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发展 > 汉中历史文化专题

汉中历史文化专题

发布时间:2021-02-17 06:10:17

① 汉中有哪些民俗文化

1、南郑协税镇的社火;南郑桄桄戏(马上失传了)
2、洋县“扫五穷”民间传统、皮影戏;
3、勉县武侯祭祀活动;
4、春季及重大传统节日期间各县均有的舞狮、彩船民间演出。
5、油菜花展。

② 汉中历史是什么

汉中,现属陕西陕南的一个市,在古代 汉中在历史上的大多数朝代(如秦、唐、宋版等)是作为国家的一权级行政区治所存在的,例如在秦代设汉中郡,为秦36郡之一(秦为郡县二级制,郡为一级行政单位,成都地区属于蜀郡),唐代中期汉中为山南西道的首府所在地(唐开元至五代时为道、州、县三级制,道为一级行政单位,成都地区属剑南道),北宋汉中曾为利州路的治所兴元府所在地(宋设路、州、县三级制,路为宋一级行政单位,成都地区属于成都府路)。元代蒙古军占汉中,为了切断汉中地区与成都地区的联系,让四川“无险可守”,逐渐撤消了汉中作为一级行政单位治所的地位,并入以关中地区为治所的行政单位,至此汉中开始隶属于陕西省。在历史地理学、政治地理学案例中,汉中是一个典型的行政区划(西北地区)与自然区划(西南地区)不一致的城市。即使现在看来无论是地理气候、方言习俗还是饮食习惯,汉中与陕西的关中、陕北地区都有很大的差异,而与川北极为相似。

汉中历史就是指记载汉中的历史。

③ 陕西汉中有什么历史故事

陕西省汉中市就是三国时候的汉中
汉中历史悠久,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汉高祖刘邦以汉中为基地,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逐鹿中原,完成统一大业,特以“汉”为号,建立汉王朝;三国时期诸葛亮屯兵说中,六出祁山,成败皆在汉中,归葬在汉中的定军山下,张良功成名退于紫柏山,韩信被拜将于汉江之滨,我国第一个走出国门的张骞故里和东汉造纸术发明家蔡伦的封地、葬地均在这里。曹操、杜甫、陆游等许多历史名人都曾留下了诗词墨宝。

褒斜道漂流

褒斜栈道号称“中国第一栈道”,褒斜道漂流位于褒河上游。褒河由红岩、太白二河汇流而成。褒斜道以其险、奇、雄而著称于世,两岸青峰如削、植被葳蕤;沿途可观田园风光、可沙滩嬉戏,三十里漂流水路百折千回,给您“披阅栈道风云,驾驭长河波浪,亲历英雄壮举,感受激情召唤”的奇特难忘的人生体验。
寒溪夜涨碑

距留坝县城南33公里马道镇北的凤凰山下有寒溪河,现存石碑两通,记载着公元前206年“萧何月夜追韩信”的典故。相传韩信弃楚投汉,三次不遇,未及重用,一气之下,单骑北上,行至马道,是夜明月当空但寒溪暴涨,信不能过,萧何星夜追至,力劝韩信回到汉中。刘邦筑坛拜将,封韩信为大将军,灭楚兴汉,终成帝业。古人曾以:“不是寒溪一夜涨,焉得汉室四百年”之句,赞美“寒溪夜涨“之奇功。

紫柏山下张良庙

前往褒斜古道的留坝县西北,远远就看到秦岭,西汉名臣张良庙宇就坐落在紫柏山下。三国时期张良第十三代孙张鲁始建,庙宇依山傍水,幽雅祥静。

净明寺塔

净明寺塔位于汉中东门外,相传是三国著名将领庞德养病的地方。塔顶保存有略残的铁狮一对。此塔呈方形,单层密檐式砖塔,高约15米,雄伟高大,秀丽无比。

张嶷墓

张嶷墓在陕西南郑县柏乡街。张嶷字伯岐,巴郡南充国人。张嶷曾经上谏诸葛瞻,建议其不要急于伐魏,而应该重点发展农业,再联合吴国攻打魏国。张嶷治理南方少数民族颇有成效。延熙十七年战死沙场。张

