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简要说明网络的发展历史,并列举各个阶段的主要技术。
计算机的发展经过了四个重要的历史阶段:1.电子管时代
该阶段的计算机以电子管作为基本电子元件,称为“电子管时代”。电子管计算机的主存储器使用的是磁鼓,主要用于数值计算。但由于其体积大、耗电量多、价格贵,而且运行速度和可靠性都不高,使计算机的应用受到了很大限制。
2.晶体管时代
该阶段的计算机以晶体管作为基本电子元件,称为“晶体管时代”。晶体管计算机主存储元件使用磁芯为主,晶体管计算机不论是在运算速度和可靠性上都比电子管计算机先进。
3.集成电路时代
该阶段的计算机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SSI、MSI),称为“集成电路时代”。集成电路计算机所采用的主存储器为半导体存储器,系统采用微程序技术与虚拟存储技术,并开始使用多种高级语言和成熟的操作系统。由于其电路集成度高、功能增强、价格合理,使计算机在应用方面出现了质的飞跃。
4.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
该阶段的计算机以大规模的集成电路作为基本电子元件,称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出现,不仅提高了电子元件的集成度,还把电子计算机的运算控制器等部件集成在一块电路板上。这就使计算机向巨型机和微型机发展成为可能,而微型计算机的出现使计算机更为普及,并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为计算机的网络化创造了条件。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望采纳,谢谢!
B. 互联网发展的详细历程,从开始出现到2014年的大事记,请高手帮忙
Internet的最早起源于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DARPA(Defenc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的前身ARPAnet,该网于年投入使用。由此,ARPAnet成为现代计算机网络诞生的标志。
从六十年代起,由ARPA提供经费,联合计算机公司和大学共同研制而发展起来的ARPAnet网络。最初,ARPAnet主要是用于军事研究目的,它主要是基于这样的指导思想:网络必须经受得住故障的考验而维持正常的工作,一旦发生战争,当网络的某一部分因遭受攻击而失去工作能力时,网络的其他部分应能维持正常的通信工作。ARPAnet在技术上的另一个重大贡献是TCP/IP协议簇的开发和利用。作为Internet的早期骨干网,ARPAnet的试验并奠定了Internet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较好地解决了异种机网络互联的一系列理论和技术问题。
1983年,ARPAnet分裂为两部分,ARPAnet和纯军事用的MILNET。同时,局域网和广域网的产生和逢勃发展对Internet的进一步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ASF(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建立的NSFnet。NSF在全美国建立了按地区划分的计算机广域网并将这些地区网络和超级计算机中心互联起来。NFSnet于1990年6月彻底取代了ARPAnet而成为Internet的主干网。
NSFnet对Internet的最大贡献是使Internet向全社会开放,而不象以前的那样仅供计算机研究人员和政府机构使用。1990年9月,由Merit,IBM和MCI公司联合建立了一个非盈利的组织―先进网络科学公司ANS(Advanced Network &Science Inc.)。ANS的目的是建立一个全美范围的T3级主干网,它能以45Mbps的速率传送数据。到1991年底,NSFnet的全部主干网都与ANS提供的T3级主干网相联通。
Internet的第二次飞跃归功于Internet的商业化,商业机构一踏入Internet这一陌生世界,很快发现了它在通信、资料检索、客户服务等方面的巨大潜力。于是世界各地的无数企业纷纷涌入Internet,带来了Internet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飞跃。
3、Internet在我国的发展进程及现状
关于中国公用数据通信网 我国已建立了四大公用数据通信网,为我国Internet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1)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通信网(ChinaPAC)。该网于1993年9月开通,1996年底已覆盖全国县级以上城市和一部分发达地区的乡镇,与世界23个国家和地区的44个数据网互联。
(2)中国公用数字数据网(ChinaDDN)。该网于1994年开通,1996年底覆盖到3000个县级以上的城市和乡镇。我国的四大互联网的骨干大部分都是采用ChinaDDN。
(3)中国公用帧中继网(ChinaFRN)。该网已在我国的8大区的省会城市设立了节点,向社会提供高速数据和多媒体通信。
(4)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该网于1995年与Internet互联,物理节点覆盖30个省(市、自治区)的200多个城市,业务范围覆盖所有电话通达的地区。1998年7月,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骨干网二期工程开始启动。二期工程将八个大区间的主干带宽扩充至155M,并且将八个大区的节点路由器全部换成千兆位路由器。
2000年下半年,中国电信利用n*10Gbps DWDM和千兆位路由器技术,对ChinaNet进行了大规模扩容。目前,ChinaNet网络节点间的路由中继由155M提升到2.5Gbps,提速16倍,到2000年底ChinaNet国内总带宽已达800Gbps,到2001年3月份国际出口总带宽突破3Gbps。
关于中国Internet的发展阶段
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可以大略地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1986.6-1993.3是研究试验阶段(E-mail Only)
在此期间中国一些科研部门和高等院校开始研究Internet联网技术,并开展了科研课题和科技合作工作。这个阶段的网络应用仅限于小范围内的电子邮件服务,而且仅为少数高等院校、研究机构提供电子邮件服务。发展经历如下:
1986 : Dial up (Terminal)
1990 : X.25 (1989.11: CNPAC,1993.9: CHINAPAC)
1993.3 : Leased Line(DECnet) (Email Only)
第二阶段为1994.4至1996年,是起步阶段(Full Function Connection)
1994年4月,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工程进入互联网,实现和Internet的TCP/IP连接,从而开通了Internet全功能服务。从此中国被国际上正式承认为有互联网的国家。之后,ChinaNet、CERnet、CSTnet、ChinaGBnet等多个互联网络项目在全国范围相继启动,互联网开始进入公众生活,并在中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1996年底,中国互联网用户数已达20万,利用互联网开展的业务与应用逐步增多。
第三阶段从1997年至今,是快速增长阶段。
国内互联网用户数97年以后基本保持每半年翻一番的增长速度。增长到今天,上网用户已超过2000万。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01年6月30日,我国共有上网计算机约1002万台,其中专线上网计算机:163万台,拨号上网计算机:839万台,上网用户约2650万人,其中专线上网的用户人数为454万,拨号上网的用户人数为1793万,同时使用专线与拨号的用户人数为403万。除计算机外同时使用其它设备(移动终端、信息家电)上网的用户人数为107万。CN下注册的域名128362个,WWW站点242739个,国际出口带宽3257Mbps。
详情可参考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的《中国Internet发展大事记》。 中国目前有十家具有独立国际出入口线路的商用性互联网骨干单位,还有面向教育、科技、经贸等领域的非营利性互联网骨干单位。现在有600多家网络接入服务提供商(ISP),其中跨省经营的有200家左右。
在网络基础设施方面,近年来,中国先后启用了数个国际光缆系统。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有;中日、中韩、环球海底光缆系统、亚欧陆地光缆系统;正在建设的有:亚太2号海底光缆、中美海底光缆、亚欧海底光缆。1999年共有13条国内干线光缆投入使用或试运行。光缆总长100万公里。国内互联网骨干网络对原有信道全面扩容,中继电路以155M为主。随着密集波分复用(DWDM)技术广泛应用于光通信建设,互联网骨干网带宽可达2.5G-40G。
据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冷荣泉介绍,我国因特网骨干网从1996年至今已经历了3个阶段:1996年之前,多数采用64K至2M传输通道;1997年至1999年多为2M至115M的通道;2000年到2001年从115M跳到了2.5G;从2002年开始,将逐步进入10G时代。
2002年1月11日,中国电信上海―杭州10G IP over DWDM建成开通,该通道所构建的长途波分复用传输系统,采用了思科公司长途波分复用系统和系列高速互联网路由器。这一系统已被世界各地的大型电信运营商用于构建规模庞大、运行快速稳定的“IP+Optical”网络,并被证明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先进性。这条全国最宽的数据通信通道的开通,标志着我国因特网骨干传输网从2.5G步入10G时代,标志着中国电信数据传输能力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国电信的数据网已经成为真正的高速数据网络、海量带宽网。
