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发展 > 军民融合发展历史

军民融合发展历史

发布时间:2021-02-13 22:42:38

Ⅰ 怎么共享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机遇

3月23日下午,我市与新甬商明州班代表团举行交流座谈会,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永康,新甬商明州班班长、宁波埃美柯铜阀门有限公司董事长沈国强出席并讲话。

毛磊、丰华、陆暾峰等企业家代表发言,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卢凯参加,副市长李元主持并介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投资环境,工信委负责人介绍军民融合发展情况,航天基地、航空基地推介发言。

沈国强说,明州班第一次外出访学就来到西安,充分感受到悠久浓厚的历史、热情好客的氛围和创新创业的激情,走进西安,更加了解西安、热爱西安。西安是投资热土、发展福地,希望双方对接优势,在军民融合、航空航天领域加强合作,实现科技融合、产业融合,推动大西安大发展。

据悉,“新甬商明州班”成员是从近十年来宁波市政府企业家重点培训工程当中遴选而出的,这次来西安访学的企业家是其中部分成员。

Ⅱ 中国最早的四大军工企业什么

中航工业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简称“中航工业”)是由中央管理的国有特大型企业,是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于2009年11月6日由原中国航空工业第一、第二集团公司重组整合而成立。集团公司设有航空装备、运输机、发动机、直升机、机载设备与系统、通用飞机、航空研究、飞行试验、贸易物流、资产管理、工程规划建设、汽车等产业板块,下辖200余家成员单位、有20多家上市公司,员工约40万人。2009年7月8日,美国《财富》杂志公布世界500强企业最新排名,中航工业首次申报并成功入选,排名第426位,成为首家进入世界500强的中国航空制造企业和中国军工企业。2011年中航工业第三次入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排名310位。截至2011年6月,中航工业资产规模为5000亿元。中航工业系列发展歼击机、歼击轰炸机、轰炸机、运输机、教练机、侦察机、直升机、强击机、通用飞机、无人机等飞行器,全面研发涡桨、涡轴、涡喷、涡扇等系列发动机和空空、空面、地空导弹,强力塑造歼十、飞豹、枭龙、猎鹰、山鹰等飞机品牌和太行、秦岭、昆仑等发动机品牌,为中国军队提供先进航空武器装备。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将寓军于民、军民融合作为重要发展原则,以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大力发展军民用运输机产业,研制生产新舟60、新舟600、新舟700系列涡桨支线飞机,运-8飞机、运-12飞机,直-9直升机等多种机型,是ARJ21新支线客机的主要研制者和供应商,是大飞机重大专项的主力军。按照只有合作伙伴、没有竞争对手的理念,在世界航空工业领域进行广泛合作与交流,在开展枭龙飞机、K8飞机、EC120直升机、ERJ145涡扇支线客机等国际合作项目的同时,积极参与国际重大航空项目的开发,大力开展航空转包生产业务;将航空高技术融入汽车、摩托车及其发动机、零配件等领域,大力发展燃气轮机、制冷设备、电子产品、环保设备、新能源设备等机电产品,并提供飞机租赁、通用航空、交通运输、医疗服务、工程勘察设计、工程承包建设、房地产开发等第三产业服务项目。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是中国科技发展的领军者之一,拥有由中国航空研究院和33个科研院所组成的高水平科研体系;拥有一大批院士和国家级专家;拥有一批达到亚洲一流或国际领先水平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重大科研试验设施;拥有中航网联通国内所属成员单位,具备异地协同设计制造能力和现代化信息传输能力。
兵器工业
人民兵器工业是我党最早创建的军事工业部门,也是新中国国防科技工业的摇篮。1931年10月,中央军委在江西兴国县官田创建了我党历史上第一个兵工厂—中央军委兵工厂,由此揭开了人民军事工业的新篇章。在革命战争年代,广大兵工战士不怕牺牲、艰苦奋斗,涌现出一批以“中国保尔”吴运铎为代表的英雄模范,为革命战争取得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兵器工业抽调了大批管理干部和技术人员,支援航空、航天、船舶、电子等国防工业部门的创建和发展,为新中国国防工业建设奠定了基础。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是1999年7月根据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深化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改革的重大决策,在原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的基础上改组设立的。集团公司不仅是我国陆军武器装备的主要研制、生产基地,同时也为海军、空军、二炮等诸兵种以及武警、公安提供各种武器弹药和装备,是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性基础产业。