乐城

距汉中35公里的城固县是乐城。当诸葛亮前两次北伐失败,在沔阳筑汉城,在城固筑乐城,东西相距一百多公里,既可以休整部队又可以防御敌军南下。至今,在庆山顶上还残留着报警的烽火台。

西乡张飞庙、飞凤山

西乡距城固60多公里,三国时期,西乡是张飞的封地,现存有“桓侯庙”遗址。飞凤山在西乡城南五子山侧,是西乡胜景之一。据传,张飞打败曹军后,路经此地,见山势如凤凌空飞翔,遂用丈八蛇矛在山崖上刻下了“飞凤山”三个大字。

④ 汉中民俗文化简单介绍

汉中历史悠久、人文远古,是华夏文明较早的开发地区之一。汉水流域是人类先祖起源地之一。由于地处秦岭和巴山之间,是我国东西南北的过渡地带,其气候、特产、饮食、习俗都具有过渡性的特点。稻作文化麦粟文化在这里兼种并华;又处于荆楚、巴蜀、秦陇三大文化的撞击之中,兼容并蓄,吸收融合,发展升华,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汉水文化;加之,历史上"湖广填陕南",南北移民,五方杂处,从而使汉中的民俗兼四方,语言杂秦蜀,在全国具有独特性。诸如生产生活、衣食住行、婚丧嫁娶、人生礼仪、信仰崇拜、娱乐游艺、神话传说等,是汉中文化遗产的立体史籍。丰富的人文资源、民俗资源,为汉中民俗旅游的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潜力很大,不仅大有前途,而且"钱途"无量。经过长期思考和研究,我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重点开发:一、充分利用民间传统节日增辟旅游项目,以吸引国内外游客的兴趣。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们聪慧的祖先为我们留下了一个个富有民间文化特色的节日。比如所有中国人都知道的传统节日"春节"、"中秋节"等;还有一些是被我们逐渐淡忘的节日,如"端午节"、"七夕节"、"重阳节"等。因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传统民间节日举办各种民俗文化活动,从而有效带动民俗文化旅游的蓬勃发展。汉中秦巴民俗村就曾多次在春节期间成功地举办过民间传统民俗文化演出活动,不仅吸引了众多的观众和游客,带来了丰厚的经济回报,同时也为长期大量分散于民间的各种演出团体和民间艺人提供了展示才艺的机会和舞台,为促进汉中的旅游发展,繁荣民间文化作出了积极贡献。可谓一举多得,意义深远。汉中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也曾多次与各县区旅游景点大力举办各种民间文化活动,取得了显著效果。这里比较成功和有影响的例子当数汉中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与勉县老道寺镇"天河渡假村"联合举办的两届"天河爱情节".另外还有一些则是我们汉中本地的一些传统民间节日和纪念节会。比如汉台区武乡镇每年农历二月十九的"南堂庙会"、城固原公、文川每年农历"二月二"、"三月三"举办的"物资交流会",还有勉县每年清明节举办的"诸葛亮文化节"、城固每年十月份举办的"张骞文化艺术节"等。通过这些当地民间举办的传统庙会和纪念节会,不仅有利于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交流,而且能够更为充分地展示汉中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从而能够愈来愈多地吸引外地的开发商和游客的投资与光顾。

⑤ 汉中地区的历史简介

汉中地区位于复陕西省西南制部,简称“汉”,北有秦岭山地,南有巴山山地,中有汉水,西接甘肃,南通四川,东北与安康、西安、宝鸡地、市相邻。素有“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之美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区内著名文物古迹有:汉中古汉台、拜将坛、褒斜道摩崖石刻;南郑南湖国家3A风景区、山河堰;勉县的武侯祠、墓;留坝的张良庙;城固的张骞墓:洋县蔡伦墓;略阳的灵岩寺。著名的自然风光名胜有佛坪自然保护区,南郑黎坪国家森林公园、城固南沙湖水库,勉县温泉,疗养院等。汉中地区曾是川陕革命根据地,中国工农红军四方面军李先念、徐向前在此战斗过 。

