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历程
1927年11月至1928年3月,在中共赣西、赣南特委的领导下,赖经邦、李文林、博古等领导赣西南地区武装起义,开创了东固、桥头等革命根据地。1928年3月和6月,郭滴人、邓子恢、朱积垒、张鼎丞等领导闽西地区武装起义,创建了永定溪南革命根据地和地方工农武装。赣南、闽西的这些小块红色割据区域,奠定了中央苏区的基础。
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主力离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后,转战赣南、闽西地区,在上述根据地和地方工农武装的配合下,先后开辟了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
1930年1月,江西红军四个独立团合编为红军第六军。2月7日,中共赣西南特委、赣南特委和红四军、红五军、红六军军委共同组成以毛泽东为书记的前委,统一领导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赣西、赣南和湘赣边三特委合并为中共赣西南特委,刘士奇为书记。3月,赣西南苏维埃政府成立,曾山任主席,闽西苏维埃政府成立,邓子恢任主席。4月,闽西地区红军5个独立团合编为红军第十二军。6月,活动在赣西南、闽西地区的红军第四、第六(不久改称第三军)和第十二军合编为红军第一军团。8月,毛泽东和朱德领导的红一军团与彭德怀率领的红三军团在浏阳永和会师,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朱德任总司令,毛泽东任总政治委员。10月,毛泽东领导红一方面军挥师江西,攻克吉安重镇,建立了以曾山为主席的江西省苏维埃政府。
1931年1月,根据中共中央决定,中共苏区中央局成立,周恩来任书记。在周恩来未到任前,由项英、毛泽东先后代理书记。9月,中央苏区军民粉碎了国民党军第三次“围剿”后,使赣南、闽西两部分联成一片,根据地扩展到30多个县境,在24个县建立了县苏维埃政府。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毛泽东任主席,项英,张国焘任副主席;同时,组成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朱德任主席,王稼祥、彭德怀任副主席,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设在瑞金。至此,中央革命根据地正式形成,并统辖和领导全国苏维埃区域的斗争。
1931年12月14日,国民党军第二十六路军在赵博生、董振堂率领下,于江西宁都起义,加入中国工农红军,编为红一方面军第五军团。随后,红一方面军发展到拥有一、三、五、七、八、九军团,共十多万人。
『贰』 1.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新中国诞生,中国革命主要经历了那几个历史发展阶段
1.旧民主主义革命(五四前)
2.新民主主义革命(五四后)
3.社会主义革命(解放后)
具体参照:
http://sq.k12.com.cn/discuz/thread-172951-1-1.html
-----------------------------------
这个自己打点~
经济上:完善了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实现改革开放,打开国门;
国民生活水平整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计划在2020年达到全面小康;
政治上:建立了以无产阶级为领导的工农联合的民主政权;
宪法的制定;逐渐完善的法律法规;...
祥见(
http://www.sgnet.cc/gq60/2009-07/27/content_153253.htm
)
科教上;文体上;
很多了.
