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是哪些方面
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是多方面的,构成人类社会的一切要素和矛盾,都是推动内社会发展的动力容.这些动力不是彼此孤立、互不相干的,而是紧密联系、互相制约,构成一个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它具有包括:
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对社会基本矛盾都在各种不同程度上推动社会的发展.
⑵在阶级社会里,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⑶社会革命和社会改革都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⑷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伟大动力.
⑸科学在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作用.
⑹人与人的交往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② 论历史发展的动力
关于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
原编者按:本文作者认为,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斗争或生产活动,并论述了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的关系,生产力如何直接作用于上层建筑的某些领域等问题.所有这些问题,是很有意义的,需要认真深入地研究,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完整地准确地领会马克思主义的有关论述.我们希望哲学和史学工作者进一步探讨这些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
在历史研究与教学中,如果谈到有文字以来文明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是什么,人们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是阶级斗争.阶级斗争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经典作家极其重视阶级斗争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称阶级斗争是"历史的直接动力","社会变革的巨大杠杆",是政治变革的基础,并且最终决定一切政治变革的命运,是历史发展的"原动力"等等.
但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还谈到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表示人同自然的关系,所以我们又可以把这种人类征服自然的斗争称之为生产斗争或生产活动.
生产斗争是人类活动最基本的内容,是其他一切历史活动的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 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同时这也是人们仅仅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都要进行的(现在也和几千年前一样)一种历史活动,即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
生产斗争又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恩格斯指出:"迄今为止在历史著作中根本不起作用或者只起极小作用的经济事实,至少在现代世界中是一个决定性的历史力量."恩格斯在概述关于历史的动力时曾这样写道:"用'历史唯物主义'这个名词来表达一种关于历史过程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伟大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由此产生的社会之划分为不同的阶级,以及这些阶级彼此之间的斗争."很显然,恩格斯是把"经济发展"列为"伟大动力"之首的.可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肯定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动力的同时,还认为生产斗争是更为重要的最终的动力.
正因为如此,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一向极为重视对经济史的研究,把它放在历史研究的首要地位.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因而,始终必须把'人类的历史'同工业和交换的历史联系起来研究和探讨."他们严厉批评了为剥削阶级服务的从来不把物质力量作为历史动力的历史观,指出:"过去的一切历史观不是完全忽视了历史的这一现实基础,就是把它仅仅看成与历史过程没有任何联系的附带因素.根据这种观点,历史总是遵照在它之外的某种尺度来编写的;现实的生活生产被描述成某种史前的东西,而历史的东西则被说成是某种脱离日常生活的东西,某种处于世界之外和超乎世界之上的东西."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当时德国史学界那种轻视生产史研究的现象感到愤慨,说他们从来没有对物质资料生产在历史中的重要性做过研究,所以他们也就从没有为历史提供世俗的基础,因而也从来没有一个历史学家.与此相反,对于那些在这方面做过任何尝试,哪怕是极幼稚的,非常片面的尝试的历史学家,马克思和恩格斯都给予了肯定的评价.例如他们说:"法国人和英国人尽管对这一事实同所谓的历史的联系了解得非常片面(特别因为他们受政治思想的束缚),但毕竟做了一些给历史编纂学提供唯物主义基础的初步尝试,首次写出了市民社会史,商业史和工业史."1890年恩格斯在给康·施米特的信中所说的"必须重新研究全部历史",首先是从这个意义上提出来的.
回顾我国史学界以往的研究与教学,我们认为存在着一个普遍倾向,即重视阶级斗争这一理论的研究和应用,而忽视关于生产斗争在历史发展中的最终决定作用的阐发,甚至有本末倒置的现象.如有的同志把阶级斗争看作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就是明证.因此我们认为,完整地准确地领会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发展动力问题上的论述,纠正我国史学界多年来存在的这种偏向,是进一步提高历史研究和教学水平的关键之一.为此,我们愿意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意见,以期引起人们对这个问题的重视.
二,生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最终动力
生产斗争是发展的最终决定办量.人们所熟知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及其变革的原理,就是生产斗争的决定性作用的鲜明体现.但是这个最基本的原理却被林彪,"四人帮"颠倒了.近来许多同志著文拨乱反正,从经济学和哲学上对这个问题有所澄清.这里我们仅就研究中的几个历史问题,略述浅见.
关于生产力与社会性质的关系问题.
在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之后,无论依次更替出现的哪一种社会形态,都不是仅有一种生产关系存在,而是同时存在着一种以上的不同性质的生产关系.究竟哪一种生产关系是主导的,决定着社会的性质,这是由生产力的性质与发展水平决定的.例如,在原始社会瓦解过程中,不仅出现了奴隶制,也还出现过带有封建因素的劳役制.为什么历史选择了奴隶制,而不是封建制呢 这是因为生产力还十分低下,奴隶制的生产关系最适合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而且也只有奴隶制才能保证剥削者获取剩余劳动.