关于中国十大互联网简况
目前我国有10家网络运营商(即十大互联网络单位),有200家左右有跨省经营资格的网络服务提供商(ISP)。十大互联网络单位分别是:
(1)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 (2)中国科技网(CSTNET)
(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 (4)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GBN)(已并入网通)
(5)中国联通互联网(UNINET) (6)中国网通公用互联网(CNCNET)
(7)中国移动互联网(CMNET) (8)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互联网(CIETNET)
(9)中国长城互联网(CGWNET) (10)中国卫星集团互联网(CSNET)
其中非营利单位有四家:中国科技网、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互联网和中国长城互联网。这十大互联网络单位都拥有独立的国际出口。调查显示,截止2001年9月30日,我国的国际出口带宽总和已达到5724M(见下图,未包括中国长城互联网的国际出口带宽数据),与CNNIC在2001年1月的互联网统计调查报告中公布的2799M相比,我国大陆在短短9个月的时间里,国际出口带宽增加了2925M,增幅为105%。其中,与美国相连的有4023M(占70.3%),与日本相连的有314M,与韩国相连的有251M,与中国香港相连的有749M,与中国澳门相连的有14M,还与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相连。另外,这十大互联网络单位与国家互联网交换中心(NAP)之间的连接带宽也达到3558M。我国十大互联网单位之间的相互连接带宽数,以及我国部分ISP与十大互联网单位之间的连接带宽数和国际出口带宽情况请参考中国互联网联接带宽Flash图。
4、互联网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互联网给全世界带来了非同寻常的机遇。人类经历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当前正在迈进信息社会。信息作为继材料、能源之后的又一重要战略资源,它的有效开发和充分利用,已经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和取得经济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素,它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
首先,网络缩短了时空的距离,大大加快了信息的传递.使得社会的各种资源得以共享。
其次,网络创造出了更多的机会,可以有效地提高传统产业的生产效率,有力地拉动消费需求,从而促进经济增长。推动生产力进步。
第三,网络也为各个层次的文化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互联网的确创造了一个奇迹,但在奇迹背后,存在着日益突出的问题,给人们提出了极大的挑战。比如,信息贫富差距开始扩大,财富分配出现不平等;网络的开放性和全球化,促进了人类知识的共享和经济的全球化。但也使得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成为非常严峻的问题;网络的竞争已成为国家间和企业间高技术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网络带来信息的全球性流通,也加剧了文化渗透,各国都在为捍卫自己的网络文化而努力。中国拥有悠久的文化,如何使得这种厚重的文化在网络上得以延伸,这个问题显得尤其突出。
5、Internet的发展特点与趋势
Internet发展经历了研究网、运行网和商业网3个阶段。至今,全世界没有人能够知道Internet的确切规模。Internet正以当初人们始料不及的惊人速度向前发展,今天的Internet已经从各个方面逐渐改变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人们可以随时从网上了解当天最新的天气信息、新闻动态和旅游信息,可看到当天的报纸和最新杂志,可以足不出户在家里炒股、网上购物、收发电子邮件,享受远程医疗和远程教育等等。
Internet的意义并不在于它的规模,而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全球性的信息基础设施。当今世界正向知识经济时代迈进,信息产业已经发展成为世界发达国家的新的支柱产业,成为推动世界经济高速发展的新的源动力,并且广泛渗透到各个领域,特别是近几年来国际互联网络及其应用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推动了各行各业的发展,并且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之一。Internet已经构成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雏形和未来信息社会的蓝图。纵观Internet的发展史,可以看出Internet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运营产业化
以Internet运营为产业的企业迅速崛起,从1995年5月开始,多年资助Internet研究开发的美国科学基金会(NSF)退出Internet,把NFSnet的经营权转交给美国3家最大的私营电信公司(即Sprint、MCI和ANS),这是Internet发展史上的重大转折。
2)应用商业化
随着Internet对商业应用的开放,它已成为一种十分出色的电子化商业媒介。众多公司、企业不仅把它作为市场销售和客户支持的重要手段,而且把它作为传真、快递及其他通信手段的廉价替代品,借以形成与全球客户保持联系和降低日常的运营成本。如:电子邮件、IP电话、网络传真、VPN和电子商务等等的日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便是最好例证。
3)互联全球化
Internet虽然已有三十来年的发展历史,但早期主要是限于美国国内的科研机构、政府机构和它的盟国范围内使用。现在不一样了,随着各国纷纷提出适合本国国情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已迅速形成了世界性的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热潮,各个国家都在以最快的速度接入Internet。
4)互联宽带化
随着网络基础的改善、用户接入方面新技术的采用、接入方式的多样化和运营商服务能力的提高,接入网速率慢形成的瓶颈问题将会得到进一步改善,上网速度将会更快,带宽瓶颈约束将会消除,互联必然宽带化,从而促进更多的应用在网上实现,并能满足用户多方面的网络需求。
5)多业务综合平台化、智能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将成为图像、话音和数据“三网合一”的多媒体业务综合平台,并与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电子公务、电子医务、电子教学等交叉融合。十到二十年内,互联网将超过报刊、广播和电视的影响力,逐渐形成“第四媒体”。
综上所述,随着电信、电视、计算机“三网融合”趋势的加强,未来的互联网将是一个真正的多网合一、多业务综合平台和智能化的平台,未来的互联网是移动+IP+广播多媒体的网络世界,它能融合现今所有的通信业务,并能推动新业务的迅猛发展,给整个信息技术产业带来一场革命。
C. 是谁发明(创造)了网络
互联网创始人试水博客 纪念互联网发明15年
互联网创始人Tim Berners-Lee在互联网发明15周年纪念日的时候开始推出了自己的博客专栏。据techtree.com网站报道,Berners-Lee是在1989年首次提出互联网的建议的。当时,他是位于日内瓦的欧洲核研究组织(CERN)的雇员。这个提议当时没有得到批准。然而,Berners-Lee努力研究这个计划,于1990年圣诞节的时候在CERN制作出了第一个网络浏览器。15年后,Berners-Lee在他第一篇发表的286个字的网络日志中写道,他对于互联网作为一种“出版媒体”迅速腾飞感到很奇怪。他指出,允许访问者提出自己的意见的在线日志--搏客和允许访问者修改其看到的网站内容的wikis是有区别的。而且,搏客和wikis将越来越受欢迎。Berners-Lee表示,搏客和wikis的流行使他感到他当时并没有想到人们需要一个创新的空间。他现在开设搏客专栏的理由就是找个机会使用搏客工具。如果说Berners-Lee所说的人们需要一个创新的空间在互联网上已经实现了的话, Google、雅虎、eBay和亚马逊的成功故事表明互联网上还能赚到钱。
-------------------------------------------------------------
互联网发明人获千年技术奖 奖金100万欧元
2004年04月16日 09:22 计算机世界网
计算机世界网消息 互联网的发明人、英国教授蒂姆·伯纳斯-李15日被芬兰技术基金会授予“千年技术奖”。这是芬兰技术基金会首次颁发该奖项。
今天,World WildWeb(万维网)的发明者TimBerners-Lee获得了100万欧元(123万美元)的奖励,这是他从自己一项让其他无数人变得富有的发明中获得的最大奖励。
Berners-Lee今年48岁,被芬兰科技奖励基金在芬兰城市Espoo举行的典礼上提名为世界最大科技奖项-千年科技奖的头名获得者。
Berners-Lee在1991年的时候发明了万维网,他的这项发明让世界从此易于获得信息,并引发了人们工作和交流方式的革命。
当无数的网络公司在20世界90年代后期争相上市的时候,这些公司的创建人也趁着互联网的投资泡沫成为了百万富翁。
Berners-Lee在他1999年的论文集“网上冲浪”中说道,他也曾考虑过创业,但计算以后他觉得这个计划过于冒险。后来,像Netscape和Microsoft这样的公司填补了市场的空隙。
大多数人可能都难以叫出这位互联网建筑师的名字,他错过了将其在技术方面的贡献及时套现的机会,而只是在MIT领着学术界的平均工资。
相反地,他一直致力于扩展互联网的应用,把它当作一种自由表达和全球合作的工具。目前他领导着一个叫做万维网联盟(WorldWildWeb Consortium, W3C)的非营利团体,目的是提高Web的功能。
D. 因特网的发展史
互 联 网 发 展 史
1、什么是Internet?
