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发展 > 历史文化题库

历史文化题库

发布时间:2021-02-17 13:03:05

『壹』 历史练习题

1.选择D答案

这是郭沫若对武则天的赞美之词。“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其含义是赞扬她发展了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又为唐玄宗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

2.选择C答案

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

3.选择B答案 (这个我觉得有争议。从诗中的解释倒是直接可以看出人口增加的意思,但是我觉得应该选择经济飞速发展,当然我的第一个答案是政治清明,有点牛头不对马嘴,呵呵。)

唐玄宗在位最初20年里,唐朝出现了兴盛的景象。大诗人杜甫在《忆昔》诗中这样描述:“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诗句的意思的开元全盛时期,连小县城都有上万户人家。农业连年获得丰收,粮食装满了公家和私人的仓库,人民生活十分富裕。开元年间,社会安定,天下太平,商业和交通也十分发达。扬州位于运河和长江交汇处,中外商人汇集,城市特别繁华。唐都长安城里更是热闹非凡,世界上很多国家的使臣、商人、学者、工匠都争相前往唐朝进行友好交往,开展贸易,学习文化、技术。中国封建社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开元盛世”。

4. 选择A答案

清朝乾隆年间,有一位叫龚玮的学者则认为,早在东汉时期,商贾大多集中在东京洛阳和西京长安。俗话有“买东”、“买西”。即到东京、西京购货,久而久之,“东西”就成为货物的代名词。

5.选择C答案

杜牧生活的年代比唐玄宗晚,是唐文宗(809年-840年)时期http://ke..com/view/33138.htm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唐代诗人,汉族,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唐文宗大和二年进士,授宏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至中书舍人。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言绝句著称。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注重军事,写下了不少军事论文,还曾注释《孙子》。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为其外甥裴延翰所编,其中诗四卷。又有宋人补编的《樊川外集》和《樊川别集》各一卷。《全唐诗》收杜牧诗八卷晚唐诗多柔靡,牧之以峻峭矫之。七绝龙有逸韵远神,晚唐诸家让渠独步。http://ke..com/view/9559.htm

唐玄宗(唐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李隆基(685年——762年),又称唐明皇,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母昭成窦皇后(窦德妃)。李隆基与太平公主合谋发动政变,杀死韦皇后,拥其父李旦即位,被立为太子。延和元年(712年),受禅即位,改年开元。唐玄宗开元年间,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后人称这一时期为开元盛世。唐玄宗后期,他贪图享乐,宠信并重用李林甫等奸臣,终于导致安史之乱发生,唐朝开始衰落。公元712年至756年在位,在位44年。http://ke..com/view/5176.htm

『贰』 隋唐时期历史知识题库跪求!

一.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题3分,共60分。

1.隋朝得以统一全国的客观原因有( )

①江南地区经济得到发展 ②北方各族基本完成封建化 ③北方各民族的大融合 ④隋文帝杨坚的决策正确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④

2.美国学者费正清说:“在一个我们看来特别注重私人关系的社会里,中国的科举考试却是惊人地大公无私。每当国势鼎盛,科举制度有效施行时,总是尽一切努力消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对作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a.科举制度体现了公平竞争的精神 b.科举制度背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c.科举制度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d.科举制度实现了封建国家的兴盛

3.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与欧洲启蒙运动时期的三权分立原则的相似之处是( )

a.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强化君主的统治权力

c.具有分权与制衡的特点 d.形成严密的官僚机构体系

4.下图是1966年在韩国庆州佛国寺发现的武则天统治时期刻印于中国、后传入新罗的一部佛经经卷。该经卷的发现说明了

a.隋唐时期我国已经出现了活字印刷术

b.唐朝时期朝鲜半岛为黑水都督府管辖

c.唐朝时期新罗设立太学,教授佛学

d.佛教成为唐朝与朝鲜半岛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

5.唐高宗时,大臣长孙无忌等撰定《唐律疏议》三十卷解释律令条文,通行天下,这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部较完整的法典。他颁布前审批时需要通过( )

①尚书省 ②中书省 ③门下省 ④皇帝

a.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6.魏征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贤臣,竭诚辅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魏征病死,唐太宗很难过,亲自去他家吊唁,这在古代中国是至高无上的荣誉。可是在魏征死后,唐太宗听信传言怀疑魏征生前在朝廷私营结党的嫌疑,沽名钓誉,他竟然亲自砸掉了魏征的墓碑。一段君臣佳话,竟以此为终,让人叹息。唐太宗对魏征的态度生前死后的截然不同反映的实质是( )

a.魏征已经没有利用价值了 b.君主专制统治需要

c.魏征生前在朝廷搞阴谋活动 d.教育朝廷大臣学会做人

7.“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奈在扬州”,这句诗突出反映了唐朝扬州的繁荣。下列有关唐朝扬州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江南的物产大多都在扬州集散 b.繁华的夜市是扬州的一大特点

c.大食、波斯等国商人在此云集 d.扬州是全国最繁华的政治中心

8.昭君出塞和文成公主入藏在当时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有利于加强对边疆民族的行政管理 b.促进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

c.使边疆民族政权隶属于中央政府 d.形成了汉族与少数民族融合的高潮

9.张籍的《贾客乐》:“金陵向西贾客多,船中生长乐风波。……金多众中为上客,夜夜算缗眠独迟。”姚合《庄居野行》:“客行野田间,比屋皆闭户。借向屋中人,尽去作商贾”。唐人的这些诗句,反映了( )

a.唐朝出现盛世局面 b.唐朝的商业繁荣与发展

c.政府鼓励商业的发展 d.金钱至上的社会道德风尚

10.唐人有诗云:“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但直到1987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出土了十多件精美的秘色瓷,最终印证了唐代就生产秘色瓷而非五代。这说明研究历史的途径有( )

