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佳能单反成长历史
亲~~你连分都不给啊~~爱算了算了看在你也爱单反的份上.给你侃侃~ef镜头的历史.就是eos的历史.早在1987年.伴随第一部eos单反相机的出生.ef镜头也随之问世.第一部eos叫"eos650"这一年佳能在镜头上使用了usm的技术.第一支有usm的镜头是.ef-300mm f\2.8l usm 佳能就用两个金属环创造了世界上最快速,精准.安静的对焦.好像还获得了一年的世界创意大赛的金奖~.1989年专业级自动对焦单反"eos-1"系列发布.(至今都是我的梦想啊~虽然我的七弟也很不错,我超满意七弟的~).1993年,佳能开发出ud镜片.具有超低色散的优秀性质.(据说是两片效果和一片萤石相当的),第一部数码单反是在1995年发布的,它叫"eos dc3".没什么好说的,2001年,do镜片组技术被用在ef 400mm f/4 do is usm上.2002年."eos-1ds"上市,带来业界领先的全副cmos传感器(以前总是说cmos没有ccd成像好的,所以说上cmos的机器都是lj.佳能打破了这个观念),2007年啦,大马三发布了,2100w的像素真是不可思议啊~2008年.无敌兔(eos 5d mark 2 )发布.同样的全副2100w像素.然后人们就疯了~这个机器那叫个辉煌啊~现在依旧光辉不减(估计5d3出来之前都是闪闪照万代的~.)这一年ef镜头800mm定焦发布...还有swc亚波长结构镀膜被开发出来~(都是牛头上用的.一般看不见.摸不着)第一个带swc的是ef 24mm f/1.4l 2 usm.2009年,我家七弟出生的年份~太鸡冻了我~~同时ef镜头也有了约5000w支的产量,还有搭载双is图像稳定器.新百微发行~还有为了2010年的fifa世界杯.佳能推出了小马四(eos-1 d mark 4)十万的感光啊~还有45点对焦点(39点是十字型的,官方资料说小马四的定语是"震撼世界"呵呵.牛拜了~2010年.反转屏60d诞生(我怎么都不觉得它好在哪~)到了今年前一段时间(10月26日,我那天在微博上看的发布会)发布了更bt的神器~"eos-1dx"14fps.1800w全副.二十万感光.61点对焦 126区测光~~(不说了.再说我去抢~) 不过发布会上没有大家期待的5d3和7d2.失望一小下,然后就现在了~~手机手工打字啊~~花了我一节自习课.lx不给分不厚道吧~~
B. 佳能的历史背景(速求)
一,尼康公司历史悠久,创建于年7月25日,由三菱财团(Mitsubishi)投资,合并三个光学仪器厂组成。当时,主要为日本国防部生产军用光学仪器。Nikon的名称由日文“日本”(Nippon)和“光学”(kogakn)组合而成,所以又有人称之为日光公司。创建初期,曾聘请几名德国光学技师,并于1932年开始生产尼柯尔(nikkor)镜头。许多照相机生产厂家都选用尼康公司的镜头,包括早期的佳能(Canon)。 1937年到1945年间,随着侵华战争的全面爆发及太平洋战争的开始,尼康公司的前身Nippon Kogaku K.K.为配合日本政府的需要,开设了一连串大型厂房,以生产军用光学仪器。二战的爆发给了尼康一个飞跃式发展的机会,大量的军品订单刺激尼康急剧的膨胀起来,到二战中期,尼康旗下已经有了19家工厂和23000名员工,所生产的光学仪器包括望远镜,潜望镜,航空侦查镜头,光学轰炸瞄准具等等,但是在现在尼康的历史上,却对这一段绝口不提。回避不意味着不存在,可以说尼康公司在历史上有极其不光彩的一面, 尼康相机
Nippon Kogaku K.K.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苦难。 战后,尼康公司开始向民用产品转型。尼康公司从1948年才开始生产相机,初期产品是德国康泰克斯(contax)旁轴取景相机的仿制品,型号为NikonⅠ。1959年,尼康公司推出第一架135单镜头反光照相机Nikon F,这是架可以方便地更换镜头、取景器,并备有卷片马达的专业相机。尼康F以其完备的性能,精湛的工艺以及相对于德国相机较低廉的价格迅速得到广大专业记者的认可。在越战中,尼康F被美国随军记者所广泛使用,渐渐成为新闻记者的首选机种。 如果你认真地看过电影《廊桥遗梦》的话,男主角伊斯特伍德所用的相机便是尼康F。尼康F的巨大成功为尼康公司在摄影界地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成为135专业单反相机的标准。 而后,尼康公司又推出了F2、F2AS、F3、F4、F5等专业相机,无不倍受专业摄影者推崇。尼康的中档相机,如FM、FE、FM2、FE2、FA、F501、F601、F801、F90x等等,也都成为摄影爱好者们的追求目标。 一九五九年开始生产第一台单镜头反光相机F,确立了在专业市场的牢固地位。在这以后,尼康生产了一架又一架著名相机,始终占据着135专业相机市场上的霸主地位。尼康以工艺精湛,质量可靠,经久耐用蜚声国际,尤其在亚洲各国,长久以来,受到广大摄影家的宠爱。从一九五九年的大F到最新的F5,她保持着镜头卡口的兼容。四十年前的F卡口镜头拿到F5身上一样可以冲锋陷阵,这是其他任何一个相机厂不能做到的。正因为此,尼康的机身和镜头在二手市场和收藏圈里备受青睐。任何事都是两面的,四十年镜头卡口不变,客观上也限制了新产品的设计和新技术的应用。尼康的卡口还能兼容到什么时候?也许她在等老用户手上的手动对焦F,AI等系列镜头彻底退役吧。下一代的F6或许会让我们大吃一惊。和佳能相比,尼康有一个缺点,那就是把自动聚焦装置放在了机身内,驱动“大炮”型镜头力不从心,不象佳能放在镜头里,针对不同镜头采用不同马达。
尼康创建于1917年,当时名为日本光学工业株式会社。1988年该公司依托其照相机品牌,更名为尼康株式会社。 “尼康(Nikon)”的名称,从1946年开始使用,是“日本光学”日文读音(Nippon Kogak
u)的罗马字母缩写,并且融合了德文中蔡司照相机ZeissIkon中kon的写法。 尼康其众多的著名相机产品中,最主要的有尼克尔(Nikkor)相机镜头、尼康水下照相机(Nikonos)、尼康F系列的135胶卷单反相机、还有尼康D系列的数码单反相机,消费性数码相机Coolpix系列。 尼康合美系沈阳尼康灯具制造有限公司旗下灯具系列品牌之一,筹建于2004年。2008年入选全球商业网唯一指定的“免检灯具产品”,2010 荣誉获得中国国际品牌协会“十大最具潜力品牌”。
C. 佳能数码相机的佳能历史
1930年,Goro Yoshida和他的姐夫Saburo Uchida在日本创建了精密光学仪器实验室。4年后,他们制造了第一台相机,命名为“Kwanon”(观音菩萨),因此他们的第一个标识就是千手观音的图案。尽管如此,他们最终还是将公司名称和标识都改为“Canon”,因为它的发音更近似于Kwanon。
佳能来源
Canon -佳能名称源于美女。佳能公司的创始人是位医学博士,取此名的灵感出自他抬头眺望天空而来。佳能公司原来的名字叫生本·古岳·橙久城 (SEIKI KOGAKU KENKYUJO),是一个精密光学仪器研究所。佳能原有一个十分英语化的名字KWANON,意为一位仁慈佛教女神的名。公司以此名,命其第一架35毫米测距式相机。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只有唯一一架KWANON相机幸存。大约在1936年,公司用汉莎·佳能(HANSA CANON)为品牌的相机正式上市了。从此,佳能成为举世闻名的相机品牌和公司的象征。毫无疑问,响亮的名字与日俱增,目前使用的EOS(Electronic Optical System)不仅仅表示电子光学系统英文字首字母的缩写,也是一位在希腊被称作黎明的女神。 佳能的中国事业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之初。1979年,邓颖超女士访问佳能公司,提出支援中国精密工业的要求。1980年,时任社长贺来龙三郎先生对北京进行了友好访问。中国政府与佳能公司高层领导人的互访,为佳能公司的在华事业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佳能公司对华投资也由此正式拉开序幕。
