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发展 > 香精发展历史

香精发展历史

发布时间:2021-02-14 00:12:25

① 香料的历史

公元前
3000
蒸馏法发明,但并不是我们今天提炼天然精油所用的蒸汽蒸馏法,.古埃及时使用油膏和树脂类作为介质
2300
古代中国人开始把茉莉花和莲花用为香料,同时也使用其他一些有香气的花朵和木质.麝香开始作为药用
1500
印度在宗教仪式中使用香料:以檀香,安息香和乳香制成熏香,晚香玉和水仙用于香料中
1400
中美洲印加,玛雅和阿芝塔克人使用熏香
1000
在远东香料开始被长期使用.印度灵猫和龙涎香开始用于香料
500
在中东,新约希伯来书中所载的涂香油礼中所使用的香料包括:格蓬,藏红花,赖百当,乳香,甘松香,没药和肉桂树脂
300
中国香料体系建立
150
古罗马帝国的人们极其广泛的使用香料和化妆品
146
古希腊的香料知识传递给罗马人
55
古罗马人将香料化妆品知识带到英格兰
50
埃及人穷奢极欲的使用香料
公元后110
罗马帝国罗马人已精熟于香料配制艺术
411
古罗马军团离开英国.香料技术在他们离开后没有多大发展
450
日本第一次以熏香的形式使用香料
476
第一罗马帝国在蛮族的进攻下湮灭,香料和香精的使用整体进入衰败期.芳香物质仅用于制作熏香或作为尸体防腐剂使用.
600
伊斯兰教兴起,穆斯林清真寺建造,其中一些使用包含麝香香料的灰浆.
632
在穆斯林征战开始:香料知识开始逐步传入欧洲.
750
格伯(Geber)的著作中出现有关芬香水制作的记载.
1000
波斯(今伊朗)的阿维森纳发明了蒸汽蒸馏法(并非是有效的水蒸气蒸馏浓缩法)蒸馏精油.
1100
香料开始在意大利和西班牙生产。欧州各国和东方都开始重新唤起对香料使用的兴趣。
1150
水冷浓缩法的发明在欧洲出现,阿拉伯名医雷西斯(Rhases)发现酒精.
1190
法兰西国王菲利普.奥古斯特(Phillipe Auguste)颁布法拉西香料宪章.
1200
"女用西普香水"(Eau de Chypre)由塞浦路斯传入欧洲.
1300
法国格拉斯(Grasse)香料制造业起步,酒精浓缩蒸馏法运用,在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期间(1558-1603) 香囊开始在国王和贵族之间流行。
1370
匈牙利皇后伊丽莎白得到一张以迷迭香为主要原料的香料配方,这个配方初始名为:”匈牙利皇后之水”(The Queen of Hungary's Wate)而后名为”匈牙利之水”,这个配方是所知的第一个以酒精为配料的香水.该配方被沿用500多年,并被认为是”女用古龙水”('Eau de Cologne'.)的前身.
1420
回旋型冷凝器被发明:有效的改进了蒸馏法的效力.
1450
法国的炼金术士巴兹尔.瓦伦丁(Basil Valentine)重新认识了酒精;含醇香水制造业诞生.
1500
开始用蒸馏法获得精油;精油制造业起步.
1550
法国香料被法兰西皇室极为广泛的使用;麝香和灵猫香几乎被用于所有的香水制造中.混合各种香料制造出了”花香”香型香水
1560
柑桔类精油的说法第一次出现
1589
香水在法国宫廷内的使用在亨利六世的统治时期(1589-1610)开始衰落.
1599
加布里埃尔.德伊奇斯(Gabrielle d'Estrees)因吸入”强烈的香气”而死亡.
1600
香料业开始使用香柠檬油
1608 "一种酸"(后来被命名为苯甲酸),在加热安息香胶时被获取.
1630
查理一世在英格兰和法国开始征收肥皂消费税;但是糟糕的个人卫生状况却促成了纨绔子弟和时尚绅士对香水穷奢极欲的使用.其中包括以灵猫香为配方的香水
1643
1643年法国香料宪章在路易斯十四的授权下重修.并规定一个学习了四年的学徒必须在完成了三年的跟班生涯后,才能获许选择与一位法国主调香师共事.
1690 意大利的”女用科隆水(又译为古龙水)”('Eau de Cologne')在米兰问世.发明者据说是吉恩-保罗,芬米尼斯,也有一种说法,是他将这个配方给了他的侄子,后定居在科隆小镇的吉恩-安东尼.法利拿.
1719
纽曼注意到,在百里香油的沉淀物中有一种晶状体并为它取名为:”百里香脑”,后来该物质被改名为”百里酚”
1730
法国香水在路易十五的统治下在宫廷中自由使用,散发香气的粉末,油,膏和盥洗制品成为时下流行品,法国和英国的调香师之间就调制出模仿花香的香水配方展开激烈的竞争.
1732
露华侬之家(House of Revillon )(法国)建造用于单纯陈列动物皮毛.
1750
英格兰开始在米奇汗姆系统栽种胡椒薄荷
1763
法国士兵在经过七年之战后回归故里,将,”女用古龙水”带到法国,含醇类香水开始在法国生根发芽.
1744
莱顿(Gaubius)从薄荷油分离出无色晶体(这种晶体后被命名为薄荷脑)
1780
雅德莉(Yardley)的”熏衣草”开始为人所知。
1782
斯奇利(Scheele)开始调查有关酯类的结构和组成.
1798
真空蒸馏和分馏蒸馏法问世
1800
法国使用”女用古龙水”的势头在拿破仑.波旁王朝进一步流行.
1801
罗纳应用化学协会成立
1803
墨特瑞斯(Mortres.)在苦杏仁中发现苯甲醛.
1808
拉瓦希和索秀尔确认了酒精(乙醇)的成分
1815
盖伊-卢萨克(Lussac.)确认了醚(乙醚)的成分.
1816 蒸馏胡椒薄荷油在美国开始商业化.布尔乔之(Bulcholtz)从熏干的香荚子兰中分离出香兰素.
1820
加顿(Garden)发现萘
1825
法拉第使用干馏蒸馏法对鲸油进行断链蒸馏,在所获得照明气中发现碳氢化合物(即后来的苯)
1826
韩奈尔(Hennel)合成酒精(乙醇)
1828
虎勒(Wohler)从氰酸氨中制备出尿素:这是第一个在在实验室中制备的有机化合物.但它并不是全合成的有机化合物.
1832
李比希(Liebig)和仲马(Dumas)确定了丙酮的分子式.李比希和虎勒确定了苯甲酸的成分.
1833
仲马(Dumas)开始研究精油的成分..
1834
仲马(Dumas)和派利高特(Peligot.)确定了甲醇的成分.
1835
罗比奎斯特使用乙醚第一次提炼出花的水溶萃取物.李伯格(Lieberg)确定了乙醇的分子式.
1836
伯斯洛特(Berthlot)和沃兹(Wertz.)确立了甘油的成分.
