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发展 > 地图发展历史

地图发展历史

发布时间:2021-02-17 16:22:14

㈠ 谁知道具体的地图发展史,包括发明时间,发明人等

以前考试的时候,一篇社会科学小品文,介绍的就是地图的发展,好像开始的时候是刻在屏风上怎么的
地图学史是研究地图和地图学的产生、历史发展及其历史作用的地图学分支学科。主要根据保存下来的地图作品、考古资料与文献记载,对地图科学内容、编制技术与表现形式的发展过程,以及地图学理论方法的形成与发展进行系统深入研究,总结历史规律,促进现代地图学发展。据苏联学者考证,早在1万年前即出现用线画与符号表示事物的原始地图。现今保存最古老的地图是公元前27世纪苏美尔人绘制的地图和公元前25世纪巴比伦陶片地图。中国已发现的最早地图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山王墓的“兆域图”。《管子·地图篇》最早论述了地图对军事决策指挥的重要性。马王堆汉墓出土的3幅地图说明距今2100年前中国地图绘制已达到相当高水平。古希腊著名天文、地理与地图学家托勒密的《地理学指南》是最早的地图学著作,他还创造了地图投影方法并用普通圆锥投影绘制了世界地图。中国著名地图学家裴秀所创立的“制图六体”是关于地图编制原理的精辟论述。唐代贾耽、元代朱思本、明代罗洪先等历代地图学家都对中国地图学的发展作出贡献。现今保存的1136年石刻《禹迹图》与《华夷图》也是重要的古代地图代表作。世界著名地图学家墨卡托所创作的墨卡托投影至今仍为航海图、航空图与宇航图所采用。17世纪以后由于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发展,以及罗盘仪与望远镜结合的测绘技术发展,欧洲各国普遍开展大比例尺地形测图,加上探险、考察的大力加强,促进了专题制图的发展。20世纪30年代航空摄影的出现又使地形测绘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并加速了各种专题制图的发展。同时地图投影、地图概括、专题制图、综合制图的理论也逐步形成。70年代遥感、计算机与自动化技术的引进,遥感制图与机助制图技术迅速发展,不到20年时间已从实验探索进入广泛应用。新技术的引进与其他学科的渗透,导致地图信息论、地图传输论、地图模型论、地图感受论与地图符号学等新理论的提出,不断充实和发展着地图学的理论体系。地图学的发展经历了中世纪前的产生与兴起、17~19世纪的全面奠定基础和20世纪以后的不断飞跃等几个大的历史阶段。地图学的产生与发展反映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需求,并发挥着不同的历史作用。同时地图的内容也反映各阶段人类对周围环境认识的广度与深度。

㈡ 卫星地图的历史发展

人们打开卫星地图可以免费的看到全世界每一个角落,可以获得地形地貌和建筑道路的准确信息。但人们会发现在各网站看到的图象细节都是一样的,概出于Google earth系统软件。 2005年4月份,Google公司推出了全新的免费卫星地图服务。“往日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是美国Google Inc 造福人类的科技贡献,被人们称为互联网技术“激动人心的创新” Google Inc.1998年9月7日创立,开展互联网搜索引擎业务。2004年8月19日,Google公司的股票在纳斯达克(Nasdaq)上市,成为上市公司。 Google公司总部(Googleplex)位于加利福尼亚山景城。Google起源于 Larry Page 和 Sergey Brin 在斯坦福大学的学生宿舍内共同开发了全新的搜索引擎。
2006年4月12日,Google公司宣布该公司的全球中文名字为“谷歌”,取“播种与期待之歌,亦是收获与欢愉之歌”之意。2009年2月,Google Earth发布了最新的简体中文版5.0。只要进入网站,就可以方便的下载这个功能强大的软件了。你可以足不出户尽情浏览各地自然风光,可以俯瞰和标注自己美好的家园,可以享受现代科技为生活带来的无限的乐趣。
(附图为北纬 36°45′55.67″ 东经 117°06′19.37″卫星地图,视点高度15058英尺。)

㈢ 最早的地图和地图历史

在文字尚未出现时,地图就已进入人类的视野,其中最早的地图在公元前6200年於土耳其地区出现。

15世纪时从13世纪原稿复制的世界地图,是首次描绘出北美洲海岸的地图在现今世代,我们倾向觉得地图是理性及科学的产物,其实地图本身也有神秘的一面。古代地图,尤其是在未知的领域中,常常跟非科学的宇宙观结合来表达人於宇宙的关系。

例如:中世纪的「TO地图」把耶路撒冷描绘成世界的中心,把地球当作耶稣的躯体。此时的地图没有经纬网和比例尺,科学实用价值丧失。相反地,地中海人的航海地图却是非常准确。

1568年,荷兰制图学者墨卡托创立了正轴等角圆柱投影。这个投影将等角航线绘制为直线,因此至今还在海图制图时使用。

(3)地图发展历史扩展阅读:

中国最早的地图:

1700多年前,西晋人裴秀主编完成《禹贡地域图》18篇,它是中国目前有文献可考的最早的历史地图集,也是世界上迄今为止最早见诸文字记载的历史地图集。

在序言中提出了绘制地图的6项原则,即著名的“制图六体”,为中国传统地图(平面测量绘制的地图)奠定了理论基础,裴秀因此被称为中国传统地图学的奠基人。

李约瑟称他为“中国科学制图学之父”,与欧洲古希腊著名地图学家托勒密齐名,是世界古代地图学史上东西辉映的两颗灿烂明星。

“制图六体”是:一曰分率(比例尺),用于测定地区的大小;二曰准望(方向),用于确定各地物的方位;三曰道里(距离),用于确定道路的理程;四曰高下(高取下,取下为水平直线距离);五曰方邪(方取斜,取斜为直线距离,六曰迂直(迂取直,取直为直线距离)。

这六项原则归纳起来也就是现代地图学所论述的比例尺、方向和距离3要素,说明绘制地图必须制定比例尺,测出地物之间的方向,并求得各地物间的水平直线距离。

裴秀还指出这“六体”的作用和相互关系,他认为,六体必须综合运用,互相参考,否则就不能正确绘制出反映实际地貌的地图来。裴秀提出的这些制图原则,是绘制平面地图的基本科学理论,为编制地图奠定了科学的基础,它一直影响着清代以前中国传统的制图学。

㈣ 地图的历史

地图的历史

我们的地图的历史悠久,随着社会的表格、不断发展,地图从单一承载政治、军事功能的工具发展到人们学习地理和旅游出行的工具,使用者从官员和军事将领发展到普通百姓。包含一些简单线条和符号的原始地图大约在公元前一万年至一万五千年之间出现了。最初人们用简单符号表示事物,后来逐渐产生了文字,于是符号与文字同时出现在地图上。中国的文字是从象形符号发展起来的,如川字是水流,山字由三个山峰组成,田字就是分成小块的土地等。这些古代图形符号,也许就是最先在地图上标记的符号。

中国有记载的最古老的地图是4000年前夏禹的九鼎。九鼎是当时统治权力的象征,在鼎上除了铸有各种图画外,还有表示山川的原始地图。已保存下来的最古老的地图是河南安阳花园村出土的《田猎图》和在云南沧浪县发现的巨幅岩画《村圩图》,距今已有3500年历史。而现存发现最早的平面地图是在河北省平山县战国时期中山国都城遗址中发现的《兆域图》(宫堂图)。它是一幅墓地设计的平面地图,除绘有“宫”、“堂”、“门”等规则图形外,还有文字与距离数字,刻绘相当精细,充分说明那个时期我国已有较高的地图制作水平。

地图的起源,有人推测比文字的起源还要早。因为原始地图跟图画一样,把山川、道路、树木如实地画出来,是远古人类外出狩猎和劳作的指南。

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地图已广泛用于战争和国家管理,秦汉以后损失严重。西晋时,中国出现了一位著名的地图专家裴秀。出于政治和军事需要,裴秀领导和组织编制成《禹贡地域图》18篇,这是中国和全世界见于文字记载的最早的历史地图集。裴秀在地图学上的主要贡献,在于他第一次明确建立了中国古代地图的绘制理论。他总结我国古代地图绘制的经验,在《禹贡地域图》序中提出了著名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制图理论——“制图六体”,成为我国明代以前地图制图学理论的基础,一直影响着清代以前中国传统的制图学,在我国和世界地图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9世纪中叶以前,人们认为地图就是“地球表面在平面上的缩写”,或者说成“地球在平面上的缩影”。这个定义很简单,容易被大多数人理解,但不准确、不全面。因为这个定义也适用于其他图像,比如风景油画、风光照片、航空照片或者卫星照片。它没有充分表达出地图区别于其他图像的特性。

随着地图应用范围的扩大和地图科学的发展,人们对地图有了更深入了解,对地图下了更准确的定义,即:地图是依据一定的数学法则,采用地图语言,经过制图综合来表示地球表面的图形。这个定义概括了地图的三个特性:有一定的数学法则、运用地图语言来描述、经过了制图综合。地图所具有的这三个基本特性,是其他影像、图画、文字都不可能同时具备的。

现代社会中,地图的种类更加丰富,地图的使用也日益普遍。我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经常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地图。除了常见的纸质地图、特型地图(如塑料立体地图、地球仪等),还有电子地图、多媒体地图、网络地图等。

不管是传统的纸质地图、特型地图,还是电子地图、多媒体地图、网络地图,都是地图的不同表现形式,它们所具有的地图的三个基本特性是不会改变的。

每一幅地图都包含着大量的地理信息,利用点、线、面的组合,可以形象地表示地形、河流、湖泊、交通线、城镇等有形事物,也可以表示境界、经纬线、等温线等无形现象。对这些点、线、面组成的符号的解释就是图例。符号系统和注记构成了地图独有的语言。用地图语言表示地理事物,比其他语言、文字、电码等更直观。

㈤ 最早的地图是来自哪个朝代的,说说地图的历史

地图的历史悠久,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地图从单一承载政治、军事功能的工具发展到人们学习地理和旅游出行的工具,使用者从官员和军事将领发展到普通百姓。 包含一些简单线条和符号的原始地图大约在公元前一万年至一万五千年之间出现了。最初人们用简单符号表示事物,后来逐渐产生了文字,于是符号与文字同时出现在地图上。中国的文字是从象形符号发展起来的,如川字是水流,山字由三个山峰组成,田字就是分成小块的土地等。这些古代图形符号,也许就是最先在地图上标记的符号。

