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海南有什么历史呢
远古到唐代
据明代《正德琼台志》记载,海南岛在唐虞三代称为“南服荒缴”(缴:边界),在秦代称为“越郡外境”。这说明海南岛在当时为祖国辖区荒远的边界。海南岛是四大流放地之一,主要是崖州,位于中国最南端。
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伏波将军路博德、楼船将军杨仆等率师平定南越之乱。元封元年(前110),在海南岛设置珠崖郡(治今琼山)、儋耳郡(治今儋州)。属交州刺史管辖。这是海南岛归入中国版图最早的两个行政地名,标志着中央政权对海南岛直接统治的开始。
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省珠崖郡,并入合浦郡。朱卢改为玳瑁。合浦郡领合浦、南平、荡昌、徐闻、玳瑁、珠官6县。属交州。不久废珠官县。西晋时,雷州半岛和海南岛属交州。
南北朝时,南朝,宋文帝元嘉八年(431年)复立珠崖郡,治徐闻,不久又废。以珠官、朱卢属越州。梁朝武帝大同(535~546)中,在废儋耳郡的地方设置崖州,统于广州。
唐代改郡为州,唐武德五年(622年)改儋耳郡为儋州。治所仍在义伦县。设崖州、儋州、振州、万安州、琼州等5个州共22个县,统属岭南道管辖。海南简称“琼”系来源于唐代的琼州 ,属岭南道。后属南汉。
宋元时期
宋太祖开宝四年(971年),平南汉。宋代,设一州和三个军,琼州领五县,南宁军领3县,万安军领2县,吉阳军领3镇,自始总领海南地区。
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改为琼州路军民安抚司。元文宗天历二年(公元1329年),又改为乾宁军民安抚司。不久,升定安县为南建州。元惠宗至正末年,海南改隶广西行中书省。
明清时期
明代海南设琼州府,领儋、万、崖三州10个县。清代海南建制仍沿袭明代。明太祖洪武元年戊申(1368年)三月,明军挥师南征,至六月,元朝海南海北道和海南分府元帅归降。
明代南海诸岛改归崖州管辖。明代还把“归附”的黎族编入图、都、乡等基层组织,隶于州县,和汉人一样纳粮当差。
清初承袭明制,西沙群岛(时称“千里长沙”)和南沙群岛(时称“万里石塘”)隶属于琼州府的万州管辖。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清代,于海南设置琼崖道。下属琼州府(治今琼山府城),领1州8县:琼山(治今府城)、澄迈(治今老城镇)、定安(治今定城镇)、文昌(治今文城镇)、会同(治今琼海市东北)、乐会(治今琼海市东南)、临高(治今临城镇)、儋州(治今中和镇)。
民国时期
1912年中华民国正式成立,设琼崖道于琼山府城,置道尹治理全岛。中华民国初期,海南岛的建置仍袭清制,置琼崖道,共辖13县:琼山、澄迈、定安、文昌、琼东(即清代会同)、乐会、儋县(1912年儋州改县)、临高、万宁、昌江、陵水、感恩、崖县(1920年崖州改称崖县)。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4月,海南特别行政区成立,隶属行政院,海南特区行政长官公署、海南建省筹备委员会设在海口。
新中国成立时期
1980年1月,改称海南行政区公署。1984年10月撤销海南行政区公署,海南行政区人民政府正式宣告成立。
1981年,海南行政区管辖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并直辖琼山、文昌、临高、澄迈、琼海、屯昌、儋县、万宁、定安9县1市,设西沙、南沙、中沙群岛办事处。
1987年,撤销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1988年4月13日,撤销广东省海南行政区,设立海南省和海南经济特区。
海南别称琼崖、琼州,西元前110年,中央政府在海南岛设置珠崖郡、儋耳郡,属交州刺史管辖,标志着海南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1988年4月13日,海南行政区从广东省划出,独立建省,海南省和海南经济特区正式成立。海南经济特区是中国最大的,也是唯一的省级经济特区。
2018年4月13日,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分步骤、分阶段建立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
2018年6月3日,经海南省委、省政府深入调研、统筹规划,决定设立海口江东新区,将其作为建设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重点先行区域。
『贰』 三亚的历史由来
1、“三亚”因三亚河(古名临川水)有三亚东西二河至此会合三亚市国际旅游形象标志三亚市国际旅游形象标志,成“丫”字形,故取名“三亚”。
2、根据考古材料,最迟在1万年前,海南岛就开始了人类的活动。秦始皇时期设置的南方三郡,崖州就是其中之一的象郡。西汉元封元年(前110年),序列于中国版图。隋大业六年(610),朝廷析海南岛的西南部地区,在临振县的基础上,设立临振郡。
3、唐武德五年(622)改临振郡为振州,下增设临川县;贞观二年(628)析出延德县的一部分增设吉阳县。明洪武元年(1368)改吉阳军为崖州;正统四年(1439)废宁远县名,其政区直接并入崖州。
4、1950年4月,崖县解放,成立县人民政府。1954年10月,中共崖县县委、县政府及直属机关从崖城搬到三亚。1961年5月,改三亚镇。1962年11月,三亚镇和三亚公社合并。1987年9月26日,国务院批准三亚市升格为地级市。12月30日,三亚地级市正式成立,挂牌办公。
(2)海南的历史发展扩展阅读:
人口组成
三亚市陆地总面积1919.58平方千米,海域总面积6000平方千米。东西长91.6千米,南北宽51公里,下辖四个区。2018年,全市年末户籍人口614647人,聚居了汉族、黎族、苗族等20多个民族。
所获荣誉
三亚是具有热带海滨风景特色的国际旅游城市 ,又被称为“东方夏威夷”。 2016年6月14日,中国科学院对外发布《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三亚宜居指数在全国40个城市中位居第三。 2016年9月,三亚入选“中国地级市民生发展100强。
『叁』 海南历史的由来是什么
海南省,简称琼,省会海口,位于我国的最南端,是我国的经济特区,北边以琼州海峡和广东省划界,西边隔北部湾和广西、越南相对,东边隔南海与台湾对望,东南和南边在南海与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为邻。
海南省陆地总面积3.5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0.35%,其中海南岛3.39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截至2019年末,海南省常住人口944.72万人。
在西汉时期,从汉武帝元封元年置郡设县,至汉元帝初元三年罢弃,前后历时65年,海南岛是在中央王朝的直接管辖之下的。
东汉时期,伏波将军马援平定交趾,往来南海,抚定珠崖,复置珠崖县,属合浦郡,后又复置儋耳县,珠崖、儋耳2县均隶属于合浦郡,督于交州。
三国时期,吴国在雷州半岛设立珠崖郡,领徐闻、朱卢、珠官3县,属高州管辖,对海南岛实行遥领。
西晋时期,省珠崖郡,并入合浦郡,属交州。
南朝宋时期,复立珠崖郡,治徐闻,不久又废,以珠官、朱卢属越州。南朝梁时期,在废儋耳郡的地方设置崖州,统于广州。
隋朝时期,海南岛共设珠崖郡、临振郡两郡,属扬州。
