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介绍一下贵州的历史人,以及在贵州发展史上的作用及贡献
亲,上网络查吧
㈡ 为什么说明代是贵州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明代是贵州历史上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版个方面:
(1)行政省的权建立。朱元璋统一中国以后,为了保持局势的稳定,仍然用元代的行省制度,但是削弱的地方的权力,集权于中央。
(2)开发进程加快。大兴屯田,移民实边,寓兵于农,注重发展交通。明代在原有的基础上,对出省驿道干线加以拓宽和改造,增加驿站,是驿道有了较大的发展。此外,在手工业和矿业方面,开设了很多局所。在城镇建设和文化方面也有了较大的发展。
(3)社会关系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原有的生产关系被打破。地主经济飞速发展。
(4)大规模的进行改土设流
贵州原先是土司统治区。从永乐十一年起,便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改土设流。 后来又不断的扩大流官的统治区域。
㈢ 试述明代是贵州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贵州省建于明朝永乐十一年(1413年),在全国是比较早的。“行省”的建置始于元代,当时全国的最高行政机关是中书省,因版图辽阔而于各地设立“行中书省”,代行中书省职权,于是才有省一级行政建置,称为“行省”,简称“省”。元代除大都(今北京)附近由中书省直接管辖,属“腹里”之外,分全国为十一行省,西南设有四川、云南和湖广三行省,今贵州之地分属以上三省,纳入了行省管辖范围。明代在元代的基础上增设两省,于北京和南京之外,建立了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广、云南、贵州、四川、陕西、河南、山西、山东十三布政使司。明朝实行地方分权,在一个省区之内,设布政使司管理政务,设都指挥使司掌管军事,提刑按察司负责监察刑审,分别直属中央,故十三布政使司即十三省。
贵州建省之初,只有八府、四州、一宣慰司。八府即思州府、黎平府、新化府(后并入黎平府)、石阡府、思南府、铜仁府、乌罗府(后并入铜仁府)、镇远府;四州即镇远州(后并入镇远府)、安顺州、镇宁州、永宁州(今关铃);一宣慰司即贵州宣慰使司。地域大抵相当于今贵州的1/3。后增设贵阳、安顺、平越(今福泉)、都匀四府。至明末贵州发展为十府、九州、十四县。清雍正年间实行“改土归流”,始将四川所属遵义府,湖广所属平溪(今玉屏)、清浪(今镇远清溪)、镇远、偏桥(今施秉)、铜鼓(今锦屏)、五开(今黎平附近)六卫及天柱县划归贵州,又将原属广西的荔波县及红水河以北之地(今贞丰、罗甸、册亨、望谟)拨属贵州,贵州的疆界从此确定。尽管我国行政区屡有变迁,但明代的十三布政使司有贵州,清代十八省有贵州,民国时期二十九省有贵州,现今的二十三省、五自治区、四直辖市、两个特别行政区中仍有贵州。六百年中贵州省的建置始终未变。
贵州省的建立与它在西南的战略地位有密切关系,它处在四川、湖南、广西、云南四省区之间,历来被称为“西南之奥区”,即西南交通、军事的冲要之地。贵州自元代开设驿道以来,湖广通往云南的驿道干线经过贵阳,川黔、黔桂驿道也在贵阳交会,因而成为“西南大通道”,不但西出东进、南来北往必经贵州,而且还是通往缅甸、印度及老挝、柬埔寨等国的交通要道。明朝之所以把贵州列为十三布政使司之一,目的就在于“开一线以通云南”,在巩固云南边防的同时,加强与四川、广西的联系。对贵州区位的重要性,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就有清醒的认识。明初征讨盘踞云南的元朝小梁王,明朝大军自湖广经贵州镇远、偏桥、贵阳、普定(今安顺)、普安(今盘县)而入云南,偏师自四川叙永经毕节、乌撒(今威宁)堵住云南出口,逼小梁王在曲靖决战,一个多月后平定云南。云南既克,朱元璋最忧虑的,就是如果不能稳定贵州,“虽有云南,亦难守也”。于是沿驿道干线设立卫所,派重兵把守。明成祖继以军事为先导建立贵州布政使司。
建省后实行“军政分管,土流并治”。
㈣ 谁知道贵州的历史
贵州省因其抄境内有贵山而得名。夏之前称“赤水”。战国时期为楚国黔中地和夜郎、且兰等地。秦属黔中郡、象郡、巴郡、蜀郡和夜郎国。汉属荆州,益州。唐分属黔中、剑南、岭南等道,其中黔中道为今贵州省大部分区域,故而贵州有“黔”的简称。宋属夔州路,“贵州”名称始见于文献。元代分属四川、湘广、云南三行中书省。明洪武十五年(1382)设贵州都指挥使司,明永乐十一年(1413)始建贵州行省。清代沿用明制。