中国有记载的最古老的地图是4000年前夏禹的九鼎。九鼎是当时统治权力的象征,在鼎上除了铸有各种图画外,还有表示山川的原始地图。已保存下来的最古老的地图是河南安阳花园村出土的《田猎图》和在云南沧浪县发现的巨幅岩画《村圩图》,距今已有3500年历史。而现存发现最早的平面地图是在河北省平山县战国时期中山国都城遗址中发现的《兆域图》(宫堂图)。它是一幅墓地设计的平面地图,除绘有“宫”、“堂”、“门”等规则图形外,还有文字与距离数字,刻绘相当精细,充分说明那个时期我国已有较高的地图制作水平。

地图的起源,有人推测比文字的起源还要早。因为原始地图跟图画一样,把山川、道路、树木如实地画出来,是远古人类外出狩猎和劳作的指南。

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地图已广泛用于战争和国家管理,秦汉以后损失严重。西晋时,中国出现了一位著名的地图专家裴秀。出于政治和军事需要,裴秀领导和组织编制成《禹贡地域图》18篇,这是中国和全世界见于文字记载的最早的历史地图集。 裴秀在地图学上的主要贡献,在于他第一次明确建立了中国古代地图的绘制理论。他总结我国古代地图绘制的经验,在《禹贡地域图》序中提出了著名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制图理论——“制图六体”,成为我国明代以前地图制图学理论的基础,一直影响着清代以前中国传统的制图学,在我国和世界地图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9世纪中叶以前,人们认为地图就是“地球表面在平面上的缩写”,或者说成 “地球在平面上的缩影”。这个定义很简单,容易被大多数人理解,但不准确、不全面。因为这个定义也适用于其他图像,比如风景油画、风光照片、航空照片或者卫星照片。它没有充分表达出地图区别于其他图像的特性。

随着地图应用范围的扩大和地图科学的发展,人们对地图有了更深入了解,对地图下了更准确的定义,即:地图是依据一定的数学法则,采用地图语言,经过制图综合来表示地球表面的图形。这个定义概括了地图的三个特性:有一定的数学法则、运用地图语言来描述、经过了制图综合。地图所具有的这三个基本特性,是其他影像、图画、文字都不可能同时具备的。

现代社会中,地图的种类更加丰富,地图的使用也日益普遍。我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经常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地图。除了常见的纸质地图、特型地图(如塑料立体地图、地球仪等),还有电子地图、多媒体地图、网络地图等。

不管是传统的纸质地图、特型地图,还是电子地图、多媒体地图、网络地图,都是地图的不同表现形式,它们所具有的地图的三个基本特性是不会改变的。

每一幅地图都包含着大量的地理信息,利用点、线、面的组合,可以形象地表示地形、河流、湖泊、交通线、城镇等有形事物,也可以表示境界、经纬线、等温线等无形现象。对这些点、线、面组成的符号的解释就是图例。符号系统和注记构成了地图独有的语言。用地图语言表示地理事物,比其他语言、文字、电码等更直观。

㈥ 街景地图的发展历程

很多人都认为国内厂商可以借助谷歌街景尚未进入国内的这段时间迅速发展自己的街景服务,但是许多人不知道的是,早在2006年7月17号上海杰图软件公司就推出了国内首家以实景地图搜索服务为特色的网站——城市吧,这甚至早于谷歌。
所谓实景地图搜索服务就是我们所说的街景服务。在06年上线的时候,城市吧就申请了几个专利,其中与街景直接相关的就有2个发明专利,已经获得授权。截至日前,杰图公司已经获得授权的与全景、街景相关的发明专利已经有10项。所以当07年谷歌街景上线的时候,他们所运用的技术专利有很大一部分 来自上海杰图。但是一个新兴行业的壮大,一定是众多企业和用户共同参与进来才能达成的。所以不论是国内的街景厂商还是谷歌都希望看到更多的企业来一起繁荣街景这个市场,毕竟只有蛋糕做大了,每个人分到的才会又多又好。
所以不难看出,其实杰图才是第一个推出街景服务的厂商而非谷歌。随后国内又接二连三的出现了几家街景提供商,比如后来的搜搜街景,我秀中国等。
06年城市吧首先发布了街景地图,原本枯燥的地图阅读变得更加有趣,并且当时也受到了来自很多媒体和用户的一致好评。07年开始,谷歌随即跟进,推出自己的街景地图,在全球范围内推行自己的街景服务,至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知道并关注街景。使用的人越多,引发的问题也就随之增加。 数据的更新和维护是国内厂商的最大优势。如果谷歌进入中国,势必要完全从头开始采集国内的街景数据 ,这一庞大而复杂的采集过程对现有的国内街景商最为有利。就现在国内街景商来看,城市吧已经采集了除拉萨以外的所有省会城市的街景地图,到目前为止,已经拥有国内40多个城市的数据。而搜搜和立得空间 也不甘落后。
搜搜街景虽然拥有众多用户,但是它的数据却是采用城市吧所提供的街景地图数据,这从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搜搜街景的后续发展。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也为两家企业提供很好的发展方式。城市吧提供的街景数据量多且精,因为本身上海杰图公司就是一家靠三维实景发展的企业,在技术方面的杰出表现加之 搜搜作为传统互联网企业所积累的用户群,能为街景带来更好的发展前景。
这种国内企业联手把街景服务做大做好的想法并非不可实现。城市吧的负责人表示,他们很乐意与搜搜的合作,当然也很乐意与国内其他杰出的厂商进行合作,实现共赢。同时,城市吧已经与几个地图相关企业进行着深度合作,从这一点不难看出,强强联手,取长补短或许是更好发展的有效途径。