唐朝时期,改郡为州,设崖州、儋州、振州、万安州、琼州等5个州共22个县,统属岭南道管辖,海南简称琼就是来源于唐代的琼州,后属南汉。
宋朝时期,设一州和三个军,琼州领五县,南宁军领3县,万安军领2县,吉阳军领3镇。
元朝时期,在海南岛设置琼州路安抚司,隶属湖广等处行中书省,后来隶属海北海南道、广西行中书省。
明朝时期,海南设琼州府,领崖州、儋州、万州,归广东布政使司管辖。
清朝时期,于海南设置琼崖道,由琼州府、崖州直隶州组成。
中华民国时期,海南岛的建置仍袭清制,置琼崖道,直隶于广东省。
1950年5月,海南岛宣告解放,海南特区并入广东省。
1988年4月13日,撤销广东省海南行政区,设立海南省和海南经济特区。
截至2019年末,海南省共辖4个地级市,分别是海口市、三亚市、三沙市、儋州市;15个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包括5个县级市,分别是五指山市、文昌市、琼海市、万宁市、东方市,还有4个县、6个自治县。
『肆』 海南的历史
历史沿革 1.唐虞至南北朝 唐虞时代,海南岛为南交之地,夏、商、周三代,为扬越之南裔。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统一岭南广大地区,在南方设置桂林郡、南海郡和象郡,秦始皇把中原几十万人迁徙其地。其时,海南岛为象郡之外徼。秦汉之交,中原战乱,秦龙川令赵佗自立为南越王。南越王国势力和影响当及海南岛。 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伏波将军路博德、楼船将军杨仆等率师平定南越之乱。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在海南岛设置珠崖郡、儋耳郡。 元帝初元三年(公元前46)春又罢珠崖郡,下诏放弃珠崖郡,设置朱卢县,隶属交州合浦郡。 在西汉时期,从汉武帝元封元年置郡设县,至汉元帝初元三年罢弃,前后历时65年,海南岛是在中央王朝的直接管辖之下的。 东汉建武十九年癸卯(公元43),伏波将军马援平定交趾,往来南海,抚定珠崖,复置珠崖县,属合浦郡,而省朱卢县。 东汉明帝永平十年丁卯(公元67)又复置儋耳县,珠崖、儋耳2县均隶属于合浦郡,督于交州。加强了东汉王朝与黎族先民的联系。 三国时期,吴赤乌年间(238~251)在雷州半岛设立珠崖郡(治今广东徐闻),领徐闻、朱卢、珠官3县,属高州管辖,对海南岛实行“遥领”。 晋武帝太康元年(280),省珠崖郡,并入合浦郡。朱卢改为玳瑁。合浦郡领合浦、南平、荡昌、徐闻、玳瑁、珠官6县。属交州。不久废珠官县。 南朝,宋文帝元嘉八年(431)复立珠崖郡,治徐闻,不久又废。以珠官、朱卢属越州。 梁朝武帝大同(535~546)中,在废儋耳郡的地方设置崖州,统于广州。时儋耳归附俚僚首领冼夫人的有一千多峒,冼夫人请命于朝,故置崖州。《北史》和《隋书》均载“海南儋耳归附者千余峒”,是为“海南”一词的最早记载。崖州设置,此事意义重大。从汉元帝罢撤珠崖郡之后,历代州郡治所均设在大陆,对海南地区只是“遥领”而已。至南朝梁时,始在海南本土设置崖州,有效地管辖海南岛全境。 西汉至南北朝,大概经历了始置、罢弃、遥领、重建的过程。西汉王朝在海南开郡设县,虽经残暴手段实现,但从历史上看,这无疑是一种历史的进步。但由于封建统治治理政策失误和中原多乱,海南又长期处于自治的状态。特别是南朝梁时,在废儋耳郡归附俚人首领冼夫人达千余峒的基础上重建崖州,这对后来历代中央王朝有效统治海南有着重要的意义。 4.明清时期 明太祖洪武元年戊申(1368)三月,明军挥师南征,至六月,元朝海南海北道和海南分府元帅归降。同年十月,海南岛改乾宁安抚司为琼州府,并改吉阳军为崖州,南宁军为儋州,万安军为万州,3州隶于琼州府,仍属广西。不久又将南建州改为定安县。洪武二年六月,海南州府改隶于广东省。从此,海南岛归广东省管辖。 洪武九年,海南岛属广东布政使司海南道。当时领县情况是: 琼州府领琼山、澄迈、临高、定安、文昌、乐会、会同7县;儋州领宜伦、昌化2县;万州领万宁、陵水2县;崖州领宁远、感恩2县。海南岛1府3州13县。 正统四年(1439)六月,儋州附郭(州治所在地)宜伦县并入儋州,崖州附郭宁远县并入崖州,万州附郭万宁县并入万州,也就是说,州治所在地的县,归并入州,其地由州直接治理,以免机构重叠。琼州府领3州10县,并成了明代的定制。 明代南海诸岛改归崖州管辖。 明代还把“归附”的黎族编入图、都、乡等基层组织,隶于州县,和汉人一样纳粮当差。 清代,于海南设置琼崖道。下属: 琼州府(治今海口市),领1州8县:琼山(治今海口市)、澄迈(治今澄迈县东北)、定安(治今定安县)、文昌(治今文昌市)、会同(治今琼海市东北)、乐会(治今琼海市东南)、临高(治今临高县)、儋州(治今儋州市西北)。 崖州直隶州(治今三亚市西北),崖州归隶琼州府,光绪三十一年(1905)升为直隶州。领4县:感恩(治今东方市南)、昌化(治今昌江黎族自治县西)、陵水(治今陵水黎族自治县)、万州(治今万宁市)。万州光绪三十一年降州为县。 清代在海南设府,辖3州10县,故史称“十三州县”。清末改设一府,1直隶州,1州,11县。 5.民国时期 中华民国初期,海南岛的建置仍袭清制,置琼崖道,共辖13县:琼山、澄迈、定安、文昌、琼东(即清代会同)、乐会、儋县(1912年儋州改县)、临高、万宁(1914年万州改万宁县)、昌江(因与浙江省昌化县同名,1914年改名昌江)、陵水、感恩、崖县(1920年崖州改称崖县)。 民国元年(1912),海口所改称镇。民国十五年脱离琼山县建市。 民国十年废道制。民国二十一年,曾拟划为特别行政区,但未实行。当时行政区称为琼崖,直隶于广东省。 民国二十一年八月改“抚黎局”为“抚黎专员公署”,加强对黎族地区的统治。民国二十四年国民党广东省政府把黎、苗族居住的五指山区划分为白沙、保亭、乐东3县,推行乡保甲里制。 据许崇灏《琼崖志略》记载,当时白沙县是析原儋县属的雅叉、白沙、元门、龙头、炳邦峒;昌化县属的霸王、乌烈、大坡、保平、冯虚峒;感恩县属的吴什峒;陵水县属的南流、十万峒;定安县属的新市、营根铺、加钗、小水峒和思河图;崖县属的红毛上、下峒和道裁、红茂村;琼山县属的加泉、林湾峒等边沿山区合并而成。 保亭县是析原崖县属的首弓、三弓、不打、六罗、抱龙、同甲、水滃峒;陵水县属的保亭、五弓、六弓、七弓、乌牙峒和岭门、白石图;万宁县属的税司、南桥、西峒、北峒;乐会县属的竹根、太平、加曹峒和合水图;定安县属的船埠、南引、加冬图和母瑞山等边沿山区合并而成。 乐东县(当时又叫乐安县)是析原昌化县属的七差;感恩县属的东方、马隆、鸡叨、峨差、峨逆、抱由、甲中、峨沟;崖县属的乐安、多涧、抱善、抱江、龙鼻、潭寨、多港、头塘、万冲、番阳峒等山区合并而成。 6.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海南岛的建置为行政区,1951年设行政公署,驻海口市。在岛的南半部地区建立了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州府驻保亭县冲山镇(今五指山市冲山镇)。 1950年5月海南岛宣告解放,成立海南军政委员会,实行军事管制。 次年4月,成立广东省人民政府海南行政公署,1955年3月,改称广东省海南行政公署。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后,海南行政公署停止行使职权。1968年4月成立海南地区革命委员会,实行“一元化”领导,1976年10月改称海南行政区革命委员会,1980年1月,改称海南行政区公署。1984年10月撤销海南行政区公署,海南行政区人民政府正式宣告成立。 海南行政区管辖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并直辖北部的海口、琼山、文昌、临高、澄迈、琼海、屯昌、儋县、万宁、定安9县1市,设西沙、南沙、中沙群岛办事处。 