1839
皮瑞(Piria)发现水杨酸
1841
沃特(Walter)柏木中分离出柏木醇.格哈特(Gerhardt)和卡奥尔(Cahours)在黄春菊油中发现枯茗醛
1843
据说卡奥尔兹(Cahours)合成出甲基水杨酸酯
1845
国柏推翻了”生命力”学说,并完全人工合成了乙酸.在美国,霍夫曼在煤焦油和石油中发现苯.
1850
罗伯特之屋公司成立.第一批药用肥皂由W.S.皮斯(W.S. Piesse.)售卖.
1853
拉利芒德(Lallemand)将从百里香油中分离出的晶状体命名为百里香酚.
1855
坎尼扎罗(Cannizaro)人工合成了乙酸苄酯,尽管这个在未来的几年内都没有用于香料.
1856
虎勒(Wohler)从熏黑香豆中分离出香豆素. 米伦(Millon)使用挥发性溶剂从许多花中制备出萃取物.但是由于溶媒损耗率过大最终没有走上商业化路途.
1859
报道称卡里斯(Carius)制备出苯甲酸甲酯
1865
克库勒(Kekule)提出苯的分子式为环状结构.
1868
伯明安 格拉伯(Permin an Graebe)合成香豆素
1869
法第格(Fettig)和麦尔克(Mielk)合成洋茉莉醛
1870
第一次出现”减少过度出汗”的产品.
1871
杰克伯森从帕尔马玫瑰中分离出香叶醇.
1873
小鲁尔.勃兰特推出”浸膏”
1874
哈曼(Haarmann)和泰曼(Tiemann)从咖啡因中合成出香兰素.
1876
维斯曼(Wasserman)从丁香油中分离出丁香酚.莱兹伊兹斯基(Radzizewski)合成苯乙醇.
1877
布雷格(Brieger)在粪便中粪臭素
1878
香豆素和洋茉莉醛推出商业产品.
1880
克拉夫(Krafft)合成C12醛.(月桂醛)
1882
“皇家馥奇”(侯比甘)(译者注:一种香水)投放市场:第一个含有合成化合物的香水在市场上十分流行.皮.贝尔斯多夫公司成立(即后来1911年的”妮维亚护肤品”的所有者)
1883
克拉夫(Krafft)合成癸醛
1885
沃拉克(Wallach)合成甲位松油醇
1886
斯塔得(Staedel)合成苯乙酸.
1887
贝克曼(Becmann)和普莱斯勒(Pleissner)合成薄荷醇.
1888
保尔合成第一个麝香香气合成物”麝香保尔”(Musc Baur).斯克奥佛(Schnaufer)和霍普菲尔德(Hupfield)合成二甲苯麝香(也是由保尔合成的).伯伦特从柠檬巴毫油中分离出柠檬醛..约瑟夫.罗伯特研发出一个大规模的效果令人满意的水溶萃取法.第一个个人除臭剂(Mum)诞生.
1889
多吉合成香茅醇,松油醇产品商业化.
1890
'保尔麝香'和异丁香酚产品商业化.多吉从柠檬草油中分离出柠檬醛.同时从香茅油中分离出香茅醇和香茅醛.塞姆勒(Semmler)从香叶醇中制备出柠檬醛.
1891
芳樟醇和乙酸芳樟酯产品商业化.
1893
泰曼.阿登克鲁格(Tiemann and)从鸢尾根茎中分离出鸢尾酮并合成鸢尾烯.
1894
沃巴姆(Walbaum)确定了邻氨基苯甲酸甲酯存在于橙花油中.斯格林(Schering)合成乙基香兰素.
1896
从异丁香酚中合成出香兰素-这种合成方法之后一直使用了50余年.伯京(Perkin)合成大茴香醛.沃巴姆(Walbaum)在玫瑰油中发现苯乙醇.
1897
达伦兹(Darzens)合成水杨酸异戊酯.雷赛特(Reissert)合成吲哚.
1898
邻氨基苯甲酸甲酯并制备了几种乙酸酯类,后继的几种缩醛由克拉森(Claisn)菲斯可(Fischer)和豪法(Hoffa)合成
1899
海斯(Hesse)从茉莉花油中分离出3%的酮,他称之为茉莉酮;同时他也证明在茉莉花和橙花油中存在着吲哚.
1900
索登(Soden)和罗加恩(Rojahn)发现在苯乙醇中蕴涵丰富的玫瑰水. 沃巴姆(Walbaum)灵猫香中发现了0.1%的粪臭素.
1901
弗尼尔(Fournier)合成枯茗醛.莫尔鲁.安姆德.德朗(Mourearu anmd Delange)合成甲基庚炔羰酸.
1902
海斯(Hesse)和哲塞尔(Zeitschel)从橙花油中分离出橙花醇.第一批液体除臭剂投放市场.盖特福斯(. Gattefosse)实验把去萜(纯)熏衣草油作为冶疗用途。
1903
1903年哈曼(Haarmann)和雷莫(Reimer)分离出甲基紫罗兰酮的异构体.金.C.吉利特发明了第一把安全剃须刀.第一个喷雾式香水被授予专利.
1905
布莱斯.安德.霍伊伦合成丙位十一内酯(桃醛)
1906
羟基香茅醛产品商业化.沃巴姆(Walbaum)从天然麝香中分离出一种麝香香味的酮,并命名为麝香酮.
1907
克拉森(Claisn)和巴加德(Bagard)进一步制备乙缩醛类.其中一些是有气味的.
1909
布莱斯(Blaise)和克奇勒(Kochler)合成丙位十八内酯(椰子醛)
1910
雷内.莫里斯.盖特福斯(Rene Maurice Gattefosse)在一次实验室事故中发现勒了熏衣草油的药用价值.他开始使用去萜熏衣草.
1912
梅森(Masson)在赖百当油中发现苯乙酮.
1915
赛可(Sack)从灵猫香中分离出具有麝香香气的酮而后命名为灵猫酮.
1919
鲁兹卡(Ruzicka)和弗那瑟(Fornasir)从乙炔和甲基辛烯酮中合成芳樟醇.
1921
'香奈尔5号'登场
1923
鲁兹卡(Ruzicka)合成橙花叔醇和金合欢醇.
1926
鲁兹卡(Ruzicka)确定麝香酮和灵猫酮为大环酮. 鲁兹卡(Ruzicka)和他的同事公布了合成环十五酮的方法.克斯保恩(Kerschbaun),哈曼(haarman)和雷莫(Reimer)公布了合成黄葵内酯,一种大环酮的方法.
1927
一位波兰植物学家兹维特,,发明了色谱. 克斯保恩(Kerschbaun)在当归根油中发现了环十五内酯.大环内酯后被鲁兹卡(Ruzicka)和斯托(Stoll)命名为”环十五
内酯”
1929
克诺(Knorr)和维森伯恩(Weissenborn)合成兔耳草醛.
1934
鲁兹卡(Ruzicka)和辛兹(Schinz)合成壬二烯醛和壬二烯醇
1935
特雷夫(Treff)和窝尔那(Werner)合成茉莉酮.罗伯特公司第一次提出"褪色净油"说法.
1937
雷内.莫里斯.盖特福斯(Rene Maurice Gattefosse)写下香气冶疗法。邻氨基苯甲酸甲酯并制备了几种乙酸酯类.

