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上海的发展历史
上海的历史:
上海历史悠久,系1986年国务院颁布的第二批38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上海西部在6000年前就已成陆。市区成陆约在10世纪前叶才全部形成。
春秋时期的上海,属吴国,战国时期的上海先属越国,后属楚国。楚考烈王以黄歇为相,封为春申君,上海是他封邑的一部分,上海的别称“申”就源出于此。
上海的另一个别称“沪”,源于“沪渎”,古时,上海地区的渔民发明了一种竹编捕鱼具“扈”,当时还没有上海这个地名,这一带被称为“沪渎”。
“上海”这一名称的真正由来始于宋代,当时的上海,已开始成为我国的一个新兴贸易港口,那时的上海地区有十八大浦,其中一条叫上海浦,在今外滩至十六铺的黄浦江中,它的西岸有个上海镇,这些便是“上海”这一名称的由来。
元代的上海镇已有很大的发展,并设立了市舶司。此后,上海镇又升格为上海县。明代的上海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棉纺业中心,商业经济日趋发达。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清政府在上海设立了海关。清乾隆、嘉庆年间,上海逐渐成为中国的贸易大港和漕粮运输中心,被称为“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
1843年,在鸦片战争后,上海被殖民主义者强迫开辟为通商口岸。1845年,英国首先在上海设立了租界。之后,美国在上海设立租界。
1849年,法国也在上海设立租界。1863年,英美租界合并为公共租界后,上海实际上被划分为华界、公共租界、法租界三部分,自1843年以后100多年里,上海成了外国殖民主义者在中国倾销商品,搜刮原料、钱财的主要口岸,上海因此也有了“冒险家的乐园”之称。
1925年1月奉军进人上海,当时的北京政府将上海改为淞沪市。1927年7月7日,上海特别市宣告成立。1930年7月1日上海特别市改称上海市。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租界收回。
1949年5月27日,上海获得解放,经过上海历届政府与人民长期不懈的改造和建设,上海成为新中国的重要的工商业基地。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上海仍为中央直辖市。上海市划分为20个市区和10个郊区。
上海,简称“沪”或“申”,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沪杭甬大湾区核心城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首批沿海开放城市。
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是长江经济带的龙头城市、G60科创走廊核心城市。隔东中国海与日本九州岛相望,南濒杭州湾,北、西与江苏、浙江两省相接。
上海市地处东经120°52′至122°12′,北纬30°40′至31°53′之间,面积6340平方公里,位于太平洋西岸,亚洲大陆东沿,中国南北海岸中心点,长江和黄浦江入海汇合处。北界长江,东濒东海,南临杭州湾,西接江苏和浙江两省。
上海境内缺乏金属矿产资源,建筑石料也很稀少,陆上的能源矿产同样匮乏。70年代以来开始在近海寻找油气资源,在多口钻井中获得工业原油和天然气。
据初步估算,东海大陆架油气资源储量约有60亿吨,是中国近海海域最大的含油气盆地。附近的南黄海,经过调查和勘探,也发现油气资源,估算有2.9亿吨储量。东海海水中化学资源丰富,在长江口浅海底下,还发现一些矿物异常区,有锆石、钛铁砂、石榴石、金红石等重要矿物。
上海市境内天然植被残剩不多,绝大部分是人工栽培作物和林木。天然的木本植物群落,仅分布于大金山岛和佘山等局部地区,天然草本植物群落分布在沙洲、滩地和港汊。栽培的农作物共有100多个种类,近万个品种。蔬菜多达400多种,居全国之冠,瓜果和观赏花卉品种也很多。