Internet是计算机交互网络的简称,又称网间网。它是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全世界上不同地理位置的功能相对独立的数以千万计的计算机系统互连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网络通信协议、网络操作系统等)实现网络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换的数据通信网。
2、Internet的起源和发展
Internet的最早起源于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DARPA(Defenc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的前身ARPAnet,该网于1969年投入使用。由此,ARPAnet成为现代计算机网络诞生的标志。
从六十年代起,由ARPA提供经费,联合计算机公司和大学共同研制而发展起来的ARPAnet网络。最初,ARPAnet主要是用于军事研究目的,它主要是基于这样的指导思想:网络必须经受得住故障的考验而维持正常的工作,一旦发生战争,当网络的某一部分因遭受攻击而失去工作能力时,网络的其他部分应能维持正常的通信工作。ARPAnet在技术上的另一个重大贡献是TCP/IP协议簇的开发和利用。作为Internet的早期骨干网,ARPAnet的试验并奠定了Internet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较好地解决了异种机网络互联的一系列理论和技术问题。
1983年,ARPAnet分裂为两部分,ARPAnet和纯军事用的MILNET。同时,局域网和广域网的产生和逢勃发展对Internet的进一步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ASF(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建立的NSFnet。NSF在全美国建立了按地区划分的计算机广域网并将这些地区网络和超级计算机中心互联起来。NFSnet于1990年6月彻底取代了ARPAnet而成为Internet的主干网。
NSFnet对Internet的最大贡献是使Internet向全社会开放,而不象以前的那样仅供计算机研究人员和政府机构使用。1990年9月,由Merit,IBM和MCI公司联合建立了一个非盈利的组织―先进网络科学公司ANS(Advanced Network &Science Inc.)。ANS的目的是建立一个全美范围的T3级主干网,它能以45Mbps的速率传送数据。到1991年底,NSFnet的全部主干网都与ANS提供的T3级主干网相联通。
Internet的第二次飞跃归功于Internet的商业化,商业机构一踏入Internet这一陌生世界,很快发现了它在通信、资料检索、客户服务等方面的巨大潜力。于是世界各地的无数企业纷纷涌入Internet,带来了Internet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飞跃。
3、Internet在我国的发展进程及现状
关于中国公用数据通信网 我国已建立了四大公用数据通信网,为我国Internet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1)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通信网(ChinaPAC)。该网于1993年9月开通,1996年底已覆盖全国县级以上城市和一部分发达地区的乡镇,与世界23个国家和地区的44个数据网互联。
(2)中国公用数字数据网(ChinaDDN)。该网于1994年开通,1996年底覆盖到3000个县级以上的城市和乡镇。我国的四大互联网的骨干大部分都是采用ChinaDDN。
(3)中国公用帧中继网(ChinaFRN)。该网已在我国的8大区的省会城市设立了节点,向社会提供高速数据和多媒体通信。
(4)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该网于1995年与Internet互联,物理节点覆盖30个省(市、自治区)的200多个城市,业务范围覆盖所有电话通达的地区。1998年7月,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骨干网二期工程开始启动。二期工程将八个大区间的主干带宽扩充至155M,并且将八个大区的节点路由器全部换成千兆位路由器。
2000年下半年,中国电信利用n*10Gbps DWDM和千兆位路由器技术,对ChinaNet进行了大规模扩容。目前,ChinaNet网络节点间的路由中继由155M提升到2.5Gbps,提速16倍,到2000年底ChinaNet国内总带宽已达800Gbps,到2001年3月份国际出口总带宽突破3Gbps。
关于中国Internet的发展阶段
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可以大略地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1986.6-1993.3是研究试验阶段(E-mail Only)
在此期间中国一些科研部门和高等院校开始研究Internet联网技术,并开展了科研课题和科技合作工作。这个阶段的网络应用仅限于小范围内的电子邮件服务,而且仅为少数高等院校、研究机构提供电子邮件服务。发展经历如下:
1986 : Dial up (Terminal)
1990 : X.25 (1989.11: CNPAC,1993.9: CHINAPAC)
1993.3 : Leased Line(DECnet) (Email Only)
第二阶段为1994.4至1996年,是起步阶段(Full Function Connection)
1994年4月,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工程进入互联网,实现和Internet的TCP/IP连接,从而开通了Internet全功能服务。从此中国被国际上正式承认为有互联网的国家。之后,ChinaNet、CERnet、CSTnet、ChinaGBnet等多个互联网络项目在全国范围相继启动,互联网开始进入公众生活,并在中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1996年底,中国互联网用户数已达20万,利用互联网开展的业务与应用逐步增多。
第三阶段从1997年至今,是快速增长阶段。
国内互联网用户数97年以后基本保持每半年翻一番的增长速度。增长到今天,上网用户已超过2000万。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01年6月30日,我国共有上网计算机约1002万台,其中专线上网计算机:163万台,拨号上网计算机:839万台,上网用户约2650万人,其中专线上网的用户人数为454万,拨号上网的用户人数为1793万,同时使用专线与拨号的用户人数为403万。除计算机外同时使用其它设备(移动终端、信息家电)上网的用户人数为107万。CN下注册的域名128362个,WWW站点242739个,国际出口带宽3257Mbps。
详情可参考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的《中国Internet发展大事记》。 中国目前有十家具有独立国际出入口线路的商用性互联网骨干单位,还有面向教育、科技、经贸等领域的非营利性互联网骨干单位。现在有600多家网络接入服务提供商(ISP),其中跨省经营的有200家左右。
在网络基础设施方面,近年来,中国先后启用了数个国际光缆系统。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有;中日、中韩、环球海底光缆系统、亚欧陆地光缆系统;正在建设的有:亚太2号海底光缆、中美海底光缆、亚欧海底光缆。1999年共有13条国内干线光缆投入使用或试运行。光缆总长100万公里。国内互联网骨干网络对原有信道全面扩容,中继电路以155M为主。随着密集波分复用(DWDM)技术广泛应用于光通信建设,互联网骨干网带宽可达2.5G-40G。
据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冷荣泉介绍,我国因特网骨干网从1996年至今已经历了3个阶段:1996年之前,多数采用64K至2M传输通道;1997年至1999年多为2M至115M的通道;2000年到2001年从115M跳到了2.5G;从2002年开始,将逐步进入10G时代。
