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世界粮食日的发展历史
1972年,由于连续两年气候异常造成的世晃性粮食歉收,加上前苏联大回量抢购谷物,出现了世界性答粮食危机。联合冒粮农组织(F00d and Agcricural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于1973年和1974年相继召开了第一次和第二次粮食会议,以唤起世界,特别是第三世界注意粮食及农业生产问题。
"民以食为天",食粮在全部百姓经济中一直具有不成替换的根底位置。
1972年,因为延续两年气候异常形成的天下性食粮丰收,加上苏联少量抢购谷物,呈现了天下性食粮危急。联合国粮农布置于1973年和1974年接踵召开了第一次和第二次食粮集会,以唤起天下,特别是第三天下留意食粮及农业消费麻烦。
催促列国当局和群众采纳举动,添加食粮消费,更公道地实行食粮分派,与饥饿和营养不良作妥协。可是,麻烦并没有失掉处理,天下食粮情势更趋严峻。关于"天下食粮日"的决定正是在这类前景下做出的。
Ⅱ 粮食的由来,60字
小麦,约7000年前出现于中东,随即传入埃及与欧洲,约6000前年传入印度,约4000年前传入我国。
稻谷:我国是世界上栽培水稻最早的国家,浙江余姚河姆渡曾发现距今6700——7000年的稻作遗址。
玉米:原产美洲墨西哥、秘鲁和智利一带,当地古代印第安人种植玉米已有7000年的历史。1500年前后,玉米传入我国。
大豆:我国是大豆的故乡,已有5000多年的栽培历史。1804年大豆被引入美国,20世纪中叶大豆在美国南部及中西部成为重要作物。
(2)粮食发展历史扩展阅读
从秦汉时期至新中国成立前,我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一直占统治地位,粮食生产方式主要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元,基本依靠体力劳动生产,生产力水平低下,粮食产量很低。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粮食生产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950——1978年。1949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只有1.13吨,1978年达到3.048吨。这一时期,我国通过改革土地所有制关系,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解放了生产力。
第二阶段1979——1984年。198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4.07亿吨。这一时期粮食生产的快速增长,得益于一系列改革措施,特别是通过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以及较大幅度提高粮食收购价格等重大措施,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第三阶段1985年——1998年,我国粮食总产量5.12亿吨。这一时期,在继续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积极主动进行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发展多种经营,食物多样化发展比较快。
第四阶段1999——2003年,出现卖粮难和农民增产不增收的现象,严重挫伤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粮食总产量开始连续5年大幅下滑。
第五阶段2004年至今。201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0709亿吨。国家全面放开了粮食收购和销售市场,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对小麦、稻谷等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格政策。