上海市地处长江入海口、太湖流域东缘。境内河道(湖泊)面积约500多平方公里,河面积率为9%~10%;上海市河道长度2万余公里,河网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3公里~4公里。
上海市统计局统计公报显示,2015年末上海市常住人口总数为2415.27万人,相比2014年末减少10.41万人。
统计显示,2015年末上海市户籍常住人口1433.62万人,外来常住人口981.65万人。相比2014年末,外来常住人口减少14.77万人,同比降幅为1.5%。
B. 佘山进教之佑圣母大殿的历史
佘山附近的松江、青浦一带天主教传入很早,在长达100多年的禁教时期,横塘、张朴桥等村庄的天主教徒一直在地下状态保持着自己的信仰。1844年,天主教在中国恢复合法地位后,江南代牧区的法籍耶稣会会长南格禄来到佘山,认为这里认为这里满山竹林,环境幽静,可以在这里为传教区年老体弱的传教士建造一座祈祷所。南格禄于1856年去世。1863年,继任的法籍耶稣会会长鄂尔璧从徐家汇来到佘山,在半山建造了五间供神父休养的平房,内设小堂。1864年,松江总铎杜若兰神父在山顶建造六角亭,供奉圣母像。山下张朴桥等地教徒开始上佘山朝圣。
1868年3月1日,江南代牧区主教郎怀仁祝圣了小堂和圣母像。这尊圣母像是由一位中国辅理修士陆省三模仿巴黎“胜利之后圣母像”而绘制的,改称为“进教之佑圣母”。1868年5月24日(圣母进教之佑瞻礼日),佘山来了数百名朝圣的教徒。当时小堂无法容纳,只好搭起帐篷举行弥撒。 1868年,安徽、江苏2省多处地方发生教案(参见扬州教案),神甫和教堂遭到袭击。甚至在中外关系一向较为和睦的上海街头也出现仇视外国人的揭帖。耶稣会的法国传教士们深感不安,江南代牧区耶稣会会长谷振声神甫赶到佘山,跪在六角亭的圣母像前许愿:江南代牧区如能平安度过危难,化险为夷,将在山上建造一座大教堂。9月,谷振声向各位本堂神父发出公告,要求他们发动教徒捐资,早日建成大教堂,以感谢圣母的庇护。
佘山大教堂由耶稣会的马历耀辅理修士负责建筑设计,1871年5月24日(圣母进教之佑瞻礼日)举行奠基典礼,郎怀仁代牧主教举行了有6000名教徒参加的露天大礼弥撒。众多朝圣的教徒参与义务劳动,把笨重的建筑材料从平地搬到山顶。到1873年4月15日,希腊式的山顶大堂建成,郎怀仁前来祝圣教堂,同时从半山腰到山顶修筑了一条“之”字形的苦路,在每个拐弯处共树立了14个苦路亭。当年5月1日和24日,郎怀仁又前往佘山,主持朝圣仪式。当时约有一万到一万五千人前来朝圣。从此佘山圣母成为江南代牧区的特别主保,当年五月被称为佘山历史上第一个圣母月。
1894年,半山又翻建了可容500余人的、中国传统风格的中山圣母堂。中堂正门两侧刻有一副对联:上联“小堂筑山腰,且憩片刻休孝子礼”,下联“大殿临峰顶,再登几级求慈母恩”。门前有可容千人的广场,设有栏杆、石凳,供教徒们休息、观景,西面建有三圣亭(耶稣圣心亭、圣母亭、若瑟亭)。 1924年,首任宗座代表刚恒毅总主教在上海召开全体中国主教会议,6月12日,即会议闭幕日,刚恒毅率领全体中国主教举行将中国奉献给圣母的隆重典礼;次日,又率领15位主教赴佘山,再次奉献中华于圣母。
受到中国第一次天主教公会议的推动,1925年4月24日,佘山山顶大堂开始拆除重建,由葡萄牙籍神甫叶肇昌负责设计施工,由姚宗李主教祝圣了基地。修建工程历时十年之久之久,到1935年11月16日才竣工,由当时的主教惠济良主持祝圣弥撒。叶肇昌对工程管理十分严格,桩基一直打到岩石上,施工时不符合规定即要返工;砖砌定质定量,不符合要求必须推倒重砌。 1942年9月12日,正在中国处于抗日战争的艰难时期,罗马教宗庇护十二世册封佘山教堂为宗座乙级圣殿(minor Basilica),这是远东第一座受到教宗敕封的圣殿。