㈤ 贵州茅台发展历史
“如果经济发展给了我们什么启示,那就是文化乃举足轻重的因素。”这是著名美国历史学家戴维·兰德斯在《国家的穷与富》一书中作出的断言。
藉此观点反思国酒茅台的成长发展史,从中得到一个启迪:历久弥新的“茅台文化”,是国酒茅台生命体中的“核心元素”。国酒茅台核心竞争力即由之所产生的影响、导向及推进、提升作用得以构成;贵州茅台酒享有的“国酒”地位,也因之而弥固弥坚。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存在。“茅台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生产力,在每一个历史时期都为国酒茅台书写着新的辉煌。它告诉人们这样一个基本事实:任何经济发展都是一个文化过程。短期的经济行为,可以用经济逻辑来解释;而长期的经济行为,必须进入文化的逻辑。这一点,可以从国酒茅台在三个重要的历史发展断面中看出来。
———初始及成长阶段。茅台酒在这个跨越两千来年的历史时空中。从被认知进入当时的主流社会视野到与社会经济“共生共荣”,“茅台酒文化”即已表现出蓬勃的生命力。
据贵州史学工作者考证,在贵州开发史上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古夜郎栈道”得以修筑,是因茅台酒的物质初始形态“枸酱”而引出。《史记》记载汉武帝饮枸酱“甘美之”的赞叹,以及前人赋诗“汉家枸酱知何物,赚得唐蒙习部来”,既表明了茅台酒酿造历史的久远,又界定了其源生地———今天的茅台镇地区。这与当今某些“白酒新贵”千方百计寻根觅祖或杜撰品牌文化历史,藉以图解品牌文化价值的做法,显然无以类聚。
对茅台酒及其文化的成长,《贵州六百年经济史》就说道:仁怀的茅台村,大约在明万历年间即有酿酒作坊。清乾隆时期,开修赤水河,茅台地方地盐业兴隆,商贾云集,对酒的需求与日俱增,兴起了许多“烧房”。及至清道光年间,茅台酒已负盛名,远销云、贵、州、湘四省的广大地区。“酒冠黔人国,盐登赤虺河”,反映了茅台酒与当地社会经济和人文环境共生共荣、相得益彰的繁荣景象。
茅台酒在这个历史时期内,已展示出品质优秀、品味特殊的魅力,“茅台文化”亦随之步入了成长期。前人所谓“于今好酒在茅台,滇黔川湘客到来,贩去千里市上卖,谁不称奇亦罕哉”,以及“茅台香酿酽如酒,三五呼朋买小舟,醉倒绿波人不觉,老渔唤醒月斜钩”,即是“茅台文化”在文学艺术领域的真实写照。
———丰富及发展阶段。这当从茅台酒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质奖章和“世界名酒”称号时算起。当时,国力赢弱的中国能有像茅台酒这样的传统民族工业品牌在世界列强面前一展雄风,不能说不是“茅台文化”发展史页上最为精彩的篇章。
在此后近百年里,特别是半个多世纪以来,茅台酒更是以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及作用,直接参与、见证党和国家在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等领域的一系列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使其在国内、国际上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茅台文化”也随之得到了极度的提升与张扬。茅台酒被人民拥戴为中国的“国酒”,标志着“茅台文化”已奠定了不可撼动的历史根基。
这是历史对“贵州茅台”的选择,是历史把一次又一次千载难逢的机遇都给了茅台酒,使之能凭借历史的舞台展尽自身的魅力与风采,也使茅台酒与国内其他名优白酒之间,于无形中泾渭分明地划出了一道不可逾越的“品牌价值区隔”。
———创新及升华阶段。这主要表现在,国酒茅台踏上了为国际企业界公认的现代企业管理必须攀登的“文化管理阶梯”。作为一个标志,就是国酒茅台在2003年荣获了等同于世界一流先进企业管理水平的“全国质量管理奖”。
“无论是从文化酒的标准,还是从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来说,茅台酒都堪称中国文化酒的杰出代表和光辉典范。”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袁仁国说:“但是,我们不满足于挖掘历史,我们有必要也完全有能力创新茅台酒文化!”