一定水平的生产力决定着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这正如马克思所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马克思所揭示的这一客观规律,我们应当在历史研究中认真加以应用,以期作出符合历史实际的科学结论.迄今为止,关于中国古代社会性质分期问题的讨论,比较侧重于生产关系方面的研讨,这是很必要的;但是有关生产力及其如何决定生产关系方面的问题,讨论得还很不深入,这恐怕是各种主张莫衷一是的症结之一.
关于生产力与革命性质的关系问题.
人类历史上曾发生过无数次革命,其性质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引起社会形态发生根本变化的革命;一种是在同一社会形态内部引起社会关系量变或部分质变的革命.这两种不同性质的革命都是由生产力性质与发展水平决定的.
人类历史上依次发生的四次引起社会形态变化的革命,都是新的生产力和反映新的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阶级要突破旧的生产关系的束缚,为自己发展开辟道路而进行的斗争.在历次这样的社会革命中,都不同程度地发生过反复的斗争.新的阶级所以能取得最后胜利,新的社会制度所以能够得以巩固,最根本的原因不是靠政治权力,而是由于它所代表的生产力得到了充分发展的结果.如欧洲资产阶级革命之后曾多次发生过复辟反复辟的斗争,只是到了产业革命之后,封建势力复辟的企图才最后化为乌有.列宁说,社会主义要最后战胜资本主义,就必须创造比资本主义高得多的劳动生产率.
与上述革命不同的还有另外一种革命,即在漫长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中,曾发生过无数次的奴隶起义,农民起义和工人阶级的斗争.这些起义和斗争,即使发生在一个社会的初期,如秦末农民大起义,资本主义上升阶段发生的工人反对资本家的斗争等,就其本质来说,也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的表现.以剥削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在其上升时期,尽管基本上适合生产力的发展,但同时又有束缚生产力的,与生产力相矛盾的一面.生产力要得到不断的发展,从一开始就必须与生产关系相矛盾的这一面作斗争.但是单纯的奴隶斗争和农民斗争,最后的结局总是归于失败,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他们不是新生产力的代表者.
关于生产力的发展同一个社会形态发展的阶段性问题.
在人类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或者今天继续存在着的每一种生产关系,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表现出它本身所固有的阶段性.而造成这种阶段性的根本原因就是不断发展的生产力.手工工厂时期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同现代以自动控制为标志的技术革命后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虽然根本性质都一样,但又有极大的差别.这就表现出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性.最初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尽管打着深刻的封建烙印,但在当时却是进步的革命的.现代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虽然脱净了封建的痕迹,但它的本质却是没落的.这是因为生产力的发展及由此形成的生产的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了.拿中国历史来讲,至今我们对我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内部的阶段性不能作出科学的划分,也是由于我们对我国古代的生产力发展史仅有皮毛之见.
历史发展的事实告诉我们,在一个社会内部,一种生产关系量变的速度和质变的程度,同生产力发展的快慢成正比.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内部生产关系的变化比资本主义要缓慢得多,因为生产力的发展没有重大突破.
关于生产力与历史发展不平衡问题.
无论从世界范围看还是从一个国家范围看,同一个时期,同属一种社会形态的性质相同的政权,在不同的地区或不同的民族之间,往往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应该说是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决定的.
生产力对上层建筑也同样具有直接的最后的决定作用.
众所周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可是经济基础究竟包括哪些内容,长期以来人们是有不同看法的.我们赞同经济基础中包括生产力这一观点.我们认为在上层建筑中,有的是由生产关系决定的;有的是由生产力决定的,如尚未被运用于生产实践的自然科学思想;还有的则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分别决定着它们的不同侧面,如教育,卫生,语言,文学艺术,管理企业的规章制度,某些思想,乃至国家机器的某些部门等等.
拿作为上层建筑内容之一的教育来讲,一开始它就诞生在一定水平的生产力及与其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基础上.教育是由教育方针,教学内容以及相应的教学和教学方法等组成的.教育方针在阶级社会里是由生产关系决定的,是有阶级性的;而教学内容有的有阶级性,有的则无阶级性,如自然科学部分.至于具体学科则更为复杂,如心理学,既研究人的自然性,又研究人的社会性,可称之为边缘学科.就教学方法而言,有的有阶级性,有的是属于认识规律与思维规律在教与学上的应用,本身是没有阶级性的.自古至今,随着人类社会形态的更替,教育中那些带有阶级性的东西被不断淘汰,更新,而无阶级性的那些部分则不断得到补充,提高,完善,在历史的长河中具有连续性,继承性.
企业管理中的规章制度无疑属于上层建筑.但它的内容具有二重性,有的由生产力决定,有的由生产关系决定.如劳动分工与协作的技术关系的规定便是由生产力直接决定的.
思想也是如此.拿哲学来说吧,哲学是生产斗争知识和阶级斗争知识的概括,因此推动哲学发展的力量不只是阶级斗争,还有生产斗争.哲学是如此,文化艺术思想也是如此.
