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军屯有哪些涵义
所谓军屯,有两层抄涵义,一是就其性质而言,是让边疆驻军在守边之余从事农业生产,且耕且守。屯田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军事行为。二是从参与屯田的人员和管理体制而言,其成员主要为军人(包括被征发服役的戊卒),当然有时也以百姓或免刑罪犯充当。在管理上,屯田人员一般以部(校)为单位,采取军事体制,由国家供给种子衣食,产品全部上缴。
历史上,历代中央政府基于对西、北少数民族如匈奴、羌、突厥、吐蕃等作战的需要,一直将军队屯田作为主要的屯田形式。据历史记载,秦王朝统一北方民族地区后,为了用巩固在边疆地区的统治,就曾在今青海省的民和、化隆、贵德、西街附近广设屯田,让驻军一边戍守,一边屯垦。不过,军屯政策的正式和大规模施行,则始于汉武帝时期。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漠北大战后,匈奴势力被逐出漠南和河西,汉武帝立即下令在朔方(今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前旗东南)至令居(今甘肃永登西北)一带设置田官,以吏卒5万多人进行垦殖。
⑵ 军屯镇的历史沿革
军屯镇是古巴蜀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是公元前490年开明王朝营建的第一个城,距今已有内2500多年历史。军屯镇容与广汉、彭州和青白江等市区交界,距“西南食品城”仅20公里,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十分优越,集市贸易繁荣,商贾云集,辐射面广,颇具发展前景。先后被成都市和新都区授予“市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镇”和“成都市新都区科技示范镇”。
⑶ 《三国志》的军屯农有什么用处
1、军屯农的原理,具体抄是这么算的:
士兵数15000或以下时,军屯农是农场Lv1的1倍——就是说一个军屯农至少相当于一个农场Lv1
士兵数15000以上时,按比例增长,军屯农是农场Lv1的(城中士兵数/15000)倍:
即20000兵时为1.33倍,30000兵时为2倍,60000兵时为4倍,90000兵时为6倍,……150000兵时为10倍
2、造军屯农的意义
造军屯农是迫不得已而为之
而在游戏中正常的兵力分配也应当是前方多后方少,当前方城池兵力很多时造军屯农就比
造农场收益大很多,而后方兵力少时造军屯农就等于是给自己减产!
3、总结
①造军屯农总是亏的,但有时是不得已而为之,是为了亏得更少
②造军屯农的时机:即前面所讲的士兵数22500及33750两个建造点
⑷ 关于屯田有什么历史影响
汉武帝刘彻元狩四年(前119)击败匈奴后 ,在国土西陲进行大规模屯田,以给养边防军,这就是边防屯田。
首先,如果没有屯田,历代中央王朝统一西域的进程是难以实现的。西域地处祖国西陲,距内地路途遥远,而以古代有限的技术水平,要想支持一支大军从关内进入西域并耗费一定时间来完成军事任务,从后勤如粮食保障上讲,具有许多今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比如,公元前89年,汉武帝曾经派汉军攻打投靠匈奴的车师,事后汉武帝自己评论这场战役时说道:“汉军破城,食至多,然而士卒自载不足以竟师(回师),强者尽食畜产,羸弱者道死数千人。”可见,如果不是事先在西域设立屯田点以储备军需,是很难一气呵成地统一西域的。
其次,如果没有屯田,西域的社会稳定是难以保持的。西域的地理特点是,适合人类生存的地区往往被沙漠、戈壁分割成一块块相互隔绝的绿洲,这造成了西域特有的政治格局,即各大绿洲往往会形成多个彼此不相统属的政治势力。在中央政府没有统一西域前,它们往往相互攻伐,内乱不断,给当地各族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正是有了中央王朝的驻军,才确保了各城郭之间的安宁。而中央驻军所需的一切物资,又几乎全部依靠屯田来提供。