①文学记载侧面反映 ②考古发掘 ③史书记载 ④民间传说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③④

11.史书记载:唐朝后期长安城中的崇仁坊“一街辐辏(集聚),遂倾(超过)两市,昼夜喧哗,灯火不绝,京中诸坊,莫之与比。”材料中没有反映出( )

a.长安城商业发展已经突破两市的范围 b.长安城商业的发展突破了时间的限制

c.崇仁坊成为长安城中最繁华的住宅区 d.崇仁坊成为唐朝政府新设立的商业区

12.图6中的长安、洛阳、扬州、成都、广州、泉州、明州、登州被称为唐代八大都市。由此可获取的正确的历史信息是( )
①城市分布重心由黄河流域迁移到长江流域

②扬州和成都成为超越两都的政治经济中心

『叁』 西安历史文化题库

*A 河北 B 河南 C 湖北 D 山东 E 山西
 “出生未捷身先死”这是用来描述谁的
A 项羽 B 关羽 *C 诸葛亮 D 岳飞 E 文天祥
 在斟酒倒茶时为向对方表示感谢人们常回弯取手指扣向饭桌这来
源于
A 朋友间的见面礼 B 官员间上下级之礼 C 过年时祭祀之礼 *D 君臣之礼
 人们经常说到的“EQ”是指
A 智商 *B 情商
 故事《佐罗》中叙述的故事发生在哪个洲
A 欧洲 B 非洲 *C 南美洲 D 亚洲
 围棋棋子的标准数量是白棋多还是黑棋多
A 白棋多 *B 黑棋多 C 一样多
 “乌托邦”一词的原意是
*A 没有的地方 B 梦想的地方 C 世外桃源
 中国图书进出口公司所进口的CD盘其激光防伪标签上中央的一个大写
字母是
A 字母“T” B 字母“F” C 字母“S” *D 字母“M” E 字母“C”
 我国古代所说的“铜壶滴漏”是用来做什么的
A 计算重量 *B 计算时间 C 计算容量
 国际象棋共有多少个棋子
*A 32个 B 34个 C 36个 D 38个
 我国将在什么时候建立“绿卡”在华永久居留证件制度
*A 2003年以前 B 2004年以前 C 2005年以前
 我国从哪个时期开始出现了凳椅
A 春秋 *B 晋朝 C 三国
 将一套有纪念意义的邮票全部印在一张纸上叫
A 小型张 *B 小全张 C 小本票 D 小版张
 高尔夫球类似于我国古代哪项游戏
A 击鞠 *B 捶丸 C 蹴鞠
 在报刊杂志上经常可以见到“生活小贴士”其中的“贴士”现在的意思
是
A 小费 *B 提示 C 常识
 诺贝尔奖的颁奖仪式都是12月14日下午430举行这个时间是
A 诺贝尔的诞生时间 *B 诺贝尔的逝世时间 C 第一枚爆炸的时间
 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A 汉语 B 英语
 蒙古族同胞喝的蒙古奶茶的味道一般是
A、甜的 *B、咸的
 《吉尼斯世界纪录》中的“吉尼斯”是
A、地名 *B、酒厂的名字 C、作者的名字 D、首屈一指的意思 E、一座山峰的名

 享有“黄金水道”之誉的河流是
*A、长江 B、黄河 C、珠江
 “早穿棉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说的是哪个地区的情形

『肆』 关于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题目(带答案)

老兄,你想问什么?能不能说的具体一些,你这样漫天撒网,我就是想回答,也不好说呀,比如关于哪一方面的?或者把时间限定一下.

『伍』 有关中国的 历史文化题目还有答案

西部历史文化:西部各民族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水乳交融,共同丰富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史。
民俗风情:豪放、热性、勤劳勇敢是西部人最突出的性格特征,
西部大开发建设:把西部建设成为国家战略大后方和重要资源基地,是中国二十一世纪的重要国策。
=========================================
新疆:楼兰古城、维族大小部落的演变、丝绸之路

西藏:农奴制度下的王权统治、与中原王朝的联系(唐的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和亲,宋代的吐蕃国、清朝的宗教分化、清廷对藏的管理。喇嘛教文化 )

云南:宋朝时的云南大理国(元代又并入统一的国家版图) 、少数民族的土司制度、云南与缅甸、泰国的双边关系

贵州:夜郎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与自治

四川:三星堆遗址、蜀巴文明、宜宾等地的酒文化、历史遗迹(都江堰)

