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钟表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钟表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计时器。钟表的制造,在我国可版以追溯至汉代。
汉代科权学家张衡结合观测天文的实践发明了天文钟,可以说这是现在发现的世界上最古老的钟了。唐代,我国的制表技术有了巨大的发展。
古籍《新唐书·天文志》中就记载了一行等人制造“水运浑天仪”的故事,这个水运浑天仪是世界上最早的一个能自动报时的仪器。仪器两旁各站有一个木头做的小人,每过一刻钟,小人就敲一下仪器。这种能够自动报时的仪器比欧洲机械钟的发明至少要早600多年。
随着钟表制造业的发展,我国的钟表制造技术也更加完备,出现了专门制造钟表的店铺,已经能够制造出各种报时钟、摆钟等。表上的指针也从原来的一针、两针,发展到3针、4针,可以计日、时、分、秒。
Ⅱ 手表历史
编辑本段手表的发展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各国军方意识到“免手回提”腕表的重要性,这答才启发了一般民众对手戴腕表的热切需求。 1926年,发明了第一块自行上弦的腕表,从1960年起,传统的圆形表样普遍受到接受。瑞士对腕表的进一步改进,就是把怀表所具有的计时、日历、陀飞轮及自动发条装置加以微型化,而装设于腕表上。 1952年在美国、法国和瑞士生产出第一块电子表。1967年,纳沙泰尔的电子钟表中心开发出第一块石英手腕表,并在1970年以不同瑞士品牌的名字开始大量生产。自此,新的技术开始快速开发。
Ⅲ 求手表发展的历史
手表的创制及生产都基于一个简单而机智的发明,这就是“弹簧”,它能够收紧并储存能量,又能慢慢地把能量释放出来,以推动手表内的运行装置[1]及指针,达到显示时间的功能,手表内的这种弹簧装置被称为主弹簧(Mainspring)。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各国军方意识到“免手提”腕表的重要性,这才启发了一般民众对手戴腕表的热切需求。
1926年,发明了第一块自行上弦的腕表,从1960年起,传统的圆形表样普遍受到接受。瑞士对腕表的进一步改进,就是把怀表所具有的计时、日历、陀飞轮及自动发条装置加以微型化,而装设于腕表上。
1952年在美国、法国和瑞士生产出第一块电子表。1967年,纳沙泰尔的电子钟表中心开发出第一块石英手腕表,并在1970年以不同瑞士品牌的名字开始大量生产。自此,新的技术开始快速开发。
世界第一座时钟: 中国宋朝水钟(水运仪象台),1088年。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早的时钟世界纪录。
世界第一只有名字的怀表: 德国纽伦堡的「纽伦堡蛋」,1564年。
世界第一只手表: :pp表厂为匈牙利王族夫人所制造的手镯表,1868年。
世界第一只飞行表:卡地亚山多士SANTOS飞行表 (亦是最早的皮带表),1904年。
世界第一只登月表:欧米茄超霸手上炼计时码表,1969年。
世界第一只自动上炼表:夏活HARWOOD(英国人John.Harwood) ,1923年。
世界第一只防水表:劳力士蚝式型OYSTER手表,1926年。
世界第一只有摆轮的电子表:汉弥顿Ventura奇形电子表,1957年。
世界第一只音*表:宝路华BULOVA ACCTRON音*表,1966年。
世界第一只石英表: 精工SEIKO QUARTZ ASTRON,1969年。
世界第一只光动能表:星辰Eco-Drive表,1976年。
世界第一只动能表:珍达翡Jean D′Eve Samara 1988年。
世界第一只动能计时码表:SEIKO Kinetic Chronograph,1998年。
世界第一只横越大西洋的手表:浪琴林白飞行表Hour Angle Watch 1927年。
世界第一只最有名气的闹铃表:积家Memovax,1950年。