再次,屯田极大地节省了物资消耗。屯田是一种有组织的生产行为,其主要产品就是粮食。但是,我们要说的是,屯田的目的不是为了聚财,而是为了消费。这里所讲的节省物资消耗,是指因为有了屯田,就可以避免由内地向西域长途运输物资带来的巨大消耗。在古代的运载工具和道路状况的条件下,长途运输的物资消耗是巨大的。不论是在西域派军驻守,还是在派兵从内地到西域展开军事行动,都需要有巨大的物资支持,而消耗这些物资的主体,不是军队本身而是运输物资的民夫。据学者研究汉简得出的结论,汉代从关中运粮到河西走廊西部,每运到1石粮食,路途消耗的粮食竟多达10石,若要到西域,则会消耗更多。史书中对这种情况有很多记载,比如《汉书·主父偃传》就称:“起于黄腄、琅玡负海之郡,转输北河,率三十钟而致一石。”而在西域当地开展屯田,且耕且战,即完成了戍边的任务,又自己解决了军粮,节省了因长途运输带来的巨大消耗,也减轻了百姓的徭役负担。
最后,屯田是新疆开发史上的重要篇章,对新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所谓开发,即是指人对环境的利用、改造。屯田对于开发新疆有着诸多贡献,概括起来分为两大方面:一、开辟洪荒、拓垦农田、兴修水利、修建城郭。历史上新疆的屯田,都是拓荒开辟新的农田,这些地区大多都是以前没有人烟的洪荒之地。开辟新垦区,需要在一定时期内组织起大量有技术的劳动力。而西域当地的各城郭,由于人口少、财力有限、技术不足,很难开发这些地区。而朝廷的军队,则可以解决这些难题。这些新辟的垦区,很多都成了后世各族居民的聚居区。二、传播了汉地先进的生产技术。历代朝廷为了使屯田获得成功,都会有组织地将内地最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运用到屯田区中,这就为先进技术传入新疆提供了平台。实际上,如代田法、耦耕等众多农业生产技术都是通过屯田传播到西域的。又因为屯戍区还有自己的手工业者、医生等各行各业的人员,所以,屯田区也是这些技术传播到西域的重要途径。
⑸ 明朝在辽东都司辖境内开始实行军屯,军屯有什么作用
自洪武七年(1374年),明朝在辽东都司辖境内开始实行军屯。朱元璋对此极为重视,经常告诫臣下必须做好辽东等地的军屯工作。即使在晚年,他还敕令肃王、晋王等辽东藩王,及时督率兵士屯种,并令一年当中要三次向他汇报军屯情况:“五月,一报禾苗长养何如;七月,再报结实何如;十月,又报所收籽粒若干?”。以期“一岁三报,不惟使朕知边储虚实,而屯军亦不至懈力矣。”
军屯的管理也有一定的规定。一般来说,卫所屯田的管理和卫的组织相同。卫指挥使设指挥一人,指挥同知二人,指挥佥事四人,分理卫所诸事。其中主要的项目是屯种。管屯田的也叫佥事。佥事以下管理屯田的,是千户、百户等。这是一般正常的编制。
辽东都司的编制除此之外,还专门设置了“管屯把总”以加强对辽东地区屯田的管理。二、辽东都司军屯的作用辽东都司军屯,对明朝历史的发展,特别是对东北政治、经济的发展都起过重大作用。首先,通过军屯,“强兵足食”。
⑹ 评价明代的军屯改革
明代的军屯改革评价:
1.明代军屯的建置主要是设卫分军屯田,并制定几种极为重要的屯田法令,完备当时的军屯制度。主要体现在军屯的新增上 ,洪武以后增设的军屯,其性质不外乎是腹里军事据点、少数民族地区的军事要塞、水陆交通枢纽以及边防地区,随着军屯的创设,卫所也有所改变和增设。
2.根据明代初年的军屯法令,在屯地上进行生产的,是由各卫所拨出来的一部分旗军,也叫屯田正军,有别于屯田军余。旗军拨屯分数主要是遍地三七守屯,腹里二八,但这也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在开始的时候,屯守分数是没有严格准则的,因时因地都有些差别,直到洪武二十一年,更定屯田法,守屯分数只有两种:十之五和五之四,冲要卫所旗军屯守中半,其余的二分守城,八分屯种。其后,屯田法又有所改变,“诏天下卫所军以十之七屯田”,七分屯种,三分守城这三七比例合乎一般所知的边地守屯制度,但并未被严格执行。到了永乐二年,再次更定屯田法,只给了个原则,各地因地制宜。总体上看,明代卫所旗军屯守分数一般的发展趋势是屯田军士分数逐渐减少,到宣德时期开始破坏,最后是名存实亡。