甘肃:长城文化、敦煌、丝绸之路

宁夏:西夏文明、丝绸之路

陕西:十六朝古都(最著名的秦、汉、唐的国都)、先秦及封建社会早期的黄河流域文明
==========================================
西部文化和西部开发
①中国西部是什么概念?中国西部通常是指黄河与秦岭相连一线以西,包括我国西北和西南的12个省市、自治区。这片广袤的土地面积为54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57%;人口2.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3%。
②西部是华夏文明的源头。华夏祖先的脚步是顺着水边走的。长江上游出土过元谋人牙齿化石,距今约170万年;黄河中游出土过蓝田人头盖骨;距今约70万年。这两处古人类都比北京猿人(距今约50万年)的资格更老。
③西部地区不仅有广阔的地域和悠久的历史,而且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
④西部地区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秦皇汉武以后,东西方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从而有了丝绸之路的驼铃声声,佛陇深寺的暮鼓晨钟。敦煌莫高窟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个奇迹,它在继承汉晋艺术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__________的恢宏气度,展现出__________的艺术形式和__________的文化内涵。秦始皇陵兵马俑、西夏王陵、楼兰古国、布达拉宫、三星堆、大足石刻等历史文化遗产,同样为世界所瞩目,成为中华文化重要的象征。
⑤西部地区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发祥地。遵义、延安、红岩村等革命圣地孕育了深厚的革命文化侍统。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成为革命文艺发展的一面旗帜。延安的"鲁迅艺术学院"在短短的几年里,造就了一大批著名的作家、艺术家和文艺理论家……这些宝贵的财富,奠定了西部文化遵循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坚实基础。
⑤西部地区又是我国少数民族及其文化的集萃地。这里生活着50多个少数民族,几乎包括了我国所有的少数民族。在一些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落后和交通的闭塞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贫困,却也使这些地方保留下了一些久远时代的艺术品种,成为珍贵的"活化石",如纳西古乐、戏曲、剪纸、刺绣、岩画等民间艺术和宗教艺术。它们特色鲜明、丰富多彩,犹如一个巨大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宝库。
⑦西部地区拥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充分重视这些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加强对它们的抢救、保护、涵养和合理利用,建立良好的民族民间文化生态环境,为推进西部大开发作出贡献。
===========================================
我国的西部民族众多、地域广袤,在长期的历史变迁中孕育了灿烂的文化。西部文化具有地域性、多元性和原生态性,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给西部民族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抓住有利机遇,不断整合西部民族文化资源,对于推动西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文化意义的西部

从文化西部的角度看,上古时代,无论西北还是西南,都与中原地区有着密切的交往。从西汉起,西部已进入中国历史的视野。唐代,西部的概念进一步扩大,它包括了青藏高原的腹地、云贵高原、北方草原、辽阔的西域,甚至沿丝绸之路越过帕米尔高原。汉唐两朝众多的公主远嫁乌孙、吐谷浑、契丹、突厥、回纥、南诏等地和亲,使神奇的西部文化与内地的联系进一步加深。

在漫长的历史中,西部地区相继建立了一系列邦国性质的地方政权或酋长性质的土司政权,如西夏、吐谷浑、大理、“西域三十六国”等,它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明显的特殊性,在创造自己历史的同时,形成了众多的民族。几千年来,经过不断地迁徙、分化、融合、发展,作为独立的族群,许多原生民族虽然已经消失了,但我们从今天众多的少数民族以及汉族中可以发现它们的身影,这些民族大多在发展和形成过程中与其他民族融合,并造就了各自不同的文化。显然,多民族是西部的一个突出特点。在目前我国已认定的55个少数民族中,有将近50个世居在今天的西部地区。在西部,除了五个民族自治区,其余各省市也都有大量的少数民族人口和民族自治区域,以青海省为例,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45.5%,民族自治区域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98%。在云南省生活着25个世居民族,其中有十多个民族是云南独有的。这一特点决定了西部与众不同的民俗民风,也造就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

由于西部独特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生活,形成了其别具一格的西部文化。从地域和文化个性上看,它至少可以划分为几个大的文化圈:黄河流域为中心的黄土高原文化圈,西北地区的伊斯兰文化圈,北方草原文化圈,天山南北为核心的西域文化圈,青藏高原为主体的藏文化圈,长江三峡流域和四川盆地连为一体的巴蜀文化圈,云贵高原及向东延伸的滇黔文化圈等。这些文化圈具有各自相对明显的个性或风格。黄土高原文化悠远古朴,伊斯兰文化充满异域色彩,北方草原文化热情奔放,西域文化显出东西合璧之美,藏文化凝重神秘,巴蜀文化古色古香,滇黔文化富于人性化的欢乐。这种多样性的文化形态与各个民族的生活方式、观念、习俗、宗教、艺术以及悠久历史、生存环境紧密相联,是一种广义的文化集合体。

西部民族文化的特征

西部民族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民族性、多元性等特征。

地域性。西部地理复杂多样,西北地区辽阔无垠,西南地区山水切割,青藏高原严寒高拔。西部文化在这里也表现出了鲜明的地域性。西北地区历史悠久、地域广大,它孕育的文化在质朴中藏着博大;西南地区民族众多,山川纵横,这里的文化显得细腻抒情;青藏高原起伏跌宕,庄严静穆,它的文化则处处透着神秘和诱惑。

