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导弹的发展历史是什么
导弹的起源与火药和火箭的发明密切相关。火药与火箭是由中国发明的。南宋时期,不迟于12世纪中叶,火箭技术开始用于军事,出现了最早的军用火箭。约在13世纪,中国火箭技术传入阿拉伯地区及欧洲国家。
18、19世纪火箭武器进展不大,直到1926年,美国才第一次发射了一枚无控液体火箭。20世纪30年代,由于电子、高温材料及火箭推进剂技术的发展,为火箭武器注入了新的活力。
20世纪30年代末,德国开始火箭、导弹技术的研究,并建立了较大规模的生产基地,1939年发射了A—1、A—2、A—3导弹,并很快将研制这种小型导弹的经验应用到V—1导弹和V—2导弹上。
1944年6~9月德国向伦敦发射了V—1、V—2导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德国首先在实战中使用了V-1和V-2导弹,从欧洲西岸隔海轰炸英国。V-1是一种亚音速的无人驾驶武器,射程300多公里,很容易用歼击机及其他防空措施来对付。
V-2是最大射程约320公里的液体导弹,由于可靠性差及弹着点的散布度太大,对英国只起到骚扰的作用,作战效果不大。但V-2导弹对以后导弹技术的发展起了重要的先驱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德国还研制了“莱茵女儿”等几种地空导弹,以及X—7反坦克导弹和X—4有线制导空空导弹,但均未投入作战使用。
弹道式地地导弹是发展最迅速的一类导弹,40年代后期,美国和苏联分别用德国的器材装配了一批V-2导弹做试验,并着手提高它的射程和制导精度。
50年代出现了一批中程和远程液体导弹,这批导弹的特点是采用了大推力发动机,多级火箭,使射程增加到几千公里,核战斗部的威力达到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吨梯恩梯(TNT)当量,已成为一种极具威慑力的武器。
但由于氧化剂仍是液氧,制导系统的精度还不很高,导弹还是在地面发射的,地面设备复杂,发射准备时间长,生存能力不高。所以这批导弹只解决了有无问题,还不是有效的作战武器。
60年代改用了可贮存的自燃液体推进剂或固体推进剂,制导系统使用了较高精度的惯性器件,发射方式改为地下井发射或潜艇发射。这些变动简化了武器系统,缩短了反应时间,提高了生存能力,使导弹成为可用于实战的武器。
此后,导弹技术集中到多弹头导弹的发展,一个导弹运载几个甚至十几个子弹头,每个子弹头可以瞄准各自的目标。这样,不增加导弹的数量,就能大幅度增加弹头的数量,提高了突破反导弹防御体系的概率,增加了受到一次打击以后生存下来的弹头数,也给打击更多的目标提供了可能。
多弹头分导的技术基础是高精度制导系统和小型核装置的研制成功。美国首先于1970年在“民兵”Ⅲ导弹上实现了带3个子弹头,随后美、苏在新研制的远程导弹上都采用了这项技术。
随着进攻性导弹精度的提高和侦察能力的完善,从固定基地发射的导弹越来越难以保证自身的安全。采用加固的办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生存能力低的问题。
机动发射方式效果更好一些较小的导弹多采用机动发射。大型多弹头导弹比较笨重,陆地机动发射会遇到许多困难。一些国家转而研制便于机动发射的小型单弹头洲际导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50年代初,导弹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各国从德国的V—1、V—2导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作战使用中,意识到导弹对未来战争的作用。美、苏、瑞士、瑞典等国在战后不久,恢复了自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已经进行的导弹理论研究与试验活动。
英、法两国也分别于1948和1949年重新开始导弹的研究工作。自50年代初起,导弹得到了大规模的发展,出现了一大批中远程液体弹道导弹及多种战术导弹,并相继装备了部队。1953年美国在朝鲜战场曾使用过电视遥控导弹。但这时期的导弹命中精度低、结构质量大、可靠性差、造价昂贵。