1946年5月8日,罗马教廷又加给佘山一页特恩,准许给佘山圣母(Our Lady of Zose)行加冕礼。南京总主教于斌和上海主教惠济良为进教之佑圣母托小耶稣像举行加冕典礼,参加的教徒达1万余人。[5]。1947年5月18日,教廷新任驻华公使黎培理又代表全体中国天主教徒举行了复献礼,朗诵《奉献中国于圣母诵》。 “文革”结束后,中国大陆的宗教活动得以恢复。1981年3月,佘山天主堂归还给上海教区。1981年5月24日,山顶大殿举行有5000人参加的复殿大礼弥撒,开始大修,至1984年结束,1985年举行复祝圣典礼。
复殿之初,由于原钟楼顶上的圣母托小耶稣铜像已经不知去向,临时用铁制十字架安装在钟楼上。2000年,上海教区发动信徒奉献,又恢复了顶部的“进教之佑圣母托小耶稣”铜像。4月18日,金鲁贤主教祝圣了佘山山顶圣母像。5月1日举行了隆重的迎圣母仪式,并在山顶圣母大殿举行感恩祭。
1982年,在佘山南麓创办了一所培养天主教神职人员的大修院——佘山修院。每年5月朝圣期间,修士们在中山堂设立服务处,给教徒们讲解教理、教唱圣歌。
C. 上海佘山天主教堂的发展历史
诞生背景:佘山附近的松江、青浦一带天主教传入很早,在长达100多年的禁教时期,横塘、张朴桥等村庄的天主教徒一直在地下状态保持着自己的信仰。1844年,天主教在中国恢复合法地位后,江南代牧区的法籍耶稣会会长南格禄来到佘山,认为这里认为这里满山竹林,环境幽静,可以在这里为传教区年老体弱的传教士建造一座祈祷所。南格禄于1856年去世。1863年,继任的法籍耶稣会会长鄂尔璧从徐家汇来到佘山,在半山建造了五间供神父休养的平房,内设小堂。1864年,松江总铎杜若兰神父在山顶建造六角亭,供奉圣母像。山下张朴桥等地教徒开始上佘山朝圣。
1868年3月1日,江南代牧区主教郎怀仁祝圣了小堂和圣母像。这尊圣母像是由一位中国辅理修士陆省三模仿巴黎“胜利之后圣母像”而绘制的,改称为“进教之佑圣母”。1868年5月24日(圣母进教之佑瞻礼日),佘山来了数百名朝圣的教徒。当时小堂无法容纳,只好搭起帐篷举行弥撒。
兴建大教堂:1868年,安徽、江苏2省多处地方发生教案(参见扬州教案),神甫和教堂遭到袭击。甚至在中外关系一向较为和睦的上海街头也出现仇视外国人的揭帖。耶稣会的法国传教士们深感不安,江南代牧区耶稣会会长谷振声神甫赶到佘山,跪在六角亭的圣母像前许愿:江南代牧区如能平安度过危难,化险为夷,将在山上建造一座大教堂。9月,谷振声向各位本堂神父发出公告,要求他们发动教徒捐资,早日建成大教堂,以感谢圣母的庇护。
佘山大教堂由耶稣会的马历耀辅理修士负责建筑设计,1871年5月24日(圣母进教之佑瞻礼日)举行奠基典礼,郎怀仁代牧主教举行了有6000名教徒参加的露天大礼弥撒。众多朝圣的教徒参与义务劳动,把笨重的建筑材料从平地搬到山顶。到1873年4月15日,希腊式的山顶大堂建成,郎怀仁前来祝圣教堂,同时从半山腰到山顶修筑了一条“之”字形的苦路,在每个拐弯处共树立了14个苦路亭。当年5月1日和24日,郎怀仁又前往佘山,主持朝圣仪式。当时约有一万到一万五千人前来朝圣。从此佘山圣母成为江南代牧区的特别主保,当年五月被称为佘山历史上第一个圣母月。
1894年,半山又翻建了可容500余人的、中国传统风格的中山圣母堂。中堂正门两侧刻有一副对联:上联“小堂筑山腰,且憩片刻休孝子礼”,下联“大殿临峰顶,再登几级求慈母恩”。门前有可容千人的广场,设有栏杆、石凳,供教徒们休息、观景,西面建有三圣亭(耶稣圣心亭、圣母亭、若瑟亭)。
重建新堂:1924年,首任宗座代表刚恒毅总主教在上海召开全体中国主教会议,6月12日,即会议闭幕日,刚恒毅率领全体中国主教举行将中国奉献给圣母的隆重典礼;次日,又率领15位主教赴佘山,再次奉献中华于圣母。
受到中国第一次天主教公会议的推动,1925年4月24日,佘山山顶大堂开始拆除重建,由葡萄牙籍神甫叶肇昌负责设计施工,由姚宗李主教祝圣了基地。修建工程历时十年之久之久,到1935年11月16日才竣工,由当时的主教惠济良主持祝圣弥撒。叶肇昌对工程管理十分严格,桩基一直打到岩石上,施工时不符合规定即要返工;砖砌定质定量,不符合要求必须推倒重砌。
教宗封圣:1942年9月12日,正在中国处于抗日战争的艰难时期,罗马教宗庇护十二世册封佘山教堂为宗座乙级圣殿(minor Basilica),这是远东第一座受到教宗敕封的圣殿。