“茅台文化”的创新,集中地反映在从企业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在企业管理领域内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中所蕴涵的软性精神因素出发,寻求一种释放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化生产力在企业参与市场竞争中的重要作用。
其中,最为鲜明、突出的表现是:深刻把握“文化酒”的内涵和发展趋势,洞察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和竞争焦点,提出了“绿色茅台”、“人文茅台”、“科技茅台”的企业发展战略,以及确立和实践“酿造高品位的生活”的经营理念,从而使企业核心竞争力牢牢地奠定在独具“茅台文化”特色的基石上,体现出一种现代新型企业与消费者在情感与利益上的深度沟通。
此外,国酒茅台提炼和确立的一系列企业文化新理念,如“铸造一流企业”的企业愿景、“以人为本,以质求存,恪守诚信,团结拼搏,继承创新”的核心价值观、“爱我茅台,为国争光”的企业精神、“以顾客为中心,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求完美”的质量方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做好酒的文章,走出酒的天地”的发展方向、“立足国酒,奉献社会,成就自我,完美人生”的人生价值观等,更是极大地丰富和升华了“茅台文化”的内涵,更为鲜明地展示出“国酒”企业的光辉形象。
思维质量,在企业家的手中可以变为一种新型生产力。从恪守“质量第一”这条生命线到丰富和升华“茅台文化”的全部进程,无一不反映着国酒茅台历届领导班子的价值观与社会责任感,以及勇于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精神境界。
“不要把竞争看作是争夺第一的竞争,而是通过竞争变得与众不同,更独特。”联想到国际上竞争力理论创始人迈克尔·波特的这句名言,不禁使人深切地感悟到,国酒茅台,作为中国企业和品牌的一面代表性旗帜,无论是决策者的思维,还是企业的创新运作,都已在时代渐流的发展中抢先树立了独特的发展战略,并且义不容辞地主动担负起了引领中国白酒健康发展的历史重任。而这一切,又都融入充满生命活力的“茅台文化”之中,显得那么地富有传统精神,那么地富有时代气息,那么地充满独特的魅力!(闻熙)(第一食品网)
㈥ 为什么说当代贵州的发展是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
因为以前贵州给别人的印象都是一个落后的地方,但是现在因为政府的能干,把贵州弄成了一个特别好的地方,所以是一个贵州发展的黄金时期,因此说是一个最辉煌的时期
㈦ 贵州历史发展起源
中文名称
贵州省
外文名称
Guizhou Province
别 名
贵、黔
行政区类别回
省答
所属地区
中国西南
下辖地区
6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
政府驻地
贵阳市
电话区号
0851~0859
地理位置
云贵高原东部
面 积
17.6167万平方千米
人 口
3520.04万人(2015年)
方 言
西南官话、贵州话
气候条件
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㈧ 贵州的历史简介是什么
唐代,在今贵州地区推行经制州与羁縻州并行的制度。唐在贵州建置的经制州有播州、思州等,建置的羁縻州有矩州、蛮州等。从地域上看,乌江以北多系经制州,乌江以南多系羁縻州。
宋代,今贵州地域分别隶于夔州路、荆湖北路、潼川路、广南西路、剑南西路、剑南东路等,而主要属夔州路。
元代在今贵州地区遍行土司制度。在今贵州境内的建置主要有:八番顺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播州宣慰司、思州宣慰司、新添葛蛮安抚司、乌撒乌蒙宣慰司、亦溪不薛宣慰司、普定路、普安路等,分别隶属于湖广、四川、云南3行省。
