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发展 > 宜昌的历史文化

宜昌的历史文化

发布时间:2021-02-13 21:31:49

『壹』 有关宜昌的历史资料

宜昌市历史悠久,距今一、二十万年前,清江流域就有“长阳人”的活动。境内数十处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证明四、五千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宜昌远古属西陵部落,夏商时为古荆州之域,春秋战国时为楚国的西塞要地,建有城邑。以后为历代郡、县、州、府的治所。秦昭襄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78年)秦伐楚,拔郢烧夷陵,置南郡,夷陵之名始见于史。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置郡县,宜昌市大部分地域属南郡。 两汉时,分属荆州南郡和武陵郡,置有夷陵、夷道、枝江、当阳、临沮、秭归、佷山等县。三国时,大部地域始属魏,又属蜀,旋属吴。晋置宜都郡,统夷陵、夷道、佷山、宜昌(分夷陵西境而置)4县,宜昌之名始见于史籍。南北朝时,宋、齐皆与晋同。梁称宜州,西魏改名为峡州。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改峡州为夷陵郡,辖夷陵、夷道、长杨、远安4县,夷陵县为郡治,隶属荆州都督府。唐初,改夷陵郡为峡州郡,领原4县,属山南东道。天宝初又改为夷陵郡。乾元元年(758年)复改峡州,辖原4县,仍属山南东道。五代时,峡州曾并入南平国。宋代复称峡州,仍领原4县,属荆湖北路。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升峡州为峡州路,领原4县,属河南行省荆湖北道。明初改峡州路为峡州府。洪武九年(1376年),改为夷陵州,领宜都、长阳、远安3县,治所夷陵,隶属湖广布政使司荆州府上荆南道。清顺治四年(1647年),夷陵州隶属荆州府。雍正十三年(1735年),升夷陵州为宜昌府,改夷陵县为东湖县并为宜昌府治所,领东湖、兴山、巴东、长阳、长乐5县及归州、鹤峰2州,隶属荆宜施道。宜都、枝江、当阳、远安4县属荆州府。
光绪二年(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签订,宜昌被辟为通商口岸。次年,宜昌设立海关,正式对外开放。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民国初年废府、州建制,实行省、道、县三级制。1912年改东湖县为宜昌县,与兴山、秭归、巴东、长阳、五峰、鹤峰县属荆南道。当阳、远安属襄南道。1922年,宜昌属荆宜道。1932年、1936年,宜昌、宜都、当阳、远安、兴山、秭归、长阳、五峰8县先后属第九、第六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设于宜昌县城。枝江县先后隶属于湖北省第七、第四行政督察区。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1928年至1932年,宜昌是湘鄂西苏区湘鄂边根据地、归(秭归)兴(山)巴(东)根据地、荆(门)当(阳)远(安)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武装斗争,在许多地方建立过革命政权。解放战争时期,1948年8月,中共江汉区委决定成立第四专员公署(亦称襄西专署),1949年1月改为当阳专署。1949年5月20日在当阳成立宜昌专员公署,同月在当阳组建宜昌市党政领导班子。6月11日,中共宜昌市委员会、宜昌市人民政府在当阳芦家湾正式成立。1949年7月16日,宜昌城区解放。宜昌专署机关和宜昌市党政机关随即从当阳迁驻宜昌城。1949年11月15日,今宜昌市全境解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湖北省分设8个行政区,宜昌行政区专员公署辖宜昌、宜都、枝江、当阳、远安、兴山、秭归、长阳、五峰9个县。同时划出原宜昌县城区和近郊农村置宜昌市,直属湖北省人民政府管辖。1951年,改湖北省宜昌行政区专员公署为湖北省人民政府宜昌区专员公署,1955年改为湖北省宜昌专员公署。1954年11月,宜昌市改属宜昌专署领导。此时,宜昌专署辖9县1市。1955年7月撤枝江县,将其辖区并入宜都县。此时宜昌专员公署辖8县1市。1958年12月,撤销宜昌专员公署,建立宜都工业区行政公署。1961年5月,撤销宜都工业区行政公署,设立宜昌专员公署。1962年6月,复置枝江县,仍为宜昌专署所辖。至此,宜昌专员公署辖9县1市。1968年1月成立宜昌地区革命委员会。1971年1月,神农架林区划归宜昌地区领导,1972年3月复为省属。1978年8月,撤销宜昌地区革命委员会,设立宜昌地区行政公署。1979年7月,宜昌市复为省辖市。1984年7月13日,国务院批准撤销长阳县和五峰县,分别成立长阳和五峰两个土家族自治县,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986年12月13日,国务院批准宜昌市设置西陵、伍家岗、点军3个县级行政区。1987年11月30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宜都县,设立枝城市(1998年6月11日更名为宜都市)。1988年10月22日,国务院批准当阳县撤县设市。