Ⅲ 粮食是农业起源于什么时期
自从地球上出现人类以后,人在漫长的进化历程中,主要依靠采集植物、捕杀动物而生存。大约在1万年前,随着原始部落的壮大,父系社会代替了母系社会,人类开始了栽培植物、驯养动物,农业开始出现。据历史考证,人类首先栽培的植物类型主要是谷类作物,以及一些小豆类和根茎类作物,大部分属于当今粮食作物的范畴。也正是这些最原始、最基本的作物促使了农业的起源和农耕文明的出现,同时保证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地球上大约有1万~8万可食用的植物种,而人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至少利用了3000余种用作食物的植物种。然而,只有150种左右是大面积栽培的,目前29种占了世界农业生产的90%,而7种谷物(水稻、小麦、玉米、高粱、大麦、谷子、黑麦及小黑麦)提供了人类生活来自植物总量的52%;3种根茎作物(木薯、马铃薯、甘薯)、7种豆类(大豆、豌豆、鹰嘴豆、蚕豆、菜豆、豇豆、木豆)又为人类生活提供了植物热量的1/6以上;其余12种作物是属于经济作物与园艺作物(邵斌斌,1991)。由此可以看出,粮食作物在人类生存与发展中的重大意义和巨大作用。
随着农业的发展和农耕文明的进程,粮食作物种植及产量得到长足的发展,人口也随之迅速增加。诚然,自然灾害、战争、瘟疫……会使人类大幅度减少,但导致人口大量增加的直接原因则是农业的发展和粮食的增产,这是无可置疑的。因此从世界人口曲线可以看出粮食增长的幅度。人类经历几百万年的采集生存和1万年的农耕文明,到17世纪中叶,世界总人口缓慢地上升为5亿左右。此后,由于进入近代社会,伴随工业文明出现,在农业科技推动下,农业特别是粮食作物产量开始大幅度攀升,从而引起人口急剧增加。世界人口(陈海宏,1992)从1650年的5亿人左右,经历了150年,到1800年翻一番,达到10亿左右;再经过130余年,至1934年又翻了一番,达到20亿;此后只经过了40年,到1974年又翻了一番,达到40亿,2005年世界人口将升至65亿。同期粮食生产在350余年时间内也翻了3~4番,从而支撑人口急剧增长的需求。当然因此带来的资源、环境、人口、健康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但粮食增长在人类生存与发展中的作用仍是不可否认的。
Ⅳ 粮食的历史 种类 加工的过程 (不是游戏)
按照传统解释,粮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粮食是指禾本科作物。包括稻谷、小麦、糜(黍和稷)、大麦、高粱等。广义的粮食是指谷物、豆类、薯类的集合。
粮食在中国古代是有区别的两个字。“粮”是指行人携带的干粮。“食”是指长居家中所吃的米饭。后来两字逐渐复合成“粮食”这一名词。
中国古代粮食的代称也叫谷、五谷、八谷、九谷、百谷,但以五谷为最多。
在原始社会,中国的粮食品种主要有:粟、黍、稻、菽(大豆)、大麦、小麦、薏苡等。北方以种植粟、黍粮食品种为主,南方以种植水稻为主。
夏、商、西周时期,中国的粮食品种有黍、稷、稻、小麦、大麦、菽、麻等七种。主要的粮食品种是黍、稷。直至明代以前,中国的粮食品种大致如此。在《诗经.小雅》中,农作物的排列顺序是:黍、稷、稻。当时人们很迷信自然,称社为地神,稷为谷神,故将二者结合在一起称为社稷。因而社稷即成了国家的代名词。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制农具的出现和灌溉的发展,人们才有条件种植对水土要求较高的菽和粟。虽然粮食作物品种变化不大,但是,作物的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变化的特点是菽(大豆)的地位上升,并和粟一起列为主要的粮食作物。这在中国农业发展史上是一个历史性的变化。从战国到唐代,粟一直是中国北方的主要粮食。西周以前,中国粮食品种以黍、稷为主,其他粮食品种不占主要地位。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出现了五谷的概念,表明当时粮食作物的品种初步有了定型。主要粮食品种有:粟(禾、稷)、菽(大豆)、黍、稻、小麦、大麦、麻七种。
