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参考文献都有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国家建委、国家文物局、国家城建总局向国务院提交的《关于保护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请示》
2. 请问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考研要考哪些科目呢
2008年硕士招生简章明细
院系代码 010
院系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专业代码 081303
专业 城市规划与版设计
研究权方向 01 人居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02 城市发展战略与政策
03 城市和区域规划理论与方法
04 城市交通与工程系统规划
05 城市设计、社区规划与遗产保护
06 生态城市规划与设计
拟招人数 80
政治理论 ①101 政治理论
外国语 ②201英语 202俄语 203日语 214德语 215法语 (任选)
业务课 ③603 城市规划原理 ④804 城市交通与基础设施规划 (研究方向不限)
③301 数学一 ④811 工程地质学 818 管理学概论 826 数据结构与算法 838 交通工程学(任选一门,只能选04方向)
③302 数学二 ④819 普通化学(只能选04方向)
复试科目 综合+城市规划设计快题 或初试没选:城市规划原理,为综合+城市规划原理
复试科目参考书 快题 6小时;大学本科相关教材 或初试没选:城市规划原理,同603
是否招收同等学历 不招
同等学历加试科目名称
3.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
都是人才,一抄个比一个字多,怎么发出来的?
关键是要精辟,一大堆话难得看懂。
列举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四项基本内容:
1、协调发展原则
2、预防为主原则
3、环境责任原则
4、公众参与原则
第一个问题太抽象了:
(列举)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
答:
第一个阶段的主导思想是民族主义的,文化遗产与民族国家、民族身份紧密结合,文化遗产成为政治认同的表现形式之一。
第二个阶段是从民族性、民族认同的立场走出来,调整了文化民族主义与文化全球主义的关系,并向世界性、全人类文化遗产的认识转变。
第三个阶段就是多元文化主义的兴起。人们认识到,不管每种文化有怎样的特质,它必然会有某些人类共享的成分;产生于不同文化和社会体制历史中的多样文化,是启迪人们的思想,促进文明发展的重要源泉。
4. 历史街区保护理论具体指什么
历史街区的保护
1982年,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这一时期还没有形成历史街区的概念,但已经注意到了文物建筑以外的建筑环境的保护问题。
针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中的不足和来势凶猛的旧城改建的热潮,国务院在1986年公布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时,正式提出了保护历史街区的概念,这标志着历史街区的保护政策得到了政府的确认。1997年建设部转发了《黄山市屯溪老街保护管理办法》,这是对历史街区保护的原则方法给予了行政法规的确认。
保护的基本原则:
历史真实性原则。反映历史风貌的建筑、街道等必须是历史原物。虽然在整个街区内允许有一些后人改动的建筑存在,但应只是小部分且风格上基本统一,一般情况下,历史街区中能体现传统风貌年代的历史建筑的数量或建筑面积占街区建筑总量的比例应达到50%左右。
生活真实性原则。生活真实性原则要求历史街区不仅是过去人们生活和居住的场所,而且现在仍然并将继续发挥它的功能,是社会生活中自然而有机的组成部分。生活真实性有两个评判标准,一是原有居民的保有率,二是原有生活方式的保存度,即历史街区应该是该城市或地区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保存最为完整、最有特色的地区。一般来说,历史街区的人口保有率应在60%左右,这样基本可以保证历史街区的社会生活结构和方式不被破坏,保持完整的社会网络。
风貌完整性原则。要使历史街区能够形成一种环境,使人从中感受到历史的气氛,就要有一定的规模,在该区域视野所及范围内风貌基本一致,有较完整和可整治的环境,但规模也不宜过大。根据目前国内历史街区的一般状况,核心保护区一般控制在15-30ha,历史街区的总面积一般在30-50ha左右。
保护的基本方法:
保护外貌,整修内部。历史街区的历史建筑大部分不是文物保护单位,就不必像文物那样一切维持原状,可以进行室内的更新改造,以适应现代的生活需要。
改善基础设施,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历史街区的主要功能还是满足人民的居住与生活。基本的基础设施不能保证,不但影响到保护的积极性,而且势必导致街区失去活力和进一步的损坏,使原有居民大量流失,不能延续原有的社会生活信息。
小规模、渐进式地逐步整治。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整治切忌大拆大建,原有的东西拆掉,所附着的历史信息也就消失了。逐步整治的方法一方面可以从容筹集资金,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精心设计、精心维修,保存更多的历史信息。
历史街区保护与整治的某些误区:
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整治在我国还是一个较新的课题,由于许多部门对这项工作还不是非常熟悉,出现了一些错误的理解与做法,这些错误往往会对历史街区的保护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