世界第一只可以翻转表面的手表:积家 蕾葳索 Reverso 1931年。
世界第一只最复杂的怀表:PP Cal.89怀表(具33种功能),1989年。
世界第一只大日历窗表:IWC Pallweber怀表,1885年。
世界第一只36000次振频手表:芝柏HF手表,1966年。
世界第一只36000次振频自动上炼计时码表:ZENITH EI Primero,1969年。
世界第一只陀飞轮怀表:宝玑Breguet怀表,在1795年研制成功,1807年批量生产。
世界第一只三金桥陀飞轮怀表:芝柏三金桥怀表,1860年。
世界第一只三金桥陀飞轮手表:芝柏三金桥手表(机芯直径28.6mm),1991年。
世界第一只女用三金桥陀飞轮表:芝柏三金桥迷你手表(机芯直径27mm) ,1998年。
世界第一只飞行陀飞轮表:A.Lange & Sohne,1930年。
世界第一只超薄自动上炼陀飞轮手表:AP陀飞轮机制位于11点钟位置的手表,1986年。
世界第一只防水最深的手表:SINN 403 Hydro(12000公尺),1998年。
世界第一只钛金属手表:Porsche Design,1973年。
世界第一只最薄的怀表机芯:AP(1.32mm) ,1892年。
世界第一只最薄的手表机芯:AP(1.64mm) ,1946年。
世界第一只最薄的自动上炼机芯:AP(2.45mm) ,1967年。
世界第一只镂空手表:AP方型镂空表,1934年。
世界第一只长方型跳时三问报时手表:AP Jumping Hour三问手表,1992年。
世界第一只最小的三问报时手表:AP女用三问钟乐报时手表,(机芯直径22.3mm) ,1998年。
世界第一只八天储能陀飞轮手表:BLANCPAIN 陀飞轮手表,1989 年。
世界第一只春宫三问报时手表:BLANCPAIN 金雕或彩绘三问手表,1989年。 (春宫表又称激情表或风月表)
世界第一只最薄的手表:君皇CONCORD Delirium 4(0.98mm),1981年。
世界第一只号称最坚硬的手表:RADO概念一号Concept 1,1996年。
世界上第一个注册的手表品牌--宝珀表
Ⅳ 瑞士手表的发展史
瑞士钟表业在16世纪中叶出现在日内瓦,1541年,由简·开尔文倡导的改革及对珠宝配戴的禁止,迫使金匠其它珠宝匠们转向了新的独立的手艺:制表业。在世纪末,日内瓦手表已经因高质量而享有声誉,钟表匠们于1601年创建了日内瓦钟表匠协会,是当时全世界范围内成立的第一个这样的协会。
一个世纪后,因为日内瓦已经云集了钟表匠,许多钟表匠决定离开城市到可以容身的侏罗山。
在侏罗山的制表业对名为丹尼尔·简理查德(1665-1741)的年青金匠心存感激之情,是他第一次在制表业中引入了劳力分工。1790年日内瓦已经出中了6万多只手表。
这几个世纪充满着发明和新发展。1770年,亚伯拉罕–路易斯·伯瑞雷发明了“永久性”手表(法语“Montre à secousses”),现代自动上发条手表的先驱。1842年,安德列·菲利浦,著名的Patek Philippe的创始人之一发明了摆锤上条手表,与此同时开始了复杂手表的生产,并引进了诸如万年历、倒转针及记时器等特殊功能。
大量的手表生产开始于进入20世纪的时期,感谢研究人员及享有声誉的钟表匠(诸如佛里德里克·英古德和乔治·莱考特)介绍的新技术。生产力的提高,零件的可互换性及标准化积极地将瑞士钟表业引向世界的顶峰。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正是很快变得非常受欢迎的手表的传入时候。手表传统的圆形在1960年得到了普遍的接受。1926年第一只自动上条手表在格伦兴诞生,第一只电子手表于1952年末问世。
1967年在纳沙泰尔的中央电子钟表(CEH)开发了世界第一只石英手表——著名的Beta21。从此,接下来的主要的技术开发进展顺利:LED和LCD显示、Swatch没有电池的石英手表等等。