⑥ 汉中地理环境、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的特点

一、地理环境复杂多样

汉中市位于汉水上游,汉中盆地中部,东经106°51'-107°10'、北纬33°2'-33°22'之间。

地形特点南低北高,市内有平坝、丘陵和山地等三种地貌,平坝为汉江冲积平原的一二阶梯,海拔500-600米之间,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占全市面积的34.62%;丘陵为山前洪积扇形成的宽谷浅丘地带,约占全市面积的28.1%;山区是秦岭南坡形成的浅山和中山地区,地势较为复杂,约占全市总面积的37.2%。

本区域的河流均属长江流域,汉江东西横贯,嘉陵江南北纵穿,米仓山南坡有渠江上游河源区的部分河流。同时河流密布,每平方公里平均河流长度为1.4-2公里。

汉中气温的地理分布,受地形影响较大。西部略低于东部,南北山区低于平坝和丘陵。海拔600米以下的平坝地区年均气温在14.2-14.6℃;一般海拔1000米以上的地区年均气温低于12℃;西嘉陵江河谷年均气温高于13℃。

二、历史文化源远流长

先秦时期,汉中地区在传说和史料中皆有部分涉及,但由于年代久远,均无法查证。

秦汉时期汉中郡西起沔阳阳平关,东至郧关和荆山,绵延千里。秦朝时设汉中郡,郡治南郑,在今天汉中市南郑县附近。秦朝末年,各股政治势力角逐中国大地,刘邦在汉中时期韬光养晦。刘邦最终取得军事胜利,因其原封地在汉中,称汉王,故迁都长安并建立中央统一封建王朝后,国号称“汉朝”

三国时期,在刘备入蜀后很快成为曹操和刘备激烈争夺的地区。后来刘备取胜,称“汉中王”,蜀汉即获得此地,现今仍遗留有大量三国古迹,如武侯墓(诸葛亮墓地)、沔县武侯祠、马超庙、定军山、虎头桥(魏延斩首之处)等。

唐初,改汉川郡曰梁州,开元中因梁、凉声近,更名曰褒州。不久重新改回梁州。天宝初年,又改为汉中郡。唐德宗于兴元六年(874年)三月避乱汉中,六月,叛乱平定后返长安,并以其年号改汉中为兴元府,领五县。

明洪武三年,改为汉中府。1863年春,太平天国扶王陈得才、遵王赖文光、瑞王蓝成春、启王梁成富等率部西进,与清军交战,同年8月攻克汉中,杀南郑知县周蕃寿,后被清军镇压。

国民政府时期,汉中成为入蜀交通枢纽进行重点建设,中日局势紧张后,成为战略物资的转移站,在战前物资人力以及故宫博物院文物转移入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风土人情丰富多彩

汉中市居住人口以汉族为主,其余有回族、苗族、羌族、蒙古族,壮族,土家族,朝鲜族,白族,彝族,侗族,藏族,畲族,土族,哈萨克族、傣族、高山族、锡伯族等。

截止2018年末汉中市户籍总人口380.6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35.58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0.51%。

中盆地是油菜花的故乡,油菜花的天堂。汉中是我国传统的油菜种植生产基地,每年油菜种植面积超过120万亩,现已成为我国油菜种植面积规模最大的地区之一。

汉中面皮陕西汉中当地最有名的小吃,被誉为汉中风味小吃的“四绝”之首,其制作工艺于2011年列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汉中洋县盛产黑米,也是黑米的原产地。相传为西汉著名外交家张骞在洋县、城固交界处发现并选育而成。史载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由于珍稀名贵,故又有“黑珍珠”之美称。

(6)汉中历史文化专题扩展阅读

汉中市的经济发展状况

2018年, 汉中市实现生产总值1471.88亿元,比上年增长9.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5.47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702.15亿元,增长13.1%;第三产业增加值564.26亿元,增长7.4%。人均生产总值42754元,增长9.7%。

