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亳州和哪些历史文化名人有渊源
华佗:东汉抄亳州人。“神医”。“外科之祖”发明中药麻醉剂——麻沸散。创造“五禽之戏”。
曹操:三国亳州人。魏武帝。 文学上也有较高成就,其诗今存20余首乐府诗。昂扬之精神,宏伟气魄与慷慨不平之感情,形成其特有的风格,对五言诗发展贡献较大。散文有40余篇。诗文皆为后世传诵。
庄 子:战国蒙城人。著名哲学家、文学家。著作《庄子》亦称《南华真经》,内篇集中代表庄周思想;外篇、杂 篇则是以后庄子学派言论汇编。《史记》有传,蒙城有庄子祠。
B. 亳州的风俗文化
武术:亳州地处中原,武风昌盛。乡民多习武,特别是回民练武成风。亳州历史上武 人辈出,五禽戏、晰扬掌产生于亳州,六合八法拳由亳州人所创。
剪纸:亳州的旧时大户人家闺女出嫁,每件嫁妆都贴有色彩鲜艳、构图新颖的剪纸,亳州一些人家的室内和 许多单位的会议室,都饰以民间特色的剪纸。
高跷:亳州高跷是人踩在木棍上表演,通常是训练有素的团体。
鬼会:也叫大班会,是一种鬼戏,每逢正月十五乡间大班会演出。
三斗:亳州社会有很多消遣娱乐活动,如斗鸡、斗蟋蟀、斗鹌鹑、踢毽子、听书、听戏、养鸟、养花、下棋、搓麻将等,最有特色的是前三种,被称为“民间三乐”。
肘搁:是亳州民间舞蹈的一种,已有数百年历史。肘搁分“座子”和“架子”两部分。“座子”由体格强壮者担任,回族尚武,故多由回民担任。
地方戏:二夹弦剧种起源于河北,发展于山东菏泽,流传于苏、鲁、豫、皖四省边界地区,解放后在亳县受到重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梆剧,是亳州的特色剧种。近似豫剧,是亳州最受欢迎的一剧种。
华佗五禽戏:是以模仿动物动作和神态为主要内容的组合动功。“五”是一个约数,并非限于五种功式;“禽”指禽兽,古代泛指动物;“戏”在古代是指歌舞杂技之类的活动,在此指特殊的运动方式。
C. 安徽亳州有哪些历史文化
1、花戏楼,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亳州市花戏楼路专,涡水南属岸,原名大关帝庙,又称山陕会馆,是一座建于清康熙年间的专供演戏的建筑。
2、曹操地下运兵道,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国家AAAA级景区。位于亳州市人民路老城区地下,以大隅首为中心,向四面延伸,分别通达城外。
3、曹操宗族墓群,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曹操宗族墓群覆盖着亳州近12公里的地方,已开出来的有董园二号墓和章园一号墓。据考证董园二号墓是曹操的祖父曹藤之墓,章园一号墓为曹操父亲曹嵩之墓。
4、曹腾墓,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区魏武大道路西的曹氏家族墓群北侧,是曹操祖父曹腾的墓葬。
5、尉迟寺,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蒙城县许疃镇毕集村东,它是父系氏族晚期部落联盟首领所居住的村寨或城堡,被史学界称为"中国原始第一村",被评为1994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6、华祖庵是后人祭祀东汉神医华佗的庙祠,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区曹魏遗迹斗武营和先医庙、神农氏衣冠冢之间。
D. 亳州有什么名胜古迹
亳州花戏楼,原名大关帝庙,又称山陕会馆,位于亳州市花戏楼路。
曹操地下运兵道,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亳州市人民路老城区地下。
曹操宗族墓群,亳州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曹操宗族墓群覆盖着亳州近12公里的地方,现已开出来的有董园二号墓和章园一号墓。
古井酒文化博览园,坐落在曹操与华佗故里、药材之乡的安徽亳州,被誉为“华夏第一白酒博物馆”。
曹操公园,位于亳州市中心,魏武大道与芍花路交口处,西与亳州博物馆相邻,是在曹氏宗族墓——曹四孤堆文化保护单位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公园内建造了曹操纪念馆,是亳州市最大的公园。
华祖庵,位于亳州市永安街,相传曹操悔恨杀死同乡名医华佗所建。庵内广植蔓佗罗,使人一跨进山门即受到传统医学的熏陶。