『贰』 宜昌历史文化,风土人情,谁了解,我要非常详细的。挑重点的说!

宜昌是上控巴蜀、下引荆襄之地。山川秀美,历史悠久,区域独特,人文荟粹。专宜昌属本土历史文化是荆楚文化、三国文化、巴蜀土家文化等在宜昌本土的集中和融合的产物。它有着三峡文化的烙印,但它却走出了三峡;它有着荆楚巴蜀和土家文化的特点,但它却表现出创新;它具有近代码头文化的普遍性格,但又呈现出独立的丰采。这就是宜昌码头文化,它有着十分丰富的人文价值,它是宜昌人文精神的载体。

『叁』 宜昌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吗

有人说是,有人说不是,到底算不算自己读完了再定吧!
宜昌历史悠久,远在四、五千年前先人已在宜昌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春秋战国为楚西塞,是楚文化的发祥地。西汉初年(约公元前二百年)为县治,东汉建安年间(约公元二百年)又为郡治。此后各代,称郡或称州或称府。宜昌是鄂西政治、军事的中心。近代以来,进出口四川、重庆的物资都要在这里换载,成为重要转口码头。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辟为通商口岸。宜昌古名较多,使用时间较长的是夷陵和峡州。古称峡州,因位于长江西陵峡口而得名。称夷陵,缘于“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 1648年改“夷陵”为“彝陵”, 1735年撤州升府置县,名府“宜昌”,名县“东湖”。民国时期,废府留县,定名宜昌。 1949年7月16日宜昌解放,分出宜昌县城区和近郊农村置宜昌市,直属湖北省人民政府管辖。1954年11月改隶宜昌地区行政专员公署。1979年7月,又恢复为省辖市。1992年3月,宜昌地市合并实行市领导县体制。下辖5个县、3个县级市、5个城区。总人口415万人,其中城区人口133.8万人。全市共有20个民族,其中汉族占 89.63%,土家族、回族、满族、壮族等19个少数民族占10.37 %。
宜昌市位于长江中游和上游的结合部、湖北省的西部,地处秦巴山脉和武陵山脉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西高东底,地貌复杂多样,境内有山区、平原、丘陵,大致构成“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格局。国土面积2.13万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4249平方公里。地理位置为东经110°15′~112°04′,北纬29°56′~31°34′。
宜昌的水能资源独特。市域内除长江、清江外,还有99条小河流,水能可开发量达3000万千瓦,目前全市在建和已建成的水电总装机达2300万千瓦。矿产资源富集。市域内已探明矿种84种,其中磷矿、石墨、铁矿、石灰石、锰、重金石等矿藏都具有较高的工业开采价值。旅游资源丰富。宜昌集历史文化与现代工程、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于一体,是全国11个重点旅游城市之一。长江三峡、葛洲坝分别被评为全国旅游景点40佳。境内还有清江风光、三国遗迹等自然、人文景观。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屈原、中国古代民族和睦使者王昭君和清代名人杨守敬都出生在这里。生物资源多样。宜昌的柑桔、茶叶、香菇、蚕茧等土特产品享誉海内外。