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3.0%。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2.5%,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分别为14.0%、47.7%和38.3%。与2017年相比,第一产业增加值占比下降1.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分别提高1.4个、0.4个百分点。

截至2018年,汉中市财政总收入完成120.14亿元,同口径增长10.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49.96亿元,增长9.5%。财政支出342亿元,增长9.7%。

⑦ 汉中历史

介绍少了宋代。宋代汉中张浚领导吴玠抗金,保住大宋江山是历史上内最辉煌的一页。
在南北容对峙的形势下,从全局的角度认识到汉中的地位并加以经营的,当数南宋张浚。南宋初,一个迫切的问题是宋高宗赵构"巡幸"之所的选择。当时,金兵攻势正盛。金兵南下,常起三路:东越山东而趋江淮,西越山西而攻关中,中路越中原而趋荆襄。汉中、陇西尚处二线,四川则是大后方。南宋君臣们所要做的是既能暂避金兵之锋锐,又能保持一种不失时机地进行反攻的态势。大臣们建议巡幸建康、武昌、四川、关中的都有。张浚建议巡幸汉中。他上疏宋高宗说:"汉中形胜之地,前控六路之师(南宋在关中之军),后据两川之粟,左通荆襄之财,右出秦陇之马,号令中原,必基于此。谨积粟理财,以待巡幸。"[注:《读史方舆纪要》卷五十六陕西四]张浚对汉中的经营规划充分利用了汉中与周围地区的关系。汉中的地理位置,既背靠四川大后方,又能左右伸缩,联络陇西、荆襄,流通战争资源,呼应关中、中原等前线地区的战事。这样,汉中在南方的上游地区实居枢纽性的地位。张浚之议虽未被采纳,不过,由于张浚对汉中的经营,南宋以川陕、荆襄、江淮呼应作战的一字长蛇之势却得以形成。

⑧ 汉中有哪些名胜古迹

1、张良庙

张良庙为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坐落于秦岭南坡的紫柏山麓,南距汉中101公里,北邻凤州76公里,距汉中留坝县城17公里处的庙台子街上。川陕公路横越门首,交通较为方便。2006年05月25日,张良庙作为明至清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⑨ 汉中的历史文化有哪些

汉中是长江第一大支流汉水的源头,陕南地区最大城市,是关中天水经济区和成渝回经答济区的重要连接枢纽,是西安到成都的必经之地,也是两汉三国文化的主要发祥地,素有“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的美誉。

汉中位于华夏版图之中心,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是刘邦西汉王朝的发祥地,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的军事要地,杰出的政治、军事人物张良、韩信、萧何、张鲁、诸葛亮、曹操、刘备、夏侯渊、黄忠、姜维、马超、张飞、吴玠、吴璘、方孝孺、李自成等都在汉中留下深深的足迹。汉中也诞生了伟大的“丝绸之路”外交家张骞,孕育了刚直雄烈的大汉诤臣李固,造纸术的发明者蔡伦长眠于汉中洋县。诗人李白、杜甫、陆游、欧阳修、岑参、元稹、李商隐也在秦巴山区之间游走,吟唱出彪炳文学史的瑰丽诗词墨宝。在抗日战争时期,汉中是后方重镇,陪都重庆屏障,蒋介石、李宗仁、蒋纬国、陈诚、胡宗南、祝绍周、杨虎城、美国飞虎队陈纳德这些抗战名人在汉中书写了辉煌的诗篇。——常识历史篇。