1997年,佳能(中国)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开始负责佳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及其他相关业务。2002年,即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随着市场开放程度的逐渐加强和各项政策法规的实施,中国的个人消费品市场、办公设备市场愈发活跃起来。与此相对应的是,佳能将亚洲营销总部从香港迁入北京,并正式开始行使中国国内销售权。同时,佳能大力加强在华机构,在中国市场增设华北,华东和华南三大区域总部,并授权北京、上海、广州分公司对所在区域的财务、物流、销售和服务进行管理。至2003年底,佳能在中国的15家分公司已全部注册成立完毕,佳能(中国)实现了从第一阶段的生产投资转向第二阶段的销售服务的重大战略推进。
佳能(中国)最重要的工作是中国市场的构建,即调整在中国市场的管理结构和商业结构,逐步建立更为高效的营销体系,以满足中国市场不断增长的需求。佳能已经成功运用其世界顶级的影像技术,为中国市场提供了照相机、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扫描仪、投影仪等诸多产品,并开始向耗材,医疗设备等领域进行积极的拓展。
基于“共生”理念,佳能植根于中国并开始努力成长。而未来,佳能将继续实践这一理念,为中国的消费者提供更多、更先进的产品和更完善的服务,继续通过投资创汇、技术转让、创造就业机会、参与社会建设等多种形式,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做出贡献。
D. 求佳能详细的数码相机发展历史
早在摄影术发明之前,美术家们就已经制造出在一张桌子中间放置反光镜,而在其上装有磨砂玻璃的成像装置,用于精确地描绘窗外景色。 1861 年,英国人托马斯·萨顿( Thomas Satton )则发明了具有相似结构的,于摄影镜头和感光元件之间装置有 45 °角反光镜的照相机,从此,这种使用同一个镜头进行取景、拍照的照相机便成为了一种形式独特的影像记录工具。然而,这样的一种不会产生取景视差的照相机,却因为相机的小型化在上个世纪初期的那一段时间里并没有得到迅速的发展。在当时,无论是照相机制造的大国德国,还是后来居上的日本,所制造的中小型民用照相机还都是以旁轴取景或双镜头反光(也是旁轴取景的另一种形式)的产品为主流。
1934 年 1 月,佳能公司的前身日本精机光学公司推出 KWANNON 相机,它就是一种旁轴取景形式的产品,而在设计制造了多达 32 种使用 135 胶卷的高级旁轴取景照相机之后,佳能公司才于 1959 年开始加入到了小型单镜头反光照相机( SLR )的竞争之中,制造出著名的佳能 Flex ( CANON Flex )。因为到了这个年代,各主流的照相机制造厂家似乎都意识到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即将成为新的照相机主流产品。
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具有很多旁轴取景照相机无法比拟的优势:它没有取景的视差;它可以更换多种不同规格,不同用途的摄影镜头;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拍摄的自动化;它能够配合多种不同用途的附件系统;它会比其他形式照相机有更好的通用性。而随着数码影像的到来,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继续在这一崭新的影像记录方式中发扬光大,从胶片到数码,古老的单镜头反光照相机跨入到了数码影像的新时代。单镜头反光相机的英文缩写叫做 SLR ( Single Lens Reflex ),而数码单反相机的名字只不过需要在前面加上一个 D ( Digital )就可以了!
E. CANON的企业历史
1933年 在东京麻布六本木设立精机光学研究所,开始研制高级小型照相机。
1934年 试制日本第一台35毫米焦平面快门照相机“Kwanon”。
1935年 推出35毫米焦平面快门照相机“Hansa Canon”。 申请注册商标“Canon”。
1937年 佳能公司前身精机光学工业株式会社成立。
1939年 开始自家生产镜头(命名Serenar)。
1940年 开发日本首创X射线间接摄影照相机。 1942年 御手洗毅先生出任精机光学工业株式会社社长。
1945年 恢复生产普及型焦平面快门照相机JII。
1946年 开设银座照相机维修服务站。 战后首次推出的照相机新产品“Canon SII”,博得驻日美军及外商的好评。
1947年 社名改称“佳能照相机株式会社”。 日本恢复国际贸易。当局指定佳能牌照相机为最佳出口商品。
1949年 日本恢复证券交易所。与此同时,佳能股票上市。 Canon IIB型照相机荣获全美照相机展览会(旧金山)一等奖。 1951年 将总部和工厂集中到东京都大口区下丸子。 1952年 推出世界首创同步闪光35毫米高级照相机“Canon IVSb”。
1954年 为了配合日本开始播放电视广告,与NHK(日本广播协会)技术研究所联合开发电视摄像机。
1955年 开设纽约支店。
1956年 吸收“佳能电子”(原“秩父英工舍”)为关联公司。 推出8毫米电影摄影机“Canon 8T”。
1957年 在日本瓦开开设欧洲总代理店“佳能欧洲”。 照相机“Canon L1”和8毫米电影摄影机“Canon 8T”被选为日本首批最佳设计商品。
1958年 推出电视摄像机专用现场变焦镜头。
1959年 与美国Documat公司合作,开发微缩设备。 发展磁头产品。 推出同步读出器。
1960年 开发录像机磁头。 1961年 推出“Canonet”,创空前畅销记录,掀起“傻瓜”相机热潮。 完成日本第一个转轮式微缩胶片系统。
1962年 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全力发展办公设备。 在巴拿马开设中南美总代理店“佳能拉丁美洲”。
1963年 设立“佳能SA日内瓦”。废除总代理店制,建立佳能总公司直接管辖的销售体制。 推出X线镜面反射式高速摄影机。 着手开发光纤维。
1964年 推出世界首创10键式电子计算器“Canola130”。
1965年 推出电子传真方式复印机“Canofax 1000”。
1966年 设立佳能美国股份有限公司。
1967年 设立拉丁美洲当地人佳能拉丁美洲股份有限公司。 出口比率超过50%。
1968年 设立佳能办公设备销售股份有限公司。 设立佳能阿姆斯特丹股份有限公司(现在是佳能欧洲(荷兰)股份有限公司)。 推出独创的电子照相方式“佳能NP系统”,开拓普通之复印机(PPC)市场。 推出行业首创4磁道4通道记录磁头。 1971年“ 佳能办公设备销售 ”与“ 佳能照相机销售 ”合并,成立佳能销售股份有限公司。 推出最高级单反照相机“ Canon F -1 ”及 FD 镜头。 推出会计机“ BP -1000 ”。
1972年 设立欧洲第一个生产据点“佳能吉森”(当时是Physotec GmbH西德)。 推出世界首创液干式普通纸复印机“NP-70”。
1973年 推出日本首批全彩色普通纸复印机。 佳能35毫米电影摄影机超近摄影镜头荣获美国电影艺术科学院颁发的科学技术奖。
1974年 前田武男先生出任佳能公司代表取缔役社长。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设立佳能办公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推出办公用计算机“ Canonac100/ 500 ”。 推出残疾人便携式会话辅助器“ Communicator ”。 推出盲人电子阅读器“ Optacon ”。
1975年 开发成功激光打印机。