明代是贵州历史发展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设置贵州布政使司,贵州正式成为省一级的行政单位。明末,贵州布政司领贵州宣慰司及贵阳、安顺、平越3军民府并都匀、黎平、思州、思南、铜仁、镇远、石阡7府。
清代前期,贵州的行政建置有较大的变化。雍正五年(1727年),将四川所属遵义府及其所属各县改隶贵州,同时,将毕节以北的永宁全境划归四川,将广西红水河、南盘江以北之地置永丰州,与广西的荔波、湖广的平溪、天柱一并划归贵州管辖。至此,贵州的疆域基本形成。清末,贵州建置设有12府、2直隶厅、13州、13厅、43县。
民国以后
民国2年(1913年),贵州地方政区进行了一次调整,以前的府、厅、州,一律改为县。全省设3道观察使。1920年废道。1937年,贵州置6个行政督察专员区,分管各县。1941年置贵阳市。至1948年,贵州设1个直辖区、6个行政督察区,下辖78个县(市)。
1949年11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贵阳,12月26日成立了贵州省人民政府。解放初期,全省设1个直辖市、8个专区、1个专区辖市,共置79县。1956年4月,撤销贵定、镇远、都匀3专区,设置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和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967年,设置六盘水地区。1978年12月,撤销六盘水地区,设置六盘水市,为省辖市。1981年9月,撤销兴义地区,设置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997年,撤销遵义地区,设立地级遵义市。2000年,撤销安顺地区,设立地级安顺市。截至2009年12月31日,全省设4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2个地区;9个县级市,56个县,11个自治县,10个市辖区,2个特区。
㈨ 贵州历史的由来是什么
贵州,又以贵山得名,由于贵州这一块地盘古代叫做黔中,所以也简称为黔。贵州的省会是贵阳市,位于我国的西南地区,东边是湖南省、南边是广西、西边是云南省、北边是重庆市与四川省。
贵州建省纳入为中原王朝的统治范围,只有几百年的历史。那是在1413年,也就是永乐十一年,发生了两件大事。第一件大事就是郑和下西洋,第二件大事就是贵州设立布政使司,正式成立了省级自治区,被划分入十三个行省之一。这样,贵州才真正属于中原王朝的领土,纳入到中华民族大家庭之中。
于是,明成祖朱棣下决心解决土司与中原王朝的矛盾。在永乐十一年派大军攻打贵州,解决了土司的战乱事件。之后,把思南、思州宣慰司都废除,将其分设八府四州。同时,在贵阳正式设立贵州布政使司。
这样,贵州建省,纳入了中原王朝的历史。
㈩ 贵州有哪些历史文化
1.贵州旧石器时代文化的辉煌。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总以为贵州自古是“不毛之地”“历史空白”。自从1964年著名考古学家裴文中先生试掘了黔西观音洞文化遗址,发现了大批旧石器时代的遗物,贵州历史的线索,突然向前延伸二三十万年,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经过二三十年的考古发现,现已知道,贵州“旧石器时代”(即使用比较粗糙的打击石器,采集和渔猎的时代)文化比较光彩。旧石器时代分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贵州黔西观音洞文化遗址,不仅是我国长江以南材料最丰富、最具有代表性的古文化遗址,而且是我国旧石器时代早期三个重要类型之一,它与北京周口店文化、陕西西侯度文化三足鼎立。中期:有桐梓岩灰洞文化遗址,是南方少见的遗址之一,是长江以南地区最先用火的地方。中期还有盘县大洞文化遗址,被列为1993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其规模在国内外都是极罕见的。还有水城硝灰洞遗址,这里发现的“水城人”开创的“锐棱砸击法”,是旧石器的新式技术,在国内外考古发现中占重要地位。