60年代初到70年代中期,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现代战争的需要,导弹进入了改进性能、提高质量的全面发展时期。战略弹道导弹采用了较高精度的惯性器件,使用了可贮存的自燃液体推进剂和固体推进剂,采用地下井发射和潜艇发射,发展了集束式多弹头和分导式多弹头,大大提高了导弹的性能。
巡航导弹采用了惯性制导、惯性-地形匹配制导和电视制导及红外制导等末制导技术,采用效率高的涡轮风扇喷气发动机和比威力高的小型核弹头,大大提高了巡航导弹的作战能力。
战术导弹采用了无线电制导、红外制导、激光制导和惯性制导,发射方式也发展为车载、机载、舰载等多种,提高了导弹的命中精度、生存能力、机动能力、低空作战性能和抗干扰能力。
70年代中期以来,导弹进入了全面更新阶段。为提高战略导弹的生存能力,一些国家着手研究小型单弹头陆基机动战略导弹和大型多弹头铁路机动战略导弹,增大潜地导弹的射程,加强战略巡航导弹的研制。
发展应用“高级惯性参考球”制导系统,进一步提高导弹的命中精度,研制机动式多弹头。以陆基洲际弹道导弹为例,从1957年8月21日苏联发射了世界第一枚SS—6洲际弹道导弹以来,世界上一些大国共研制了20多种型号的陆基洲际弹道导弹。
30多年来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表1)。在此期间,战术导弹的发展出现了大范围更新换代的新局面。其中几种以攻击活动目标为主的导弹,如反舰导弹、反坦克导弹和反飞机导弹,发展更为迅速,约占70年代以来装备和研制的各类战术导弹的80%以上。
面对尖锐激烈的国际斗争环境,为了维护国家的独立与领土完整,为了自卫,中国自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研制导弹。经过20多年的努力,1966年10月27日进行了首次导弹核武器试验,1980年5月18日成功地发射了洲际弹道导弹,1982年10月成功地发射了潜地导弹。
1999年8月2日发射了新型车载远程地地战略弹道导弹。中国已经研制并装备了不同类型的中远程、洲际战略弹道导弹,及其他多种类型的战术导弹。
导弹自第二次世界大战问世以来,受到各国普遍重视,得到很快发展。导弹的使用,使战争的突然性和破坏性增大,规模和范围扩大,进程加快,从而改变了过去常规战争的时空观念,给现代战争的战略战术带来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导弹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高度集成,它的发展既依赖于科学与工业技术的进步,同时又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因而导弹技术水平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军事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另外,导弹技术还是发展航天技术的基础。自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来,世界各国已研制成功150余种运载火箭,共进行了4000余次航天发射活动。
火箭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从第一颗人造卫星的83.6千克发展到10010千克以上;火箭的飞行轨道从初期的近地轨道发展到太阳系深空间轨道。
以运载火箭为主要支撑的航天技术已发展成为一种新兴高技术产业,它是人类对外层空间环境和资源的高级经营,是一项开拓比地球大得多的新疆域的综合技术,它不仅为人类利用开发太空资源提供技术保障,而且还为人类现代文明的信息、材料和能源3大支柱作出开拓性贡献,给世界各国带来了巨大的政治、社会与经济效益。
因此,当今世界的航天技术领域已成为各技术先进的大国角逐的重要场所。综观世界各国航天技术发展史,几乎都是与液体弹道导弹技术的发展紧密相关的。
