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国汉代的“百戏、俗乐”是哪个历史时期传入朝鲜的
中国汉代汉抄武帝设置了临屯、乐袭浪、玄菟、真番四郡之后,中原与半岛之间的经济交往、文化交往便大规模地展开了。中国汉代的“百戏、俗乐”也传入朝鲜,至今在韩国国立乐院博物馆里还陈列有汉代流行乐器,如建鼓、祝、梧(一种木制空心敲击物)等打击乐器。可以说朝鲜半岛自古以来就不同程度地接受了中国内地的文化影响。
㈡ 清代俗乐的发展有哪些特点
除了雅乐以外,清代俗乐也有较大发展,在继承了前代民歌等俗乐文化后,民间还产版生了很多权说唱音乐曲种。与明代不同,由于清代社会已经具有资本主义经济因素的萌芽,市民阶层日益壮大,因此,清代俗乐在继承明代俗乐特点外,其音乐文化发展更具有世俗化的特点。
清代民间小曲内容丰富,虽然良莠不齐,但其影响之广,已经达到“不问男女”,“人人习之”的程度。还有,清代私人收集编辑,刊刻小曲成风,而且从民歌小曲到唱本、戏文、琴曲均有私人刊本问世。
㈢ 俗乐在汉代和魏晋时期通过哪些方式得到了发展和传扬
其实复,汉代俗乐真制正受到重视,是在汉武帝时期。据《史记》记载,汉武帝时设立了乐府,采集各地民歌。以李延年为协律都尉,由他校正音律,司马相如等数十人填词作赋,成19章之歌,用来祭祀天地或在甘泉宫欢宴宾客。这是汉乐府发达的原因之一。
后来,魏晋时期,俗乐进一步受到重视。我国历史上第一支官方组建的俗乐乐队,就是曹操铜雀台上全部由女性组成的乐队。
㈣ 汉代俗乐的发展表现了哪些主要内容
汉代俗乐的发展表现了哪些主要内容?
答案:
汉代,由于政治稳定,经专济繁荣,文化属得到了发展。世俗音乐的潮流不断发展壮大。各种音乐形式在不断出现、发展和完善之中,相和歌、鼓吹乐和百戏是汉代俗乐的主要内容,它们对当时的音乐艺术的全面发展起着推动的作用。
㈤ 俗乐是怎样产生发展的
我国音乐史也包括俗乐历史
㈥ 秦汉雅乐和俗乐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汉代以后,雅乐主要乐器如编钟、编磬、埙、篪、瑟等,已经被新兴的乐器如琵琶、横吹等所取代,雅乐的许多乐器逐渐在音乐苑囿里消失。即使在后世拟作的雅乐里,使用的乐器也掺进了许多不纯成分,如后来宫廷雅乐中有方响、云锣、铜角等。
秦汉两代的宫廷中,还有周代以来家世相传的旧乐工,还保存某些雅乐旧乐器,还能模拟一些旧时雅乐的音调。据说汉武帝时,河间献王刘德曾经献出了他所搜集的八佾之舞。
与雅乐并存的是俗乐,就是民间音乐。《诗经》中的《国风》就是周代的俗乐歌词。在古代,俗乐一直受到贵族统治者的排斥和鄙视,不允许登大雅之堂。
到了汉代,汉初的帝王对内削弱旧贵族的割据势力,对外和亲安抚,其经济和文化影响了周边地区,而边境各族文化也丰富了中原文化,构成当时的文化景观,这便促进了俗乐的发展和兴盛。
汉代俗乐是一个广收并蓄、融合众技的时代,汉代初年,高祖刘邦取得政权,返回故乡沛县时,他感慨万分,就唱起《大风》歌,原文是: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同时,刘邦也喜爱民间楚声、楚舞,后来他把俗乐舞用于宫廷祭祀。汉武帝又扩大了“乐府”机构,大力采集民间乐舞,记录了吴、楚、燕、齐、郑各地歌诗300多篇,乐府中的乐工舞人有800多名。
刘邦在平定三秦时,他曾经招募住在巴郡渝水之间的巴人为前锋,巴人英勇善战,他们那种“巴师勇锐,歌舞以凌”的气势和战斗力,赢得了汉高祖的喜爱,每次大胜也必击鼓歌舞以示庆祝,刘邦对他们的音乐非常喜爱,名为“巴渝乐舞”,巴渝乐舞与古代大曲的形成也很有渊源。
后来,巴渝乐舞被引进宫廷,便成为达官贵人家中宴享娱乐的节目。巴渝乐舞的基本形式是“执仗而舞”,是手执兵器的武舞乐,乐舞时合着鼓的节奏。汉代著名史学家班固在《汉书》中记载:
巴渝鼓员,三十六人。
这是宫廷中的巴渝乐舞,也是征伐战场上的巴渝乐舞,有多少人战斗,就有多少人歌舞,在阵前拼杀者,执盾挺戈,大声呼呵,后面伴奏者,则击鼓顿足,以增威势,这就是史书所说的“前歌后舞”。汉代著名诗人司马相如在《子虚赋》中这样描绘巴渝舞的壮观场面:
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山谷为之荡波。
后来,汉多朝廷为了接待四方使者,他们便常常派人表演巴渝乐舞。巴渝乐舞历经魏、晋、南北朝,至唐代,虽曾数易其名,仍盛演不衰。
另外,汉代齐鲁地区也有灿烂的乐舞文化。其中龙灯、扛阁在全国独树一帜。龙灯、扛阁是一种将民间的龙舞和扛阁结合在一起表演的广场舞蹈,粗犷奔放,气势恢弘。