秦汉时期粮食结构有所变化,主要粮食品种有:粟、稻、小麦、大麦、大黍、粱、大豆。汉代董仲舒建议在关中一代推广小麦。汉魏时期由于石磨的推广,麦子磨成面粉,这一饮食史上的进步,也促进了小麦生产的发展。
魏晋南北朝粮食品种的顺序是:谷(稷、粟)、黍、粱、大豆、小豆、大麻、大麦、小麦、水稻、早稻。
隋唐五代时期,主要粮食品种的顺序是:稻、粟、麦。
宋元时期,稻麦两熟制逐步形成,双季稻得到推广,明代以后,水稻更加发展,因此有“湖广熟,天下足”的说法。同时,玉米、甘薯、土豆从国外引进,更加丰富了粮食品种。当时主要的粮食品种是:水稻、小麦、谷子、玉米、豆类。
到1950年,粮食品种是指小麦、大米、大豆、小米、玉米、高粱和杂粮七大品类。1952年,粮食减为四大品种:小麦、大米、大豆和薯类。1957年,粮食增为五大品种:小麦、大米、大豆、杂粮和薯类。1971年又把杂粮类改为“玉米”等,粮食为新五大品类:小麦、大米、大豆、玉米、薯类。1979年后《辞海》对粮食的解释是各种主要食料的总称,如小麦、高粱、玉米、薯类等。1996年根据种植面积及产量排列为:稻谷、小麦、玉米、薯类、大豆、谷子、高粱、其他杂粮。1990年,国家粮食定购的品类:小麦、稻谷、玉米、大豆。
在粮食商品类中,粮食根据其领域和作用对象的不同分为四类:1、原粮2、成品粮3、混合粮、4贸易粮。
国际通用的粮食品种概念。1995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所列的详细FOOD产品目录由八大类106种:1、谷物类8种;2、块根和块茎作物类5种;3、豆类5种;4、油籽、油果和油仁作物13种;5、蔬菜和瓜类20种;6、糖料作物3种;7水果、浆果24种;8、家畜、家禽、畜产品28种。 粮食品种的概念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它随着人们对大自然的开发利用程度的不断提高,将会赋予它更新的内涵和外延。这也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不断深入和改造世界的能力逐渐提高的体现。
Ⅳ 中国粮食总产55年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哪些阶段
中国粮食总产在55年的发展历程中,可以分5个台阶(即大阶段)和10个小阶段(表1-3)。第一个台阶是1949—1958年,历经9年,粮食总产从1132亿kg上升为1977亿kg(有人简称2亿吨),粮食单产从1029kg/hm2上升为1549kg/hm2,而播种面积则由1.0995亿hm2增长到1.2761亿hm2,同期人口从5.4亿上升为6.60亿,而人均占有粮食则由209kg上升到299kg。这一大阶段又可分为两个小阶段,以1952年为界,前3年属于恢复性增长,1952年粮食总产达到了20世纪前半叶的最好水平,后6年属政策、科技、投入和扩大面积的综合因素所致。第二个台阶为1959—1978年,历时20年,其总产由近2亿t上升为3亿t,单产从1549kg/hm2提高为2527kg/hm2,总播种面积基本未变,由于同期人口从6.6亿增加为9.63亿,人均占有粮食仅提高17kg。这一大阶段可分为1959—1965的徘徊、遇灾、恢复阶段,1966—1971年、1972—1978年两个持续增长阶段。第三个台阶为1979—1984年,是以农村改革为中心的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农村实施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加之“绿色革命”的推动作用,6年之间在粮食播种面积下降771万hm2的情况下,粮食总产却从3048亿kg上升4073亿kg,单产由每公顷2527kg提高到3608kg,尽管同期人口从9.63亿增加到10.44亿,而人均占有粮食却由316kg提高为390kg。第四个台阶从1985—1999年,这15年间,粮食播种面积基本未变,其总产、单产、人均占有粮食却增加到5084亿kg、4493kg/hm2、404kg。这一大阶段可分为回落、增长的6年(1985—1990)、徘徊增长的6年(1991—1996)和连续高产的4年(1996—1999)。1999年以后为回降与恢复性增长的第五个阶段。