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载火箭,是由SS—6液体洲际弹道导弹改装成的,以后又在此基础上逐步发展了“东方”号、“联盟”号和“能源”号等运载火箭,在航天活动中取得了巨大成功;美国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载火箭,也是以“红石”液体弹道导弹为基础改制成的,以后又在“雷神”、“宇宙神”、“大力神”等液体弹道导弹的基础上发展了“雷神”、“宇宙神”、“大力神”、“德尔塔”等系列运载火箭。
西欧诸国早期联合研制的“欧洲”号火箭,也是以英国的“蓝光”液体弹道导弹为基础,直到20世纪80年代又发展研制成功“阿里安”系列运载火箭。同样,中国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也是在液体弹道导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展望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世界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新的国际形势,新的军事科学理论(包括新的战争理论),新的军事技术与工业技术成就,必将为导弹武器的发展开辟新的途径。未来的战场将具有高度立体化(空间化)、信息化、电子化及智能化的特点,新武器也将投入战场。
为了适应这种形势的需要,导弹正向精确制导化、机动化、隐形化、智能化、微电子化的更高层次发展。战略导弹中的洲际弹道导弹的发展趋势是:采用车载机动(公路和铁路)发射,以提高生存能力;加固固定发射提井,以提高抗核打击能力;提高命中精度,以直接摧毁坚固的点目标;采用高性能的推进剂和先进的复合材料,以提高“推进-结构”水平;寻求反拦截对策,并在导弹上采取相应措施。
20世纪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美、俄两国服役的部分洲际弹道导弹性能将得到很大提高。战术导弹的发展趋势是:采用精确制导技术,提高命中精度并减少附带伤害;携带多种弹头,包括核弹头、多种常规弹头(如子母弹头等)和特种弹头(如石墨战斗部),提高作战灵活性和杀伤效果;既能攻击固定目标也能攻击活动目标;提高机动能力与快速反应能力;采用微电子技术,电路功能集成化,小型化,提高可靠性;采用新型发动机以提高导弹的机动性和打击的突然性;实现导弹武器系统的系列化、模块化、标准化;简化发射设备,实现侦察、指挥、通信、发射控制、数据处理一体化。
Ⅱ 中国导弹的发展历史
1964年6月.我国设计的中近程地地导弹在西北地区讲行飞行试验获得成功.
1966年10月装有核弹回头的中近答程地地导弹点火发射.核禅头核弹头在预定地点上空实现了核爆炸。我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
1966年,我国战略导弹部队组建。
1970年1月30日,东风-4中远程弹道导弹发射试验成功。
1980年末,巨浪-1完成增程任务,射程从2,000公里增加到3,000公里。
1986年,用东风-4弹道导弹进行多弹头分导式重返大气层的第一次试验。
1989年8月,东风-21固体燃料弹道导弹以机动方式发射成功。
1992年,M-11战术弹道导弹定型生产并出口吨。
1999年8月2日,中国对外宣布试射“新型远程导弹”成功。
Ⅲ 我国导弹发展史
我国航天科技工业跟踪世界航天的风雨历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取得了辉煌成就,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拼搏腾飞、屹立于世界的发展道路。
50年代中期,毛泽东主席和党中央发出“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周恩来总理组织制定了包括火箭技术在内的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