2002年1月11日,中国电信上海―杭州10G IP over DWDM建成开通,该通道所构建的长途波分复用传输系统,采用了思科公司长途波分复用系统和系列高速互联网路由器。这一系统已被世界各地的大型电信运营商用于构建规模庞大、运行快速稳定的“IP+Optical”网络,并被证明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先进性。这条全国最宽的数据通信通道的开通,标志着我国因特网骨干传输网从2.5G步入10G时代,标志着中国电信数据传输能力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国电信的数据网已经成为真正的高速数据网络、海量带宽网。
关于中国十大互联网简况
目前我国有10家网络运营商(即十大互联网络单位),有200家左右有跨省经营资格的网络服务提供商(ISP)。十大互联网络单位分别是:
(1)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 (2)中国科技网(CSTNET)
(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 (4)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GBN)(已并入网通)
(5)中国联通互联网(UNINET) (6)中国网通公用互联网(CNCNET)
(7)中国移动互联网(CMNET) (8)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互联网(CIETNET)
(9)中国长城互联网(CGWNET) (10)中国卫星集团互联网(CSNET)
其中非营利单位有四家:中国科技网、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互联网和中国长城互联网。这十大互联网络单位都拥有独立的国际出口。调查显示,截止2001年9月30日,我国的国际出口带宽总和已达到5724M(见下图,未包括中国长城互联网的国际出口带宽数据),与CNNIC在2001年1月的互联网统计调查报告中公布的2799M相比,我国大陆在短短9个月的时间里,国际出口带宽增加了2925M,增幅为105%。其中,与美国相连的有4023M(占70.3%),与日本相连的有314M,与韩国相连的有251M,与中国香港相连的有749M,与中国澳门相连的有14M,还与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相连。另外,这十大互联网络单位与国家互联网交换中心(NAP)之间的连接带宽也达到3558M。我国十大互联网单位之间的相互连接带宽数,以及我国部分ISP与十大互联网单位之间的连接带宽数和国际出口带宽情况请参考中国互联网联接带宽Flash图。
4、互联网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互联网给全世界带来了非同寻常的机遇。人类经历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当前正在迈进信息社会。信息作为继材料、能源之后的又一重要战略资源,它的有效开发和充分利用,已经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和取得经济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素,它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
首先,网络缩短了时空的距离,大大加快了信息的传递.使得社会的各种资源得以共享。
其次,网络创造出了更多的机会,可以有效地提高传统产业的生产效率,有力地拉动消费需求,从而促进经济增长。推动生产力进步。
第三,网络也为各个层次的文化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互联网的确创造了一个奇迹,但在奇迹背后,存在着日益突出的问题,给人们提出了极大的挑战。比如,信息贫富差距开始扩大,财富分配出现不平等;网络的开放性和全球化,促进了人类知识的共享和经济的全球化。但也使得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成为非常严峻的问题;网络的竞争已成为国家间和企业间高技术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网络带来信息的全球性流通,也加剧了文化渗透,各国都在为捍卫自己的网络文化而努力。中国拥有悠久的文化,如何使得这种厚重的文化在网络上得以延伸,这个问题显得尤其突出。
5、Internet的发展特点与趋势
Internet发展经历了研究网、运行网和商业网3个阶段。至今,全世界没有人能够知道Internet的确切规模。Internet正以当初人们始料不及的惊人速度向前发展,今天的Internet已经从各个方面逐渐改变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人们可以随时从网上了解当天最新的天气信息、新闻动态和旅游信息,可看到当天的报纸和最新杂志,可以足不出户在家里炒股、网上购物、收发电子邮件,享受远程医疗和远程教育等等。
Internet的意义并不在于它的规模,而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全球性的信息基础设施。当今世界正向知识经济时代迈进,信息产业已经发展成为世界发达国家的新的支柱产业,成为推动世界经济高速发展的新的源动力,并且广泛渗透到各个领域,特别是近几年来国际互联网络及其应用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推动了各行各业的发展,并且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之一。Internet已经构成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雏形和未来信息社会的蓝图。纵观Internet的发展史,可以看出Internet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运营产业化
以Internet运营为产业的企业迅速崛起,从1995年5月开始,多年资助Internet研究开发的美国科学基金会(NSF)退出Internet,把NFSnet的经营权转交给美国3家最大的私营电信公司(即Sprint、MCI和ANS),这是Internet发展史上的重大转折。
2)应用商业化
随着Internet对商业应用的开放,它已成为一种十分出色的电子化商业媒介。众多公司、企业不仅把它作为市场销售和客户支持的重要手段,而且把它作为传真、快递及其他通信手段的廉价替代品,借以形成与全球客户保持联系和降低日常的运营成本。如:电子邮件、IP电话、网络传真、VPN和电子商务等等的日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便是最好例证。
3)互联全球化
Internet虽然已有三十来年的发展历史,但早期主要是限于美国国内的科研机构、政府机构和它的盟国范围内使用。现在不一样了,随着各国纷纷提出适合本国国情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已迅速形成了世界性的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热潮,各个国家都在以最快的速度接入Internet。
4)互联宽带化
随着网络基础的改善、用户接入方面新技术的采用、接入方式的多样化和运营商服务能力的提高,接入网速率慢形成的瓶颈问题将会得到进一步改善,上网速度将会更快,带宽瓶颈约束将会消除,互联必然宽带化,从而促进更多的应用在网上实现,并能满足用户多方面的网络需求。
5)多业务综合平台化、智能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将成为图像、话音和数据“三网合一”的多媒体业务综合平台,并与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电子公务、电子医务、电子教学等交叉融合。十到二十年内,互联网将超过报刊、广播和电视的影响力,逐渐形成“第四媒体”。
综上所述,随着电信、电视、计算机“三网融合”趋势的加强,未来的互联网将是一个真正的多网合一、多业务综合平台和智能化的平台,未来的互联网是移动+IP+广播多媒体的网络世界,它能融合现今所有的通信业务,并能推动新业务的迅猛发展,给整个信息技术产业带来一场革命。