因此我们认为,上层建筑同阶级性并不是必然地连在一起的,有的有阶级性,有的则无阶级性.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上,那种认为生产力不能直接作用于上层建筑,只有通过生产关系的折射才能起作用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为什么生产斗争这种客观实践不能对观念的东西发生直接的影响呢 难道精神不是由物质而是由物质以外的什么东西决定的吗
生产斗争的发展又是引起社会分工和经济体系变化的基本动因.在人类由野蛮走向文明大门的历史转变中曾发生过三次社会大分工.实现这些社会大分工的力量,我们只能从不断发展的生产力中去寻找.不论在任何社会中,社会劳动分工的变化,经济行业的改组,无不受生产力发展程度的制约.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社会用于生活资料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力在明显地减少,如世界经济发达的国家,农业生产人口只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几到十几.产业与服务业人数相比,前者下降,后者则显著上升.在产业中,技术研究人员与直接生产人员的比例,也在发生着明显的变化.
不管在任何社会,生产斗争的范围与规模,生产社会化程度的高低,制约着人们之间联系的范围和交往的程度.在古代,人们对自然界的狭隘的关系制约着他们之间的狭隘的关系,而他们之间的狭隘的关系又制约着他们对自然界的狭隘的关系.当生产力发展到资本主义时代,人类便进入了世界性的交往的新纪元.
再有,城乡,工农,脑体劳动三大差别的出现及其最后消失,最终也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例如,在生产的力源主要靠人力时,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最为明显.而在现代高度发展的自动化的生产过程,生产者已变成脑力劳动为主,体力劳动为辅了.总之,技术越发展,越要求生产者有较高的知识,劳动与科学也就更为密切地结合.
从更加具体的事实上讲,如家庭,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等等方面的变化也无不受着生产斗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小生产决定了一种自由散漫的小家庭生活,大生产却使家庭生活越来越社会化和制度化.
生产力实在是一种最活跃的力量,它渗透到人类历史的各个领域;甚至人类思维能力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生产斗争直接推动的.恩格斯说过,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今天,现代技术特别是电子技术,不仅是人类高级思维的标志,而且又大大扩展了人们的思维能力.
总之,生产斗争是一种普照的光,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一切历史变革的终极原因.
三,生产斗争与阶级斗争的关系
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是各因不同的基础而产生的两种矛盾运动,各有自己的运动规律,都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但是两者的作用并不是平行的.从历史总过程看,生产斗争决定着阶级斗争.这主要表现在:
第一,生产力的一定发展水平是阶级产生的基础.
第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水平,是决定阶级状况及其历史形态变化的基础.以资本主义时期阶级关系变化为例.手工作坊和手工工厂时期所造就的是以商业资本家为首的早期资产阶级和手工工人为主体的工人阶级.产业革命一方面使产业资本家取代商业资本家而成为资产阶级的首领,另一方面产业工人则成为工人阶级的核心.近几十年来以自动控制为标志的生产力的新发展,使资本主产社会阶极构成又发生了新变化.总之,在阶级社会,每个阶级的状况及其历史形态的变化只能从生产力的变化中寻求其最终的原因.
第三,生产力的状况及其发展,是不同阶级历史命运,兴亡成败的基础.一个阶级的历史命运不取决于它的人数多少,而是依其是否代表新的生产力和能否组织生产,发展生产而定.按人数,农民远远超过了地主,农民的革命斗争一次又一次推翻过封建统治.他们幻想过"平均"和无剥削的生活,张鲁,钟相,杨么,洪秀全并为之做过令人赞叹的试验,但最后都以失败而告终.农民的血汗沃肥了大地,他们撒下的种子却总是被他人收获.原因就在于他们使用的铁锄和牛犁是创造不出一个新天地的.
从历史发展的全过程考察,所有的社会革命,特别是无产阶级革命以前的社会革命,只是改变了不同阶级在社会中的地位,促使一定的阶级或兴或衰.而真正使一定阶级兴盛或最后从历史上消失的原因,还是生产力的发展.例如,封建主义革命,使地主阶级成为社会的统治者,但终封建之世,一直存在着奴隶制.其原因就在于封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没有为彻底消灭奴隶制提供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后,封建地主虽然在很长时期还存在,但由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以及在此基础上展开的工人农民的反抗斗争,在那些高度发展的资本主义国家,终于把封建地主送进了历史博物馆.
第四,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最后消灭阶级的基础.当然,要消灭阶级必须有无产阶级专政这个条件,但消灭阶级这件事本身并不是从无产阶级专政中产生出来的.只有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使生产力得到高度发展,才能为消灭阶级准备好物质基础.