表1-31949—2004年中国粮食生产状况
Ⅵ 粮仓的发展史
中国近代战伐不断、政权不稳,农业生产遭到很大破坏,粮食产量很低,粮食严重短缺,因此粮食储藏技术及仓房的建设发展迟缓。新中国成立时,我国库容量仅有1260万吨。而且大多数仓房非常简陋,常为砖木结构和竹木结构,每仓的仓容量只有3—6万公斤。同时还有一部分仓房是利用和改造的祠堂、庙宇,储藏条件均不能满足条件。
1955—1960年,在全国各行业向苏联学习的形式下,粮食建仓中学习引进了苏联的机械化房式仓,即“苏式仓”。该仓型在全国普遍推广建设,砖墙,5米—10米—5米三跨木屋架(中间两根木柱),3米开间,廒间长54米,檐墙堆粮高2—2.5米,斜堆,廒间仓容2500吨(当时号称500万斤大仓),沥青砂地面,墙刷热沥青防潮,砂浆抹面。标准的“苏式仓”是考虑了机械化作业的,木屋架中部留有2.0X2.0米的地沟,内装出粮皮带机。由于当时经济实力差,钢材、橡胶原材料不足等实际情况,后期建“苏式仓”时,取消了天桥、地沟,此仓也成“标准仓”。
1964—1974年间根据战备的要求,粮库的建设应以“隐蔽、分散、靠山、机动”为建设方针,在一些山区、偏僻地域建设了一批粮仓,后来由于粮源、交通等各种原因,装粮很少。同时在全国也建造了一些小型的砖木结构房式仓和“土圆仓”。在河南、陕西、山西、内蒙等黄土高原区,修建了一批地下喇叭仓、窑洞仓,这些地下仓因地制宜,造价低,储粮安全稳定,形成了我国储粮仓型的一大特色。
1975—1983年主要仓型仍是房式仓,砖墙承重,混凝土地,装粮高3—3.5米,采取的主要屋盖结构:钢筋混凝土组合屋架,钢筋混凝土门式钢架,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拱板顶等。
1983—1991年,根据农业和粮食的发展状况,国务院于1983年11月批准了粮食仓库、棉花仓库、水果仓库的“三库”建设,这是自“苏式仓”之后的一次统筹规划的大规模粮库建设,其中用于粮库建设的基建投资16.5亿元,建设总仓容1500万吨。仓型仍以房式仓为主,结构多为砖混结构,但是装粮高度一般为4.5米至5.0米,仓房跨度以18米、20米为主。
1992—1997年为促进粮食流通,提高仓储作业机械化程度,1992年在全国兴建的18各机械化骨干粮库和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改善中国粮食流通项目是中国粮仓建设是上的一个新起点。
1998—2001年共进行了1000多亿斤仓容的中央直属储备库建设,是空前的大规模储备粮库建设。此次建仓以房式仓为主,其他仓型有浅圆仓和立筒仓。
五十多年的粮仓建设史,积累了丰富的建仓经验,同时也有许多沉痛的教训。粮仓建设应将充分保障粮食储藏安全放在首位,从粮食自身的物理性质、生理特性、生态特点等方面考虑满足储粮安全的需要。仓型的选择应因地制宜,根据各地区气候条件、地质结构、粮种特点、粮库性质与功能而确定适宜的仓型,全国不能搞“一刀切”;仓房建筑结构及建筑材料应根据建仓的经济性及储粮的安全性选择应逐步提高我国粮仓的综合性能。
Ⅶ 五谷杂粮的历史渊源
“五谷”之说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论语·微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但解释却有不同,一说是黍、稷、麦、菽、稻;一说是黍、稷、麦、菽、麻。这二种说法的主要区别在于稻麻的有无,之所以出现分歧,是因为当时的作物并不止于五种,“百谷”、“六谷”和“九谷”说的存在就是一个明证,而各地的作物种类又存在差异所致。“五谷”说之所以盛行,显然是受到五行思想的影响所致。因此,笼统地说来,五谷指的就是几种主要的粮食作物。
