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历史沿革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于1958年03月02日投入使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首个投入使用的民用机场,也是中国历史上第四个开通国际航班的机场(前三个开通国际航班的分别是上海龙华机场,1926年;昆明巫家坝机场,1937年;重庆白市驿机场,1939年)。机场建成时仅有一座小型候机楼,称为机场南楼,主要用于ⅥP乘客和包租的飞机。
1980年01月01日,面积为6万平方米的一号航站楼及停机坪、楼前停车场等配套工程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一号航站楼按照每日起降飞机60架次、高峰小时旅客吞吐量1500人次进行设计。扩建完成后,首都机场飞行区域设施达到国际民航组织规定的4E标准。随着客流量的不断增大,一号楼客流量日趋饱和。重新规划的建筑面积达33.6万平方米,装备先进技术设备的二号航站楼于1995年10月开始建设,并于1999年11月01日正式投入使用。二号航站楼每年可接待超过2650万人次的旅客,高峰小时旅客吞吐量可达9210人次。二号航站楼投入使用的同时,一号航站楼开始停用装修。
1993年,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1000万人次;2000年,旅客吞吐量突破2000万人次,达到2169万人次;2002年,飞机起降率24万架次,在1号航站楼改建未用的情况下,首都机场旅客吞吐量已达到2715万次。2004年11月09日,旅客吞吐量突破3000万人次,全年旅客吞吐量达到3500万人次。2005年12月23日,旅客吞吐量突破4000万人次。2007年12月5日,旅客吞吐量突破5000万人次。
2004年09月20日,整修一新的一号航站楼重新投入使用,专门承载中国南方航空公司航班。2008年春,配合首都机场扩建工程(T3航站楼)完工,一号航站楼(T1)封闭改造,中国南方航空公司转往二号航站楼运营。在T1改造完工后,海南航空集团(国内航线)旗下的海南航空公司HU、大新华航空公司CN、天津航空公司GS、金鹿航空公司JD(2010年5月4日起更名为北京首都航空)取代中国南方航空公司成为一号航站楼的独家运营公司。
2005年01月29日,56年来中国大陆和台湾之间首次不中停香港的台商包机在机场降落。位于1号和2号航站楼东边的3号航站楼和第三条跑道已经于2008年02月29日建成投入使用,将能承载空中客车A380等新型超大型客机。继当年2月29日六家航空公司在新的3航站楼登机,3月26日又有20家航空公司转至3号航站楼,转场后3号航站楼承担首都机场60%旅客吞吐量。
2002年,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2715.97万人次,以第26位的排名首次跻身国际机场协会(Airports Council International)世界前30大最繁忙机场行列。2004年,旅客吞吐量3488.32万人次,排名世界第20位。2005年,旅客吞吐量4100.40万人次,排名世界第15位。
2006年,旅客吞吐量4865.48万人次,排名世界第9位,首次跻身世界前十大最繁忙机场行列。2007年首都机场航班起降架次、旅客吞吐量和货邮吞吐量分别达到39.97万架次、5358万人次、119万吨。2008年旅客吞吐量达到5592万人次,同比增长4.4%。
2009年11月30号,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迎来了本年度第6000万名旅客,使得该机场成为世界第四大机场。
截止到2009年12月31日23时59分,首都机场总客流量达65375095人次,飞机487918架次,货物1475656.8吨。客流居世界第三位。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局最新发布的消息,2010年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7377万人次,稳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亚特兰大机场。
自2015年04月15日零时起,搭乘国际或地区航班从首都机场过境前往国际或地区,在首都机场停留不超过24小时,中途不离开机场口岸限定区域的旅客,可免除边检查验手续。符合上述条件的旅客将改由地服人员采集旅客信息。信息采集时间由原来约45秒每人缩短至10秒每人,实现国内速度最快、效率最高的过境旅客信息采集,提高首都机场国际转国际中转能力与效率。据首都机场有关负责人介绍,享受24小时过境免办边检手续政策的旅客范围不存在国籍限制,外籍人士、中国内地居民和港澳台居民均可享受。航班路径范围可包括前往第三国、地区或返回来自国的中转航线。
②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的历史沿革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原名成都双桂寺机场,是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建设的一座军用机场。最初道面为泥面,仅能供小型双翼飞机起降。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曾进行扩建,用石灰、卵石拌合碾压而成的跑道长1400米,可起降15吨以下飞机。