『叁』 红军发展史
中国工农红军是中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回简称“红军”。中答国人民解放军的前身。
1927年黄安县(今红安)农民政府大门两旁写对联出现的“红军”,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用“红军”一词称呼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1928年5月25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决定,全国各地工农革命军正式定名为红军。1930年后,又逐渐改称中国工农红军。在国共内战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不断发展壮大,先后组成了第一方面军(曾经称中央红军)、第四方面军、第二方面军和西北红军等红军部队,建立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和湘鄂西、鄂豫皖、琼崖、闽浙赣、湘鄂赣、湘赣、左右江、川陕、陕甘、湘鄂川黔等革命根据地,连续粉碎了国民革命军多次“围剿”和“清剿”。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根据中共中央同国民政府达成的协议,主力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在江西、福建、浙江、广东、湖南、湖北、河南、安徽8省13个地区坚持斗争的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
『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史
背景:工人阶级壮大,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思想解放运动。
过程:首先回要知道五四运动是新民主答主义革命的开端
经历了北伐战争(1924-1927年)、土地革命战争(1927-1937年)、抗日战争(1937-1945年)和全国解放战争(1945-1949年)四个历史阶段。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共同抗击侵略者,赢得了抗战胜利。但1945年,国民党发动内战,中国共产党经过三年解放战争,最终于1949年推翻了国民党政府。
结束:1956年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历史意义:(1)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2)结束了中国百年来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和连年战乱的局面,实现了国家的独立,人民当家作了主人。(3)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4)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打击了帝国主义,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5)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革命斗争。
『伍』 近代中国革命发生发展的历史原因
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这些矛盾的存在和激化,就不能不造成日益发展的革命运动,这就是中国革命的深刻的社会根源。
近代中国发生革命,且发生如此广泛而深刻的革命,从根本上说,并不是基于人们的主观愿望,而是近代中国社会基本矛盾的必然产物,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矛盾斗争及其尖锐化的结果。
(5)革命发展历史扩展阅读
由于封建王朝对内实行专制统治,对外采取闭关自守政策,逐步衰落下来。中国的闭关锁国政策不是自己改变的,而是资本殖民主义的铁舰洋炮轰开的。从1840年至1900年的60年间,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包括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在内的5次大规模战争。
5次侵华战争前后持续了10年,也就是说当时中国有六分之一的时间在挨打。战败的结果是被迫签订《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100多个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开放口岸、丧失主权。
中华民族经受了西方列强侵略的深重灾难和屈辱,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陆』 中国革命历程是什么
(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和旧民主主义革命
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华战争和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基本特点。中华民族面对的两大历史任务。
2.近代中国探索国家出路的斗争
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及其历史意义和教训。 维新运动及其历史意义与教训。
3.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反清革命活动和三民主义。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辛亥革命的经验与教训。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和国民革命
1.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转变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和中国工人阶级的壮大。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早期革命活动
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历史意义。中共二大提出的民主革命纲领。
3.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策略路线。中共三大制定的国共合作方针。国共合作与统一战线的形成。统一战线中争夺革命领导权的斗争。北伐战争的胜利发展与工农运动的高涨。共产党人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毛泽东的《中国
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毛泽东思想的萌芽。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历史经验与教训。
(三)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救亡运动
1.土地革命的开展和中国革命道路的新探索
国民党新军阀的独裁统治及其对内对外政策。中共“八七”会议和党领导的武装起义。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中共六大。井冈山等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古田会议决议。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毛泽东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作。农村革命根据地存在与发展的原因和条件。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三者的关系。中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反对本本主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提出。土地革命的深入开展。工农红军第四次反军事“围剿”的胜利。红军作战的基本方针和原则。
2.中国革命的危机与历史性转折
以教条主义为特征的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与危害。遵义会议,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红军长征的胜利及其历史意义。
3.抗日救亡运动
九一八事变。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华北事变。“一二·九”运动。中国共产党瓦窑堡会议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制定。毛泽东的《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西安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四)全民族抗日战争
1.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发动
七七事变。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及其特点。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的方针及其在中国的暴行。中国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中国共产党敌后战场的开辟。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毛泽东的《论持久战》。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
2.坚持团结抗战与反对分裂投降的斗争
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到来。日本侵华战争政策的变化及其影响。“皖南事变”。中国共产党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合同顽固派斗争的原则。
3.中国共产党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毛泽东的《〈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个主要法宝。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科学体系的构建,毛泽东思想得到系统总结和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
4.敌后军民克服抗日战争的严重困难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统一战线的形成。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政权建设。抗日根据地在抗日战争中的战略地位。整风运动,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中共中央《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5.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中共七大,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全党指导思想。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历史意义。
(五)全国解放战争
1.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际形势和国内时局。重庆谈判与政治协商会议。各派政治力量在建国问题上的较量。
2.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全面内战的爆发。中国共产党打败蒋介石的政治方针和军事原则。毛泽东关于一切发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论断。人民解放战争的战略防御与战略进攻。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解放区的土地改革。第二条战线的形成。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的破产。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壮大。毛泽东的《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科学概括。人民解放军战略决战的胜利。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方针和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途径。国民党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政权的覆灭。
3.中国革命的胜利
毛泽东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中国共产党关于新中国政权建设的基本构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中国人民革命胜利的基本原因、历史经验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