阶级斗争可以给生产斗争以巨大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是以生产关系的作用为基础的.阶级斗争的高级形式是武装斗争,是夺取政权,巩固政权.然而政权问题不是阶级斗争的最终目的,阶级斗争最终归结为是解放生产力,还是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如上近述,生产的一定发展水平是阶级产生,阶级关系变化和阶级消灭的基础和决定力量;而阶级斗争,革命阶级反抗和改革落后生产关系的斗争又推动了生产的发展.那么,生产斗争与阶级斗争是不是互为动力呢 我们认为,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和一定历史时期内是这样的;但从历史总过程来考察,则不能说两者互为动力.因为:第一,生产斗争最终决定着阶级的构成,并且是阶级斗争的基础;第二,生产斗争与人类相始终,而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第三,阶级斗争不总是推动生产发展的动力.落后阶级向先进阶级的斗争就不是动力,而是阻力.先进阶级向落后阶级的斗争一般说来对生产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但有时方针,政策错误,也会妨碍生产力的发展.从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看,无产阶级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很明显,社会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阶级存在的本身将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在社会主义的高级阶段,生产的发展不再是以阶级斗争为动力,而是要求阶级走向消灭.当然,到了那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仍会有不适应的方面,但这属于另外的问题了.
生产斗争虽然从根本上制约着阶级斗争,但两者作用的范围和形式又不相同.
生产斗争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最终动力,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但在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中,它只能推动人们的社会关系发生量变和部分质变,并为根本质变准备客观物质前提.生产斗争本身不可能直接改变社会的性质.只有基于生产力发展需要的阶级斗争才是推动整个社会关系得到改造,引起社会性质的变化,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的直接动力.但是最彻底的革命也既不能随意废弃已有的生产力,又不能离开原来生产力水平任意创造一种新的生产力.
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人类进行的生产斗争或阶级斗争,总的来说,还带有自发的性质.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使无产阶级成为自觉阶级.在无产阶级争取全人类解放的斗争中,对生产斗争与阶级斗争从来都是十分重视的,只是由于历史条件的不同强调的方面不一样罢了.
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之前,生产资料虽然不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但对生产上的每一进步,马克思主义者都是给予肯定的.马克思主义是把技术进步作为无产阶级争取解放的必要物质前提来看待的.当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无产阶级不能从生产的进步中自发地获得解放,只有自觉地进行阶级斗争,才能给自己开辟解放的道路.所以,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无产阶级只能把阶级斗争提到首位,团结广大劳动人民为推翻资本主义制度而斗争.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之后情况发生了根本变化.一方面,社会主义还存在阶级和阶级斗争;另一方面,无产阶级不仅是生产者,同时又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和生产的领导者.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无产阶级就不能只抓阶级斗争,而必须根据客观形势的发展,逐渐把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生产斗争方面来.要用辩证的统一的观点领导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无产阶级为夺取政权而进行的斗争,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无产阶级掌握了政权之后所进行的斗争则必须保证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如果在某个时期所进行的阶级斗争,没有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没有能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水平,没有促进毛泽东同志所说的生动活泼那种政治局面的实现,那么人们就有理由提出问题:这种斗争是无产阶级的斗争吗 或者方针政策是正确的吗
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告诉我们,既要反对"庸俗的生产力论",又要反对"庸俗的阶级斗争论".
第二国际叛徒考茨基之流"庸俗生产力论"认为,只要生产力充分发展了,不必革命,也不需要无产阶级专政,社会主义就会从生产的发展中自然而然地长出来.这无疑是背叛马克思主义的修正主义谬论.
与此相反,林彪,"四人帮"是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出现的"庸俗阶级斗争论"者.他们鼓吹"阶级斗争"达到疯狂的程度,事事,时时,无一不是"阶级斗争",惟独不准讲生产.他们胡说什么"革命搞好了,生产自然而然就上去了".谁抓生产就给谁扣上"唯生产力论"的帽子.好像人们只要搞"革命"就可以不吃饭.林彪,"四人帮"经营了那么多年的"革命",结果使国家陷入了经济崩溃的边缘,这就充分证明了这种"庸俗阶级斗争论"的反动性,也彻底暴露了林彪,"四人帮"反对社会主义的反革命面目.
四,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回顾以往的历史研究与教学,我们认为存在一个重要问题,即没有把生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这一观点作为指导思想,或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甚而把这种观点当作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进行了批判.
过去我们强调以阶级斗争的观点为指导研究历史,是完全必要的,正确的.有不少同志在探讨阶级状况与阶级斗争时,程度不同地研讨了生产力状况对阶级与阶级斗争的影响,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总的说来,这方面的研究是很不够的,缺乏理论的自觉性.至今研究中国生产力发展史的著述甚少就是明证.一些通史或断代史著作虽都有专章节叙述各时代的经济状况,也有一些关于科技的论述,但一般地说,还都限于"平面性"的介绍,或只对事情本身进行考察,远没有把它作为历史进程中最终决定力量,同生产关系,阶级状况以及社会各方面的生活有机地联系起来进行考察和分析.这些问题,我们认为是属于前进中的问题.