民族性。西部在久远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并形成了包括语言、宗教信仰、自然崇拜、神话传说、故事、歌谣、舞蹈、节目、服饰、建筑、手工艺、礼仪习俗以及生存理念、生活和生产方式等在内的民族文化。这些内容有的在不同民族中是相近或相似的,有些则相去甚远。即便是同一民族因为部落不同或居住地不同在许多方面也有很大差异,民族文化由此更显丰富多彩。

多元性。西部民族文化不是一种完全封闭和孤立的文化,而是一个多元文化的综合体,它在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将许多外来文化的因素转化吸纳为自己的成分,从而变得生机勃勃。历史上有三条重要通道贯穿西部,将西部向东与中原地区紧密相连,向西同更加广阔的地域沟通。一条是穿越大西北并一直延伸至欧洲地中海沿岸的古丝绸之路,一条是贯通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唐蕃古道,另一条是穿过西南云贵高原并经青藏高原通往尼泊尔、印度甚至更远方的茶马古道。这三大道路除了带来了贸易和人民之间的交往,更传播了文化。中原汉文化源源不断传入西部,古欧洲地中海文化、古阿拉伯文化、古印度文化、中亚文化等等也纷纷汇集这里。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在西部的发展就是由此而来,其中最为独特的文化现象就是佛教在青藏高原的本土化———藏传佛教。

活态性。西部民族文化以其浓厚的乡土气息活跃在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中。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并不是一座荒芜废弃的迹址,而是数万人生息的家园;流传千年的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依旧在藏族民间传颂;古老的歌舞、服饰仍在质朴地表达着对生活的向往;现代文明的传播与扩张并没有使这种古老的文化远离人们的生活,而是代代传承,绽放异彩。西部文化所表现出的活形态,或者是原生态的特点,具有浓重的人性化、情感化的色彩,这正是西部民族文化最具魅力的一面。

脆弱性。脆弱性是西部民族文化的又一个特征。地域性造成的相对封闭与分割,制约了西部民族文化的整体发展。地域广阔、交通不便、人口相对稀少和分散的特殊环境形成了小范围、小规模文化发展状态。另外,西部少数民族大多没有文字,文化的传承主要靠世世代代的口耳相传,缺少文字记载的稳定性,不利于对外传播和交流。

西部民族文化是一座异彩纷呈的文化资源宝库,它所包涵的内容极其丰富,它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它不仅为研究文化人类学、宗教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生态文化学等学科提供了宝贵财富,也为文化产业的开发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同时也对我们今天的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推进西部民族文化产业进程

如前所述,中国西部民族文化底蕴深厚,内涵丰富,地域特色浓郁,自然与人文融为一体,形态多姿多彩,独具魅力,开发潜力巨大。如何使西部宝贵的民族文化资源在深入的开发和挖掘中形成品牌,形成规模、形成产业,走出西部、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已成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转变观念。由于诸多原因,西部民族地区对文化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树立文化经济的新理念,把文化作为产业来发展的意识还比较淡薄。推进西部民族文化产业必须冲破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从传统的观念中解放出来,创新思路,着眼于市场需求,把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纳入全国、全世界的格局中去思考;把珍贵的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创新,使丰富的文化产品转化为文化商品;把西部民族文化的价值观、审美观传播出去,展示其强大的生命力。

二、创新机制。建立富有活力的民族文化生产经营机制,是发展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必须在文化建设中引入产业机制,实现文化的自我积累和长期稳定发展。要注重抓好总体规划,按照不同文化类别制定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的地区间合作规划,要从不同的类型着眼,打破省际界限,根据各民族的特点,以“大文化圈”为前提,按照产业的要求,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要建立多元化的文化产业投入机制,理顺政府与产业的关系,健全文化市场体系,完善文化市场管理机制;要鼓励、支持各类文化团体和个人拓展文化市场;要创新用人机制,建立和完善人才激励机制;要结合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结构调整步伐,建立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灵活、高效的管理机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要有紧迫感和前瞻性,力求在机制创新上有新思维、新办法、新措施。

三、规划项目。深入挖掘西部文化资源,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就必须选准项目,确定项目,加快项目建设。要认真研究和分析西部民族文化的特点、价值、优势及发展前景,以创新的精神,搞好项目规划,找准发展民族文化的切入点,对文化资源进行整合、配置,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避免重复和类同,集中精力开发优势项目,创造区域特色和民族特色。

四、打造品牌。要经过挖掘和加工,显示出文化品位和价值,只有把文化资源打造成品牌,将民族文化推向市场,民族文化产业才能形成和发展。因此,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重视民族文化的“打造”和“加工”,不断创新品牌,不断提高文化品牌在国内外的竞争力,争取最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五、加大投入。实现民族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在资金投入上需要发挥政府和社会资本两个积极性。(社会资本包括个体、民营资本及外资)。西部地区必须改革投入模式,拓宽融资渠道,提高资本运营水平,探索建立促进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有效投资体制。既要从完全依靠政府投入的观念中解放出来,又要结合西部地区经济及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加大政府的投入和扶持力度。同时应将政府的投入重点放在对民族文化产业前期发展的扶持上来,提供并创造必要的发展条件和环境。社会资本的利用要坚持用市场经济的办法运作,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广泛地吸纳社会资本的进入,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团体、个人依法投入文化产业。