宜昌地处我国中西部接合部,长江黄金水道、焦柳铁路、318国道以及正在建设的宜万铁路、沪蓉西高速等国家重点交通线在此交会,水陆交通枢纽的重要地位日益突显。
宜昌市交通局昨日介绍,铁道部已将宜昌列为全国47个区域性铁路交通枢纽之一。总投资5亿多元的宜昌东站已开工建设,宜昌南站正在规划之中。交通部首批建设项目、总投资1.1亿元的宜昌主城区2个一级高速客运站和4个货运站即将开工建设;宜昌至华容一级公路、远安至当阳一级公路、三峡机场专用公路、三峡物流中心主体工程等一批重点交通工程今年也将陆续建成和开工。同时,香溪河航道二期工程、云池港综合码头等7个水运港航建设新项目,将使宜昌的港航年货运吞吐量提高720万吨。
随着宜昌交通发展“十一五”规划近日经市政府批准正式发布,一幅未来五年宜昌立体交通格局的蓝图已清晰地呈现在市民面前。
■公路:构建“四线三环”
根据这一规划,在“十一五”期间内,宜昌将加快沪渝、沪蓉国道主干线以及三峡翻坝快速通道建设,基本实现宜昌至周边省会城市高速连接,三峡库区与沪渝高速联网贯通,各县市区经一级公路与全国高速公路网全面对接。
宜昌将重点构架“四线三环”的公路主骨架,即:国家“7918”高速公路网规划的沪渝高速(原称沪蓉高速公路)宜昌西段全面通车,沪蓉高速(原称杭兰高速公路)宜昌西段基本建成。
纳入全省“651”骨干公路网规划的老河口至宜昌段公路初步启动。
加快江南翻坝公路建设,启动江北翻坝公路前期工作,打造贯穿三峡工程和宜昌主城区、连通沪渝、沪蓉高速公路的快速环线。
5年间,宜昌将建成高速公路296公里,其中:沪渝高速公路85公里,荆宜高速公路70公里,沪蓉高速公路84公里,三峡江南翻坝公路57公里。全市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432公里。
除高速公路网外,在5年内,宜昌还将全面建成高等级干线网。依托宜昌长江公路大桥、江南翻坝公路打造绕城快速通道,拓宽城市骨架。所有县市区基本实现一级公路上高速公路网,市域一小时经济圈基本形成。
全市22条国省干线公路全部达到二级以上标准,加快建设省际断头路、县际主要经济断头路、国防公路和过江通道。建设一级公路192公里,改造二级公路413公里,使全市一、二级公路总里程达到2262公里,国省干线高等级公路比重达100%。
■水运:开发“一干二支四库”
未年5年,宜昌建设水运主通道,将主要依托一干(长江)、二支(清江、香溪河)、四库(三峡库区、葛洲坝库区、隔河岩库区和高坝洲库区)进行。
据分析,随着三峡工程蓄水至175米以及国家重点对长江中上游航段进行整治,长江干线重庆至城陵矶段将由Ⅱ级提高到Ⅰ级航道标准,通航条件大为改善,万吨级船队鄂渝直达的年保证率不低于50%。
宜昌将加快香溪河等三峡库区支流航道建设,加快与清江航运梯级开发相配套的过坝锚地建设,完善通航标志,实施尾水段航道治理,全市航道总里程达到678公里,其中五级以上航道达到511公里。
加快外贸集装箱港区、三峡库区旅游码头和水陆中转码头建设,启动港口物流中心建设,基本建成集装箱外贸口岸、三峡库区水上旅游客运中心和长江沿线的矿建材料输出中心。
在“十一五”期间,宜昌将重点建设三峡坝区翻坝码头、云池综合码头、三峡库区及两坝一峡旅游码头、田家河港区、枝城港配煤中心等港口基础设施。
■站场:打造两个枢纽站
规划提出,加快东山高速客运站、伍家岗客运枢纽中心等枢纽场站建设,改善客运衔接条件,充分发挥城市公交的疏运功能,逐步实现长途客运与市内公共交通在城区周边同台换乘。
