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发展 > 鹰潭历史文化

鹰潭历史文化

发布时间:2021-02-14 05:52:19

1. 鹰潭是什么地方

鹰潭以驻地旧名鹰潭坊得名。其信江南岸龙头山下有一深潭,“急流漩其中、雄鹰舞其上”,故名鹰潭。
秦隶属九江郡余干县。唐永泰元年置贵溪县辖鹰潭,称鹰潭坊。唐以来属贵溪县地。明万历年间曾设神前司。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置鹰潭巡检司,同治三年(1864年)设鹰潭镇(一说为同治四年),属贵溪县。
1949年5月7日在鹰潭镇成立贵溪督察专员公署,9月15日建制撤销。1957年1月升为县级鹰潭镇。1958年复为贵溪县辖镇。1960年7月再次升为上饶专区直辖县级镇。1979年3月改镇为县级鹰潭市,属上饶地区。
1983年7月27日经国务院批准改为省辖市,原县级鹰潭市境置月湖区,上饶地区贵溪、余江2县来属。1996年贵溪撤县设市。
2003年底,总人口106.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0.2万人。2004年底,总人口107.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1.3万人。
截至2005年12月31日,鹰潭市辖1个市辖区、1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9个街道、20个镇、12个乡、1个民族乡。
1、难以忘怀的人间仙境——仙水岩。
2、绿色醉人的生态王国——天门山。
3、纵观龙虎的绝顶仙境——仙人城。
4、色彩斑斓的丹霞胜地——象鼻山。
5、举世无双的天下绝景——仙女岩。
6、引人入胜的江南小村——无蚊村。
7、古风古貌的千年古镇——上清古镇。上清古镇是一个道教文化非常浓郁的古镇。镇名的来历就出自道教。所谓“上清”就是道教最高尊神“三清”中“灵宝天尊”所居住的禹余天之上清仙境;唐武德八年开始设镇,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古镇群山环抱,依水而建,环境优美,文化丰富,名人荟萃,古风犹存。唐代高僧马祖道一曾建应天庙,发展了佛学禅宗一派;南宋儒理学家陆象山曾建象山书院,成为南宋四大书院之一;明朝宰相夏言的故里就在隔河相望的桂洲村;而几十代天师及其子孙更是在这里繁衍生息,掌管天下道教事务。镇内的长庆坊、留候家庙、天师府、上清宫、东岳宫、天源德药栈、天主教堂等名胜古迹仍历历在目。尤其是整条古街的民居、店铺、临河的吊脚楼、古码埠依然保持着明清建筑的遗风,并散发着浓浓的历史文化气息,记录着历史的繁荣与昌盛。游人在古镇吊脚楼内用膳品茶,凭水临风,便可真正领悟到孟浩然“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陶然意境。
8、五斗米道的发祥之地——正一观。鲁迅先生说的好:中国根底全在道教。而中国道教发祥地就在龙虎山麓的正一观原址。东汉中叶,第一代天师张道陵率弟子入云锦山肇基炼九天神丹,“丹成而龙虎见”,云锦山便由此而改名为“龙虎山”。第四代天师张盛回龙虎山,为祭祀祖天师而兴建起“祖天师庙”,每逢三元节,登坛传录,各地学道者纷至沓来,形成了“昼夜长明羽人国”的繁华景象。桑海沧田,“天师庙”也几经修葺,名称也多次更改,明嘉靖时改为“正一观”至今。现在的“正一观”,是在原址按宋代建筑风格重建,并吸收了明、清时的一些合理建制和艺术特点,整个建筑灰瓦白墙,古朴典雅,气势雄伟,仙骨傲然。
9、华夏唯一的仙家府地——天师府。天师府是历代天师生活起居和祀神的处所,占地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是一座王府式的道教建筑群,坐落于上清古镇中部,背靠西华山,南对琵琶峰,门临泸溪河,依山带水,气势恢宏。府内豫樟蔽目,鸟栖树顶,环境清幽,恰似仙境。作为道教领袖的私第园林,在中国绝无仅有。
10、中国道教的神仙都会——上清宫。上清宫是历代天石阐教演法、授录传度和历代高道修身养性之所,素有“道教总会”、“神仙所都”、“百神受职之所”的美誉,坐落于上清镇东首九龙聚会的风水宝地中,溪山环拱、仙灵都会。中国四大名著《水浒传》中108将就诞生于此,且由此演绎的故事,脍炙人口,妇蠕皆知。现在的上清宫,突出“俊逸、柔美、醇和”的特点,巍峨壮观,庄严肃穆。福地门、下马亭、灵星门、钟鼓楼、东隐院、伏魔殿、镇妖井重见天日,在现了当年香火缭绕、道乐悠扬的都会景象。现在,她正与正一观、兜率宫、天师府、东岳宫、留侯家庙形成众星拱月之势,使龙虎山“道教朝圣游”的内涵愈益丰厚。
11、四季飘香的生态花园——九曲洲。
12、别具特色的水利景区——白鹤湖。
13、世界领先的铜冶炼厂——工业游。
14、龙虎山
位于郊区,是4A级的旅游胜地,是道教的发源地,也是张天师炼丹的地方。

