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广东佛山有哪些历史文化
佛山原名季华乡,“肇迹于晋,得名于唐”,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据考证,佛山的人类历史起源于现禅城区澜石街道区域,距今约4500-5500年前,百越先民沿西江、北江而来在这里繁衍生息,以渔耕和制陶开创原始文明。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因在城内塔坡岗上挖掘出三尊佛像,认为此地是佛家之地,遂立石榜改季华乡为“佛山”,又称“禅城”。
唐宋年间,佛山的手工业、商业和文化已十分繁荣。明清时,更是发展成商贾云集、工商业发达的岭南重镇,与湖北的汉口镇、江西的景德镇、河南的朱仙镇并称全国“四大名镇”,与北京、汉口、苏州并称天下“四大聚”,陶瓷、纺织、铸造、医药四大行业鼎盛南国。清末,佛山得风气之先,成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源地之一,先后诞生了中国第一家新式缫丝厂和第一家火柴厂,并建立了“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竹嘴厂”。
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独具魅力的岭南传统文化。佛山素有陶艺之乡、粤剧之乡、武术之乡、广纱中心、岭南成药之乡、南方铸造中心、民间艺术之乡等美誉。
佛山是“南国陶都”,制陶艺术源远流长,有700多年历史,自古有“石湾瓦,甲天下”的美誉。建于明代正德年间的南风古灶,是世界现存最古老的柴烧龙窑,薪火相传至今400多年,被誉为“陶瓷活化石”。2005年,佛山荣获“中国陶瓷名都”称号。
佛山是“南国红豆”粤剧的发源地。诞生了粤剧艺人的代称——“红船子弟”和粤剧最早的戏行组织——琼花会馆。民间自发组织的粤剧演唱“私伙局”是佛山文化的一大特色,至今长盛不衰。每年一度举办的琼花粤剧艺术节,使佛山呈现“红船泊晚沙,万人看琼花”的盛况。
佛山是“岭南成药之乡”。古方正药的历史有400余年,其产品种类齐全,大约分为膏、丹、丸、散、茶、油、酒等七大类,是工匠、居家、旅行必备的中成药,涌现出了“黄祥华”如意油、“冯了性”药酒、“源吉林”甘和茶等一批老字号名药。
佛山的铸造业始于2000多年前。宋代时佛山所铸鼎、锅、钟、塔等闻名全国。到明代佛山的铸造技术已达相当高的水平,成为南中国冶炼中心。鸦片战争期间,佛山所铸大炮为抗击外来入侵发挥了重要作用。
佛山是珠江三角洲民间艺术的摇篮,孕育并保留了秋色、醒狮、舞龙、龙舟说唱、龙舟竞渡等大量体现岭南文化精髓的民间艺术及民俗事象;秋色、剪纸、木刻年画、陶塑、灰塑、砖雕等手工传统技艺精湛,独树一帜。2005年底,佛山参与申报的狮舞、粤剧、龙舟说唱、佛山木版年画、广东剪纸、石湾陶塑技艺等6个项目,进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名单。
佛山自古人文荟萃,才俊辈出。唐宋以来广东出过九个状元,佛山占其五。明清时为“气标两广的人文之邦”。近代以来,孕育了维新运动领袖康有为,政治活动家张荫桓、戴鸿慈、谭平山、何香凝、罗登贤、邓培,民族实业家陈启沅、简照南、简玉阶,科学家詹天佑、邹伯奇,文学家吴趼人,粤剧名伶薛觉先、马师曾,武术名家梁赞、黄飞鸿、李小龙,名医李广海,能工巧匠黄炳、陈渭岩、刘传,第一位华人牧师梁发等杰出人物。
近年来,佛山围绕建设文化名城目标,推动传统历史文化与现代都市文化相互融合,塑造开放、兼容和创新的佛山文化形象,全力打造“文化名城”品牌。成功承办亚洲文化部长论坛暨第七届亚洲艺术节、第六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举办广东国际音乐夏令营等在国内外有着重大影响的文艺活动。各类文化设施建设均处于全省、全国先进水平,多层次配套发展的文化服务网络基本形成。广东粤剧艺术大剧院和广东粤剧博物馆落户佛山,中国美术家协会国际艺术交流中心落户顺德。佛山市民间艺术研究社、佛山市孔雀廊影音电器有限公司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禅城区石湾镇街道被评为“中国魅力名镇”,三水区大旗头村、顺德区碧江社区被评为“全国历史文化名村”。
佛山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是著名的旅游胜地。佛山祖庙、西樵山、南风古灶、清晖园、皂幕山、南国桃园、陈村花卉世界、三水荷花世界被评为“佛山新八景”。其中,佛山祖庙融古代陶瓷、木雕、铸造、建筑艺术于一体,被誉为“东方艺术之宫”;西樵山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有“南粤名山数二樵”之美誉;顺德清晖园与佛山梁园是清代广东四大名园;高明皂幕山是佛山最高峰;陈村花卉世界是中国南方最大的花卉生产交易基地和花卉文化主题公园;三水荷花世界是目前世界上规模大、品种资源丰富的荷花生态专类园。还有东华里、康有为故居、宝林寺、芦苞祖庙、黄飞鸿纪念馆、李小龙纪念馆可让游客领略独特的岭南文化。目前,佛山以历史文化、南国武术、商务会展、产业观光、休闲度假、购物美食、美化家居等为主题的特色旅游方兴未艾。
佛山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是珠三角“美食之乡”。佛山是粤菜发源地之一,素有“食在广东,师出佛山”的美誉。一直以来,佛山以其民间食谱丰富、茶楼食肆林立、烹饪技艺精良而蜚声海内外。2004年,顺德被中国烹饪协会命名为“中国厨师之乡”。为弘扬佛山美食文化,每年“十一”期间举办的“佛山美食欢乐节”,已成为集美食、旅游、文化艺术为一体的盛大旅游节庆活动。
⑵ 佛山是一座历史文化古城,还留存什么样的文化特色呢
佛山的岭南文化、佛山武术都保留得很好,还盛产很多美食。
⑶ 怎么能找到详细点的佛山历史和文化呢
