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学校文化是怎样形成的
以下是整理的回答:
首先,要知道学校文化,就要先了解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它包括校园建内筑设容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
而学校文化包含于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其中个体,综上我们可以知道校园文化大部分在于文化之呈现,是校园对文化的不同表达方式,其中包括物质硬件和人文的精神文明
但由于学校是教育人、培养人的社区,学校共同成员在学校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包括学校最高目标、价值观、精神追溯、传统习惯、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在内的精神总和,由此形成了学校文化。但这其中还包含了学校专属的特色文化历史溯源,大到地区,小到个人。
由此可以从地区到个人追溯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到环境建设,最终达到个人成长(师生)
希望能帮到。
B. 一个学校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有何益处
可以从学校、学生、社会三个角度进行分析
C. 如何传承校园文化,提升文化品味
一、挖掘学校的优秀传统文化积淀
任何一个学校都有自身特有的文化积淀。说到优点,说到文化积淀,有人甚至悲观地认为没有,实际上,不是没有,而是没有发现、没有坚持、没有放大。借用一句歌词,他们缺少“一双慧眼”。从静态地看学校的文化生态,即文化景观中体现的深厚的文化底蕴。现在的大多数学校少则几十年,多则上百年的发展历史。但不少学校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不自觉地抛弃了祖宗留下的遗存,代之以现代化的高楼,得到了高楼,失去了“传统”和“文化”;我们也高兴地看到少数学校在“创星”的过程中,努力恢复历史遗存,找回失去的历史,找到祖宗留给后人的积淀。有两所学校记忆犹新,一所是盐城的一所学校,他们在创星的过程中,建起了现代化的高楼,填埋了原来穿过学校的小河。在专家模拟评星时,有专家明确指出,你说你们学校有六十年历史,但我们看到的是全新的学校。不妥。在高人指点下,他们新征土地,恢复了小河,重新插上了杨柳,于是,学校找回了历史,校园有了文化,有了历史,有了生命和灵动。另一所学校是苏州十中。从清代苏州织造府和皇家行宫花园,到现代的“行知楼”、“季康馆”、“孝通图书馆”无不体现学校的精神文化传承和发展,成为学生学习的好地方。有人评价他们是“最中国”的学校。从动态上看学校的生态文化,即学校的文化活动是否有充分的选择性、活动的多样性。不得不说前苏联的苏霍姆林斯基,他领导下的帕夫雷什中学,自己制定实施了“教学大纲”,全校600多名学生组成了120多个兴趣小组,学生不但自由组合,而且可以任意流动,直到学生被真正的爱好吸引才停下来。现在,中国的校园社团正在兴起,特别是文学社团。我想,我们以传统优秀文化为载体的古风类社团大有可为。当然,我们的学校和老师要勇于担当,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传播和发展工作。
二、恰当运用优秀传统文化环境陶冶学生
在中国古代,“文化”有“以文教化”之说。在西方,也有类似的说法。据考证,“culture”(文化)一词初期有“栽培、耕耘、种植”之义,后来引伸出对人的性情陶冶和品德教养之义。由此可见,作为学校文化,我们不能静态地看老祖宗为我们留下了什么,更要看到我们为文化的动态生成和发展做了什么,用流行的话说就是在“在场”或“场域”中我们应该做什么。从本文的角度说,就是恰当运用优秀传统文化环境陶冶学生。
梅贻琦曾说:“一地之有大学,犹一校之有教师也,学生以教师为表率,地方则以学府为表率,……(师生)所自然流露之一种风度,则始为学校环境以内少数人之所独有者,终将以一地方所共有,而成为一种风气;教化云者,教在学校环境以内,而化则达于学校环境以外。”他说得多好!他提醒我们要优化学校的文化环境,以优秀文化陶治和发展学生,以优秀的学生影响社会,落实学校的社会责任。