1956年12月1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将成都双桂寺机场划归民航使用,并更名为“成都双流机场”。1957年,成都市的民航飞行正式由广汉机场转至双流机场,并开辟了成都至北京、太原、西安、重庆、昆明、贵阳、南充等航线。1987年7月,中国民航管理体制改革在民航成都管理局试点。当年10月15日,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局《关于对成都管理局体制改革方案报告的批复》,按照“政企分开,简政放权”的原则,将原民航成都管理局分为中国民用航空西南地区管理局、中国西南航空和成都双流机场。成都双流机场因此成为中国民航第一家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财务计划包干的经理负责制机场。1993年,成都双流机场被国家批准为国际口岸机场。1995年11月30日,成都双流机场被批准更名为“成都双流国际机场”。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先后于1959年、1967年、1983年、1991年、1994年、2001年、2003年和2009年进行了8次大规模改扩建。2003年,继北京、上海浦东、广州之后成为大陆第四个配备II类盲降系统的机场。
2008年5月12日,受汶川大地震影响,大量航班备降周边机场,机场关闭直至当天下午6时。随后,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成为地震救援物资的重要中转中心,大量救援物资通过空运运抵机场。截至5月29,机场共执行航班5901架次,保障急救飞行1415架次,中转国内国际救灾物资3万多吨。5月31日上午8时45分,一架满载救灾帐篷的世界最大的客机空中客车A380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降落,这是该机型在中国继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香港国际机场之后造访的第四个机场。
2009年,全长3600米、宽60米的东跑道(02R/20L)以及配套滑行道、联络道、III类仪表着陆系统等修建完成,成都也成为了中国大陆继北京、上海、广州之后第四个拥有双跑道机场的航空枢纽。2009年11月19日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2000万人次。
2011年,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和货邮吞吐量双双上升至中国大陆机场排第五位,其中,旅客吞吐量首次超过深圳宝安国际机场,达到2907.37万人次,排名上升至中国大陆机场第五位、城市第四位,世界机场第五十位;货邮吞吐量达47.77万吨,首次超过上海虹桥国际机场,上升至中国大陆机场第五位。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国内城市通达率仅次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
2012年7月28日,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二号航站楼开始试运营。8月9日4时,二号航站楼正式运行。机场该年度旅客吞吐量达到31,595,130人次(位居中国大陆机场第五、全球第四十六),货邮吞吐量达到50.8万吨(大陆第五),起降航班达到24.27万架次(大陆第四),是中国第五个、中西部唯一一个全年客运吞吐量超过3000万人次的机场,并且204.6万人次的全年出入境客运吞吐量也居中西部机场之首。
2013年2月13日,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与新加坡樟宜机场一道荣获亚洲航线大会颁发的“亚太地区最佳机场成就奖”。该奖项综合考虑机场运营销售、航线拓展、服务保障等多方面的因素,旨在奖励过去一年中发展最快的亚太地区机场。 同年9月1日,机场72小时过境免签证政策开始向符合条件的国际旅客开放。
2014年10月21日,由于从旧金山至成都的联合航空9号班机临时将机型从波音787-8更换为波音787-9,双流机场成为787-9飞抵的首个中国机场。2014年12月20日,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设双流机场站的成绵乐城际高速铁路正式投入运营,由此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成为航空高铁一体化的复合型交通枢纽,旅客可直接在位于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二号航站楼负一层的双流机场站乘坐和谐号动车前往成都南站、成都东站、德阳站、绵阳站、江油站、眉山站、乐山站和峨眉山站。截至2014年12月,成都机场已开通航线241条,其中国际地区航线78条,通航国内外城市187个。
③ 中国飞机发展史
中国飞机发展史如下:
1909年9月21日 中国人的第一架飞机——由冯如制造并驾驶在美国的奥克兰市郊区试飞成功。
1910年8月 清政府拨款委任留日归来的刘佐成、李宝浚在北京南苑修建厂棚制造飞机。并利用南苑驻军操场修建了中国第一个机场。
1913年9月 中国第一所航空学校——北京南苑航空学校成立。秦国镛任校长。
1920年4月24日 中国第一条民用航线——京沪航线京津段试飞成功。于5月8日投入运营。
1920年5月1日 中国第一个出版的航空期刊《航空》杂志创刊。
1920年5月1日 中国最早的民间航空团体,中华航空协会在北京成立。汪大燮任会长。曾主办《御风》半月刊。
1922年3月31日 直系军阀为其“京汉航空线筹备处”作宣传,在保定举办空中游览,一架享德利·佩治型旅客机失事,机上14人全部遇难。这是中国民航首次事故。
1927年1月1日 广东航空学校第2期学员毕业,飞行教官丁纪徐在该期毕业典礼上进行了空中跳伞表演,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空中跳伞者。
1928年10月10日 中国第一所民办航空学校——厦门民用航空学校成立。
1929年6月6日 中国航空协会在杭州西湖博览会上开设航空陈列室,有模型、图片以及飞机实物展出。这是中国首次举办航空展览。
1936年4月24日 中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制造的风洞在清华大学进行首次开车运转试验。
1950年6月19日 人民空军第一支航空兵部队——第4混成旅在南京成立,聂凤智兼旅长。下辖2个歼击团、1个轰炸机团、1个强击机团。
1951年4月18日 重工业部航空工业局在沈阳成立,段子俊任局长。
1954年7月25日 南昌飞机厂试制雅克-18(初教-5)型教练机成功,并通过国家鉴定。
1956年9月8日 沈阳飞机厂试制成功中国第一种喷气式歼击机米格-17Ф型(歼-5),并获批准批量生产。
1958年2月18日 海军航空兵部队在山东诸城上空击落国民党空军RB-57A型主空侦察机1架。
1958年7月 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歼教-1型喷气式教练机在沈阳首飞成功。
1959年9月30日 由沈阳飞机厂制造的米格-19(歼-6)歼击机首飞成功。
1962年9月9日 空军地空导弹部队在南昌首次击落国民党空军U-2型高空侦察机飞机1架。
1964年2月20日 中国航空学会在北京召开成立大会,通过了学会章程。沈元任理事长。该会出版的刊物有《航空学报》、《航空知识》。
1964年4月11月 由株洲航空发动机厂试制的霹雳-1型空空导弹定型并投入批生产。
1964年9月 轰-5型飞机在哈尔滨飞机厂试制成功。1967年4月投入批生产。
1966年1月17日 国产歼-7型飞机首次试飞成功并于12月28日定型投入批生产。
1971年9月13日 林彪等人仓皇登上停放在山海关机场的空军一架三叉戟型飞机,强行起飞外逃,后坠毁于蒙古人民共和国温都尔汗地区,机上人员全部摔死。
1979年12月 新中国自行研制的歼-8型高空高速歼击机设计定型。翌年12月交付空军试用,1981年开始装备空军部队。
1980年4月8日 由空空导弹研究所和株洲发动机厂承制的“霹雳”-3型空空导弹设计定型并投入批量生产。
1983年8月23日 新中国第一个热气球在河南安阳首次自由飞成功,飞行员为刘连成、郝东山、宋茂森。
1984年6月12日 沈阳飞机公司试制的高性能歼击机歼-8Ⅱ型飞机由试飞员曲学仁驾驶首飞成功。
1986年2月18日 新中国第一艘热气飞艇“蜜蜂6号”在北京航空学院试飞成功。
1992年1月16日 国产直-9型直升机首飞成功。
固定翼飞机或定翼机(Fixed-wing aeroplane),常简称为飞机(英文:aeroplane),是指由动力装置产生前进的推力或拉力,由机身的固定机翼产生升力,在大气层内飞行的重于空气的航空器。它是固定翼航空器的一种,也是最常见的一种,另一种固定翼航空器是滑翔机。飞机按照其使用的发动机类型又可被分为喷气飞机和螺旋桨飞机。1923年7月30日,中国第一架双层螺旋桨敞盖飞机由广东飞机制造厂研制成功。
④ 中国民航发展史
1949年11月2日,中国民用航空局成立,揭开了我国民航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从这一天开始,新中国民航迎着共和国的朝阳起飞,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经历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
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航事业无论在航空运输、通用航空、机群更新、机场建设、航线布局、航行保障、飞行安全、人才培训等方面都持续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民航事业的发展与国家的经济发展,与党中央、国务院直接领导和支持密不可分,是几代民航干部职工励精图治、团结奋斗的结果,为祖国蓝天事业书写了壮丽的篇章。
⑤ 世界机场发展的历史三个阶段有哪些特点
机场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功能到多种功能的专历程,其发展历史属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最早的飞机起降地点是草地,一般为圆形草坪,飞机可以在任何角度,顺着有利的风向进行起降,周围会有一个风向仪以及帐篷机库,因为那时的飞机一般由木头和帆布制成,不能承受风吹雨打、日晒雨