佛山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具有1300年历史的城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代留下了许多古迹和历史纪念意义和价值的艺术与人文聚落遗址。四,全市现有国家主要的文化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7,150,市(县)级文化文物保护单位,在现有的办公室在国家博物馆6,以及陶器,园艺,武术艺术,民间艺术等主题馆和星光大道,一个私人的专题博物馆。无论是从单位的数量加以保护,或可称为的类型和质量上的产品种类繁多,广东省佛山市文化城。不仅如此,佛山粤剧的发源地,著名的陶瓷之乡,武术之乡,民间艺术之乡。这些丰富的文化和历史资源的??佛山市宝贵的文化财富,同时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佛山市现代文化的发展和潜在的优势。
改革开放20年来,佛山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遗产保护和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同时加强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初步振兴,因此,有相当一部分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2002年,佛山市的旅游总收入为7.331十亿人民币,收入2.11亿美元,占全市GDP比重为6%以上,文化旅游业已成为佛山市新的经济增长点。然而,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佛山市,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工作还没有要改进规划缺乏资源分散,缺乏品牌和包装是不够的,以促进该问题仍然存在,发展和保护之间的关系,行业和职业生涯尚未完全理顺。因此,有必要协调的历史和文化保护与旅游发展之间的关系,二者紧密结合起来,采取“保护,发展,更好地保障道路,使大力气抓好规划,注重整合,注重品牌,专注于创新,保持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加深对传统文化的同时,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提升佛山城市的文化形象和综合竞争力。
整体保护,全面的发展。由于历史和文化的城市,无论是保护或发展,应坚持一个全面的,综合的原则。“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先说:”这个概念的历史古迹不仅包括单个建筑物,而且能够找到一种独特的文明,一种有意义的发展或一个历史事件见证的城市或乡村环境。 “历史悠久的城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包括城市的传统风格和古老的街道和原有的格局,不只是几个孤立的历史古迹遗产保护和发展佛山,改变旧的地方保护,分散的发展模式,城市全面建设现代城市规划的保护和开发,统一管理,合理分配。景点周围景观环境的协调,尽量恢复历史原貌,并努力打造一个“点”(文化遗产),“行“(古老的街道,古老的社区,老景观环境),”面子“(历史文化区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系统,古镇,古村落),受保护的区域内的建筑风格,美丽的风景的功能集,遗产一致的遗产保护,旅游,商业和贸易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目前,佛山市已划定区域?315000平方米寺历史文化街区,是为了吸引私人资本,外国参与操作,在佛山老城区的复兴风格的基础上,建设旅游和购物为一体的风景名胜区的文化和商业的出价。在未来,应该是有根据的分布特点,遗产规划和城乡规划的要求,开发和建设一批历史文化保护区,形成规模,有特色的城市文化亮点,带来的好处。
二,整合资源,打造品牌。总体而言,佛山遗产的古迹,但许多分散,较为分散的资源,难以形成规模效应,缺乏一个明确的主题,影响,效果良好的旅游文化品牌,不利于旅游业做大做强。因此,有必要通过适当的市场机制和行政手段,综合处理,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整体效益的的历史和文化资源分散,历史资源链接到强烈的主题为出发点,以探索和完善文化主题,串联在一起,建立一定的陶艺文化,粤剧文化,佛教文化,园林文化武术文化为主题的旅游,丰富的旅游和文化内涵的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提高档次的旅游产品,加强包装和推广,打造佛山文化旅游品牌。
风光相结合,突出特色。佛山市不仅有大量的文化遗迹,也保留了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传统艺术和民间艺术,从南狮浮色,广东(剧)的歌曲,武术,陶艺,雕塑,塑料领带,广绣,剪纸等民间节日或技术,极具观赏性。相对于其他,实物形态的文物古迹,民俗风情和技能,是一个动态的,新鲜的传统文化资源,两个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仅能更好地保持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魅力,和积极的旅游形式,丰富的旅游因此,可以游览名胜古迹,观看民俗风情,参观文化遗址,观看民间艺术相结合的发展,如“秋行浮色”,“古窑 - 陶”,“武术 - 武术”,“天宫内容。万福台 - 粤剧风光与独特的文化旅游项目相结合。因此,一方面柔软的民风民俗,传统艺术和民间艺术传统文化资源,保护和连续性,另一方面,能够吸引游客,并开拓业务的机会,最终实现双赢的文化保护和工业的发展。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范围广,要求高,难。在这方面,佛山已经取得了很多的成就,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新世纪的新阶段,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创新机制紧密结合起来,历史文化保护和旅游业的发展,坚定不移地走的路径保护,发展和更好的保护“,如此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以佛山文化名城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塑造文化的佛山市建设文化强市