1976年 第一个优良企业构想计划开始实施。设置佳能式开发、生产、销售体制研讨委员会。 推出内置微机单反照相机“AE-1”,掀起AE(自动聚焦)照相机热潮。 涉足传真机领域。 推出世界首创的免散瞳眼底照相机“CR-45NM”。 1977年 贺来龙三郎先生出任佳能公司代表取缔役社长。 佳能35毫米电影摄影机镜头K-35系列荣获美国电影艺术科学院颁发的科学技术奖。
1978年 设立佳能澳大利亚股份有限公司。 开展彩色复印服务。 推出世界首创记忆式复印机“NP-8500”。 推出摄像机镜头。 推出备有激光自动对准机构的掩模对准仪“PLA-500FA”。
1979年 设立佳能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 吸收可比雅股份有限公司为关联公司。 海外销售额首次突破 1 , 000 亿日元。 推出内置半导体激光器的打印机“ LBP -10 ”。 推出全自动照相机“ AutoBoy ”。 推出小型软盘驱动器。
1980年 推出首次采用罗马字输入的日文文字处理机“Canoword 55”. 推出日本首创G2标准传真机“Telefax B-601”。 推出自动眼球折射能力测试仪“AutoRefR-1”。 1981年 设立元件开发中心。 推出每分钟 135 张的超高速复印机“ NP-8500 SUPER ”。 在世界上首次开发成功气泡喷墨打印技术。 推出新型专业系统单反照相机“ F -1 ”。 推出 CVC 录像系统。
1982年 设立大分佳能股份有限公司。 第二个优良企业构想计划开始实施。 推出世界首创暗合方式小型复印机“ PC10/PC -20 ”。 推出彩色气泡喷墨打印机。 推出手提终端( HT-3000 )。 推出 16 位个人计算机“ AS -100 ”。 推出西文电子打字机“ AP400/ 500 ”。 推出 40 倍电视变焦镜头。 开始销售婴儿听觉检查仪“ Crib-0-Grarm ”。
1983年 设立佳能布列塔尼股份有限公司。 推出佳能第一台彩色复印机 NP Color T 。 推出单反照相机“ T 50 ”。该机荣获日本 1983 年度最佳设计奖。
1984年 设立佳能元件股份有限公司。 推出世界首创商务用普通纸打印机“ PC Printer 70 ”。 推出 AS-300 工作站。 推出激光传真机。 在洛杉矶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进行了静止录像机的实用试验。 以中国签订技术合作协议,在湛江和天津生产复印机。 推出数码激光复印机“ NP -9030 ”。 推出世界最小最轻的激光打印机“ LBP-8/CX ”。 推出步进曝光装置“ FPA-1500FA ”。 退出高清晰度电视变焦镜头“ PV14x12.5BHD ”。
1985年 设立佳能弗吉尼亚股份有限公司。 在韩国设立了合资公司一罗铁佳能股份有限公司。 与美国惠普公司建立计算机领域的业务协作关系。 佳能中央研究所建成。 推出单触式自动双色复印机“ NP -3525 ”。 推出气泡喷墨打印机“ BJ -80 ”。 推出电子文件归档系统“ Canovision8VM-E 1 ”。 开发成功世界首创“ 光卡读写器 ”。 宣布第二次创业。以“ 共生 ”为企业宗旨,开始实施第一次全球企业构想(五年)。 设立海外第一个研究所“ 佳能研究中心欧洲 ”。(美国) 设立佳能 Opto 马来西亚股份有限公司。 设立佳能办公设备墨西哥股份有限公司。 于北京大学合作兴办合资企业 — 北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设立长滨佳能股份有限公司。 在日本企业中,第一个获准实施“ CSA ”标记(加拿大电气安全标准)自家公司认证制度。 PC 系列个人用复印机的累计产量达到 200 万台。 推出彩色气泡喷墨复印机“ A1 ”。 推出光磁盘系统。 推出使用了“ GENESIS ”(数码图像处理技术)的“ Canofax 705 ”。 推出软盘照相机“ Q-PIC ”。
1989年 山路敬三先生出任佳能公司代表取缔役社长。 投资入股美国 NeXT ,获得远东地区销售权。 在中国设立佳能大连办公设备有限公司。 与 NTT (日本电信电话公司) Internet 公司等合作,成立提供国际传真服务的合资企业 — FastNet 股份有限公司。 NP 系列复印机积累产量达到 500 万台。 推出彩色激光复印机“ CLC-500 ”。 与美国惠普公司共同开发了计算机软件“ NewWave ”的日文版本。 推出最高级 AF 单反照相机“ EOS-1 ”。 推出高频带规格 8 毫米 摄像机“ Canovision 8A -1 ”。 推出 55 倍广播电视摄像机变焦镜头。 不断选择战略重点,建立事业健康发展的蓝图
2005年是我们的“全球优良企业计划”第二阶段的最后一年。佳能通过不断选择战略重点,已经在成为真正优良企业的道路上取得了重大成果。在努力完全实现第二阶段目标的同时,我们也积极地为将于2006年启动的第三阶段新目标,即追求健康发展进行准备。
整合开发、制造和生产,以争取三位一体的竞争优势
佳能的改革进程现在正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通过开发和生产的整合,以进一步提高成本效率。第一个挑战就是实现“原型最少化设计”即彻底做到无原型试验品。而且,在不断开展零部件采购方面的改革的同时,我们正努力加强工厂自动化,以便进一步增强内部生产能力。佳能的目标是通过开发、生产和制造技术的三位一体的无缝整合,最终建立起具有高度竞争力的生产体系。
提高研发能力,不断拓展新业务
在2005年,佳能将加速显示设备的开发和商品化。特别是,我们将加快与东芝公司成立的合资公司的SED的批量生产准备工作。同时,我们将积极推进欧美销售公司和生产子公司等在“培养集团公司自主业务”方面的快速发展。我们将继续加快佳能新一代业务的活动。在不断拓展新的业务领域的同时,探索关键零部件的开发和商品化道路。 基于“共生”的企业理念,我们的“全球优良企业计划”是一项中长期的经营计划,该计划旨在通过技术创新使佳能成为一家不断为社会做出贡献并获得全世界的欢迎和尊敬的集团公司。在1996年启动的计划第一阶段的5年里,佳能在集团内部彻底灌输以利润为导向和整体优化概念,通过单元生产方式和基于现金流的整合业务绩效评估来引进生产改革。在2001年我们启动了该计划的第二阶段,我们着眼于在我们从事的所有业务领域达到全球第一,并不断加强我们的研发能力。我们已经在这一阶段中取得了包括、开发改革和关键零部件自行生产在内的巨大成果。
F. 照相机历史简介
19世纪初,一个叫尼普斯的法国陆军军官,花了10年时间研究保存影像的方法终于在1826年成功地将他家窗外的景象拍摄在白锡板上。
这是世界上第1张照片,它的曝光时间长达8小时。第二年,他又和达盖尔研究照相术,试图把影像拍摄在玻璃板上。
不幸的是,尼普斯没有等到成功的那一天就去世了。1833年,达盖尔把玻璃板底片的灵敏度,提高到足以拍摄人像。后来,他又发明了银版照相法——“达盖尔照相术”。
它是由两个木箱组成,把一个木箱插入另一个木箱中进行调焦,用镜头盖作为快门,来控制长达三十分钟的曝光时间,能拍摄出清晰的图像。
1841年光学家沃哥兰德发明了第一台全金属机身的照相机。该相机安装了世界上第一只由数学计算设计出的、最大相孔径为1:3.4的摄影镜头。
1845年德国人冯·马腾斯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可摇摄150°的转机。1849年戴维·布鲁司特发明了立体照相机和双镜头的立体观片镜。1861年物理学家马克斯威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张彩色照片。
1860年,英国的萨顿设计出带有可转动的反光镜取景器的原始的单镜头反光照相机。
1862年,法国的德特里把两只照相机叠在一起,一只取景,一只照相,构成了双镜头照相机的原始形式。
1880年,英国的贝克制成了双镜头的反光照相机。
1866年德国化学家肖特与光学家阿具在蔡司公司发明了钡冕光学玻璃,产生了正光摄影镜头,使摄影镜头的设计制造,得到迅速发展。
随着感光材料的发展,1871年,出现了用溴化银感光材料涂制的干版,1884年,又出现了用硝酸纤维(赛璐珞)做基片的胶卷。