六、优化环境。优化环境是西部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前提。这种环境的优化既有硬环境的要求,也有软环境的要求。要注重转变政府职能,将政府办文化向政府管文化(服务)的方向转移,不断强化服务手段,改进服务质量,提高办事效率;要致力于依法管理文化,创造良好的法制和政策环境,加强宏观调控,建立健全地方性文化法规及政策;要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打破传统观念,真正把文化作为产业来认识、来发展;要创造优良的社会环境,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中保持稳定、和谐、团结奋进的良好氛围;要建立有利于文化消费的市场环境,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完善文化市场运行机制及管理体制。

西部民族文化的对外交流,目光不仅要投向国际市场,还应注重国内及港澳台地区。在交流的内容上要力争体现民族特色和区域特征。在交流的方法上既要运用传统的方法,如演出、展览、文化活动等,又要创新思路,引入市场机制,采取网络、影像等现代手段。总之,要通过多种形式、采取灵活的方法,在国际和国内充分展示中国西部神奇的民族文化,树立“文化大西部”的形象。
==========================================

『陆』 历史题~~~

1 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百姓关注,国家重视。申报世界遗产的重要条件之一是遗产本身必须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请从历史角度说出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的理由
大运河开挖与七世纪隋炀帝时候,距今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规模宏大,长两千多公里。沟通五河跨六省,成为贯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当时巩固了隋政权,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而且一千多年来对后世经济文化交流影响巨大,同我国长城一样,享有世界声誉,是世界闻名的古代水利工程。无论从本身建设技术历史影响上都有着巨大的价值。

2 史称“得人者昌,失贤者亡”。试结合唐太宗至唐玄宗时期百余年用人方面的史实加以说明,并总结其经验教训。

唐太宗时善于用人,任由任命房玄龄杜如晦在宰相,重用魏征,勇于纳谏,广开言路,出现了贞观之治的治世局面;武则天时继续采用太宗重视人才的政策,选拨人用了一大批贤才如姚崇宋璟等,使得社会继续发展,国力进一步强盛,后世赞誉其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唐玄宗时注意任用有才能的姚崇宋璟等,结果出现开元盛世,而后期玄宗任用不当,重用杨国忠李林甫等,导致国家衰落引发了安史之乱。
治理国家,用人是重要一环。应该公正选拨,重用人才,善于纳谏,听取不同意见,才能国家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

3 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我国的文学艺术繁荣兴盛,而科学技术则由发展转为停滞。概述这两种文化现象的具体表现和特征,并分析形成这两种文化现象的社会原因。
明清我国文学艺术繁荣表现在古典小说创作进入成熟阶段,出现了《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优秀文学名著;戏剧表演为城乡人民重要文化活动。许多剧作家写出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如汤显祖的《牡丹亭》就是杰出的代表;清朝中后期,北京戏剧百花争艳,十九世纪中期,形成了京剧;明清的书法比以前普及,行书草书见长,出现了董其昌等一批优秀书法家;绘画以山水花鸟为主。明末徐渭挥洒自如气势磅礴;清朝扬州八怪进一步发展,流传广泛。
明清的科学技术转为停滞,虽然也出现了一些优秀成就:建筑上的北京城是古代城市建筑杰作,紫禁城是我国也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明长城蜿蜒六千余公里,是世界上的一个奇迹;明清时期还涌现出了一批科技巨著,如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一部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明末宋应星《天工开物》,总结明代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反映了明代手工工场生产面貌,强调人类要与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此书被称为中国是七世纪的工艺网络全书;同时期徐光启写成《农政全书》,是一部农业网络全书,记载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技术与理论,还介绍了欧洲的水利技术。
明清时期我国封建社会进入衰落期,封建君主专制高度强化,思想控制进一步加强,统治阶级重农抑商,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使得我们不能同外国进行科学技术交流,学习不到外国的先进科学技术,中国古代科技重总结轻创新的特点也是的科学技术发展出现停滞危机;而同时由于社会发展,经济繁荣,人民群众要求文化娱乐,社会动荡,也提供了人们反思的素材机会,明清的社会危机,君主专制的高度强化,经济的资本主义萌芽,军事西方殖民者的入侵等使得社会出现反封建的民主思潮,文学艺术上反封建特点鲜明,文学艺术创作成就斐然。

4 元朝对我国统一多名族国家的发展有哪些贡献?
元朝实现了全国大统一,使得我过多民族国家有了重要发展;建立了行省制度,巩固了政权,创立了我国省级行政区域的基础;创立宣政院正式管辖西藏;创立澎湖巡检司,开始正式管辖台湾与澎湖;正式管辖千里长沙{今天的南沙群岛};民族融合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高潮:汉族人大量来到边疆为其开发作出贡献;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量潜入中原江南同汉族等杂居相处;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人同汉族长期杂居通婚等已经同汉族人没有什么差别;元朝时嗨正式形成了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5 你认为少数名族政权与汉族政权的战争有何影响?
少数民族政权与汉族政权之间战争给双方的人民特别是汉族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破坏,威胁到了她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但同时战争也使得双方加强了经济文化交流,人口的流动,促进了民族的融合,促进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

6 从战争结果看,南宋与少数名族政权签订和议,对此,你的看法如何?