佛山是一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明清之一,是全国“四大名镇的武术之乡,粤剧乡,陶乡。今天,在建设的征程佛山市提出,以适应现代化要求的文化建设,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提升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佛山市时代的历史背景。回首过去,现在回想起来,我们有信心在这个目标。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的
佛山市经过成千上万年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历史和文化遗产,如:武术,粤剧,出现在一些历史文化名人,如:陈齐元,康,佛山已成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是公众的文明意识,科学文化素质,进一步提高已成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和12个示范点,2001年还被评为“广东省佛山市先进单位“创建文明城市。
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在过去5年中,97个专业和业余文学和艺术作品获国家级奖励,省部级奖励121。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现有的市,区级公共图书馆,59库镇(街道)46,市,区级文化广场。
根据佛山市的文化建设的初步规划,佛山今后要继续努力,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市九次党代会提出前往的文化晃的历史和文化特色的现代概念,路径的保护,发展,更好的保护“。市文化部门已经朝着这个方向发展,佛山粤剧博物馆开馆是最好的体现黄飞鸿一个时间纪念店项目开始。最近,文化部门和??建设部门共同提出的报告市委,市政府,禅城区150万平方米的核心历史街区的要求,以保护这片以上30个市,省,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街区有60多个独特的古建筑群。它的发展无疑会促进发展的其他块,一个重要的步骤将是佛山的整合,历史和文化资源。
发展国民教育是现代教育蓬勃发展的现代城市文明的重要体现。应对新的形势下,佛山市的视野,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的目标:佛山市在2005年基本建成“学习型城市”作为标志的终身教育体系,全面提高社会所有成员的整体素质。
早1983年,佛山市,的第一个在全省普及小学教育,基本普及高的学校教育在2000年。去年,城市的不同类型的学生达到9384万人次,已取得很大的成绩在普及基础教育。在此基础上,整合教育资源,发展优质教育,但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最近几年,佛山市,通过整合教育资源,建立了一个数量级的高等教育质量例如,学校,导致整体教育质量的提高。高考,上线的数量,内部结构提高和优化。佛山市高考今年,达到了第三批B线的上线率近86%。的号上线的本科水平比去年同期,增加2517人。,佛山市将加快城市的初中高的学校,小学布局调整,计划351小学和中学合并,2005年,建设12个国家级普通示范性高中。
加快数字化教育项目,是佛山教育的另一个方向。目前,佛山市学校计算机拥有66174台,人机比为12:1,并建立了市,区两级教育信息化网络。未来,一个完整的城市的IT教育项目将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造工程中,初步计划投资2.1十亿,市与区教育信息网络连接,全面实现校校通,中小学人机比为10:1。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过去的五年佛山市,逐步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除了中国南海研究院的中国分部,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佛山职业技术学院,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东软信息技术学院和其他大学也落户在佛山市佛山未来计划打造地方特色的大学园区学校著名大学内外吸引省内外进园,并力争在2010年基本普及高等教育。
SVA发布进一步发展
广播,电视,报纸和其他新闻机构负责建设一个现代化的佛山传播现代文明的重要任务。
全市共有五的无线电站,5电视站;的广播人口覆盖率为98%; TVB人口覆盖率率97%。今年5月28日,在国家电台和电视台管理委员会批准广东省佛山市作为全国的数字电缆电视第一批次的试点城市,建立有线数字电视示范网。“这是唯一的一个地级市有线数字电视试点城市。目前,该项目已经开始,有线电视网在2005年,佛山市将全部过渡到数字化。
也显着增强,广播和电视的发展如火如荼,佛山市新闻出版业的实力。全市现有国内统一刊号14一年的报纸,为市民提供80多万份报纸。
佛山市十大建设项目,建立市新闻中心提上了日程。 6月30日,该项目的乙方单位签署了独立的责任“,这标志着新闻中心项目正式启动,佛山市新闻向前发展。记者汪哩坪陈咏茵
发展文化产业,提升现代城市的辐射力
文化,中共广东省委党委宣传部建平的性格,精神的文学和艺术总监周博士城市,团体和社会的个性。经济发展的决定性意义的现代化过程中的城市,和文化发展中的相同过程的终极意义。迅速发展,和打蜡强的精神,城市的快速经济发展的主体和文化的融合和积累,尽管缓慢较重,但毕竟,依赖于它给城市的灵魂。当今世界,文化,经济和政治的互动与彼此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整体的竞争国力。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所有党员必须有一个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强城市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的现代化城市,佛山建设广东文化强省,加快基本实现现代化进程中的战略需要。