3.按明朝的军政制度,正式军役由特定的军户担任,每军户出正军一名,携带军余一名,在营生理,佐助正军,供给军装,这个军余是不当军差的,也免杂差役,主要开种土地供给正军和自养自食。军余开种的土地不仅是荒地,也开垦新地,但这与屯地无关,军余交纳的也不是屯田子粒,因此,军余不做防守正军,也不做屯种屯军。但是,到了明朝后期,军余不仅被派做屯军,而且还被挑选操备,成了防守的旗军。这主要是因为屯军失额,明代政府才采取了抑配军余派种和顶种的办法。派种多是因为有多余土地或是在营空闲军余多,而顶种则是因为屯军失额、土地抛荒,顶种是一种以军余代替正军,进行屯田,交纳屯田子粒的制度,不仅意味着军屯制度的破坏,也代表着对军户的剥削加重,军余拨屯还直接影响了正军的生活和军事制度的健全,加重人民供军的负担,破坏了军屯的生产力。
4.军屯分地是为保证屯军进行生产,每军授给一定亩数的屯地,一般都称为‘分’,由于各卫所土地肥瘠程度不同以及远近不同,军屯分地一分的亩数不一样。不仅如此,屯军实在耕种的分地亩数和法令上规定的也不完全一致。在此,王毓铨特地分析了分地短额的原因,他提出,虽然有了定制,但也存在未拨补的军屯分地,以及‘虚拨’现象,除此之外,总兵等官占夺,屯军欺骗、典卖屯田也是短额的原因。
⑺ 鄄城县军屯历史
曾掩护马本斋养病10多天
“马本斋曾在我们村养病,前后来过两回,都是我们村的村民给他打掩护,他才能安安心心地住下。”说起回族抗日英雄马本斋,张兆言等老人一脸的自豪。 “
马本斋第一次到我们村时谁也不知道。”张兆苏回忆,有天早晨,早起的村民打开大门后,发现大街上有许多扛枪的人正在睡觉,吓了一跳,连忙紧闭大门。“当时都很害怕,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部队,也不知道他们要干什么。”张兆苏说,后来才知道是马本斋的抗日队伍,他们是当天凌晨到达村里,怕惊扰了百姓,马本斋就下令部队在街上过夜。“真是人民的好队伍啊!”张兆苏等人感叹。
“马本斋第一次在我们村住了3天,第二次住了9天,养好病就走了。”张兆言自豪地说,马本斋在村中养病期间,是他为马本斋烧的水、端的茶,“那时我只有十四五岁,别的活轮不到,只能烧水端给马本斋,因此和这位民族英雄有了接触和交流。”
军屯村的村民以曾掩护马本斋养病为荣,而马本斋的后人也并没有忘记军屯村村民。“这个月8号,马本斋的儿子要来我们村探望,这让我们都很自豪。”张兆言激动地说。
建抗日小学,播抗战火种
军屯村的回民学校,前身是抗日小学,第一堂课就是在如今已91岁高龄的张开桃家里开讲的。 老人说,村里成立学堂,目的就是为了向村民宣传抗日,鼓舞民众的抗日热情。由于最初没有上课地点,张开桃就把家里两间屋子腾了出来作为学堂,他的哥哥张开先就是第一任老师。 “
那时只有张开先一名老师,我们这些人都是他的第一批学生。”张兆言指着房间里接受牡丹晚报记者采访的几名老人说,第一批学生只有20多人,他们在老师的谆谆教导下,明白了宁死不做亡国奴的道理。
“东方红,太阳升。麻雀飞出窝,公鸡走出笼。哥哥大,扛长枪;弟弟小,拿小刀。练本领,打东洋,救中国。日本人,战沈阳,王阿毛,运日本,汽车开到黄浦江,一车日本全死光。”张兆刚老人依然能熟练地背诵当时的课文。对于当时所学的很多内容,老人们现在还记忆犹新。
“当时学习抗日内容是要杀头的,为了糊弄日本鬼子,我们想出了许多对策。”张兆言说,鬼子和伪军三天两头就会去扫荡、检查,为了不让鬼子发现学习的内容,他们就把学堂搬进了村里的清真寺,“鬼子来了,我们就把课本藏在蒲团下,拿起经书朗读。”就是在这样的教育中,爱家、爱国、爱民族的意识犹如一粒粒火种,深深地植入军屯孩子的心灵。
“从成立抗日小学到如今已经70多年了,学生和老师换了一批又一批,学校变得越来越好,如今还有了三层的教学楼。”军屯回民学校第11任校长张广位说,村里共出了博士生6人、大学生160余人,抗日小学播下的科学文化的种子,如今已长成参天大树,为村子的发展做着新的贡献
⑻ 官渡之战有哪些历史意义
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许多次战争中最大的一次战争。在这次战争中,曹操以少数兵力战败了袁绍的十万大军,创造了中国军事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有名战例。