签订和议是双方谁也无法消灭对方力量均衡导致对峙的结果,一方面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带来了一定时期的和平。双方因此坚强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但不可否认,首先对于宋政府将是一种屈辱的和议,缴纳岁币更是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7 简述南朝时江南经济得以迅速发展的原因和表现。

8 (1)写出科举制创立、完善、废除的朝代
隋朝创立唐朝完善清朝废除【清末】
(2)科举中常设的主要科目有哪些?
常设科目一般为进士明经为主;还有常科的科目有秀才、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

『柒』 中国近现代史题库

1. 简述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P16,P13
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基本特征:
①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
②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外国侵略势力勾结,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③中国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但封建土地所有制依然存在,严重阻碍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
④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已经产生,但力量很软弱;
⑤地方割据势力存在,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
⑥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广大人民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2. 简述中国近代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P17-18
两大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关系:这两个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

3.半殖民地——所谓半殖民地,是相对于殖民地而言的。它是指一个国家形式上有自己政府,但是实际上在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的社会形态。

4.半封建——是相对于完全封建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但实际上社会状态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在不断发展壮大。

第一章
1.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方式。P20-29
军事侵略; 政治控制;经济掠夺: 文化渗透

2.分析西方列强入侵对近代中国尤其在政治、经济产生的重大影响,并驳斥“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近代文明”的谬论。
重大影响:
(1)西方列强的入侵导致了封建政治制度的崩溃与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解体。
在政治上:大门被打开,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在经济上:自然经济解体,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开始近代化。
对谬论的驳斥:
鸦片战争不仅没有给中国带来近代文明,反而给中国带来深重的灾难。
一,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侵犯了中国主权,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灾难。
二,外国商品大量涌入,破坏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给民族资本主义带来阻碍。

3.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的意义。
①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进行了多次反侵略斗争,如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抗法斗争,义和团运动等,这些斗争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者的气焰,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维护了国家的独立。
②中国在挽救中华民族危亡的同时,极大地促进了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4.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失败的主要原因和教训是什么?P35-38
主要原因:
(1)社会制度的腐败。近代以来封建社会制度没有根本改变。清政府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经常压制人民的反抗斗争,力主避战求和,为此不惜割地、赔款。
(2)经济技术的落后。近代以来,中国经济技术落后,导致中国在武器装备、军队素质、综合实力等方面远远落后于帝国主义列强,必然导致被动挨打。
经济技术的落后是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但根本原因还是社会制度的腐败。
教训:“落后就要挨打”。

5. 三国干涉还辽事件——沙俄认为割让辽东半岛一事阻碍其向东北扩张,威胁它南下计划,伙同德、法出面干涉,劝告日本放弃辽东半岛。日本近于三国压力,被迫退还辽东半岛,中国被迫交出3000万两赎赔。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进一步加深的标志,以及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分别是什么。

第二章
1.太平天国两大纲领性文件并对其分析评价。P41-43
答:《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
《天朝天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但这种平均分配产品的方案,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无法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只是一种空想,根本无法实施。《天朝天亩制度》主要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各个方面,核心主要涉及生产关系方面的内容。《天朝田亩制度》明确提出要建立“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的制度,也就是要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社会发展方案。是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纲领性文件,但是由于当时历史条件局限,未能付诸实践。

2. 永安建制——1851年9月,太平军永安封王、建制,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初步奠定了太平天国政治制度的规模。

3.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意义、失败的原因、教训。P45-46
意义:
①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震撼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②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具有不同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
③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
④有力的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⑤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起义是其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
失败的原因:
(1)太平天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带有小生产者所固有阶级局限性。
(2)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太平天国是以拜上帝教来发动、组织群众的,但是,拜上帝教教义不是科学的思想理论,太平天国也不能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3)没有正确的政治纲领。《天朝田亩制度》虽有反封建的意义,但没有实现的现实依据。
(4)不能保持农民队伍的团结一致。农民意识导致农民运动领袖之间的内讧,是导致失败的原因之一。
(5)太平天国领导人对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侵华野心缺乏理性的认识。
教训:太平天国起义的发生和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力量,但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它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

4. 总理衙门——1861年1月,由恭亲王奕等奏请成立。下分英国、法国、俄国、美国、海防五股,总揽各国外交及与处国发生干系的财政、军事、教育、矿物、交通等各个方面的大权。实际上成为清政府的“内阁”,但无权指挥各省督抚。

5.洋务运动的性质、目的、指导思想、内容。P46-48
性质:是一部分封建地主和官僚,为了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所进行的以兴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培养近代军事和工业人才为主要内容的自救运动。
目的:为了挽救清王朝的统治危机。是为了购买和制造洋枪洋炮以镇压农民起义,同时有借此加强海防、边防,并乘机发展本集团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的意图。
指导思想:概括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就是以中国封建伦理纲常所维护的统治秩序为主体,用西方的近代工业和技术为辅助,并以前者来支配后者。
内容:兴办近代企业;建立新式海陆军;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6.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失败的原因。P48-49
历史作用:①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②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新的知识,使人们开阔了眼界。③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开始变化,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社会风气的改变。
失败的原因:①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②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③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7. 简述维新派与守旧派论战的内容及其意义。P51-52
论战的内容: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
意义: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这场论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维新派以救亡图存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思想为指导,用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为武器,提出了系统的维新变法的理论和主张,尽管也表现出对孔孟学说不敢正面批判的弱点,但通过这场论战,使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开始在中国传播开来,在知识分子中不少人开始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形成向西方寻找真理,学习新学的热潮。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进步的,具有一定的思想解放意义。