E. 互联网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在大数据时代,人工智能相关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市场对于人工智能产品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因此不少科技公司都陆续开始在人工智能领域实施战略布局,由于人工智能人才相对比较短缺,所以人才的争夺也比较激烈。
未来人工智能的就业和发展前景都是非常值得期待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智能化是未来的重要趋势之一。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相关技术会陆续普及应用,在这个大背景下,智能化必然是发展趋势之一。人工智能相关技术将首先在互联网行业开始应用,然后陆续普及到其他行业。所以,从大的发展前景来看,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发展前景还是非常广阔的。
第二: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必然会带动人工智能的发展。互联网当前正在从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发展,产业互联网将综合应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相关技术来赋能广大传统行业,人工智能作为重要的技术之一,必然会在产业互联网发展的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就业岗位。
第三:人工智能技术将成为职场人的必备技能之一。随着智能体逐渐走进生产环境,未来职场人在工作过程中将会频繁的与大量的智能体进行交流和合作,这对于职场人提出了新的要求,就是需要掌握人工智能的相关技术。从这个角度来看,未来掌握人工智能技术将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相关技能的教育市场也会迎来巨大的发展机会。
F. 求juniper公司的发展历程~~
Juniper网络公司,作为全球领先的联网和安全性解决方案供应商,十余年来一直致力于实现网络商务模式的转型。Juniper网络公司的一系列联网解决方案为其全球超过100个国家的20000多个客户(其中包括全球顶尖的30家电信运营商和《财富》全球100强企业中的92家)提供所需的安全性和高性能来支持全球最大型、最复杂、要求最严格的关键网络。
现任CTO兼创始人Pradeep Sindhu于1996年创立Juniper网络公司。
1998年 Juniper第一款产品--M40发售。
1999年 Juniper在NASDAQ公开上市。
2002年 收购Unisphere网络公司,添加了E-系列边缘路由产品。
2003年 成立班加罗尔研发中心。
2003年 Juniper向业界发出创建Infranet的号召,并获得广泛响应。(Infranet是将互联网的覆盖范围与专网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完美相结合的公共网络。)
2004年 收购NetScreen科技公司,添加了系列网络安全产品,在SSL VPN市场取得了全球 领导地位。
2005年 收购Peribit科技公司、Kagoor网络公司、Redline网络公司,Acorn公司和 Funk软件公司。
2005年 Juniper为韩国户名电信服务供应商KT部署T-系列核心路由平台,这也是公司部署的第1000台T-系列核心路由器。
2006年 推出统一接入控制(UAC)解决方案和安全业务网关(SSG)产品。
2006年 被标准普尔(S&P)选入标准普尔500指数。
2006年 年收入达23亿美元。
2007年 在全球44个国家设有117个办事处,拥有员工超过5000人。
Juniper全球的领导地位
全球超过100个国家的20000多个大型客户:
《财富》100强中的92家
30大顶尖电信运营商
10大商业银行中的8家
美国50个州政府中的47个
100家纳斯达克上市公司
9000家全球合作伙伴
Juniper的客户
Juniper网络公司安全可靠的网络平台专门为依赖网络获得战略性收益的客户量身设计,比如电信运营商、企业、政府和科研教育机构。这些致力于创新的客户依靠Juniper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来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并且大幅提高了网络的安全、性能及经济效果,实现着他们各自的目标。
电信运营商:借助Juniper网络公司高级流量处理和自动供给技术,电信运营商可在高价值、高使用率的细分市场中获得成功。
企业:Juniper网络公司安全可靠的网络平台为网络密集型企业提升竞争力--对员工和商业伙伴开放网络并最小化安全风险。通过帮助企业了解用户是谁,并赋予相应的网络访问权限,帮助企业保护当前的动态网络。
政府:Juniper网络公司为政府部门提供同类最佳的网络及安全解决方案--提供极其可靠和稳定的软件以及符合业界标准的服务和支持。Juniper网络公司的网络和安全解决方案旨在抵御当前的威胁,同时不影响性能或可扩展性。
研究与教育机构:全球有成百上千个科研教育机构和高级科研网络都依赖Juniper网络公司的解决方案来支持其先进的科研和学术应用,即使在要求最严格的环境下仍能确保可预测、可扩展的性能,如基于IP的HDTV、数据挖掘、三维成像以及远程显微镜等。
Juniper的合作伙伴
Juniper网络公司致力于成为IP网络和安全领域的最佳合作伙伴,为渠道合作伙伴创造更多盈利机会,作为他们为客户提供价值的回报,并正在借助J-Partner计划把它变为现实。身为J-Partner的您都会得到Juniper 的奖励和回馈,此外通过专业化服务和获取认证等方式,您还可以接触到当前业界最广泛的路由与网络解决方案。
J-Partner代理商计划有助于把握新商机。我们提供给您高级安全解决方案、应用加速解决方案、企业联网解决方案、电信运营商基础设施等专业化服务,使您能够得到最适合贵公司商务模式的方式,灵活的与Juniper合作。J-Partner代理商计划有助于最大限度提升总财务机遇。我们除了通过专业化服务和增值定价来销售产品,还通过制定灵活的业务计划保护投资。
依靠J-Partner代理商计划,Juniper正在改变着平台供应商和渠道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
客户支持
Juniper提供一系列全面、灵活、业界领先的技术支持、专业服务以及培训课程,帮助客户及合作伙伴从其网络和安全性投资中获取最大的收益。
--------------------------------------------------------------------------------
Juniper--全球领先的联网及安全方案供应商
Juniper实现的通过单一IP网络提供安全可靠通信的这一创举,领先于行业步伐。以此为基础的高性能IP平台能够支持各种规模的服务和应用,针对不同类型用户的需求、服务以及应用的实际状况构建网络,并革命性地解决了希望从网络获取战略价值的客户的两难问题。
在每个涉入领域,Juniper的市场份额均位居前三甲,同时,也创造了很多个第一:第一个基于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SIC)的平台;第一个基于ASIC的防火墙;第一个入侵检测与防护(IDP)产品,以及最全面且最具远见的SSL VPN 产品。
Juniper的产品
Juniper网络公司以技术为本,致力于保持行业领导地位,保持着与合作伙伴的融洽关系,并开发出一系列安全可靠的平台产品,这其中包括了从小型办事处到全球最大型的IP骨干网站点的各类型解决方案。
网络基础设施平台
Juniper全面的IP基础设施产品系列涵盖了各种可靠的高性能路由平台,采用通用的产品架构,安装了经过验证的JUNOS模块化操作系统,确保提供可预测的高效IP基础设施,并能够大规模提供安全可靠的用户体验。
T-系列:作为核心路由平台可提供高可用性、可靠性和高扩展性,并可降低操作成本与资金支出。全新的TX Matrix解决方案为多基座基础设施的中央路由与交换核心元件,可同时整合多个T640平台,以便构建可支援数个Terabit的传输处理能力的核心解决方案。
M-系列:将业界最佳的IP/MPLS功能和无与伦比的可靠性、安全性及丰富的业务结合。这些多业务边缘路由平台可协助客户将多业务网络整合到单一的IP/MPLS基础设施,同时以诱人的新服务开发崭新的获利机会。
J-系列:在企业级路由器产品包中提供JUNOS模块化操作系统,可降低远程边缘网络的运营与设备成本。支持企业和可控的服务部署。
E-系列:是IP边缘及宽频服务路由平台, 可在边缘网络中提供有效的控制、传输及计费服务。
