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煮锅的历史沿革
1910年左右由周村三星庙前徐方明、镇西桥李六所创始。当时煮锅比较简单,专设一直径约120厘米中属间有孔的圆木盘,沙锅放在中间孔内,锅底点火。顾客围坐四周,把自己选好的菜肴放入锅内烫热取出,放在自己碗里,锅内老汤随意喝。
1938年,历城人陈四疤在周村丝市街东口开设“顺合斋”肴肉铺兼营煮锅。经他改进,在砂锅周围留出可放一碗的圆孔,下面有热水保温,成为一人一碗一盘,锅内老汤只能用公用汤勺舀各自碗中,较以前卫生。菜肴品种增加到20多个:丸子、烧肉、炸豆腐、鸡靠肉、松肉、酱鸡、南肠等,顾客任意挑选,生意十分兴隆。
1954年,周村煮锅发展到25家,成为周村煮锅的鼎盛时期。
❷ 请教:中国历史上什么时期出现铁锅
北宋时期。
北宋时期我国炼铁技术进步、产铁量大增才出现了根本的扭转。北宋时期铁的年产量最高时候已经高达800万斤,这个产量看起来多,换算成现在的单位也不过就是4000吨铁(我国现在的钢铁年产量都是亿吨级的)。
但是在古代,全国年产4000吨铁已经是很了不起的数字了,按照当时铁锅的制造重量来计算,这一年下来北宋的铁产量,如果全拿去制造铁锅可以制造100多万口,有了这样一个入门级的产铁量,才能在满足武器铠甲、钱币佛像等用途之外,为民间千万级的人口的锅灶服务。
也正是因为铁锅在宋代的普及,有力地促进了中华炒菜法在宋代的推广。
(2)锅的发展历史扩展阅读
中国铁器的历史
西周末年是中国的早期铁器时代。这是中国开始大规模冶炼铁器并将其运用到生产生活中的时代。初期制作的铁器多为削、刀等一些小工具。1976年,湖南省长沙杨家山65号墓(相当春秋晚期)中甚至还出土了一把锻制的中碳钢剑,长38.4厘米。经鉴定:它含碳达0.5%左右,并经过高温退火处理,金相组织比较均匀。
战国中期以后,铁工具在农业和手工业中逐渐替代传统的铜工具而取得支配地位,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炼铁技术也不断提高,铁器遍布七国,并传播到北方的匈奴和南方的百越。冶金业在中国的出现虽然晚于西亚和欧洲,但它的发展却比它们迅猛,并在以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走在世界冶金技术的前列。
春秋战国时代铁器的类型有农具、手工具、兵器及杂器,而以农具和手工具为大宗。与铭刻文字有关的手工具有:锛、凿、锥、锤、刮刀、削、钩、针、锯、斧。《管子·海王篇》称:工匠必有斧、锛、凿、锯、锤,是当时手工艺的真实写照。
正如《论语·卫灵公》所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铁工具远比铜工具锋利,它在铭刻文字中的运用,如同毛笔在书写文字中的运用一样,必然引发一场技术革命和艺术革命,这在石刻文字和古玺文字上尤其突出。
❸ 不粘锅的发展历史
“不粘锅”的问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人们不必再提心煮肉时一不小心就会烧焦,煎鱼时鱼片粘在锅壁上。这种不粘锅与普通锅的外型并没有什么关系,只仅仅是在锅的内表面多涂了一层聚四氟乙烯,利用聚四氟乙烯优异的热性能、化学性能、易清洁性能和无毒性能制成了这种深受欢迎的厨房用具。聚四氟乙烯被美誉为“塑料王”具有良好的耐化学腐蚀和耐老化的性能,“王水”也难以腐蚀。普通塑料制品容易发生老化现象,原来看上去挺好的东西,过了三五年或十来年就会产生裂纹,甚至破碎,可“塑料王”做成的制品在室外放置,任凭日晒雨淋,二三十年都毫无损伤。因而被广泛使用在生活和化工中。
“塑料王”也被广泛应用于工业上吸收塔和耐腐蚀容器中,随着对“塑料王”的改良,它在现代生活、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上的用途将越来越广泛。在西方发达国家,不粘锅早已普遍使用。在我国,不粘锅的普及是从90年代开始,其独特的性能已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同。
不粘锅在我国的生产历史,可以追溯到70年代末。当时.轻工业部组织了一次由铝制品生产企业、科研单位、国外专家参加的内涂外搪铝制品技术座谈会。会后,提出开发不粘锅的课题,由此国内的10多个铝制品生产企业开始了不粘锅的研制开发工作。沈阳市铝制品厂、广东南方五金厂、上海铝制品厂、佛山的生产企业先后从国外引进内涂外搪铝制品生产线,年产量约2000万口,出口量占50%以上。