② 香水历史发展

香水是香精的酒精溶液,再加适量定香剂等。具有芬芳浓郁的香气,主要作用是喷洒于衣襟、手帕及发际等部位,散发怡人的香气,是重要的化妆品之一。香水中香精用量较高,一般为15%~25%,乙醇浓度为75%~85%,加入5%水能使香气透发。酒精对香水、花露水等制品的影响很大,不能带有丝毫杂味。特别是香水,否则会使香气产生严重的破坏作用。所以香水用酒精必须要经过精制,其方法为:1、乙醇中加入0.02%~0.05%高锰酸钾,剧烈搅拌,同时通空气鼓泡,如有棕色的二氧化猛沉淀,静止过滤除去,再经蒸馏备用。2、每升乙醇中加入1~2 滴30%浓度的过氧化氢,在25~30摄氏度下储存几天。日乙醇中加入1%活性炭,每天搅拌几次,放置数日后,过滤备用。

历史发展

香水的英文“Perfume”源自于拉丁文“Parfumare”,意思是“穿透烟雾”。早在公元前1500年,埃及艳后克娄巴特拉七世就已经开始用15种不同气味的香水洗澡了。在她的时代,在公共场所不涂香水是违法的。但欧洲香水业的第一步实际上是从16世纪开始迈出的,那时的凯瑟琳·德梅迪茜从意大利来到巴黎,将要和法国国王结婚,凭借着自己的高贵身份,她把香水变成了巴黎城中的时髦物品,突然所有人都钟情于用洒香水的皮革来做手套。当时人们认为香水是格拉斯的最好,这个法国城市也因香水贸易而繁荣起来,并且适时的发展出了它的香水工业,成为了香水之都。17世纪,路易十四时代是法国香水与香料产业的巅峰期,这个时代的巴黎设施非常落后,没有上下水道的设施,人们也没有沐浴的习惯,而庭院的角落通常就是方便的场所,贵妇也用香水来掩盖身上的气味。到了18世纪,移居德国科隆的意大利人法理那,他所制造的“科隆之水”(古龙水)一时席卷了整个欧洲,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在拿破仑征战期间,香水不在被贵族垄断,一天用掉12公斤“法高纳尔”香水;古埃及君王用香水来浸泡自己的战船;路易十五将皇宫搞成香气四溢的“香水之宫”。这些都不足以表明香水的普及性,但这种消费将香水推向了它的反面。香水第一次真正造福全人类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因为战争的关系,女性人口高于男性人口,于是有了很大市场,随即而来的是生产技术的提高,更好更便宜的香水开始出现,娇兰、香奈尔、迪奥、圣罗兰这些设计师将香水引入时装界,奠定了香水今日的地位。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香料供应国和香水生产国联系中断,人们开始加大力度开发新原料,此时香水还不是普通的日用品,是特殊场合互赠的礼物。雅诗兰黛在1953年凭借惊人的直觉,作出了沐浴香油的双功能香水“朝露”,香水从此成为任何女士都能买到的日用品。进入20世纪80年代,香水突然由个人物品变成装点门面的必需品,不再是纯粹意义上的奢侈品,而更像一种带着名师标签的生活方式,香水设计师竭尽所能制造更新奇、更有大师特色的香水产品。20世纪90年代,香水已日臻成熟,各种风格层出不穷,人们不再狂热追求品牌,更看重的是个性文化的展示,是香水最繁荣的10年。