⑩ 汉中有哪些三国历史文化遗迹,略做介绍

汉中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汉中是汉文化的发祥地,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早在公元前400年以前,汉中就已设郡,迄今已有2400多年历史。著名的历史文化古迹有古汉台、拜将坛、张良庙、蔡伦墓、武侯墓、古褒斜栈道、石门十三品、灵崖寺摩崖石刻等,是两汉、三国旅游热线,其中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武侯墓、褒斜道石门及其石刻,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18处。
古褒斜栈道
在秦岭山脉中,有一条贯穿关中平原的汉中盆地的山谷,其南口曰褒,在今汉口区北25公里;北口曰斜,在眉县西南15公里,长凡235公里。自战国起,就有人在谷中凿石架木,修筑栈道,历代踵继,多次增修,后人就命名为“褒斜道”。汉武帝大加修凿褒斜道250公里,从而出现了“栈道千里,无所不通”的盛况。
褒谷山势险峻,怪石峥嵘,翠峰林立,清净幽雅,四季景色各异。清代文人王晚香将这里概括为“石门二十四景”,石门水库建成后使褒谷锦上添花。石门水库是以灌溉为主的大型水利工程,库容1.05亿立方米,灌溉50多万亩农田,发电装机4.05万千瓦。坝高88米,顶长260米双曲拱坝,造型优美,宏伟壮观,高峡平湖,碧波荡漾,游船、快艇穿梭在17公里长的人工湖上,可尽情浏览湖光山色怡人美景。山间溪流潺潺,清泉涌溢,山瀑流水叮当,水产水禽种类繁多,以大鲵、甲鱼、白鹭等最为珍贵。
褒谷石门是个天然立体文博馆。自春秋战国以来,这是沟通我国中原、西北与西南交通的要冲,在“难于上青天的蜀道”上,开凿与架设被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迹”的栈道,石门是栈道最险最奇之处。这里山上水下文物古迹荟萃。古代、近代、现代的道路建筑、水利工程、石门隧道都交织陈列在此。新建的仿古栈道独具一格,飞架在陡壁悬崖上成为古褒斜道缩影;历史上萧何月下追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典故就发生在这里;诸葛亮北伐曹魏常由此出入。开凿于东汉永平年间,采用“火烧水激”而成的石门隧洞,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工通车隧道。石门附近有汉代以来文人墨客题留摩崖石刻一百多处,最著名的“石门十三品”“国之魂宝”,被日本书道界称为“汉中石门,日本之师”。曹操“衮雪”;张良“玉盆”;郑子真“石虎”苍劲浑扑,运笔流畅,尤其《石门颂》、《石门铭》自古被作为中国书法艺术的楷模。连城山腰的连云栈道,沿途石刻林立,散布着先祖足迹,淹没于水下的褒姒铺,相传是西周褒国美女褒姒的故里。
山河堰是西汉相国萧何所筑,曹参落成,世世代代浇灌汉中的肥田沃土,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在旧址修成褒惠渠,七十年代兴建了石门水库,三个时代水利工程惠泽汉中人民,形成了汉中水文化,水工程独特风景线。
汉中市博物馆(古汉台)
汉中市博物馆是一所地方综合性博物馆,位于汉中市汉台区东大街26号,汉中市博物馆以古汉台为馆址而建立,占地面积1400平方米。其建筑主要依托古汉台原有建筑风格和布局,由自南而北逐级升高的3个院落组成。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相继修建了石门十三品展室、栈道陈列展室、东西华亭、北大门仿古建筑群,重修了望江楼、桂荫堂,整修了庭院园林,形成了以明清建筑为主的园林式风格。
史载,公元前206年,刘邦为汉王时,建都南郑(今汉中城)。刘邦自汉中发迹而得天下,遂定国号为汉。他曾驻跸的宫廷被称为汉台。汉中、汉王、汉朝、汉台,这个汉字竟一脉相承了。宋以至民国时期,汉台为汉中府署所在地。现存的高台建筑作为府署官员的娱乐场所,号为汉郡之胜。