航天科技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是在我国战略高技术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著名品牌,创新能力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国有特大型高科技企业。成立于1999年7月1日。其前身源于1956年成立的我国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曾历经第七机械工业部、航天工业部、航空航天工业部和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的历史沿革。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是我国航天科技工业的主导力量,是国家首批创新型企业,拥有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电子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等8个大型科研生产联合体,以及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和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等11家专业公司、若干直属单位以及8个区域性航天产业基地、8家境内外上市公司。主要从事运载火箭、人造卫星、载人飞船和战略、战术导弹武器系统的研究、设计、生产和发射,专营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具有大型系统工程管理的能力和经验。科研生产基地遍及北京、上海、天津、西安、成都、内蒙古、香港(深圳)、海南等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还积极运用航天技术,大力发展卫星应用、信息技术、新材料与新能源、航天特种技术应用、特种车辆及零部件、空间生物等重点领域,形成了军民融合的发展格局。长期以来,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国防现代化建设和科学技术进步做出了卓越贡献。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现有从业人员14万人,已培养形成了以重点学科带头人为代表的科技人才、以优秀企业家为代表的经营管理人才和以能工巧匠为代表的技能人才等五支人才队伍。其中,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 33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67名。在出成果、出人才的同时,孕育形成了航天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培育形成了以“以国为重、以人为本、以质取信、以新图强”为核心价值观、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航天特色的企业文化。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拥有11个国防科技重点试验室、20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8个系统级研发中心和30多个重点专业研发中心。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以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为目标,制定了航天核心技术计划,取得了数百项标志性成果,有力地推动了以载人航天和月球探测工程为代表的国家重大航天科技专项的立项研制。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成立以来,共获得了国家级科技进步奖43项,其中:特等奖3项,一等奖9项,二等奖27项;专利申请数量从1999年的19项上升到2009年的 1780 项,特别是专利申请中发明专利比例高达80.7%,位居军工集团之首。2006年,作为唯一一家军工企业,集团公司被列入国家首批创新型企业试点单位,并在2008年获得了“创新型企业”称号;2007年,集团公司获得了国家首次设立的“中国工业大奖”。2006年,集团公司党组被中组部、国资委党委授予了“全国国有企业创建‘四好’领导班子先进集体”称号。2006年、2010年,集团公司连续两届被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授予任期考核“业绩优秀企业”称号和“科技创新特别奖”。近年来,集团公司还先后获得“改革开放30周年杰出品牌”、“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最具价值之责任榜样”等荣誉称号。
目前,集团公司资产总额达1553亿元 。2009年集团公司营业收入近700亿元,利润总额超过了70亿元。在现有的125家中央企业中,集团公司在2008年度、2009年度经营业绩考核中连续2年进入前十名,稳居央企第一梯队。