1987年撤销海南行政区和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1988年海南建省。海南省实行省直接管辖市县的体制。 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的建置沿革情况: 1948年6月五指山地区解放,1949年3月成立“琼崖少数民族自治区行政委员会”, 下辖白沙、保亭、乐东3县,行政委员会驻白沙县毛贵(今五指山市毛阳镇)。1950年迁驻加钗,同年八月迁驻番阳,直辖白沙、保亭、乐东、琼中4县,属琼崖人民政府领导。1951年1月撤销琼崖少数民族自治区行政委员会。 1952年7月1日成立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区(专署级),区人民政府驻乐东县抱由镇,行政区划包括乐东、白沙、保亭、琼中、东方等5县,共16个区、132个乡。1953年自治区首府驻地由抱由镇迁驻保亭县。1954年,将原属海南行政区的崖县、陵水两县划归自治区管辖,范围扩大到7个县,32个区,459个乡。1955年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区改称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 1958年9月,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7县共成立56个政社合一的农村人民公社。同年12月自治州人民政府迁至海口同海南行署合署办公。又将州内原284个乡(镇)并为107个大乡(镇),并在此基础上合并大县,将原州辖7个县并为4个,由昌感、东方和白沙的一部分合并为东方大县,保亭、陵水、崖县及万宁的兴隆农场合并为榆林县,琼中县及白沙的部分地区合并为琼中县,乐东县和崖县、东方、昌感等县的部分合并为乐东大县。1959年至1961年又先后恢复原7县建置,并从东方大县分出一部分地区成立昌江县。1961年11月恢复自治州行政机构,州政府搬回通什镇。 1984年崖县撤县建三亚市,1987年设立通什市。自治州管辖七个县两个市。 1987年12月,因建省办经济特区的需要,撤销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在自治州内建立了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陵水黎族自治县、昌江黎族自治县、乐东黎族自治县、东方黎族自治县、白沙黎族自治县,三亚市升格为地级市,通什市为县级市,两市继续享受民族自治地方政策待遇。 海南各市县体制变化较大的有: 海口市。2002年9月16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海口市调整行政区划。 根据国务院的批复,撤销原琼山市和原海口市秀英区、新华区、振东区,以原琼山市和原海口市行政区域为“版图”,设立海口市秀英区、龙华区、琼山区和美兰区。2003年1月1日海口市四个区正式挂牌。 屯昌县。新建县,前身是1948年由澄迈县的第二区(今西昌乡)、琼山县的第二区(今新兴镇、大同乡、屯昌镇、黄岭镇、藤寨乡、南坤镇)组成新民县,1949年2月又将原定安县的南吕、乌坡、枫木、北海、岭门乡成立定西特别区(相当于县级建置),1950年5月,定西特别区并入新民县。因同辽宁新民县重名,1952年国务院为了便于管理,遂将海南新民县以治所之名,更名为屯昌县。 琼海市。海南历史上未有琼海的建置。195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由琼东、乐会两县合并而成。因地处琼州东海岸,故取琼海为县名。1992年11月,撤县建琼海市(县级)。 儋州市。1993年3月,撤儋县建儋州市(县级)。 文昌市。1995年11月,撤文昌县建市(县级),驻文城镇。1997年文昌市府部分迁往清澜镇。 万宁市。1996年8月,撤万宁县建市(县级)。 三亚市。前身是崖县,县城驻崖城,1954年10月迁至三亚镇。1984年5月以崖县行政区域设立三亚市(县级),因治所得名。1987年12月,三亚市升格为地级市。 五指山市。原称通什市,通什市是新设县级行政区域。原是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首府驻地,当时称作通什镇。1987年1月由保亭、琼中、乐东三县划乡析镇组成。2001年7月改称五指山市。 东方市。1952年将原昌感、乐东、白沙、儋县部分地区划入建立东方县。境内有东方、中方、西方三村,当时设治于东方村,故得名东方县。1958年将昌感、东方、白沙三县合并为东方县(称东方大县),治所先设在宝桥(叉河),1960年迁八所。1962年分县,恢复白沙县,复立昌江县。1987年12月建立东方黎族自治县,1997年3月撤县建市。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琼中设县始于1948年2月,由中共琼崖特委设置。1949年3月并入琼崖少数民族自治区行政委员会。1952年划邻县部分地区复置琼中县。因位于海南中部得名。1987年12月,建立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 参考资料:http://ke..com/view/9008.htm
『伍』 海南历史
王弘海(公元1541年~公元1617年)定安人,明朝进士,教育家。万历四年(1576),鉴于琼州士子赴考路途遥远,渡海有风险,特上《请改海南兵备道兼提学疏》
『陆』 海南经济特区的发展历程
经济特区成立后的发展历程 从挫折中找到的科学发展之路
作为最年轻的省份,海南是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又是经济总量不及全国1%的欠发达经济小省。和其他4个城市型经济特区不同,海南拥有广大农村,基础薄弱,经济落后。要在这样一个地区实现经济快速持续增长,同时发挥全国改革开放试验田和排头兵的作用,其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可想而知。
过去,围绕海南的发展方向,有过多次争论。有的主张贸易突破,有的坚持无工不富,有的认为旅游先行。还有一些干部群众在相当长时间里认为,海南应“吃小灶”,只要网开一面,放开“黄赌”,海南很快就可以赶上东南亚国家和台湾地区。
海南从1988年建省,似乎就注定要经历更多的起伏。前有1985年的“汽车事件”,后有1989年的“洋浦风波”,加之上世纪90年代初的房地产“泡沫经济”以及接踵而至的金融信用危机,使海南陷入困境之中。短短3年,房价增长4倍。带着几万元“闯海”的个体户,一觉醒来已身价百万;一幢大楼尚未封顶,已“转嫁”几十次。但是,缺乏产业支撑、缺乏最终消费需求的房地产热只能是一场“击鼓传花”式的游戏。1993年下半年国家实行宏观调控政策,海口、三亚600多幢商品楼工地突然沉寂下来。当时700万人的海南,积压房地产项目竟占全国的十分之一,455万平方米的空置商品房长期无人问津,“烂尾楼”四处林立。1995年,海南经济增长率从全国第一跌入倒数第一。
海南人在痛苦中思索着,海南的领导层也在反思发展之路的得失。他们从教训中明白了一个道理,海南的发展必须结合自己的资源优势,在全国一盘棋中寻找自己的方位,探索出一条科学发展之路。1996年新年,海南省委、省政府提出“一省两地”发展战略。即:努力把海南建设成为我国新兴工业省和热带高效农业基地、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这一设想列入了海南省“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