在这一时期,每逢春节至正月十五,人们不仅在本村,还经常到邻村献艺。参加表演的多则100人,少则几十人,男女成队歌舞,表现了汉代青年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家乡的赞美之情。
其实,汉代俗乐真正受到重视,是在汉武帝时期。据《史记》记载,汉武帝时设立了乐府,采集各地民歌。以李延年为协律都尉,由他校正音律,司马相如等数十人填词作赋,成19章之歌,用来祭祀天地或在甘泉宫欢宴宾客。这是汉乐府发达的原因之一。
后来,魏晋时期,俗乐进一步受到重视。我国历史上第一支官方组建的俗乐乐队,就是曹操铜雀台上全部由女性组成的乐队。
自汉高祖灭秦后,《韶》乐又传到了汉代,汉高祖把《韶》的名字改为《文始》。在《汉书•礼乐志》《史记•孝文帝本纪》中都这样说,秦二世用《大韶》《五行》祭祀极庙,汉代祭高祖、太宗都用《文始》。由此可知,秦汉均曾把《韶》定为庙乐,使《韶》在国乐中的位置达到了极致。
到了后来的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把《韶》乐的名字又改回来了,称为《大韶》,也作为自己的庙乐。
到了南朝梁武帝时期,又把《大韶》改名为《大观》,依然作为郊庙音乐。由此可知,这时的《韶》乐虽然多次改变名字,但一直是帝王雅乐的一部分。
韶乐是我国宫廷音乐中等级最高、运用最久的雅乐,由它所产生的思想道德典范和文化艺术形式,一直影响着我国古代文明,韶乐因而被誉为“中华第一乐章”。
还有后来的《梅花三弄》也非常有名。自古以来,梅花志趣高洁,冰肌玉骨,凌寒留香,历来是文人墨客咏叹的对象。
《梅花三弄》是古代著名的俗乐代表作品,一般作笛曲或箫曲,后来被改编为琴曲。“三弄”是指同一段曲调反复演奏三次。这种反复处理旨在喻梅花在寒风中次第绽放的英姿、不曲不屈的个性和节节向上的气概。
《梅花三弄》的历史典故,是东晋大将桓伊为狂士王徽之演奏梅花三调的故事。《晋书•列传五十一》曾记载了这段典故:
王徽之应召赴东晋的都城建康,所乘的船停泊在青溪码头。恰巧桓伊在岸上过,他与王徽之并不相识。这时船上一位客人道,这就是桓野王桓伊。王徽之便命人对桓伊说:“听说先生善长吹笛,请为我吹一曲吧!”
桓伊此时已经是高官贵胄,但他也久闻王徽之的大名,便下车上船。桓伊坐在胡床上,出笛吹三弄梅花之调,高妙绝伦。
吹奏完毕,桓伊立即上车走了。宾主双方没有交谈一句话。晋人的旷达不拘礼节、磊落不着形迹,由此事可见一斑。
桓伊敦和风雅,王徽之狂狷博闻,二人相会虽然没有说一句话,却是难得的机缘。正是由于桓伊和王徽之的不期相遇,才使千古佳作《梅花三弄》诞生。
㈦ 以下哪些是春秋战国时期俗乐的发展因素
春秋(公元前8世纪--前5世纪)时期,开始出现“礼崩乐坏”的局面。春秋时期,专宗法制度渐次瓦解属,异姓不妨结盟,同姓反会相攻,宗族、血亲观念逐渐被地域性的封国观念代替,各地区原来只能在社会下层流行的当地音乐随之而取得了自己应有的地位。《诗经》中的《国风》是各诸侯国的本国歌诗,《国风》绝大部分是春秋时期的作品,正是春秋时期各地音乐逐渐复兴才出现的现象。到后来,地方音乐甚至可以取代雅乐,用于礼仪了。
㈧ 先秦韶乐传承与俗乐有哪些发展
《韶》乐史称“舜乐”
㈨ 汉代俗乐发展
汉代俗乐是种民间音乐的泛称,宫廷中宴会时所用的俗乐 如“燕乐”“雅乐”是统治阶级制定的回典礼答乐舞。有著名琴曲《广陵散》《酒狂》《高山》《流水》《梅花三弄》等,琵琶曲《阳春古曲》《平沙落雁》《霓裳曲》,丝竹曲《春江花月夜》《老八板》,广东音乐《旱天雷》《雨打芭蕉》等,以及大量的寺院音乐、各地各种乐曲,其中不少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珍宝。
㈩ 秦汉时期俗乐发展和变化是什么
与雅乐并存的是俗乐,就是民间音乐。《诗经》中的《国风》就是周代回的俗乐歌词。在古代,俗乐一答直受到贵族统治者的排斥和鄙视,不允许登大雅之堂。
到了汉代,汉初的帝王对内削弱旧贵族的割据势力,对外和亲安抚,其经济和文化影响了周边地区,而边境各族文化也丰富了中原文化,构成当时的文化景观,这便促进了俗乐的发展和兴盛。
汉代俗乐是一个广收并蓄、融合众技的时代,汉代初年,高祖刘邦取得政权,返回故乡沛县时,他感慨万分,就唱起《大风》歌,原文是: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同时,刘邦也喜爱民间楚声、楚舞,后来他把俗乐舞用于宫廷祭祀。汉武帝又扩大了“乐府”机构,大力采集民间乐舞,记录了吴、楚、燕、齐、郑各地歌诗300多篇,乐府中的乐工舞人有800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