文化产业是公认的朝阳产业,受国际经济社??会。在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家经济支柱产业的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点。随着的逐步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系统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文化产业是一个关键行业,中国的社会,经济和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并越来越多地显示了一个重要的角色的精神文化生活的人。从过去的经验来看,人均GDP3000美元以上的国家或地区,人民生活实现小康阶段的标准,社会文化需求的快速增长。在这种情况下,适当的政策和措施的出台,文化的发展,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它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佛山是在关闭的过度阶段的小康,是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2002年,佛山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一百一十六点八六六十亿人民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4636元,相当于人均GDP4000美元,恩格尔系数下降到40%。这表明,全市人民普遍达成了初步的起飞阶段,在文化方面的消费支出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人们的文化生活,一个非常广阔的文化消费市场快速增长的需求正在形成。佛山市已进入文化消费门槛,从经济总量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小两方面的。佛山市面临的一个重要的新的发展机遇,经济规律,及时识别和充分利用这一历史机遇,将与许多其他主要城市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抓住发展机遇,共享文化消费新超市下个世纪。佛山市第九次党代会报告,必须适应现代化的要求,根据文物的历史背景下,努力提高佛山历史文化名城的时代特点的文化建设。这充分体现了佛山市的情况进行评估,并抓住机遇的战略眼光。
从城市文化的发展规律看,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保持活力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更好地发挥其城市文化的辐射。也就是说,通过滚动的聚集效应,使文化产业的现代转型中的城市的凝聚力变得更加活跃,突出和有效的。反过来,通过经济繁荣,文化发展提供物质上的支持和高度的文化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发挥经济中心城市的集聚,扩散,示范和服务功能的重要载体,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实现相互的良性互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城市,但也是一个突破点,拉动整个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我们要牢牢把握融合加速经济和文化的机会,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思路,随意在佛山市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成为在城市文化建设的一个新亮点,进而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提高城市的综合实力,增强城市的集聚和辐射效应。
据统计,在2002年和3078佛山文化产业,从业人员151196,营业收入17465109000元,居全省五三项指标的单位数。一方面,佛山市统计,文化产业具有良好的基础和巨大的潜力。另一方面,文化产业在佛山的缺陷。佛山市,不仅远低于广州,深圳的文化产业的经营收入,也低于,东莞,惠州等城市,这种情况在全省乃至佛山市的经济地位是不相称的。的主要问题是佛山文化产业的意识还不够强,文化产业的组织意识落后,文化产业是一个严重的人才短缺,文化产业的结构不尽合理,生产的文化产品,工业先进的城市相比,规模化,品牌有相当大的差距。佛山是中国戏曲的发源地,著名的武术之乡,艺术之乡,陶瓷之乡,美食之乡,拥有众多的历史遗迹和其他资源。然而,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产业功能没有得到充分的拓展。粤剧博物馆,黄飞鸿,佛山市文学纪念馆,佛山日报,佛山电台,佛山电视台,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公园,在一个时间作出了积极的勘探作业的行业。但在规模的工业,科学和技术的内容,运行机制,品牌战略不够。
佛山市建立一个现代化的城市,必须有一个坚实的基础的文化产业,完善文化市场的功能。从长远来看,在2010年,佛山市应建立更多的类别上规模,上档次,在国家的最先进的基础设施和软件,一个区域文化产业基地可以辐射国内和国际文化市场。在短期内,佛山市将在五年内完成,文化产业的支柱和一些大型文化企业集团,争取更大的份额的文化生产总量在全省乃至全国文化市场帐户国际。要确定的目标,文化产业的发展,推动建设两个文明,佛山市,重点加强现代城市的功能的基础上。因此,建议在佛山市文化产业的发展目标为:突出的佛山历史文化名城的时代特征,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高品位,高档次,以及丰富的岭南特色,形成产业多元化,支持通过现代技术,高科技的发展模??式已成为加强现代城市的功能和强大的动力,推动文明城市建设的重要支柱。
