镇文化站被合并,文化站工作人员也被裁了,公共文化事业设施不够健全,有的镇电影院成了危房。我们相信,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在完善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的同时,国家将会加大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彻底改善和提高农民的文化生活质量。但在目前国家对农村文化建设投入较少的情况下,我认为,绝不能“等靠要”,而应抓住国家加速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机遇,积极推动乡村文化走上产业化道路,利用乡村文化资源优势,改变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把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资源转变为文化资本。乡村文化产业化将会改变传统第一产业(种植业、畜牧业等)的经营观念和产业格局,扩展农民职业内涵,农民不仅可以耕田种地,而且可以从事文化旅游、文化服务、民间工艺加工、民俗风情演展等第三产业,使农民的社会身份发生深刻变化。这不仅可以丰富乡村文化生活,提高农民劳动素质,调整和优化乡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增强乡村市场竞争力,而且将会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和谐社会的全面发展。

文化产业在乡村的发展和壮大,是富有超前战略意识的举措。中国乡村文化资源异常丰富,从总体上审视,是尚未开垦的处女地。承载千百年历史文化积淀的乡村文化,显示出无比诱人的文化韵味。它与现代城市文化形成了强烈反差和对比。这正是乡村文化吸引城市市民和异地游人的地方。如果我们在地域性、个别性、差别化方面整合乡村文化资源,予以优化配置,就能形成市场竞争力和文化竞争力,打造出独特文化品牌。

中国乡村的历史变迁、历史人物、神话传统、民间故事、民间艺术、民间工艺、能工巧匠、竞技游艺、民俗风情、村寨文化、园林艺术、民居艺术、古镇风貌、祠堂庙宇、乡村教育、风味餐饮、生活智慧等等,保存着中国农业文明的文化因子,展现出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文化价值和文化魅力。我们在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时,首先应对这些资源进行盘点梳理,摸清家底,做到资源清楚,然后按照优先发展原则,对具有浓厚文化特色的资源进行产业转化;对一般性的具有生长可能性的文化资源维持伏,不宜匆忙开发;而对那些非转化资源予以有力保护,绝不能破坏性开发,以确保乡村人文生态的平衡。对这三种资源分门别类和科学开发,有利于乡村文化事业的建设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乡村文化产业持续健康推进,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和发扬。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现代传媒信息、现代生活方式不断进入乡村,农村和小城镇民风的民俗正在逐渐消逝。这一方面,让农民享受到了现代物质文明成果,是全社会整体进步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乡村特色文化也会因民俗风情的失落失传而失去独有的文化意味。因此,我们在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时,应有意识地对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民俗风情进行现代性改造,吸收传统民俗文化中科学有益的养料,培育村民们的文承传意识,开展民俗风情演艺,吸引社会公众前来参与体验。在这一过程中,绝不能把农村落后现状等同于原生态文化,把原汁原味当作文化底蕴而不按照现代人的心性需求和审美观念来加以改良改革。因此,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不是和盘托出某种文化资源,而是按照现代产业生产要求和规律,根据文化消费市场的变化,精心呵护乡村文化,精心打造乡村文化,精心发展和丰富乡村文化。

乡村文化产业要立足市场、走进消费,面临着多样化的路径选择。一是可以通过特色乡村文化旅游来推出文化产品(这与交通状况密切相关),吸引城市和外地游客前来感受独有的淳朴的乡村生活风味;二是可以通过体验经济来多样化展现乡村文化的参与互动魅力,将乡村生产、生活、民俗、农舍、休闲、养生、田野等系统链接,打造乡村文化产业链条;三是开发乡村石器、木器、竹器、藤器、草编、剪纸、泥塑、砖雕等土特名优工艺品,组织农民进行特色文化产品加工生产和经营;四是组织乡村歌舞、乡村竞技、乡村风情、乡村婚俗、乡村观光、乡村耕织、乡村喂养等表演和竞赛活动,提供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文化服务;五是开展乡村休闲娱乐、地方风味餐饮、感受乡村生活等活动,为城市老年人、为国外旅游者提供居家式服务和自助式生活服务;六是开展乡村文化历史文化展览,生动系统地反映农耕文化、游牧文化、渔猎文化的特色和历史,开辟针对中小学学生的乡村文化教育基地,等等。这些经营方式,仅是乡村文化产业的基本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应鼓励和支持乡村文化产业运营创新。因此,我们的创意、策划、咨询机构和文化艺术专家应重视乡村的建设,走进田野,走进村寨,提供智力支持,帮助和扶持乡村文化产业的项目定位、产业布局、经营管理和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站在城乡统筹发展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高度,科学发展乡村文化产业。

中国乡村文化是一片广袤的富矿,蕴含着无限的文化生长空间和市场拓展空间。各级政府、国有和民营企业乃至跨国公司完全可以在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中大显身手、大展宏图。乡镇基层组织应具有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眼光和创造激情,绝不能“守着金饭碗讨饭吃”。浙江横店农民利用山川风物,打造逼真度高、价格低廉、风格多样、服务周到的中国影视拍摄基地,修建出万里长城、故宫、19世纪南粤广州城等场景,不仅为拍摄影视服务,而且成为新的旅游休闲景区,创造了震惊海内外的“横店模式。山西晋中榆次后沟村因有保存完好的古村落,一跃成为吸引海内外游客的黄金旅蝣点。后沟村为此成为中国民间文化遗产保护示范基地。全国各地有不少被文化部命名的特色文化之乡,如“风筝之乡”、“唢呐之乡”、“竹编之乡”、“陶艺之光”、“剪纸之乡”等,这些特色文化的建设一旦与产业融合,必将创造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这里的商机无限,这里展现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亮丽曙光。

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壮大,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题中之义,是发展农村文化生产力的现实命题。我们应把发展乡村文化产业当作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突破口来抓。只要破题了,实践的回答无疑将会激动人心,成效显著,前途光明。

7. 关于历史文化类,精炼概括文化形象口号,形容一个乡村的文化精神

六千史载,古马家浜;
上古人文,华夏一脉。

钟灵毓秀,时代新貌

阅读全文

与乡村历史文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