林彪,"四人帮"鼓吹的"庸俗阶级斗争论"对史学研究干扰破坏十分严重.在他们横行的那些年代,不准广大史学工作者去学习领会马克思主义有关生产力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那些极其重要的论述,不允许讲生产斗争对历史的推动作用.文化大革命前探讨这方面的文章,几乎统统被当作修正主义,经济史观而遭到批判.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阶级斗争成了历史发展的惟一动因,一切都要从这里作出最后的说明.这十几年来编写的许多历史书籍,纲是阶级斗争,目还是阶级斗争.阶级斗争的地位真是扬扬赫赫,生产斗争则几乎完全变成为附属物.
我们认为历史学领域出现的这种偏向,已严重地影响了史学研究的发展.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我们建议:
开展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讨论.历史发展动力问题就是应该进行讨论的题目之一.
开展对生产力发展史的研究,特别是对它的作用,力求有血有肉地揭示出来,消除当前存在着的概念化的毛病.
在研究的基础上,改进目前史学著作"分割式"的论述方法.这种"分割式"严格地说还是一种形式逻辑的分类法,割断了事物的内在联系.我们应力求做到叙述的逻辑要反映历史的过程,理论应从历史事实中引申出来.
③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因素是什么
关于社会历史发展动力的问题,有多种说法,如“生产力(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版)”、“阶级斗争(革命权)”、“人民群众”、“历史合力”、“现实的人的需要(利益)”、“现实的人”、“创新”、“改革”等。这些都可以算是动力因素
④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系统包括哪些
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什么?
人们对于社会发展动力的认识是受社会本身的发展程度、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和规律体系的展开程度以及主体的认识能力和认识方法制约的.在很长一个历史时期内,单一动力论是诠释社会历史发展动源的占统治地位的理论.
生产力、 生产关系、 政治结构 、经济力 、文化力这些都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1.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而生产力本身作为由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所构成的有机系统,也有自己发展的动力机制,这就是劳动者与生产工具的矛盾运动.
2.物质生产是以生产力为内容,以生产关系为形式的.生产关系作为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一种经济关系,是直接或间接地参与生产过程的社会个体和社会集团之间的利益关系.
3.政治结构作为社会的上层建筑,主要有国家权力、政治法律制度和实施机构等.国家权力是政治结构中最重要的因素,也是政治上层建筑中的核心因素.制度因素是指政治组织和总体社会为整合、规范社会个体的行为,实现社会目标所采取的形式和机制;实施结构则是为了完成政治组织的目标而制定、执行政策和法律,并从法律制度上保障政治制度的稳定性和社会总体目标的实现.政治,特别是作为政治核心的国家权力、制度与结构设施,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它应当以促进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维护人民的生存与发展权利为总体目标.为了达成这样的总体目标,不仅要对社会实施控制、管理、整合,还要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政治资源和政治动力.具体说来,政治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可以提供权威力、法制力、加速力和道德力.
4.经济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但社会范围内的经济发展并不是自发完成的.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资源在全社会范围内的有效配置与合理流动,关系到人类整体和长远利益的经济发展战略、政策以及其他公共政策的制定,正常的经济秩序的形成和维持,旧的经济体制的变革和新的经济体制的建立,都需要合法的政治权力、良好的政治体制、强大的领导力量和广泛的社会动员能力的支持,需要政府所拥有的充足的可分配资源和公共政策权威性的支撑.
5.文化力是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是文化发展的最深刻的根源,而文化作为社会整体建构的一个组成部分,又反作用于经济和政治,成为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文化对于社会发展的动力作用,是通过影响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得以实现的~
⑤ 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包括哪些方面
社会历史是指人类社会已发生的事件、经历的过程以及对这些事件和过程的记述。是社会中的个人、群体、整个人类从事各种活动所造成的事物和过程的总和。同自然历史一样,社会历史是一种客观的合乎规律的发展过程。
社会历史的客观性主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着人们之间的生产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人们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产力,每一代人只能从前一代人那里获得既定的社会生产力,他们可以发展这种生产力,但必须以现有的生产力为基础。
因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具有最终的决定作用。但社会历史又有自已的特点。自然界的历史可以在没有人的意识参与的情况下进展,而社会历史则是在具有意识、追求着自觉目的的人的活动过程中形成的。
社会历史的发展不是单纯的直线的前进过程,而是一个曲折的前进过程,有时还会伴随着局部的倒退。由于动物生存发展的地理环境不同、各种具体的社会条件不同,各个民族、部落、部族和国家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也必然存在着差异,以至在同一时期内不同的民族、部落、部族和国家分别处于不同的历史阶段。
但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则是朝着同一的根本方向前进着的,不管地球上不同民族、不同部落、不同部族、不同国家处于怎样不同的历史阶段,将来都会进入社会的高级阶段──共产主义社会。蜜蜂和蚂蚁已经进入共产主义阶段。
⑥ 关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说法正确的有哪些
人们对于社会发展动力的认识是受社会本身的发展程度、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和规律体系的展开程度以及主体的认识能力和认识方法制约的.在很长一个历史时期内,单一动力论是诠释社会历史发展动源的占统治地位的理论.