第二阶段:1919年后,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东,飞行技术得到迅速应用,欧洲些国家率先开始对机场设计进行初步改进
第三阶段:20世纪50年代末,大型喷气运输飞机投入使用,使飞机变成真正的大众交通运输工具。
⑥ 中国民航飞机的发展历程
1949年11月2日,中国民用航空局成立,揭开了我国民航事业发展的新篇章。从这一天开始,新中国民航迎着共和国的朝阳起飞,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经历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航事业无论在航空运输、通用航空、机群更新、机场建设、航线布局、航行保障、飞行安全、人才培训等方面都持续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民航事业的发展与国家的经济发展,与党中央、国务院直接领导和支持密不可分,是几代民航干部职工励精图治、团结奋斗的结果,为祖国蓝天事业书写了壮丽的篇章。
新中国民航从小到大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949年-1978年):筹建时期。
1949年11月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在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下设民用航空局,受空军指导。11月9 日,中国航空公司、中央航空公司总经理刘敬宜、陈卓林率两公司在香港员工光荣起义,并率领12架飞机回到北京、天津,为新中国民航建设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和技术力量。1950年,新中国民航初创时,仅有30多架小型飞机,年旅客运输量仅1万人,运输总周转量仅157万吨公里。
1958年2月27日,国务院通知:中国民用航空局自本日起划归交通部领导。1958年3月19日,国务院通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95次会议批准国务院将中国民用航空局改为交通部的部属局。
1960年11月17日,经国务院编制委员会讨论原则通过,决定中国民用航空局改称“交通部民用航空总局” 。为部属一级管理全国民用航空事业的综合性总局,负责经营管理运输航空和专业航空,直接领导地区民用航空管理局的工作。1961年开始,民航系统认真贯彻执行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使民航事业重新走上正轨,并取得较大的发展。到1965年,国内航线增加到46条,国内航线布局重点,也从东南沿海及腹地转向西南和西北的边远地区,新建和改建了南宁、昆明、贵阳等机场,并相应改善了飞行条件和服务设施,特别是完成了上海虹桥机场和广州白云机场的扩建工程。通用航空的发展在这个时期稳步上升。1965年末,中国民航拥有各类飞机355架。1959年,中国民航购买了伊尔―18型飞机,标志着从使用活塞式螺旋桨飞机,开始过渡到使用涡轮螺旋桨飞机。1963年,中国民航又购买了英国的子爵号飞机,从而结束了长期以来只使用苏制飞机的状况。
1962年4月13日,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十三次会议决定民航局名称改为“中国民用航空总局”。4月15日,中央决定将民用航空总局由交通部属改为国务院直属局,其业务工作、党政工作、干部人事工作等均直归空军负责管理。这一时期,民航由于领导体制几经改变,航空运输发展受政治、经济影响较大,1978年,航空旅客运输量仅为231万人,运输总周转量3亿吨公里。
文革时期的前五年,民航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损失。1971年9月后,中国民航在周总理的关怀下,将工作重点放在开辟远程国际航线上。到1976年底,中国民航的国际航线已发展到8条,通航里程达到41000公里,占通航里程总数的41%;国内航线增加到123条。
1971年,中国民航从苏联购买了5架伊尔―62飞机,1973年又从美国购买了10架波音―707型飞机,此外,还从英国购买了三叉戟客机和从苏联购买了安―24型客机。这样,中国民航各型运输飞机总数达到117架,能够较好地贯彻“内外结合、远近兼顾”的经营方针。
第二阶段(1978年-1987年):稳步发展时期。 1978年10月9日,邓小平同志指示民航要用经济观点管理。1980年2月14日,邓小平同志指出:“民航一定要企业化”。同年3月5日,中国政府决定民航脱离军队建制,把中国民航局从隶属于空军改为国务院直属机构,实行企业化管理。这期间中国民航局是政企合一,既是主管民航事务的政府部门,又是以“中国民航(CAAC)”名义直接经营航空运输、通用航空业务的全国性企业。下设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兰州(后迁至西安)、沈阳6个地区管理局。1980年全民航只有140架运输飞机,且多数是20世纪50年代或40 年代生产制造的苏式伊尔14、里二型飞机,载客量仅20多人或40人,载客量100人以上的中大型飞机只有 17架;机场只有79个。1980年,我国民航全年旅客运输量仅343万人;全年运输总周转量4.29亿吨公里,居新加坡、印度、菲律宾、印尼等国之后,列世界民航第35位。