1888年美国柯达公司生产出了新型感光材料--柔软、可卷绕的“胶卷”。这是感光材料的一个飞跃。同年,柯达公司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安装胶卷的可携式方箱照相机。
1906年美国人乔治·希拉斯首次使用了闪光灯。1913年德国人奥斯卡·巴纳克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135照相机。
从1839年至1924年这个照相机发展的第一阶段中,同时还出现了一些新颖的钮扣形、手枪形等照相机。
从1925年至1938年为照相机发展的第二阶段。这段时间内,德国的莱兹(莱卡的前身)、禄来、蔡司等公司研制生产出了小体积、铝合金机身等双镜头及单镜头反光照相机。
1902年,德国的鲁道夫利用赛得尔于1855年建立的三级像差理论,和1881年阿贝研究成功的高折射率低色散光学玻璃 ,制成了著名的“天塞”镜头,由于各种像差的降低,使得成像质量大为提高。
在此基础上,1913年德国的巴纳克设计制作了使用底片上打有小孔的 、35毫米胶卷的小型莱卡照相机-徕卡单镜头旁轴照相机。
不过这一时期的35毫米照相机均采用不带测距器的透视式光学旁轴取景器。
1931年,德国的康泰克斯照相机已装有运用三角测距原理的双像重合测距器,提高了调焦准确度,并首先采用了铝合金压铸的机身和金属幕帘快门。
1935年,德国出现了埃克萨克图单镜头反光照相机,使调焦和更换镜头更加方便。为了使照相机曝光准确,1938年柯达照相机开始装用硒光电池曝光表。
1947年,德国开始生产康泰克斯S型屋脊五棱镜单镜头反光照相机,使取景器的像左右不再颠倒,并将俯视改为平视调焦和取景,使摄影更为方便。
1956年,联邦德国首先制成自动控制曝光量的电眼照相机;1960年以后,照相机开始采用了电子技术,出现了多种自动曝光形式和电子程序快门;1975年以后,照相机的操作开始实现自动化。
在20世纪五十年代以前,日本的照相机生产主要是引进德国技术并加以仿制,如1936年佳能公司按照徕卡相机仿制了L39接口的35mm旁轴相机,尼康是在1948年才仿照康泰克斯制造出了旁轴相机。
PENTAX的前身旭光学工业公司1923年开始生产镜头,随着日本侵略战争的扩大,日本军队对光学仪器的需求急剧增加,尼康、宾得和佳能等日本光学仪器厂都接到了大量的军队订单,为侵华日军生产望远镜、经纬仪、飞机光学瞄准仪、瞄准镜、光学测距机等等军用光学仪器。
随着战争的结束,这些军队订单已经不再有,战后军工企业为生存不得不转向民用品的生产,光仪厂商尼康、佳能、宾得都先后开始了照相机生产。
1952年宾得引进德国技术并引入德国“PENTAX”品牌,生产出了“旭光学”的第一部相机。1954年,日本第一部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在旭光学-宾得公司制成。
1957年作为日本照相机的后起之秀,又制造出了日本的第一部五菱镜光学取景的单反照相机。此后美能达、尼康、玛米亚、佳能、理光等公司争相仿制、改进单反照相机及镜头技术,从而推动了民用照相机技术在日本的发展,世界单反照相机技术重心逐渐由德国转移到了日本。
1960年,宾得推出的PENTAX SP相机问世,开创了照相机TTL自动测光技术。
1971年,宾得公司的SMC镀膜技术申请了专利,并应用SMC技术开发生产出了SMC镜头,使得镜头在色彩还原和亮度以及消除眩光和鬼影两方面都得到极大改善,从而显著提高了镜头品质。
得益于SMC技术,此后宾得镜头的光学素质达到了极大的改善,有多只宾得镜头被职业摄影师们推崇,甚至超越了德国顶级镜头蔡司镜头,成就了宾得相机一时的辉煌。
虽然几乎所有厂商生产的照相机镜头都声称采用了SMC技术,但是实测证明,在这一点上做得最好的,还是宾得镜头。
1969年,CCD芯片作为相机感光材料在美国的阿波罗登月飞船上搭载的照相机中得到应用,为照相感光材料电子化,打下技术基础。
1981年,索尼公司经过多年研究,生产出了世界第一款采用CCD电子传感器做感光材料的摄像机,为电子传感器替代胶片打下基础。
紧跟其后,松下、Copal、富士、以及美国、欧洲的一些电子芯片制造商都投入了CCD芯片的技术研发,为数码相机的发展打下技术基础。1987年,采用CMOS芯片做感光材料的相机在卡西欧公司诞生。
2018年9月,世界海关组织协调制度委员会第62次会议作出了对中国无人机产品有利的决定,将无人机归类为“会飞的照相机”。
(6)佳能发展历史扩展阅读:
为照相机的发展作出贡献的人:
1、达盖尔
达盖尔(1787年11月18日——1851年7月1日)是法国美术家和化学家,因发明银版照相法而闻名。达盖尔出生于法国法兰西岛瓦勒德瓦兹省。
他学过建筑,戏剧设计和全景绘画,尤其擅长舞台幻境制作,也因此声誉卓著。1851年他在距离巴黎12千米的Bry-sur-Marne逝世,他的墓上有一座纪念碑。
2、吉罗拉莫·卡尔达诺
吉罗拉莫·卡尔达诺(Girolamo Cardano, 1501年9月24日 ~1576年9月21日)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网络全书式的学者, 数学家、物理学家、占星家、哲学家和赌徒。
古典概率论创始人, 在他的著作《论运动、重量等的数字比例》(Opus novum de proportionibus) 建立了二项定理和二项系数的确定. 他一生写了200多部著作,内容涵盖医药、数学、物理、哲学、宗教和音乐。
3、约瑟夫·尼塞福尔·涅普斯
约瑟夫·尼塞福尔·涅普斯(法语:Joseph Nicéphore Nièpce,1765年3月7日-1833年7月5日),「涅普斯」又译「尼埃普斯」,法国发明家。
世界上公认的第一幅照片是涅普斯于1827年拍摄出来的,但是现在全世界公认的摄影术的发明者却是法国的路易·达盖尔。涅普斯,是未被大众关注的摄影术发明者。
在那个时期,摄影的产生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人们早在亚里士多德和中国墨子年代就已发现了小孔成像的奥秘,直至今日,小孔成像这一原理仍然适用于摄影术,但当时阻碍摄影产生的重要原因是,一种将影像保留下来的方法仍然没有被发明。
1825年,涅普斯委托法国光学仪器商人夏尔·雪弗莱(Charles Chevalier)为他的照相暗盒(camera obscura)制作光学镜片。
并于1824年(有说1826年)将其发明的感光材料放进暗盒,拍摄和记录下历史上第一张摄影作品“餐桌”,作品在其法国勃艮第的家里拍摄完成,通过其阁楼上的窗户拍摄,曝光时间超过8小时。
1829年与路易·达盖尔达成伙伴关系,共同研究摄影术。1833年7月5日,涅普斯意外死亡。1839年法国科学与艺术学院宣布路易·达盖尔获得摄影术专利。
4、奥斯卡·巴纳克
奥斯卡·巴纳克(Oskar Barnack)(1879年-1936年),德国照相机设计家,生于德国布兰登堡州里诺夫镇。1911年被恩斯特·莱兹光学工厂聘请担任照相机设计师。
巴纳克在1912年研究利用35毫米电影胶卷设计小型照相机。1913年成功地造成一部24×36毫米的原型莱卡相机(Ur-Leica)—35毫米照相机的鼻祖。
1925年莱卡相机I型正式在德国韦茨拉尔市(Wetzlar)的恩斯特·莱兹光学工厂出产。奥斯卡·巴尔纳克本人是最早的莱卡摄影家,1920年,韦茨拉尔市发生洪水灾难,他用原型莱卡相机拍摄了一系列韦茨拉尔洪灾的照片。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照相机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达盖尔
G. 佳能的发展历程
佳能,一直在不断自我改进中,在“共生”的企业理念的指导下,佳能立志成为一家真正优秀的公司,一家在全世界范围内广受信任和尊重的公司。拥有佳能的产品,保证用户能更简单更安全地享受到更便捷、更快乐的生活。此外,用户通过选择佳能,也支持着公司在环境保护方面所作的努力。日复一日,佳能不断追求创新,努力让明天更加美好。
1937年,凭借光学技术起家、并以生产世界一流相机为目标的佳能公司成立。此后,佳能不断研发新技术,并在20世纪70年初研制出日本第一台普通纸复印机。80年代初,佳能首次开发成功气泡喷墨打印技术,并将其产品推向全世界。对技术研发的重视和投入,使佳能数十年不断发展壮大,并且成为同行业的领导者。2012年,佳能在美国专利商标局公布的2002年在美专利注册数量排名中名列第二。至此,佳能已第十年连续进入该排名前三名。