五谷的概念形成之后虽然相沿了两千多年,但这几种粮食作物在全国的粮食供应中所处的地位却因时而异。五谷中的粟、黍等作物,由于具有耐旱、耐瘠薄,生长期短等特性,因而在北方旱地原始栽培情况下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至春秋、战国时期,菽所具有的“保岁易为”特征被人发现,菽也与粟一道成了当时人们不可缺少的粮食。
与此同时,人们发现宿麦(冬麦)能利用晚秋和早春的生长季节进行种植,并能起到解决青黄不接的作用,加上这时发明了石圆磨,麦子的食用从粒食发展到面食,适口性大大提高,使麦子受到了人们普遍的重视,从而发展成为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并与粟相提并论。儒家经典《春秋》一书中,它谷不书,至于禾麦不成则书之。可见,圣人在五谷之中最重视麦与禾。
西汉时期的农学家赵过和氾胜之等都曾致力于在关中地区推广小麦种植。汉代关中人口的增加与麦作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直到唐宋以前,北方的人口都多于南方的人口。但唐宋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中国人口的增长主要集中于东南地区,这正是秦汉以来被称为“地广人稀”的楚越之地。宋代南方人口已超过北方,有人估计是6:4;此后至今一直是南方人口密度远大于北方。南方人口的增加是与水稻生产分不开的。水稻很适合于雨量充沛的南方地区种植,但最初并不起眼,甚至被排除在五谷之外。然而却后来居上。
唐宋以后,水稻在全国粮食供应中的地位日益提高,据明代宋应星的估计,当时在粮食供应中,水稻十分之七,居绝对优势,大、小麦、黍、稷等粮作物,合在一起,只占十分之三的比重,已退居次要地位,大豆和大麻已退出粮食作物的范畴,只作为蔬菜来利用了。但是在一些作物退出粮食作物的行列时,一些作物又加入到了粮食作物的行列,明代末年,玉米、甘薯、马铃薯相继传入中国,并成为现代中国主要粮食作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Ⅷ 我国粮食的发展历史
先有谷子,稻谷,应该是中国最先有,上万年,后从西域传来小麦。四百年前传来玉米,红薯,土豆。
Ⅸ 谷物的发展历史
五谷的概念形成之后虽然相沿了两千多年,但这几种粮食作物在全国的粮食供应中所处的地位却因时而异。
五谷中的粟、黍等作物,由于具有耐旱、耐瘠薄,生长期短等特性,因而在北方旱地原始栽培情况下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至春秋、战国时期,菽所具有的“保岁易为”特征被人发现,菽也与粟一道成了当时人们不可缺少的粮食。与此同时,人们发现宿麦(冬麦)能利用晚秋和早春的生长季节进行种植,并能起到解决青黄不接的作用,加上这时发明了石圆磨,麦子的食用从粒食发展到面食,适口性大大提高,使麦子受到了人们普遍的重视,从而发展成为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并与粟相提并论。儒家经典《春秋》一书中,它谷不书,至于禾麦不成则书之。可见,圣人在五谷之中最重视麦与禾。西汉时期的农学家赵过和氾胜之等都曾致力于在关中地区推广小麦种植。
汉代关中人口的增加与麦作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直到唐宋以前,北方的人口都多于南方的人口。但唐宋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中国人口的增长主要集中于东南地区,这正是秦汉以来被称为“地广人稀”的楚越之地。宋代南方人口已超过北方,有人估计是6:4;此后至今一直是南方人口密度远大于北方。南方人口的增加是与水稻生产分不开的。水稻很适合于雨量充沛的南方地区种植,但最初并不起眼,甚至被排除在五谷之外。然而却后来居上。
唐宋以后,水稻在全国粮食供应中的地位日益提高,据明代宋应星的估计,当时在粮食供应中,水稻十分之七,居绝对优势,大、小麦、黍、稷等粮作物,合在一起,只占十分之三的比重,已退居次要地位,大麻已退出粮食作物的范畴,只作为蔬菜来利用了。但是在一些作物退出粮食作物的行列时,一些作物又加入到了粮食作物的行列,明代末年,玉米、甘薯、马铃薯相继传入中国,并成为现代中国主要粮食作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1、哪些粮食为“五谷”,我国历史上的说法并不一致。一种说法是指黍、稷、菽、麦、稻,见于古书《周礼‘职方氏》;另一种说法是指麻、黍、稷、麦、豆,见于古书《淮南子》。当时人们把大麻子当食物,所以麻归于粮食类;后来麻主要以纤维织布,便不列为粮食类。