在海德格尔那里,“存在”有名词与动词之分。认为名词与动词的区分具有语法之外的意义,他认为“名词和动词代表着不同接近问题的态度和方式”,“名词的方式倾向于把事物固定下来,是用概念的定义做出规定,并因而总是指向一个存在者,而存在者只是一个被压瘪了的存在”,而“动词的方式,它总是以一种走向未来的行动去敞开一个总是发生着的过程,存在者如其所是的那样生动和丰富。”在一定视角上看,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种存在,应该有名词和动词的不同意蕴。从本文的视角看,用优秀传统文化环境陶冶学生更具有动词的倾向。所谓名校不只是校园硬件设施一流,它的校园文化环境潜移默化地发生作用的形式、内容、结果也是一流的。这启示我们,既要有现代化的办学条件,更要有促进学生发展的校园文化。这种文化要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必须以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基础,结合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体现我们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才能更好地实现教育的功能。
三、优秀的传统文化要内化为学生的素质
学校教育的结果、学校的文化品位最终体现在学生身上,体现在学生的发展上。学生是什么?从一定角度看,学生是传统与未来的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节点。因此,他既要继承优秀传统,又要面向未来,创新发展。从这个视角上看,优秀的传统文化不只是学生成长的外部环境,更要内化为学生的素质。
若干年前,哈佛大学校长伊利奥到南开大学参观,发现南开的学生仪态风度与他校所见不同,很不一般,很感兴趣,便问及个中原因。校长张伯苓领他到校门口的一面大镜子前,为他解读《镜箴》:“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暴,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听完,他恍然大悟,回国后专门介绍南开的做法。南开的《镜箴》大多数人都看得懂,大多数人也知道要这么做,但大多数学校却做不到。要问原因,大家心中清楚。
素养教育带来了新理念、新实践。我们期待“创新”、“个性”、“包容”,我们更期待优秀传统的延续和发扬光大。以南开当年的标准,看今天的许多学校,情况如何呢?以南开标准的第一个层次为例,现在,不少中学男生头发太长,有的发型怪异,个别学生从头发看,男女难分;至于女生,烫发者有,染发者也不少,还有的超短的头发比男生还酷;充满个性的服饰难说什么叫整齐;至于纽扣不扣的男女都有。总的说来,看到不少“中性化”的男生,也看到不少“中性化”的女生。难怪有些媒体直言:“中国男子缺少雄壮激素”。其实,这不只是雄性激素问题,其中有我们的文化传承问题。因为淡化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教化,滋长了种种浮躁的行为,让我们的莘莘学子在成大器的路上增加了不少障碍。我们常说,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个性;播种个性,收获成功。也有人说,细节铸就成功。其实,不管做什么事都是从小事开始的,先哲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关注学生发展的方方面面,学校有责任、教师有责任、家长有责任、学生自己也有责任。有责任就好办了,难的是现在有责任心的人少了。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应是学校、教师、家长以及学生自己长抓不懈的事,必须从小事入手,从注重细节开始,除此之外,是没有其它办法的。
我们认为,再好的名校也要发展,再薄弱的学校也有闪光点。在学校提升办学品位的问题上,我们要以继承和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抓手,充分挖掘学校的优秀传统文化积淀,恰当运用优秀传统文化环境陶冶学生,把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化为学生的素质。假以时日,我想,我们的学校会有文化的,我们的办学层次和品位会提高的。
D. 学校历史文化节的主题征集:例如问道历史;悠悠古今、汲汲吾心;历览风云、史策丹心等等之类的,急求啊!
穷“胸”极恶
E. 学校历史是制度文化吗
不是。
1、学校历史仅仅是制度(文化)的体现;
2、制度(文化)是制度的具体条文,和制定制度的理论依据。
例如,一所民办院校的历史反映国家教育制度的变迁。
F. 内容反映校园生活和宁波历史文化,规定课本剧,在已有的宁波历史文化素材上,补充校园文化内容
建议你多去找宁波的传说书典,借此补充!