1956年刚从国外回国不久的火箭专家钱学森博士提出我国发展导弹技术的建议。中央作出决策,在钱学森的主持下,集中30多名专家和100多名应届大学生,组成最初的科研队伍,在十分简陋的条件下,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开始攀登航天技术高峰。
在聂荣臻元帅的直接领导下,1956年10月8日我国建立了国防部第五研究
院,开始利用苏联的援助,通过仿制,学习自行设计的本领。
1960年8月,苏联单方面撕毁合同,下令召回全部在华的苏联专家,导弹资料被带走。由于绝大多数人没有接触过导弹,对导弹内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几乎不了解,更谈不上设计、研制导弹了。面对巨大的困难,我国科技人员和工人发愤图强,刻苦钻研,突破了重重难关。 1960年11月5日,我国仿制的第一枚近程地地导弹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它的发射试验成功,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的一个转折点。
1964年6月29日我国独立研制的中近程导弹腾空飞起,沿着预定弹道飞行,命中目标。这是中国战略导弹发展的良好开端。
6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刚刚起步的航天事业频传捷报:1966年我国导弹核武器发射试验成功;1970年我国中程和中远程导弹相继完成飞行试验;1971年洲际导弹飞行试验基本成功。
最令世界震惊的是,1977年,我国决定1980年向太平洋海域试验发射9000千米以上的远程运载火箭。1980年5月18日上午11时45分,随着一声山崩海啸般的轰响,一枚巨型火箭拔地而起,划破万里长空,直飞南太平洋。经过30分钟的飞行,远在万里之外的火箭落区传来火箭准确溅落在预定海域的喜讯,我国远程运载火箭全程飞行试验获得圆满成功,为征服太空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风雨历程,凝聚了无数科技人员的心血,他们的辛勤付出换来的是祖国国防力量的壮大,让我们从对历史的回顾中,表达对他们的无限敬意。
东风-2型导弹,是一种机动发射、单级、使用液体燃料、携带核弹头的弹道导弹,首发试验于1965年。开发目的是拥有打击日本国土的能力。这是我国第一种正式装备部队的弹道导弹。
东风-3型(又称CSS-2型)导弹,是一种机动发射、单级、使用液体燃料的中程弹道导弹,射程可覆盖菲律宾的美军基地。该型导弹于1969年开始服役,携带一枚当量约100-300万吨的核弹头。据传,1986年7月,我国开始了东风-3型多弹头系统的研究,改进后的型号可以携带多弹头,当量约5-10万吨,分别攻击不同的目标。
东风-4型(又称CSS-3型)导弹,是一种机动发射、两级、使用液体燃料的中程弹道导弹,可以覆盖关岛的美军基地,经改进后射程可以覆盖莫斯科。1985年对该型导弹的控制软件作了改进,在命中精度上得到了一定提高。
东风-5型(又称CSS-4型)导弹,是一种使用液体燃料的远程洲际弹道导弹,1971年进行了首次试验。该型导弹射程可以打击到美国的西部区域。1983年,该型导弹经过改进,进一步提高了射程,换装了更精确的制导系统,命名为东风-5A。该型导弹自身携带液体燃料(无须战时灌装),贮存于地下发射井中,随时可以发射。1986年,东风-5型导弹进行了分导弹头试验。
CSS-N-3潜射弹道导弹(巨浪导弹),是1969年到70年间开始发展的潜射弹道导弹,经过十年的发展,1982年成功地进行导弹水下发射。如此长的孕育期主要是受制于固态燃料的开发以及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计划。CSS-N-3是两节推进的导弹,携带一枚当量在20万吨到100万吨的弹头。据传,它是改自陆基洲际弹道导弹东风五型导弹。每艘夏级潜艇上配置两列合计12枚CSS-N-3导弹,其大小与性能约与美国早期北极星。
Ⅳ 中国导弹发展史中最具代表性的几种类型的导弹都叫什么
中国第一枚导弹
1960年11月5日,中国仿制的第一枚近程导弹发射成功。1962年3月初,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枚导弹运往酒泉发射场。3月21日,导弹发射失败,后经认真总结,找到了问题症结。1964年6月29日,修改设计后的导弹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第一枚国产中程导弹