生产不粘锅的企业约有50余家,年产量达1亿口。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浙江、广东、上海、辽宁、江苏等地。
锅类产品主要有铝锅、不锈钢锅、铁搪瓷锅、铁锅和不粘锅。这些锅各有优缺点,其中不粘锅的优点最为突出。下面是这几种锅的性能比较:
铝锅的特性是热分布优良,传热效果是不锈钢锅的16倍,且锅体较轻。但铝锅不易清洗、用油多时油烟大。
不锈钢锅的特性是热分布不好,易产生聚热点而烧焦食物。不锈钢锅锅体重、不易清洗、用油多时易冒烟。
铁搪瓷锅热分布不好,易糊锅底。这类锅不易清洗、表面容易破损,导致铁基材生锈。
铁锅热分布不好,易产生聚热点而烧焦食物,其锅体重、不易清洗、易生锈,且用油多时油烟大。
不粘锅克服了以上传统锅的所有缺点,易清洗,轻轻一擦即干干净净。不粘锅可轻松煎、炒食物而不粘底,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用油,厨房干净少油烟。它还可以帮助减少脂肪的摄入量,顺应了现代人追求低脂肪、低热量的消费潮流。
不粘锅产品按使用功能不同可分为煮锅、煎锅、炒锅、奶锅,按内表面不粘涂层系统可分为一层系统、二层系统和三层系统锅。一层系统是指由单一涂料组成的不粘层;二层系统是指由底层和面层两种涂料组成的不粘层;三层系统是指由底层、中层和面层3种涂料组成的不粘层。按产品外表面处理方法可分为搪瓷、耐高温漆、抛光不粘锅。
❹ 铁锅的发展和铁锅的文化
做饭炒菜的铁锅基本分为三种:一种是铸铁的,一种是熟铁的,还有一种是不锈钢的。市场上还有一种是用厚铁皮压制的,因属于糊弄人的东西,故不在我讲的范围之内。
铸铁锅应该是正宗做饭炒菜的铁锅,比较厚,比较重。这种铁锅受热均匀,不糊锅,应该是所有锅当中最适合炒中国菜的锅了。
说起这种铸铁锅那可是历史悠久了,大概从春秋战国出现了铁器之后,首先进入生活用品的东西就应该是这种铸铁锅了,中国人已经使用了两千多年了。据史书记载,武则天最喜欢吃用这种铁锅炒的菜了,拿武则天的话说,就是“肴味适于口”。当时皇宫里最贵重的铸铁器皿只有两个,一个是摆放在院子中间防火用的大铁缸,一个是御膳房里做饭炒菜用的大铁锅。文化大革命以后开始吃大锅饭,食堂使用的就是铸铁锅,大个的铸铁锅直径能达到两米左右,炒菜用的铲子是木把大铁锹。
熟铁锅是制铁工艺进步的产物,大量生产应该是清末以后的事情了,清代皇宫御膳房为皇帝做饭用的锅就是这种锅和上面说的铸铁锅。国内饭店餐馆使用的铁锅就属于这种熟铁锅,现在加拿大唐人街越南人店铺里卖的真正铁锅就是这种熟铁锅,这种熟铁锅都是手工打制的,这种熟铁锅相对于铸铁锅薄很多,也轻很多,缺点是比铸铁锅容易糊锅。
上面说的这两种铁锅都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生锈,通常都是越使越黑,无论用什么办法都无法解决这个问题。于是在制铁工艺进一步发展的情况下,人们又发明了不锈钢铁锅,也就是我说的第三种铁锅。
不锈钢铁锅的出现从根本上解决了铁锅生锈的问题,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那就是不锈钢铁锅遇热不均匀,糊锅现象无法解决,尽管现在的不锈钢铁锅对这个问题已经有所改进,但这个缺点仍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不过不锈钢铁锅的优点也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不生锈不沾锅,显得干净好看。
在铁锅缺点无法解决的情况下,美国杜邦发明了不沾锅,不沾锅解决了很多铁锅的缺点,但它自身的缺点又出来了,那就是致癌。说句老实话,杜邦不沾锅是为美国人发明的,而不是为中国人这种大火大油炒菜而发明的。尽管不沾锅不怕高温,不怕油炸,但在现实中,不沾锅的所谓不怕都是有条件的,而这些条件又恰恰是我们中国人在炒菜过程中无法克服的。
用中国人炒菜的方法,不沾锅就没有不掉漆的,结果是使用到一定程度的不沾锅的锅底就变色了,所谓的不沾锅也开始沾了,掉下的漆在高温与热油作用下,出现了可怕的化学分解,于是致癌物质出现了。
当然了,对于我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中国人来说,死都不怕还怕得癌嘛?!所以使用杜邦产的不沾锅的中国人更是一浪高过一浪,甚至连不是杜邦产的不沾锅都敢用,图的就是个便宜。
呵呵,结果怎么样呢?那只好让上锈的铁锅去见鬼去吧!