G. 要写个文章,形容一个学校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很深的成语有哪些呢
人文荟萃、学养深厚、百年树人、人才辈出、为人师表、万世师表、治学严谨、学风浓厚、人杰地灵、甘为人梯、鸿篇巨制
H. 中国文化大学的学校历史
梁启超先生于民国十年(1921年)拟在天津办一大学,定名为中国文化学院,并约地理学者即文化大学创办人张其昀往任助教。此校后因经费无着,而未办成,但张其昀对此知遇之恩,铭记心头,以能继任遗志而报知遇,因而在学校草创时命名为中国文化学院,而有此意。
于1962年筹备之初,时任教育部长的张其昀决定先办研究所,校名曰中国文化研究所,下分十二个学门:三民主义、实业计划(甲)工学、(乙)农业、哲学(含教育)、文学、史学、政治、经济、法律、地学、家政及艺术。次年五月,大学部哲学、中国文学、东方语文(内分俄文、日文、韩文三组)、英文、法文、德文、史学、地学、新闻、美术、音乐、戏剧、体育、家政、建筑及都市设计等十五个学系成立,是一所综合大学。
增设大学部后创办人张其昀原定名远东大学,后因蒋中正先生认为“远东”为欧美之地理观点,建议改以“中国文化”为校名。文大前身为中国文化学院与中华学术院,1980年改制大学。
创办人
张其昀(1900年9月29日—1985年8月26日),著名中国地理学家,历史学家,为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开山大师,字晓峰,浙江宁波鄞县人。1923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毕业。任浙江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史地系主任,曾任国民党总裁办公室秘书组主任、中国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教育部部长、国民党中央评议员兼主席团主席、总统府资政等职。创办中国文化大学,中华学术院。
著有《本国地理》、《政治地理学》、《中华五千年史》等。 华冈学园的代表色是灰、黄两色,象征中国文化“辉煌”之意,并且蕴含张其昀“承东西之道统、集中外之精华”的办学理念。
I. 为了营造校园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增添人文气息,学校将组织开展以我看戏说为主题的影评活动
这个活动挺有意义的,主题是《我看戏说》,看字面意思应该是从国粹出发的观点活动,所以标语可以用:国粹精华,传遍天下等来宣扬,或是用90后的张扬也可以,比如:谁说90后不懂戏,看我如何戏说.
J. 南开大学的校园文化
校名 1904年8月,严修、张伯苓东渡日本考察教育,归国后,即将严氏家馆和王益孙家馆合并,招收新生,并于1904年10月17日正式成立中学。校舍在严宅偏院,规模狭小,当时校名初称“私立中学堂”,不久先后易名“敬业中学堂”、“私立第一中学堂”。此后得邑绅郑菊如捐城西南“南开洼”地10亩,几经周折,起建校舍。这片地位于天津城西南的开洼地带,向有“南开洼”之称,简称“南开”。“南开”地名由此而来。 经过这一番周折后,学校在此起建校舍。 1907年秋,由严宅迁入新校舍,学校因所在地名改称“南开中学堂”,后改称“私立南开学校”,这是学校称“南开”之始。
在南开大学的校门上镌刻着四个大字“南开大学”,金光闪闪、苍劲有力、飘逸挥洒。每一个南开人都知道,这是毛泽东主席题写的校名。这几个大字已经成为南开的重要标识。 校徽 为纪念南开系列学校百年校庆,2004年10月17日南开大学启用了新的校徽。
南开大学标志形象的基本元素由图形标志和字体标志两部分构成。其中,图形标志是其核心元素,在实际应用中也称为“校标”。