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开始新型号中程导弹的研制工作,这个型号从1965年3月结束方案设计阶段,相继转入初步设计、技术设计、试制生产、地面综合试验等阶段,到1966年底进行首次飞行试验,仅用了一年零九个月的时间。
自行研制的第一枚飞航导弹
1960年初,中国开始仿制飞航式导弹,1966年底仿制的第一个海防战术导弹型号——上游一号舰舰导弹正式投入批量生产,并装备了海军部队,结束了中国海军有舰无弹的历史。1971年开始自行研制全新的导弹——鹰击八号。鹰击八号为高亚音速超低空掠海飞行、两级固体火箭发动机、小型多用途导弹。 1979年11月,鹰击八号导弹首发飞行成功
1980年5月18日上午10时,由中国西北部的酒泉发射场向太平洋中部吉尔伯特群岛以南(即以南纬7度零分、东经171度33分为中心,半径70海里圆形海域范围)的公海上发射全射程洲际弹道导弹“东风五号”,导弹飞行约30分钟,弹道最高点1 000多千米,射程超过9 000千米。中国首次全程发射洲际导弹一举成功,成为继美、苏之后第三个拥有洲际导弹的国家。
Ⅳ 中国导弹艇有哪些发展的历史
20世纪90年代中期,“台独”势力导致两岸局势恶化,维护祖国统一成为中专国海军的首要任属务。这个任务也导致了导弹艇的变革。台湾海峡不适合大型舰艇活动,海峡最大宽度为130千米,最狭窄处只有90多千米,两岸有数百个反舰导弹发射装置瞄准其中航行的目标。
20世纪90年代中期曾经在美国海军服役,并担任电子侦察机飞行员的吉·罗伯特估计,海峡内任何一方的目标会平均遭受100个信号的照射,可见技术兵器密度之大。而导弹艇在海峡内活动却很有价值,不仅能够打击环岛航行的目标,遏制敌方对大陆沿海目标的袭击,还能遂行袭岸作战,打击岸上目标。
导弹艇低矮的侧影和高速航行浪的掩盖,使得雷达截获几率降低,同时侦察定位误差都会增大。尤其台湾海军“海鸥”级吨位的导弹艇这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因此中国海军需要赋予导弹艇新的作战使命。
早期建造的两型导弹艇以及70年代初期试验建造的新型导弹艇,都是以反舰制海作战为设计方向,相关武器系统都是按照反舰作战配备。
Ⅵ 中国导弹的发展历程与发达国家的对比
我国的导弹起步较早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研制,由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同志带领回的“两弹一星答 ”工程使我国导弹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代表作有东风1 、2、3、4等系列导弹,但同时因为文化大革命影响进展缓慢,但改革开放后发展迅速1980年洲际导弹东风5 发射成功·····导弹技术一直是中国的强项,就如现在的代表作东风31A洲际导弹 东风-16··等等 射程、精度 变轨等都是非常先进的,技术与美俄同步 “二炮”可谓让敌人闻风丧胆的部队靠的就是先进的导弹,
Ⅶ 中国核弹发展史(要有多详细就多详细)
我认为,《简氏战略武器》的编辑之擅长制造有关中国出售导弹的谣言。他们这样做有着特别的目的,我将在后面详细阐述。根据简氏太空飞行词典,中国第一代侦察卫星(FSW-1)重量2,500公斤,用和发射(DF-5洲际导弹)同样的推进器CZ-2C发射。这一信息被中国提供用CZ-2C助推器发射2000公斤国际卫星所证实。500公斤的差值是由于卫星外表有保护其穿过大气层的覆盖物。FSW-1侦察卫星是可回收的,因此它的身体强度要能重返大气层,所以又需要另外一层防护。相比之下,法国的阿利亚纳Ariane-4有更长更宽的覆盖物,重达900公斤和520公斤用于飞行控制和制导的媒介设备舱(VEB)。可以合理的假设CZ-2C的媒介设备舱至少500公斤重。加上CZ-2C第二级火箭发动机4000公斤的干重,至少7000公斤的卫星加上媒介舱,发动机被加速到7900米/秒将卫星送入太空的速度。对于8000英里范围的洲际导弹,燃料燃尽速度大约7200米/秒。(下面是一段有关洲际导弹射程的论证,从略)中国知道,导弹发射井很容易被敌人的卫星定位,而且中国的早期预警系统是不完备的,报警中发射是非常危险的。中国认识到,加强、坚固发射井是必败之道,于是中国核潜艇技术于美、苏之后产生。中国为避免非常脆弱的发射井基地部署战略弹道导弹,取而代之的将洲际导弹藏入地下隧道和深山峡谷中加固后的洞穴。那些导弹在洞穴中得到保护,移出来发射。这种部署的命令控制要容易得多。