2003年,御手洗社长被聘为广东省经济顾问。同年,被大连、苏州市评为荣誉市民。2001年 耗资1亿美金在江苏投资的第一个生产性项目——苏州工厂落户苏州新区,主要生产复印机和软件。这是佳能在全球投资建成的最大的工厂,也是佳能进入中国20多年来最大的一笔投入。 设立佳能( 中山)办公设备有限公司 佳能公司代表取缔役社长御手洗冨士夫先生被大连市授予荣誉公民称号。 2002年,设立佳能(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2003年后开始承担华东区域总部的职能) 佳能将亚洲营销总部迁往北京 佳能(中国)有限公司对所投资企业生产的产品开始内销 设立佳能物流(珠海保税区)有限公司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先生(时任国家副主席)来访佳能大连 佳能公司代表取缔役社长御手洗冨士夫先生被苏州市授予荣誉公民称号 佳能公司代表取缔役社长御手洗冨士夫先生获得江苏?敖?沼岩杲薄?佳能公司代表取缔役社长御手洗冨士夫先生就任辽宁省政府经济顾问 设立佳能(苏州)系统软件有限公司。
2003年 设立佳能(中国)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同时承担华南区域总部的职能 设立佳能(中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同时承担华北区域总部的职能 佳能产品旗舰展厅“佳能影像广场”在北京宣布开业 佳能公司代表取缔役社长御手洗冨士夫先生接受广东省政府的邀请,成为广东省省长经济顾问 包括北京、天津、沈阳、大连、济南、西安、上海、武汉、南京、杭州、郑州、广州、成都、重庆、深圳在内的15家分公司全部注册成立。基本形成覆盖全国的销售及服务网络。
2004年首次自营进口货物入库仪式在广州举行,至此佳能(中国)可以直接进口和销售境外产品 在北京建立全国(除港、澳、台地区)统一热线中心佳能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在京建立2004年4月29日,经合资双方友好协商,北京北佳信息系统有限公司进行了股权变更,成为由佳能(中国)有限公司100%出资的外商独资企业,并更名为佳能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继续汇集中国优秀人才,致力于研究开发国际水准的软件产品。
2005年 在北京中关村设立第一个佳能快修中心——“QR中心”。QR中心(Quick Repair,迅速维修;Quick Response,及时应对),它在原有的佳能客户服务中心的基础上提供规模更大,产品维修更全面,更快捷的快速维修服务。 广州“佳能影像广场”宣布开业。
该企业品牌在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编制的2006年度《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中名列第六十四,在《巴伦周刊》公布的2006年度全球100家大公司受尊重度排行榜中名列第五十四。该企业在2007年度《财富》全球最大五百家公司排名中名列第一百八十二。
佳能公司自1937年创业以来,始终以创造世界一流产品为奋斗目标,积极推动事业向多元化和全球化发展,其研发、生产以及销售活动在全球展开,并通过在美 洲、欧洲、大洋洲、亚洲和日本地区建立区域性总部,展开全球化多种经营战略。 佳能在全球以光学为核心的个人消费产品、办公产品以及工业产品等领域发 挥着巨大的作用。
基于“共生”理念,1996年佳能启动旨在实现以技术服务社会,成为全球范 围内被信赖、受尊敬的企业这一目标的“全球优良企业集团构想”,积极推行“整 体最佳”和“重视利润”的意识改革和经营革新活动,构建了今日佳能的企业体制。
2010年佳能集团营业额达到457.64亿美元(此数据截止至2010年12月31日)。由于连续几年的出色业绩,佳能于2009年被《商业周刊》杂志列入“全球最佳品牌”第33位。佳能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合并结算子公司已达241家公司,员工168,879人(此数据截止至2009年12月31日)。
佳能的远景目标是成为一百年、两百年永久发展、持续繁荣的“真正的全球优 良企业”。为了世界繁荣和人类幸福,在培育对未来社会有益技术的同时,始终承 担起兼顾事业与环境保护,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等社会责任。
佳能的中国事业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之初。1979年,邓颖超女士访问佳能公司,提出支援中国精密工业的要求。1980年,时任社长贺来龙三郎先生对北京进行了友好访问。中国政府与佳能公司高层领导人的互访,为佳能公司的在华事业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佳能公司对华投资也由此正式拉开序幕。
佳能(中国)最重要的工作是中国市场的构建,即调整在中国市场的管理结构和商业结构,逐步建立更为高效的营销体系,以满足中国市场不断增长的需求。佳能已经成功运用其世界顶级的影像技术,为中国市场提供了照相机、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扫描仪、投影仪等诸多产品,并开始向耗材,医疗设备等领域进行积极的拓展。
基于“共生”理念,佳能植根于中国并开始努力成长。而未来,佳能将继续实践这一理念,为中国的消费者提供更多、更先进的产品和更完善的服务,继续通过投资创汇、技术转让、创造就业机会、参与社会建设等多种形式,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做出贡献。
二十年来,佳能的中国事业伴随着中国的全面进步获得了成长和壮大,“共生”的理念已经结出硕果。在大连、珠海、中山、苏州等地,佳能拥有11家独资公司和 3家合资公司,其中2001年在苏州新区投资近1亿美元建成的工厂,是迄今佳能全球最大的工厂。佳能在华投资已累积达10亿美元,拥有员工 28,769人,在众多的外资企业中名列前茅。
1997年,佳能(中国)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开始负责佳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及其他相关业务。2002年,即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随着市场开放程度的逐渐加强和各项政策法规的实施,中国的个人消费品市场、办公设备市场愈发活跃起来。与此相对应的是,佳能将亚洲营销总部从香港迁入北京,并正式开始行使中国国内销售权。同时,佳能大力加强在华机构,在中国市场增设华北,华东和华南三大区域总部,并授权北京、上海、广州分公司对所在区域的财务、物流、销售和服务进行管理。至2003年底,佳能在中国的15家分公司已全部注册成立完毕,佳能(中国)实现了从第一阶段的生产投资转向第二阶段的销售服务的重大战略推进。
佳能的中国事业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从最初的技术合作到独资建厂再到成立销售公司,经历了多种经营模式的探索。经过20多年的不断努力,佳能在中国的事业已涉及照相机、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扫描仪、投影仪等多项领域,企业会议,商务会谈,商业演讲,教育机构,具有卓越影像画质的高亮度投影机越来越受到这些市场的青睐。佳能LV-系列高亮度投影机,能够投射出高质量的影像,并准确再现影像的色彩近几年正积极向耗材及医疗器械等新领域开拓。