2、“五谷”之说逐渐形成的习俗,是指稻、麦、黍、稷、菽五种粮食作物。黍指高粱,也指黄米,稷指粟,菽指豆类。3、如今,“五谷”指的是大米、小米、高粱、大豆、小麦等主要粮食作物。所说“五谷杂粮”即泛指所有粮食作物。2》五谷是什么?通常有两种说法:一说是稻、黍、稷、麦、菽。另一说是黍、稷、麻、麦、菽。其中麻以外的五种都是粮食作物。稻、黍、稷、麦、菽、麻是中国传统作物,我不仅应该认识它们,而且要了解它们的习性与渊源,否则就会“五谷不分”了。
3、西汉“五谷”是什么? 西安出土的木牍揭答案 新华网西安10月19日电(呼延思正) 西汉时期人们所吃的“五谷”到底是什么?近日陕西省西安市南郊出土的一枚木牍揭示了这个答案。这枚记有177字的长方形木牍长23厘米、宽4.5厘米、厚0.4厘米,下侧边缘处略有残缺,文字主要以古隶体墨书书写,其中夹杂了一些俗字草体,大都清楚可辨。这枚木牍上字迹自右至左共分8行,每行上方均标有一个小黑点,以示为章节之始,每行字数由15到25字 不等,上面有关汉代五谷种植的内容基本完整,清楚地记载了当时的五谷是指粟、豆、麻、麦、稻,其顺序也不是随便排列的。这与在秦汉时代专用于选时择日的《日书》中所记载内容基本一致。据考古工作人员介绍,出土这枚木牍的墓葬处于西汉汉宣帝杜陵陵区,应该是杜陵的陪葬墓,因而墓主当为与汉宣帝较为接近的高官。结合木牍内容分析,墓主生前的身份应与皇室礼仪活动及农业生产活动相关,故判断其任职应为大鸿胪或大司农。据了解,汉代的“五谷”究竟指哪些谷物,古籍记载历来含混。这枚木牍的出土第一次明确了西汉时期陕西关中地区“ 五谷”的种类与名称。
大米
大米又名粳米,味甘性平,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除烦渴的功效。冬天室内暖气较热,空气干燥,早晚喝点大米粥,可以远离口干舌燥的困扰。特别需要提醒糖尿病患者的是,大米不同的烹调方法对血糖的影响不同。研究表明,等量大米煮成的干饭比稀饭对血糖的影响小。因此,糖尿病患者早餐进食干饭有利于控制血糖。
小米
小米又名粟米,味甘性平,有健脾和胃的作用,适用于脾胃虚热、反胃呕吐、腹泻及产后、病后体虚者食用。小米熬粥时上面浮的一层细腻的黏稠物,俗称为“米油”。中医认为,米油的营养极为丰富,滋补力最强,有“米油可代参汤”的说法。
小麦
小麦味甘,性平微寒,有健脾益肾、养心安神功效。心烦失眠者可用小麦与大米、大枣一起煮粥服食。此外,麦麸含高膳食纤维,对高脂蛋白血症、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痔疮、老年性便秘、结肠癌都有防治作用。
苡米
苡米又叫薏米,其所含蛋白质远比米、面高,易消化吸收,对减轻胃肠负担、增强体质有益。中医认为,苡米味甘淡,性微寒,有健脾、补肺、清热、利湿的作用。现代研究证明,苡米有抗肿瘤、增强免疫力、降血糖等功效。将苡米与大米煮粥或加入适量冰糖食用,能使肿瘤患者食欲增加、减低放化疗的毒副作用。此外,苡米中含有的薏苡素对横纹肌有抑制作用,可减少皱纹,爱美的人不妨多吃。
高粱
高粱味甘性温,有健脾益胃的作用。小儿消化不良,可取高粱入锅炒香,去壳磨粉,每次取2至3克调服。但高粱性温,含有具收敛止泻作用的鞣酸,便秘者不宜食用。
黄豆
黄豆性平味甘,有健脾益气的作用,脾胃虚弱者宜常吃。用黄豆制成的各种豆制品如豆腐、豆浆等,也具有药性:豆腐可宽中益气、清热散血,尤其适宜痰热咳喘、伤风外感、咽喉肿痛者食用。
谷类主要是指禾本科植物的种子。它包括稻米、小麦、玉米等及其他杂粮,比如小米、黑米、荞麦、燕麦、薏仁米、高粱等。 谷物通过加工为主食。它主要给人类提供的是50%~80%的热能、40%~70%的蛋白质、60%以上的维生素B1。谷类可因种类、品种、产地、生长条件和加工方法的不同,其营养素的含量有很大的差别。
Ⅹ 粮食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