❺ 锅是怎样发展演变来的,不是火锅的发展史。
最早的火锅:鼎
大约一万年前,我国最早的容器—陶制的鼎就是他们做为锅使用。把以肉类为主的食物通通都丢入鼎内,然后在底部生火将食物煮熟。成为一锅烩,当时叫做“羹”,这是最早的火锅。 但那时侯没有现在所谓的盐,调味料,更没有沾酱,只是把一堆肉煮熟而已。体积庞大的鼎,不能移动,只能固定在一地方,不方便随时享用。于是西周时代,不但发明了铜与铁,且各种陶器品也改良制作成较为小型的器皿,适合一般人使用。 铜与铁的产生,不仅形成了器皿的革命,同时也与近代的锅子非常相近,铜制的锅子与陶制的砂锅,到现在还是最实用、最普遍的火锅器皿。而从前的鼎则延伸为权力的象征了。
鸳鸯锅始祖
火锅的发展亦如同餐饮史一样渐进式的发展。依据当时的器皿、社会的需求与原材料的发现引进,在三国时代,魏文帝所提到的“五熟釜”,就是分有几格的锅,可以同时煮各种不同的食物(比较健康),和现今的“鸳鸯锅”,可说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到了南北朝,“铜鼎”成了最普遍的器皿,也就是现今的火锅。演变至唐朝,火锅又称为“暖锅”。
器皿历史
从元、明、清到现今,火锅器皿上的变化并不大。新容器锅采用耐高温透明玻璃,煮的时候可见食物的翻腾,吃的时候较也不会有漏网之鱼外。铜锅、铁锅、砂锅等锅具,在制作上亦更为精致。现在最普遍的也最广泛的锅为“不锈钢锅”,也就是俗称的“白铁锅”。
燃料,调料历史
燃料使用可谓多种多样,从柴火到木炭,从电炉、酒精到瓦斯、电磁炉。木炭的使用历史最久,最有风味,也最污染空气。电磁炉最干净也最方便,但风味较差。瓦斯最好控制火候的大小,方便、好用,不过却也较危险。 相对于燃料上的多变化,在调味沾料的演变却趋于保守、保密。汕头沙头酱以独门配方为傲,其他豆腐乳、豆瓣酱也都是以老牌子为号召。另外,一些基本搭配的沾料还有酱油、葱、蒜、蛋、醋、麻油、辣椒等等,样式不少,如何同中求异,都依仗各家的独门调配。
火锅类别
一般而言,火锅基本上只有三大类别,第一种汤为淡味,而以涮生片为主,沾料占重要角色,涮羊肉及广式打边炉最具代表,第二种是锅内的料已熟,如砂锅鱼头、羊肉炉等,炉火只是做为保温作用,并用来烫青菜。第三种是锅内的料全都熟透了,连青菜也无需再穿烫,炉火完全是用来保温的,和大锅菜无二样,如佛跳墙、复兴锅等大锅菜的方式。冬季是火锅最火的季节,约三五好友或一家团聚,想吃什么就买什么,少吃些肉,多备些蔬菜、鱼类,但是沾料不要调的太咸, 盐多了对心脏不好。建议大家在少吃肉的同时最好,每次将菜的种类减少,以免,食物营养成分相克,抑制营养成分的吸收,并有利于我们的胃。胃好,身体才健康,才能品更多美味
❻ 铸铁锅的历史是什么
最早的锅是砂锅 是陶器的一种,所以说到砂锅的历史起源 就要先说到陶的起源。 因为陶的发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划时代的标志,也是人类发展最伟大的发明。
陶器出现大约有八九千年的历史,但是它的起源要更早,原始人类发明了取火和烤熟食物开始,就一直在研究容器的发明,最初估计是先用树枝编制成器皿然后把粘土涂抹上去经过火烧形成不易透水的容器开始不断探索出现了最初的陶罐,也就是原始陶器。
我国最早的陶器是什么样子到现在还不太清楚,不过根据近年来发现的旧窑址的发掘,有的专家根据不同的性质分别为裴李岗文化和磁山文化(也有专家认为属于同一文化的两种类型)。
这些文化是我国新时器时代制陶的一个情况,较仰韶文化要早。这个时期的陶器以红陶为主,有泥质和夹砂两种