整合城市公共交通资源,建成中心城区80%以上区域步行5分钟即可到达公交站点、高峰时段候车时间不超过2分钟、公交换乘距离不超过200米,郊区至市区1小时内抵达的快速公交服务体系。
新建40个公交候车廊,改造100个公交标准站牌,主要站点增设盲人站牌。人性化设计并深化公交IC卡功能,推行城市消费一卡通。
建设布局合理、规模适宜的公交停车、工作停车、居住地停车和城郊换乘停车设施,优先建设公共交通城郊停车场和城区立体停车场,使城市公交场站总面积达到12.6万平方米。
■铁路:建成两大动脉
加快宜万铁路宜昌段、武宜客运铁路专线建设,形成南北畅连、东西贯通的铁路枢纽格局。新建宜昌东站和点军火车南站,“十一五”期间宜万铁路宜昌段投资约28亿元。建成武宜客运铁路专线宜昌段65公里,投资约40亿元。
加强云池深水港、国道主干线等交通设施的有效衔接,适时启动云池至紫荆岭地方铁路,开辟铁水联运新通道。
在主城区火车站东迁后,适时进行城市轨道交通的研究,充分利用现有轨道设施,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在2020年之前,适时建设中心城区东西向高架轨道工程。
■航空:开通国际航班
全面提高三峡机场的服务功能,重点实施航站楼改造、停机坪扩建、跑道延长和进场路建设工程,使停机位由6个增至12个,跑道由2600米延长至3200米,满足B747等大型客机起降,进场路实施四车道扩建,行车时速由40公里/小时提高到80公里/小时。
配套海关、边防、检验检疫等口岸功能,提高保障能力,达到一类航空口岸标准,尽早开通国际航班。
■重点交通项目,投资计划安排
规划提出,根据全市公路路网、主枢纽场站及港口航道规划布局,确定宜昌“十一五”时期交通发展主要建设目标是:建设4条高速公路,3条一级公路,3大客货站场,建设两大枢纽港口,密织两个层次路网。具体为:
——建设江南三峡翻坝公路、沪蓉高速公路宜昌西段、沪渝高速宜昌西段、荆宜高速公路,构建高速公路主骨架。
——加快宜华一级公路、远当一级公路、陆渔一级公路建设,形成市域一小时经济圈。
——建设三峡物流中心、东山高速客运站和伍家岗客运枢纽中心。
——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建设云池集装箱综合港区和田家河综合港区。
——密织以宜昌城区为中心,内畅外连、四通八达的国省道干线公路网和农村公路网。
根据测算,“十一五”期间全市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共需投资281亿元,其中高速公路 150.3亿元,一级公路23.6亿元,二级公路6.9亿元,农村公路19.4亿元,港口及航道建设7.6亿元,运输枢纽及站场建设1.8亿元,铁路69.8亿元,三峡机场1.7亿元
宜昌城市的区位优势越来越明显,区域中心的地位将进一步提升。随着沪蓉高速公路和宜万铁路的修建,三峡航运中心的打造,以及其它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宜昌将形成公路主骨架、铁路大动脉、水运大通道、空中大走廊、港站大联运的交通新格局,宜昌将成为中西部结合的重要交通枢纽和现代物流中心。
荆州是湖北唯一的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被考古界、旅游界称为:“我国南方不可多得的完壁”。被学者誉为"东方雅典"