1将历史街区仅仅看作是旅游资源。
一种情况是为发展旅游为名拆旧建新,使历史街区沦为"假古董",这种形式的开发建设是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原真性"原则相抵触的,是对真正的历史文化遗产的破坏。另一种情况把原有的居民全部迁出,改为旅游和文娱设施,使历史街区失去了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习俗,也就是去了"生活的真实性",这种以表演性的仿古活动来替代依附在这些历史场所里的真实的人的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另一种造假行为,街区因此失去了历史韵味。
2把历史街区看作是房地产项目进行开发。
由于房地产开发的目的就是以利润为前提,而不是以保护为目的,因此,依靠房地产开发公司去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难以奏效的,这也许是许多历史街区受到破坏的症结所在。
3规划设计单位把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整治规划等同于一般的详细规划。
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整治规划没有正式的国家标准,而规划的编制所涉及问题的专业性又比较强,需要一批功力深厚的专业规划师操作。正是由于这样的一些实际困难,许多规划设计单位(包括业主)将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整治规划等同于一般的城市旧区改建或旅游景点的规划设计,编制了一些控制性详规和修建性详规,导致了规划欠科学合理,从源头上误导了历史街区的保护,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贻害匪浅。
5. 张松的著作
张松的著作主要有:《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中国的历史都市--景观保存与街内区再生之路》,《容东方的塞纳河左岸》。参编《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城美的创造》,《城市规划原理》,《全国注册规划师执业考试应试指南》等。
张松,男,1961年12月生,湖北沙市人。1983年7月获武汉建材学院城市规划专业学士学位,1992年3月获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方向硕士学位,1996年9月获日本东京大学工学博士学位。现任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注册规划师。
(5)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扩展阅读
一、《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理论进行多年研究,以及参与大量保护规划设计实践的基础上,以对国外文化遗产和历史环境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的分析为中心,论述文化遗产的概念、保护的含义与意义,阐述整体性保护的理论与规划方法。
二、张松的主要研究成果有:参与“江南古镇保护理论研究与实践”,获2003年联合国亚太地区遗产保护杰出成就奖;主要参与的“上海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研究课题”,获1993年度上海市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6. 遗珠拾粹怎么样
作者简介 阮仪三,苏州人,1934年生,1961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系。现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规划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法国文化部“法兰西共和国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 获得者。2003年所做的中国江南水乡古镇保护规划曾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遗产保护委员会颁发的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杰出成就奖,2006年凭苏州平江历史街区保护再度获得UNESCO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2008年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基金会“大运河沿线历史城镇保护与研究”项目获得国际城市与区域规划委员会杰出成就奖。他被誉为“都市文脉的守护者”、“历史文化名城的卫士”、“古城的守望者”。主要著作有《护城纪实》、《护城踪录》、《江南古镇》、《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江南古典私家园林》等。 内容简介: 《遗珠拾粹——中国古城古镇古村踏察(一)》是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的学术成果。由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仪三教授亲自组织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组成调研梯队,在全国范围内(尤其是西部较不发达地区)进行全面踏勘后的学术成果,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读者生动地介绍了一大批具有鲜明地域民族特色的中国古城、古镇、古村,其中有些村镇行将消逝。书中大量的实景照片和部分测绘图,对于踏勘、辨别建筑年代类别等专业读者而言有很好的参考和借鉴作用,能够根据不同村镇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调查策略,准确地提取地方典型传统元素。 编辑推荐: 阮仪三教授历时10年和他的团队足印踏及中国古城(镇/村)。书中大量实景照片真实呈现 了丰富多元的中国建筑艺术、传统元素;书中对地方风俗文化和保护规划的直面描述,具有 很强的史料和参考价值。