8. 维新运动的意义、失败原因和教训。P54-56
意义:①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②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③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④在社会风习方面也提出了许多新的主张。
失败原因:
客观上: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守旧势力比较强大,而维新派既没有严密组织,又不掌握实权和军队,把希望寄托在没有实权的光绪身上。
主观上:①不敢否定封建主义。②对帝国主义报有幻想。③惧怕人民群众。
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走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

知识点:洋务派所创办的主要民用工业和军用工业有哪些

第三章
1.简述清末“新政”的主要内容。P58
“新政”的主要内容有:
(1)政治方面,改革官制,修订刑律,整顿吏治。
(2)经济方面,振兴商务,奖励实业。
(3)军事方面,改革兵制,编练新军,创办巡警。
(4)文化教育方面,改革学制,包括“停科举”、“设学堂”、“奖游学”三项内容。
(5)此外,清政府还发布了禁缠足、禁鸦片、废酷刑以及允许满汉通婚等命令。

2.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内容与焦点。P62-63
①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焦点)
②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③要不要社会革命。

3.中国同盟会——1905 年 8 月 20 日 ,孙中山和黄兴、宋教仁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孙中山被推选为总理,黄兴被任命为执行部庶务,实际主持会内日常工作。同盟会的机关报是《民报》,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同盟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政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4.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三民主义的内容并对其分析。P59-62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① 孙中山在檀香山组建了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
② 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如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警世钟》,《猛回头》。
③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在各地次第成立,如华光会、光复会等。
④ 在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
三民主义:
① 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一是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朝政府,二是追求独立。没有从正面提出反帝的主张。
② 民权主义:“创立民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忽略了广大劳动群众在国家中的地位。
③民生主义:“平均地权 ”是社会革命。没有正面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
是一个比较完整而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5.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失败原因和教训。P67 -68,P73-74
历史意义:①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②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③给人们带来了一次思想的解放。
④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⑤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失败的原因:
客观方面:帝国主义与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大地主大买办势力以及旧官僚、立宪派勾结起来,从外部和内部绞杀了这场革命。
主观方面:①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②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③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教训: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

知识点:预备立宪,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捍卫辛亥革命成果进行的主要斗争

中篇综述
为什么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把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作为对象。P82-90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这个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这三者是中国的反动势力,是中国走向独立、民主、自由的政治障碍。
②帝国主义通过发动侵略战争,控制了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成为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总根源。
③封建主义的残酷压迫使中国经济落后,人民没有民主和自由,又是帝国主义统治和压迫中国人民的工具,封建主义是近代中国落后的主要原因。
④官僚资本主义垄断中国的经济,成为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使中国长期落后于外国资本主义。

第四章
1.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口号、性质。P97-98
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
口号:民主与科学
性质: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斗争。

2.新文化运动的意义、局限及发展。P99
意义:①新文化的倡导者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是切中时弊的。②新文化的倡导者并没有因为批判孔学就否定中国的全部传统文化。③新文化的倡导者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局限:①新文化的倡导者批判孔学,是为了给心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扫清障碍。
②他们把改造国民性置于优先的地位。③那时的许多领导人物,还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他们使用的方法,一般地还是资产阶级的方法。
发展:五四以后的新文化运动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马克思主义开始逐步地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发挥指导作用。

3.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导火线、经过、学生提出的主要口号及历史特点。P103-105
原因:①是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状大。②是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的潮流。
③是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经过:前期以北京为中心,以学生为主力;后期以上海为中心,以工人为主力。
学生提出的主要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还我青岛”等等。
历史特点:①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②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③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总:是中国革命的新阶段即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开端。

4.中共一大、二大的内容。P113-114
党的一大:
① 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② 决定首先集中精力组织工人。
③ 选举产生了以陈独秀为书记的中央局。
正式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党的二大:
①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②开始采取路线的方法。

5. 关于国共第一次合作的认识,(1)共产党为什么要同国民党合作?
(2)这一政策是何时正式制定的?其具体内容是什么?
(3)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什么?合作实现的标志是什么?P117
(1)合作的原因:第一,经过二七惨案,中国共产党认识到,仅仅依靠工人阶级的力量是不够的,只有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才可能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第二,当时只有国民党是比较革命的、比较真的民主派;它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威信,在南方有建立了革命根据地;孙中山真诚欢迎中国共产党同他合作。
(2)制定时间:在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内容: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同时保持共产党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把国民党改造成为各革命阶级联盟的政党。
(3)政治基础是新三民主义。标志是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早期工人运动,参加党的一大的代表,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

第五章
1.东北易帜——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发表《三省易帜之通电》,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东北易帜”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件大事,它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使日本侵占东北的计划遭到了很大的打击。东北易帜后,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完成了对全国的统一。

2.宁汉合流——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形成了宁、汉对峙的局面。在冯玉祥的斡旋下, 1927年8月25日,武汉国民政府宣布迁都南京,宁、汉合作正式实现。1927年9月 ,宁汉沪三方组成中央特委会,改组国民政府,谭延闿为主席。