㈦ 高德的发展历史

2014年2月,阿里拟11亿美元现金完购高德。
2013年8月,高德旗下产品高德导航实行免费。
2013年6月,高德旗下产品高德地图增加“Send2Car”(分享到汽车)新功能,打通手机和车载两个屏端的服务,在“四屏一云”的战略上迈出重要一步。
2013年5月,高德获得阿里巴巴2.94亿美元投资,阿里巴巴持有高德约28%股份。
2013年4月,高德为雅安地震定制高德导航(雅安版)并实行限时免费,为灾区贡献技术力量。
2013年1月,高德宣布旗下产品高德地图用户到达一亿,成为中国微信、360手机卫士、UC浏览器第四个用户过亿的手机App。
2012年12月,高德正式与新浪微博达成战略合作,尝试LBS+SNS模式探索
2012年09月,高德成为苹果在中国的地图服务提供商。
2012年02月,高德与TomTom 合作提供HD Traffic高清路况信息服务。
2011年12月,高德研发定制的三维全景采集车正式投入使用。
2011年05月17日,高德地图(原迷你地图)上市发布,由之前的纯工具型产品升级成为综合性移动生活门户。
2011年03月,高德收购中国位置服务提供商、中国电信移动导航业务重要合作伙伴北京协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11年02月,高德被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及国家税务总局联合认定为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
2010年10月,高德与TomTom 在中国成立合资企业。
2010年09月,高德获得国家测绘局颁发的《互联网地图服务甲级测绘资质》。
2010年07月01日,高德在美国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成功上市,股票代码为AMAP。
2009年12月,高德开始建设并优化一个从数据采集、生产到产品和服务一体化的平台。
2009年07月,高德发布iPhone版高德导航。
2009年02月,高德承担国家发改委卫星应用高技术产业化专项“导航电子地图增量更新与应用服务及产业化”项目。
2009年01月,高德签约成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导航地图及应用服务项目独家赞助商。
2008年09月,高德与奥迪合作,在北京推出了中国首个商用的车载交通信息(RDS-TMC)服务系统。
2008年01月,高德发布免费手机地图产品迷你地图。
2007年10月,高德开发完成具有3D功能及支持先进辅助驾驶系统的国际领先的导航电子地图,开始向奥迪、宝马提供三维导航电子地图。
2007年10月,高德建成包含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的高端导航电子地图数据库。
2007年06月,高德自主研发的国内首个车载前装导航软件进入市场。
2007年04月,高德位于北京市昌平科技园区内的7900多平方米的数据生产基地投入使用。
2006年10月,高德收购北京星天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同年12月,高德获得测绘航空摄影甲级资质。
2006年10月,高德完成4000万美元私募融资。
2006年09月,高德与中国移动合作,为其位置服务平台提供地图数据。
2006年08月,高德兼并中国领先的基础地图服务提供商北京图盟科技有限公司,进入互联网位置服务市场。
2006年01月,高德与一汽大众签订供货合约,正式成为一汽大众导航电子地图供应商。
2005年12月,高德与日本爱信AW签订供货合约,开始向奥迪提供导航电子地图。
2005年11月,高德与德尔福签订供货合约,开始向上海通用提供导航电子地图。
2005年09月,高德承担国家发改委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化专项“车载智能多媒体系统”项目。
2005年08月,高德与阿尔派签订供货合约,开始向宝马、奔驰、本田等车型提供导航电子地图。
2004年06月,高德获得国家测绘局颁发的导航电子地图甲级测绘资质,成为全国第一家获得该资质的民营企业,并开始向上海大众提供导航电子地图。
2003年07月,高德开发完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据采集工具和编辑处理平台。
2002年09月,高德与日本爱信AW、富士通天、富士通中国等公司合资成立北京艾迪菲导航科技有限公司。
2002年08月,高德软件有限公司成立。

㈧ 地图学发展历史

地图学史是研究地图和地图学的产生、历史发展及其历史作用的地图学分支学科。主要根据保存下来的地图作品、考古资料与文献记载,对地图科学内容、编制技术与表现形式的发展过程,以及地图学理论方法的形成与发展进行系统深入研究,总结历史规律,促进现代地图学发展。据苏联学者考证,早在1万年前即出现用线画与符号表示事物的原始地图。现今保存最古老的地图是公元前27世纪苏美尔人绘制的地图和公元前25世纪巴比伦陶片地图。中国已发现的最早地图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山王墓的“兆域图”。《管子·地图篇》最早论述了地图对军事决策指挥的重要性。马王堆汉墓出土的3幅地图说明距今2100年前中国地图绘制已达到相当高水平。古希腊著名天文、地理与地图学家托勒密的《地理学指南》是最早的地图学著作,他还创造了地图投影方法并用普通圆锥投影绘制了世界地图。中国著名地图学家裴秀所创立的“制图六体”是关于地图编制原理的精辟论述。唐代贾耽、元代朱思本、明代罗洪先等历代地图学家都对中国地图学的发展作出贡献。现今保存的1136年石刻《禹迹图》与《华夷图》也是重要的古代地图代表作。世界著名地图学家墨卡托所创作的墨卡托投影至今仍为航海图、航空图与宇航图所采用。17世纪以后由于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发展,以及罗盘仪与望远镜结合的测绘技术发展,欧洲各国普遍开展大比例尺地形测图,加上探险、考察的大力加强,促进了专题制图的发展。20世纪30年代航空摄影的出现又使地形测绘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并加速了各种专题制图的发展。同时地图投影、地图概括、专题制图、综合制图的理论也逐步形成。70年代遥感、计算机与自动化技术的引进,遥感制图与机助制图技术迅速发展,不到20年时间已从实验探索进入广泛应用。新技术的引进与其他学科的渗透,导致地图信息论、地图传输论、地图模型论、地图感受论与地图符号学等新理论的提出,不断充实和发展着地图学的理论体系。地图学的发展经历了中世纪前的产生与兴起、17~19世纪的全面奠定基础和20世纪以后的不断飞跃等几个大的历史阶段。地图学的产生与发展反映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需求,并发挥着不同的历史作用。同时地图的内容也反映各阶段人类对周围环境认识的广度与深度。