『肆』 宜昌的历史等

由于宜昌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得其从古至今一直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在古城漫长的二十多个世纪里,它以“川鄂咽喉”、“蜀道三千,峡路一线”的特殊地理位置,以兵家必争的军事要镇称于世。这里发生的一次次威武雄壮、可歌可泣的战争,使它的城镇史与战乱兵祸难舍难分。
刘备兵败夷陵
被称作枭雄的刘备,平定四川后在成都称帝,是为蜀汉先主。吴军偷袭荆州,他二弟关羽在临沮(宜昌境内)为吴军所杀,他誓为关羽复仇 ,遂于章武元年举兵顺江而下,首先占领了秭归(宜昌境内)地。相传秭归即为刘备征东吴时所筑。蜀军乘胜东进,分兵围夷陵(古宜昌城),主力直抵夷道亭与吴兵相拒。到第二年夏,蜀军疲困,终为陆逊所破,败逃四川。章武三年,刘备病死于白帝城。这段历史,演变产生了火烧连营、烧铠、断道、白帝托孤等一系列关于刘备的故事与战争遗迹。
诸葛亮黄陵庙撰碑
作为智慧化身的诸葛亮,帮助刘备攻取四川,曾途经三峡,留下了不少遗迹与传说。黄牛山麓的黄陵庙(宜昌境内)前,至今立有《黄陵庙记》碑,其碑文相传说是诸葛亮撰写,称武候碑。传说诸葛亮入川时,曾把兵书宝剑世藏于峡中,神奇的兵书宝剑峡(宜昌境内)便由此而得名。巫峡中一块岩壁上,还有所谓“孔明碑”供人凭吊,奉节河滩上,还传说诸葛亮当年曾在这儿摆八阵图使陆逊被困,至今留有遗迹。
关羽宜昌城点军
在宜昌地区,关羽的活动遗迹更多。这位常秉烛夜读《春夜》的蜀汉名将,在清代被奉为“关圣帝”,全国各地均建有关庙。这位骄傲的将军,由“威震华夏”最终得到“败走麦城”的悲壮结局。建安十九年,刘备西定益州,拜羽董督荆州事。可能就是这期间,他曾来夷陵(古宜昌城)点视军马。今宜昌城区大江南岸点军坡,传为关羽当年点兵处,现存“汉寿亭侯点兵处”石碑,为清光绪十一年宜昌总镇罗缙绅所立。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攻曹仁于樊城,水淹七军,魏将于禁降。不想吴军乘机偷袭荆州,使关羽腹部受敌,兵败逃往麦城(宜昌境内)。后又与儿子关平突围逃到临沮(宜昌境内),在罗汉峪回马坡为吴伏兵所杀。对于关羽的忠义宣传及他悲壮的遭遇,在民间影响很大。相传他遇害后,阴魂游荡到玉泉山(宜昌境内),高呼“还我头来”,得到了在玉泉山结庐的普净法师的点化。至今玉泉山有“关云长显圣处”石碑,玉泉寺也由此香火日盛。
今日当阳市境,还留有规模宏伟的关陵、关羽部将周仓之墓、麦城遗址等。长阳县境也有点河兵、马回溪等传说中的关羽遗迹。
陆逊在宜昌破蜀兵
曾被赞为“书生拜大将”的陆逊,曾任宜都(宜昌境内)太守。吴蜀猇亭之战时,孙权命他为大都督,领兵拒蜀,他以逸待劳,火烧连营七百里,大破蜀军,从而名声大震。宜都城为陆逊所筑,故称陆城。其子陆抗,也曾守宜都,故又有“二陆名城”之称。
张飞在三游洞擂鼓督战
张飞是蜀汉猛将,也是刘备桃园三结义的三弟。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军二十多万人攻占荆襄。刘备率残部逃奔当阳(宜昌境内),曹军穷追不舍直逼长坂。张飞将20骑拒后,他据水断桥,横予立马,环眼圆睁,吼声如雷,使曹军丧胆,不敢逼近,刘备等得以安全脱险。后来刘备平安江南,以张飞为宜都太守、征掳将军,封新亭候。据地方志记载:“张飞擂鼓台在三游洞顶,士人张飞守郡日督兵于此,今故垒犹存”。而今日新立有张飞擂鼓塑像,颇壮观。当年张飞在当阳吓退曹军的地方,立有“张翼德横矛处”石碑,民间还广泛传述着张飞喝断霸陵桥的故事。
赵子龙大战长坂坡
浑身都是胆的白袍将军赵云,字子龙,是蜀汉五虎上将之一。他骁勇善战,屡建奇功,在华夏大地家喻户晓。当刘备等被曹军追赶得丢盔弃甲,逃到长坂坡,刘备的妻儿走失,许多兵将死的死、伤的伤,被困的被困。赵子龙却单枪匹马杀入重围、往来冲突,七进七出,如入无人之境,杀死不少曹军兵将,救出许多刘备的谋臣军卒,以及刘备的甘夫人与刚满周岁的儿子阿斗。
抗日战争时期,宜昌亦是国军抵抗日寇,保卫陪都重庆的桥头堡。著名的石牌保卫战使得国军取得了对打击日寇嚣张气焰的胜利,挫败了日军进入西陵峡的美梦,粉碎了日军攻打重庆的部署,遏制住了日军肆意践踏的铁蹄,是中华民族战争重大军事转折点。它被西方军事家誉为“东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确立为世界军事史上中华民族反法西斯取得胜利的著名战役。而著名的抗日将领——张自忠将军,则牺牲在宜昌的另外一场战斗——枣宜会战中。
沧海桑田,如今宜昌城区融峡江特色、水电特色、古文化特色与现代化城市融于一体,使宜昌成为特色鲜明、内容丰富的旅游名城。

