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关于大禹治水的故事
大禹在上古时期,带领百姓于天灾大自然做艰苦的斗争,终于战胜了大洪水,大禹从内他父亲那里总容结了治水的教训,采用了更加灵活的方式,疏通水流,这有就顺利地将洪水引入大海中,大禹治水过程及其艰苦和英勇,出现了三顾家门而不入的典故。
大禹治水一共花了13年的时间,正是在他的手下,咆哮的河水失去了往日的凶恶,驯驯服服地平缓地向东流去,昔日被水淹没的山陵露出了峥嵘,农田变成了米粮仓,人民又能筑室而居,过上幸福富足的生活。
后代人们感念他的功绩,为他修庙筑殿,尊他为“禹神”。
(1)蔺草发展历史扩展阅读:
大禹治水的历史意义
大禹治水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起重要作用。在治水过程中,大禹依靠艰苦奋斗、因势利导、科学治水、以人为本的理念,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取得了治水的成功。
由此形成以公而忘私、民族至上、民为邦本、科学创新等为内涵的大禹治水精神。大禹治水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和象征。
㈡ 中国席草之乡是哪里
国字号金名片:中国席草之乡(图文)---观美镇.
苍南档案馆
... 苍南席草主要种植于以观美镇为中心的山区、半山区乡镇,栽培历史悠久,至今己有300
多年。
㈢ “蔺草”读音是什么
读音是[lìn cǎo],蔺草,俗称石草、席草,草茎圆滑细长,粗细均匀,壁薄芯疏,软硬适度,纤维长,富有弹性,抗拉性好,色泽鲜艳,清香浓郁。是极佳的天然绿色植物纤维之一。
㈣ 榻榻米衣帽间的发展历程 榻榻米衣帽间的特殊用途
在我们很多的家庭当中,我们可以看到榻榻米的设计。因为榻榻米方便舒适,能够满足我们不同场合的需求,所以受到了很多年轻人的喜爱和认可。榻榻米大部分被设计在房间阳台,书房或者是大厅的地面,而也有一部分塔米在衣帽间。那么榻榻米衣帽间是怎么样的呢?它有哪些用途?下面跟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榻榻米衣帽间的用途吧。
榻榻米衣帽间的发展历程
榻榻米为日语音译,上古时期其生活方式称之为席居制、筵席制。榻榻米起源于中国,但榻榻米起源时间无可考证。迹象表明,尧舜以下皆是以席居(榻榻米)为主要生活方式。
两汉时期是席居(榻榻米)发展的巅峰。汉至唐400年间,凳子及高脚床盛行,榻榻米逐渐在中国衰落。盛唐时期传播至日韩等地。随时代变迁,席居也由筵(竹制)上铺席变化成日本现今的榻榻米,由日本传承发扬。西安皇室古墓里就有榻榻米。
现代榻榻米多为蔺草编织而成,一年四季都铺在地上供人坐或卧的一种家具。主要是木制(板式与实木)结构。
榻榻米衣帽间的特殊用途
榻榻米在日本人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早在16世纪末,日本社会就有按榻榻米分配、修建房子的做法。榻榻米在日本的家居文化中是如此的重要,以致榻榻米不仅是一个名词,一张榻榻米的面积是1.65平方米。在古代日本有的地方,一度房屋税的多少是由榻榻米的张数来决定的。
榻榻米的使用范围较广泛,不但可以用来作为装饰房间的一特殊风格的铺地材料。还可以按照中国人的习惯,作为床上用的健康床垫。也是练习柔道、击剑等体育项目的最佳道具。
榻榻米衣帽间的环境考虑
俗话说:世界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的。在决定做步入式衣帽间之前,房主应该分析一下它的外部环境是否适合做步入式更衣间,比如所处房间是否有马路,阳台是否是双层窗,阳台与房间之间是否有门等问题。
衣橱的形成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建筑本身分割出来的,一种是通过自己或设计师,重新分割空间划分出来的,其实后者在空间上并不需要大,够用就行。一些平时几乎不怎么穿的衣物,最好不要占用空间,整理后把它们都请出去,这是活动空间的最优化体现。