E. 亳州历史文化古迹有哪些
这个我没有了解过得
F. 亳州有多少年的历史
州市是安徽抄省省辖市,袭位于皖西北边陲,黄淮平原南端,西北与河南省接壤,西南与阜阳市毗连,东与淮北市、蚌埠市相倚,东南与淮南市为邻。亳州市是皖北地区的老工业基地,拥有机械制造、酿酒、卷烟、医药、纺织、食品、化工、建筑建材、印刷等十几大门类。亳州市是全国重要的药材、商品粮、优质棉、优质烟、优质茧生产基地,拥有药材、酿酒、果蔬、烤烟、畜禽、蚕桑等资源和经济优势,地方名特优产品较多。从商城王建都开始,是一座具有三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1986年撤县建市,同年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亳州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可以看这个,非常全,而且权威http://ke..com/view/63589.htm?fr=ala0_1_1
G. 安徽省毫州市的名胜古迹和历史故事
亳州有国家、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余处;其中省以上保护单位22家,占安徽全省的三分之一。1986年被命名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998年被评为“全国首批优秀旅游城”。
戏楼: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亳州市花戏楼路,涡水南岸,原名大关帝庙,又称山陕会馆,是一座建于清康熙年间的专供演戏的建筑。
曹操地下运兵道: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亳州市人民路老城区地下,以大隅首为中心,向四面延伸,分别通达城外。
曹操宗族墓群: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曹操宗族墓群覆盖着亳州近12公里的地方,已开出来的有董园二号墓和章园一号墓。据考证董园二号墓是曹操的祖父曹藤之墓,章园一号墓为曹操父亲曹嵩之墓。
古井酒文化博览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2013年5月国务院公布其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仿明清宫廷建筑,博物馆建于一九九四年,占地3200平方米,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
华祖庵: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位于亳州市永安街,相传曹操悔恨杀死同乡名医华佗所建。
曹操公园: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位于亳州市中心,魏武大道与芍花路交口处,西与亳州博物馆相邻,是在曹氏宗族墓——曹四孤堆文化保护单位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公园内建造了曹操纪念馆,是亳州市最大的公园。
白鹭洲风景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位于亳州市利辛县城东南18公里处。水面600亩。
亳州博物馆:为仿汉城堡式建筑,是在原三国揽胜宫基础上改建而成 ,正式对外免费开放。该管建筑面积5200平方米,室内陈列面积2800平方米,文物库房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馆藏文物2071件套。
南京巷钱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亳州市北关南京巷19号,是以货币为经营对象的民间金融机构旧址,1998年5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衣律院:又名白衣庵,因供奉白衣大士观世音而得名,位于谯城区交通路17号,是安徽省重点开放寺院和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衣律院传戒律宗,是中国四大律院之一,寺内供奉有佛祖舍利子。民国时期,白衣律院为全国僧侣举行大规模三坛大戒三次。