1997年3月,佳能(中国)有限公司成立并为现地法人,全面负责佳能在中国事业发展的各项工作。迄今为止,佳能在中国市场已基本建成包括3大区域总部在内的16家分公司、2家常设办事处及1家培训中心组成的销售服务网络。随着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佳能(中国)有限公司在新的中国长期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已经发挥出越来越关键的领军作用。(以上数据截止至2008年1月31日)
2016年3月9日,日本东芝公司于今日召开董事会并最终决定将旗下东芝医疗系统公司出售给佳能公司,佳能公司提出的收购报价为70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05亿元)。
H. 请问佳能在中国的发展史,急用!!!谢谢~~~
佳能
目录
1.佳能来源
2.公司规模
3.佳能发展
4、佳能中国
5.佳能的企业理念
编辑本段1.佳能来源
Canon -佳能名称源于美女。佳能公司的创始人是位医学博士,取此名的灵感出自他抬头眺望天空而来。佳能公司原来的名字叫生本·古岳·橙久城 (SEIKI KOGAKU KENKYUJO),是一个精密光学仪器研究所。佳能原有一个十分英语化的名字KWANON,意为一位仁慈佛教女神的名。公司以此名,命其第一架35毫米测距式相机。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只有唯一一架KWANON相机幸存。大约在1936年,公司用汉莎·佳能(HANSA CANON)为品牌的相机正式上市了。从此,佳能成为举世闻名的相机品牌和公司的象征。毫无疑问,响亮的名字与日俱增,目前使用的EOS(Electronic Optical System)不仅仅表示电子光学系统英文字首字母的缩写,也是一位在希腊被称作黎明的女神。
编辑本段2.公司规模
佳能是全球领先的生产影像与信息产品的综合集团。自1937年成立以来,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佳能已将自己的业务全球化并扩展到各个领域。目前,佳能的产品系列共分布于三大领域:个人产品、办公设备和工业设备,主要产品包括照相机及镜头、数码相机、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扫描仪、广播设备、医疗器材及半导体生产设备等。佳能总部位于日本东京,并在美洲、欧洲、亚洲及日本设有4大区域性销售总部,在世界各地拥有子公司200家,雇员超过10万人。
佳能在2004年全球财富500强的营业额排名中列第165位,并在计算机及办公设备行业类公司的排名中名列第五。2003年,佳能公司实现净销售额 298.89亿美元及净收入25.77亿美元,双双刷新其历史新高。
1937年,凭借光学技术起家、并以生产世界一流相机为目标的佳能公司成立。此后,佳能不断研发新技术,并在19世纪70年初研制出日本第一台普通纸复印机。80年代初,佳能首次开发成功气泡喷墨打印技术,并将其产品推向全世界。对技术研发的重视和投入,使佳能数十年不断发展壮大,并成为同行业的领导者。去年,佳能在美国专利商标局公布的2002年在美专利注册数量排名中名列第二,至此,佳能已第十年连续进入该排名前三名。
2003年,御手洗社长被聘为广东省经济顾问。同年,被大连、苏州市评为荣誉市民。
佳能成立于1937年,2003年公司实现净销售额 298.89 亿美元及净收入 25.77 亿美元。在 2004 年全球财富 500 强的营业额排名中列第 165 位,
目前,佳能已在中国大连、珠海、苏州等地拥有12家独资公司和4家合资公司,其中包括2001年在苏州新区成立的耗资1亿美元的佳能(苏州)有限公司。佳能在中国现拥有员工约13,000人。
1997年,佳能(中国)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开始负责佳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及其它所有业务。
佳能是全球领先的生产影像与信息产品的综合集团。自1937年成立以来,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佳能已将自己的业务全球化并扩展到各个领域。目前,佳能的产品系列共分布于三大领域:个人产品、办公设备和工业设备,主要产品包括照相机及镜头、数码相机、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扫描仪、广播设备、医疗器材及半导体生产设备等。佳能总部位于日本东京,并在美洲、欧洲、亚洲及日本设有4大区域性销售总部,在世界各地拥有子公司203家,雇员约93,000人。
佳能在2001年全球财富500强的营业额排名中列第190位,并在计算机及办公设备行业类公司的排名中名列第六。2002年,佳能公司实现净销售额245.01亿美元及净收入15.89亿美元,双双刷新其历史新高。
佳能是全球领先的生产影像与信息产品的综合集团。自 1937 年成立以来,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佳能已将自己的业务全球化并扩展到各个领域。目前,佳能的产品系列共分布于 3 大领域: 个人产品、办公设备和工业设备,主要产品包括照相机及镜头、数码相机、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扫描仪、广播设备、医疗器材及半导体生产设备等。佳能总部位于日本东京,并在美洲、欧洲、亚洲及日本设有 4大区域性销售总部,在世界各地拥有子公司 200 家,雇员超过 10 万人。
编辑本段3.佳能发展
佳能,一直在不断自我改进中
在“共生”的企业理念的指导下,佳能立志成为一家真正优秀的公司,一家在全世界范围内广受信任和尊重的公司。拥有佳能的产品,保证用户能更简单更安全地享受到更便捷、更快乐的生活。此外,用户通过选择佳能,也支持着公司在环境保护方面所作的努力。日复一日,佳能不断追求创新,努力让明天更加美好。
1937年,凭借光学技术起家、并以生产世界一流相机为目标的佳能公司成立。此后,佳能不断研发新技术,并在19世纪70年初研制出日本第一台普通纸复印机。80年代初,佳能首次开发成功气泡喷墨打印技术,并将其产品推向全世界。对技术研发的重视和投入,使佳能数十年不断发展壮大,并成为同行业的领导者。去年,佳能在美国专利商标局公布的2002年在美专利注册数量排名中名列第二,至此,佳能已第十年连续进入该排名前三名。
2003年,御手洗社长被聘为广东省经济顾问。同年,被大连、苏州市评为荣誉市民。
2001年 耗资1亿美金在江苏投资的第一个生产性项目——苏州工厂落户苏州新区,主要生产复印机和软件
这是佳能在全球投资建成的最大的工厂,也是佳能进入中国20多年来最大的一笔投入。 设立佳能(中山)办公设备有限公司 佳能公司代表取缔役社长御手洗冨士夫先生被大连市授予荣誉公民称号 2002年 设立佳能(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2003年后开始承担华东区域总部的职能) 佳能将亚洲营销总部迁往北京 佳能(中国)有限公司对所投资企业生产的产品开始内销 设立佳能物流(珠海保税区)有限公司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先生(时任国家副主席)来访佳能大连 佳能公司代表取缔役社长御手洗冨士夫先生被苏州市授予荣誉公民称号 佳能公司代表取缔役社长御手洗冨士夫先生获得江苏?敖
I. 数码相机的发展简史
数码相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1951年宾·克罗司比实验室发明了录像机(VTR),这种新机器可以将电视转播中的电流脉冲记录到磁带上。到了1956年,录像机开始大量生产。它被视为电子成像技术产生。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宇航局(NASA)在宇航员被派往月球之前,宇航局必须对月球表面进行勘测。然而工程师们发现,由探测器传送回来的模拟信号被夹杂在宇宙里其它的射线之中,显得十分微弱,地面上的接收器无法将信号转变成清晰的图像。于是工程师们不得不另想办法。在这之后,数码图像技术发展得更快,主要归功于冷战期间的科技竞争。而这些技术也主要应用于军事领域,大多数的间谍卫星都使用数码图像科技。