海南经济由此开始进入恢复性增长阶段。随后,海南实施“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发展战略,这一战略的特点是经济发展主要靠技术先进的大企业的几个点建设一批能达到环保严格要求的大项目, 而不是靠遍地开花的一般中小企业这个面来带动。不与兄弟省份比速度,不接受落后产业转移。经过几年发展,海南油气化工、汽车、林浆纸一体化等新型工业初具规模,热带高效农业不断壮大,旅游度假胜地已经形成,生态环境继续保持一流,走出了一条发展与保护同步、经济与生态双赢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省两地”发展战略逐步展现成效后,人们亲眼看到,海南的优势很多,不搞“泡沫经济”,不吃“黄”饭,不花“赌”钱,海南同样可以又好又快发展,海南人民照样可以奔小康。 宁愿牺牲速度也不牺牲环境
1999年2月,海南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作出建设“生态省”的决定,就是要在发展的同时,保住海南这一片“净土”。为此,海南省委、省政府提出发展工业的“三不”原则,即坚持“不破坏资源、不污染环境、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省委书记卫留成在一次泛珠三角会议上坚定表示,海南绝不和其他地方落后产能转移进行对接,宁愿牺牲速度,也不牺牲环境。
海南省省长罗保铭对记者说,海南不能走也走不起“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生态环境是海南最大的资本、最强的竞争力。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繁荣。在生态立省战略方针的指导下,海南先后出台27项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制定20多项与环保有关的政府规章,先后投入120多亿元用于退耕还林、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治理、采空矿区生态恢复、海洋生态保护,启动全省海防林建设工程,实施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关闭85家小橡胶厂。
记者近日来到位于洋浦经济开发区的金海浆纸厂,发现这里绿树成荫,环境优美,空气中闻不到刺鼻的味道。总投资达104亿元的这家企业,用于环保处理的费用就达24亿元,在制浆过程中产生的黑液经过处理,转换成蒸汽发电,供给全厂所需的大部分电力及热源。污水经处理后符合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处理后的水可用于浇花养鱼。
据统计,“十五”期间,海南人工造林423万亩。海南已建立国家级森林公园8个,自然保护区69个,自然保护区数量居全国第一。2007年森林覆盖率达到57.1%,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海南已连续多年空气和水质量排名全国第一。 追求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和谐
海南不仅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成为生态文明的领先者;还追求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和谐,民生事业全面发展。
2006年8月31日,昌江黎族自治县最贫困的王下乡初中部271名学生整体“移民”,以寄宿班的形式到县城民族中学就读,从来没有走出过大山的黎族女孩韩慧玲第一次看到了电脑。一年多的城里生活,使韩慧玲有了更大的梦想,她说下一步要考高中,还想上大学。省政府今年计划投入1.5 亿元,将8个市县边远贫困村庄的9000多名中小学生搬迁到县城免费就学。
作为人均GDP低于全国水平近20%的经济小省,海南近两年在民生方面作出了几件叫响全国的事情:2005年起,海南在全国率先实行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接着率先在全国拉平城乡教师工资水平,实现中小学教师统一工资标准;又在中西部地区率先完成中小学D级危房改造;海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比国家要求提前两年覆盖全省所有乡村。
海南一位社会学者说,海南人在全国可能不是最富裕的,但可能是最幸福的。
近几年,海南上上下下对发展的方向和策略基本一致,争论少了,杂音不见了,海南的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最好时期。GDP由1987年的57.28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1229.6亿元,人均GDP由1987年的925元增长到2007年的14631元。
20岁的海南经济特区已经长大成人,少了一点年少轻狂,多了一分稳重成熟。海南省委党校副校长廖逊是最早的一批“闯海人”,他说,回顾过去20年,我们并不怀念房地产热的“一夜暴富”时代,倒是海南近几年的发展,实实在在,干干净净。
『柒』 有关海南的历史
海南没什么牛的、就是中国第二大海岛而已! 海南没什么牛的、就是南沙群岛的油田多而已! 海南没什么牛的、就只是东南亚的华侨最多而已! 海南没什么牛的、就只有个开国大将张云逸而已! 海南没什么牛的、就只是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而已! 海南没什么牛的、就是天天可以吃夜宵到天亮而已! 海南没什么牛的、就只有个亚洲最大论坛博螯而已! 海南没什么牛的、就只是大陆的越冬作物天然室而已! 海南没什么牛的、就是热带水果多到可以当饭吃而已! 海南没什么牛的、就是天天可以跳到大海里洗澡而已! 海南没什么牛的、就是全国最大的椰子和槟榔输出地而已! 海南没什么牛的、就是曾经创造小船打败军舰的奇迹而已! 海南没什么牛的、就是有座全世界最高的海上观音神像而已! 海南没什么牛的、就只是有个情人要死要活的天涯海角而已! 海南没什么牛的、就是世界上第二家七星级酒店落户三亚而已! 海南没什么牛的、就是世界小姐大赛先后在那里举办了4次而已! 海南没什么牛的、就只是还有原始社会的钻木取火技术遗传而已! 海南没什么牛的、就只是我国仅存的两个原始热带林区之一而已! 海南没什么牛的、就只有个亚洲最大的富铁矿场→石禄矿场而已! 海南没什么牛的、就是有个空气质量世界第二、全国第一的三亚而已! 海南没什么牛的、就只是我国最大的热带亚热带的农林特产基地而已! 海南没什么牛的、就只是俄罗斯和东北人避寒度假的东方夏威夷而已! 海南没什么牛的、就只有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敢抬棺材进谏皇帝的海瑞而已! 海南没什么牛的、就只有中国解放战争唯一的女性作战部队红色娘子军而已! 海南没什么牛的、来了黄道婆学了黎族的纺织术、中原才有象样的衣物而已! 海南没什么牛的、就只是冬天男生还可以光着膀子,女生还可以穿短袖而已! 海南没什么牛的、就只是八灶的海南粉现在升价5元一份而已! 海南没什么牛的、就只是西门K搂否的东西比较好卖! 海南没什么牛的、就是车站那顾拥挤! 海南没什么牛的、就是这里曾从事着中国以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养活世界百分之二十二人口奇迹的南繁育种基地实验!也造就了世界上名字最值钱的育种之父而已!!!