兴华农业综合示范庄园:三星级农家乐,始建于1997年,地处亳州市涡阳县城西郊7.5公里处,省道307线南侧1.5公里处,陈大镇境内。
新四军纪念馆: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坐落于亳州市涡阳县新兴镇,距县城20公里,北与河南省永城市接壤,是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国防教育基地、省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亳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店集镇柘王宫遗址:位于涡阳县店集镇西。传为古时候侯爵的封地,建有三宫六院、72眼井。考古证实为北宋时期遗址,现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店集镇历史悠久,文物古迹较多。战国时期店集属楚地,传说楚怀王为镇守边疆,以防齐患,封宗室于此地,建宫立殿,即柘王殿,又称柘王宫,有“三宫六院七十二眼井”之说。宫殿昔日的容颜随宦海沉浮被无情的岁月早已剥去,但遗址遗迹尚存,留下了大片庄阜高地和众多古井,足以想象当时宫殿的雄伟和浩大。1959年春地质勘探队曾在此高地上建铁塔一座,高30余米,引来众多人观看,并猜测其用意,但一直没有准确答案。50多年来,这座雄伟的铁塔却成了遗址的导向标,也给古老的店集镇增添了神秘的色彩。1930年在此高地南、运粮河北60米处,还残存一处砖瓦结构的天齐阁(俗称“天阁”),1940年店集小学师生扒天齐阁残屋建校时,扒出一把七星宝剑;1958年秋,人民公社组织起“卫星田专业队”,数百名劳力在高埠废墟上搞深翻,挖出不少古砖瓦、石磨和毁坏的陶器等;1975年11月店中生产队社员程广林等4人在铁塔南边取土时挖出一青色古坛,坛内现大量金银器物。消息走漏后,被当时公社人员叫去训诫上缴,一直送到阜阳有关单位管理。据统计,挖出金钊3件,金泡、金器71件,银叉、碎银子计6240克。至于那72眼古井,年长的老人还能说出一部分井的大致位置,有的年轻时为了抗旱还下去掏挖过这部分古井。他们盼望挖到宝物,所以争着下去掏井,并不准外村人下去。他们说,井口虽小,但下面很深很大,人下去磨锨绰绰有余。他们挖出过古砖古瓦、古瓷花罐、人的头骨、动物的骨头等,他们也不知是不是宝物,都不知去向。
古老的运粮河依然有美丽的传说。据说,住在店集镇的楚宗室的女儿嫁给高公崔老家一户官宦之家。为了向女儿家运送东西方便,楚宗室官员便令百姓挖一条河通往崔老家,取名运粮河。此河历经2000多年,虽经局部改道,古河址断断续续仍在;它起于崔老家,穿过界洪河,流入干溪沟,长约5公里。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疏浚此河时,挖出了古沉船,一见风很快风化。离柘王殿遗址不远,现王寨村南运粮河边有一片洼地,原是大水湾,说是当年停靠船只的地方。至今清流不绝,绿波粼粼,一直哺育着两岸生灵。境内的干溪沟、罗沟、双庆沟等水系。给店集镇构成了丰富的水资源,经由西淝河流入淮河。
尉迟寺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亳州市蒙城许町镇境内国内保存较为完整、规模较大,以大汶口文化为主的原始社会聚落遗存。
万佛塔: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位于亳州市蒙城县城中心,因塔身内外嵌砌琉璃小佛近万躯而得名。此塔为宋代建筑风格,八角十三层楼阁式砖塔,高42.2米,造型优美,并被载入《中国名胜词典》。
郑店子风景区:国家AAAA级风景区,位于亳州市城市西北角郑店子 是涡河和洪河的交汇处,两河与西一环路一起围合的三角地带,号称“森林中的村落”。三角洲占地面积约50公顷,三角洲旅游区控制范围约210公顷(2.1平方公里)。
陈抟庙景区:希夷故里,为亳州谯城区城南宋汤河南岸陈家营村。为纪念陈抟,后人在其故居建庙敬祭,后故居和庙祠均毁。2007年,亳州市政府斥资重建。2010年被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评为“AAA级旅游景区”。
薛阁塔:在亳州老城东南,是一座砖塔。直椎式八角开,共七层,高34.15米,周圆23.36米。塔座由八块青石奠基。塔一二层为仿木结构,每角砌砖为方柱,高3.5米。柱上仿高50公分。
江宁会馆:位于亳州市古泉路北侧,是南京药材商人为经商方便,清嘉庆12年(1807年)在圆觉寺的基础上集资改建而成。--网络