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CCD芯片”的研究与开发,1969年,贝尔实验室的George Smith和Willard Boyle将可视电话和半导体泡存储技术结合,设计了可以数码相机沿半导体表面传导电荷的“电荷‘泡’器”(Charge “Bubble” Devices),率先发明了CCD器件的原型。当时发明CCD的目的是改进存储技术,元件本身也被当作单纯的存储器使用。随后人们认识到,CCD可以利用光电效应来拍摄并存储图象。 1970年,贝尔实验室进行了相关实验。
CCD阵列是由喷气推进实验室于1972年研制成功的,尺寸是100*100像元。商业CCD也在同一时期由 Fairchild公司推出。当时的CCD增益非常低,只有百分之零点几,比照相底片稍高。
1975年,在美国纽约罗彻斯特的柯达实验室中,一个孩子与小狗的黑白图像被CCD传感器所获取,记录在盒式音频磁带上。这是世界上第一台数码相机获取的第一张数码照片,影像行业的发展就此改变。30年过去了,第一台数码相机背后的发明者来到中国,为我们回顾那段历史,也用他敏锐地洞察力展望数码影像的未来。
赛尚(Steven Sasson)1973年硕士毕业后即加入柯达,成为一名应用电子研究中心的工程师。1974 年,他担负起发明“手持电子照相机”的重任。次年,第一台原型机在实验室中诞生,他也成为“数码相机之父”。
这个项目的目的是不用胶片来拍摄影像,其原型产品只有1万像素,成像非常粗糙。谈到那段历史,赛尚还记忆犹新:“在当时,数码技术非常困难,CCD很难控制,A/D转换器也很难制造,数码存储介质难于获取,而且容量很小。当时没有PC,回放设备需要量身定做。这些难点让我们用了1年的时间才安装完这台相机。”
数码相机对当时的柯达而言是一个很小的项目,由于决定采用数码方式,所以相机中没有太多移动的机械,赛尚和两个技术工程师就完成了这个项目。在选择可以移动的数码存储介质时,赛尚希望其存储量可以与35mm胶卷的拍摄数量差不多,所以最后采用了通用的卡式录音磁带,基本可以存储相当于一个胶卷的30张照片。“很多技术在当时是非常新鲜的,这台原型机的电路板可以打开,一边拍摄,一边调整。”赛尚仿佛又回到了实验室中。
“当原型机第一次展示给投资者时,他们询问这种产品何时可以成为消费者品,我回答,大概是15~20年这种产品才会走进普通消费者家庭。”赛尚的判断相当准确,数码相机的发展是一条漫长的道路,在1970末到80年代初,柯达实验室产生了1千多项与数码相机有关的专利,奠定了数码相机的架构和发展基础,让数码相机一步步走向现实。1989年,柯达终于推出了第一台商品化的数码相机。 九十年代的数码相机 (一)早期产品
1981年索尼公司发明了世界第一架不用感光胶片的电子静物照相机——静态视频“马维卡”照相机。这是当今数码照相机的雏形。
1988年富士与东芝在科隆博览会上,展出了共同开发的,使用快闪存卡的Fujixs(富士克斯)数字静物相机“DS-1P”,在这前后,富士、东芝、奥林巴斯、柯尼卡、佳能等相继发表了数字相机的试制品:如佳能RC-701、卡西欧VS-101、富士DS-1P、富士DS-X、东芝MC2000等。
(二)九十年代初期的产品
1991年柯达试制成功世界第一台数码相机,东芝公司发表40万像素的MC-200数码相机,售价170万日元,这便是第一台市场出售的数码相机。
1994年柯达商用数码相机DC40正式面世。1995年2月卡西欧发表了25万像素、6.5万日元的低价数码相机QV-10,引发了数码相机市场的火爆。1995年佳能EOS·DCS3C问世,同年还推出EOS·DCS1C,开始了佳能数码单反相机发展的历史。1995年正式拉开了相机数字化的序幕。为迎接数码相机的到来,柯达公司董事会于1995年作出了全面发展数码科学的决策性决定,于1996年与尼康联合推出DCS-460和DCS-620X型数码相机,与佳能合作推出DCS-420数码相机(专业级)。
1995年世界上数码相机的像素只有41万;到1996年几乎翻了一倍,达到81万像素,数码相机的出货量达到50万台;1997年又提高到100万像素,数码相机出货量突破100万台。
1996年奥林巴斯和佳能公司也推出了自己的数码相机。随后富士、柯尼卡、美能达、尼康、理光、康太克斯、索尼、东芝、JVC、三洋等近20家公司先后参与了数码相机的研发与生产,各自推出数码相机。
1997年11月柯达公司发表了DC210变焦数码相机,使用了109万的正方像素CCD图像传感器;富士发布了DC-300数码相机。
1997年奥林巴斯首先推出“超百万”像素的CA-MEDIAC-1400L型单反数字相机,引起行业巨大震动。
1997年美国PMA国际摄影器材博览会上一个最显著的特点是:传统摄影器材与计算机信息处理相结合,图像的摄入与传输成为了光电子行业与计算机行业共同事业,一些IT厂商开始介入数字照相。各大公司更多的推出1000美元以下的各类普及型数字照相机,最廉价的可在200美元以下,这为数字照相机进入寻常百姓家庭创造了条件。
1997年度普及型数字照相机的热点和主流产品是CCD像素数35万左右,最大解像力640×480像素的数字相机。而“百万像素”(megapixel)相机才“初露头角”,仅富士胶片公司、奥林巴斯、柯达和柯尼卡四家各推出一款新品。普及型数码相机发展的重点,除提高解像力外,重点是开发特殊功能,就是传统胶片相机不具备和办不到的一些功能,显示数码相机的优越性,如在机身上装备液晶监视屏作取景器和拍摄后可当场检查拍摄效果的功能,把镜头做成可以旋转一定度数的功能,结合液晶屏方便自拍的功能,安装影像数据快速传输电脑的功能等。
(三)1998年富士胶片公司推出首款百万级(150万像素)最轻小、普及型刃NEPIX700型数码相机;佳能与柯达公司合作开发了首款装有LCD监视器的数码单反相机EOSD2000型和EOSD6000型。
1998年是低价“百万像素”数字相机成为一个新的热点和主流产品的一年,当年发表或出售的新机种60多种,20多个厂商:卡西欧(4种)、富士胶片(8种)、柯达(4种)、美能达(3种)、尼康(3种)、佳能(4种)、奥林巴斯(4种)、三洋(6种)、索尼(6种)、精工爱普生(4种)、发布二种的有“阿克发、惠普、柯尼卡、飞利浦、理光;发布一种的有:东芝、松下电子、日立、JVC、京瓷、莱卡、三星和中国的海鸥。其中达到和超过“百万像素”的新产品约占全部新机种的80%。最高达到168万像素的佳能PowerShotPro70数码相机,具有2.5倍光学变焦和2倍数字变焦,TTL自动数码相机调焦、自动曝光、2英寸彩色TPY液晶屏,有每秒4帧的速度最大连拍5秒功能。
1998年数码相机在功能上,下了很大功夫,归纳起来大致有: 采用光学变焦镜头。有2倍、2.5倍、3倍、5倍和10倍,最高达14倍。此外部分相机还有数字变焦功能,有2倍或4倍。 具有可接外用闪光灯的功能。个别机种有内置闪光灯和可外接同步闪光灯的功能。 装备有可交换“镜头—CCD”单元,具有扩展系统化的能力。 具有TTL光学取景或单反取景的功能。 单反式可换镜头功能。 对手动对焦、光圈优先和快门优先控制曝光等参数可自动设定的功能。 装用“Digita”数字影像专用操作系统后,增加了如拍摄程序设定等新功能(柯达、美能达等系列产品装用)。 具有多种拍摄方式。 采用USB(通用串行总线)接口,快速下载影像数据到电脑的功能。 不用个人电脑连接,可直接(或SM卡等记录媒体)用专用打印机打印数码照片的功能。 1998年出现的数码相机典型产品有: 柯达DC260数字相机:160万像素CCD图像传感器;3倍光学变焦和2倍数字变焦;可接闪光同步线;快门优先光圈优先自动曝光功能,具有拍摄程序预设功能;USB接口等。 卡西欧QV-7000SX数字相机:1998年9月推出市场,是OV系列中档次最高的产品。2倍光学变焦和4倍数字变焦,光圈优先自动曝光,7种操作参数自定功能。此外还有相位差被动式自动调焦或手动调焦,多区测光或点测光,LCD显示屏,影像2倍放大,自动日期记录,生成HTML文件及多种拍摄功能。 美能达DemageEX系列数字相机:1998年10月推出市场,包括EXzoom1500和EXwiea1500两个型号;前者配有3倍变焦镜头—CCD单元(7-216mm/F3.5-5.6),后者配有大口经广角镜头———CCD单元(5.2mm/F1.9),其共同特点:采用1/2英寸150万像素的原色顺序扫描CCD3装有专用“Didta“数字影像专用操作系统,具有软件的扩展性;具有每秒3.5帧,最多7帧的连拍功能;可设定5种场景;具有与传统胶片相当的操作性能。 美能达DemageRD3000数字相机,该机是以“APS”单反相机S-1为基础,可交换镜头单反数码机,使用2块CCD图像传感器,总像素270万。 防水防尘型“百万像素”机登台亮相 富士胶片BigJobDS-25OHD数码相机,是以富士CCD总像素150万的FinePix700相机为基础,使用具有日本工业标准7级保护能力专用外套,加上HD机背和GN24的大型闪光灯构成的“百万像素”防水防尘专用数码相机。