㈨ 地图学发展简史

地图学发展简史及现代地图学进展的基本情况

日常生活里形形色色的地图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地图最初肯定没有现在的这么花哨和全面,那么地图的发展历史怎样呢?地图经历了那些阶段才走到了今天的繁荣?现今的地图制作理论和技术发展又怎样呢?以后的发展趋势又如何?带着这一连串的问题,请阅读本文.

本文将从四个大的阶段讲解地图学发展简史:原始地图,古代地图,近代地图和现代地图.

一、原始地图

地图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今天保存下来最古老的地图是距今约4700年左右的苏美尔人绘制的地图(图1-5)。距今约4500年左右的古代巴比伦地图(图1-6),是制作在粘土陶片上的,绘有山脉,四个城镇和流入海洋的河道。代表着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认识。

从近代发现的太平洋海岛原始部落用木柱制作的海岛图,用柳条、贝壳编缀的海道图等,证明原始地图仅起确定位置,辨别方向的作用,可能都是些示意性的模型地图。

在中国,据《世本八种》记载,黄帝同蚩尤打仗,曾使用了表示“地形物象”的地图。有记载的最古老的地图是夏朝的九鼎。九鼎是当时统治权利的象征。在九鼎上除了铸有各种图画外,还有表示山川的原始地图。后来在《山海经》中,也有绘着山水、动植物及矿物的原始地图。在周代的《周礼》一书中,至少有15处提到有关的图籍,其中13处较明确地记述了地图。专题图中有全国交通图(“司险掌九洲之图,以周知其川林山泽之阻,而达其道路”),这是世界上记述最早的交通图。1954年江苏出土西周初期青铜器上的铸刻铭文,记载周分封诸候时使用到地图,谈及《成王、武王伐商图》与《东国图》。这是迄今所知最早明确记载地图的可靠文字史料。据史学家考证时间约在公元前1027年,河北平山和天水放马滩出土的文物,确凿的证明了我国记载古地图的历史事实。在平山县发掘出公元前299年左右的战国时期中山国墓葬铜版《兆域图》,图上标明宫垣、坟墓所在地点、建筑物各部名称、大小、位置和诏书。这是世界上现存发现最早的平面地图。放马滩古墓群出土的公元前239年7幅秦王政八年木板图,反映战国晚期秦国属地邦县(天水到宝鸡一带)的政区、地形和经济,是世界上最早的实测木板图。

这些地图已有了比例尺和抽象符号的概念,说明了这些时期我国地图发展已开始从模型地图向平面地图过渡。

二、古代地图

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繁,地图成为军事活动不可缺少的工具。《管子.地图篇》

指出“凡宾主者,要先审之地图”,精辟阐述了地图的重要性。《战国策·赵策》中记有“臣窃以天下地图案之,诸候之地,五倍于秦”,表明当时的地图已具有按比例缩小的概念。《战国策·燕策》中关于荆轲刺秦王,献督亢地图,“图穷而匕首见”的记述,说明秦代地图在政治上象征着国家领土及主权。《史记》记载,萧何先入咸阳“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反映汉代很重视地图。

我国发现最早以实测为基础的古地图,是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中挖掘出的公元前168年的三幅帛地图:地形图、驻军图和城邑图。地形图内容包括自然要素(河流、山脉)和社会经济要素(居民地、道路),这和现代地图四大基本要素相似。山体范围、谷地、山脉走向用合曲线表示,并以俯视和侧视相结合的方法表示峰丛,近似于现在的等高线法(图1—7)。驻军图用黑、红、蓝三色彩绘,是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彩色地图。城邑图上标绘了城垣范围、城门堡、城墙上的楼阁、城区街道、宫殿建筑等。用蓝色绘画城墙上的亭阁,红色双线表示街坊庭院,院内红色普染。城区街道分出主要街道和次要街道两级,宽窄不同。宫殿、城堡等建筑物均绘以象形符号,同现代城市图比较,在形式上几乎是一样的。该图是迄今我国现存最早的以实测为基础的城市地图。马王堆汉墓地图充分反映了我国彩墨绘制地图的工艺水平,是世界史上罕见的一大发现。