通过以上小编整理归纳的内容,大家了解了榻榻米衣帽间的用途。因为榻榻米软硬适中,冬暖夏凉,对儿童和老人都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尤其是适合在大都市里,生活工作紧张而忙碌的年轻人,可以很好的为他们解伐,所以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那通过以上内容,相信大家对榻榻米衣帽间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祝大家生活愉快。
㈤ 蔺草制品可以有哪些创新
现在来草多编来作作品自或参展、比赛,虽然现在市面上也有许多草编商品,但是只有极少部分是手工制作,现在市面上的草编商品几乎都是适用机器编成,像是包包、鞋子,大甲的草帽也渐渐不被人们注意。
现在,很多在过去农村社会常见的手工艺也都渐渐的消失,现在的小孩,只能从教科书上看到那些手工艺品的图片,没办法亲眼看到制作过程,也自然没办法体会农村生活的艰辛。
农村的简朴生活、幽静环境在现在都市中已经看不到了,唯一留下的只有书上一张张的照片,但是,藉著郑梅玉老师、黄娇老师、洪鸯女士等人的的草编作品,我们又可以重新看到过去的种种,重新瞧见渐渐消失的手工艺品,这也是我们挑”草编”这题目研究的目的之一,我们希望让台湾早期的手工艺品继续一代一代的传下去,这是台湾历史的见证,我们的宝贝,所以我们更应该要好好保存,并且让他发扬光大。
㈥ 席草的栽培历史
中国栽培利用灯心草历史悠久。唐代宁席即出朝鲜。日本的编席技术也由中国传内授。灯心草为容长日照植物,喜阴凉湿润气候,较耐寒。栽于浅水田中。用分枝繁殖。秧苗自移栽至收割约260天。还可作造纸原料,髓心可作枕芯、灯芯;可入药。蒲草为莎草科蒲草属草本。中国产于广东、广西。越南、斯里兰卡等国也有分布。莎草科中供编席的植物最多。除蒲草外,还有龙须草 、水毛花、萤蔺、藨草、荆三棱等。
观美镇被誉为“中国席草之乡”,是全球最重要的席草种植和加工基地之一,席草种植和初加工一直是当地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也是地方农业产业经济的支柱。
㈦ 草席的衡山草席
衡山草席
衡山草席已出口到美国、日本、泰国、韩国等16个国家,出口草席1100多万条,成为我国最大的草席出口基地之一。
衡山县种植加工草席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但由于席草品质差及拘于传统的手工加工方法,草席加工长期处于“小打小闹”。2000年,衡山县委、县政府把发展草席确定为全县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之一,重点扶持草席加工龙头企业“逢缘”进行品质改良和规模生产。
2001年,高价引进日本优质品种蔺草,这种席草与传统的宁波席草比,不仅抗虫抗病、色泽均匀、织出的草席柔软,而且产量高。衡山瞄准国际市场,制定了规范化无公害席草生产标准,指导农民种植。同时投资数百万元,添置高档自动编织机等生产设备100余台,开发出“逢缘”牌保健席、地毯席、沙发垫、工艺挂席等186个品种,品质和加工工艺均达到国际标准。产品具有良好的天然性、保健性和观赏性,不仅在国内大中城市畅销,而且走俏国际市场。
衡山采取公司加基地加农户模式,与农民签订席草供应、技术服务、干草保护价收购合同,全县有4个乡镇2.6万多户农民种植席草,种植面积由2001年的1万亩扩大到10万亩,种席草农民户均年增收。
店门镇桂花村有1560亩耕地,村里85%的农户从事席草加工,像这样的规模加工大户,全镇有100户以上。全镇21个村,几乎村村种席草,户户忙加工。衡山“绿色草席”让农民尝到甜头,带来强烈的“聚集效应”吸引周围贫困山区农民搬屋迁徙下山,能仁村有60%的村民从下山租房到自己建房从事席草种植加工而脱贫致富.全县种植10万亩席草还满足不了加工的需要,一些农民还跑到浙江、广西、四川、安徽等地高价收购席草。