第三阶段(1987年-2002年):重组扩张时期。 1987年,中国政府决定对民航业进行以航空公司与机场分设为特征的体制改革。主要内容是将原民航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成都、沈阳6个地区管理局的航空运输和通用航空相关业务、资产和人员分离出来,组建了6个国家骨干航空公司,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平等竞争。这6个国家骨干航空公司是: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中国东方航空公司、中国南方航空公司、中国西南航空公司、中国西北航空公司、中国北方航空公司。此外,以经营通用航空业务为主并兼营航空运输业务的中国通用航空公司也于1989年7月成立。
在组建骨干航空公司的同时,在原民航北京管理局、上海管理局、广州管理局、成都管理局、西安管理局和沈阳管理局所在地的机场部分基础上,组建了民航华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和东北六个地区管理局以及北京首都机场、上海虹桥机场、广州白云机场、成都双流机场、西安西关机场(现已迁至咸阳,改为西安咸阳机场)和沈阳桃仙机场。六个地区管理局既是管理地区民航事务的政府部门,又是企业,领导管理各民航省(区、市)局和机场。
航空运输服务保障系统也按专业化分工的要求相应进行了改革。1990年,在原民航各级供油部门的基础上组建了专门从事航空油料供应保障业务的中国航空油料总公司,该公司通过设在各机场的分支机构为航空公司提供油料供应。属于这类性质的单位还有从事航空器材(飞机、发动机等)进出口业务的中国航空器材公司;从事全国计算机订票销售系统管理与开发的计算机信息中心;为各航空公司提供航空运输国际结算服务的航空结算中心;以及飞机维修公司、航空食品公司等。
“八五”期间共完成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投资320亿元,新建、迁建机场19个,改扩建机场15个,同时,新开工了一些大型机场建设项目。到1995年末,有航班运营的机场139个,其中能起降波音―747飞机的14个,起降波音―737飞机的81个。
1993年4月19日,中国民用航空局改称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属国务院直属机构。12月20日,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的机构规格由副部级调整为正部级。
“九五”期间国家集中建设40个城市的41个机场。它们包括27个省会(首府)和3个直辖市的31个机场,以及深圳、厦门、重庆、大连、桂林、汕头、青岛、珠海、温州、宁波等10个重要的开放和旅游城市机场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城市的4个机场作为重中之重。到2010年,民航航班运输机场将达到170个左右。同时,空中交通管制将实现程序管制向雷达管制的过渡,建设技术先进、可靠性高的民航通信系统, 进一步完善航路导航设施;与国际民航同步,规划和实施新航行系统建设;按气象自动化的要求建设气象系统。
20多年中,我国民航运输总周转量、旅客运输量和货物运输量年均增长分别达18%、16%和16%,高出世界平均水平两倍多。2002年,民航行业完成运输总周转量165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8594万人、货邮运输量202万吨,国际排位进一步上升,成为令人瞩目的民航大国。
第四阶段(2002年—— ):迅猛壮大时期。 2002年3月,中国政府决定对中国民航业再次进行重组。主要内容有:
⑴航空公司与服务保障企业的联合重组民航总局直属航空公司及服务保障企业合并后于2002年10月11日正式挂牌成立,组成为六大集团公司,分别是:中国航空集团公司、东方航空集团公司、南方航空集团公司、中国民航信息集团公司、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中国航空器材进出口集团公司。成立后的集团公司与民航总局脱钩,交由中央管理。
⑵民航政府监管机构改革民航总局下属7个地区管理局(华北地区管理局、东北地区管理局、华东地区管理局、中南地区管理局、西南地区管理局、西北地区管理局、新疆管理局)和26个省级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大连、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青岛、河南、湖北、湖南、海南、广西、深圳、重庆、贵州、云南、甘肃、青海、宁夏),对民航事务实施监管。
⑶机场实行属地管理按照政企分开、属地管理的原则,对90个机场进行了属地化管理改革,民航总局直接管理的机场下放所在省(区、市)管理,相关资产、负债和人员一并划转;民航总局与地方政府联合管理的民用机场和军民合用机场,属民航总局管理的资产、负债及相关人员一并划转所在省(区、市)管理。首都机场、西藏自治区区内的民用机场继续由民航总局管理。2004年7月8日,随着甘肃机场移交地方,机场属地化管理改革全面完成,也标志着民航体制改革全面完成。