至今已有4个多世纪过去了,传统、技能、高技术和永远的创新已使瑞士钟表业保持它在世界钟表市场的领先地位。因为或是感谢瑞士所经历的不同的危机,瑞士钟表业已处于一个可以回答它所面临的许多技术、经济和结构的挑战的地位。它的非凡物力论和创造力已使它成为技术发展水平的行业,它所拥有的许多发明或世界记录是如此之多:第一只手表、第一只石英手表、第一只防水手表、世界上最薄的手表、世界上最小的或是世界上最昂贵的手表等等。
Ⅳ 钟表发展历史
时钟是人类最早发明的物品之一,原因是需要持续量测时间间隔,有些自然的时间间隔(如日、闰月及年)可以用观测而得,较短的时间间隔就需要利用时钟。
数千年计时设备的原理也有大幅变化,日晷是利用在物体在一平面上影子的变化来计时,计算时间间隔的仪器也有许多种,包括最广为人知的沙漏。配合日晷的水钟可能是最早的计时仪器。
欧洲在1300年发明了擒纵器,后来也创作了第一个机械钟,可以利用像摆轮之类的振荡计时设备。发条驱动的时钟约在15世纪出现,钟表业约在15世纪至16世纪开始发展,1656年发明了摆钟。
因此在计时的准确性又进一步提升,当时因为航海导航对时间的精确性要求,也带动时钟可靠性及精确性的提升。电子时钟在1840年申请专利,二十世纪电子学的发展产生了可以完全不用机械机芯的时钟。
现在时钟内的计时元件是谐振子,一个会以固定精准频率振荡的物体,谐振子可能是单摆、音叉、石英晶体,或是原子在发射微波时电子的振荡。
类比型的时钟会用指针及角度表示时间,数位时钟则是用数字的方式表示,有两种时间表示法:十二小时制及二十四小时制。
大部分数位时钟都是用电子设备及液晶、LED及真空荧光显示器来显示时间。时钟功能也是现在电脑、手机的标准功能之一。
为了方便性、距离、电话或是失明人士的需求,有用声音报时的听觉时钟。为了盲人需求,也有用触摸方式可以感知其时间的盲人时钟,其中有些类似传统时间,但调整其设计,可以直接触摸表面得知时间,但又不会影响计时功能。计时技术也在持续演进之中。
(5)手表的发展历史扩展阅读:
原始人凭天空颜色的变化、太阳的光度来判断时间。古埃及发现影子长度会随时间改变,发明日晷在早上计时,他们亦发现水的流动需要的时间是固定的,因此发明了水钟。古代中国人亦有以水来计时的工具——铜壶滴漏。
中国除了用水流来计时外,中国古代民间亦有利用燃点线香来计量时间。龙舟报时更香就是利用烧香来计时的仪器,它更设有定时响闹的作用。
龙舟上挂了数条两端系着金属球的幼线,线下放了燃著的香。每隔一段时间,香便会烧断一条线子,当金属球跌进下面的盛器时,便会发出报时响闹。这种烧香时计最早见于宋代的文献中。
用更香来计算时间的精度不高,但由于它简单易行,极之适合民间使用,所以曾经十分流行。据文献记载有些更香可燃烧一昼夜,有些甚至可以燃烧至一个月。
公元1088年,宋朝的科学家苏颂和韩工廉等人制造了史上首座以水力作自动化机械操作的水运仪象台,它是把浑仪、浑象和机械计时器组合起来的装置。
它以水力作为动力来源,具有科学的擒纵机构,高约12米,7米见方,分三层:上层放浑仪,进行天文观测;中层放浑象,可以模拟天体作同步演示;下层是该仪器的心脏,计时、报时、动力源的形成与输出都在这一层中。
公元1276年,中国元代的郭守敬制成大明灯漏。它是利用水力驱动,通过齿轮系及相当复杂的凸轮结构,带动木偶进行“一刻鸣钟、二刻鼓、三钲、四铙”的自动报时。
自宋起,十二时辰分初正即廿四小时系统,一刻即今天的十五分钟,其准确度较德国之桌钟早三百多年。
公元1283年在英格兰的修道院出现史上首座以砝码带动的机械钟。
13世纪意大利北部的僧侣开始建立钟塔(钟楼),其目的是提醒人祷告的时间。
公元1360年詹希元创制“五轮沙漏”,以齿轮、时刻盘合成。
16世纪中在德国开始有桌上的钟。那些钟只有一支针,钟面分成四部分,使时间准确至最近的十五分钟。
公元1657年,惠更斯发现摆的频率可以计算时间,造出了第一个摆钟。1670年英国人William Clement发明锚形擒纵器。
公元1797年,美国人伊莱·泰瑞获得一个钟的专利权。他被视为美国钟表业的始祖。
公元1840年,英国的钟表匠亚历山大·贝恩发明了电钟。
公元1946年,美国的物理学家伊西多·拉比博士弄清楚了原子钟的原理。于两年后,创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座原子钟,原子钟至今也是最先进的钟。它的运转是借助铯、氢原子的天然振动而完成的,它可以在300年内都能准确运转,误差十分小。