③ 法国香水的历史起源

当时的巴黎,空气中散发着阵阵腐臭,在路易十四死后摄政的奥尔良大公菲利浦的母亲在一封信中写道:“大街上臭气熏天,由于酷暑鱼肉腐烂,再加上成百上千的人在大街上随处撒尿,令人作呕。”
那时巴黎的空气中散发的恶臭还与腐败的尸体有关。18世纪的巴黎是一个拥有60多万人口的大都市,当时死者的遗体只是埋入土中,任其自然腐败。由于墓场与居民区和市场相邻,腐烂的尸体臭味,非常难闻。从1785年开始,巴黎当局花了两年时间才把以往9个世纪中积累的200万具遗骸转到巴黎南部的采石场深埋。
另一个臭源来自身体。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从1647年到1711年的64年间才洗过一次澡,这一惊人记录保留在路易十四的御医每天为他做的身体状况的详细笔记上。根据当时的常识,洗澡是一种医疗手段,如果没有医生的吩咐,就是巴黎上流社会的绅士、淑女也决不轻易洗澡。
当时的医学常识认为,体臭越强烈说明身体越健康。在这种“时尚”推动之下,我们今天看来雍容华贵的巴黎社交界,其实气味并没那么高雅。
尽管体臭是优异的标志,但毕竟难闻,于是用来与体臭抗衡的香水便应运而生。那时最受欢迎的是动物性香料,如龙涎香、麝香、麝猫香一类。
到18世纪中叶以后,动物性香料由于气味过于呛人而逐渐失去巴黎人的青睐,于是巴黎人的兴趣又转向了植物性香料,柠檬、桔子、玫瑰花等都可以制成香袋、香水。法国南部的里维埃拉沿海气候湿润,当地小镇格拉斯就成了用来制成香水的各种鲜花的栽培中心,直到今天,这里仍是制造香水的重要地区。
也是从18世纪中叶以后,巴黎人才认识到洗澡的重要性,那时巴黎已陆续建起了十几家公共浴室。洗澡加上洒香水使巴黎人摆脱了恼人的体臭。 提起法国香水,人们会自然地想到巴黎。其实,真正称得上法国香水摇篮的不是巴黎,而是位于法国南部一个不大的城市-格拉斯。法国香水的制造不仅起源于此,而且这里至今仍是巴黎各大香水厂的原料供应地。
格拉斯之所以能成为法国香水 的摇篮,主要取决于它优越的自然环境和它传统的手工业。
16世纪时,原籍意大利的卡特林娜·美迪厅女王向格拉斯介绍了一位意大利香水专家,并要求利用格拉斯优越的水土和气候条件,以及它的鲜花种植园,成为生产香精的基地。其实,西班牙和意大利流行带香味的手套,而格拉斯的传统手工业,使用橄榄油熟皮制成的手套气味显然不会太好。因此当地的不少熟皮匠人开始同时制造香精,在熟皮时使用香精,制成的香味手套,很受当时上层社会的欢迎。但谁也不会想到在阴暗简陋的工作间里和那些散发难闻的牲畜味的脏皮子打交道的臭皮匠,竟成了日后征服世界时尚圈的香水的发明者和早期制造者。当时对香水厂的香精提炼监督非常严格,稍有作弊行为,就以没收或罚款手段惩罚之。经过约10年的发展,格拉斯皮匠们开始逐渐摆脱那些制造手套的牛羊皮,而向上层社会追赶时髦的妇女身上转移,为女人制造一种迷人的味道,炉火纯青的香水提炼技术为格拉斯香水业征服世界做好了准备。 在法国南部有一条巍峨的阿尔卑斯山,它如一条从地中海腾起的巨龙,在法国南部与意大利交界处登陆,顺着边境线向北爬。格拉斯地区就在阿尔卑斯山与地中海之间形成了一个少至一、二公里,多至十几公里的过渡地段,这一带又被称为前阿尔卑斯山。从山上流下的大、小河溪,把山前切成一个个山谷,丰富的水、土资源既适合发展畜牧业,又适合发展农业和园艺业。特别是格拉斯,位于距地中海20公里的山麓上,海拔200-500米,冬季寒冷的西北风(法国人称密史脱拉风)对这里影响不大,基本上是冬无霜冻。而夏季从海上吹来的空气湿润宜人。由冲积而形成的土质十分肥沃,顺着阿尔卑斯山而下的充足的地下水,汇集于格拉斯,再加上山前充足的阳光,使格拉斯成为地理位置上的花草优生地带:再往南一十太热,而又缺水;再往北一点,地势的增高又会造成冬季的寒令。因此,格拉斯一带最适宜花的生长。这里的花单产虽不是最高的,而花的质量却是最佳的,走进格拉斯,香气袭人。格拉斯地区有仅滋养着本地土生土长的花,来自远方的外国香料植物也在格拉斯找到了乐土。冬季圣诞节后,来自澳洲的黄绒花(mimosa,含羞草类)将格拉斯及整个蓝色海岸染成金黄色;春季,染料木的黄花取代黄绒花;夏季,田中是紫色的熏衣草;5、6月份是玫瑰的季节,7-9月茉莉盛开。此外,还有晚香玉、柠檬、柑橘、老鹳草、薄荷、黄地仙、紫罗兰……由于格拉斯位处坡地,各个品种的花均找到了自己需要的海拔高度而各得其乐。每年在这个地区采集的花有700万由于格拉斯本地花价太高,多年来已靠进口花来作为制作香水的基础原料,比如,高质量的玫瑰花从保加利亚和土耳其、摩洛哥等国进口;茉莉花来埃及、意大利;苦橙和柠檬主要产地也是意大利;依兰来自热带的科摩罗和印度尼西亚;作为底音的珍贵原料霍广香多从印尼进口,檀香来自印度,橡树苔是南斯拉夫的特产,也是作底音的好原料,最受欢迎的中国原料是桉树和老鹳草。格拉斯出产的香精就地加工配制成品的并不多,往往加固定剂后运往巴黎。格拉斯实际是巴黎名牌香水制造商的原料供应地,巴黎各香水厂交格拉斯的香精封存在自己的库房中,再根据自己的秘密配方加工成各自牌子的香水,这些高品味的香水出口到世界各地,为法国带来了香水之国的美称。
17世纪的欧洲人就知道,最迷人的香水出自格拉斯。这个法国南部的小城是法国香水的摇篮,至今仍是法国香水的重要产地和原料供应地,风靡世界的夏奈尔5号香水就诞生于此。它也为法国赢得了“香水之国”的美誉。