H. 安徽省亳州市被称为历史文化名城都有什么
风俗文化:
武术:亳州地处中原,武风昌盛。乡民多习武,特别是回民练武成风。亳州历史上武 人辈出,"五禽戏"、"晰扬掌"产生于亳州,"六合八法拳"由亳州人所创。
剪纸:亳州的旧时大户人家闺女出嫁,每件嫁妆都贴有色彩鲜艳、构图新颖的剪纸,亳州一些人家的室内和 许多单位的会议室,都饰以民间特色的剪纸。
高跷:亳州高跷是人踩在木棍上表演,通常是训练有素的团体。
鬼会:也叫大班会,是一种鬼戏,每逢正月十五乡间大班会演出。
三斗:亳州社会有很多消遣娱乐活动,如斗鸡、斗蟋蟀、斗鹌鹑、踢毽子、听书、听戏、养鸟、养花、下棋、搓麻将等,最有特色的是前三种,被称为"民间三乐"。
肘搁:是亳州民间舞蹈的一种,已有数百年历史。肘搁分"座子"和"架子"两部分。"座子"由体格强壮者担任,回族尚武,故多由回民担任。
地方戏:二夹弦剧种起源于河北,发展于山东菏泽,流传于苏、鲁、豫、皖四省边界地区,解放后在亳县受到重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梆剧,是亳州的特色剧种。近似豫剧,是亳州最受欢迎的一剧种。
华佗五禽戏:是以模仿动物动作和神态为主要内容的组合动功。"五"是一个约数,并非限于五种功式;"禽"指禽兽,古代泛指动物;"戏"在古代是指歌舞杂技之类的活动,在此指特殊的运动方式。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花戏楼、曹操运兵道、曹氏宗族墓群、万佛塔、尉迟寺遗址、南京巷钱庄、古井贡酒酿造遗址。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夹弦、五禽戏、老子传说、九酝春酒法。
省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华祖庵、天静宫、道德中宫、江宁会馆、庄子祠、汤王陵、陈抟庙、、薛阁塔、伍奢冢遗址、纪家塔、张乐行故居、捻军会盟旧址、新四军第四师司令部旧址、东岳庙、红城子遗址、明王台。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帮鼓舞、捻军歌谣。
著名人物
亳州著名人物有名扬四海的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一代圣哲庄子,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操,发明了"麻沸散"和"五禽戏"的神医华佗,都是亳州人。欧阳修、曾巩等文坛巨子也曾相继在亳州为官。
I. 安徽省亳州市的历史为多少年
亳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上古时,“亳”地属古豫州,成汤为诸侯时即居于此。“亳”当时写作“薄”。《汉书·地理志》有注云:“亳同薄”。《史记》载:“自契至成汤八迁,汤始居亳”。商曾几度迁都,人们将汤所都之地统称为“亳”,包括南亳(今河南商丘以南,安徽亳州以北),北亳(今山东曹县一带),西亳(今河南偃师一带)。现在的亳州,系南亳故城域。周代,此地称“焦”。秦统一中国,推行郡县制,在此置谯县,隶属砀郡。秦末陈胜、吴广于大泽乡起义后,由于一时难以取北面的彭城,便占据谯县。西汉,谯县隶属豫州刺史部所辖之沛郡。东汉时,沛郡改为沛国。建安末年,析沛国之一部置谯郡,曹操以谯郡一带为基地,不断在军事和经济上扩充自己的力量。曹操在谯郡等地实行屯田,大力开展“军屯”、“民屯”,促进了谯郡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实力的增长。魏文帝皇初二年(22l年),谯被封为“陪都”,与许昌、长安、洛阳、邺并称为五都。北魏正始四年(507年)置南兖州。北周大象元年(579年), 因南兖州地处古南亳近临,故“遥取古南亳之名以名州”,改南兖州为亳州,亳州之名,始见于此。 隋唐时期,几次更名,或亳州,或谯郡。明初,亳州降州为县,隶属颍州。弘治九年(1496年),亳县又升为州。清初,亳州隶属江南省凤阳府。康熙六年(1667年),江南省划为江苏、安徽两个布政使司。民国元年(1912年)亳州改为亳县。民国37年(1948年)8月成立亳州市,1949年2月市、县合并,恢复亳县建制,隶阜阳行政公署。1986年3月撤亳县建亳州市,其隶属关系和辖区不变。1998年2月归省直接管辖。2000年5月设立地级亳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