自宋开始,古汉台作为历代汉中府署的游乐场所,一直备受汉中守土官吏的重视,相继修建了天汉楼(望江楼)、桂荫堂、东西华厅、清晖阁以及镜吾池等,成为汉中名胜古迹最为有名者,望江楼也成为汉中标志性古建筑。民国时期,曾在此创为学校和汉中图书馆,尤其是革命先烈陈浅伦,在东华厅密谋组建红29军,望江楼也是革命志士活动的重要场所。
石门汉魏十三品
在古汉台碑廊里,嵌镶着一块黑色大理石碑刻。上面八个大字“汉中石门,日本之师”,是由日本著名书法家种谷扇舟先生题写的。“汉中石门”是指陈列在汉中市博物馆的摩崖石刻精品——石门十三品。古人纪事颂德,将文字雕刻在金属器物上,如青铜器铭文;将文字雕刻在石头上,有碑、碣和摩崖。选择自然山崖为依托,稍事修整后刻上文字的,称为摩崖…详细>>
曹操题“衮雪”二字传说
衮雪二字取材于我国《汉魏十三品》书法佳作。汉建安24年(公元219年),曹操驻兵汉中褒谷口运筹国事,见褒河流水汹涌而下,撞石飞花,挥笔题写“衮雪”二字,后刻于河中巨石上流传至今。
拜将坛遗址景区
拜将坛位于古汉台西南约200米处。由南北分离的两座夯土台筑成。两台高各有三米余。面积与古汉台接近,是当年刘邦驻汉台拜韩信为汉大将军,举行隆重的授印仪式时所筑。现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韩信少事项羽未被重用,逃归刘邦,又未重用,再逃至现留坝县内的樊河边,夜间水涨不能渡,被萧何追回。萧何说服了刘邦,择良日,设坛场,拜韩信为大将。
韩信被拜为大将后,首先统帅三军“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攻取了关中;继而北征东进,逐鹿中原,百战百胜,从军事上辅佐刘邦成就了帝业,建立了西汉王朝。因此,拜将坛是汉王朝的发祥地,亦是不拘一格重用人才,得人才者得天下的历史物证。
南台下西面屹立一尊高大的石碑,正面上刻“汉大将韩信拜将坛”八个大字,背面刻诗一首:“辜负孤忠一片丹,未央宫月剑光寒。沛公帝业今何在,不及淮阴有将坛。”足以看出对于刘邦“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做法,人们是难以接受的。
南台下东边竖一高约2米的碑,是书法家舒同为拜将坛题字。碑背面刻有韩信登坛与刘邦的一段对话,摘自司马迁的《史记·淮阴侯传》。北台亭阁有国民党爱国将领冯玉祥在汉中期间的题联:“盖世勋名三杰并,登坛威望一军惊。”正是这个拜将坛,把具有军事才能的韩信推到了楚汉相争这一军事大舞台,充分展示他的才能,叱咤疆场,所向披靡,助刘邦打下半壁江山。从某种意义说,拜将坛实际上是汉王朝的奠基台。
拜将坛始建于公元前206年,是汉高祖刘邦设坛拜韩信为大将的古遗址,也是刘邦在汉敬祭天地的圣地。
刘邦在汉中设坛拜将后,由韩信统帅三军,仅用了四年半时间,就辅佐刘邦统一全国,成就帝业,建立了西汉王朝。汉人、汉字、汉文化从此发祥
张良庙
汉张留侯祠(张良庙)座落于秦岭南坡的紫柏山麓,南距汉中101公里,北邻凤州76公里,距汉中留坝县城17公里处的庙台子街上。川陕公路横越门首,交通较为方便。2006年05月25日,张良庙作为明至清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张良,字子房,汉初大臣。据《史记·留侯世家》载,张良生于城父(今安徽亳州东南),祖与父相继为韩昭侯、宣惠王等大臣。秦灭韩后,他图谋恢复韩国,结交刺客,在博浪沙(今河南原阳东南)狙击秦始皇未果.传说他逃亡至下邳(今江苏睢宁北)时,遇黄石公老人,并得《太公兵法》.秦末农民战争中,聚众归刘邦,不久游说项梁立韩贵族成为韩王,任韩司徒。项羽杀韩王后,他复归刘邦,为其出谋划策。楚汉战争期间,提出不立六国后代,联结楚将英布、韩信和秦将彭越,最后歼灭秦军。汉朝建立后,他被分封到江苏留城,是为留侯。张良与萧何、韩信为“汉初三杰”,刘邦曾称他“运筹策帷幄之中,决胜千里外”。
刘邦即位不久,先后杀掉韩信等有功之臣,张良急流勇退,来到紫柏山隐身修行,后人称此地为“辟谷”。

阅读全文

与汉中历史文化专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