『伍』 宜昌有哪些名胜古迹

三游洞、白马洞、桃花村、黄陵庙、金狮洞、白果树瀑布、晓峰悬棺、虎亭古战场、高岚风光、葛洲坝工程、三国古战场、玉泉寺,磨基山,三峡 。

『陆』 宜昌历史文物古迹有哪些

  1. 宜昌历史悠久,文化丰厚,曾经是楚文化和巴文化发展的重要地望。这里人杰地灵版,孕育出权世界历史文化名人屈原、民族和亲使者王昭君以及闻名中外的著名学者杨守敬等诸多先贤名流,

  2. “夷陵之战”火烧连营七百里,赵子龙大战“长坂坡”,张飞横予“当阳桥”,关公败走“麦城”被擒“回马坡”等等故事和遗迹俯拾皆是

  3. 被誉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人”的王昭君都出生在古宜昌境内,屈原祠、昭君村、读书洞、娘娘井等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向人们反复讲述着无数优美动人的传说

『柒』 关于在宜昌的历史故事

宜昌历抄史悠久,春秋战国时期为楚西塞。西汉初年置县为县治,名夷陵县,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而得名。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置府名宜昌。 光绪二年(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签订,宜昌被辟为通商口岸。次年,宜昌设立海关,正式对外开放。 由于宜昌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得其从古至今一直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刘备兵败夷陵,诸葛亮黄陵庙撰碑,关羽宜昌城点军,陆逊在宜昌破蜀兵,张飞在三游洞擂鼓督战,...抗日战争时期,宜昌亦是国军抵抗日寇,保卫陪都重庆的桥头堡。著名的石牌保卫战使得国军取得了对打击日寇嚣张气焰的胜利,挫败了日军进入西陵峡的美梦,粉碎了日军攻打重庆的部署,遏制住了日军肆意践踏的铁蹄,是中华民族战争重大军事转折点。它被西方军事家誉为“东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确立为世界军事史上中华民族反法西斯取得胜利的著名战役。而著名的抗日将领——张自忠将军,则牺牲在宜昌的另外一场战斗——枣宜会战中。沧海桑田,如今宜昌城区融峡江特色、水电特色、古文化特色与现代化城市融于一体,使宜昌成为特色鲜明、内容丰富的旅游名城。 宜昌是战国时期著名诗人屈原和汉代名妃王昭君的故乡。

『捌』 宜昌历史故事(300字以上)