当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正在加快构建航天科技工业新体系,加速发展宇航系统、导弹武器系统、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和航天服务业四大主业,积极推进国内外交流与合作,致力创新,勇于开拓,全力铸造国际一流大型航天企业集团,努力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和人类和平利用空间的伟大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航天科工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简称“航天科工”)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特大型高科技企业,前身为1956年10月成立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先后经历了第七机械工业部、航天工业部、航空航天工业部、航天工业总公司、中国航天机电集团公司的历史沿革。现有7个研究院、2个科研生产基地、6家上市公司、600余户企事业单位,遍布全国各地。现有职工12万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超过40%,形成了一支综合素质高、业务技能精、作风形象好、敬业精神强的科研生产与经营管理队伍;拥有专业门类配套齐全的科研生产体系。
航天科工以“科技强军、航天报国”为企业使命,始终坚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核心价值观,大力发展航天防务技术,经过多年的励精图治,建立了完整的防空导弹系统、飞航导弹系统、固体运载火箭及空间技术产品等技术开发与研制生产体系,所研制的产品涉及陆、海、空、天、电磁等各个领域,导弹武器装备整体水平国内领先,部分专业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航天科工先后为国家提供了几十种性能先进的导弹武器装备,创造了我国国防武器装备建设史上的二十个“第一”,并在载人航天、月球探测工程等国家多个重大项目建设中做出了突出贡献,极大地提升了我国国防实力。在国庆60周年阅兵盛典上,集团公司共有11型导弹武器系统、5型装备底盘和4辆游行彩车接受了党和人民的检阅,极大地振奋了民族精神。
航天科工着眼于“大防务、大安全”发展理念,努力践行“放飞神剑、收获和平”的庄严承诺,积极拓展非传统安全领域发展空间,在信息技术、装备制造等方面开发了一系列军民结合高技术产品。自主研制的防伪税控系统、奥运安保科技系统、南水北调仿真系统、应急救援与保障装备等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从“平安奥运”拓展到“平安城市”商机初显,航天科工服务国家经济安全,打造“金穗、金卡、金盾”三大系统,并且成为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深圳大运会安保科技系统的总承包商以及中国商用大飞机配套供应商。在抗击冰冻雨雪灾害和四川汶川特大地震过程中,在我国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过程中,航天科工先进的技术和装备发挥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彰显了强大的航天高科技实力和中央企业“顶梁柱”的作用。
集团公司是国家级创新型企业;被评为2009中国最具创新力企业,荣获中国企业自主创新百强第一名;是中国质量协会授予的中央企业首家质量管理创新基地;获得2009年度中国管理大会“具价值企业”荣誉等。
航天科工致力走中国特色的军民融合之路,统筹军民两业发展,突出“航天防务、信息技术、装备制造”三大业务板块,实施军民融合、创新驱动、人才强企、质量制胜“四大战略”,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今天,承载着50多年深厚文化积淀的航天科工正满怀信心,朝着“建设国际一流航天防务公司”的目标阔步迈进。
中国十大军工集团介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中国十大军工集团的形成:七、八十年代政府中几个部门:核工业部、航天工业部、兵器工业部等,也曾经叫过五机部、七机部等,这就是中国现在十大军工集团公司的前身。后来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为了转变政府职能,把这些部门改为公司,即:中国核工业总公司、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这就是原来的五大军工集团。1997年为了引入内部竞争机制,这五大军工集团均一分为二,形成了军工十大集团公司。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是在原中国核工业总公司部分企事单位基础上组建的特大型国有企业,是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按国家控股公司运行方式运行,由中央管理。公司拥有完整的核科技工业体系,由246个工业企业、公司、科研设计院所和事业单位组成,主要承担核动力、核材料、核电、核燃料、乏燃料和放射性废物的处理与处置、轴矿勘察采冶、核仪器设备、同位素、核技术应用等核能及相关领域的科研开发、建设与生产经营。
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是在原中国核工业总公司部分企事业单位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的集科研设计、工程建设、金融贸易为一体的特大型国有企业,由中央管理。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是在原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所属的部分企事业单位的基础上组建成立的国有特大型企业,是国家授权的投资机构,由中央管理。公司主要研制、生产、经营航天运载器、航天器、各类战略战术导弹以及卫星地面应用系统等各类航天产品;专营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开发、生产、经营机械、电子、化工、通讯、交通、计算机、医疗、环保等多种民用产品。