㈧ 编织的历史
历史:
编织是人类最古老的手工艺之一。据《易经·系辞》记载,旧石器时代,人类即以植物韧皮编织成网罟(网状兜物),内盛石球,抛出以击伤动物。
在西安半坡、庙底沟、三里桥等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陶器上,印有“十”字纹、“人”字纹,清楚地显示出是由篾席印模上去的,有的还发现陶钵的底部粘附有篾席的残竹片。
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苇席,距今约有7000年历史。1958年,在浙江湖州钱山漾村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出土的竹编更为惊人,约有200 多件,其中大部分篾条经过刮磨加工。
这一时期的编织工艺也相当精巧,有“人”字形、“十”字形和菱形、梅花形等形式。器物的品种有篓、篮、箩、筐等。周代,以蒲草编织莞席已很普遍。
汉代以蔺草(又名马蔺、马兰草、灯心草)编织为席,产于三辅(今陕西中部)、河东(今山西夏县 )等地 。唐代,草席生产已很普遍,福建、广东的藤编、河北沧州的柳编、山西蒲州(今永济、河津等地)的麦秆编等都是著名的手工艺品。
其中广东藤编还有编织花卉、鱼虫、鸟禽图案的帘幕。
宋代,浙江东阳竹编的品种已有龙灯、花灯、走马灯、香篮、花篮等,能编织字画、图案,工艺精巧,在每平方寸(11平方厘米) 的面积内可编织120根篾条,有的还饰以金线。
至明清两代,浙江、江苏、湖南、四川、福建、广东等地的草编、藤编、竹编等生产有了发展,并在19世纪末开始出口。
(8)蔺草发展历史扩展阅读
编织工艺品艺术特点
艺术特色,也称“表现手法”。然而编织工艺品在原料、色彩、编织工艺等方面形成了天然、朴素、清新、简练的艺术特色。
在原料上,玉米皮、麦秸、柳条、麻等天然的浅黄、浅棕、乳白等色彩和质地,给人们以自然素质的美和淳朴的艺术享受。如山东柳编的筐、篮、篓、花盆套等,既呈现柳条典雅的浅棕色,工艺品批发市场又体现编织工艺简练,风格粗犷,富有天然野趣。
在工艺上,通过运用编织、缠扣、钉串等多种技法,编织成丰富多彩的花纹和造型。虽然麦秸、玉米皮、竹篾、柳条等原料色泽单一。
但由于编织工艺的多样化,采用疏密对比,经纬交叉、穿插掩压、粗细对比等手法,使之在编织平面上形成凹凸、起伏、隐现、虚实的浮雕般的艺术效果,增添了色彩层次,同时也显示了精巧的手工技艺。
在装饰方法上,工艺品加工还运用布贴、刺绣、蓝印花布、绒绣等工艺,使之更加多彩。在草编、玉米皮编的提篮上装饰刺绣、布贴、绒绣或彩色草编图案,在雅致中又显示高贵。
山东莱西的玉米皮缠扣提篮是以蓝印花布为面料,在深蓝色的衬托下,使得乳白色的玉米皮缠扣编织更显洁白,而且玲珑剔透 。在玉米皮编织的壁挂上 ,饰以灯芯绒的布贴图案,手法新颖。
㈨ 蔺草相关内容
可以用来插花
制作干花
蔺草(Iris ensata Thunb)也叫马莲,马蔺.马兰花,属鸢尾科(见《中国高专等植物图鉴》第五册属579页)。俗称台湾草,它来源于台湾省,它同中国东北的乌拉草及南美的巴拿马草齐名于世,被称为世界上的“三棵宝草”。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叶长)约30cm。叶宽6-7mm,花葶高20-30cm,花紫蓝色,自然分布极广,全国各地都有生长。马蔺草呈三角形,长而柔软,用它编的各种草制品,如草帽、手提包、床席等,细致光滑坚韧耐用,散热性强,深受用户的欢迎。
马莲是耐重盐碱植物,在含盐量7%的条件下和碳酸钠(Na2CO3)、碳酸钾(K2CO3),硫酸盐(Na2SO4)的高Ph值7.9-8.8之间重盐地生长的植株,比轻盐碱和无盐碱地生长植株矮20%左右,而地下根系却增加10%左右,其余如开花结实都正常。大量种植马莲对黄河流域的松散沙质土壤堤坝、公路工程被水冲刷水土流失能起到重要的坚固路坡、渠道、堤坝的固土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