生产力、 生产关系、 政治结构 、经济力 、文化力这些都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1.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而生产力本身作为由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所构成的有机系统,也有自己发展的动力机制,这就是劳动者与生产工具的矛盾运动.
2.物质生产是以生产力为内容,以生产关系为形式的.生产关系作为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一种经济关系,是直接或间接地参与生产过程的社会个体和社会集团之间的利益关系.
3.政治结构作为社会的上层建筑,主要有国家权力、政治法律制度和实施机构等.国家权力是政治结构中最重要的因素,也是政治上层建筑中的核心因素.制度因素是指政治组织和总体社会为整合、规范社会个体的行为,实现社会目标所采取的形式和机制;实施结构则是为了完成政治组织的目标而制定、执行政策和法律,并从法律制度上保障政治制度的稳定性和社会总体目标的实现.政治,特别是作为政治核心的国家权力、制度与结构设施,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它应当以促进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维护人民的生存与发展权利为总体目标.为了达成这样的总体目标,不仅要对社会实施控制、管理、整合,还要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政治资源和政治动力.具体说来,政治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可以提供权威力、法制力、加速力和道德力.
4.经济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但社会范围内的经济发展并不是自发完成的.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资源在全社会范围内的有效配置与合理流动,关系到人类整体和长远利益的经济发展战略、政策以及其他公共政策的制定,正常的经济秩序的形成和维持,旧的经济体制的变革和新的经济体制的建立,都需要合法的政治权力、良好的政治体制、强大的领导力量和广泛的社会动员能力的支持,需要政府所拥有的充足的可分配资源和公共政策权威性的支撑.
5.文化力是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是文化发展的最深刻的根源,而文化作为社会整体建构的一个组成部分,又反作用于经济和政治,成为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文化对于社会发展的动力作用,是通过影响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得以实现的.
⑦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有哪些,都发挥什么作用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⑧ 说说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包括哪些方面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是多方面的。旧的社会历史理论往往把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归结为人们的思想动机或精神力量,而未能揭示社会历史的真正奥秘。唯物史观超越了唯心史观,它没有停留在“精神动力”的层面上认识社会历史,而是透过历史的表象,进一步探寻并发现了社会历史深处的“动力的动力”: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基本动力;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的阶级斗争、社会革命、社会改革等,在社会发展中各具不同的重要作用。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社会领域也不例外。在社会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其地位和作用各不相同。从社会领域中矛盾的地位和作用来看,社会矛盾有基本矛盾和非基本矛盾之分。社会基本矛盾就是指贯穿社会发展过程始终,规定社会发展过程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趋势,并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根本的推动作用的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这两对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并规定了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基本性质;制约着社会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规定并反映了社会的基本结构的性质和基本面貌,涉及社会的基本领域,囊括社会结构的主要方面。社会基本结构主要包括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经济结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经济结构是指生产方式,包含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狭义的经济结构是指经济关系或经济制度。政治结构是指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的政治上层建筑,即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观念结构主要是指以经济结构为基础,并反映一定社会经济和政治的社会意识形态,即观念上层建筑。社会基本矛盾实际上也就是社会基本结构要素之间的矛盾。
(二)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首先,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不能任意选择的物质力量和历史活动的前提。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进而决定其他社会关系的基本面貌,决定世界发展的历史进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的活动范围越来越扩大,各民族的交往越来越多,人类历史逐渐由“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化。
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人类社会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前进的。作为社会历史发展过程基础的物质生产存在着双重关系:体现在生产力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体现在生产关系中的人与人的关系。这双重关系犹如社会历史的经纬线,构成了社会发展过程中最基本的矛盾。生产力发展既是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基本内容,也是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基础。只有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
其次,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一基本矛盾的运动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更为基本的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时,生产力就必然要求改变或变革生产关系,而一旦生产关系或经济基础状况发生了变化,就会同原有的上层建筑发生矛盾,并要求改变旧的上层建筑。社会基本矛盾的变化、发展又会引发其他社会矛盾的产生和发展。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也会影响和制约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因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的最终解决还有赖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的解决。生产关系变革或经济基础的变化,不仅决定于生产力的发展,而且也受制于社会意识形态和政治法律制度即上层建筑的变化或变革。当上层建筑适应新的经济基础时,也就必然会促进经济和社会的进步。当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状况并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时,只有解决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才能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进而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最后,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社会基本矛盾要通过一定社会的阶层或阶级的矛盾表现出来,或表现为不同社会集团之间的利益矛盾甚至冲突。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会导致代表或拥护不同生产力、生产关系、政治法律制度的阶级之间的矛盾的尖锐化,阶级之间的利益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引发阶级斗争甚至社会革命,进而促使一定社会形态的变迁、更替。在同一社会形态的发展中,社会基本矛盾通常是通过改革的方式来解决的。每一次成功的改革,都是对社会基本矛盾的某一方面或某种程度的解决,从而促进社会发展。无论是阶级斗争、社会革命,还是社会改革,都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