旧石器晚期:有兴义猫猫洞、普定穿洞等遗址,形成贵州旧石器时代重要的区域性特征。从全国来看,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骨器和角器是不多的,而贵州的兴义猫猫洞、普定穿洞、桐梓马鞍山、六枝桃花洞、安龙观音洞却出土了数量可观的骨器角器,无论其数量、类型、工艺技术及成品的精美,都是全国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有历史学家说,它是“独领风骚数万年”。2.关于夜郎文化。贵州既然背了多少年代的“夜郎自大”的包袱,讲贵州历史,实在应该讲讲夜郎。夜郎是距今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出现在祖国西南地区的以夜郎为名的地方政权。古代夜郎,有广义和狭义两个不同概念。广义的夜郎,包括除去黔东北一部分地带之外的今贵州全部地方,还包括广西西北部、云南东部、川南一部分。狭义的夜郎,具体就是指夜郎国,包括今贵州毕节、安顺、兴义、六盘水,云南昭通、曲靖,四川宜宾地区和广西西北部凌云一带,即所谓大夜郎国。3.汉武帝派唐蒙修夜郎道———中央王朝第一次较大规模地开发贵州。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曾经把眼光略微看到贵州,这便是派常修五尺道,从今川南宜宾,入滇东北,进黔西北,过赫章、威宁,复入云南达曲靖。这条五尺道未完成,而且只是从黔西北边境擦肩而过。贵州第一次有规模的开发,应该算汉武帝派唐蒙开通夜郎道亦称南夷道,此举对古代贵州发展意义重大。4.宋代南方买马使贵州首次卷入全国市场,这在贵州经济史上是值得一书的事。贵州不少地方所产马匹,享有很高的声誉。但古代贵州除官马外,民间养马与农耕一样,都属自给自足经济,产品交易极不发达。马的输出只限于地方政权作为贡品进贡朝廷。这种状况在两宋时期尤其南宋后,曾发生过突破性的变化。在中央南方买马的经济刺激下,贵州养马及贩马,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活跃机会。通过买马活动,密切了贵州与宋王朝的联系,密切了内地与边疆的交往。5.明代建立行省,在贵州发展史上揭开了崭新的一页。建省对贵州来说,是一个意义重大的历史转折。从此,贵州的事情才正式作为一个省级单位提上了中央议事日程。贵州的经济、文化建设,再不是分割三省,而成为一个整体行政建制,统筹考虑,可以向中央发言。6.明代屯田使贵州生产力有了突破性的跃升。屯田这种大规模有组织的农垦活动,对贵州农业生产不仅产生了量的飞跃,更带来质的变化。以军屯民屯形式,在偏远落后的贵州建立屯田,实际上是建立起了星罗棋布的较先进的农业示范基地。它把中原和江南的耕作制度、兴修水利、改良田土、发展牛耕、改进农具、培育良种等农业技术带进贵州,辐射黔疆四方。因此,可以说每个屯堡就是一个农业技术推广站,为推动贵州农业生产起了巨大的作用。 7.明清时期教育文化的发展。明代以前,贵州的教育发展缓慢。建省以后,各府州县相继建学,贵州有了正式官学,而且有了一套专管教育的机构。至清代全省府州县甚至乡也相继建立了学校。8.贵州在近代化运动中初展风采。中国近代化运动中,黎庶昌是贵州人中最早认识西方现代思想的先驱。他曾任我驻欧洲英法等国使馆参赞几年,著《西洋杂志》,最早向国内介绍了西方文明。黎汝谦在日本任领事时,翻译出版《华盛顿传》,介绍了民有民治民享思想。9.贵州是遵义会议精神和红军长征文化影响至深的得天独厚省份。这是贵州现代史上最大的亮点与光荣。10.抗战时期的发展机遇。抗日战争时期,国家把国民经济导入了战时轨道。沿海重要厂矿企业大量内迁;国家以国库拨款、四行(即中央、中国、交通、中国农民四个银行)投资、四行贷款等方式给后方工业建设重点投资,逐步形成了一个以重庆为中心,包括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及湘西的西南工业区。贵州作为陪都重庆的屏障,西南交通枢纽,战略地位十分重要。11.贵州历史上出现过许多优秀人物,其中有不少是有全国影响的重量级人物。如:李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