1946年5月8日,罗马教廷又加给佘山一页特恩,准许给佘山圣母(Our Lady of Zose)行加冕礼。南京总主教于斌和上海主教惠济良为进教之佑圣母托小耶稣像举行加冕典礼,参加的教徒达1万余人。[5]。1947年5月18日,教廷新任驻华公使黎培理又代表全体中国天主教徒举行了复献礼,朗诵《奉献中国于圣母诵》。
破坏:1966年“文革”中,大殿遭到严重破坏,钟楼顶上的圣母托小耶稣铜像、彩色玻璃窗以及经折路上的十四次苦路像和耶稣山园祈祷像都被作为“四旧”被摧毁。
恢复:“文革”结束后,中国大陆的宗教活动得以恢复。1981年3月,佘山天主堂归还给上海教区。1981年5月24日,山顶大殿举行有5000人参加的复殿大礼弥撒,开始大修,至1984年结束,1985年举行复祝圣典礼。
复殿之初,由于原钟楼顶上的圣母托小耶稣铜像已经不知去向,临时用铁制十字架安装在钟楼上。2000年,上海教区发动信徒奉献,又恢复了顶部的“进教之佑圣母托小耶稣”铜像。4月18日,金鲁贤主教祝圣了佘山山顶圣母像。5月1日举行了隆重的迎圣母仪式,并在山顶圣母大殿举行感恩祭。
1982年,在佘山南麓创办了一所培养天主教神职人员的大修院——佘山修院。每年5月朝圣期间,修士们在中山堂设立服务处,给教徒们讲解教理、教唱圣歌。
D. 佘山的来源
一说王母斩蛇造“佘山”。相传很久以前,上海一带没有土地。当时峨嵋山有青、黄两条巨蟒经过千年修炼同时得道升天。有年八月十五,它们偷饮了三口瑶池仙水成了真龙,仍不知足,继续偷喝,被王母娘娘派人打出瑶池,放逐东海栖身。一路上,它们互相埋怨、斗打,闹得昏天黑地,连降3月暴雨,地上百姓顿遭大难。东海龙王急禀玉帝。玉帝与王母大怒,命雷公雷婆火速轰击。在雷电轰击下,他们随即现出了蛇形,坠地而亡,变成了两座山。青蛇坠落西边,成了西蛇山,黄蛇坠落东边,成了东蛇山。后人因“蛇”字不吉利,遂改称“佘山”。
二说佘太君到过此地而名。传说宋朝佘太君曾到这里住过,人们仰慕杨家功业,遂以太君之姓名山。
三说东汉佘姓将军隐居此地而名。传说东汉有一名佘姓将军,功成名就后,隐居此片幽寂的山林。后人便以将军之姓名山。现东佘山有佘将军庙。
佘山之名最早的历史记载,当前所知是在宋代。宋代《云间志》称:古代有佘姓者居此,故名:《云间志》,亦称《绍熙云间志》,是一本专门记载南宋及较早时期今上海淞南地区地名的地方志,成书于绍熙四年(1193年)。“云间”,即华亭县,今之上海松江区。元代置华亭府,旋改称松江府。最早出现上海这个称谓是在元朝,当时上海县还是松江府下面的一个县城,受松江府管辖,如今则恰恰相反,历史开了一个玩笑,儿子当了老子。明代《徐霞客游记》一书,记述有徐霞客1628年、1631年、1636年三次到佘山探幽访友的足迹。
E. 为什么佘山命名为佘山
一说王母斩蛇造“佘山”。相传很久以前,上海一带没有土地。当时峨嵋山有青、黄两条巨蟒经过千年修炼同时得道升天。有年八月十五,它们偷饮了三口瑶池仙水成了真龙,仍不知足,继续偷喝,被王母娘娘派人打出瑶池,放逐东海栖身。一路上,它们互相埋怨、斗打,闹得昏天黑地,连降3月暴雨,地上百姓顿遭大难。
东海龙王急禀玉帝。玉帝与王母大怒,命雷公雷婆火速轰击。在雷电轰击下,他们随即现出了蛇形,坠地而亡,变成了两座山。青蛇坠落西边,成了西蛇山,黄蛇坠落东边,成了东蛇山。后人因“蛇”字不吉利,遂改称“佘山”。
二说佘太君到过此地而名。传说宋朝佘太君曾到这里住过,人们仰慕杨家功业,遂以太君之姓名山。
三说东汉佘姓将军隐居此地而名。传说东汉有一名佘姓将军,功成名就后,隐居此片幽寂的山林。后人便以将军之姓名山。现东佘山有佘将军庙。
佘山之名最早的历史记载,当前所知是在宋代。宋代《云间志》称:古代有佘姓者居此,故名:《云间志》,亦称《绍熙云间志》,是一本专门记载南宋及较早时期今上海淞南地区地名的地方志,成书于绍熙四年(1193年)。“云间”,即华亭县,今之上海松江区。元代置华亭府,旋改称松江府。最早出现上海这个称谓是在元朝,当时上海县还是松江府下面的一个县城,受松江府管辖,如今则恰恰相反,历史开了一个玩笑,儿子当了老子。明代《徐霞客游记》一书,记述有徐霞客1628年、1631年、1636年三次到佘山探幽访友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