3.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P127
①开展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斗争,举行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中国革命由此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②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以农村为重点,到农村去发动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开展武装斗争,建设根据地。
③毛泽东不仅在实践中首先把革命进攻的方向指向了农村,而且从理论上阐明了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和农村应当成为党的工作中心的思想。
④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⑤随着革命新道路的开辟,中国革命开始走向复兴。

4.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
①中国共产党是从正反两方面入手,既反对右倾机会主义,又反对“左”倾机会主义,经过比较和对照总结历史经验。
②在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上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③在思想理论建设上,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同时注重总结党的建设的经验,并使之上升为理论。

知识点: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遵义会议和长征

第六章
1.侵华日军的严重罪行P143
一,制造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实行“三光”政策。
二,疯狂掠夺中国的资源和财富,控制铁路交通。
三,强制推行奴化教育。

2.为什么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
①抗日战争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进行的一场殊死的战争。日本帝国主义要灭亡中国,把中国变成它独占的殖民地,抗日战争的胜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
②日本发动的是一场侵略战争,是非正义的。而中华民族进行的战争是一场反侵略战争,是正义的。战争的胜负不仅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存亡,也关系到中华民族能否从帝国主义的压迫下彻底解放出来,走上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道路。

3.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P151-162
第一,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体现在它吹响了挽救民族危亡的第一声号角,举起了全民族奋起抗战的第一面旗帜,担当了武装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先锋队。
第二,中共提出的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是指导全国抗战,夺取战争最后胜利的指南。
第三,中国共产党在倡导、促成和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起了主导作用,是全民族抗战的核心。
第四,中共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抗日游击队开辟的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配合形成了对侵华日军的战略夹击,在相持阶段后,逐步成为全国抗战的主战场,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4.怎样评价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中执行的路线和正面战场的地位与作用?P144-151
①在抗战时期,国民党实行的是一条片面抗战的路线,即不敢放手发动和武装群众,将抗战胜利的希望寄托在政府和正规军身上;在战略战术上采用单纯防御的原则。这是一条失败的路线。
②在抗战初期国民党政府和军队的抗战是比较努力的。正面战场虽然整体上是失败的,但由于国民党军队的积极作战,消耗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战斗力,迟滞了日军进攻的步伐,为后方转移和中国的长期抗战赢得了时间和空间。
③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政府和军队转入了消极抗战,虽也取得了一些局部胜利,但从整体看作战是比较消极的,正面战场所起的作用远不及抗战初期。

5.为什么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弱国战胜强国的范例?其基本经验是什么?P167
范例:
① 就中日战争来说,日本虽然是一个小国,但又是一个强国,中国虽然是一个大国,但又是一个弱国。中国人民经过八年抗战最终战胜了日本帝国主义。
②中国的抗日战争作为弱国战胜强国的范例,在于中华民族的觉醒和空前的团结,成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于中国坚持了持久战的战略方针;还在于中国的抗日战争得到了世界上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
基本经验:
①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实现奋斗目标的力量源泉。
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
③提高综合国力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保证。
④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又决不惧怕战争。
⑤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华民族才能捍卫自己生存和发展的权利,创造美好的未来。

知识点:了解抗战时期的主要战役

第七章
1.重庆谈判P171——抗战结束后,蒋介石依靠美国的援助,力图恢复其优势,便带起“和平”的假面具,在 1945 年 8 月 14 日 、 20 日、 23 日,一连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举行和平谈判,“共同商讨国家大计”。中国共产党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揭露美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假和平的真面目,以利于团结和教育人民,决定派代表毛泽东等前往重庆,同国民政府进行谈判。 8 月 28 日 ,毛泽东在周恩来、王若飞陪同下飞抵重庆。经过 43 天的谈判, 10 月 10 日 ,签订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这次谈判在政治上使中国共产党获得了极大的主动,而是国民党陷于被动,因而是成功的。

2.《共同纲领》的简要内容及作用。P189-190
内容:①国家政权属于人民,实行民主集中制。
② 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③各种社会经济成分在国营经济领导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
④保障本国独立,主权完整,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战争。
作用:《共同纲领》在当时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

3.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P191
胜利原因:
①有广大人民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参加和大力支持。
②有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③有国际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支持。
基本经验:
①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
② 坚持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
③ 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④ 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
⑤ 争取世界进步力量对中国的支持。

4. 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为什么在中国行不通?
在中国近代史上有过多次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尝试,包括戊戌维新、辛亥革命,龙其是解放战争时期的中间路线,但是都失败了,说明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这是因为:
①从民族资产阶级自身来看,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决定了民族资产阶级没有勇气和能力去领导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不能为资产阶级共和国扫清障碍。
②从当时中国所处的时代条件来看,帝国主义列强不可能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帝国主义列强来中国只是为了掠夺中国,发展它们自己的资本主义。
③从中国的革命形势来看,国民党当局不允许任何阻止其一党专政的力量存在。持有中间路线想法的人们一接触到实际斗争,尤其是内战重起,就使他们只能在靠近共产党或靠近国民党中选择道路,而不能有其他道路。国民党当局不仅极度仇视中国共产党,而且对民主党派、民主人士也充满敌意,不断以暴力对他们施行迫害。蒋介石不允许民盟这样的组织存在,使中间路线最后破灭。

阅读全文

与历史文化题库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