1995年初,中国媒体报道了在北方着名山脉中经过十多年建设,完成了为中国战略导弹的“长城工程”。仔细的看看地形图读一读新闻报道,可以推断出,地下网络隧道工程在着名的太行山脉位于河北和山西省之间。根据新闻报道,数万名工程兵花费十多年在那里挖掘隧道。
正常的一队士兵(大约100人)每月大约能挖100米隧道(根据有关铁路隧道的新闻报道)不用任何先进的隧道挖掘机械。于是上万工程兵(=数百队)经过十多年在太行山脉构筑了数千公里的地下隧道网络,隐藏着一部份中国战略导弹。我猜想之所以叫“长城工程”不会没有长城有至少5000公里长的原因。像其他所知山脉拥有提供给中国战略导弹的地下隧道网络,太行山脉有许多悬崖绝壁和山谷,在1000到2000米短距离内有很大海拔差。你可以很容易挖掘有1公里土地厚度的隧道网络。
在美、苏兵工厂,一个典型的50万吨级当量的核弹头,能够在地上挖”一个70米深300米宽的大坑,远能够足以摧毁导弹发射井或机场。如果特别强化了针对地下目标,它可以制造一个有200米直径的球状弹坑于地下。如果要摧毁有1公里厚度土层覆盖的地下隧道至少需要3颗50万吨TNT当量的核弹头在同一点上连续渗透爆炸。即使俄罗斯的巨型2000万吨级核弹SS-18,也至少需要2颗在同一点上。而且,用三颗核弹,每颗只能破坏少于300米的隧道。假定太行山脉下的地下隧道只有1000公里长,一个就需要用10000颗50万吨级当量的核弹头以保证隧道网络的彻底摧毁。你要知道精确的隧道网络地区划是非常不可能的。而且这只是中国几个导弹基地中的一个。
中国从六十年代中期开始在山中挖掘地下隧道。挖隧道不需要高技术,只要炸药和混凝土,加上热情的从不缺乏的年轻士兵。中国各地有许多巨大的山脉。所以在中国的中部和南方山脉也有着用于战略导弹力量的地下隧道网络。即使你可以用数万颗核武器把它们统统扫除,问题是,这么多的核弹头在地面爆炸,如此多的尘埃被抛入高层大气,在平流层中向全球扩散,阳光将被阻挡,我们将进入真正的“核冬天”,这显然是个很不美妙的画面,即使我们在美国的“朋友
Ⅷ 中国历史——导弹
中国的导弹研究是一九五五年钱学森从美国返回中国以后开始的。在火箭推进动力学和工程控制论方面钱学森有著很深的造诣。在一九四五年,钱学森曾经以美国空军上校的身份参与接收德国的火箭技术。
钱学森后来受到美国极右的麦卡锡主义的迫害才愤而回到中国。钱学森天才的科学思想和他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结合在一起,对中国的导弹事业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在中国研究导弹的早期,钱学森的作用以技术领导为主,在中国研究导弹的中后期,钱学森的作用以科学思想引导为主。
一九五五年十月钱学森从美国返回中国,一九五六年三月钱学森向中国中央提出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一九五六年五月中国国防部导弹研究院成立,钱学森任研究院院长。
中国对导弹和原子弹「两弹」的研究发展,采??所谓大兵团作战的方式,蚂蚁啃骨头的方式,集中所有的力量逐个解决研究制造导弹原子弹中遇到的科学技术问题。
要实现上述的攻关方式,就必须要有一个权力很大的,能够调动中国大陆全部人力物力的领导机构,这个机构便是「中央专门委员会」简称中央专委。中央专委一共有十五个人,专委主任是中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其馀的十四个人有七个是副总理,七个是各工业部的部长。具体的运作方式是导弹研究院(钱学森是导弹研究院的院长)等研究单位提出要求,经中央专委讨论通过,向全中国大陆范围内相关的各个科研机构和工厂下达命令进行研究、进行合作、或者进行生产。