2. 谁能详细介绍一下江西省鹰潭市,谢谢

鹰潭
行政区域及地理环境

鹰潭市位于江西省的东北部,信江中下游,地处东经116°41’至117°30’,北纬27°35’至28°40’之间。东部、北部分别与上饶市的弋阳、铅山、万年、余干接壤,南面、西面分别与抚州市的金溪、资溪和东乡毗邻,东南一隅与福建省光泽县相连,史称"东连江浙,南控瓯闽,扼鄱水之咽喉,阻信州之门户"。

鹰潭市辖贵溪市、余江县、月湖区和龙虎山风景旅游区管委会,共44个乡镇和4个街道办事处。全市共有人口107.55万人,其中月湖区18.71万人,贵溪市53.41万人,余江县32.78万人,龙虎山风景旅游区2.65万人。全市人口中,男性占52%,女性占48%,居住城镇的人口占43. 34%,居住乡村的人口占56.66%;汉族人口占99.71%,少数民族占0.29%。少数民族有畲、回、蒙、满、侗、壮、苗等民族,以畲族人口最多,设有贵溪市樟坪畲族乡,是江西省三个畲族乡之一。

历史文化

鹰潭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早在公元前16~11世纪的商代中晚期已成中国陶瓷生产的一个重要基地(角山窟址群的发掘曾在中国考古界引起巨大凡响),秦至唐代一起由余汗县(今余干县)管辖(中间曾一度划入晋兴县管辖),唐代称鹰潭坊。唐末置贵溪县,鹰潭划为贵溪县辖地;明万历在鹰潭设巡检司,清乾隆定名鹰潭司,同治四年(1865)改名鹰潭镇,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1956年。1957年1月升格为县级镇,1958年4月又降格为贵溪县辖地;1960年7月再次升格为县级镇,1979年撤镇设市。1983年7月升格为省辖市,原县级鹰潭市区域改为市辖月湖区,同时辖贵溪县、余江县。1985年7月,被列为我国对外开放城市之一。国家计委在《2000年全国城市发展战略重点》中,又把鹰潭确立为“沿铁路干线重点发展城市之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古越崖墓悬棺已成千古之谜,至今无人能解,令人称奇。一代理学宗师宋朝著名思想家陆九渊在鹰潭创办了“象山书院”。明代宰相夏言和现代著名新闻先驱邹韬奋先生就诞生在这里。当代“木雕之王”全国著名私营企业家张果喜、“蛇王”舒普荣、“蚁王”杨思齐享誉中外。