④ 法国香水的历史

法国香水驰名世界,其中不乏价格惊人的上品。在法国,你大致可以凭着香水气味的雅俗判断一位先生或女士的身份。然而你可能不知道,香水的起源和恶臭有着密切关系。 伏尔泰在1756年曾写了一本名为《美化巴黎》的小册子,小册子中写道:“设在窄巷中的肮脏市场使人不敢驻足,到处散发着恶臭……街道昏暗、狭窄、丑陋不堪,似乎代表着一个最野蛮的时代。”
当时的巴黎,空气中散发着阵阵腐臭,在路易十四死后摄政的奥尔良大公菲利浦的母亲在一封信中写道:“大街上臭气熏天,由于酷暑鱼肉腐烂,再加上成百上千的人在大街上随处撒尿,令人作呕。”
那时巴黎的空气中散发的恶臭还与腐败的尸体有关。18世纪的巴黎是一个拥有60多万人口的大都市,当时死者的遗体只是埋入土中,任其自然腐败。由于墓场与居民区和市场相邻,腐烂的尸体臭味,非常难闻。从1785年开始,巴黎当局花了两年时间才把以往9个世纪中积累的200万具遗骸转到巴黎南部的采石场深埋。
另一个臭源来自身体。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从1647年到1711年的64年间才洗过一次澡,这一惊人记录保留在路易十四的御医每天为他做的身体状况的详细笔记上。根据当时的常识,洗澡是一种医疗手段,如果没有医生的吩咐,就是巴黎上流社会的绅士、淑女也决不轻易洗澡。
当时的医学常识认为,体臭越强烈说明身体越健康。在这种“时尚”推动之下,我们今天看来雍容华贵的巴黎社交界,其实气味并没那么高雅。
尽管体臭是优异的标志,但毕竟难闻,于是用来与体臭抗衡的香水便应运而生。那时最受欢迎的是动物性香料,如龙涎香、麝香、麝猫香一类。
到18世纪中叶以后,动物性香料由于气味过于呛人而逐渐失去巴黎人的青睐,于是巴黎人的兴趣又转向了植物性香料,柠檬、桔子、玫瑰花等都可以制成香袋、香水。法国南部的里维埃拉沿海气候湿润,当地小镇格拉斯就成了用来制成香水的各种鲜花的栽培中心,直到今天,这里仍是制造香水的重要地区。
也是从18世纪中叶以后,巴黎人才认识到洗澡的重要性,那时巴黎已陆续建起了十几家公共浴室。洗澡加上洒香水使巴黎人摆脱了恼人的体臭。

⑤ 合成香料的发展历史

合成香料工业来创始于源19世纪末。早期从天然产物中所含的芳香化合物,如冬青油中的柳酸甲酯、苦杏仁油中的苯甲醛、香荚兰豆中的香兰素和黑香豆中的香豆素等人工合成香料并实行工业化生产。稍后,紫罗兰酮和硝基麝香等的出现,也是合成香料发展中的重要里程碑。由于天然精油生产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加上有机化学工业的发展,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合成香料发展迅速,一些原来得自精油的萜类香料如芳樟醇、香叶醇、橙花醇、香茅醇、柠地醛等已先后用半合成法或全合成法投入生产,产量相当可观。此外,还有一系列在自然界未曾发现的新型香料如铃兰醛、新铃兰醛、五甲基三环异色满麝香等陆续出现。这类香料对新香型香精的调配有重要作用,目前常用的品种不少于2000种 。

⑥ 香料、香水、香囊,我国香文化的兴起与发展是怎样的

香料、香水、香囊,我国香文化的兴起与发展是怎样的?

中国具有历史悠久的香文化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香文化指的是有关于制作使用香料的文化与习俗,现如今人类已经在自然界发现了香料三千多种了。在屈原的《离骚》中就有用香草来比喻人良好品德的诗句,而在这时,也有人们已经开始佩戴和使用香囊了。关于香囊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是人们为了防止蚊虫叮咬制作香包来驱赶蚊虫;二是说是由行军打仗时传递军事机密的锦囊演变而来的。

⑦ 中国传统香文化的起源与发展,究竟都经历了哪些过程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长久的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色与风格,而香文化作为中华文化中的一支,在历史的长流中形成了它独有的特点和魅力。虽然在历史的记载中,香文化最开始的状态是香料,而香料在古代中国是非常稀少的,且大多数香料只生长在南方地区。但是由于其独特的作用,使其逐渐走进了大家的视野中。

中国香文化是在隋唐时期逐渐完善,在宋代和明清时期处于鼎盛,虽然后来由于战争而受到影响逐渐衰落,但是随着中华民族的崛起和国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香文化将再一次成为世界文化中的新秀。


香文化起源于古老的荆楚大地,随着社会的发展,香文化逐渐形成,人们也发现了香的多种用处

在大家的意识中,香一般只用于祭祀和驱除蚊虫,在每年过春节的时候,家里的老人在吃饭前总要给祖先上香,让祖先保佑来年家人的顺畅。其实在史料记载中,用香祭祀在新时期晚期就已经开始了,只是那个时候的人还没有意识到香的概念。

在距今有3000多年的殷商甲骨文上就有关于香的记载,甲骨上刻写着一个“紫(柴)”字,根据多方资料的综合研究,将这一字翻译为:手持燃木的祭礼。


香文化中不仅蕴含着香料还有器具。燃香和盛放香料的器具都是香文化中的一部分,在出土的文物中,香炉的数量虽然不多但是每一个都做工精巧,对于我们研究历史有着独特的意义。

香文化的发展不仅丰富了中华文化,还让我们对于传统的香料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随着现在的社会是科技的社会,但是必要的人文素养是每个人都必须要拥有的,文化代表了一个民族的由来和它的历史,而香文化在侧面见证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中华文化的进步。


