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生态文明的提出,从历史的角度看,源于()
生态抄文明的提出,从历史的角度看,源于生态危机威胁到人类生死存亡的根本利益。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
Ⅱ 请概括中国历史文化的生态环境和影响。
中国历史文化与现代社会和生活总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历史文化重伦理,倡导道德至上,强调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其中孝道是最基本的,“百善孝为先”,孝道的推广衍化便有了老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现代社会依然提倡尊老爱幼,孝顺父母,睦邻友好。现在社会要求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把德置于首位,也是历史文化在现实社会的具体反映。古人讲“厚德载物”,孔子就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老子也认为,自然无为便是德,“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中国历史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也是从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的历史遗产。它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发生、演化的历史,而且作为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道德情操、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具有强大的遗传性,渗透在每一位中国人的血脉中,制约着今日之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为建设今天中国的新文化提供了历史的基础和客观依据,它对现实社会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历史文化是增强民族自信心的基石, 是构建良好民族心理的基础,是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的精神资源 ,是促进世界走向大融合的重要思想源泉 。尤其是中国历史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及和平思想中的“贵和”、“持中”,看重和谐,坚持中道,是与以奥林匹克精神为代表的世界大同思想一脉相承的,北宋时期的学者张载概括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绝学,为万事开太平”的中国文化精神,成为建立和谐国家、和谐世界的思想源泉。
消极影响:
“尊官贵长”的传统对现代民主精神的负面影响 、人治传统对现代法制精神的负面影响
、重农抑商对现代商品经济的负面影响 。
参考:http://..com/question/214623565.html
Ⅲ 文化生态的传说
生态文化就是从人统治自然的文化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这是人的价值观念根本的转变,这种转变解决了人类中心主义价值取向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取向。生态文化重要的特点在于用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去观察现实事物,解释现实社会,处理现实问题,运用科学的态度去认识生态学的研究途径和基本观点,建立科学的生态思维理论。通过认识和实践,形成经济学和生态学相结合的生态化理论。生态化理论的形成,使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逐步增加生态保护的色彩。
生态文化是新的文化,要适应新的世界潮流,广泛宣传,提高人们对生态文化的认识和关注,通过传统文化和生态文化的对比,提高人们对生态文化的兴趣,有利于资源的开发,保护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促进经济发展,造福于子孙。
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人类的生存环境有三,即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文化生态环境主要由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构成。“文化生态”,是指由构成文化系统的诸内、外在要素及其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生态关系。
文化生态是一个比自然生态更为复杂的系统。她既包括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也包括人的科学文化素质。既有几千年历史文化积淀形成的传统,又面临外来文化的冲击,面临文化创新的重要课题。文化生态建设既有文化产品硬件生产的任务,更有塑造美好心灵的软环境建设的任务。
人类区别于其它生物的是,人不但具有自然属性,同时还具有社会属性;人不但是自然人,同时也是社会人;人类的居住空间,不仅是一个自然空间,同时也是一个人文空间,带有鲜明的历史传承性和鲜明的民族特性。因此,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外界条件的总和的生态环境,除了生物、非生物、地理和人为因素之外,还包括文化因素。涵盖生活方式、历史传统、风俗习惯、民间工艺等方面,还包括富于表征的内容的聚落形式和建筑风格等等。