这里灿烂的古文化饮誉海内外。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传》开篇重笔描绘的龙虎山位于市南20公里处,是道家发源地和道家创始人张道陵“天师世家”的世居之地,号称“中国道家第一山”。龙虎山以其道家祖庭、丹霞地貌、春秋战国大型崖墓群珠壁联合为特色,在全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独树一帜。龙虎山有99峰、24岩、108个自然景观。整个景区面积约200平方公里,包括上清宫、马祖岩、洪五湖、仙水岩和龙虎山六大景区。上清宫即嗣汉天师府,是历代天师行道、起居之所,为全国二十一座重点开放道观之一。相传在东汉顺帝年间(公元126—144年),张道陵来此炼丹成仙,开创道教,济世救人,迄今已有1800余年。仙水岩景区有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型崖墓群,是国家罕见的文物宝库,2001年度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虎山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构成的三绝:溯道教之源,揽漓江之胜,探崖墓之奇,已成为国内外游客向往的旅游胜地。

3. 鹰潭市的历史是什么

西周以前鹰潭属扬州之域,春秋为百越之地,战国先属越后属楚。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属九江郡。

汉高祖六年(前201年)境属余汗县域地。东汉献帝兴平元年(194年),属庐陵郡;建安十五年(210年)属鄱阳郡。

晋惠帝元康元年(291年),余汗县晋兴乡划出设晋兴县,辖今月湖区、贵溪市、余江县境地。怀帝永嘉七年(313年),晋兴县更名兴安县,不久即废,恢复余汗县晋兴乡。

南朝陈文帝天嘉年间(560~566年),余汗县晋兴乡划出设安仁县,属吴州。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废安仁县,恢复余汗县晋兴乡;余汗县更名余干县,属饶州。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余干县晋兴乡划出设长城县,属饶州;武德七年(624年),玉亭县并入长城县;武德八年(625年),撤长城县恢复余干县晋兴乡;永泰元年(765年),划弋阳县西境及余干县东北境设贵溪县,隶属信州,辖鹰潭坊(今月湖区);懿宗咸通年间(860-874年),余干晋兴乡更名兴安镇。

4. 鹰潭市的历史

鹰潭以驻地旧名鹰潭坊得名。其信江南岸龙头山,南接市区,北临信江。传说内园中的容 龙头山上有许多大樟树,而山麓下有一个深潭,许多老鹰经常在这一带盘旋飞舞。树影婆娑,潭水清幽,“涟漪旋其中,雄鹰舞其上”,成为一道绝美风景,众口相传,鹰潭由此得名。
秦隶属九江郡余干县。唐永泰元年置贵溪县辖鹰潭,称鹰潭坊。唐以来属贵溪县地。明万历年间曾设神前司。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置鹰潭巡检司,同治三年(1864年)设鹰潭镇(一说为同治四年),属贵溪县。
1949年5月7日在鹰潭镇成立贵溪督察专员公署,9月15日建制撤销。1957年1月升为县级鹰潭镇。1958年复为贵溪县辖镇。1960年7月再次升为上饶专区直辖县级镇。1979年3月改镇为县级鹰潭市,属上饶地区。
1983年7月27日经国务院批准改为省辖市,原县级鹰潭市境置月湖区,上饶地区贵溪、余江2县来属。1996年贵溪撤县设市。

5. 鹰潭地名来历

鹰潭是个自然地名,其来历历史上说法有三:一是在市民中曾有个传说专:信江边的龙头山属(即现在的人民公园)有许多大樟树,而山麓下有一个深潭,许多老鹰经常在这一带盘旋,“涟漪旋其中,雄鹰舞其上”而得名。说法二是在明朝万历年间,一位名叫刘命清的诗人曾作诗一首,诗名就叫“鹰潭”,诗中有“鹰眼寒潭碧,龟纹石彀青”。巧妙地将“鹰潭”地名藏于诗中,成为鹰潭地名的源头。说法三是与鹰潭市区的传统大姓桂姓有关。清光绪乙未年(1895)重修的《桂氏宗谱》记载,其始祖桂友凉16岁时,因宋、元兵乱,旧居贵溪井坑难以维持生计,时遇一异人,请其指点迷津,异人告之:“翔鹰冲汉表,养甲向潭栖”。将“鹰潭”地名藏于谶语之中,于是桂友凉毅然从井坑到鹰潭张氏家中入赘,成为桂氏在鹰潭的之祖,鹰潭地名源于此。

6. 鹰潭当地流传着什么历史传说

福生无量天尊!