2004年10月2日,在国际民航组织第35届大会上,中国以高票首次当选该组织一类理事国。
2004年,民航行业完成运输总周转量230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1.2亿人、货邮运输量273万吨、通用航空作业7.7万小时。截止2004年底,我国定期航班航线达到1200条,其中国内航线(包括香港、澳门航线) 975条,国际航线225条,境内民航定期航班通航机场133个(不含香港、澳门),形成了以北京、上海、广州机场为中心,以省会、旅游城市机场为枢纽,其它城市机场为支干,联结国内127个城市,联结38个国 家80个城市的航空运输网络。民航机队规模不断扩大,截止至2004年底,中国民航拥有运输飞机754架,其中大中型飞机680架,均为世界上最先进的飞机。2004年中国民航运输总周转量达到230亿吨公里(不包 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台湾省),在国际民航组织188个缔约国中名列第3位。
新中国民航55年的发展历程证明:发展是硬道理。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是加快民航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民航全行业正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四中全会精神,认真研究如何从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民航快速健康发展的能力入手,以制定民航“十一五”规划 和2020年展望为契机,为实现从民航大国到民航强国的历史性跨越而努力奋斗!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家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推动下,中国民航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规模、质量和效益跃上一个新台阶。
——人力资源。全行业共有员工约35万人,其中有飞行人员12840人,适航维修人员16100名,管制员3600人。
——航空公司。目前拥有独立航班运营代码的航空集团或公司共24个,其中国营控股公司16个,上市公司6个,中(港)外合资公司5个,民营公司7个。2005年,我国(不含港澳)有7家航空公司进入全球旅客周转量前100位,其中南航、国航进入全球前20位。
——飞机。全行业运输飞机982架,其中客机937架,货机45架。通用航空飞机383架,教学校验飞机140架。
——机场。全国共有航班运营机场147个(不含港、澳机场),起降波音737以上机型的113个(其中起降波音747机型的机场25个),起降波音737以下机型的机场34个。
2005年,民航航空运输机场中,旅客吞吐量达到1000万人次以上的机场7个,500-1000万人次的9个,100-500万人次的26个。首都、浦东和广州三大机场旅客吞吐量在世界排名第14、44和45位。
——固定资产投资。“十五”期间,民航全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达820亿元,其中中央政府资金22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中,机场建设707亿元,空管建设70亿元,安全设施建设13亿元,科教信息30亿元。“十一五”期间,民航固定资产投资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预计投资总规模为1630亿元,其中机场建设1400亿元,空管建设110亿元,安全设施建设50亿元,科教信息70亿元。
——运输规模。目前全国民航共有国内、国际和地区航线1257条,其中国内航线1024条(其中港澳航线43条),国际航线233条。每天飞行4023班,其中国内航班3602班,国际航班421班。国内、国际和地区航线总里程达到200万公里。我国民航平均增长速度高出世界民航平均水平两倍多,运输总周转量在国际民航组织缔约国中的排位由2000年的第9位提升到2005年的第2位。
——院校和科研院所。目前,民航全行业拥有学历教育学校5个,科研院所2个,科研基地11个。在校生规模和师资队伍3.2万人,其中学生2.7万人,教职员工5千人,教职工中硕士以上学历1200人左右,其中博士约300人。
⑦ 机场的历史
最早的飞机起降落地点是草地,一般为圆形草坪,飞机可以在任何角度,顺着有利的风向来进行起降,周围会有一个风向仪以及机库(因为当时的飞机一般是木及帆布制成,不能风吹雨打,日晒雨淋)。之后开始使用土质场地域,避免草坪增加的阻力,然而,土质场地并不适合潮湿的气候,否则会泥泞不堪。随着飞机重量的增加,起降要求亦跟着提高,混凝土跑道开始出现,任种天气、任何时间皆适用。
世界上最古老的机场目前有争议,但成立于1909年、位在美国马里兰州的大学园区机场(College Park Airport)是世界上最老且持续经营的机场,虽然它只是个小型机场。