中国航天机电集团公司是在原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所属部分企业单位的基础上组建的国有特大型企业,是国家授权的投资机构,按国家控股公司方式运行,由中央管理。公司主营各类导弹武器系统及其他航天产品,兼营机械、电子、化工、通讯、计算机及其应用、卫星应用、交通运输设计、医疗器械及建筑等多种民用产品。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通常简称中航工业)是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督管理的国有特大型企业(又称中央企业),2008年11月6日由原中国航空工业第一、第二集团公司重组整合而成,实行母子公司和事业部管理体制,设有防务、飞机、发动机、直升机、机载设备与系统、通用飞机、航空研究、飞行试验、贸易物流、资产管理、工程规划建设、汽车等产业板块,下辖近200家子公司(分公司)、有20多家上市公司,员工约40万人。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是在原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所属部分企业事业单位基础上组建的由中央管理的特大型国有企业,是国家授权投资机构,有61家成员单位。为我国海军提供现代化装备是中船集团公司的神圣使命,为我国航运提供船舶和船舶出口是中船集团公司的主要业务。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是由中央管理的特大型国有企业,是国家授权投资机构,有99家企事业成员单位。中船重工拥有我国最大的造、修船基地和雄厚的科技开发力量,可承担包括30万吨大型船舶在内的各种民有船舶和大型水面、水下战斗舰艇、各种军辅船舶、水中兵器及相关配套设备的研究、设计、建造和修理任务。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是在原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所属部分企事业单位基础上组建的特大型国有企业,是国家授权投资机构,按国家控股公司方式运行。公司拥有成员单位133家,承担坦克装甲车辆、火炮、导弹、炮弹等军品的研制、生产任务,同时开发民品,在机械、化工、光电特别是重型汽车、工程机械、动务传动、精细化工等领域具有雄厚的技术实力和开发、制造能力。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对外名称中国南方工业集团公司)是在原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所属部分企业事业单位基础上组建的特大型国有企业、是国家授权机构和资产经营主体。集团公司拥有包括长安汽车有限责任公司、嘉陵集团有限责任集团公司在内76个成员单位。目前,公司已初步形成了“军民结合,以车为主,全面发展”的格局,以火炮系统、轻武器及其他单兵武器系统、弹药等产品为主的军品科研生产体系,是我国国防建设的重要力量,在军转民上已形成了以汽车、摩托车及其零部件为代表的支柱民品体系。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国有特大型企业集团。拥有8个大型科研生产联合体,包括: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 北京)
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航天四院 西安)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 北京)
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航天六院 西安南郊)
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航天八院)
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航天九院)
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第十一研究院,原航天701所)
另外还有长城工业总公司、中国航天工程咨询中心以及若干个直属研究所、工厂、公司等。140多个企事业单位分布在全国各地。集团公司共有员工10万余人,已培育形成了以重点学科领域带头人为代表的科技队伍、以优秀企业家为代表的经营管理队伍和以能工巧匠为代表的产业工人队伍。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32名。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是国有特大型独资企业,由中央直接管理。集团公司内设4个事业部,拥有6个大型研究院,共计180多个企事业成员单位,近l0万名职工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占40%。 集团公司以导弹武器系统为基业,以军民两用信息技术、卫星与卫星应用、能源与环保以及成套设备为主业。创建46年来,先后为国家提供了大量不同类型、性能先进的导弹武器系统,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国防实力和部队装备水平;以成功发射"航天清华一号"卫星为标志,集团公司在微小卫星、固体运载火箭领域取得了长足进展;各类性能优良的航天产品成为在长征运载火箭、载人航天工程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航天金税、金卡和金盾等为代表的高科技产品,对推动经济建设、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