二、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表现,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阶级斗争的历史。离开了阶级斗争,就无法理解阶级社会的发展。“没有对抗就没有进步。这是文明直到今天所遵循的规律。”
(一)阶级和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社会现象
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也是一个历史范畴。阶级的产生、存在和发展是同经济发展过程联系在一起的。
阶级斗争是阶级利益根本冲突的对抗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阶级斗争根源于阶级之间物质利益的根本对立,根源于社会经济关系的冲突。一切阶级斗争,归根结底都是围绕着经济利益这个轴心展开的。历史上一切剥削阶级都总是凭借它们所占有的生产资料和在生产体系中所处的统治地位,对被剥削阶级实行残酷的压榨和掠夺。同时,为了维持和加强他们在经济上的统治地位,又必然对被统治阶级实行政治统治和思想控制。被剥削阶级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存,摆脱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就不得不起来进行反抗。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客观存在的必然现象,并贯穿于阶级社会的全部发展过程。
(二)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通过阶级斗争表现出来。社会发展的经济动因与阶级斗争动力是联系在一起的。
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地表现在社会形态的更替中。当社会基本矛盾尖锐化时,即当旧的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变成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时,维护旧的生产关系的反动阶级,必然同代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先进阶级形成尖锐的对抗。这时,只有通过先进阶级反对反动阶级的革命斗争,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才能建立新的社会形态,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前进。阶级斗争的作用还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被剥削阶级反对剥削阶级的斗争不同程度地打击了剥削阶级的统治,迫使反动统治阶级作出某些让步,不得不调整某些经济关系和政策,使社会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缓和,从而或多或少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阶级斗争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它的作用是历史的、变化的。对于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必须从不同时代生产发展的状况、社会基本矛盾的状况来说明。不能脱离客观现实,片面否认或夸大阶级斗争的作用。
(三)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是认识阶级社会的科学方法
坚持阶级分析方法,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斗争观点去观察和认识阶级社会的社会历史现象。阶级分析方法为我们透过纷繁复杂的阶级社会现象,认识阶级社会的本质和规律,提供了科学的指导。阶级分析方法要求全面地、动态地分析阶级状况,分析各阶级的经济地位、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准确把握各阶级之间的关系和阶级力量的对比,把握社会运动和社会生活的脉搏。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的重要依据。在认识和处理阶级矛盾时,要严格区分阶级矛盾和非阶级矛盾,区分对抗阶级与非对抗阶级之间的矛盾,区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级斗争,需要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作出符合实际情况的科学判断。
三、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革命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方式之一,是推动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动力。
(一)社会革命的实质和根源
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导致革命。作为历史唯物主义范畴的革命,亦称社会革命,它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社会形态的质变。社会革命的实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里转移到革命阶级手里,是实现社会形态变革的首要的、基本的标志。历史上曾经出现过推翻奴隶制的新兴地主阶级革命,推翻封建制的新兴资产阶级革命,以及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
社会革命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生产力的发展和旧的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的发展和旧的上层建筑之间出现矛盾冲突,是社会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社会革命是在一定的革命形势下发生的。它的爆发既要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如经济条件和政治条件,又要具备一定的主观条件,如革命阶级的觉悟程度、组织程度和群众的发动程度等。
(二)革命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是“社会进步和政治进步的强大推动力”。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表现在:首先,社会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当旧的生产关系严重阻碍生产力,旧的上层建筑又极力维护旧的经济基础时,必须通过社会革命这一手段来摧毁或扫除历史前进的障碍。其次,社会革命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伟大作用。由于社会革命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以能够充分激发他们的革命热情和聪明才智。而且,社会革命还能够极大地教育和锻炼包括革命阶级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最后,无产阶级革命将会为消除阶级对抗,并充分利用全人类的文明成果,促进社会全面进步而创造条件。
马克思主义重视革命的伟大作用,同时也不否认改良作为革命的一种补充手段、为争取劳动者境况的改善所起的作用。马克思主义不拒绝改良,但反对改良主义。因为改良主义主张用改良代替社会革命,不触及社会主要矛盾,因而不可能根本扫除社会发展的障碍,甚至走向革命的反面,成为阻碍革命的绊脚石。
四、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动力。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规律作用的结果,不仅表现为通过革命实现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取代旧的社会制度,而且表现为通过改革实现社会的自我调整和局部改善,即实现在社会基本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对旧的社会体制的变革。改革是同一种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是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和完善自己建立的社会制度而在社会各个领域采取的革新举措。
改革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集中表现在,它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和手段。在一定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当社会基本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但又尚未激化到引起社会革命的程度时,需要依靠改革的途径或手段,来改变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上层建筑。社会改革所涉及的领域是多方面的,包括经济改革、政治改革、文化改革等。如果说,社会革命适用于解决现存的社会基本制度问题,把生产力从已不能容纳它的旧的生产关系中解放出来,那么,社会改革则适用于解决旧的社会体制,在不改变社会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某些方面和环节进行变革,从而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