参考文献:佛山市城市规划馆
⑷ 佛山有多久历史
佛山历史悠久,有1300多年的建城历史,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历代留下了不少有历史纪念意义和人文艺术价值的名胜古迹和聚落遗址。全市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7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50处,现有国办博物馆6个,以及陶塑、园林、武术、民间艺术等专题博物馆和名人纪念馆14个、私人专题博物馆1个。无论是从文物保护单位的数量,还是从各类文物的种类与质量来看,佛山都可以称得上是广东的文物大市。不仅如此,佛山还是粤剧的发源地和著名的陶瓷之乡、武术之乡、民间艺术之乡。这些丰厚的人文历史资源既是佛山的宝贵文化财富,也是佛山现代文化发展的坚实基础和潜在优势。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佛山在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文物保护和文化旅游开发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加强保护的同时,初步盘活了历史文化资源,使相当一部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2002年,佛山的旅游总收入为73.31亿元,创汇2.11亿美元,占全市GDP的比重超过6%,文化旅游业已成为佛山新的经济增长点。但是,从发展的眼光看,佛山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力度还有待提高,规划欠缺、资源分散、品牌缺乏和包装推广不够的问题依然存在,开发与保护、产业与事业的关系仍未彻底理顺。因此,必须协调好历史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将两者紧密结合起来,走“保护、开发、更好地保护”的路子,下大力气抓规划、抓整合、抓品牌、抓创新,在保持历史文化名城风貌、深化传统文化底蕴的同时,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全面提升佛山的城市文化形象和综合竞争力。
一、整体保护,综合开发。对于历史文化名城,无论是保护还是开发,都应当坚持整体性、综合性原则。《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第一条就指出:“历史古迹的概念不仅包括单个建筑物,而且包括能从中找出一种独特的文明、一种有意义的发展或一个历史事件见证的城市或乡村环境。”历史名城是有机整体,包括城市及其古街区的传统风貌和原有格局,不仅仅是几个孤立的历史古迹。佛山的文物保护和开发要改变过去那种局部保护、分散开发的模式,将名城保护和开发纳入现代化城市的总体建设规划中,统一管理、合理布局。名胜古迹周边的景观环境要与之相协调,尽量恢复历史原貌,努力构建“点”(文物古迹)、“线”(古街巷、古建群落、旧有景观环境)、“面”(历史文化街区、古镇、古村落)相结合的保护和开发体系,使保护区域范围内的建筑风格、景观风貌、功能设置与文物古迹相一致,使文物保护、旅游观光、商业贸易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目前,佛山已划定面积达31.5万平方米的祖庙历史文化街区,正吸引民资、外资参与运作,力图在恢复佛山老城区风貌的基础上,建设集旅游观光与购物为一体的文化商贸景区。今后,还应当根据文物古迹的分布特点和城乡规划要求,开发和建设若干个历史文化保护区,形成有规模、具特色、出效益的名城文化亮点。
二、整合资源,打造品牌。从总体上看,佛山的文物古迹较多,但不少古迹呈散点分布,资源较分散,难以形成规模效应,而且缺乏主题鲜明、影响大、效益好的旅游文化品牌,不利于旅游产业的做大做强。因此,当务之急是通过适当的市场机制和行政手段,对分散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加工,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整体效能。要以历史资源为纽带,以文化主题的发掘和提炼为切入点,将主题性较强、地方特色明显的文化资源串联整合起来,构建若干条以陶艺文化、粤剧文化、佛教文化、园艺文化、武术文化等为主题的旅游线路,丰富旅游文化内涵,提高旅游产品的档次,加强包装和推介,打造佛山文化旅游品牌。
三、风物结合,突出特色。佛山不仅拥有众多的文物古迹,还保留了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传统技艺和民间艺术,从南狮、飘色、粤(剧)曲、武术,到陶塑、雕刻、塑扎、广绣、剪纸等,无论是民俗节庆,还是工艺技术,都具有很强的观赏性。相对于静止的、物质形态的文物古迹,民俗风情和技艺是动态的、鲜活的传统文化资源,两者的有机结合,不仅能够更好地保持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神韵,而且能够活跃旅游形式、丰富旅游内容。因此,可以把游览名胜古迹与观赏民俗风情、把参观文化遗址与观赏民间工艺结合起来,开发诸如“秋行飘色”、“古窑-陶艺”、“武馆-武术”、“祖庙万福台-粤剧表演”等风物结合、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项目。一方面使民俗风情、传统技艺和民间艺术等软性的传统文化资源得以保护和延续,另一方面也能够吸引游客、开辟商机,最终实现文化保护和产业开发的双赢。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要求高、难度大。在这方面,佛山已经取得了不少成绩,积累了许多经验。在新世纪新阶段,应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机制,把历史文化保护和旅游产业开发紧密结合起来,坚定不移地走“保护、开发、更好地保护”的路子,让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为佛山的文化名城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塑造文化佛山建设文化强市