结语

不管是从香文化的起源还是香文化的特点来看,香文化都是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它不仅对于我们了解当时人们的生活习惯有着直接的引导意义,还对于我国传统的美学研究有着借鉴意义。随着香文化的发展延伸出来了各种独特的物品,例如香包、香炉等,这些物品在现如今都继续流传着。

香文化的发源地荆楚大地至今都有香文化的影子,他们依旧遵循祖宗留下的习俗,在重大节日进行祭祀,在面见父母时沐浴,在过端午时在门上插茱萸,用粽叶包裹粽子,使食物有着香草独特的香味,这些习俗正是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⑧ 肉味香精的历史

香味是食品风味的重要指标,对食品质量具有重要影响。现代食品的加工过程会导致产版生食品香味权的香成分的损失,从而使加工食品的香味发生损失和减弱。为了弥补和改善食品的风味,提高食品质量,需要对加工食品损失的香成分进行弥补和增强,这就需要在加工食品中添加食用香精。食用香精对保障现代加工食品的风味质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食用香精所用的原料、辅料等均具有相应的国家标准。依法生产和使用的食用香精,对公众的健康是无害的。这和某些食品中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如三聚氰胺、苏丹红、瘦肉精、吊白块等具有本质区别。
肉味香精作为食用香精中的一类,并非中国的新发明。欧美发达国家很早就开始使用肉味香精。中国肉味香精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在火腿肠、方便面、鸡精、调味料等食品产业中已广泛应用。
中国2000年开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肉味香精专利,专利拥有者为北京工商大学。

⑨ 香文化的发展史

西汉骑兽人物博山炉春秋至汉魏:香文化的初步发展
人类使用天然香料的历史久远。从现有的史料可知,春秋战国时,中国对香料植物已经有了广泛的利用。由于地域所限,中土气候温凉,不太适宜香料植物的生长,所用香木香草的种类尚不如后世繁多。多用的有泽兰(非春兰)、蕙草(蕙兰)、椒(椒树)、桂(桂树)、萧(艾蒿)、郁(郁金)、芷(白芷)、茅(香茅)等。那时对香木香草的使用方法已非常丰富,已有熏烧(如蕙草、艾蒿),佩带(香囊、香花香草)、煮汤(泽兰),熬膏(兰膏)、入酒等方法。
《诗经》、 《尚书》、 《礼记》 、 《周礼》、 《左传》及《山海经》等典籍都有很多相关记述。

人们对香木香草不仅取之用之,而且歌之咏之,托之寓之。如屈原《离骚》中就有很多精彩的咏叹:“扈江离与辟燕兮,纫秋兰以为佩”;“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可佩”,“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椒专佞以慢稻兮,木杀又欲充夫佩帏”。

秦汉时,随着国家的统一,疆域的扩大,南方湿热地区出产的香料逐渐进入中土。随着“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活跃,东南亚、南亚及欧洲的许多香料也传入了中国。沉香、苏合香、鸡舌香等在汉代都已成为王公贵族的炉中佳品。道家思想在汉代的盛行以及佛教的传入,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这一时期香文化的发展。

西汉初期,在汉武帝之前,熏香就已在贵族阶层流行开来。长沙马王堆汉墓就出土了陶制的熏炉和熏烧的香草。

熏香在南方两广地区尤为盛行。汉代的熏炉甚至还传入了东南亚,在印尼苏门答腊就曾发现刻有西汉“初元四年”字样的陶炉。

“博山炉”在西汉至魏晋南北朝的七百年间一直广为流行。

伴随香炉的广泛使用,熏香风习更为普遍。向皇帝奏事的官员也要先薰香(烧香薰衣),奏事时还要口含“鸡舌香”(南洋出产的丁子香树的花蕾,用于香口)。

汉代还出现了能直接放在衣物中熏香的“熏笼”,以及能盖在被子里的“被中香炉”,即“熏球”。(由两个半球形的镂空的金属片扣在一起,中央悬挂一个杯形的容器,在容器内可以焚烧香品,即使把香球拿在手里摇摆晃动,容器内的香品也不会倾洒出来。)

熏炉(包括博山炉)、薰笼等香具也是汉代王墓中常见的随葬品。

香文化在汉代的快速发展,汉武帝有很大贡献。他在位期间大规模开边,通西域,统南越,开海路,在促进东西方交流的同时也便利了南部湿热地区及海外香料的传入。汉武帝本人有很精美的鎏金银制薰炉,或许他也喜爱薰香。

魏晋南北朝时,虽战乱不断,但香文化仍获得了较大发展。

薰香在上层社会更为普遍。同时,道教佛教兴盛,两家都提倡用香。

这一时期,人们对各种香料的作用和特点有了较深的研究,并广泛利用多种香料的配伍调合制造出特有的香气,出现了“香方”的概念。配方的种类丰富,并且出现了许多专用于治病的药香。

“香”的含义也发生了衍变,不再仅指“单一香料”,而是也常指“由多种香料依香方调和而成的香品”,也就是后来所称的“合香”。从单品香料演进到多种香料的复合使用,这是香品的一个重要发展。西汉骑兽人物博山炉

隋唐时期:香文化的成熟与完备

隋唐之前,虽然上层社会对香推崇备至,但很多适宜熏烧的香料特别是高级香料不产于内地,而是来自边疆或域外,所以可用的香料总量较少,即使对上层社会来说也是稀有之物,甚至级别稍低的官吏也难以享用,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香文化的发展。而唐代之后,局面就完全不同了。

随着唐王朝成为一个空前富强的大帝国,其对外贸易及国内贸易都空前繁荣起来。西域的大批香料通过横跨亚洲腹地的丝绸之路源源不断的运抵中国。虽然安史之乱后,北方的“陆上丝绸之路”被阻塞,但随着造船和航海技术的提高,唐中期以后,南方的“海上丝绸之路”开始兴盛起来,从而又有大量的香料经两广、福建进入北方。香料贸易的繁荣,使唐朝还出现了许多专门经营香材香料的商家。社会的富庶和香料总量的增长,为香文化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在唐代,大批文人、药师、医师及佛家、道家人士的参与,使人们对香的研究和利用进入了一个精细化、系统化的阶段。对各种香料的产地、性能、炮制、作用、配伍等都有了专门的研究,制作合香的配方更是层出不穷。