7. 江西鹰潭有什么悠久的历史文化

千年的道教文化。

8. 鹰潭名字的来历

鹰潭是由“涟漪旋其中,雄鹰舞其上”而得市名。

鹰潭市境内沪昆高铁、鹰厦线回、浙赣线、皖赣线和沪昆答高速、济广高速及320国道、206国道在市区呈十字形交错;境内龙虎山是古典名著《水浒传》开篇所描绘的古今名山,以丹霞绝美、道宗绝圣、古越绝唱、阴阳绝妙享誉海内外,是世界自然遗产地、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

角山古陶窑文化、道文化、心学文化、鬼谷子文化、古越文化、红色文化在此交相辉映。同时,鹰潭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2018年9月,荣获“2018中欧绿色智慧城市奖”。

(8)鹰潭历史文化扩展阅读

鹰潭气候:鹰潭市辖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温和气候,雨量充沛,光线充足,无霜期长,四季分明,平均气温18°C,极端最低气温-9.3°C,极端最高气温41.0°C,相对湿度为76%,常年主导风向为东风、东北风。

年均降雨量为1750毫米,最大日降雨量为214.4毫米。无霜期长达262天。最低月均气温3.3℃,最高月均气温34.9℃。

平均气温年较差23.3℃,生长期年平均317天,无霜期年平均267天,最长达317天,最短为240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749.9小时,年平均降雨日数为187.7天。

9. 鹰潭古代叫什么

这个是每个鹰潭人来或者贵溪自人都应该了解的: 鹰潭以驻地旧名鹰潭坊得名。其信江南岸龙头山下有一深潭,“急流漩其中、雄鹰舞其上”,故名鹰潭。唐以来属贵溪县地。明万历年间曾设神前司。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置鹰潭巡检司,同治三年(1864年)设鹰潭镇,属贵溪县。1957年升县级鹰潭镇。1958年复为贵溪县辖镇。1960年再次升为上饶专区直辖县级镇。1979年改镇为县级鹰潭市,属上饶地区。 1983年升为地级鹰潭市,原县级鹰潭市境置月湖区,上饶地区贵溪、余江2县来属。1996年贵溪撤县设市。

10. 鹰潭如何得名

鹰潭是个自然地名,其来历历史上说法有三:一是在市民中曾有个传说:信江边的龙头山(即现在的人民公园)有许多大樟树,而山麓下有一个深潭,许多老鹰经常在这一带盘旋,“涟漪旋其中,雄鹰舞其上”而得名。说法二是在明朝万历年间,一位名叫刘命清的诗人曾作诗一首,诗名就叫“鹰潭”,诗中有“鹰眼寒潭碧,龟纹石彀青”。巧妙地将“鹰潭”地名藏于诗中,成为鹰潭地名的源头。说法三是与鹰潭市区的传统大姓桂姓有关。清光绪乙未年(1895)重修的《桂氏宗谱》记载,其始祖桂友凉16岁时,因宋、元兵乱,旧居贵溪井坑难以维持生计,时遇一异人,请其指点迷津,异人告之:“翔鹰冲汉表,养甲向潭栖”。将“鹰潭”地名藏于谶语之中,于是桂友凉毅然从井坑到鹰潭张氏家中入赘,成为桂氏在鹰潭的之祖,鹰潭地名源于此。

阅读全文

与鹰潭历史文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