中央专委的命令毫无阻挡地被贯彻执行。中央专委不仅是一个有权威的协调机构,它还是一个对战略导弹制定战术指标的机构,因此它在中国研究导弹方面是至高无上的领导机构。一九六二年十二月十四日,中央专委在北京成立。
在中国研究发展导弹的历史中,钱学森在一九五六年二月向中国中央军委和国务院提出的《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的国防航空工业体系的建立,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依照钱学森的意见办的。
中国研发导弹的整体战略方针是:「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和利用资本主义国家已有的科学成果为辅。」这个战略方针对中国高科技武器技术研究的指导作用一直延续至今。
在中国的第三代战略导弹中,长程的巡航导弹研究生产出来,进一步增加了中国核子武器的威慑力。
A,中国的第一代战略导弹
中国的第一代战略导弹由东风□1,2,3,4,5等陆基弹道导弹和巨浪□1潜射弹道导弹组成。
(一)东风□1弹道导弹(DF□1)
东风□1战略导弹实际上是德国V□2导弹的变种。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从德国夺取了制造导弹的专家,设计生产了SS□2弹道导弹,苏联又将SS□2导弹转让给了中国。中国对SS□2导弹进行仿制,仿制的成品便是东风□1。
东风□1导弹在一九六0年十一月仿制成功。导弹射程仅仅六百公里,没有实战部署过。但是中国通过仿制SS□2导弹建立了导弹研究体系,培养了一批导弹专家。
(二)东风□2弹道导弹(DF□2,CSS□1)
东风□2导弹仍然属于苏联弹道导弹的仿制品,射程一千五百公里的东风□2导弹在一九六五年十一月试射成功。东风□2导弹的制导系统比东风□1导弹有较大改进,采用惯性制导和无线电制导并存的制导系统,导弹射击精度有所提高。
一九六六年十月二十七日中国以东风□2携带第一枚核子导弹弹头,从甘肃省双城子基地发射,导弹在新疆罗布泊爆炸成功。东风□2导弹曾经实战部署过,现已退役。
(三)东风□3弹道导弹(DF□3,CSS□2)
东风□3是中国自己设计的第一种战略导弹。射程二千八百公里的东风□3导弹在一九六七年五月发射试验成功。东风□3导弹的改进型射程增加到三千五百公里,可以携带多弹头分导重返大气层武器。
东风□3的射程覆盖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大部分国家,中国生产的数量也较多。一九八七年中国曾经一次便卖给沙特阿拉伯三十六枚东风□3导弹。
Ⅸ 中国导弹发展史
我国导弹发展史以年代划分:
1、第一代防空导弹
上世纪50年代末,在引进苏联SA-2的基础上,一方面装备部队,一方面仿制生产并改进形成了第一代中高空防空导弹
2、第二代以后防空导弹
世界上的第二代防空导弹从上世纪50年代中就开始发展了,到70年代末就形成了作战武器,由于“文革”等原因,中国在此时导弹武器的发展也受到了影响,所以这时研制生产的其实是一代半,只是在70年代末才真正开展第二代防空导弹的研制。
3、 第三代防空导弹
当时我国正处在国际上第二代防空导弹正式装备、第三代防空导弹全面开发的关键时期,因此,在技术上引进了许多新的思想与概念,我们参照美国、俄国(前苏联)、英国、法国等发展的第二防空导弹,“爱国者”-1、SA-10、海标枪、响尾蛇等导弹与系统的技术,发展了介于第二代和第三代之间的防空导弹系统,如前卫便携式导弹、FM-80、FM-90等低空近程导弹。其后自主研发了第三代中高空、中远程防空导弹FD-2000等型号,形成了配套齐全的防空导弹武器。
4、 新一代防空导弹的发展趋势
上世纪末应该作为第三代防空导弹发展与装备的标志年代,同样也孕育新一代防空武器的胚胎。因为精确打击、防区外(或超视距)发射、隐身与饱和袭击已成了空袭体系的主要作战方式;多武器配合协同、网络化指挥已成为完整体系。防空武器系统面临着多层次、多目标、隐身与非隐身、干扰与反干扰、真假目标混合饱和的精确打击,这就要求不仅单个和单类防空武器的性能大大提高,而且必须形成多种防空武器有组织的防空体系,与相应的空袭体系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