佛山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明清时期是全国“四大名镇”之一,素有武术之乡、粤剧之乡、陶艺之乡之称。今天,在建设佛山的征程中,市委提出要在传承历史文脉的基础上适应文化建设的现代化要求,努力提升佛山历史文化名城的时代特色。回望过去,纵观现在,我们对这一目标充满信心。
历史文化积淀深厚
佛山经过几千年的发展,积聚了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如:武术、粤剧等;涌现出一批历史文化名人,如:陈启沅、康有为等,这些是佛山得以成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深厚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市民的文明意识、科学文化素质进一步提高:先后涌现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工作单位、示范点12个;2001年佛山市还被评为“广东省创建文明城市先进单位”。
文化事业呈现一派繁荣景象:近五年有专业和业余文艺作品97件获国家级奖励,121件获省级奖励。文化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现有市、区级公共图书馆6个,镇(街道)图书馆59个;市、区级文化广场46个。
按佛山文化建设的初步规划,佛山市以后要继续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上下功夫。市九次党代会也提出要以现代理念的旅游文化彰现历史文化功能,走“保护、开发,更好地保护”之路。市文化部门正一直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佛山粤剧博物馆的开馆、黄飞鸿纪念馆配套店铺工程的开工就是最好的体现。最近,文化部门还与建设部门联合向市政府呈送报告,要求把禅城150万平方米的核心历史街区保护起来。这片历史文化街区有30多个市级、省级、国家级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有60多个富有特色的古民居建筑。它的开发无疑会带动其它街区的发展,将成为整合佛山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一步。
现代教育蓬勃发展
发达的国民教育是现代城市文明的重要体现。针对新形势,目前佛山市将教育发展的眼光放在新的目标上:佛山将在2005年基本建成“学习型城市”为标志的终身教育体系,全面提高社会全体成员整体素质。
早在1983年佛山市就在全省率先普及了小学教育,2000年又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去年,全市各类在校生达到93.84万人,在普及基础教育上取得了较大成绩。而在此基础上,整合教育资源,发展优质教育更是收到了良好效果。
近年来,佛山市通过整合教育资源,建成了一批教育质量较高的等级学校,带动了整体教育质量的提高。以高考为例,每年的上线人数、内部结构都在增加和优化。今年佛山高考达到第三批B线的上线率近86%。本科层次上线人数比去年增加了2517人。未来,佛山将加快全市初中、小学的布局调整,计划到2005年撤并351所中小学,同时建设12所国家级普通示范性高中。
加快“数字化教育工程”是佛山教育的另一个努力方向。目前,佛山市中小学计算机拥有量66174台,人机比12∶1,建成了市、区两级教育信息网。未来,全面完善全市信息技术教育工程将是教育改造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初步计划投入21亿,使市与各区的教育信息网络连通,全面实现校校通,中小学校人机比达到10∶1。
特别值得一提的还有过去五年,佛山市逐步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除佛山科技学院、佛山职业技术学院、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外,华师南海学院、东软信息技术学院等高校也相继落户佛山。未来佛山计划建设有地方特色的大学园区,吸引省内外和境外著名高等院校进园办学,力求2010年基本普及高等教育。
广电出版事业进一步发展
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单位担负着佛山市建设现代化、传播现代文明的重任。
目前全市共有广播电台5座、电视台5座;广播人口覆盖率为98%;无线电视的人口覆盖率达到97%。今年5月28日,国家广播电视局又批准“佛山市作为全国有线数字电视第一批试点城市,建立有线数字电视示范网。”这是唯一一个地级市成为有线数字电视的试点城市。目前该项工程已全面启动,预计2005年佛山有线电视网将全部过渡到数字化。
在广播电视如火如荼发展的同时,佛山市新闻出版业的实力也明显增强。全市现有全国统一刊号的报刊14家,每年向市民提供报纸8000多万份。
在佛山市十大工程建设项目中,市新闻中心的筹建摆上议程。6月30日,该工程项目的甲乙方单位签订《廉政责任书》,这标志着新闻中心工程的正式启动,也说明佛山市新闻事业正迈步向前发展。记者王丽萍陈颖欣
发展文化产业 增强现代化大城市辐射力
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周建平博士