南开大学校标的核心图像为八角形,它既是南开大学校标的原始形态,也是其核心形态。八角星行由两个正方行叠加、结合而成,八个角皆为直角,分别指向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一是体现“方方正正做人”之意,二是体现南开人“面向四面八方,胸怀博大,广纳新知,锐意进取”之精神。
八角星行方圆互动,融合东西,体现了南开大学“智圆行方”的入世哲学、“追求卓越”的立世哲学和“允公允能”的济世哲学。
校标中的“南开”二字凝练厚重,而孤形排列的“NANKAI UNIVERSITY”简约明快,表征了南开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面向世界的东方学府,图标下部以“1919” 具体说明南开大学的创建时间。
由来
1917年9月22日,天津南运河决口。当日夜里,洪水涌进天津南开中学。10月,在张彭春亲自指挥下,全校迁入河北政法学校。为同其他学校学生区别开来,每名学生胸前都佩戴着一枚纸制的紫白色临时校徽。紫白是南开校色(紫色意取“紫气东来”),正是这枚紫白校徽,使学生们念念不忘自己是南开人。以后,每年的9月23日晚上,学校都要在饭厅里举行一次“水灾纪念会”。全体学生坐在饭桌前喝粥纪念,而且胸前都佩戴印有“南开”二字的紫白色卡片,同当年那个一样,只是下面加印了一行小字:“民国六年水灾纪念”。
变化
后南开大学校徽由盾徽改为圆形校徽,与新校徽不同之处在于底部的字样为南开大学的所在地天津的拼音“TIANJIN”。原“TIANJIN“标志又改为了"1919",标志着南开大学的建校时间,校徽颜色为南开校色青莲紫。 校训 允公允能日新月异
“允公允能,日新月异”是南开办学理念的凝结,治校传统的升华,体现了南开人特殊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品质,正如喻传鉴先生所说:“‘公,能’二字,为全校精神之所寄,先生之所施教,本此二字,学生之所努力,也本此二字。”南开大学的校训始创于1934年,在南开学校创办三十周年的校庆纪念会上,校长张伯苓先生正式宣布“公”和“能”为南开校训。
“允公允能”这种话语形式,语本《诗经·鲁颂·泮水》:“允文允武,昭假烈祖。”允,即文言语首助词。允公允能,意即既有公德,又有能力,德才兼备。张伯苓本意是,要使南开学生具有“爱国爱群之公德,与夫服务社会之能力”。“日新月异”,语本《礼记·大学》:“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即与时俱进,每天每月都有新的变化,形容进步迅速。
张伯苓先生指出:“允公是大公,而不是小公,小公只不过是本位主义而已,算不得什么公了。惟其允公,才能高瞻远瞩,正己教人,发扬集体的爱国思想,消灭自私的本位主义。”“允能者,是要作到最能,要建设现代化国家,要有现代化的科学才能,而南开学校的教育目的,就在于培养有现代化才能的学生,不仅要求具备现代化的理论才能,而且要具有实际工作的能力。”“所谓日新月异,不但每个人要能接受新事物,而且要成为新事物的创始者;不但要能赶上新时代,而且要能走在时代的前列。”
校训中文标准字体源自1962年4月吴玉如为张伯苓校长夫妇合葬墓碑撰写的碑文拓片,后加以标准化处理。 校歌 由来
为巩固团体精神,南开在五四运动前就创制了校歌,编校歌的动议,是1917年5月16日在东京南开同学会欢迎当时赴日本参加远东运动会的张伯苓老校长和南开运动员茶话会上,由留日南开学生张蓬仙提出的。
1918年末,张伯苓老校长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回校后,即请音乐教员孙润生审定一歌,为“于聚会之时,千人合唱,以期神会而铸就南开真精神”,曲子采用的是西方的圣诞之歌——《on Christmas Tree》。
歌词
渤海之滨 白河之津 巍巍我南开精神