另一个被称为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机场是位在美国亚利桑纳州的比斯比-道格拉斯国际机场(Bisbee-Douglas International Airport),此机场停放著美国史上第一架飞机。1908 年,道格拉斯航空俱乐部成立,滑翔机也随之成立。那时的滑翔机是由两匹马拉动,飞过道格拉斯青年会大楼后方。1909 年,飞机开始装设马达和螺旋桨,亚利桑那州于是成为首架动力飞行的飞机的区域。该机场为美国第一座国际机场的地位经由罗斯福总统的一封信证实,信里面总统宣布它为“美国的第一座国际机场”。
1922年,第一个供民航业使用的永久机场和航站楼出现在德国柯尼斯堡,这个时代的机场开始使用水泥铺设的停机坪,允许夜间飞行和较
重的飞机降落。1920 年代后期,出现第一个使用照明设施的机场,1930 年代进场下滑照明设备开始使用,因此飞机起降的方向和角度开始有了固定的规定。国际民间航空组织标准化了照明的颜色和闪光时间间隔。1940 年代,坡度线进场系统开始使用,此系统包括两排灯光,形成了一个漏斗状图案,标示飞机在机场滑翔坡的位置,其他的灯光则表示不正确的进场高度和方向。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对机场数目需求大增,盟军利用有孔钢板铺设临时跑道组成一个个战地机场,主要供战斗机或轻型联络机使用。而在太平洋战争期间,有不少战争是与机场争夺有关。最有名的当属亨得森机场(今霍尼亚拉国际机场)。
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机场的设计越趋复杂,航站楼聚集在一处,而跑道聚集在另一处,这样的安排可方便机
呼和浩特市白塔国际机场
场设施的扩展,但也意味着乘客在登机时必须移动较长的距离。之后,机场所铺设的混凝土开始有了导水沟槽,与飞机降落的角度垂直,有助于排水,避免影响飞机起降作业。
1960 年代后,机场的建设随着喷气式飞机的增加蓬勃发展,跑道延伸至3,000米长,利用滑模机筑出连续性的强化混凝土跑道。1960 年代初,现代化的机场航站楼开始使用空桥系统,乘客不必走出室外登机。由于喷射引擎带来严重的噪音问题,使不少机场需要搬离市中心。
⑧ 简述机场的历史发展概况三个阶段
到目前为止,机场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功能到多种功能的历程,其发展历史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最早的飞机起降地点是草地,一般为圆形草坪,飞机可以在任何角度,顺着有利的风向进行起降,周围会有一个风向仪以及帐篷机库,因为那时的飞机一般由木头和帆布制成,不能承受风吹雨打、日晒雨淋。随着飞机材质从木头、帆布发展到金属材料,草坪机场阻力较大的缺点开始显现。为避免草坪增加的阻力,土质机场开始被使用。但是土质机场不适合潮湿的气候,一旦遭遇雨雪等天气,跑道就会泥泞不堪,对飞机的起降造成重大影响。同时,随着飞机制造材料的不断发展以及飞机需要承担的任务更加广泛,飞机的重量也不断增加,其起降要求亦随着提高。在水泥、混凝土等新型建筑材料硏制成功后,由水泥、混凝土制造的机场跑道出现了,这种新型的机场在任何天气、任何时间皆可适用。
关于哪一个机场是世界上最早的机场的问题,目前仍有争议,但成立于1909年的美国马里兰州大学园区机场( College Park Airpor被普遍认为是世界上最老且持续经营的机场。另一个则是美国亚利桑那州的比斯比一道格拉斯国际机场( Bisbee- Doue las International Airport),1908年,道格拉斯航空俱乐部在此成立,其飞机主要是滑翔机,由两匹马拉动可以飞过道格拉斯青年会大楼后方。1909年,飞机开始装设马达和螺旋桨,亚利桑那州又成为首架动力飞机的飞行区域,美国总统罗斯福曾在一封信中称该机场为“美国的第一座国际机场”。
真正意义上的机场最早出现于1910年的德国,用于起降“齐柏林飞船”。这个机场只是一片划定的草地,安排几个人来管理飞机的起降,设有简易的帐篷来存放飞机。很快帐篷变成了木质机库,但仍然没有硬地跑道,被被划定的草地并不像一个机场,反而更像当时的公园或者高尔夫球场,当然,就更没有用于与飞行员通话的无线电设备,也没有导航系统帮助飞行员在恶劣天气情况下起降。空中交通管制也仅仅是由一人挥动红旗来作为起飞降落的信号。在这种条件下,飞机只能在白天飞行。由于这个时候的飞机在安全性和技术方面尚不稳定,而且作为新生事物,还未被社会所广泛接受,使用用十分有限。直到1920年飞机还多是用于航空爱好者的试验飞行或军事目的飞行,并不搭载乘客,所以机场也只是为飞机和飞行人员服务,基本上不为当地社会服务。这一阶段是机场发展的幼年期,只是“飞行人员的机场”。
第二阶段:1919年后,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东,飞行技术得到迅速应用,欧洲些国家率先开始对机场设计进行初步改进,当年修建完成的巴黎勒布尔热( Le Bourget)机场和伦敦希思罗( Hounslow)机场保证了巴黎至伦敦的定期旅客航班的开通,欧洲开始建立起最初的民用航线:1919年2月5日,德国的德意志航空公司开辟的柏林至魏玛之间的每日定期民航客运是欧洲第一条民航飞机定期航线;1919年3月22日,法国的法尔芒航空公司使用“法尔芒一戈立德”飞机在巴黎和比利时的布鲁塞尔之间开辟每周一次的定期航班飞行,是世界上第一条国际民航客运航线;1919年8月25日,英国第一家民用航空公司空运和旅游有限公司使用德哈维兰公司的D.H.16型飞机开通的伦敦至巴黎每日定期航线,是世界上第一条每日定期航班。随着航空运输的发展,机场大量建设起来,特别是在欧洲和美美国,机场建设得到了稳步而快速的发展。