砂锅烧制温度一直是900-960°C。其制作一般经过淘洗,根据需求制成不同的器型,做工较为细腻,也有一些不经过淘洗的制作方法。
夹砂陶的出现估计是先人在使用泥质陶的过程中出现的,泥质陶较为细腻,气孔小,密度比夹砂陶大,泥质陶的一些因素决定了它在火上的不耐烧,这个时候先人在泥质陶里加了一定的砂粒或其它料。
这里要说的砂粒和我们说的沙粒是有区别的,因为本人从事砂器和陶瓷,对一些原料比较清楚。以前也用过提到的砂粒。我们叫做砂矸, 主要含铁,硅,铝。不耐研磨且耐烧。夹砂陶主要作为炊具,至今仍然在使用,如砂锅。
后来青铜出现以后就有用青铜制作的锅,称作“鼎”,现在也有把砂锅叫作“鼎锅”的,鼎只是上层社会使用的器具,民间还是使用砂锅。
到春秋战国时期以后铁器逐渐普及,铁也就渐渐成了制作锅的主要材料,一直延续到现在。
❼ 火锅的历史怎么发展的
一、起源
火锅,古称“古董羹”,因投料入沸水时发出的“咕咚”声而得名。关于火锅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是在中国三国时期或魏文帝时代,那时的“铜鼎”,就是火锅的前身;另一种说是火锅始于东汉,出土文物中的“斗”就是指火锅。可见火锅在中国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了。重庆火锅早在左思的《三都赋》中有记录。可见其历史在1700年以上。
二、历史发展
1、三国时代,曹丕代汉称帝时期,已有用铜所制的火锅出现,但当时并不流行。
2、到了南北朝时期,人们使用火锅煮用来涮猪、牛、羊、鸡、鱼等各种肉食,后来随着我国经济文化日益发达,烹调技术进一步的发展,各式的火锅也相继闪亮登场。
3、到了唐朝,描述火锅的情景已多见于诗词中,可见其流行程度。白居易的《问刘十九》诗:“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就惟妙惟肖地描述了当时食火锅的情景。
4、到北宋时代,汴京开封的酒馆,冬天已有火锅应市。南宋林洪的《山家清供》食谱中,便有其同友人吃火锅的介绍。
5、元朝,火锅流传到蒙古一带,用来煮牛羊肉。
6、到了清朝,火锅涮肉已经成为宫廷的冬令佳肴,清宫御膳食谱上有“野味火锅”。相传乾隆皇帝于嘉庆元年正月在宫中大摆“千叟宴”全席共上火锅1550多个,应邀品尝者达5000余人,成了历史上最大一次火锅盛宴。
7、到了清朝末期民国初期,在全国已形成了几十种不同的火锅而且各具特色。
8、现在,中国火锅业的产业链条已具雏形。四川、重庆、内蒙古、山东、河北、河南等地农牧业面向全国火锅餐饮市场,组建了辣椒、花椒、羊肉、香油、芝麻酱、粉丝、固体酒精等火锅常用原料、调料、燃料生产、加工、销售基地。
三、具体发展
火锅餐饮方便快捷的大众化特色被消费者接受和喜爱,尤其北方地区寒冷干燥的天气让火锅市场潜力很大,而且火锅种类的经营方式也不断创新,有以“麻、辣、烫”著称的重庆火锅是南派火锅,以涮羊肉为主要代表的北派火锅和新派火锅。
1、三国五熟釜,鸳鸯锅始祖。火锅的发展亦如同餐饮史的发展是渐进式的,完全是依据当时的器皿,社会的需求与原物料的发现引进,而加以变化的。辣椒”在未进入中国时,怎么会有辣的调味出现呢?三国时代,魏文帝所提到的“五熟釜”,就是分有几格的锅,可以同时煮各种不同的食物,和现今的“鸳鸯锅”,可说是有异曲同工之妙。到了南北朝,“铜鼎”是最普遍的器皿,也就是现今的火锅。演变至唐朝,火锅又称为“暖锅”。