Ⅲ 军民融合发展处于怎样的历史方位

所谓融合,是指几种不同事物合成一体,使其比单一事物更有价值或更具效能。军民内融合,是指把国容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深深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之中,全面推进经济、科技、教育、人才等各个领域的军民融合,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为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提供丰厚的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可以说,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既是兴国之举,又是强军之道。

Ⅳ 针对当前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趋势,有什么好的建议和做法

设计生态化、非物质化、艺术化,是其发展的主要趋势。

今后是大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互联网将成为全世界艺术家展示作品的全球最大的美术馆,同时也是直接把艺术作品传播给人们的最佳工具。艺术将与科学技术结合。设计中的科技含量提高。

提倡人权、可持续发展、人类共同遗产的设计方向。为人设计,以人为本,面向大众是未来设计发展的目标之一。

设计师的道德素质和职业素质有了更大提高,更加注重的人心理,关注人的情感。

艺术化的生活是人类向往的生活,物质之美与精神之美相统一。随着手工艺的复兴,新手工艺将成为设计领域中的一支重要力量。设计与手工艺品性的结合。机械产品趋向人性化、诗性化设计。设计随着小批量生产和产品个性化时代的到来,日益向着艺术化方向发展。 浅议现代设计及其发展趋势
周靓(西安美术学院建筑环境艺术系 陕西西安 710065)
现代设计的发展时间不过是短短的百余年,从它产生至今的这段时间里面,也经
历了众多的变革和流派的更替,那么现代设计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至今又将朝
着什么方向继续迈进呢?该文将就此做一浅要的论述。
现代设计;现代主义;风格流派
1.现代设计产生的历史背景
早在十八世纪前的设计活动主要基于手工业,设计和制作往往是个人独立完成,
完全没有精细的行业分工。而设计服务的对象也只是面对上层阶级,设计力量完
全被王权、教会等统治阶级所掌握,因此在设计上难免体现出娇揉造作的风格,
十八世纪的巴洛克和洛克克风格和十九世纪的维多利亚风格都是这种情况的典型
案例。到了十八世纪末社会日益两极分化,工业化大生产和资产阶级思想开始大
规模蓬勃发展。正是随着工业化大生产的大规模发展,现代设计也应运而生了。
从现代设计历史长河来看,已经有百余年的发展过程了,但是一直到第二次世界
大战结束为止,关于它的发展还仍旧局限在应用方面,从事理论研究的人少之又
少。促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简单,现代设计的发展时间尚短,加之是一门应用性
学科,在不少人的概念中认为似乎没有研究它的必要。只是到了近几十年中,现
代设计的史和论方面的研究才渐渐得到了重视。
2.现代设计的概念及其范畴
2.1设计的基本概念
设计是指把一种计划、规划、设想、问题解决的方法,通过视觉的方式传达出来
的活动过程。它的核心内容包括三个方面:1、计划、构思的形成;(受到现代市
场营销学、社会心理学、人体工程学等方面影响)2、视觉传达方式;(手工绘图
、电脑制作、模型推敲等根据具体情况的需求而定)3、计划通过传达后的具体应
用(同设计要求所产生的技术条件密切相关)。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它的定义也
十分的简单,大多集中于功能与形式的关系中。如使用功能(目的);物质技术