『捌』 谁能提供直播海南的发展历史。比如哪年建立,发展历程等等(越详细越好)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统一岭南广大地区,在南方设置桂林郡、南海郡和象郡,秦始皇把中原几十万人迁徙其地。其时,海南岛为象郡之外徼。秦汉之交,中原战乱,秦龙川令赵佗自立为南越王。南越王国势力和影响当及海南岛。
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伏波将军路博德、楼船将军杨仆等率师平定南越之乱。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在海南岛设置珠崖郡、儋耳郡。
元帝初元三年(公元前46)春又罢珠崖郡,下诏放弃珠崖郡,设置朱卢县,隶属交州合浦郡。
在西汉时期,从汉武帝元封元年置郡设县,至汉元帝初元三年罢弃,前后历时65年,海南岛是在中央王朝的直接管辖之下的。
东汉建武十九年癸卯(公元43),伏波将军马援平定交趾,往来南海,抚定珠崖,复置珠崖县,属合浦郡,而省朱卢县。
东汉明帝永平十年丁卯(公元67)又复置儋耳县,珠崖、儋耳2县均隶属于合浦郡,督于交州。加强了东汉王朝与黎族先民的联系。
三国时期,吴赤乌年间(238~251)在雷州半岛设立珠崖郡(治今广东徐闻),领徐闻、朱卢、珠官3县,属高州管辖,对海南岛实行“遥领”。
晋武帝太康元年(280),省珠崖郡,并入合浦郡。朱卢改为玳瑁。合浦郡领合浦、南平、荡昌、徐闻、玳瑁、珠官6县。属交州。不久废珠官县。
南朝,宋文帝元嘉八年(431)复立珠崖郡,治徐闻,不久又废。以珠官、朱卢属越州。
梁朝武帝大同(535~546)中,在废儋耳郡的地方设置崖州,统于广州。时儋耳归附俚僚首领冼夫人的有一千多峒,冼夫人请命于朝,故置崖州。《北史》和《隋书》均载“海南儋耳归附者千余峒”,是为“海南”一词的最早记载。崖州设置,此事意义重大。从汉元帝罢撤珠崖郡之后,历代州郡治所均设在大陆,对海南地区只是“遥领”而已。至南朝梁时,始在海南本土设置崖州,有效地管辖海南岛全境。
西汉至南北朝,大概经历了始置、罢弃、遥领、重建的过程。西汉王朝在海南开郡设县,虽经残暴手段实现,但从历史上看,这无疑是一种历史的进步。但由于封建统治治理政策失误和中原多乱,海南又长期处于自治的状态。特别是南朝梁时,在废儋耳郡归附俚人首领冼夫人达千余峒的基础上重建崖州,这对后来历代中央王朝有效统治海南有着重要的意义。
4.明清时期
明太祖洪武元年戊申(1368)三月,明军挥师南征,至六月,元朝海南海北道和海南分府元帅归降。同年十月,海南岛改乾宁安抚司为琼州府,并改吉阳军为崖州,南宁军为儋州,万安军为万州,3州隶于琼州府,仍属广西。不久又将南建州改为定安县。洪武二年六月,海南州府改隶于广东省。从此,海南岛归广东省管辖。
洪武九年,海南岛属广东布政使司海南道。当时领县情况是:
琼州府领琼山、澄迈、临高、定安、文昌、乐会、会同7县;儋州领宜伦、昌化2县;万州领万宁、陵水2县;崖州领宁远、感恩2县。海南岛1府3州13县。
正统四年(1439)六月,儋州附郭(州治所在地)宜伦县并入儋州,崖州附郭宁远县并入崖州,万州附郭万宁县并入万州,也就是说,州治所在地的县,归并入州,其地由州直接治理,以免机构重叠。琼州府领3州10县,并成了明代的定制。
明代南海诸岛改归崖州管辖。
明代还把“归附”的黎族编入图、都、乡等基层组织,隶于州县,和汉人一样纳粮当差。
清代,于海南设置琼崖道。下属:
琼州府(治今琼山市府城镇),领1州8县:琼山(治今府城镇)、澄迈(治今澄迈县东北)、定安(治今定安县)、文昌(治今文昌市)、会同(治今琼海市东北)、乐会(治今琼海市东南)、临高(治今临高县)、儋州(治今儋州市西北)。
崖州直隶州(治今三亚市西北),崖州归隶琼州府,光绪三十一年(1905)升为直隶州。领4县:感恩(治今东方市南)、昌化(治今昌江黎族自治县西)、陵水(治今陵水黎族自治县)、万州(治今万宁市)。万州光绪三十一年降州为县。
清代在海南设府,辖3州10县,故史称“十三州县”。清末改设一府,1直隶州,1州,11县。
5.民国时期
中华民国初期,海南岛的建置仍袭清制,置琼崖道,共辖13县:琼山、澄迈、定安、文昌、琼东(即清代会同)、乐会、儋县(1912年儋州改县)、临高、万宁(1914年万州改万宁县)、昌江(因与浙江省昌化县同名,1914年改名昌江)、陵水、感恩、崖县(1920年崖州改称崖县)。
民国元年(1912),海口所改称镇。民国十五年脱离琼山县建市。
1931年2月13日,撤销海口市,复归琼山县。
民国十年废道制。民国二十一年,曾拟划为特别行政区,但未实行。当时行政区称为琼崖,直隶于广东省。
民国二十一年八月改“抚黎局”为“抚黎专员公署”,加强对黎族地区的统治。民国二十四年国民党广东省政府把黎、苗族居住的五指山区划分为白沙、保亭、乐东3县,推行乡保甲里制。
据许崇灏《琼崖志略》记载,当时白沙县是析原儋县属的雅叉、白沙、元门、龙头、炳邦峒;昌化县属的霸王、乌烈、大坡、保平、冯虚峒;感恩县属的吴什峒;陵水县属的南流、十万峒;定安县属的新市、营根铺、加钗、小水峒和思河图;崖县属的红毛上、下峒和道裁、红茂村;琼山县属的加泉、林湾峒等边沿山区合并而成。
保亭县是析原崖县属的首弓、三弓、不打、六罗、抱龙、同甲、水滃峒;陵水县属的保亭、五弓、六弓、七弓、乌牙峒和岭门、白石图;万宁县属的税司、南桥、西峒、北峒;乐会县属的竹根、太平、加曹峒和合水图;定安县属的船埠、南引、加冬图和母瑞山等边沿山区合并而成。
乐东县(当时又叫乐安县)是析原昌化县属的七差;感恩县属的东方、马隆、鸡叨、峨差、峨逆、抱由、甲中、峨沟;崖县属的乐安、多涧、抱善、抱江、龙鼻、潭寨、多港、头塘、万冲、番阳峒等山区合并而成。
6.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海南岛的建置为行政区,1951年设行政公署,驻琼山。在岛的南半部地区建立了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州府驻保亭县冲山镇(今五指山市冲山镇)。
1950年5月海南岛宣告解放,成立海南军政委员会,实行军事管制。 次年4月,成立广东省人民政府海南行政公署,1955年3月,改称广东省海南行政公署。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后,海南行政公署停止行使职权。1968年4月成立海南地区革命委员会,实行“一元化”领导,1976年10月改称海南行政区革命委员会,1980年1月,改称海南行政区公署。1984年10月撤销海南行政区公署,海南行政区人民政府正式宣告成立。
海南行政区管辖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并直辖北部的琼山、文昌、临高、澄迈、琼海、屯昌、儋县、万宁、定安9县1市,设西沙、南沙、中沙群岛办事处。
『玖』 查一下海南历史
1.唐虞至南北朝
唐虞时代,海南岛为南交之地,夏、商、周三代,为扬越之南裔。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统一岭南广大地区,在南方设置桂林郡、南海郡和象郡,并将中原几十万人迁徙其地。其时,海南岛为象郡之外徼。秦汉之交,中原战乱,秦龙川令赵佗自立为南越王。南越国势力遍及海南岛。
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伏波将军路博德、楼船将军杨仆等率师平定南越之乱。元封元年(前110),在海南岛设置珠崖郡、儋耳郡。
元帝初元三年(前46)春又罢珠崖郡,下诏放弃珠崖郡,设置朱卢县,隶属交州合浦郡。
在西汉时期,从汉武帝元封元年置郡设县,至汉元帝初元三年罢弃,前后历时65年,海南岛是在中央王朝的直接管辖之下的。
东汉建武十九年癸卯(43),伏波将军马援平定交趾,往来南海,抚定珠崖,复置珠崖县,属合浦郡,而省朱卢县。