18到19世纪,钟表制造业逐步实行了工业化生产。
20世纪,开始进入石英化时期。
21世纪,根据原子钟原理而研制的能自动对时的电波钟表技术逐渐成熟。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钟表
Ⅵ 手表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目前比较好的都有哪些名牌
目前手表的话··看你要什么价位···一般天梭卖的比较好··机械的
Ⅶ 手表的起源及发展史,人类究竟从何时开始,有了
从19世纪中期有人将计时挂表装上皮带,戴在手腕上使用开始,逐步改进、缩小体形、美化样式,发展成为手表。
世界上的第一只手表是于1868年由百达翡丽制造给匈牙利的Koscowicz伯爵夫人的。但这种形式的钟表,在当时并不流行。
在1904年,经营珠宝的法国商人路易斯·弗朗索瓦·卡地亚接到飞行员好友亚伯托·桑托斯·杜蒙的投诉:当驾驶飞机时要把怀表从口袋里拿出来十分困难,希望他协助解决这个问题,以便在飞行途中也能看到时间。因此卡地亚便想出了用皮带及扣,将怀表绑在手上的方法,以解决好友的难题。而这种绑在手上的怀表,就是现今的手表。
各类手表(6张)
1911年卡地亚正式将这种形式的钟表商业化,推出了著名的Santos手表。自此以后,手表便开始普及。
经历一个世纪的改进,1967年瑞士人首度将石英钟做成石英表,手表之后也由手动/自动上发条的形式,发展到用石英、电子等动力显示时间,并混合了较为简单的其他功能,例如计时、月相、量度脉搏等;现代手表手表增加了更多复杂的功能,如:电子手帐、MP3、手机等形式。而部分手表亦同时变成了手饰的一种,重点已不在显示时间,而在于其设计、品牌、材质(如贵金属及钻石)等特征上。
发展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各国军方意识到“免手提”腕表的重要性,这才启发了一般民众对手戴腕表的热切需求。1926年,发明了第一块自行上弦的腕表,从1960年起,传统的圆形表样普遍受到民众的喜欢。瑞士对腕表的进一步改进,就是把怀表所具有的计时、日历、陀飞轮及自动发条装置加以微型化,而装设于腕表上。1952年在美国、法国和瑞士各生产出一块电子表。1967年,纳沙泰尔的电子钟表中心开发出第一块石英手腕表,并在1970年以不同瑞士品牌的名字开始大量生产。自此,新的技术开始快速开发,不同品牌的手腕表也开始迅速发展。
Ⅷ 钟表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
有关钟表的发展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演变阶段,那就是:一、从大型钟向小型钟演变。二、从小型钟向袋表过渡。三、从袋表向腕表发展。每一阶段的发展都是和当时的技术发明分不开的。
公元1088年,当时我国宋朝的科学家苏颂和韩工廉等人制造了水运仪象台,它是把浑仪、浑象和机械计时器组合起来的装置。它以水力作为动力来源,具有科学的擒纵机构,高约12米,七米见方,分三层:上层放浑仪,进行天文观测;中层放浑象,可以模拟天体作同步演示;下层是该仪器的心脏,计时、报时、动力源的形成与输出都在这一层中。虽然几十年后毁于战乱,但它在世界钟表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由此,我国著名的钟表大师、古钟表收藏家矫大羽先生提出了“中国人开创钟表史”的观点。
14世纪在欧洲的英、法等国的高大建筑物上出现了报时钟,钟的动力来源于用绳索悬挂重锤,利用地心引力产生的重力作用。15世纪末、16世纪初出现了铁制发条,使钟有了新的动力来源,也为钟的小型化创造了条件。1583年,意大利人伽利略建立了著名的等时性理论,也就是钟摆的理论基础。1656年,荷兰的科学家惠更斯应用伽利略的理论设计了钟摆,第二年,在他的指导下年轻钟匠S.Coster制造成功了第一个摆钟。1675年,他又用游丝取代了原始的钟摆,这样就形成了以发条为动力、以游丝为调速机构的小型钟,同时也为制造便于携带的袋表提供了条件。