对古代地图产生重大影响的是希腊著名数学、天文、地图学家托勒密(公元87~150年)和中国晋代杰出地图学家裴秀。他们的作品反映了西方、东方不同的发展特点和古代地图科学的重大成就,对后来的地图产生了长期深远的影响。托勒密写的《地理学指南》,实际上是一部地图学论著。附带的27幅地图,是世界上最早的地图集雏形。他提出了编制地图的方法,采用了新的经纬线网,创造了两种新的世界地图投影;并绘制了新世界地图。该图在西方古代地图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一直被使用到16世纪。中国西晋地图学家裴秀绘制了18幅《禹贡地域图》及《地形方丈图》;总结前人和自己的经验,提出了六项制图原则即“制图六体”:分率、准望、道里、高下、方邪、迂直。前三个即今天的比例尺、方位和距离,后三个即比较和校正不同地形引起的距离偏差。制图六体概况了古代地图制作的数学基础,其倡导的计里画方的方法,长期为中国古代编制地图所遵循,对我国古代地图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当今的计算机栅格地图暗合了我国古代的计里画方的制图方法。

从公元4世纪到公元13世纪左右,在西方地图历史上是一个漫长的黑暗时期,神学代替了科学,地图成为宗教思想的俘虏,严重阻碍了地图学的发展。地图成为宗教思想的俘虏,当时的地图是辗转抄袭、粗略荒谬的作品。

盛唐杰出地图学家、地理学家贾耽,用了17年时间编制了表示全国的《海内华夷图》。这是继裴秀之后我国又一伟大地图作品,在中国和世界地图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唐代诗人王维,于天宝年间在帛、壁上绘制5幅《辋川图》,宋代刻石,明代郭漱六于公元1617年重摹刻制,表示蓝田辋川王维隐居处沿途风光20景,这是现存最长的早期导游图,现藏于陕西蓝田县文化馆。唐代曾组织人力绘制京都《长安图》。现存最大的古代城市图,是藏于西安碑林的《长安图》。宋元丰3年由吕大防题词主办,采用唐代《长安图》、《西京新记》资料。街区用平面图形表示,围墙等主要建筑用侧视象形符号表示,和现代城市图趋于一致。

宋代地理学家、地图学家沈括,查阅资料、去伪存真、实地考查,以亲身经历编制了《天下州县图》。宋代郑樵在《通志》一书中记有《诸路至京驿程图》,这是我国记述最早的交通图。

元代的朱思本经10年游历考证,汇编了大幅面的《舆地图》,成为明、清两代地图的范本;明代的罗洪先又对《舆地图》增补修改,编成《广舆图》。该图曾刊印8次,影响时间较长,范围较大。

公元16世纪,地图集的出现标志着地图学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中国明代杰出地图学家罗洪先(公元1504~1564年)和荷兰著名地图学家墨卡托(公元1512~1594年),继裴秀、托勒密之后,用地图集的形式,分别总结了16世纪以前东、西方地图发展成就。罗洪先在总结前人地图的基础上,采用画方分幅法,以图集形式,编制了《广舆图》。墨卡托用等角圆柱投影编制世界图。在航海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一直沿用至今。他所编的地图集。是当时欧洲地图集发展的里程碑。

罗洪先和墨长托所编地图集,承前启后,对后代的地图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延续数百年之久。

三、近代地图

17世纪末,欧洲资本主义到了成年期,地图科学也在迅速发展,由于对内开发,对外掠夺的需要,测量学首先发展起来。18世纪,欧洲开始大规模地实测地形图,出现了大量精度高,内容丰富的实测地图。19世纪初,缩编地图、专题地图出现。20世纪初利用飞机进行航空摄影测量成图得到发展。地图的精确性、内容的丰富性、地图的品种,成图手段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17世纪以来,各国纷纷成立测绘机构,主管国家基本地形图的测绘。测绘地形图,以西欧为最早。公元1730—1780年,法国的卡西尼父子测绘的法国地形图颇负盛誉。1891年在瑞士伯尔尼召开的第五届国际地理会议上,讨论并通过了由彭克提议的,合作编制国际百万分之一地图的提案,并形成决议,对以后各国国际百万分之一地图的编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9世纪以来,各种专题地图出现。其中,德国伯尔和斯编制出版的自然地图集等,对当时专题地图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虽然我国古代历史上出过一些著名的地图学家和一批有很高水平的地图作品,但是到了近代,由于外来的侵略,内部的腐败,国势日衰,我国地图制图水平比西方落后。尽管如此,我国地图制作也取得一定进步。

我国是亚洲最早进行地图测绘的国家。清康熙年间,开展全国大规模测量。后编成《皇舆全图》。该图在绘制的方法、精度、范围和内容上,在当时都有较高水平。

明末,正是欧洲各国进入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西方为开拓世界市场,掠夺财富,开辟了欧亚之间的海上交通并开展传教活动。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介绍的西方世界地图和地图制作技术得到中国统治者的重视,从此新制图方法开始在中国传播。利玛窦对中国科技文化影响最大的是绘制世界地图和测量经纬度。公元1684—1719年清康熙年间,中国大陆测算经纬度630个点,奠定了中国近代地图测绘的基础。

公元1708~1718年清康熙年间,《皇舆全览图》测绘完成。该图是我国首次全国性的实测地图,开创了我国实测经纬度地图的先河,对近代中国地图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公元1886年即清光绪十二年,开始了全国规模的《大清会典舆图》省图集编制工作,各省用了3~5年时间分别完成省域地图集的编纂。这次图集编绘在中国地图发展史上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它是中国传统古老的计里画方制图法向现代的经纬网制图法转变的标志。