7.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历程
20年前的一次重要会议
20年前,正值烟花三月的时候,国务院经济技术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文化部文物事业管理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经济学院的领导和专家学者,24个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领导与专家,齐集历史文化名城扬州,以历史文化名城的经济社会发展为专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研讨。这是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建设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许多专家学者和领导都作了非常重要的发言。
会议进行了5天,来自首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154位代表,百家争鸣各抒己见,一致认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建设不能脱离经济社会的发展,如果结合得好可使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得益彰、两全其美,反之则会相互对立,两败俱伤。
这次会上还有许多专家和代表很好的发言和意见。文化部文物局的代表郭旃(时任文物处副处长)在会上也做了《关于历史文化名城发展战略研究工作的几点意见》发言,着重提出:“要牢固确立文物必保和保护文物古迹同发展经济相统一的观点……把完善地保护优秀的文化遗产,实现城市生产、生活的现代化和繁荣社会主义经济,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发展的目标。”确立了这个观点,历史文化名城就会在良性循环中健康地发展。那么,怎样把文物保护和发展经济统一起来呢?郭旃说:“ 要把文物古迹保护纳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在摸清各项资源和基本条件的基础上,制定出全面、科学的总体规划来,合理地管理、开发和利用各项文物资源。对任何一个事物,如果没有宏观的认识,不能全面地分析与这一事物有关的纵、横各个方面,就不能有高水平的指导,也就不利于有效地把握这一事物的进程。目前把文物古迹保护作为名城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内容来讨论,并从规划的角度,针对历史文化名城的特点,论证保护文物古迹的重要性和合理有效的保护方法,提出实施的设想,这一切无疑都是很好的。这将可以逐步消除名城保护工作中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就事论事、四处救火的被动现象。可以相信,有了文物必保的意识,把文物保护事业合理地纳入名城的总体规划,就不难走出一条协调发展的道路。”
郭旃在发言中还提出了“如何在历史文化的发展中保护文物古迹”、“保护和发展名城需要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积极而又长期的支持”的意见,现在看来仍然是很重要的。
这次会议之后,由于种种原因,如机构调整、人事变动等等,国务院经济技术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未能继续关心、指导、支持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发展工作,特别是未能把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历史名城的保护与建设统一协调起来,是一件很大的憾事。比如大的经济项目的安排、房地产的开发,甚至工农业、三产的规划布局等等都掌握在经济社会发展部门的手里,如果他们继续关心历史名城的保护,对此予以合理的安排,城建和文化文物部门花费天大的气力也难办到的一些事就可以很好地解决了。如果形成了对立,事情就难解决了。20多年来,我们常说“累战累败”的事情太多了,造成文物的极大损失。
真正贯彻“两重两利”方针
关于“两重两利”方针的认识,我曾经在一篇《有中国特色的文物建筑保护理论与实践科学》的文章中回顾了建国以来的经过和实例,认为:“保证重点,分等分级、分别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是文物建筑保护管理的重要经验。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千差万别的,完全一样的很少,或是根本找不到这是客观的存在。对待不一样的事物,处理的方法也不同。根据这一客观的存在,40多年来,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是在解决文物建筑保护与各种情况下所产生的矛盾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要真正贯彻“两重两利”方针,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客观地权衡文物保护和新建设两者之间的轻重,合理地解决。有下列几种不同的解决办法:当某一古建筑和文物古迹十分重要而又不能搬动,如果与新的建设发生矛盾时,这一新的建设就要为保护重要文物古迹让路。如果某一新的建设工作十分重要而又必须在这一古建筑或文物古迹的位置上进行时,这一文物古迹就要为新建工程让路。如果这一文物古迹的价值不是很大,即在做详细的测绘、记录之后,予以拆除,把记录资料留作研究参考。如果这一文物古迹价值重大,即把它迁移他处重建保护。如果古建筑和文物古迹的价值重大,又不能搬迁他处,新建工程也必须在古建筑所在位置进行时,就要采取工程技术上的措施把文物古迹在原地保护起来。