2、浪涌晴江雪,风翻晚照霞。在整个火锅历史的演变上,描写火锅最为传神的是南宋时代,在林洪所著的“山家清供”里所说的涮兔肉片。在当时,林洪前往武夷山拜访隐士止止师,止止师住在武夷山九曲中之第六曲仙掌峰,当林洪快到山峰时,下起大雪,一只野兔飞奔于山岩中,因刚下雪岩石很滑,滚下石来,被林洪抓到,林洪想烤来吃,而问止止师会不会烧兔肉,止止师回答他说,我在山中吃兔子是这样的,在桌上放个生炭的小火炉,炉上架个汤锅,把兔肉切成薄片,用酒、酱、椒、桂做成调味汁,等汤开了夹著着片在汤中涮熟,蘸着调味料吃。利用这样涮熟之吃法,林洪吃了觉得如此的吃法甚为鲜美,且能在大雪纷飞之寒冬中,与三五好友围聚一堂谈笑风生,随性取食,非常愉快,因而为这样一种吃法取了个“拨霞供”的美名,取当时“浪涌晴江雪,风翻晚照霞”的美丽光景。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吃的火锅。
3、器皿变化少,白铁锅普遍。从元、明、清到现今,火锅器皿上的变化并不大,新的容器除了锅宝采用耐高温透明玻璃,煮的时候可见食物的翻腾,吃的时候较不会有漏网之鱼外,铜锅、铁锅、砂锅等锅具,只是在制作上更为精致,多已使用几千年以上,而现用的最普遍的也最广泛的锅具为“不锈钢锅”,也就是俗称的“白铁锅”。
4、燃料变化快,如一日千里。虽然火锅器皿的变化不大,但是在燃料使用的进步却是一日千里,从柴火到木炭,从电炉、酒精到瓦斯、电磁炉,以木炭的使用历史最久,也最有风味,但也是最污染空气的一种方式。电磁炉虽然最干净也最方便,但风味较差,瓦斯最好控制火候的大小,方便、好用,不过却也较危险。 相对于燃料上的多变化,在调味沾料的演变却趋于保守、保密。涮羊肉的蘸料千年不变,汕头沙头酱以独门配方为傲,其他豆腐乳、豆瓣酱也都是以老牌子为号召。另外,一些基本搭配的蘸料还有酱油、葱、蒜、蛋、麻油、辣椒等等,样式不少,如何同中求异,都赖各家的独门调配。
5、三大火锅类,原始自然味。一般而言,火锅基本上只有三大类别,第一种汤为淡味,而以涮生片为主,蘸料占重要角色,涮羊肉及广式打边炉最具代表,第二种是锅内的料已熟,如砂锅鱼头、羊肉炉等,炉火只是做为保温作用,并用来烫青菜。第三种是锅内的料全都熟透了,连青菜也无需再穿烫,炉火完全是用来保温的,和大锅菜无二样,如佛跳墙、复兴锅等大锅菜的方式。
❽ 锅筒的发展历史
锅炉的发展分锅和炉两个方面。
18世纪上半叶,英国煤矿使用的蒸汽机,包括瓦特的初期蒸汽机在内,所用的蒸汽压力等于大气压力。18世纪后半叶改用高于大气压力的蒸汽。19世纪,常用的蒸汽压力提高到0.8兆帕左右。与此相适应,最早的蒸汽锅炉是一个盛水的大直径圆筒形立式锅壳,后来改用卧式锅壳,在锅壳下方砖砌炉体中烧火。
随着锅炉越做越大,为了增加受热面积,在锅壳中加装火筒,在火筒前端烧火,烟气从火筒后面出来,通过砖砌的烟道排向烟囱并对锅壳的外部加热,称为火筒锅炉。开始只装一只火筒,称为单火筒锅炉或康尼许锅炉,后来加到两个火筒,称为双火筒锅炉或兰开夏锅炉。
1830年左右,在掌握了优质钢管的生产和胀管技术之后出现了火管锅炉。一些火管装在锅壳中,构成锅炉的主要受热面,火(烟气)在管内流过。在锅壳的存水线以下装上尽量多的火管,称为卧式外燃回火管锅炉。它的金属耗量较低,但需要很大的砌体。
19世纪中叶,出现了水管锅炉。锅炉受热面是锅壳外的水管,取代了锅壳本身和锅壳内的火筒、火管。锅炉的受热面积和蒸汽压力的增加不再受到锅壳直径的限制,有利于提高锅炉蒸发量和蒸汽压力。这种锅炉中的圆筒形锅壳遂改名为锅筒,或称为汽包。初期的水管锅炉只用直水管,直水管锅炉的压力和容量都受到限制。