在这个时期,对香品的用途也有了完备细致的分类:会客用的香,卧室用的香,修炼用的香等等各不相同;佛家有佛家的香,道家有道家的香,不同的修炼法门又有不同的香……可以说在唐代已是专香专用了。

象前朝的帝王一样,唐代的许多皇帝,如高宗、玄宗、武后等都对香料十分钟爱,而且依仗国力之雄厚,在用香的品级和数量上都远远超过前代的帝王。皇帝经行之处,甚至以龙脑、郁金铺地。

佛教在唐代的兴盛也对香文化也是一个重要的推动。佛家的教理经书对香大加推崇,几乎在所有的佛事活动中都要用香。不仅敬佛供佛时要上香,而且在高僧登台说法之前也要焚香;在当时广为流行的浴佛法会上,要以上等香汤浴佛;在佛殿、法坛等场所还常要泼洒香水。唐代皇帝大多信佛,皇室佛事活动频繁,其用香数量之大便可想而知了。

在唐代的香具中,出现了大量的金器,银器,玉器,即使模仿前朝博山炉的样式,外观也更加华美。

熏球(汉代已经出现)、香斗等香具开始广泛使用。(熏球由两个半球形镂空金属片扣在一起,中央悬挂一杯形容器,容器内可以焚烧香品,即使摇摆晃动,香品也不会倾洒出来。香斗是带有长柄的小香炉,可以握在手上,清
掐丝珐琅香插主要用于供佛。)

在敦煌壁画里就常能见到香斗、博山炉等丰富多彩的唐代香具。

宋元明清:香文化的繁盛与普及

宋代之后,不仅佛家、道家、儒家提倡用香,而且香更成为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一个部分。在居室厅堂里有熏香,各式宴会庆典场和也要焚香助兴,而且还有专人负责焚香的事务;不仅有熏烧的香,还有各式各样精美的香囊香袋可以挂佩,制作点心、茶汤、墨锭等物品时也会调入香料;集市上有专门供香的店铺,人们不仅可以买香,还可以请人上门作香;富贵之家的妇人出行,常有丫鬟持香薰球陪伴左右;文人雅士不仅用香,还亲手制香,并呼朋唤友,鉴赏品评。

从宋代的史书到明清小说的描述都可看到,宋之后的香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已十分密切。

这一时期,合香的配方种类不断增加,制作工艺更加精良,而且在香品造型上也更加丰富多彩。除了香饼、香丸、线香等,还已广泛使用“印香”(也称“篆香”,用模具把调配好的香粉压成回环往复的图案或文字),既便于用香,又增添了很多情趣。在很多地方,印香还被用作计时的工具。

与“焚”香不同的“隔火熏香”的方法也较为流行:不直接点燃香品,而是先点燃一块木炭(或合制的炭团),把它大半埋入香灰中,再在炭上隔上一层传热的薄片(如云母片),最后在薄片上面放上香品(单一的香料或调制的香丸),如此慢慢“熏”烤,既可消除烟气,又能使香味散发更加舒缓。

到明朝时,线香已有广泛使用,并且形成了成熟的制作技术。各类典籍都有很多关于香的记载,周嘉胄所撰《香乘》尤为丰富。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也有很多关于薰香与香料的内容,例如:香附子,“煎汤浴风疹,可治风寒风湿”;“乳香、安息香、樟木并烧烟薰之,可治卒厥”;“沉香、蜜香、檀香、降真香、苏合香、安息香、樟脑、皂荚等并烧之可辟瘟疫”。

《本草纲目》还记载了制作线香的技术(挤压成条):用白芷、甘松、独活、丁香、藿香、角茴香、大黄、黄芩、柏木等为香末,加入榆皮面作糊和剂,可以做香“成条如线”。

香具方面,宋代最值得关注的自然是瓷器。宋代烧瓷技术高超,瓷窑遍及各地,瓷香具(主要是香炉)的产量甚大。在造型上或是模仿已有的铜器,或是另有创新。由于瓷炉比铜炉价格底,所以很适宜民间使用。宋代最著名的官、哥、定、汝、柴五大官窑都制作过大量的香炉。瓷炉虽然不能象铜炉那样精雕细琢,但宋代瓷炉却自成朴实简洁的风格,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在元明清时期,开始流行香炉、香盒、香瓶、烛台等搭配在一起的组合香具。到明朝宣德年间,宣宗帝曾亲自督办,差遣技艺高超的工匠,利用真腊(今柬埔寨)进贡的几万斤黄铜,另加入国库的大量金银珠宝一并精工冶炼,制造了一批盖世绝伦的铜制香炉,这就是成为后世传奇的“宣德炉”。“宣德炉”所具有的种种奇美特质,即使以现在的冶炼技术也难以复现。

对宋元明清的文人来说,香已成为生活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从苏轼出神入化的咏叹,到《红楼梦》丰富细致的描述,这一时期文艺作品对香的描写可谓俯仰皆是。

而且从苏轼、曾巩、黄庭坚、陈去非、邵康节、朱熹、丁渭等人写香的诗文中可以看出,香不仅渗入了文人的生活,而且已有相当高的品位。即使在日常生活中,香也不单单是芳香之物,而已成为怡情的,审美的,启迪性灵。化学香精是化妆品的主要原料之一的妙物。如苏轼的《和鲁直韵》
、 朱熹的《香界》。