MX-系列:MX960以太网业务路由器是业界容量最大的运营商级以太网平台,提供最大可达960千兆位每秒(Gbps) 的交换和路由容量。作为第一款优化用于新兴以太网网络架构和服务的Juniper平台,MX960专门构建用于满足最苛刻的运营商网络。MX960有效支持高密度接口和大容量的交换吞吐量,适用于广泛的企业和住宅应用与服务,包括高速传输和VPN服务、下一代宽带多重播放服务以及大容量的互联网数据中心网络互连等。
业务部署系统(SDX-300):用于帮助电信运营商迅速创建并部署丰富的新型业务,提供可靠的个性化用户体验,并对其基础网络全面控制。SDX-300支持高度可扩展、高度灵活,集成业务创建、业务激活、用户管理、记帐功能的新型业务方案。
网络安全解决方案
Juniper提供适用于整个网络的市场领先的创新安全技术,从而降低由连接和提供关键网络服务和商业应用所带来的风险。Juniper的安全产品提供网络级和应用级防护,实现更智能,更实时的安全决策。内嵌灵活和可靠能力保证网络的高可用运营。
整合式防火墙/IPSec VPN:Juniper防火墙与IPSec VPN专用型安全装置可执行重要的安全防护功能。这些整合式安全装置结合了状态检验防火墙与深层检验技术, 以便全面保护应用层;而IPSec VPN功能则可在企业总部与远端使用者之间提供安全可靠的连接。
入侵防护:通过Juniper入侵检测与防护设备(IDP),网管人员可深入掌控应用层与网络层状况,并支援异常时间调查与修复, 以协助客户快速而自信地部署线上(inline)攻击防御架构。
SSL VPN: Juniper的SSL VPN产品可针对个别使用者与使用者族群,严密控制其应用软件与完整网络资源存取,让企业能够以经济有效的方式,为移动工作者、合作伙伴以及客户提供安全存取。
统一接入控制(UAC)解决方案:Juniper的统一接入控制解决方案,结合使用者身份、装置安全现况资讯,以及网络地点信息,可有效地控制每位使用者的网络存取。
AAA与802.1X:Juniper完整的AAA/RADIUS系列产品以及802.1X网络存取安全装置,适用于各种不同规模的网络,包括企业网络、电信运营商网络、有线或无线网络等等。
应用加速解决方案
Juniper应用加速平台可改善主从与网页式商业应用程序的效能, 让分散式企业的分公司、远端与移动工作者都能快速存取所需的应用服务,以提升工作效率。这些应用平台在现在的分散式企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让遍布全球各地的远端使用者能够以近似LAN的传输效能存取集中存放的应用程序。
广域网(WX/WXC)应用加速平台:WX与WXC广域网应用加速平台可将广域网资源做最佳的运用,以改善关键应用程序在广域网的传输效能,让分公司中的远端使用者都能顺利存取应用程序。
数据中心(DX)应用加速平台:Juniper DX负载平衡及应用加速平台可安置在资料中心的网页与应用服务器的前端,作为资料处理中心加速器使用,以减少应用服务器的例行性与重复性的管理作业,使其能够专心处理应用程序资料。DX平台将安全、加速、可用性、透视性与控管能力等多项重要功能整合到单一平台中,以减少网络服务器的数量, 并大幅简化资料中心的架构。
Juniper中国
2005年建立北京研发中心(无线5GT完全由北京研发中心的团队设计开发)。
2006年M320多业务路由在苏州投产。
2007年T640核心路由也在苏州投产。
近年来:
荣获2006年(第三界)中国IT渠道冠军调查评选的"网络安全产品最佳技术创新性奖"、"网络安全产品最佳产品可靠性奖"、"企业路由器最佳销售盈利性奖"和"企业路由器最佳政策延续性奖"四项大奖。
荣获中国IT服务用户满意度调查的"防火墙产品 服务满意金奖"。
荣获由《通信世界》主办的2006年中国通信经济年会中国十大IT助力电信企业。
荣获由《中国计算机报》主办的第七届中国信息安全大会"值得信赖品牌奖"。
TX Matrix路由矩阵荣获2005《计算机世界》"年度产品与解决方案高端路由器奖项"。
SSG 550和NetScreen 5GT产品组合荣获《网络世界》IPSec VPN横向公开评测"编辑选择奖"。
获奖理由:在评比中,我们综合考虑了性能、安全性、功能、管理以及价格等因素。通过测试发现,Juniper的产品组合是一个能够提供给用户从底层网络规划到应用层安全的全面解决方案。它也借此赢得了我们的最高评价,获得了《网络世界》编辑选择奖。
迄今为止,Juniper中国为中国电信重庆、浙江、江苏提供的E320宽带服务路由平台,已支持IPTV和更多的应用服务并开始发挥他们的作用;而在中国电信广东和上海,Juniper提供的T和M系列路由平台则为其核心IP网络的扩充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为中国移动服务的过程中,安全接入是Juniper成功解决的一个问题,这都要归功于Juniper的IC4000接入控制产品;Juniper产品的高性能还为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的发展作出了贡献:Juniper的CERNET2-T系列路由平台的接入,使得中国下一代科研和教育IPv6核心骨干网络高性能运转提供了可能。
希望你能看到。
G. 网络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
1.中国的国家信息化
中国没有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提法,代之的是国家信息化的构想。 中国的国家信息化是在国家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国防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国家实现现代化的进程。
国家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是:到2000年,初步形成一定规模和比较完整的国家信息化体系;到20l0年,将建立起健全的、具有相当规模的、先进的国家信息化体系。 国家信息化体系由下列六个要素组成,即信息资源、国家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与产业、信息化人才、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
可以看出,我国的信息化与外国的信息高速公路和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有所不同。我国强调信息化体系六个要素之间的紧密关系,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放在核心地位。近年来,中国信息产业发展速度超过了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八五期间、电子工业年平均递增30%,电信业平均递增40%以上。中国通信网基本上实现了数字化和程控化。全国己经初步建成以光缆为主,以数字微波和卫星通信为辅,多种手段并用的网络。
l993年底国家有关部门决定兴建“金桥”、“金卡”、“金关”工程,简称“三金”工程。“金桥”工程是以卫星综合数字网为基础,以光纤、微波、无线移动等方式,形成空地一体的网络结构,是一个连接国务院、各部委专用网,与各省市、大中型企业以及国家重点工程联结的国家公用经济信息通信网,可传输数据、话音、图像等,以电子邮件、电子数据交换(EDI)为信息交换平台,为各类信息的流通提供物理通道。目前,金桥工程己在北京、天津、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上海等全国24个中心城市利用卫星通信建立了一个以VSAT技术为主体,己光纤为辅的卫星综合信息网络。
“金卡”,工程即电子货币工程。它的目标是用10年多的时间,在3亿城市人口推广普及金融交易卡、信用卡。“金关”工程是用EDI实现国际贸易信息化,进一步与国际贸易接轨。
目前,全国部(委、办)建立了信息中心114个,50%建立了计算机网络,其中15%建立了覆盖了全国的计算机网络;省(市、区)建立了信息中心32个,40%建立网络,其中l0%建立了覆盖全省(市、区)的计算机网络;1000家大型国有企业建立了自己的信息中心,50%建立了企业计算机网络。这些网络与公用网的连接的比率低于l0%。从INTEIWET在国内的发展来看,截止到1999年6月,我国四个互联网间实现互联。其中,用户人户超过400万人,接入单位1600多家,连入计算机超过15万台,在CN下注册的三级域名达12643个。预见到2000年,我国计算机的装机量将超过l000万台,其中30%将接入各类计算机网络,并以公用计算机网络为主。同时,随着高速互联网络交换中心和区域交换中心的建立,更将大大促进互联网络的信息共享。 到20l0年,我国的计算机网络将超过l0万个,30%的家庭能获得网络服务,多种信息媒体融合的网络将会得到明显的进展。
2.中国公用数据网