二十世纪初期,汽轮机开始发展,它要求配以容量和蒸汽参数较高的锅炉。直水管锅炉已不能满足要求。随着制造工艺和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弯水管式锅炉。开始是采用多锅筒式。随着水冷壁、过热器和省煤器的应用,以及锅筒内部汽、水分离元件的改进,锅筒数目逐渐减少,既节约了金属,又有利于提高锅炉的压力、温度、容量和效率。
以前的火筒锅炉、火管锅炉和水管锅炉都属于自然循环锅炉,水汽在上升、下降管路中因受热情况不同,造成密度差而产生自然流动。在发展自然循环锅炉的同时,从30年代开始应用直流锅炉,40年代开始应用辅助循环锅炉。
❾ 炊具的发展演变历史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7658312/
新石器时代的烹饪
新石器时代由于没有文字,烹饪演变的概况,只能依靠出土文物、神话传说以及后世史籍的追记进行推断。它的大致轮廓是:
1、 食物原料多系渔猎的水鲜和野兽,间有驯化的禽畜、采集的草果的试种的五谷,不很充裕。调味品主要是粗盐,也用梅子、苦果、香草和野蜜,各地食源不同。
2、炊具是陶制的鼎、甑、鬲、釜、罐和地灶、砖灶、石灶;燃料仍系柴草;还有粗制的钵、碗、盘、盆作为食具,烹调方法是火炙、石燔、汽蒸并重,较为粗放。至于菜品,也相当简陋,最好的美味也不过是传说中的彭祖(彭铿)为尧帝烧制的"雉羹"(野鸡汤)。
3、此时先民进行烹调,仅仅出自求生需要;关于食饮和健康的关系,他们的认识是朦胧的。但是,从燧人氏教民用火、有巢氏教民筑房、伏羲氏教民驯兽、神农氏教民务农、轩辕氏教民文化等神话传说来看,先民烹饪活动具有文明启迪的性质。
4、 在食礼方面,祭祀频繁,常常以饮食取悦于鬼神,求其荫庇。开始有了原始的饮食审美意识,如食器的美化,欢宴时的歌呼跳跃等。这是后世筵宴的前驱,也是他们社交娱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新石器时代的烹饪好似初出娘胎的婴儿,既虚弱、幼稚,又充满生命活力,为夏商周三代饮食文明的兴盛奠定了良好的基石。
夏商周三代的烹饪
夏商周在社会发展史中属于奴隶制社会,也系中国烹饪发展史上的"初潮"。它在许多方面都有突破,对后世影响深远。
1、 烹调原料显著增加,习惯于以"五"命名。如"五谷"(稷、黍、麦、菽、麻籽), "五菜"(葵、藿、 头、葱、韭), "五畜"(牛、羊、猪、犬、鸡),"五果"(枣、李、栗、杏、桃),"五味"(米醋、米酒、饴糖、姜、盐)之类。"五谷"有时又写成"六谷"、"百谷"、总之,原料能够以"五"命名,说明了当时食物资源已比较丰富,人工栽培的原料成了主体,这些原料是其中的佼佼者,以及选料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
2、 炊饮器皿革新,轻薄精巧的青铜食具登上了烹饪舞台。我国现已出土的商周青铜器物有4000余件,其中多为炊餐具。青铜食器的问世, 不仅抻于传热,提高了烹饪工效和菜品质量,还显示礼仪,装饰筵席,展现出奴隶主贵族饮食文化的特殊气质。