条件(基础);设计造型(审美构思)。而现代设计还被视为解决功能、创造市
场、改变行为的手段,已经不仅仅被看作是解决功能与形式之间的手段了。
因为影响计划和构思的因素不同,因此有传统设计和现代设计的区分。而两者最
根本的区别在于现代设计与工业化大生产和现代文明密切联系,这是传统设计所
不具有的。因此现代设计是工业化大批量生产技术条件下的必然产物。
2.2现代设计的范畴
现代设计的范畴十分的广泛,它涉及到了建筑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现代室内设
计、展示设计、景观园林设计等等;还包括了平面设计、工业造型设计、广告策
划设计、服装设计、纺织品设计以及摄影、影视制作等等。现今设计的专业分类
越来越细致,又不断的派生出许多新的设计学科和门类,如:城市家具设计、产
品设计、首饰加工设计、影视动画设计等等,随着时间发展和人类社会需求的增
长,还会不断有新的设计行业继续涌出。
2.3现代设计的属性
现代设计究竟应该隶属于工科还是以美术为中心的文科范畴,这个问题也是一直
备受关注的。设计本身所涉及的范围十分的广泛繁杂,因此要区分它的属性就必
须要根据不同的设计种类来决定它的属性。如工业设计和建筑设计因为同工程技
术息息相关就会比较倾向于工科门类,而平面设计、室内设计、广告设计等与美
感的表现关系比较密切,就应该倾向于文科。
美术作为单纯的艺术活动是艺术家相对个人化的表现过程,是自我情绪的宣泄和
表现过程,而设计则门类更多的表现在为他人服务这个活动过程。前者是为本人
,后者是为他人、社会、市场,两者从服务对象的归属性上有一定的区别。
工程设计和艺术设计虽然同属于“设计”这个大的概念,但是也有着本质的区分
。工程设计是解决人造物中物与物的关系,是物体本身之间的协调性问题。如汽
车离合与油门之间的关系;而艺术设计是解决人造物与人的关系,是人和物体之
间的协调性问题。如汽车的美观舒适性等。这样一来,区分工程设计和艺术设计
的概念属性就不是那么困难的事情了。本文中的设计概念专属于相关艺术设计的
概念范畴。
2.4现代设计的通用性表现
现代设计在全世界范围内有着通用性的表现。在当今的社会人们的交流方式基本
分为两种:一是人与人之间通过语言和肢体动作直接的交流,二是人与人通过大
量普遍的标志、广告、图解和通用产品进行交流,这种是比较普遍的,如:全世
界的国际机场的设计都有比较接近;全世界的电脑视窗电脑键盘也基本同一化;
所有软饮的外包装设计和开口方式也基本同一化等等。这些都充分的体现了设计
在促进交流方面的巨大的作用,正是因为设计的作用才使得世界越来越接近,人
们的交流越来越容易和方便,从而也促使“地球村”概念的应运而生。
3.包豪斯产生的巨大影响及现代设计教育
3.1包豪斯
大多数国家的设计教育都是在美术学院的基础之上建立设计教育的。但是早期的
理工型设计教育是单独进行的,其中最著名的就是1919年在德国建立的包毫斯设
计学院,也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成立的学院,可以说是史无前
例的设计教育大改革。这所学院是由德国著名建筑家理论家格罗佩斯所创建,期
间经历了两次校址的搬迁(魏玛、德绍)和三任校长的更替(格罗佩斯、汉斯.迈
耶、密斯.凡德罗),直至1933年被纳粹政府强行关闭。从时间段上可以得出包毫
斯设计学院(1919—1933)在历史上存在于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1918年)
和第二次世界大战(1936年—1945年)之间。虽然时间并不长,但是它对现代设
计及其教育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
3.2现代设计教育
包毫斯对现代设计教育的巨大贡献主要表现在:强调标准化、强调集体的工作方
式、强调科学的工作方式、将教育中心从外部改到内部的解决问题上、开创各种
工作室、创造基础课程的教育方式、创新人体工程学等等。它的创造确实给现代