文化具有二重性,它既是人类生存发展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又对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因此,人类的生存发展离不开良好的自然生态,人类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同样也离不开良好的文化生态。文化生态所蕴含的丰富的历史意义、文化意义和社会意义,对于人性的形成、人的素质和品格的培养,以及不同民族性格与精神的造就,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人类破坏自己生活的文化生态,割断生活的历史文化传统,其后果可能不像破坏自然生态那样直接,但却会深远地影响到自身的发展。
20世纪是大工业时代,21世纪进入信息化时代和全球化时代,时代的变迁使我们的文化生态也发生了变化。
大工业时代的文化是围绕着生产展开的,围绕生产展开的文化比较强调社会意志、团体意志和团体道德,它更多的是为了教化的功能而展开的。在全球化时代和信息化时代,文化是围绕着消费展开的。围绕消费展开的文化更多地与休闲娱乐和个人意志的张扬相关联。
一个国家,商业化对于文化的提升作用是很明显的,但商业化也容易导致文化的低俗化。低俗化和文化的本质是相背的,低俗化的文化产品不可取。不可排除商业化对传播文明不可低估的作用,它在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历程中也应该堂而皇之地合理存在,然而,因为商业化是以追求经济利润最大化为目的,从而也会导致文化产品生产者追求受众群的最大化。有着很强的商业化操作痕迹的文化产品,不追求深度的意义、价值,只是供受众消费、消遣、娱乐。忽略了文化传播的精神文明的实质。商业性的大众文化的传播大大满足了主体意识越来越强烈的现代人;而这种满足的结果又使文化的商业价值得到迅速飙升。两者相得益彰,互为因果。因为使用“大数法则”满足大多数人的内容得到优先对待。一切都是追求,一切目的都是为了获得最高的收视率,最高的发行量,最高的点击率,最终赢得投资商的滚滚财源。然而,虚假的繁荣背后是文化生态的沙化。
文化生态需要平衡。曾担任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的阿瑟•奥肯坚持一个基本立场:社会需要市场,社会必须约束市场;商业之外的各种价值都必须得到保护,以免受到金钱尺度这个潜在暴君的侵犯。
文化是一个国家是否能够和世界上其他民族比肩站立的一个最基本的基础。有人说,中国的电影进入了西方的主流院线。但外国每年有多少大片进来?不要说欧美国家,连亚洲地区,韩国、日本进入中国的文化产品和中国进入他们国家的文化产品,在数量上也不能同日而语。数量说明趋势。全球化的未来体现在年轻一代,不是我们在影响西方,而是西方在影响我们;不是西方更理解和接近我们,而是我们更理解和接纳西方。
好莱坞来了,带着咄咄逼人的文化扩张,来自我们民间的传统故事《花木兰》被迪斯尼改编成动画片,动画片《花木兰》很多人都爱看,但是,仔细看过之后,你就会发现动画片中的花木兰已经不是中国传统印象中的花木兰了,除了视觉形象的东方元素符号之外,她骨子里是典型的西方女子。中国人耳熟能详的经典题材被美国人演绎,它篡改了我们的文化精神。美国是用自己的文化想象和演绎装进了这个名叫“花木兰”的瓶子里,然后大声吆喝着,出口到中国来大赚其钱。更为关键的是,她在潜移默化中侵蚀了下一代,孩子们头脑中被植入了美国式的思想理念。好莱坞陆续对《杨家将》、《西游记》、《孙子兵法》等一系列中国经典篡改完毕推进市场后,我们的年轻一代该怎样理解我们自己的传统经典?
好莱坞是一个文化工厂,不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它并不是在从事文化保护计划。好莱坞挖掘的虽然是中国的历史题材,但着意的却是未来的市场和文化传播。他们挖掘新题材的冲动都是为了满足自己对商业利润的追求和攫取,是为了分食世界电影市场的大蛋糕,他们用西方的价值观念和文化标准来打造我们传统的民族题材,并按照他们娴熟的商业逻辑来进行运作,并推向世界。他们将一个东方的、中国的、民族的、传统的文化题材处理成一个西方的、美国的、好莱坞的和后现代的电影文本。
与好莱坞咄咄逼人的文化扩张相比,面对这些已经融入我们民族血脉深处的文化资源,我们与国外艺术家们对中国传统题材的热衷的态度相比,着实应该深刻思考。
不可再生性是文化生态的特点之一。许多传统风格一旦变异,历史文化遗产一旦毁损,人居环境一旦破坏,这将是人类文明的损失和历史的遗憾。这不应该是现代化的结果,而是对现代化的一种扭曲,其损害的将是人类自身。从这一点上来讲,保护文化生态的重要性是非常深远的。
创新是有效的保护。用伽达默尔的话来说就是:“传统并不是我们继承得来的一宗现成之物,而是我们自己把它生产出来的,因为我们理解着传统的进展并且参与在传统的进展之中,从而也就靠我们自己进一步规定了传统”。努力组建良好的新的文化生态环境,在扬弃地继承先辈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在更为复杂的社会实践中,不断以新的成果来充实其内容、丰富其内涵、增加其要素,甚至重组传统的功能结构,使之成为具有崭新形态的、与我们的时代相适应并反映历史走向的新传统,从而把传世之宝与现代新观念聚合,并转化、升华为现实的巨大凝聚力和内驱力,使深厚的历史底蕴挥发出浓郁的时代气息。
Ⅳ 解答 我国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中的生态文化元素________,挖掘并________我国历史文化和
之心儒解答正确答案:C
解析
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空。该空搭配“生态文化元素”版,A项“吸取”、权B项“提取”和C项“汲取”均可以搭配。D项“记取”指记住,多搭配教训、嘱咐等,不搭配“生态文化元素”,排除D项。