柯尼卡公司DG-1数码相机是1998年9月推出,也具有7级防水防尘设计的数码相机,总像素108万像素。机身和重要部分采用硬质橡胶材料加以保护。适合在土建工程现场监视用,影像可即时传送出去并加印到工程记录和作业报告文件中。
此外还有一些公司研制出专用防水防尘外套,如柯达公司推出可用于3米深水中的,为DC200、DC210Zoom、DC210AZoom三个机型使用的防水防尘外套3佳能公司也为PowerShotA5和A5zoom两个机型推出专用防水外套。 新型存储媒体“记忆棒”问世 索尼公司于1998年9月向市场推出新型存储媒体———“记忆棒”,有两种容量:4MB的MSA一4A型和8MB的MSA一8A型。体积呈长条形,即小又薄,拔出或插入非常方便。技术特性:10针接头,串行接口,最大写入速度1.5MB/S,最大读出速度2.45MB/S,电源电压2.7-3.6V,工作时平均消耗电流约45mA,待机时最大130mA,外形尺寸:21.5×50×2.8mm;重约4克。
同时还推出MSAC—PCI型PC卡适配器。
应用“记忆棒”的索尼新型单反型数字相机CyberShotPRODSC—D700,5倍变焦镜头(相当35mm相机焦距28-140mm/f2-2.4)150万像素CCD、2.5英寸显示屏、功能丰富,适合影楼等专业使用。 价格定位普遍下降 普及型数码相机一开始的价格定位,对美国市场约为1000美元,对日本市场的定位约低于20万日元。当时的产品CCD图像传感器总像素一般为30-35万像素。到数码相机1998年底,价格明显下降,例如“百万像素”的3倍变焦的理光RDC-4200数码相机,最低售价499美元,而同类型相机1997年的市场价格约为1300美元,可见价格下降幅度之大。许多产品一方面增加功能和提高性能,一方面降低价格定位,例如富士胶片公司1998年6月推出的DS-330数码相机比1997年4月推出的DS-300相机提高了使用方便性,价位降低5000日元(产品目录价格19万日元);尼康公司1998年10月推出的增加许多功能的3倍变焦CooLPIX910相机与同年4月推出的外形基本相似的C00LPIX90相机价位降低约1万日元,且附送的CF卡也由4MB改为8MB。
快闪存储卡———CF卡和SM卡,容量在增加,价格也下降了许多,在美国市场的售价大约每MB为7-10美元,比1997年下降了约一半。(附:CF卡:美国SanDisk公司提供最大容量48MB;LexarMedia公司最大为64MB3日本松下电池工业公司可提供4、8、12、16、24、32(MB)几种CF卡;卡西欧公司可提供4、8、15、30、48(MB)几种CF卡。SM卡:主要生产公司的日本东芝公司,可提供最大容量为16MB的品种。美国市场上可提供2、4、8、16.(MB)四种容量的SM卡)。
(四)1999年——200万像素之年
1999年是轻便型数字相机跨入200万像素之年。世界各大照相机厂商在一年多的时间内,所投放市场的数字相机远远超过百种。
1999年先后有20多种超过200万像素的轻便数字照相机被推向市场,他们各有特色,代表了时代的进步,如佳能PowerShotS10,柯达DC280、DC290Zoom、富士MX-2700、MX-2900Zoom、PrintCamPR21、尼康Coolpix700、Coolpix800、Coo1pix950,奥林巴斯C21、C-2000Zoom、C-2020Zoom、C-2500L,理光RDC-5000,卡西欧QV-2000UX,索尼Cyber-shotDSC-F55E、Cyber-ShotDSC-F505,爱普生PhotoPC800、PhotoPC850,柯尼卡Q-M200等,都是2MP(MP表示百万像素)轻便数码相机的佼佼者。 2000年普及型数码相机的发展 商品化的数码相机从诞生到2000年,专业型的不足10年,普及型的仅有6年左右,然而它的发展速度是惊人的,1998年普及型的新产品开发热点是100万像素级的,1999年的热点便攀升到200万像素级(2MP),进入2000年再升一级,热点转到300万像素级(3MP),2000年10月奥林巴斯推出了总像素数为400万像素的CAMEDIAE-10型4倍光学变焦普及型数码相机,创下了2000年新的纪录。 看防伪商标
真品防伪商标印刷精美,黏度强,下层数码胶纸不能揭下,而假冒防伪商标印刷粗糙,黏度差,下层数码胶纸轻松可以揭下来,有些假的防伪商标还没有厂家的800电话。
打800电话
800电话业务又称被叫集中付费业务或免费电话业务,是企业为联系客户和宣传企业形象而开办的服务号码,通俗地讲,就是:打电话免费,接电话收费。所以,数码相机的均各大生产商都开办了各自的800电话,接收消费者的咨询,买相机时,可以用销售商的电话直接打过去,一问便知其假。
上网查询
各家数码相机的生产商,都建有功能强大、页面物美的网站。可以接受消费者的咨询、下载驱动程序等,消费者可以在销售商那里就上网查询。
看说明书
购买数码相机时,一定要注意看说明书、保修卡的印刷质量,一般水货的中文说明书都是水货商自己印刷的,为了节约成本它的印刷质量都很差,有漏页或字迹模糊等现象,只要仔细区分是很容易看出来的。
编号是否一致
行货相机机身上的编号、外包装盒上的编号、保修卡上的编号,应该是一致的。 索尼马维卡
1973年11月,索尼公司正式开始了“电子眼”CCD的研究工作,在不断技术积累的基础上它于1981年推出了全球第一台不用感光胶片的电子相机——静态视频“马维卡(MABIKA)”。该相机使用了10 mm×12 mm的CCD薄片,分辨率仅为570× 490(27.9万)像素,首次将光信号改为电子信号传输。
紧随其后,松下、COPAL、富士、佳能、尼康等公司也纷纷开始了电子相机的研制工作,并于1984-1986年相继推出了自己的原型电子相机。
索尼MYC-A7AF
——第一次让数码相机具备了纯物理操作方法
在DC产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第二款相机同样出于索尼之手,由此可见,该公司今天所取得的市场地位绝非“浪得虚名”。1986年索尼发布了MYC-A7AF,第一次让数码相机具备了纯物理操作方法,能够在2英寸盘片上记录静止图像,像素分辨率也已扩展到了38万像素。卡西欧VS-101——首台CMOS感光器件电子相机。
1987年,卡西欧首先在市场上发售使用了CMOS感光器件的VS-101电子相机,尽管分辨率仅能达到28万像素,但这对于DC产业的意义非常重大。
如今,CMOS除了在今天的佳能高端相机上还被广泛应用之外,其他厂商均已把CCD当做了自己产品的主导方向。
佳能RC-760
——首台60万像素机型
想要获得接近于传统相机的拍摄效果,提升CCD像素分辨率算得上最根本的解决途径,直到1988年才由佳能公司推出了60万像素的机型RC-760。
这台电子相机使用了2/3英寸60万像素CCD,外观在今天来看略显呆板,不过这可是那个年代最高像素的机器,售价比今天的一辆小车还贵。
J. 有谁知道佳能的发展历史
搜索 龙虎相争七十年!尼康佳能争霸历史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