东汉明帝永平十年丁卯(67)又复置儋耳县,珠崖、儋耳2县均隶属于合浦郡,督于交州。加强了东汉王朝与黎族先民的联系。
三国时期,吴赤乌年间(238~251)在雷州半岛设立珠崖郡(治今广东徐闻),领徐闻、朱卢、珠官3县,属高州管辖,对海南岛实行“遥领”。
晋武帝太康元年(280),省珠崖郡,并入合浦郡。朱卢改为玳瑁。合浦郡领合浦、南平、荡昌、徐闻、玳瑁、珠官6县。属交州。不久废珠官县。
南朝,宋文帝元嘉八年(431)复立珠崖郡,治徐闻,不久又废。以珠官、朱卢属越州。
梁朝武帝大同(535~546)中,在废儋耳郡的地方设置崖州,统于广州。时儋耳归附俚僚首领冼夫人的有一千多峒,冼夫人请命于朝,故置崖州。《北史》和《隋书》均载“海南儋耳归附者千余峒”,是为“海南”一词的最早记载。崖州设置,此事意义重大。从汉元帝罢撤珠崖郡之后,历代州郡治所均设在大陆,对海南地区只是“遥领”而已。至南朝梁时,始在海南本土设置崖州,有效地管辖海南岛全境。
西汉至南北朝,大概经历了始置、罢弃、遥领、重建的过程。西汉王朝在海南开郡设县,虽经残暴手段实现,但从历史上看,这无疑是一种历史的进步。由于此后治理政策失误和中原多乱,海南长期处于自治的状态。南朝梁时,在废儋耳郡归附俚人首领冼夫人达千余峒的基础上重建崖州,这对后来历代中央王朝有效统治海南有着重要的意义。南宋末年,因逃避战乱,几十万闽南的莆田人移民到现在的海南岛,带来了闽南文化。同时莆田文化发达,考中致仕遍布中原,朝廷派官到海南任职也多数是莆田人,任职满后定居在海南。
4.明清时期
明太祖洪武元年戊申(1368)三月,明军挥师南征,至六月,元朝海南海北道和海南分府元帅归降。同年十月,海南岛改乾宁安抚司为琼州府,并改吉阳军为崖州,南宁军为儋州,万安军为万州,3州隶于琼州府,仍属广西。不久又将南建州改为定安县。洪武二年六月,海南州府改隶于广东省。从此,海南岛归广东省管辖。
洪武九年,海南岛属广东布政使司海南道。当时领县情况是: 天涯海角琼州府领琼山、澄迈、临高、定安、文昌、乐会、会同7县;儋州领宜伦、昌化2县;万州领万宁、陵水2县;崖州领宁远、感恩2县。海南岛1府3州13县。
正统四年(1439)六月,儋州附郭(州治所在地)宜伦县并入儋州,崖州附郭宁远县并入崖州,万州附郭万宁县并入万州,也就是说,州治所在地的县,归并入州,其地由州直接治理,以免机构重叠。琼州府领3州10县,并成了明代的定制。
明代南海诸岛改归崖州管辖。
明代还把“归附”的黎族编入图、都、乡等基层组织,隶于州县,和汉人一样纳粮当差。
清代,于海南设置琼崖道。下属琼州府(治今琼山市府城镇),领1州8县:琼山(治今府城镇)、澄迈(治今澄迈县东北)、定安(治今定安县)、文昌(治今文昌市)、会同(治今琼海市东北)、乐会(治今琼海市东南)、临高(治今临高县)、儋州(治今儋州市西北)。
崖州直隶州(治今三亚市西北),崖州归隶琼州府,光绪三十一年(1905)升为直隶州。领4县:感恩(治今东方市南)、昌化(治今昌江黎族自治县西)、陵水(治今陵水黎族自治县)、万州(治今万宁市)。万州光绪三十一年降州为县。
清代在海南设府,辖3州10县,故史称“十三州县”。清末改设一府,1直隶州,1州,11县。
5.民国时期
中华民国初期,海南岛的建置仍袭清制,置琼崖道,共辖13县:琼山、澄迈、定安、文昌、琼东(即清代会同)、乐会、儋县(1912年儋州改县)、临高、万宁(1914年万州改万宁县)、昌江(因与浙江省昌化县同名,1914年改名昌江)、陵水、感恩、崖县(1920年崖州改称崖县)。
民国元年(1912),海口所改称镇。民国十五年脱离琼山县建市。
1931年2月13日,撤销海口市,复归琼山县。
民国十年废道制。民国二十一年,曾拟划为特别行政区,但未实行。当时行政区称为琼崖,直隶于广东省。
民国二十一年八月改“抚黎局”为“抚黎专员公署”,加强对黎族地区的统治。民国二十四年国民党广东省政府把黎、苗族居住的五指山区划分为白沙、保亭、乐东3县,推行乡保甲里制。
据许崇灏《琼崖志略》记载,当时白沙县是析原儋县属的雅叉、白沙、元门、龙头、炳邦峒;昌化县属的霸王、乌烈、大坡、保平、冯虚峒;感恩县属的吴什峒;陵水县属的南流、十万峒;定安县属的新市、营根铺、加钗、小水峒和思河图;崖县属的红毛上、下峒和道裁、红茂村;琼山县属的加泉、林湾峒等边沿山区合并而成。
保亭县是析原崖县属的首弓、三弓、不打、六罗、抱龙、同甲、水滃峒;陵水县属的保亭、五弓、六弓、七弓、乌牙峒和岭门、白石图;万宁县属的税司、南桥、西峒、北峒;乐会县属的竹根、太平、加曹峒和合水图;定安县属的船埠、南引、加冬图和母瑞山等边沿山区合并而成。
乐东县(当时又叫乐安县)是析原昌化县属的七差;感恩县属的东方、马隆、鸡叨、峨差、峨逆、抱由、甲中、峨沟;崖县属的乐安、多涧、抱善、抱江、龙鼻、潭寨、多港、头塘、万冲、番阳峒等山区合并而成。
世纪大桥6.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海南岛的建置为行政区,1951年设行政公署,驻琼山。在岛的南半部地区建立了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州府驻保亭县冲山镇(今五指山市冲山镇)。
1950年5月海南岛宣告解放,成立海南军政委员会,实行军事性管制。 次年4月,成立广东省人民政府海南行政公署,1955年3月,改称广东省海南行政公署。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后,海南行政公署停止行使职权。1968年4月成立海南地区革命委员会,实行“一元化”领导,1976年10月改称海南行政区革命委员会,1980年1月,改称海南行政区公署。1984年10月撤销海南行政区公署,海南行政区人民政府正式宣告成立。
海南行政区管辖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并直辖北部的琼山、文昌、临高、澄迈、琼海、屯昌、儋县、万宁、定安9县1市,设西沙、南沙、中沙群岛办事处。
1987年撤销海南行政区和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1988年海南建省。海南省实行省直接管辖市县的体制。
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的建置沿革情况:
1948年6月五指山地区解放,1949年3月成立“琼崖少数民族自治区行政委员会”, 下辖白沙、保亭、乐东3县,行政委员会驻白沙县毛贵(今五指山市毛阳镇)。1950年迁驻加钗,同年八月迁驻番阳,直辖白沙、保亭、乐东、琼中4县,属琼崖人民政府领导。1951年1月撤销琼崖少数民族自治区行政委员会。
1952年7月1日成立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区(专署级),区人民政府驻乐东县抱由镇,行政区划包括乐东、白沙、保亭、琼中、东方等5县,共16个区、132个乡。1953年自治区首府驻地由抱由镇迁驻保亭县。1954年,将原属海南行政区的崖县、陵水两县划归自治区管辖,范围扩大到7个县,32个区,459个乡。1955年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区改称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
1958年9月,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7县共成立56个政社合一的农村人民公社。同年12月自治州人民政府迁至海口同海南行署合署办公。又将州内原284个乡(镇)并为107个大乡(镇),并在此基础上合并大县,将原州辖7个县并为4个,由昌感、东方和白沙的一部分合并为东方大县,保亭、陵水、崖县及万宁的兴隆农场合并为榆林县,琼中县及白沙的部分地区合并为琼中县,乐东县和崖县、东方、昌感等县的部分合并为乐东大县。1959年至1961年又先后恢复原7县建置,并从东方大县分出一部分地区成立昌江县。1961年11月恢复自治州行政机构,州政府搬回通什镇。