3、菜品质量飞速提高,推出著名的"周代八珍"。由于原料充实和炊具改进,这时的烹调技术有了长足进步。一方面,饭、粥、糕、点等饭食品种初风雏型,肉酱制品和羹汤菜品多达百种,花色品种大大增加;另一方面,可以较好运用烘、煨、烤、烧、煮、蒸、渍糟等10多种方法,烹出熊掌、乳猪、大龟、天鹅之类高档菜式,产生影响深远的"周代八珍"。"周代八珍"又叫"珍用八物",是专为周天子准备的宴饮美食。它由2饭6菜组成,具体名称是:"淳熬"(肉酱油浇大米饭)、"淳母"(肉酱油浇黍米饭)、""炮豚"(煨烤炸炖乳猪)、"炮牂"(煨烤炸炖母羊羔)、"捣珍"(合烧牛、羊、鹿的里脊肉)、"渍 "(酒糟牛羊肉)、"熬"(类似五香牛肉干)、"肝 "(烧烤肉油包狗肝)。"周代八珍"推出后,历代争相仿效。元代的"迤北(即塞北)八珍"和"天厨八珍",明清的"参翅八珍"和"烧烤八珍",还有"山八珍"、"水八珍"、"禽八珍"、"草八珍"(主要是指名贵的食用菌)、"上八珍"、"中八珍"、"下八珍"、"素八珍"、"清真八真"、"琼林八珍"(科举考试中的美宴)、"如意八珍"等等,都由此而来。
4、 在饮食制度等方面也有新的建树。如从夏朝起,宫中首设食官,配置御厨,迈出食医结合的第一步,重视帝后的饮食保健,这一制度一直沿续到清末。再如筵宴,也按尊箅分级划类。 此外,在民间,屠宰、酿造、炊制相结合的早期饮食业也应运而生,大粱、燕城、邯鄣、咸阳、临淄、郢都等都邑的酒肆兴盛。
所以,夏商周三代在中国烹饪史上开了一个好头,后人有"百世相传三代艺,烹坛奠基开新篇"的评语。
春秋战国的烹饪
春秋战国是我国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过渡的动荡时期。连年征战,群雄并立。战争造成人口频繁迁徒,刺激农业生产技术迅速发展,学术思想异常活跃。此时烹饪中也出现了许多新的因素,为后世所瞩目。
1、 以人工培育的农产品为主要食源。这时由于大量垦荒, 兴修水利,使用牛耕和铁制农具,农产品的数量增多,质量也提高了。不仅家畜野味共登盘餐,蔬果五谷俱列食谱,而且注意水产资源的开发,在南方的许多地区鱼虾龟蚌与猪狗牛羊同处于重要的位置,这是前所未有的。
2、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 铁质锅釜(古炊具,敛口圜底带二耳,置于灶上,上放蒸笼,用于蒸或煮)崭露头角。它较之青铜炊具更为先进,为油烹法的问世准备了条件。与此同 时,动物性油脂(猪油、牛油、羊油、狗油、鸡油、鱼油等)和调味品,(主要是肉酱和米醋)也日风增多,花椒、生姜、桂皮、小蒜运用普遍,菜肴制法和味型也有新的变化,并且出现了简单的冷饮制品和蜜渍、油炸点心。
炊饮器皿的鼎新
炊饮器皿的鼎新突出表现是,锅釜由厚重趋向轻薄。战国以来,铁的开采和冶炼技术逐步推广,铁制工具应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西汉实行盐铁专卖,说明盐与铁同国计民生关系密切。铁比铜价贱,耐烧,传热快,更便函于制菜,因此,铁制锅釜此时推广开来,如可供煎炒的小釜,多种用途的"五熟釜",大口宽腹的铜 ,以及"造饭少倾即熟"的"诸葛亮锅"(类似后来的行军灶,相传是诸葛亮发明的),都系锅具中的新秀,深受好评。与此同时,还广泛使用锋利轻巧的铁质刀具,改进了刀工刀法,使菜形日趋美观。
汉魏的炉灶我系台灶,烟囱已由垂直向上改为"深曲(即烟道曲长)通火"。并逐步使用煤炭窑,有得利于掌握火候。河南唐县石灰窑画像石墓中的陶灶,河南洛阳烘沟出土的"铁炭炉",以及内蒙古新店子汉墓壁画中的6 个厨灶,都有较大改进,有"一灶五突,分烟者众,烹饪十倍"(意思是一台炉灶有5 个火眼和许多排烟孔,可以提高烹饪工效十倍的褒词。
这时的厨师还有紧身的"禳衣","犊鼻 "式的围裙(即现今厨师所用的围裙,因形似牛鼻而得名),以及名为"青 "的护袖,劳动保护观念增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