彝陵决战开始后,陆逊即命令吴军士卒各持茅草一把,乘夜突袭蜀军营寨,顺风放火。顿时间火势猛烈,蜀军大乱。陆逊乘势发起反攻,迫使蜀军西退。吴将朱然率军5000首先突破蜀军前锋,猛插到蜀军的后部,与韩当所部进围蜀军于涿乡(今湖北宜昌西),切断了蜀军的退路。潘璋所部猛攻蜀军冯习部,大破之。诸葛瑾、骆统、周胤诸部配合陆逊的主力在猇亭向蜀军发起攻击。守御夷道的孙桓部也主动出击、投入战斗。吴军进展顺利,很快就攻破蜀军营寨40余座,并且用水军截断了蜀军长江两岸的联系。蜀军将领张南、冯习及土著部族首领沙摩柯等阵亡,杜路、刘宁等卸甲投降。刘备见全线崩溃,逃往夷陵西北马鞍山,命蜀军环山据险自卫。陆逊集中兵力,四面围攻,又歼灭蜀军数万之众。

宜昌市历史悠久,距今一、二十万年前,清江流域就有“长阳人”的活动。境内数十处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证明四、五千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宜昌远古属西陵部落,夏商时为古荆州之域,春秋战国时为楚国的西塞要地,建有城邑。以后为历代郡、县、州、府的治所。秦昭襄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78年)秦伐楚,拔郢烧夷陵,置南郡,夷陵之名始见于史。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置郡县,宜昌市大部分地域属南郡。 两汉时,分属荆州南郡和武陵郡,置有夷陵、夷道、枝江、当阳、临沮、秭归、佷山等县。三国时,大部地域始属魏,又属蜀,旋属吴。晋置宜都郡,统夷陵、夷道、佷山、宜昌(分夷陵西境而置)4县,宜昌之名始见于史籍。南北朝时,宋、齐皆与晋同。梁称宜州,西魏改名为峡州。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改峡州为夷陵郡,辖夷陵、夷道、长杨、远安4县,夷陵县为郡治,隶属荆州都督府。唐初,改夷陵郡为峡州郡,领原4县,属山南东道。天宝初又改为夷陵郡。乾元元年(758年)复改峡州,辖原4县,仍属山南东道。五代时,峡州曾并入南平国。宋代复称峡州,仍领原4县,属荆湖北路。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升峡州为峡州路,领原4县,属河南行省荆湖北道。明初改峡州路为峡州府。洪武九年(1376年),改为夷陵州,领宜都、长阳、远安3县,治所夷陵,隶属湖广布政使司荆州府上荆南道。清顺治四年(1647年),夷陵州隶属荆州府。雍正十三年(1735年),升夷陵州为宜昌府,改夷陵县为东湖县并为宜昌府治所,领东湖、兴山、巴东、长阳、长乐5县及归州、鹤峰2州,隶属荆宜施道。宜都、枝江、当阳、远安4县属荆州府。
光绪二年(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签订,宜昌被辟为通商口岸。次年,宜昌设立海关,正式对外开放。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民国初年废府、州建制,实行省、道、县三级制。1912年改东湖县为宜昌县,与兴山、秭归、巴东、长阳、五峰、鹤峰县属荆南道。当阳、远安属襄南道。1922年,宜昌属荆宜道。1932年、1936年,宜昌、宜都、当阳、远安、兴山、秭归、长阳、五峰8县先后属第九、第六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设于宜昌县城。枝江县先后隶属于湖北省第七、第四行政督察区。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1928年至1932年,宜昌是湘鄂西苏区湘鄂边根据地、归(秭归)兴(山)巴(东)根据地、荆(门)当(阳)远(安)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武装斗争,在许多地方建立过革命政权。解放战争时期,1948年8月,中共江汉区委决定成立第四专员公署(亦称襄西专署),1949年1月改为当阳专署。1949年5月20日在当阳成立宜昌专员公署,同月在当阳组建宜昌市党政领导班子。6月11日,中共宜昌市委员会、宜昌市人民政府在当阳芦家湾正式成立。1949年7月16日,宜昌城区解放。宜昌专署机关和宜昌市党政机关随即从当阳迁驻宜昌城。1949年11月15日,今宜昌市全境解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湖北省分设8个行政区,宜昌行政区专员公署辖宜昌、宜都、枝江、当阳、远安、兴山、秭归、长阳、五峰9个县。同时划出原宜昌县城区和近郊农村置宜昌市,直属湖北省人民政府管辖。1951年,改湖北省宜昌行政区专员公署为湖北省人民政府宜昌区专员公署,1955年改为湖北省宜昌专员公署。1954年11月,宜昌市改属宜昌专署领导。此时,宜昌专署辖9县1市。1955年7月撤枝江县,将其辖区并入宜都县。此时宜昌专员公署辖8县1市。1958年12月,撤销宜昌专员公署,建立宜都工业区行政公署。1961年5月,撤销宜都工业区行政公署,设立宜昌专员公署。1962年6月,复置枝江县,仍为宜昌专署所辖。至此,宜昌专员公署辖9县1市。1968年1月成立宜昌地区革命委员会。1971年1月,神农架林区划归宜昌地区领导,1972年3月复为省属。1978年8月,撤销宜昌地区革命委员会,设立宜昌地区行政公署。1979年7月,宜昌市复为省辖市。1984年7月13日,国务院批准撤销长阳县和五峰县,分别成立长阳和五峰两个土家族自治县,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986年12月13日,国务院批准宜昌市设置西陵、伍家岗、点军3个县级行政区。1987年11月30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宜都县,设立枝城市(1998年6月11日更名为宜都市)。1988年10月22日,国务院批准当阳县撤县设市。