设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现代设计教育与现代设计基本在同时开始发展,目前经过自己体系的不断发展,
学科开始趋于完善,教学方向也开始比较明确了。但是现代乃至当今的设计教育
依然同当年包豪斯的创办和贡献是分不开的。
4.现代主义设计的内容实质极其代表人物
4.1现代主义思想产生的三个基本因素:
对于传统的否定态度:它否认以往设计只针对王权、教会、贵族服务的形式,对
于传统的理念和工作方式有很大程度的否定;强调设计应有强烈的时代感:每件
设计作品都能够体现出强烈的时代精神;设计服务对象思维方式的改变:现代设
计的服务对象的改变也决定了其思维方式的大的扭转,设计不再以奢华、矫揉造
作作为审美的标准,从而转向了实用性和大方美观的审美趋势。
4.2第一代现代主义设计大师
具有代表性的第一代现代主义设计大师有:
a)格罗佩斯:他反对风格主义,强调为民众而设计;
b)密斯.凡德罗:主张“少即是多”的设计理念,减法设计也是他
(下转第157页)
(上接第154页)
所推崇的;
c)勒·柯布西耶:“机械的美”是他毕生追求的设计手法,“朗香教堂”就是其
著名的代表作品。后期成为了国际主义分支之一的“粗野主义”的代表人物;
e)赖特:追求风格,毕生为富人设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能真正代表现代主
义建筑的全部精神实质。
这批大师作为第一代现代主义的设计师对于现代设计的发展是功不可没的,但是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得这些设计师也不得不重新做一次选择。二战结束
后大批的包豪斯的教员和学生移居美国,其中也包括第一批的现代主义的设计师
们,他们同美国的丰裕社会相结合,最终把包豪斯的影响发展成为新的设计风格
——国际主义风格。所以也可以说国际主义风格是现代主义在战后的发展。
5.现代主义、国际主义风格的衰退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从德国包豪斯发展出来的国际主义设计成为了西方国
家设计的主要风格,在二十世纪50至70年代风行一时。
国际主义是现代主义在战后的发展,从设计风格上是一脉相承的,无论是战前的
现代主义还是战后的国际主义都具有形式简单、反装饰、强调功能、高度理性化
、系统化的特点。国际主义设计师受到密斯的“少则多”影响,在50年代下半期
发展以形式上的减少主义为特征,为达到减少主义设计的基本原则,因而开始背
叛现代主义设计的基本原则,仅仅在形式上维持和夸大现代主义的特征。所以受
到后现代主义(高科技风格、解构主义风格、新现代主义风格、“波普”风格)
的挑战和抨击也在清理之中。
6.现代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
6.1设计师们的探索和“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规律
不少设计师急功近利的想了解什么是目前最新最时尚的做法,我认为从发展史的
角度是“见木不见林”的,只一味地追求形式,不了解发展的文脉,只是对设计
断章取义,一知半解是不可取的,设计从某个角度来看也是一把双刃剑,在建设同时也在破坏,往往出现了许多“建设性破坏”
和“发展性倒退”的可悲局面。因此,只有全面的认知整个设计史的发展、演变
过程,才能判断出自己的行为是否是准确的,只有“继往”才能够“开来”,一
个忘却了自己的民族和国家的人不可能成为一个称职的设计师。
由现代主义开始,又回到具有相同内涵不同细节的新现代主义设计的发展过程,
基本符合哲学辨证法的“否定之否定”的规律,现代设计发展具有螺旋性的特点
,是一个螺旋提高向前发展的过程。
6.2展望未来
虽不可预测新的设计运动流派的产生和发展,但从现代建筑来看基本是维持在了
以现代主义为主的基础上,多元的发展是可以肯定的。而作为设计师本身来讲,
每个人肩上都背负着历史的重担,更应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高度的职业精神。为
现代设计的发展推波助澜。