清末地理学家魏源(公元1794~1859年)编制的《海国图志》,完全摆脱了传统的计里画方制图法,采用了经纬度控制等与现今世界地图集相类似的地图投影、比例尺选择等,是中国地图制图史上一部世界地图集编制开创性的工作。新中国建立后,地图学发生了很大变化。首先成立了国家测绘局;在50年代开展大规模的测绘工作;编制并不断更新全国各省区不同比例尺系列地图;70年代完成了全国1:5万或1:10万地形图测绘任务;出版了国家及各省区地图集;各种不同专业、不同用途的专题地图迅猛发展;各种新技术、新理论受到重视和研究。我国地图制图水平和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正在缩小。

四、现代地图学进展

1.现代地图制图技术及现代地图

航空摄影测量制图技术的出现改变了古老的地面测图技术的传统方法,使得航空摄影测量地图能够代替普通测量制图。1903年飞机问世,1910年莱特从飞机上拍摄了第一张照片,此后,德国和法国都进行了航空摄影测量的试验和研究。不到半个世纪,航空摄影测量从根本上改变了300多年发展起来的地图测制过程,标志着人类从高空进行测绘的新历史阶段。世界上的主要国家都进行了航空摄影测量制图,我国1934年开始了水利工程、地籍和铁路选线的测量制图。新中国成立后,经20多年努力,已完成覆盖全国的航空摄影测量和地形图制图工作。上世纪70年代末,进行了《山西太原幅农业自然条件系列图》和《航空遥感腾冲试验区地图集》的航空遥感及系列制图试验。

航天遥感制图技术开创了人类从地球外空间进行全球性遥感制图的新纪元,使得遥感地图成为一种新的地图品种。1957年,前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发射了5颗陆地卫星,提供地表陆、海的遥感图像和数据。遥感制图不仅开拓了动态制图的新领域;而且可超越自然障碍和国界限制,广泛用于直接编制或更新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从而改变了从大比例尺地图逐级缩小编图的工艺程序。1984年出版的《日本列岛地图帖》和《中国地学分析图集》,具体反映了这种发展趋势。20世纪80年代以来,遥感技术又取得明显进展,遥感图像的地面分辨率进一步提高,具有立体图像,并朝着高分辨率、多波段、全天候和遥感信息国际共享以及商品化方向发展。遥感图像处理由光学处理向数字处理方向转变。我国1987年研究成功用于遥感图像制图的图像处理系统,把我国的遥感应用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

1967年,美国编绘了月球影像地形图和地质图,标志着人类编制星球地图的开始。

电子计算机技术应用制图开创了手工制图向自动制图转变的新开端,使得数字地图成为最新、最现代化的地图品种。20世纪50年代以后,计算机技术开始应用于地图测绘。经过英国、美国、瑞典、日本、瑞士等国家,不断在原理、设备软件等方面的研发,到70年代已由实验阶段发展到比较广泛的应用。加拿大、法国、日本和澳大利亚均以地形图为基础,建成地理信息系统,使地形图、专题地图和遥感信息汇集、存贮于统一的地理坐标之上,明显提高了地图更新、传输、编辑和应用领域。8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不断更新换代及制图软件的不断发展,使数字制图展现出广阔和潜力巨大的发展前景。我国60年代开始自动制图试验;70年代研制了数字化仪和自动绘图机;80年代在城市、人口、农业、石油、地质等领域进行应用;90年代自动制图应用领域扩大。我国计算机地图制图开发应用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出现了数字地图、激光地图、多媒体地图、网络地图、全息地图、声像地图、光盘地图等地图新品种,充分反映了数字地图制图发展的日新月异。

2.现代地图学理论

由于地图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系统科学、信息科学、思维科学、人体科学、行为科学、艺术科学等有着交叉及关联关系,它们的研究成果为地图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并促进了地图学理论研究的进展。

地图信息论 地图信息表现为图形几何特征、多种彩色的总和及其相互联系的差别,可以说地图信息是以图解形式表达制图客体和其性质构成的信息。地图信息论就是研究以地图图形表达、传递、贮存、转换、处理和利用空间信息的理论。该理论有助于认识地图的实质,并深化了对地图信息的计量方法的研究。

地图传输论 是研究地图信息传输的原理,过程和方法的理论。该理论认为:客观环境——制图者——地图——用图者——再认识的客观环境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客观环境被制图者认知,形成知识概念,通过符号化变为地图,用图者通过符号识别,在头脑中形成对客观环境的认识。这个过程是一个地图信息流传输的过程,地图制作和使用都包括在这个传输过程中;地图符号能有效传输地理信息,但传输过程中会受到“噪声”干扰。该理论对于地图最佳制作和地图有效使用具有积极作用。

地图符号学 是研究地图符号系统的构图基础,感受方式及其设计使用的科学。提出了六种视觉变量:形状、亮度、色彩、尺寸、密度和方向是地图符号系统的构图基础;四种感受方式:组合感受、选择感受、等级感受和数量感受是制图过程中的视觉特点,该理论对于地图符号设计和地图生产有较大影响。