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一场伟大的改革。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改革的直接对象是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和思想观念等。改革就是要用新体制取代旧体制,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从用新体制代替旧体制并解放生产力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是一场革命。我国经过20多年的改革,不断破除了束缚经济社会发展的旧观念和旧体制,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五、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对于推动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是一个复合概念。科学和技术既相区别,又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科学是指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反映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及其相关的活动。科学主要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技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技术包括生产技术和非生产技术。狭义的技术是指生产技术,即人类改造自然、进行生产的方法与手段。科学活动主要是一种认识活动或精神性活动;技术活动主要是一种生产性、实践性活动。科学和技术是辩证统一的整体。在今天,科学活动与技术活动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日益融为一体。
(一)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科学技术特别是科学技术革命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马克思对科学技术的伟大历史作用作过精辟而形象的概括,认为科学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每一次科学技术革命,都不同程度地引起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和社会的巨大进步。
首先,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其一,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科技发展使生产过程自动化程度提高,使劳动者的智能迅速提高,大大地改变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比例,使劳动力结构向着智能化趋势发展。其二,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微电子技术的出现和广泛应用,智能机器代替了人的部分脑力劳动,使人们的劳动方式正在经历着由机械自动化走向智能自动化、由局部自动化走向大系统管理和控制自动化的根本性变革。其三,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导致产业结构发生变革。新的技术革命在推动传统产业现代化的同时,使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日益提高。产业结构的变化又导致就业结构的变化。从事第三产业的人数比例迅速增长,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比例日益增长。科技革命推动了生产规模的扩大,进而推动生产的分工和协作的广泛发展,并使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进一步提高,最终必然会导致生产关系的变革。
其次,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现代科技革命把人们带入了信息时代。伴随科技迅速发展而来的是“知识爆炸”,要求人们不断更新和充实知识,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学习已日益成为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现代信息技术为人们提供了处理、存储和传递信息的手段,给学习、工作带来极大便利。现代化的交通、通讯等手段,为人们的交往提供了方便。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人们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增多,为人们自由全面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机会,使人们能更多地从事科学、艺术、文化、教育等事业的创造性活动。
最后,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引起思维变化的最切近的基础是实践。科技革命首先通过改变社会环境来促使思维方式的发展,如扩大了人们的交往,开阔了人们的视野。现代科技革命对人的思维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新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通过影响思维主体、思维客体和思维工具,引起了思维方式的变革。在现代科技革命条件下,人们具有了新的知识理论结构和社会组织结构,能够运用新的理论工具和现代化技术手段,去研究一系列新现象、新领域、新课题。
总之,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若能在科学技术上不断进取,就有可能实现社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事实表明,我国制定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鼓励自主创新,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促进科技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蓬勃发展,是正确的战略决策。
(二)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
科学技术像一把双刃剑,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于人类,同时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科学技术作用的实现要受一定客观条件,诸如社会制度、利益关系等因素的影响,也要受到一定的主观条件如人们的观念和认识水平的影响。
科学技术的发展标志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意味着能够更多地创造出人们所需的物质财富,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基本的方面。但是,由于对科学技术应用不当等原因,也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后果。一种情形是由于对自然规律和人与自然关系认识不够,或缺乏对科学技术消极后果的强有力的控制手段而产生的。例如,在发展现代工业的过程中,违反自然规律,破坏生态平衡,造成环境污染,在农业生产中滥用农药、化肥导致土壤板结以及开发利用原子能所带来的消极后果等,都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还有一种情形与一定的社会制度有关。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科学技术的发展并非都能使人们摆脱贫困,并非都能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发展。科学技术有时“表现为异己的、敌对的和统治的权力”。世界上的霸权主义者利用现代科技发展武器,入侵他国,造成大量生命财产的损失,就是一个例证。
在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全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人口增长过快、粮食短缺、能源和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全球问题”的出现,深刻地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的矛盾,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些问题是由于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自然而又失去控制所引起的,它涉及社会制度、社会管理组织以及各种社会认识和实践的复杂问题。解决“全球问题”有赖于多方面的努力和条件。要用科学的自然观和发展观指导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要树立全球观念和危机意识,克服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的狭隘视野,克服急功近利的行为;要正确对待自然和社会的关系,要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要增强人们合理控制各种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的能力和手段,为人类摆脱困境创造新的物质条件。当然,如果问题是由社会制度造成的,就需要变革这种不合理的社会形式。
⑨ 简答题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有哪些
一楼答的绝对是错的 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进步 主要矛盾是直接动力版 具体阶级权斗争是矛盾的反应 比如在古代 阶级斗争就是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斗争 主要矛盾就是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 改革和革命都是斗争的表现形式 只不过改革是统治阶级(地主)使用的手段 是自上而下的 革命是受压迫阶级(农民) 是自下而上的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