Ⅳ 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何时提出的

2017年8月1日。2017年8月1日,国家主席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大会上强调,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我们长期探索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的重大成果,是从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任何富有生命力的发展战略都是国家战略需求与历史规律相结合的产物。

将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我国安全和发展相统一的战略需求,是与战争形态信息化、技术形态军民通用化、经济形态高度市场化的时代条件紧密结合的产物,对于破解诸多发展难题、实现民族复兴意义重大。



(5)军民融合发展历史扩展阅读:

相关背景

现代国防安全,本质上是靠国家整体实力支撑起来的大国防体系安全。对于一个大国来说,所要维护的国防安全,集中表现为应对当前安全威胁的现实国防安全、具有可持续性的基础国防安全和在军事革命竞争中能够赢得战略主动的动态国防安全这三者的统一。

对我国而言,国防安全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态势,可以概括为:国家领土主权安全与国家战略利益拓展相互交织;国防安全与国内安全稳定相互交织;传统领域安全与新兴领域安全相互交织;军事安全与其他安全相互交织;现实安全与潜在安全相互交织。

这说明国防安全的内涵和外延发生了深刻变化,要求我们必须用军民融合发展的方式获取和保持相应的战略能力。



Ⅵ 为什么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

为什么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
因为军民融合式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军民融合式发展,是对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和建设长期实践的科学总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等不同历史阶段,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和胡锦涛同志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结合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实际,先后提出了“军民兼顾”、“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军民融合”的战略思想,并不断丰富发展,回答和解决了我国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中的一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指导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不断开拓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之路。深刻认识军民融合战略思想的重大意义,必须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军民融合式发展是国防和经济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军民融合式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和范式,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对国防和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一次飞跃,是对国防和经济互动关系的深化拓展,是我们党关于国防和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成果。
军民融合式发展是新时期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军民融合式发展体现了新形势下对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适应了我国安全形势的新变化,反映了国家发展战略的新需要,顺应了世界军事变革的新趋势,抓住了军队建设全局性、根本性的重大问题,进一步明确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和实现途径。
军民融合式发展是实现富国与强军相统一的必然选择。富国与强军,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两大基石,要实现二者的统一,唯有坚持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军民融合式发展,不仅有利于最大限度发挥社会资源优势,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服务,而且有利于以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为契机,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这是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的新模式、新探索,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必由之路。

Ⅶ 军民融合工业软件都有那些特点

随着“军民融合”成为国家意志,近年来军民携手攻关重大创新项目,“军转民”回、“民参答军”热潮涌动,军民融合发展呈现整体推进、加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坚定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必将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提供动力和支撑。 《中国经济周刊》从本期起,特开设军民融合专栏,为更好地实现军民深度融合、协同发展,提供专业观点,报道经典案例,展示未来趋势。
大型工业软件是数字设计与制造的根基,智能制造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也是目前中国智能制造领域的最大短板之一。
回顾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发展历史,军工行业对大型工业软件的孵育和推进无疑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以美国为例,美国国防部几十年如一日地持续推进软件工程,并且不遗余力将这些软件推向民用市场,成就了如今美国在大型工业软件上的霸主地位。
工业软件,正是美国国防部一手扶持起来的。

Ⅷ 中国特色军民融合之路,军地双方该怎么走

为什么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
因为军民融合式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军民融合式发展,是对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和建设长期实践的科学总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等不同历史阶段,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和胡锦涛同志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结合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实际,先后提出了“军民兼顾”、“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军民融合”的战略思想,并不断丰富发展,回答和解决了我国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中的一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指导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不断开拓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之路。深刻认识军民融合战略思想的重大意义,必须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军民融合式发展是国防和经济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军民融合式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和范式,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对国防和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一次飞跃,是对国防和经济互动关系的深化拓展,是我们党关于国防和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成果。
军民融合式发展是新时期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军民融合式发展体现了新形势下对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适应了我国安全形势的新变化,反映了国家发展战略的新需要,顺应了世界军事变革的新趋势,抓住了军队建设全局性、根本性的重大问题,进一步明确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和实现途径。
军民融合式发展是实现富国与强军相统一的必然选择。富国与强军,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两大基石,要实现二者的统一,唯有坚持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军民融合式发展,不仅有利于最大限度发挥社会资源优势,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服务,而且有利于以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为契机,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这是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的新模式、新探索,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必由之路。

Ⅸ 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如何为富国与强军相统一,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建设世界

可以谈一谈对富国与强军相统一的看法、自己的理解以及恩熙等。

如果我们上级机关的同志思想认知至今仍停留在这个层面,危害无疑是巨大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本身没有错,特别是在文革之后,百废待兴,其它建设服从与服务它更没错。

先让人民吃饱肚子再说,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们的日子逐渐好过了,经济总量也上来,还抱着这个论调的人依然大有人在,这是典型的不学习的结果,正所谓"以其昏昏,令人昭昭。"

我们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主席重要讲话精神,正确把握和处理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努力开创强军兴军新局面。



(9)军民融合发展历史扩展阅读:

现实意义

军民融合发展,是兴国之举,是强军之策。和平时期,军民融合步伐越快,越能赢得发展先机;未来战争,军民融合程度越深,越能赢得战争胜利。

习主席明确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充分体现了对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深谋远虑,体现了对富国强军的整体设计布局。我们要充分认清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紧迫性,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的使命感责任感。

长期探索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的重大成果。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的重大课题。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艰苦探索,不断深化对推进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的认识。

阅读全文

与军民融合发展历史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