1984年崖县撤县建三亚市,1987年设立通什市。自治州管辖七个县两个市。
1987年12月,因建省办经济特区的需要,撤销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在自治州内建立了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陵水黎族自治县、昌江黎族自治县、乐东黎族自治县、东方黎族自治县、白沙黎族自治县,三亚市升格为地级市,通什市为县级市,两市继续享受民族自治地方政策待遇。
1994年1月24日,琼山撤县设市。
2001年7月,通什市更名为五指山市(县级)。
2002年10月16日,国务院批复《海口调整行政区划》,琼山市并入海口市。
海南各市县体制变化较大的有:
琼山市。1994年1月24日,琼山撤县设市(县级)。2002年10月16日,国务院批复《海口调整行政区划》,琼山市并入海口市。
屯昌县。新建县,前身是1948年由澄迈县的第二区(今西昌乡)、琼山县的第二区(今新兴镇、大同乡、屯昌镇、黄岭镇、藤寨乡、南坤镇)组成新民县,1949年2月又将原定安县的南吕、乌坡、枫木、北海、岭门乡成立定西特别区(相当于县级建置),1950年5月,定西特别区并入新民县。因同辽宁新民县重名,1952年国务院为了便于管理,遂将海南新民县以治所之名,更名为屯昌县。
琼海市。海南历史上未有琼海的建置。195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由琼东、乐会两县合并而成。因地处琼州东海岸,故取琼海为县名。1992年11月,撤县建琼海市(县级)。
儋州市。1993年3月,撤儋县建儋州市(县级)。
文昌市。1995年11月,撤文昌县建市(县级),驻文城镇。1997年文昌市府部分迁往清澜镇。
万宁市。1996年8月,撤万宁县建市(县级)。
三亚市。前身是崖县,县城驻崖城,1954年10月迁至三亚镇。1984年5月以崖县行政区域设立三亚市(县级),因治所得名。1987年12月,三亚市升格为地级市。
五指山市。原称通什市,通什市是新设县级行政区域。原是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首府驻地,当时称作通什镇。1987年1月由保亭、琼中、乐东三县划乡析镇组成。2001年7月改称五指山市。
东方市。1952年将原昌感、乐东、白沙、儋县部分地区划入建立东方县。境内有东方、中方、西方三村,当时设治于东方村,故得名东方县。1958年将昌感、东方、白沙三县合并为东方县(称东方大县),治所先设在宝桥(叉河),1960年迁八所。1962年分县,恢复白沙县,复立昌江县。1987年12月建立东方黎族自治县,1997年3月撤县建市。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琼中设县始于1948年2月,由中共琼崖特委设置。1949年3月并入琼崖少数民族自治区行政委员会。1952年划邻县部分地区复置琼中县。因位于海南中部得名。1987年12月,建立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
『拾』 谁知道海南的历史
历史沿革
1.唐虞至南北朝
唐虞时代,海南岛为南交之地,夏、商、周三代,为扬越之南裔。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统一岭南广大地区,在南方设置桂林郡、南海郡和象郡,秦始皇把中原几十万人迁徙其地。其时,海南岛为象郡之外徼。秦汉之交,中原战乱,秦龙川令赵佗自立为南越王。南越王国势力和影响当及海南岛。
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伏波将军路博德、楼船将军杨仆等率师平定南越之乱。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在海南岛设置珠崖郡、儋耳郡。
元帝初元三年(公元前46)春又罢珠崖郡,下诏放弃珠崖郡,设置朱卢县,隶属交州合浦郡。
在西汉时期,从汉武帝元封元年置郡设县,至汉元帝初元三年罢弃,前后历时65年,海南岛是在中央王朝的直接管辖之下的。
东汉建武十九年癸卯(公元43),伏波将军马援平定交趾,往来南海,抚定珠崖,复置珠崖县,属合浦郡,而省朱卢县。
东汉明帝永平十年丁卯(公元67)又复置儋耳县,珠崖、儋耳2县均隶属于合浦郡,督于交州。加强了东汉王朝与黎族先民的联系。
三国时期,吴赤乌年间(238~251)在雷州半岛设立珠崖郡(治今广东徐闻),领徐闻、朱卢、珠官3县,属高州管辖,对海南岛实行“遥领”。
晋武帝太康元年(280),省珠崖郡,并入合浦郡。朱卢改为玳瑁。合浦郡领合浦、南平、荡昌、徐闻、玳瑁、珠官6县。属交州。不久废珠官县。
南朝,宋文帝元嘉八年(431)复立珠崖郡,治徐闻,不久又废。以珠官、朱卢属越州。
梁朝武帝大同(535~546)中,在废儋耳郡的地方设置崖州,统于广州。时儋耳归附俚僚首领冼夫人的有一千多峒,冼夫人请命于朝,故置崖州。《北史》和《隋书》均载“海南儋耳归附者千余峒”,是为“海南”一词的最早记载。崖州设置,此事意义重大。从汉元帝罢撤珠崖郡之后,历代州郡治所均设在大陆,对海南地区只是“遥领”而已。至南朝梁时,始在海南本土设置崖州,有效地管辖海南岛全境。
西汉至南北朝,大概经历了始置、罢弃、遥领、重建的过程。西汉王朝在海南开郡设县,虽经残暴手段实现,但从历史上看,这无疑是一种历史的进步。但由于封建统治治理政策失误和中原多乱,海南又长期处于自治的状态。特别是南朝梁时,在废儋耳郡归附俚人首领冼夫人达千余峒的基础上重建崖州,这对后来历代中央王朝有效统治海南有着重要的意义。
4.明清时期
明太祖洪武元年戊申(1368)三月,明军挥师南征,至六月,元朝海南海北道和海南分府元帅归降。同年十月,海南岛改乾宁安抚司为琼州府,并改吉阳军为崖州,南宁军为儋州,万安军为万州,3州隶于琼州府,仍属广西。不久又将南建州改为定安县。洪武二年六月,海南州府改隶于广东省。从此,海南岛归广东省管辖。
洪武九年,海南岛属广东布政使司海南道。当时领县情况是:
琼州府领琼山、澄迈、临高、定安、文昌、乐会、会同7县;儋州领宜伦、昌化2县;万州领万宁、陵水2县;崖州领宁远、感恩2县。海南岛1府3州13县。
正统四年(1439)六月,儋州附郭(州治所在地)宜伦县并入儋州,崖州附郭宁远县并入崖州,万州附郭万宁县并入万州,也就是说,州治所在地的县,归并入州,其地由州直接治理,以免机构重叠。琼州府领3州10县,并成了明代的定制。
明代南海诸岛改归崖州管辖。
明代还把“归附”的黎族编入图、都、乡等基层组织,隶于州县,和汉人一样纳粮当差。
清代,于海南设置琼崖道。下属:
琼州府(治今海口市),领1州8县:琼山(治今海口市)、澄迈(治今澄迈县东北)、定安(治今定安县)、文昌(治今文昌市)、会同(治今琼海市东北)、乐会(治今琼海市东南)、临高(治今临高县)、儋州(治今儋州市西北)。
崖州直隶州(治今三亚市西北),崖州归隶琼州府,光绪三十一年(1905)升为直隶州。领4县:感恩(治今东方市南)、昌化(治今昌江黎族自治县西)、陵水(治今陵水黎族自治县)、万州(治今万宁市)。万州光绪三十一年降州为县。
清代在海南设府,辖3州10县,故史称“十三州县”。清末改设一府,1直隶州,1州,11县。
5.民国时期
中华民国初期,海南岛的建置仍袭清制,置琼崖道,共辖13县:琼山、澄迈、定安、文昌、琼东(即清代会同)、乐会、儋县(1912年儋州改县)、临高、万宁(1914年万州改万宁县)、昌江(因与浙江省昌化县同名,1914年改名昌江)、陵水、感恩、崖县(1920年崖州改称崖县)。