文物、古建筑、古城镇 保护史上的三个里程碑
城市更是人类文明集中的焦点,因而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应是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环节。但是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是逐步在我们的文物保护工作中明确和深化的。回顾一下我国文物、古建筑、古城镇保护的历程,大约可分为三个阶段,也可以说是三个里程碑。
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首次把古建筑列入了文物保护的范畴。中国的文物保护有着上千年的悠久历史,从前把文物称之为古董、骨董,指的是金石、陶瓷、书画、简牍、印章、雕塑、玉器、琴书等等,而古建筑则为工匠之作,不能进入文物的行列,因此也就不去加以保护了。19世纪末期和上世纪初期,我国一些开明人士、进步学者们认为中国的古建筑和其他文化遗产一样,同样是“国粹”,应该由中国人自己来进行调查研究,整理出版,发扬光大。于是,由朱启钤等人发起成立了中国营造学社,并相继由梁思成、林徽因、刘敦桢等主持。
建国前中共中央派人请梁思成等编制发到解放军中的《全国重要文物建筑简目》,要求在解放全国各地时,注意保护文物建筑。在这些项目中,就把当时的北平作为一个完整古城来保护。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把古城、古镇作为文物来全面加以保护,未能受到重视,以致引起了对大量古城风貌和文物古迹的破坏。绝大多数的城墙、城楼和街市公共建筑,如城楼、钟鼓楼、牌楼等等被拆除。而后由原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国家城市建设管理总局提出了报告和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名单,经国务院审定后公布了。首批历史文化名城的公布,不仅使古建筑文物的保护能更好地纳入城市建设的范围,而且扩大了文物保护单位的界限,可以更好地考虑周围环境和彼此之间的联系,组成完整的历史文化名城风貌。这一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措施,是一次重大的发展,可以说是古建筑文物保护工作的第二个里程碑。
古建筑文物保护工作的第三次发展,就是这次以经济学界为主所倡导的,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进行的讨论。这对历史文化名城(包括文物古建筑、文化传统)的保护、规划、建设具有重大意义的发展。
历史文化名城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虽然很多,有政治的、军事的、经济的、交通的、游乐的(如承德避暑山庄)等等,但是其中由于经济发展而成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为数甚多。在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无一是离开了经济基础而发展的。今天的首都北京,虽然性质是政治和文化中心,但同时也十分重视经济的开发。杭州、桂林、遵义、延安、西安、洛阳、昆明、成都等等,虽然它们作为形成历史文化名城的条件有所不同,现在所赋予的城市性质也不完全一样,但它们都同样不能脱离经济基础而存在。
正因为历史文化名城还在使用着、发展着,那么它的经济和社会也必然同时在不断地运动和变化着。社会在前进,经济在发展,居民的生活要改善,这是不能阻止的历史潮流。我们的文物保护和城市规划工作者,过去主要是从“体形环境”方面去考虑的,如文物本身的保护维修、城市传统格局、城市建筑风貌等等很少也很难从经济方面去考虑,因为分工不同,各有侧重。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确是历史文化名城存在和发展的生命线,没有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历史文化名城也就不能继续存在和发展了。
历史文化名城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支柱
在上世纪90年代初,我又以《历史文化名城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支柱》为题,再次重点阐述了历史文化名城的传统经济基础及其发展的意见,对协调保护与建设矛盾以及解决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矛盾提出了如下建议:在传统的经济基础及其发展方面,经济是基础,这是人所共知的。我们考察了一下,所有历史文化名城的产生、成长、发展,大多数是在经济发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说明了扬州当年的经济繁荣。西安、洛阳、南京、开封,这几座古都,当时经济繁荣的情况历史上记载很多。就是今天我们的首都北京,虽然也曾经做过辽、金、元、明、清几代王朝的首都,但是考察其产生和发展,正是由于她南临大海、西依太行、东接运河、北通草原,是在通向蒙古高原和东北地区的交通枢纽的地位和商品生产、经济贸易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就是一些本来为政治、军事需要建立的城市、为了维持其城市的供应,也要发展经济。如像长城沿线的军事重镇,本为屯兵驻防的需要,为了军需供应,发展了屯田和移民实边,很快充实了经济基础。例如西汉时期的张掖、武威、酒泉、敦煌河西四郡,2000多年一直是经济的中心,例子很多不能一一举出。因此,历史文化名城必须要发展经济。