18世纪期间发明了各种各样的擒纵机构,为袋表的进一步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英国人George Graham在1726年完善了工字轮擒纵机构,它和之前发明的垂直放置的机轴擒纵机构不同,所以使得袋表机芯相对变薄。另外,1757年左右英国人Thomas Mudge发明了叉式擒纵机构,进一步提高了袋表计时的精确度。这期间一直到19世纪产生了一大批钟表生产厂家,为袋表的发展做出了贡献。19世纪后半叶,在一些女性的手镯上装上了小袋表,作为装饰品。那时人们只是把它看成是一件首饰,还没有完全认识到它的实用价值。直到人类历史进入20世纪,随着钟表制作工艺水平的提高以及科技和文明的巨大变革,才使得腕表地位的确立有了可能。
20世纪初,护士为了掌握时间就把小袋表挂在胸前,人们已经很注重它的实用性,要求方便、准确、耐用。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袋表已经不能适应作战军人的需要,腕表的生产成为大势所趋。1926年,劳力士表厂制成了完全防水的手表表壳,获得专利并命名为oyster,第二年,一位勇敢的英国女性Mercedes Gleitze佩带着这种表完成了个人游泳横渡英伦海峡的壮举。这一事件也成为钟表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从那以后,许多新的设计和技术也被应用在腕表上,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带在手腕上的计时工具。紧接着的二战使腕表的生产量大幅度增加,价格也随之下降,使普通大众也可以拥有它。腕表的年代到来了!
从我国水运仪像台的发明到现在各国都在研制的原子钟这几百年的钟表演变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各个不同时期的科学家和钟表工匠用他们的聪明的智慧和不断的实践融合成了一座时间的隧道,同时也为我们勾勒了一条钟表文化和科技发展的轨迹。
关于中国的钟表史,得从三干多年前说起,我国祖先最早发明了用土和石片刻制成的“土圭”与“日规”两种计时器,成为世界上最早发明计时器的国家之一。到了铜器时代,计时器又有了新的发展,用青铜制的“漏壶”取代了“土圭”与“日规”。东汉元初四年张衡发明了世界第一架“水运浑象”,此后唐高僧一行等人又在此基础上借鉴改进发明了“水运浑天仪”、“水运仪象台”。至元明之时,计时器摆脱了天文仪器的结构形式,得到了突破性的新发展。元初郭守敬、明初詹希元创制了“大明灯漏”与“五轮沙漏”,采用机机械结构,并增添盘、针来指示时间,其机械的先进性便明显地显示出来,时间性电益见准确。
十九世纪末期,我国造钟工艺达到了一个崭新的水平。1875年由上海“美利华”作坊制造的南京钟,屏风式样,钟面镀金,镌刻花纹,以造型古朴典雅、民族风格鲜明和报时清脆、走时准确而闻名于海内外,曾于1903年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特别奖。我国手表是1955年由天津、上海先后试制出来的。现较为出名的有东风、上海、宝石花、海鸥等牌号。
Ⅸ 手表的历史
手表的由来来
一百五十多年前,自一些能工巧匠曾经试图把随身携带的表装进手镯里当作“手表”,但未取得成功。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间,—名士兵为了看表方便,把表绑扎固定在手腕上,抬起手腕便可看清时间,比原来从口袋里取方便多了。1918年,瑞士一个名叫扎纳·沙奴的钟表匠,从那个士兵的做法中受到启发。经过精心设计,他制造了一种体积较小的表,并在表的两边设计有针孔,用来装皮制或金属表带,以便把表固定在手腕上。从此,手表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