文化是城市的精神品性,是群体化、社会化的人格。经济的发展在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而文化的发展在同一进程中则具有终极性的意义。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城市的躯体迅速发达和强健起来,而文化的汇聚和积累尽管要缓慢、沉重得多,但是毕竟要靠它赋予城市以灵魂。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党的十六大提出,“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强城市文化建设和发展文化产业,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广东文化大省,佛山建设现代化大城市,加快基本实现现代化进程的战略需要。
文化产业是国际经济学界公认的朝阳产业。在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文化产业正成为我国社会经济重点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将日益显示出它在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从国际经验看,当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3000美元以上、人民生活水平走向小康阶段时,社会对文化的需求会急速增长。此时,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将文化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来发展,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佛山市正处在由小康向宽裕过度的阶段,是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黄金时期。2002年,佛山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68.66亿元
⑸ 佛山有哪些文化遗产
1、佛山狮头是广东省古老的传统手工艺品。始创于清代乾隆年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它的最大特色是造型生动传神,设色鲜艳美观,制作精巧坚固。
2、广东醒狮属于中国狮舞中的南狮,是一种地道的广东省传统民间舞蹈,是广东舞苑中的一宝。历史上由唐代宫廷狮子舞脱胎而来,五代十国之后,随着中原移民的南迁,舞狮文化传入岭南地区。
3、粤剧(Cantonese Opera),又称“广东大戏”或者“大戏”,广东传统戏曲之一,源自南戏,流行广东、广西两省和港、澳地区,在国外操粤语的华裔聚居区也时有演出。自明朝嘉靖年间开始在广东、广西出现,是糅合唱念做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的表演艺术。粤剧每一个行当都有各自独特的服饰打扮。
4、佛山剪纸是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在宋代已有流传,盛于明清两代。其风格金碧辉煌、苍劲古拙,结构雄伟奔放,用色夸张富丽,以剪、刻、凿、印、写、衬等技艺并用,材料和表现手法巧妙结合,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由于制作方法的差异,大致可分为纯色剪纸,铜衬料、例写料、纸写料、金花、银写料等几种。其作品是用剪刀或小刀在纸上或在特制的铜箔、银箔上剪、刻而成。
5、佛山彩灯在民间俗称灯色,是广东省佛山市的传统手工艺品。它具有广东省南方彩灯精巧秀丽的特色,是传统彩灯艺术的主要流派之一。它包括大型彩灯和头牌灯、人物故事组灯、彩龙、灯笼四大门类,彩灯的扎制,全过程都是艺人手工操作。佛山彩灯为中国民间彩灯的代表,是岭南民间艺术的奇葩,也是广大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⑹ 佛山有什么历史文化
我是佛山本地人,一直觉得对比起北京,西安,洛阳那些城市来说,佛山的历史文化发展时间版不长,留权下的文物价值也比不上,但佛山是全国四大文明古镇之一,陶都名声在外,但随着经济发展,能够保存完好的历史遗迹已经几乎绝迹了。
⑺ 广东佛山有哪些历史文化
佛山历史悠久,有1300多年的建城历史,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历代留下了不少有历史纪念意义和人文艺术价值的名胜古迹和聚落遗址。全市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7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50处,现有国办博物馆6个,以及陶塑、园林、武术、民间艺术等专题博物馆和名人纪念馆14个、私人专题博物馆1个。无论是从文物保护单位的数量,还是从各类文物的种类与质量来看,佛山都可以称得上是广东的文物大市。不仅如此,佛山还是粤剧的发源地和著名的陶瓷之乡、武术之乡、民间艺术之乡。这些丰厚的人文历史资源既是佛山的宝贵文化财富,也是佛山现代文化发展的坚实基础和潜在优势。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佛山在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文物保护和文化旅游开发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加强保护的同时,初步盘活了历史文化资源,使相当一部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2002年,佛山的旅游总收入为73.31亿元,创汇2.11亿美元,占全市GDP的比重超过6%,文化旅游业已成为佛山新的经济增长点。但是,从发展的眼光看,佛山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力度还有待提高,规划欠缺、资源分散、品牌缺乏和包装推广不够的问题依然存在,开发与保护、产业与事业的关系仍未彻底理顺。
⑻ 有关于佛山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建设成就发展变化的资料!!!