民国元年(1912),海口所改称镇。民国十五年脱离琼山县建市。
民国十年废道制。民国二十一年,曾拟划为特别行政区,但未实行。当时行政区称为琼崖,直隶于广东省。
民国二十一年八月改“抚黎局”为“抚黎专员公署”,加强对黎族地区的统治。民国二十四年国民党广东省政府把黎、苗族居住的五指山区划分为白沙、保亭、乐东3县,推行乡保甲里制。
据许崇灏《琼崖志略》记载,当时白沙县是析原儋县属的雅叉、白沙、元门、龙头、炳邦峒;昌化县属的霸王、乌烈、大坡、保平、冯虚峒;感恩县属的吴什峒;陵水县属的南流、十万峒;定安县属的新市、营根铺、加钗、小水峒和思河图;崖县属的红毛上、下峒和道裁、红茂村;琼山县属的加泉、林湾峒等边沿山区合并而成。
保亭县是析原崖县属的首弓、三弓、不打、六罗、抱龙、同甲、水滃峒;陵水县属的保亭、五弓、六弓、七弓、乌牙峒和岭门、白石图;万宁县属的税司、南桥、西峒、北峒;乐会县属的竹根、太平、加曹峒和合水图;定安县属的船埠、南引、加冬图和母瑞山等边沿山区合并而成。
乐东县(当时又叫乐安县)是析原昌化县属的七差;感恩县属的东方、马隆、鸡叨、峨差、峨逆、抱由、甲中、峨沟;崖县属的乐安、多涧、抱善、抱江、龙鼻、潭寨、多港、头塘、万冲、番阳峒等山区合并而成。
6.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海南岛的建置为行政区,1951年设行政公署,驻海口市。在岛的南半部地区建立了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州府驻保亭县冲山镇(今五指山市冲山镇)。
1950年5月海南岛宣告解放,成立海南军政委员会,实行军事管制。 次年4月,成立广东省人民政府海南行政公署,1955年3月,改称广东省海南行政公署。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后,海南行政公署停止行使职权。1968年4月成立海南地区革命委员会,实行“一元化”领导,1976年10月改称海南行政区革命委员会,1980年1月,改称海南行政区公署。1984年10月撤销海南行政区公署,海南行政区人民政府正式宣告成立。
海南行政区管辖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并直辖北部的海口、琼山、文昌、临高、澄迈、琼海、屯昌、儋县、万宁、定安9县1市,设西沙、南沙、中沙群岛办事处。
1987年撤销海南行政区和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1988年海南建省。海南省实行省直接管辖市县的体制。
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的建置沿革情况:
1948年6月五指山地区解放,1949年3月成立“琼崖少数民族自治区行政委员会”, 下辖白沙、保亭、乐东3县,行政委员会驻白沙县毛贵(今五指山市毛阳镇)。1950年迁驻加钗,同年八月迁驻番阳,直辖白沙、保亭、乐东、琼中4县,属琼崖人民政府领导。1951年1月撤销琼崖少数民族自治区行政委员会。
1952年7月1日成立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区(专署级),区人民政府驻乐东县抱由镇,行政区划包括乐东、白沙、保亭、琼中、东方等5县,共16个区、132个乡。1953年自治区首府驻地由抱由镇迁驻保亭县。1954年,将原属海南行政区的崖县、陵水两县划归自治区管辖,范围扩大到7个县,32个区,459个乡。1955年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区改称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
1958年9月,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7县共成立56个政社合一的农村人民公社。同年12月自治州人民政府迁至海口同海南行署合署办公。又将州内原284个乡(镇)并为107个大乡(镇),并在此基础上合并大县,将原州辖7个县并为4个,由昌感、东方和白沙的一部分合并为东方大县,保亭、陵水、崖县及万宁的兴隆农场合并为榆林县,琼中县及白沙的部分地区合并为琼中县,乐东县和崖县、东方、昌感等县的部分合并为乐东大县。1959年至1961年又先后恢复原7县建置,并从东方大县分出一部分地区成立昌江县。1961年11月恢复自治州行政机构,州政府搬回通什镇。
1984年崖县撤县建三亚市,1987年设立通什市。自治州管辖七个县两个市。
1987年12月,因建省办经济特区的需要,撤销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在自治州内建立了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陵水黎族自治县、昌江黎族自治县、乐东黎族自治县、东方黎族自治县、白沙黎族自治县,三亚市升格为地级市,通什市为县级市,两市继续享受民族自治地方政策待遇。
海南各市县体制变化较大的有:
海口市。2002年9月16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海口市调整行政区划。
根据国务院的批复,撤销原琼山市和原海口市秀英区、新华区、振东区,以原琼山市和原海口市行政区域为“版图”,设立海口市秀英区、龙华区、琼山区和美兰区。2003年1月1日海口市四个区正式挂牌。
屯昌县。新建县,前身是1948年由澄迈县的第二区(今西昌乡)、琼山县的第二区(今新兴镇、大同乡、屯昌镇、黄岭镇、藤寨乡、南坤镇)组成新民县,1949年2月又将原定安县的南吕、乌坡、枫木、北海、岭门乡成立定西特别区(相当于县级建置),1950年5月,定西特别区并入新民县。因同辽宁新民县重名,1952年国务院为了便于管理,遂将海南新民县以治所之名,更名为屯昌县。
琼海市。海南历史上未有琼海的建置。195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由琼东、乐会两县合并而成。因地处琼州东海岸,故取琼海为县名。1992年11月,撤县建琼海市(县级)。
儋州市。1993年3月,撤儋县建儋州市(县级)。
文昌市。1995年11月,撤文昌县建市(县级),驻文城镇。1997年文昌市府部分迁往清澜镇。
万宁市。1996年8月,撤万宁县建市(县级)。
三亚市。前身是崖县,县城驻崖城,1954年10月迁至三亚镇。1984年5月以崖县行政区域设立三亚市(县级),因治所得名。1987年12月,三亚市升格为地级市。
五指山市。原称通什市,通什市是新设县级行政区域。原是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首府驻地,当时称作通什镇。1987年1月由保亭、琼中、乐东三县划乡析镇组成。2001年7月改称五指山市。
东方市。1952年将原昌感、乐东、白沙、儋县部分地区划入建立东方县。境内有东方、中方、西方三村,当时设治于东方村,故得名东方县。1958年将昌感、东方、白沙三县合并为东方县(称东方大县),治所先设在宝桥(叉河),1960年迁八所。1962年分县,恢复白沙县,复立昌江县。1987年12月建立东方黎族自治县,1997年3月撤县建市。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琼中设县始于1948年2月,由中共琼崖特委设置。1949年3月并入琼崖少数民族自治区行政委员会。1952年划邻县部分地区复置琼中县。因位于海南中部得名。1987年12月,建立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