地图模型论 是研究如何建立再现的客观环境的地图模型,并以地图数学模型来表达的理论。该理论认为地图是客观世界的模拟横型。此模型是制图者的概念模型,并可用数学方法表达,经过抽象概括的制图对象的空间分布结构。该理论对于深入认识地图的实质,并对推动数字制图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地图认知论 是研究人类认知地图获取信息的手段,原理和过程的理论。该研究有两项成果。一是“地图认知环”学说,认为用图者首先接受到图像地图客体,进而在头脑中进行信息处理, 获取,然后据已有知识对所获信息进行加工,从而产生头脑信息图;再进一步通过对实地地理现象进行研究,最后得到所认知的地理实体,完成一轮认知环。二是“多模式感知和认知理论”,是指在虚拟地图环境下,用多种认知手段(如视觉、听觉)分别获取知识,并将其加以比较和想象处理,进而形成各自的知识库(如视觉、听觉知识库),最后将各知识库融合,产生综合知识库。该理论对制图手段、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的结合使用有重要意义。

地图感受论 是研究地图视觉感受过程的物理学、生理学和心理学方法,探讨地图是如何被用图者有效感受的理论。研究内容有分级符号、网纹和等值灰度梯尺的视觉效果,色彩设计客观性、视觉感受与 图形构成的规律、特点等。该理论对于地图设计有重要意义。

3.新世纪地图学发展趋势

智能化 包括地图信息源信息获取,地图制作过程和地理信息表达的智能化等。

虚似化 地图学将来表达的制图对象不一定都是实体的客观存在,很多内容将是虚拟的、模拟的、多维仿真式的。

功能多极化 地图功能从表达地理客体规律特征,扩展到知识发现、空间分析、动态显示监测、综合评价、预警预报等。

主客体同一化 随着科技发展,促进地图制作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创新,地图制作将越来越简单,故既是地图制作者又是地图使用者将渐趋普遍,使主客体同一化。

全球一体化 随着数字地球战略的实施和推进,将实现全球化的地图无缝拼接和万维网联通,使地图在表达地球和研究地球方面,都可以整体化,全球 一体化形式出现。

地图、RS、GIS和GPS 一体化 数据库是链接数字地图、RS、GIS、GPS技术的共有基础,随着这些科技手段的不断发展,将使其在信息科学的范畴内不断融合并趋向一体化,为地球信息科学、数字地球的成熟发挥作用。

㈩ 最早的地图是哪个朝代说一说地图的历史

中国有记载的最古老的地图是4000年前夏禹的九鼎。九鼎是当时统治权力的象征,在鼎上除了铸有各种图画外,还有表示山川的原始地图。已保存下来的最古老的地图是河南安阳花园村出土的《田猎图》和在云南沧浪县发现的巨幅岩画《村圩图》,距今已有3500年历史。而现存发现最早的平面地图是在河北省平山县战国时期中山国都城遗址中发现的《兆域图》(宫堂图)。它是一幅墓地设计的平面地图,除绘有“宫”、“堂”、“门”等规则图形外,还有文字与距离数字,刻绘相当精细,充分说明那个时期我国已有较高的地图制作水平。

地图的起源,有人推测比文字的起源还要早。因为原始地图跟图画一样,把山川、道路、树木如实地画出来,是远古人类外出狩猎和劳作的指南。

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地图已广泛用于战争和国家管理,秦汉以后损失严重。西晋时,中国出现了一位著名的地图专家裴秀。出于政治和军事需要,裴秀领导和组织编制成《禹贡地域图》18篇,这是中国和全世界见于文字记载的最早的历史地图集。 裴秀在地图学上的主要贡献,在于他第一次明确建立了中国古代地图的绘制理论。他总结我国古代地图绘制的经验,在《禹贡地域图》序中提出了著名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制图理论——“制图六体”,成为我国明代以前地图制图学理论的基础,一直影响着清代以前中国传统的制图学,在我国和世界地图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9世纪中叶以前,人们认为地图就是“地球表面在平面上的缩写”,或者说成 “地球在平面上的缩影”。这个定义很简单,容易被大多数人理解,但不准确、不全面。因为这个定义也适用于其他图像,比如风景油画、风光照片、航空照片或者卫星照片。它没有充分表达出地图区别于其他图像的特性。

随着地图应用范围的扩大和地图科学的发展,人们对地图有了更深入了解,对地图下了更准确的定义,即:地图是依据一定的数学法则,采用地图语言,经过制图综合来表示地球表面的图形。这个定义概括了地图的三个特性:有一定的数学法则、运用地图语言来描述、经过了制图综合。地图所具有的这三个基本特性,是其他影像、图画、文字都不可能同时具备的。

现代社会中,地图的种类更加丰富,地图的使用也日益普遍。我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经常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地图。除了常见的纸质地图、特型地图(如塑料立体地图、地球仪等),还有电子地图、多媒体地图、网络地图等。

不管是传统的纸质地图、特型地图,还是电子地图、多媒体地图、网络地图,都是地图的不同表现形式,它们所具有的地图的三个基本特性是不会改变的。

每一幅地图都包含着大量的地理信息,利用点、线、面的组合,可以形象地表示地形、河流、湖泊、交通线、城镇等有形事物,也可以表示境界、经纬线、等温线等无形现象。对这些点、线、面组成的符号的解释就是图例。符号系统和注记构成了地图独有的语言。用地图语言表示地理事物,比其他语言、文字、电码等更直观。

阅读全文

与地图发展历史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