第二步,再看第三空。该空搭配“许多”。A项“启蒙”指使初学的人得到基本的、入门的知识;B项“启动”指开始工作、开始实施或进行,皆不能搭配“许多”,排除A项和B项。C项“启迪”指开导、启发,置于此处搭配“许多”表示带给我们许多启发,符合语境。锁定答案C项。
第三步,验证第一空。“俯拾皆是”指只要低下头来捡取,到处都是。填入该空表示我国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中的生态文化元素很多,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C选项。
Ⅳ 请概括中国历史文化的生态环境和影响
查不到
历史:汉语词语,含义有三:
1.记载和解释作为一系列人类进程历史事件内的一门容学科。
2.沿革,来历。
3.过去的事实。
历史,简称史,一般指人类社会历史,它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多数时候也是对当下时代的映射。如果仅仅只是总结和映射,那么,历史作为一个存在,就应该消失。历史的问题在于不断发现真的过去,在于用材料说话,让人如何在现实中可能成为可以讨论的问题。[1] 历史是延伸的。历史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是人类文明的轨迹。
Ⅵ 什么是文化生态
生态文化
生态文化就是从人统治自然的文化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这是人的价值观回念根本的转答变,这种转变解决了人类中心主义价值取向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取向。生态文化重要的特点在于用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去观察现实事物,解释现实社会,处理现实问题,运用科学的态度去认识生态学的研究途径和基本观点,建立科学的生态思维理论。通过认识和实践,形成经济学和生态学相结合的生态化理论。生态化理论的形成,使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逐步增加生态保护的色彩。
生态文化是新的文化,要适应新的世界潮流,广泛宣传,提高人们对生态文化的认识和关注,通过传统文化和生态文化的对比,提高人们对生态文化的兴趣,有利于资源的开发,保护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促进经济发展,造福于子孙。
Ⅶ 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对建设生态活力城市有何重要意义
该语言针对上述复问题,借助国内制外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城市建设经验,从区域研究的角度入手,并以呼和浩特市为例,对干旱半干旱地区历史文化名城城市生态建设进行研究,采用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社会、经济、自然等三个方面对呼和浩特的生态建设进行深入的研究.该文在撰写过程中,借助GIS软件、社会科学软件、计量学、数理统计学手段及生态城市理论、系统工程理论、环境科学等理论进行研究,从而得出呼和浩特生态城市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在辨识呼和浩特生态城市建设制约因子的前提下,提出了具体的发展对策.希望通过呼和浩特生态城市建设研究,探索出一条符合北方历史文化名城并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不断优化的"双赢"目标的城市可持续发展之路.
Ⅷ 文化生态的词语释义
词语文化生态
读音wén huà shēnɡ tài
释义
① 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回质财富 和精答神财富所显露的美好的姿态或生动的意态。
② 狭义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具有民族性。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每一种文化都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连续性,决定文化的发展也具有连续性和历史继承性。
③ 泛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状况和环境。
例句
殷谦:“保护与重视文化生态环境还要依靠人的自觉性,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光着膀子搂住圣人雕像的脖子拍照,甚至骑在黄帝的头上张牙舞爪,然后把吃剩下的垃圾都统统甩到仲尼先生的脸上,那我们还谈什么重视文化生态?如果有钱就能在黄帝陵撒泡尿,那我们还谈什么保护文化生态?”
Ⅸ 怎样理解"文化生态"的意义
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人类的生存环境有三,即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文化生态环境主要由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构成。“文化生态”,是指由构成文化系统的诸内、外在要素及其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生态关系。
文化生态是一个比自然生态更为复杂的系统。她既包括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也包括人的科学文化素质。既有几千年历史文化积淀形成的传统,又面临外来文化的冲击,面临文化创新的重要课题。文化生态建设既有文化产品硬件生产的任务,更有塑造美好心灵的软环境建设的任务。