近年来,中国的公用数据通信网建设速度很快。电信部门建立了CHINAPAC,CHINADDN,CHIANFRN等数字通信网络,形成了我国的公用数据通信网。
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ChinaPAC)
l993年9月开通,l996年底已经覆盖全国县以上城市和一部分发达地区的乡镇,与世界23个国家和地区的44个数据网互联。
(1)网络状况
分组交换网是邮电部门建设和发展最早的基础数据通信网络。分组交换网以CITTX.25建议为基础,可以满足不同速率、不同型号终端与计算机、计算机与计算机间以及计算机局域网之间的通信。分组交换网是一种基础的数据通信网络,在其网络平台上可以构架各种增值业务,如:电子信箱、电子数据交换、传真存储转发等。
CHINAPAC由国家骨干网和各省(市、区)的省内网组成。目前骨干网之间覆盖所有省会城市,省内网覆盖到有业务要求的所有城市和发达乡镇。通过和电话网的互连,CHINAPAC可以覆盖到电话网通达到的所有地区。CHINAPAC设有一级交换中心和二级交换中心,一级交换中心之间采用不完全网状结构,-级交换中心到所属二级交换中心之间采用星状结构;CHIANIPAC在北京和上海设有国际出入口,广州设有到港澳地区的出入口,以完成与国际数据的联网。
(2)网络特点及业务功能
分组交换网的突出优点是可以在一条物理电路上同时开放多条虚电路,为多个用户同时使用;网络具有动态路出功能和复杂完备的误码纠错功能。 X.25协议是在物理链路传输质量很差的情况下开发出来的,为了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她在每一段链路上都要执行差错检验和出错重传;这种复杂的差错校验机制虽然使它的传输效率受到了限制,但确实为用户数据的安全传输提供了很好的保障。
CHINAPAC提供的业务如下:
l.基本业务功能
基本业务功能是指向任一数字终端设备(DTE)提供的基本业务功能。它能满足用户对通信的基本要求。有两类基本业务, 交换型虚电路(SVC); 永久型虚电路(PVC)
2.任选业务功能
用户任选业务功能是为了满足用户的特殊需要,向用户提供的特殊业务功能,如入呼叫封阻、出呼叫封阻、单向入逻辑信道、单向出逻辑信道等。
3.其他业务功能
CHINANET还提供其他费ITU-T建议的业务功能,如虚拟专用网(VPN)、TCP/IP、分组多址广播、呼叫改向等。
(3)用户入网方式
CHINANET提供两种接入方式。
1.专线方式
适用于通信业务量大,使用频繁、要求高可靠性、无耗损的应用,但需作用专线,费用相对较高。专线入网速率为9.6~64KBPS。
2.电话拨号
适用于业务量不大、间歇时间较长、可以容忍呼叫失败的应用。因其使用已有电话线路,无需另外投资,且数据可以与话音共享线路,因此大大节省投资,对零散用户是理想的接入手段。 可分为x.28异步拨号入网或X.32同步拨号入网,拨号入网的速率为l200-9600BPS
(4)资费政策
CHINAPAC现行两种收费方式,一是计时计量收费,二是包月制费。计时计量收费。
应用领域和业务定位广
和DDN、帧中继相比较,分组业务资费比较便宜,它是用户构架其内部广域网最经济的一种选择。在需要同时建立多点连接的情况下,通过分组交换网的虚电路功能,可以替代昂贵的多点DDN专线。但由于X.25协议自身的复杂性,分组业务使用于速率低于64K的低速应用场合。例如,目前随着金卡工程的不断推进,POS机的使用越来越普及,POS业务量小,但实时性要求高,非分组网互联是实现POS机和主机通信的一种非常好的方案。
中国公用数字数据网(ChinaDDN)
数字通信网(DDN)是利用数字通道提供永久性、半永久性连接线路,以传输数据信号为主的数字传输网络。它可以提供各种灵活的数据接口,为传送数据信号服务。由于它协议简单,速率较高,这几年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
DDN由数字通道、DDN节点、网管系统和用户环路组成,它主要提供点到点和点到多点的数字专用线路业务,也可以提供帧中继和压缩语音/G3传真业务。
DDN的主要特点是:
(1)传输质量高,由于目前DDN大量采用光纤传输通道,使得传输质量大大提高;
(2)传输速率高,速率介于2400BPS到2MBPS之间
(3)协议简单,由于DDN主要采用时分复用和交叉连接技术,对用户信息进行全透明传输,对用户的技术要求较少,应用灵活;
(4)在DDN网中,采用了先进的网管技术,线路调度、故障监控可以实现集中管理,线路遇故障时还可以自动路由迂回,提高了用户线路的利用率。
(1)DDN的业务应用及特点
DDN主要提供点到点的数字专用线路业务。广泛应用于银行、证券、气象、文化教育等领域,使用于LAN7WAN的互联,不同网络的互联等。例如,一个公司的总部和分部位于不同的地点,两点之间的通信又很频繁,不仅要保持电话联系,还有进行计算机联网通信。如果租用一条DDN专线,两端加上复用设备,把分布两地的电话系统和计算机系统连接起来,就可以埃两地间方便地通信。这样既节省了两地之间的长途电话费用,又能实现计算机系统的互联互通。
DDN还提供多点业务,主要指广播多点业务、双向多点业务(轮询)和会议电视业务。广播多点业务特点是:数据信息流可以从一点传送到多点,使多点同时获得同一信息。多点广播业务适用于信息颁布(股票、新闻、气象预报等)。双向多点业务主要指一个主站在一个时刻可以和一个从站进行双向通信,主站定期访问一个从站,与从站交换信息。双向多点通信业务适用于集中监视、信用卡验证、数据服务、预定系统等领域。会议电视业务是利用DDN的多点桥接功能实现多点I、司图像和话音等信息的焦化。会议电视系统的每个站点都可作为主站与其他站点进行通信,但一个时刻只能有一个主站。多点业务的一个特点是,某一点仅通过一个接口就能完成与多点间的通信,节约了用户端设备和网络资源,减少了投资。 另外,利用DDN网上的帧中继资源模块和话音压缩模块,还可以实现开放帧中继业务和压缩语音/G3传真业务。
(2)ChinaDDN的历史、现状及发展
公用数据网是邮电部门经营的、在全国范围内向用户提供服务的数据网络。90年代初,首先在几个城市发展起来,1994年开始组建CHINADDN一级干线网。目前一级干线网已通达所有省会城市,各省、直辖市、自治区都在积极建设经营DDN网,至1996年底,CHINADDN已经覆盖到2100个县以上城市,发达地区已覆盖到乡镇,端口总数达l8万个。在不久的将来,能为用户提供全国范围内的虚拟专用网(VPN)业务。
CHINADDN按照网络的建设、经营、管理和维护的责任地理区域,划分为一级干线网、二级干线网和本地网三级。一级干线网由设置在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节点组成,主要提供跨省长途DDN业务的转接,目前已通达除台湾外的所有省会城市。二级干线网由设置在省内的节点组成,它提供本省内长途和出入省的DDN业务。除西藏外各省均已建成省内网。本地网是指城市范围内的网络,主要为用户提供本地和长途DDN业务。
目前,CHINDDN已经成为邮电部门其他网络的支撑网。大量的CHINDDN,CHINAFAX,CHINANET的中继线路都开在CHINADDN上。CHINADDN作为电话七号信令网一期工程的一个传输平面,将在电话网的建设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部网管中心与各省网管中心联网的DCN工程也选择CHINADDN作为其传输通道,移动电话信令漫游、多媒体网都依靠CHIANDDN来传送信息。邮电部和中国人们银组建的中国金融数据网是一个规模巨大的帧中继网,全部采用CHIANDDN作为数据传送通道。CHINADDN正日益成为电信各种业务的重要支撑。
另外社会各界也纷纷租用CHINADDN专线来开展自己的业务,各专业银行、证券公司、教育科研部门都是CHINADDN的用户群。
⑶ChinaDDN的用户接入方法
目前连接用户和DDN业务提供者(电信局)的媒体主要是电话铜线,这样用户接入CHINADDN主要采用MODEM、话数复用设备和2B+D线路终端设备,通过电话铜线来连接。随着用户对高速率的要求,HDSL设备也将在网络中得以应用。
中国公用帧中继网(ChinaFRN)
中国公用帧中继宽带业务骨干网(CHINAFRN)是我国第一个将向公众提供服务的宽带数据通信网络,其建成投产必将对我国的国民经济信息化产生积极的影响,将成为我国信息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CHINAFRN主要提供64K以上的中高速数据通信服务。业务类型既可以是突发性的,也可以是实时性的。
CHINAFRN还可为其他数据通信网络提供高速中继传输,使得各网络的性能得以增强,同时提高线路的使用效率。
中国公用帧中继宽带业务骨干网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采用ATM技术平台,同时提供帧中继和信元中继等业务。 中国公用帧中继宽带业务骨干网的主要技术特点包括,