1920年至1939年之间,欧美国家的航线大量开通。同时为了和殖民地联系,各殖民国家和殖民地之间开通了跨洲的国际航线,如英国开通了到印度和南非的航线,荷兰开通了由阿姆斯特丹到雅加达的航线,美国开通了到南美和亚洲的航线,与之相伴随的是机场在全世界各地大量出现。同时,随着航空技术的进步,飞机对机场的要求也提高了,机场建设中出现了各种新兴的需求,如航管和通信的要求、跑道强度的要求一定数量乘客进出机场的要求等。为了满足这些要求,出现了塔台、混凝土跑道和候机楼,现代机场的维形已经基本出现。这时的机场主要是为飞机服务,是“飞机的机场”。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飞机发挥的重要作用使航空业得到快速发展,也在全世界范围内进一步刺激了机场的发展。美国联邦政府以更好地保卫美国国防及美国利益为由,拨巨资进行专项资金建设和改进了数百个机场,其中最大的和最好装备的机场由政府接管,确保机场设施最为先进,以保证适应大型军用飞机的使用,同时继续鼓励私人建设机场。美国政府对机场建设的支持一起延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这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机场数量最多的国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了更成熟的航空技术及飞行技术,加上全世界经济复苏的推动,国际交往得到增加,航空客货运输量快速增长,开始出现了大型中心机场,也叫航空港。194年国际民航组织(ICAO)的成立,标志着对世界航空运输进行统一管理的机构的出现在它的倡议下,52个国家在美国芝加哥签署的《关于国际航空运输的芝加哥公约》成为现行《国际航空法》的基础。它在国家机场设计方面和空中交通规程标准方面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ICAO标准和推荐的规程包括跑道特性、机场灯光和大量有关安全的其他范畴。20世纪50年代,ICAO为全世界的机场和空港制定了统一标准和推荐要求求,使全世界的机场建设有了大体统一的标准,新的机场建设已经有章可循。
第三阶段:20世纪50年代末,大型喷气运输飞机投入使用,使飞机变成真正的大众交通运输工具,航空运输成为地方经济的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这种发展也给机场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它要求全世界范围内的机场设施必须提高等级。一方面,先进的飞机性能要求各个机场的飞行区必须有很大改进,不仅是跑道、滑行道、停机坪的硬度和宽度、长度,还涉及飞机起降设施水平的提高、空管系统的改进等。另一方面,载重量更大、航程更远的喷气飞机的使用,也造成乘机旅行、客流量和货运量的增加,原有的候机厅不能满足需要而要重新设计或改扩建,以满足新增加的要求。
这种情况下,大量的机场需要改进,而改进大量的机场需要数额巨大的资金,以以美国政府执行的方针为代表,他们在确保机场基金的情况下采用向用户征收(包括旅客)机场使用费的办法获取机场改扩建所需资金,促进了机场设施等级和水平的提高,机场得到的有效改进20世纪60年代后,机场的建设随着喷气式飞机的增加蓬勃发展,跑道延伸至3000米长,并利用滑模机筑出连续性的强化混凝土跑道,现代化的机场航站楼开始使用空桥系统,旅客不必走出室外登机逐步出现了固定式旅客登机桥、候机楼与飞机间的可伸缩式走廊;出现了因候机楼面积扩大而供旅客使用的活动人行道(电梯)和轻轨车辆;出现自动运送行李和提取系统;出现了在候机楼与远处停放飞机之间的运送旅客的摆渡车;也出现了许多新建或扩建的先进货物处理设施。但也就是在这一时期,由于喷气飞机发动机带来的严重噪音问题,不少机场开始搬离市中心。
总而言之,得到了技术改进提升的机场的发展,不仅保证了航空运输行业日益发展的需求,而且还带动了机场所在地的商业、交通、旅游、就业等,它为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但是机场的发展也为城市的发展带来了许多矛盾和问题,如随着飞机起降速度的增加,跑道、滑行道和停机坪都要加固或延长;候机楼、停车场、进出机场的道路都要改建和扩建;航班数量的增加使噪音对居民区的干扰成了突出问题等。但无论如何机场还是成了整个社会的一个部分,因而这个时期的机场是“社会的机场”,这种情况要求机场的建设以及管理要和城市的发展有协调的、统一的、长期的考虑。
⑨ 上海虹桥国际机场的历史沿革
上海虹桥国际机场始建于1907年,它的前身是建于1921年3月的民国虹桥机场,抗日战争时期被日本军队占领。
解放后,重建虹桥机场,此后一直作为军用机场,直到1963年,被国务院批准再次成为民用机场,并于1963年底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和扩建,该工程于1964年正式交付使用。
1984年3月,上海虹桥机场候机楼工程再度扩建,同年9月30日扩建工程完工。扩建后的候机楼,使用面积比过去扩大了一倍。1988年,上海民航进行重大体制改革,实行政企分开,机场和航空公司分营,上海虹桥机场从同年6月25日起成为独立的经济实体。1988年12月,上海虹桥机场候机楼第三次扩建,于1991年12月26日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