历史文化名城的经济优势,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原有的经济基础,二是历史文化传统。原有的经济基础除了一般的交通运输、商业贸易、金融企业、工农业生产之外,我想应抓住土特名产这个环节。如像宜宾就应该抓着五粮液酒的生产,现在国内外的需求量都很大,供不应求,经济效益也大,但我想要提起注意的是质量很要紧,如果质量败下来就很危险了,还应挖掘传统技术,改良提高。又如景德镇,陶瓷生产这一优势一定要抓住。有些历史文化名城的传统特产还要挖掘,如徐州市从已失传多年酒的传统产品中,发掘出了“沛公酒”,增加了生产,丰富了历史文化名城的内容。许多历史文化名城的老字号、老店面、老产品,有的已经失传或停业了的,也应挖掘恢复,不仅可以增加生产也可为历史文化名城丰富内容。
发展旅游是历史文化名城的一个重要经济项目。历史文化名城一般都具有这一优势。据了解,国外的旅游者,凡来中国旅游的主要是看中华的古老文明、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因此,首先必须要保护和修整好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不仅要发挥民族文化艺术传统的优势,还要注意对历史文化名城的宣传介绍、导游讲解。旅游服务设施是很关键的一环,旅馆、饭店、影剧院、音乐厅、通讯以及博物馆、展览馆、图书馆等均很重要。在旅游收入上,旅游产品是一个很重要的成分,必须加以重视。旅游产品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这里面有很多的学问,要很好地研究。
20年来的经验证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没有得到经济社会发展部门、科技、旅游等部门的足够重视,损失之大难以估计。为此,建议国家发改委、旅游、环保、科教等部门都直接参加到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中来,在考虑经济社会发展的时候,把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同时考虑。经济学、社会学、科学技术、旅游等等各方面的专家学者也直接参加到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中来。
8. 考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研究生,应该准备哪些内容,主攻的书是哪些
研究方向
01 人居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02 城市发展战略与政策
03 城市和区域规划理论与方法
04 城市交通与工程系统规划
05 城市设计、社区规划与遗产保护
06 生态城市规划与设计
初试 科目
①101 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202俄语 203日语 242德语 241法语 (任选)
③603 城市规划原理 ④804 城市交通与基础设施规划 (研究方向不
限)
③301 数学一 ④408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 811 工程地质学
816 工程热力学 818 管理学概论 819 普通化学 824 通信原理 838
交通工程学(任选一门,只能选04方向)
③302 数学二 ④820 环境科学与工程基础(只能选04方向)
09年招生数:74
603 城市规划原理
《城市规划原理》,李德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三版,2001
《城市规划哲学》,孙施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中国城市建设史》,董鉴泓,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外国城市建设史》,沈玉麟,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二版,1996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王景慧,阮仪三,王林编著,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张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区域研究与区域规划》,彭震伟,同济大学出版社,1998
804 城市交通与基础设施规划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戴慎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戴慎志,安徽科技出版社,1999
《城市基础设施规划手册》,戴慎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
《城市对外交通》,同济大学编,建工出版社,1982
《道路工程》,徐家钰,程家驹,同济大学出版社,1995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和讲解材料(GB50220-95),国家技术监督局,建设部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 (上),徐循初,汤宇卿,建工出版社,2005
《城市规划》 、 《城市规划学刊》,1995年后有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