(l)设备单机先进,网络整体性好,骨干枢纽采取全网状连接。
(2)网络业务种类齐全,提供帧中继PVC、ATMPVC和SVC等基本业务。
(3)端口种类齐全,速率范围广。对于帧中继业务,网络所提供的接口类型包括v35、x.21、El、信道化El、ISDNPRI、E3等。对于ATM业务,网络所提供的接口类型有E1、E3、STM-l等。
(4)用户接入方式灵活。支持帧中继或ATM协议的终端设备可以直接接入;局域网可通过路山器、局域网交换机直接接入;其他协议终端可通过FRAD设备进行接入。此外,由于网络端口本身内置FRAD功能,支持HDLC、SDLC和PPP协议的终端也可直接接入。
(5)支持帧中继.ATM互通功能。
3.中国的因特网(Internet)
中国lnternet简介
中国INTERNET的发展历史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l986_l994年,这个阶段主要是通过中科院高能所网络线路,实现了与欧洲及北美地区的EMAIL通信。 中国科技界最早使用INTERNET是从l986年开始的。国内一些科研单位,通过长途电话拨号到欧洲的一些国家,进行联机数据库检索。不久,利用这些国家与INTERNET的连接,进行E.MAIL通信。实现这种通信的单位,先后有北东计算机应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等。承担转发E.MAIL的单位主要在欧洲,如德国的卡尔斯鲁厄大学、德国的GMD、瑞士的CERN、挪威、法国等。
l989年,中国的CHINAPAC(X.25)公用数据网基本开通。CHINAPAC虽然规模不大,但与法国、德国等的公用数据网络(X.25)有国际连接(X.75)。
l990年开始,国内的北京市计算机应用研究所、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电子部华北计算所、电子部石家庄第54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先后将自己的计算机以x.28或x.25与CHINAPAC相连接。同时,利用欧洲国家的计算机作为网关,在x.25网与ⅠNTERNET之|、司进行转接,使得中国的CHINAPAC科技用户可以与INTERNET用户进行E-MAIL通信。
l993年3月,中国科学院(CAS)高能物理研究所(IHEP)为了支持国外科学家使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做高能物理实验,开通了一条64KBPS国际数据信道,连接北京西郊的中科院高能所和美国史坦福线性加速器中心(SLAC),运行DECNET协议,还不能提供完全的INTERNET功能,但经SLAC机器的转接,可以实现与INTERNET通信。用户利用局域网或拨号线路登录到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的VAXll/780(BEPC2)上使用国际网络。有了64KBPS的专线信道,通信能力比国际拨号线路和X.25信道高出数十倍,通信费用降低数.十倍。极大地促进了INTERNET在中国的应用。
第二阶段从1994-1995年,这一阶段是教育科研网发展阶段。北京中关村地区及清华、北大组成NCFC网,于l994年4月开通了国际INTERNET的64KBPs专线连接,同时还设中国最高域名(CN)服务器。这是中国才算真正加入了国际MTERNET行列。此后又建成了中国教育和科研网(CERNET)。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CNIC,CAS)于l994年4月完成。该中心自l990年开始,主持了一项“中国国家计算与网络设施”(NCFC),是世界银行贷款和国家计委共同投资的项目。项目内容为在中关村地区建设一个超级计算中心,供这一地区的科研用户进行科学计算。为了便于使用超级计算机,将中科院中关村地区的三十多个研究所及北大、清华两所高校,全部用光缆互联在一起。其中网络部分于l993年全部完成,并於1994年3月开通了一条64KBPS的国际线路,连到美国。4月份路由器开通,正式接入了INTERNET。NCFC后来发展成中国科技网(CSTNET)。
CERNET是中国国家计委批准立项、国家教委主持建设和管理的全国性教育和科研网络,目的是要把全国大部分高等学校连接起来,推动这些学校校园网的建设和信息资源的交流,并与现有的国际学术计算机网互连。
第三阶段是1995年以后,该阶段开始了商业应用阶段。l995年5月邮电部开通了中国公用INTERNET网即CHINANET。l996年9月屯子部CHINAGBN开通,各地ISP也纷纷开办,到l996年底仅北京就有了30多家。
目前,经国家批准的可直接与INTERNET互联的网络(称为互联网络)有四个:CSTNET,CHINANET,CERNET.及GBNET。他们的建成时间,运行管理单位及业务性质如:
网络名称 运行管理单位 国际联网完成时间 业务性质
CSTNET 中国科学院 1994.4 科技
CHINANET 邮电部 1995.5 商业
CERNET 国家教委 1995.11 教育
GBNET 电子部 1996.9 商业
中国INTERNET网络上计算机的发展很快,国内尚无完整的数据,从INTERNET上测算,历年发展的数据如下:
日期 主机数 增长 域名数 增长
94.0l 0
94.07 325
95.0l 569
95.07 1023 95% 95
96.01 2146 110% 153 61%
96.07 11282 426% 475 210%
中国电信预测中国的INTERNET用户在2000年时将达到一千万。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负责管理和运行中国顶级域名CN。
H. 网宿科技的发展历程
2000年
2000.1
上海网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于上海正式成立
2000.5
首家在业界推出国际标准的数据中心SLA品质保障协议
2000.7
建立首座自有产权数据中心—国门IDC机房
2001年
2001.4
联合HP、COMPAQ、Dell等公司,在业界首家推出服务器租用服务
2001.10
在业界首家推出“一站式”IDC服务
2002年
2002.3
开发基于互联网的移动短信商务平台,面向企业和SP客户提供集成服务
2003年
2003.5
推出基于IPSEC技术的“速通”VPN管理平台,并获得国家科委创新基金
2003.10
推出服务器订单式租用服务,并成为业务租用服务器主要产品模式
2004年
2004.8
网宿研发中心在厦门成立
2005年
2005.2
业内首先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DN1.0技术
2006年
2006.4
在业内率先推出CDN2.0技术,推动了CDN技术升级
2006.10
在行业内正式提出“互联网业务平台提供商”的概念
2007年
2007.5
网宿获得首轮融资,总额为4000万元人民币
2008年
2008.6
上海网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上海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08.8
网宿荣获“北京2008奥运会新媒体传播技术合作伙伴”称号
2008.10
获“2006—2007年度上海市守合同重信用企业”“2007年度合同信用等级为AAA级”
2009年
2009.10
网宿正式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2009.10
网宿为凤凰网国庆阅兵和大众网2009全运会视频直播提供CDN服务
2010年
2010.2
网宿为CNTV 2010年春晚网络直播和腾讯世博会官方网站提供CDN服务
2010.5
网宿业内首家推出WSA全站加速解决方案
2010.7
上海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宿首次推出覆盖全球的12个海外节点,全球加速战略正式启动
2011年
2011.2
网宿正式发布2010年第四季度互联网报告,此报告每季度推出
2011.4
网宿通过ISO9001:2008质量体系管理认证
2011.6
网宿入选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2011.10
网宿网络加速(CDN)内容分发网络平台完成云架构改造
2012年
2012.2
网宿参加CDN Asia 2012香港会议,全球化营销进程拉开序幕
网宿宣布第二批海外加速节点建成并投入使用,至此网宿海外CDN加速节点的数量已达2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