袁绍集团当时占领北方大部地区,人口众多,粮食充足。在地理形势和物资储备上,袁绍都占着优势。然而由于袁绍纵容豪族,任意兼并土地,使河北地区的社会经济不但得不到发展,反而受到更加严重的摧残和破坏。袁绍由强转弱以至最后失败的根本原因,正在这里。
作为交战另一方的曹操,虽然也属于地主阶级,但是比袁绍在农民战争中接受的教训要多一些。对于当时的社会状况有比较清醒的认识。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他厉行法治,打击豪强,推行屯田政策,奖励农业生产。这些政令实施的结果,使原来中原地区的残破情况,在比较短的时间里,得到一定程度的好转。这是曹操能够转弱为强最后战胜袁绍的重要原因。
就战略形势来说,在战争初期,袁、曹双方力量的对比差别是很大的。袁绍在人力、物力上,拥有压倒的优势,在战略上处于主动进攻的地位;曹操兵力弱,装备差,在战略上处于被动防御的地位。但是,曹操能够运用对方的矛盾和弱点,选择适当时机去打击他的敌人。在白马、延津两仗中,曹操局部地削弱了袁军的优势。随后,为了保存军力,准备决战,曹操固守官渡阵地,使袁军始终不能前进一步。最后,许攸来降,告知袁军屯粮情况。曹操紧紧抓住时机,亲领精兵偷袭乌巢,焚烧了袁军的全部军粮。这就使得战局急转直下,大获全胜。
官渡之战,曹操打垮了袁绍,从而奠定了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曹操又进一步地改善了屯田办法。由于人民的辛勤劳动,河北地区的经济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为曹氏父子建立魏国创造了条件。由此可见,官渡之战是使中国北部由分裂走向统一的一次关键性的战争。这次战争对后来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关于这次战争,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是以少击众,以劣势对优势而获胜”
的中国历史上的著名的战争;在战略上是符合由于“双方强弱不同,弱者先让一步,后发制人,因而战胜”的原则的重要战例之一。这次战争展示了若干带有原则性的军事策略,如速决战、主动性、灵活性等等,给我们遗留下某些战争的经验和教训,它在我国军事历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
⑼ 军屯锅魁的历史由来:
军乐镇抄原名军屯镇、90年代初地名普查因与成都市新都区军屯镇重名,取军屯镇之“军”及本地别名乐兴场之“乐”更名为军乐镇,而新都区军屯镇与“军屯锅盔”并无关系。军屯锅魁历史悠久,闻名中外,相传三国时诸葛亮命大将姜维率部在今四川彭州市军乐镇休养屯垦、牧马练兵,“军屯”由此而得名,今天的锅魁就是当年军中干粮逐渐演变而成。
⑽ 明代军屯的介绍
军屯是“寓兵于农”的政策。
明代军屯的规模之大实历代从未有过,为了促进军屯的发展,朝廷调拨耕牛、农具和种子,初期土地不征收税粮。
洪武六年(1373)各地军屯月粮完全自给且有盈余,朱元璋曾夸口:“吾京师养兵百万,要令不费百姓一粒米”。卫所是明代兵制的核心编制单位,明代卫所制保留了府兵制的特点,就地解决军队粮饷问题,“天下卫所州县军民皆事垦辟。”。明代军屯分为常操军、屯军两种。,就地区分布而言,有边屯有营屯。
洪武二十二年(1389),凉州等十一卫有屯军33500人,屯地16300余顷。
洪武二十六年(1393)以后,有军队180万人以上,到了永乐二年(1404),“天下通计,人民不下一千万户,官军不下二百万家”。
永乐二年(1404),又一次公布屯田法:“守城军士视其地之夷险要僻,以量人之屯守为多寡。临边而险要者则守多于屯,在内而夷僻者则屯多于守。地虽险要而运输难至者,屯亦多于守。”宣德以后,屯粮的作用越来越小,军饷要靠户部库银支给。
嘉靖年间,梁材指出:“军饷不敷,一切仰给有司;有司不敷,近又仰给内帑;内帑不敷,将来何所仰给乎!”嘉靖时,屯军破产流亡,九年(1530年)由于土地荒废严重,方日干建议南京镇南等卫“荒芜屯田,不拘军民僧道之家,听其量力开耕,待成熟之后照旧纳粮,令永远管业,不许补役复业者争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