佛山历史悠久,有1300多年的建城历史,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版城,历代留权下了不少有历史纪念意义和人文艺术价值的名胜古迹和聚落遗址。全市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7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50处,现有国办博物馆6个,以及陶塑、园林、武术、民间艺术等专题博物馆和名人纪念馆14个、私人专题博物馆1个。无论是从文物保护单位的数量,还是从各类文物的种类与质量来看,佛山都可以称得上是广东的文物大市。不仅如此,佛山还是粤剧的发源地和著名的陶瓷之乡、武术之乡、民间艺术之乡。这些丰厚的人文历史资源既是佛山的宝贵文化财富,也是佛山现代文化发展的坚实基础和潜在优势。
⑼ 佛山历史文化
佛山是“南国红豆”粤剧的发源地。诞生了粤剧艺人的代称——“红船子弟”和粤剧最早的戏行组织——琼花会馆。民间自发组织的粤剧演唱“私伙局”是佛山文化的一大特色,至今长盛不衰。每年一度举办的琼花粤剧艺术节,使佛山呈现“红船泊晚纱,万人看琼花”的盛况。
佛山木版年画源远流长。在汉代时的广州、佛山一带已流行贴门神的习俗。佛-山木版年画生产以清乾隆、嘉庆至抗日战争前为盛,属于地方民俗的一种民间工艺美术品。
佛山是“南国陶都”、“中国陶瓷名都”,制陶工艺源远流长,有700多年历史,自古有“石湾瓦,甲天下”的美誉。建于明代正德年间的南风古灶,是世界现存最古老的柴烧龙窑,薪火相传至今500多年,被誉为“陶瓷活化石”。
佛山是“岭南成药之乡”。古方正药的历史有400余年,涌现出了“黄祥华”如意油、“冯了性”药酒、“源吉林”甘和茶等一批老字号名药。
佛山的铸造业始于2000多年前。宋代时佛山所铸鼎、锅、钟、塔等闻名全国。到明代佛山的铸造技术已达相当高的水平,成为南中国冶炼中心。鸦片战争期间,佛山所铸大炮为抗击外来入侵发挥了重要作用。
佛山河网密布,生态环境优美,是独具特色的岭南水乡。佛山祖庙、西樵山、南风古灶、清晖园、皂幕山、南国桃园、陈村花卉世界、三水荷花世界被评为“佛山新八景”。
其中,佛山祖庙融古代陶瓷、木雕、铸造、建筑艺术于一体,被誉为“东方艺术之宫”;西樵山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有“南粤名山数二樵”之美誉;顺德清晖园与佛山梁园是清代广东四大名园;高明皂幕山是佛山最高峰;
陈村花卉世界是中国南方最大的花卉生产交易基地和花卉文化主题公园;三水荷花世界是现世界上规模大、品种资源丰富的荷花生态园。还有岭南天地(东华里)、康有为故居、宝林寺、芦苞祖庙、大旗头古村、黄飞鸿纪念馆、李小龙纪念馆等文化景点。
⑽ 大家能够为我找一下佛山历史文化吗
佛山,位于中国最具经济实力和发展活力之一的广东省中部珠江三角洲腹地,地处内亚太经济发展活容跃的东亚及东南亚的交汇处,东倚广州,南邻港澳,地理位置优越,是广东省第三大城市,中国古代四大名镇之一。与广州地缘相连、历史相承、文化同源,共同构建成“广佛都市圈”,是“广佛同城”、“广佛肇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重要组成部分,在广东省经济发展中处于领先地位。佛山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如春,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珠江水系中的西江、北江及其支流贯穿全境,属典型的三角洲河网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