人类区别于其它生物的是,人不但具有自然属性,同时还具有社会属性;人不但是自然人,同时也是社会人;人类的居住空间,不仅是一个自然空间,同时也是一个人文空间,带有鲜明的历史传承性和鲜明的民族特性。因此,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外界条件的总和的生态环境,除了生物、非生物、地理和人为因素之外,还包括文化因素。涵盖生活方式、历史传统、风俗习惯、民间工艺等方面,还包括富于表征的内容的聚落形式和建筑风格等等。
文化具有二重性,它既是人类生存发展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又对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因此,人类的生存发展离不开良好的自然生态,人类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同样也离不开良好的文化生态。文化生态所蕴含的丰富的历史意义、文化意义和社会意义,对于人性的形成、人的素质和品格的培养,以及不同民族性格与精神的造就,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人类破坏自己生活的文化生态,割断生活的历史文化传统,其后果可能不像破坏自然生态那样直接,但却会深远地影响到自身的发展。
20世纪是大工业时代,21世纪进入信息化时代和全球化时代,时代的变迁使我们的文化生态也发生了变化。
大工业时代的文化是围绕着生产展开的,围绕生产展开的文化比较强调社会意志、团体意志和团体道德,它更多的是为了教化的功能而展开的。在全球化时代和信息化时代,文化是围绕着消费展开的。围绕消费展开的文化更多地与休闲娱乐和个人意志的张扬相关联。
一个国家,商业化对于文化的提升作用是很明显的,但商业化也容易导致文化的低俗化。低俗化和文化的本质是相背的,低俗化的文化产品不可取。不可排除商业化对传播文明不可低估的作用,它在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历程中也应该堂而皇之地合理存在,然而,因为商业化是以追求经济利润最大化为目的,从而也会导致文化产品生产者追求受众群的最大化。有着很强的商业化操作痕迹的文化产品,不追求深度的意义、价值,只是供受众消费、消遣、娱乐。忽略了文化传播的精神文明的实质。商业性的大众文化的传播大大满足了主体意识越来越强烈的现代人;而这种满足的结果又使文化的商业价值得到迅速飙升。两者相得益彰,互为因果。因为使用“大数法则”满足大多数人的内容得到优先对待。一切都是追求,一切目的都是为了获得最高的收视率,最高的发行量,最高的点击率,最终赢得投资商的滚滚财源。然而,虚假的繁荣背后是文化生态的沙化。
文化生态需要平衡。曾担任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的阿瑟•奥肯坚持一个基本立场:社会需要市场,社会必须约束市场;商业之外的各种价值都必须得到保护,以免受到金钱尺度这个潜在暴君的侵犯。
文化是一个国家是否能够和世界上其他民族比肩站立的一个最基本的基础。有人说,中国的电影进入了西方的主流院线。但外国每年有多少大片进来?不要说欧美国家,连亚洲地区,韩国、日本进入中国的文化产品和中国进入他们国家的文化产品,在数量上也不能同日而语。数量说明趋势。全球化的未来体现在年轻一代,不是我们在影响西方,而是西方在影响我们;不是西方更理解和接近我们,而是我们更理解和接纳西方。
好莱坞来了,带着咄咄逼人的文化扩张,来自我们民间的传统故事《花木兰》被迪斯尼改编成动画片,动画片《花木兰》很多人都爱看,但是,仔细看过之后,你就会发现动画片中的花木兰已经不是中国传统印象中的花木兰了,除了视觉形象的东方元素符号之外,她骨子里是典型的西方女子。中国人耳熟能详的经典题材被美国人演绎,它篡改了我们的文化精神。美国是用自己的文化想象和演绎装进了这个名叫“花木兰”的瓶子里,然后大声吆喝着,出口到中国来大赚其钱。更为关键的是,她在潜移默化中侵蚀了下一代,孩子们头脑中被植入了美国式的思想理念。好莱坞陆续对《杨家将》、《西游记》、《孙子兵法》等一系列中国经典篡改完毕推进市场后,我们的年轻一代该怎样理解我们自己的传统经典?
好莱坞是一个文化工厂,不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它并不是在从事文化保护计划。好莱坞挖掘的虽然是中国的历史题材,但着意的却是未来的市场和文化传播。他们挖掘新题材的冲动都是为了满足自己对商业利润的追求和攫取,是为了分食世界电影市场的大蛋糕,他们用西方的价值观念和文化标准来打造我们传统的民族题材,并按照他们娴熟的商业逻辑来进行运作,并推向世界。他们将一个东方的、中国的、民族的、传统的文化题材处理成一个西方的、美国的、好莱坞的和后现代的电影文本。
与好莱坞咄咄逼人的文化扩张相比,面对这些已经融入我们民族血脉深处的文化资源,我们与国外艺术家们对中国传统题材的热衷的态度相比,着实应该深刻思考。
不可再生性是文化生态的特点之一。许多传统风格一旦变异,历史文化遗产一旦毁损,人居环境一旦破坏,这将是人类文明的损失和历史的遗憾。这不应该是现代化的结果,而是对现代化的一种扭曲,其损害的将是人类自身。从这一点上来讲,保护文化生态的重要性是非常深远的。
创新是有效的保护。用伽达默尔的话来说就是:“传统并不是我们继承得来的一宗现成之物,而是我们自己把它生产出来的,因为我们理解着传统的进展并且参与在传统的进展之中,从而也就靠我们自己进一步规定了传统”。努力组建良好的新的文化生态环境,在扬弃地继承先辈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在更为复杂的社会实践中,不断以新的成果来充实其内容、丰富其内涵、增加其要素,甚至重组传统的功能结构,使之成为具有崭新形态的、与我们的时代相适应并反映历史走向的新传统,从而把传世之宝与现代新观念聚合,并转化、升华为现实的巨大凝聚力和内驱力,使深厚的历史底蕴挥发出浓郁的时代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