现当代时期的香文化

古代的香,所用都是天然香料,而现当代以来,化学香精已成为制香的主要原料。

化学香精是化妆品的主要原料之一

由于化学工业的发展,在19世纪后半期,欧洲就已出现了人工合成香料(即化学香精)。这些化学香精不仅能大致地模拟出绝大多数香料的味道,而且原料(如石油、煤焦油等)易得,成本价格极其低廉,并能轻易的产生非常浓郁的香味。所以它很快就取代了天然香料,成为现代工业生产中的主要添香剂,在制香行业中同样如此。

较之天然香料,采用化学香精制作的香品价格低廉,自然是厂家愿制,商家愿卖,香客愿买。以至于现在我们在市场上能见到的绝大多数香品都是这类化学香精香。名为檀香、沉香,其实只是使用了有“檀香味”或“沉香味”的化学香精。

化学香精与天然香料相比,虽然香味相似,甚至香气更浓,但就香味品质及安神养生、启迪性灵的功能而言,两者却不可同日而语。很多天然香料被列为上品药材,而作为化学产品的合成香料虽初闻也芳香四溢,但多用却有害于健康。而且,即使单就气味而言,化学香精也只是接近而远远不能与天然香料相媲美。

化学香精类香品之所以能畅行开来,也是由于大多数香客只是把烧香作为祭祀的仪式。既然不闻香,不品香,只是烧香、看香,也就自然忽视香的用料、配方与品质,而只关注香品外形的美观或香味的浓艳了。

化学香精和化学加工技术的广泛使用也在实质上改变了现当代的制香工艺。虽有一些传统的方法和技术仍然得到了采用,但那只是一些外围的,形式上的保留,而香料的选择、炮制、配伍、火候等最核心的内容都被丢弃了。其后果之一就是制香工艺的中断与香谱配方的散失,以至现在真正精通传统制香技术的人少之又少。

虽然化学香精类的香品已是现在的主力军,但仍然可以见到以天然香料制作的香品,这也为那些喜欢品香的人们留下了一方空间。

现在的天然香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使用单一香料的“单品香”(或是基本保持香料的原态,如块状、条状或粉末状;或是制成线香、盘香等形状)。其质量虽优于化学香,但直接使用单一香料,其味道与养生之功能都得不到最好的发挥,而且许多香料,如檀香,其实并不适于单独使用,古人已十分清楚的讲到“檀香单焚,裸烧易气浮上造,久之使神不能安。”这种单一香品只是汉代之前原始的用香方法。汉唐之后主要使用的是“合香”(调和多种香料而成)。

第二类是调和多种香料制成的合香,形状上多为线香、盘香等。而传统合香的制造,不仅要有天然香料作原料,更要有合理的配方,严格的炮制方法和制作工艺。而现在市场上能见到的为数不多的天然香料的合香,据笔者所知,也大都是仅以天然香料为原料而已,而真正依古法制作的正宗合香,种类极少。

今日人们对香之内在品质的忽视,以及化学香精和化学加工技术的采用等因素,都使得制香的技术门槛大为降低,以至于现在的制香商家大大小小,星罗棋布,香品质量也参差不齐。货架上的香品名称越来越花哨,造型越来越丰富,包装越来越华美,而“金玉”之内却少有“香珍”。低劣者点燃后只有烧草的味道,抑或虽有浓郁的香味却俗不可耐。这些所谓的香,可以说是徒有香的形状而败坏香的美名。面对这些赝品,也难怪现在的人们不愿意品香赏香了。不知道东坡临此是否还能忘情赋诗?而神仙佛祖、祖辈先人们若真能闻到此种烟气,又会做何感想啊?

虽然现在的香与香文化还都逊于古代,但随着人们物质与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已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品香、用香,并对香的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有更多爱香、懂香的人开始致力于对传统香文化的继承与弘扬。伴随社会经济文化的进一步繁荣昌盛,中国香文化也必将焕发蓬勃的生机,在这个伟大的时代中,展露出美妙夺人的千年神韵。
近代香文化的发展状况晚清以来,连绵不断的战争和政局的长期不安以及西方社会思潮的传人,使中国的传统社会体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中国香文化也进入了一个较为艰难的发展时期。

品香用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奢侈品”,所以香文化的发展特别需要一个安定繁荣的“盛世”环境,而近现代社会的持续动荡,不仅极大地影响了香斗贸易和制香行业的发展,也使人们失去了熏香怡情的闲情逸致。

另一方面,近现代中国在科技、军事上全盘落后于西方世界、也引发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怀疑、开始广泛接受西方的现代文化思潮。而在民族危亡之际所开始的对传统文化的反思难免过于偏激,由此而来的矫枉过正的、运动式的批判,使得传统文化中的许多精华被混同于糟粕一并否定了,甚至像净心明志、修身养性这样的观念也被当作消极的态度受到了批判。在这种偏激的反思中,具有鲜明传统特征的香文化受到株连也是必然的事情。
同时,随着文人阶层在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上的嬗变,自魏晋以来长期支持推动着中国香文化发展的文人阶层的力量越来越衰弱。在这种情势下,早已融入厂书斋琴房和日常起居生活的香文化也渐行渐远,失去了安神养生、美化生活、陶冶性灵的内涵,而主要是作为祭祀仪式被保留在庙宇祭祀之中

⑩ 香料的发明在历史上有哪些记载

香料抄最早出现在古代的神殿里,最关心香料的不是化妆品制造商,而是祭司。今天,在教堂的礼拜仪式中,线香完好地体现了香料最初的功能。英文的“perfume
(香料)”由拉丁文的“per”和“fumus”构成,表示
“经由烟雾”,准确地描述了焚烧祭牲时冒出的烟雾夹带着香气扩散至敬神者。整日忙于寻找食物的古人坚信,对自己来说最宝贵、最基本的财产——被宰杀的动物——是献给神的绝佳礼物。作为除臭用品的香料被泼撒在动物
尸体上,用来掩盖尸体焚烧时散发出的恶臭。《圣经》中记载了诺亚在经历过
大洪水之后烧牲献祭的事情,“耶和华闻了那馨香之气”(《旧约创世纪,8:21»),上帝没有闻到尸体的气味,只闻到了香气。

阅读全文

与香精发展历史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