汲汲駸駸 月异日新 发煌我前途无垠
美哉大仁 智勇真纯 以铸以陶 文质彬彬
渤海之滨 白河之津 巍巍我南开精神 南开镜箴,又称四十字镜箴、容止格言,是流传于南开体系的大中学校,仅次于“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他是由著名教育家、南开体系创建人张伯苓订立的。南开体系的各所学校在重要通道处都设有大镜子,提醒过往的师生随时注意仪容仪表,这些镜子上都镌刻有这段镜箴。镜箴要求南开学子拥有整洁合适、积极向上的仪容仪表以及平和、宽仁的处世态度,提醒学生注意修身养性,提高自身的道德情操。每逢开学时节,新生们都会被要求背诵镜箴,不忘张伯苓老校长的谆谆教诲。
原文
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
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
气象:勿傲、勿暴、勿怠。
颜色:宜和、宜静、宜庄。
来历
张伯苓信奉这样的理念:一衣不整,何以拯天下。所以为了培养学生的合适的着装习惯和文明行为,张伯苓特意在天津南开中学东楼中的过道左侧(一说校门入口处一侧)立一面一人高的大镜子,上面镌刻着张伯苓请严范孙书写的四十字:“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暴、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南开四十年校庆纪念特刊》)使学生出入校门有所儆戒,后得名“镜箴”,一直流传下来。 在南开主楼后广场上,悬挂着南开精神的象征——校钟。两边铜铸支架也呈钟型,支架上架一横梁,校钟悬挂其上。此钟体积巨大,重达3000多公斤,古香古色,给人一种沧桑感。每年新生入学,必到此钟处举行仪式。南开校钟静静地悬在主楼的后广场,学校每逢新生入学和毕业生离校都会鸣钟纪念。
当年的校钟系德国克虏伯工厂制造,原是为庆祝李鸿章寿辰而制作的纪念钟,铜钟钟面铸有整部《金刚经》,重达一万三千余斤。1904年,八国联军侵入天津,英军曾将该钟取走作日常用钟,八国联军向天津交还政权后,大钟移至海光寺,后海光寺赠与南开大学作为校钟。铜钟置于思源堂西侧,以4根弓形梁柱做支架,并悬挂于约2米高的台基之上。翻看南开旧时的照片,当时那口铜钟颇为壮观,是当时南开的一景。九一八事变1周年时,南开师生为铭记国耻,每日连敲校钟9响,次敲1响,再敲8响,用以象征南开人将铭记九一八国耻,钟声轰鸣,声震方圆数里。
1937年7月28日,日军进攻天津,而驻扎在海光寺的日军则将炮口直接对准八里台的南开大学。南开罹难,建筑被毁,图书设备遭到野蛮劫掠,而万斤大钟亦不知所终。战后学校多方查索校钟,张伯苓校长曾致函中国驻日代表团团长商震将军在日本几个掠夺物品集中地搜寻,但都杳无无音,校钟终难逃被毁的厄运。1997年7月,为铭记南开园被侵华日军炸毁60周年的惨痛历史,学校决定重铸校钟。新铸校钟是由南京金陵古艺术青铜研究所所长、南京静海寺警世钟设计者王钟泉设计,江苏冶金机械厂铸造的。大钟的钟槌与南京警世钟的钟槌共同出自一棵有着80年树龄的檀木,一南一北两棵钟槌堪称一对孪生姐妹。
新的南开校钟重达3000公斤,钟高1.937米,寓意要师生员工牢记1937年日军炸毁南开。钟的周边雕刻着60枚校徽图案,意寓60周年,钟的正面是“南开”两个大字。钟上文字由著名书法家康殷先生书写,左面是校歌,中间是校训。
南开大学校钟铭文:
河海泱泱,立学启庠;
英彦蔚起,山高水长;
翔宇负笈,邦国之光;
七七事变,倭寇似狂;
毁我校园,景钟云亡;
今兹重铸,宫生喤喤;
莘莘学子,济济堂堂;
允公允能,蹈励发扬;
日新月异,科教腾骧;
猗欤南开,宏业无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