『玖』 宜昌车溪的历史文化

车溪历史文化积淀丰厚,是巴文化和楚文化的磨合区,为了展示昔日土家风情,恢复了巴楚故土园景区,推出了三峡地区第一个农家博物馆,置存纸坊、磨坊、酒坊、陶坊、水车和农事生产、生活器具。您可见识“竹子变成纸、泥巴变成陶、苞谷变成酒”的全过程,还可以一试身手,亲生感受劳作之美。
车溪西距宜昌市城区18公里,坐落于三峡中堡岛与巴人发祥地之间,它是巴文化和楚文化的典型撞击磨合区,散落于民间的文化风情无不透视出,其民俗文化独具特色,既有巴人的粗犷又有楚人的内涵,但令人倍感遗憾的是其厚重如山、纯朴如水的文化如同车溪俊逸的山水洞瀑被车溪峡谷笼装了无数个世纪,车溪风景旅游区山表水秀,具有世外桃源般幽静之美,这里雄峰、异古、奇洞、飞瀑、清泉等景观随处可见,古寺庙遗址、古造纸作坊与巴楚土瓦民居交相辉映,奇特的怪石园林和人文资源水乳交融。 在18.64平方公里的广阔空间里,可开展森林浴(天然氧吧、调理身心、修身养性)、矿泉浴(流动洁净、祛风除湿、爽肤健身)、生态农园观光、睡仙洞和石仙洞猎奇探险、忘忧谷探幽、腊梅峡赏梅,巴楚故土园参与风俗民情表演等独具车溪特色多层次的旅游活动。使人置身其间,获得返璞归真、悠闲自在的享受。集天地之灵气、凝日月之精华的天湖、车溪休闲度假风景区,野梅葱茂,孔雀开屏,小桥流水,清泉叮咚,农屋点缀,水车咿呀,好一幅水乡山寨田园风景画。这里,有山皆翠,有水皆绿,有洞皆奇,有峡皆幽,有泉皆飞。涵石仙谷、巴楚故土园、腊梅峡、宝塔谷、天龙云窟、风洞、忘忧谷。

阅读全文

与宜昌的历史文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