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简述党的发展历史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使中国的先进分子找到了救国救民的真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1920年初,李大钊、陈独秀等开始了建党的探索和酝酿。
1920年8月,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正式成立,参加者有陈独秀、李达等,陈独秀任书记。
1920年10月,李大钊等成立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之后各地党组织如星星之火,发展起来。
1920年秋冬之际,毛泽东、何叔衡等在长沙,组建共产党早期组织。
1921年7月23日至31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推举的代表共12人,他们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在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举行。
大会讨论了政治形势、党的基本任务、党的组织原则和组织机构等问题,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922年,中共二大,正确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指出了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现阶段的革命纲领即最低纲领是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1923年,党的三大召开,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同时保持共产党在政治、思想、组织上的独立性。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形成了新三民主义,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1925年四大召开,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但对于如何争取领导权,缺乏具体明确的方针,只讲对群众运动的领导权,而完全忽视了对政权和武装力量的领导权。提出了农民是革命同盟军的问题,但没有提出土地革命这一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思想。
1928年六大在莫斯科召开,中共六大制定的路线基本是正确的,对后来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但这次会议也存在着缺点,即对中间阶级的作用、反动势力内部的矛盾缺乏正确的估计和政策,特别是对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仍旧把城市工作放在全党工作的中心,这对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消极的影响。
1931年,中国共产党在江西瑞金召开全国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
1934年,中央红军进行长征是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
1935年长征过程中,遵义会议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938年的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进一步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也第一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942 年延安整风运动的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1945年七大在延安召开,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这是七大做出的历史性贡献。大会把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概括为三大作风。即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1949年,10月1日,人民领袖毛泽东庄严宣布:“同胞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自此,中国共产党与他们同全国人民建立起来的新中国开始了新的篇章。
(1)基础发展历史扩展阅读: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
一、俄国十月革命为中国送来马克思主义,为中国无产阶级的革命做了榜样,随后马克思主义为李大钊,陈独秀等先进知识分子所接受并传播,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有了很好的人民基础,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1840年鸦片战 争以后,国际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势力侵入中国,中国的社会性质由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三、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国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斗争,其中主要的是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和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但都相继失败了。历史证明,中国的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由于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都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最终胜利。
四、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和现代工业的发展,中国产生了无产阶级,而且在不断发展壮大。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五、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
Ⅱ 人的发展过程的三个基本历史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人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的阶段;第二个阶段是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阶段;第三个阶段是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阶段——即共产主义阶段
Ⅲ 桩基础的发展历史
简述
桩基础是一种承载能力高、适用范围广、历史久远的基础形式。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桩基的类型、工艺、设计理论、计算方法和应用范围都有了很大的发展,被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港口、桥梁等工程中。
桩是将建筑物的全部或部分荷载传递给地基土并具有一定刚度和抗弯能力的传力构件,其横截面尺寸远小于其长度。而桩基础是由埋设在地基中的多根桩(称为桩群)和把桩群联合起来共同工作的桩台(称为承台)两部分组成。
桩基础的作用是将荷载传至地下较深处承载性能好的土层,以满足承载力和沉降的要求。桩基础的承载能力高,能承受竖直荷载,也能承受水平荷载,能抵抗上拔荷载也能承受振动荷载,是应用最广泛的深基础形式。
适用范围
(1)上部土层软弱不能满足承载力和变形要求,而下部存在较好的土层时.用桩穿越软弱土层,将荷载传递给深部硬土层。
(2)一定深度范围内不存在较理想的持力层,用桩使荷载沿着桩杆依靠桩侧摩阻力渐渐传递。
(3)基础需要承受向上的力,用桩依靠桩杆周围的负摩阻力来抵抗向上的力,即“抗拔桩”。
(4)基础需要承受水平方向的分力时,可用抗弯的竖桩来承担。
(5)地基软硬不均或荷载分布不均,天然地基不能满足结构物对不均匀变形的要求时,可采用桩基础。
(6)浅层存在较好土层,但考虑其他因素,仍采用桩基础,如港口、水利、桥梁工程中结构物基础周围的地基土宜受侵蚀或冲刷时,应采用桩基础;如精密仪器和动力机械设备等对基础有特殊要求时,常用桩基础。
(7)考虑建筑物受相邻建筑物、地面堆载以及施工开挖、打桩等影响,采用浅基础将会产生过量倾斜或沉降时用桩基础。
(8)建筑物下存在不稳定土层,如液化土、湿陷性黄土、季节性冻土、膨胀土等,采用桩基将荷载传递至深部密实稳定土层。
不属于上述情况时,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依据“经济合理、技术可靠”的原则,通过分析对比后确定是否采用桩基础。
组成
桩基础可以是单根桩(如一柱一桩的情况),也可以是单排桩或多排桩。对于双(多)柱式桥墩单排桩基础,当桩外褥枉地而上较高时,桩间以横系梁相连,以加强各桩的横向联系。多数情况下桩基础是由多根桩组成的群桩基础,基桩可全部或部分埋入地基土中。群桩基础巾所有桩的顶部由承台连成一整体,在承台上再修筑墩身或台身及上部结构。
分类
桩基础有许多不同的类型,它们可以从不同的方面按照不同的方法进行分类。如根据承台与地面相对位置的不同,分为低承台与高承台桩基。当桩承台底面位于地面以下时,称为低承台桩基;当桩承台底面高出地面以上时,称为高承台桩基。在房屋建筑中最常用的都是低承台桩基,而高承台桩基常用于港口、码头、海洋工程及桥梁工程中。《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桩进行分类。
1.按承载性状分类
(1)摩擦型桩:
1)摩擦桩: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桩顶竖向荷载由桩侧阻力承担,桩端阻力小到可忽略不计。
2)端承摩擦桩: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桩顶竖向荷载主要由桩侧阻力承受。
(2)端承型桩:
1)端承桩: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桩顶竖向荷载全部由桩端阻力承担,桩侧阻力小到可忽略不计。
2)摩擦端承桩: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桩顶竖向荷载大部分由桩端阻力承受。
由于摩擦桩和端承桩在支承力、荷载传递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差异,通常摩擦桩的沉降大于端承桩,会导致墩台产生不均匀沉降,因此,在同一桩基础中,不应同时采用摩擦桩和端承桩。
2.按成桩方法分类
(1)非挤土桩:在成桩过程中将相应于桩身体积的土挖出来,因而桩周和桩底土有应力松弛现象,常见的非挤土桩有挖孔桩、钻孔桩等。
(2)部分挤土桩:成桩过程中,挤土作用轻微,桩周土的工程性质变化不大,常见的桩型有预钻孔打入式预制桩、打入式敞口钢管桩等。
(3)挤土桩:在成桩过程中,桩周土被挤开,使土的工程性质与天然状态相比有较大变化,常见的挤土桩有打入或压入的预制混凝土桩、封底钢管桩、混凝土管桩和沉管式灌注桩。
3.按桩径大小分类
(1)小桩:d≤250 mm
(2)中等直径桩:250 mm<d<800 mm;
(3)大直径桩:d≥800mm。
设计内容
桩基设计的主要内容如下。
1.桩基形式的合理选择
桩基形式选择合理与否,对高层建筑的安全、功能与造价影响很大。桩基形式的选择,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地质条件;
(2)建筑的体型与结构特点;
(3)建筑功能对地下空间利用的方式。
2.持力层与桩长的合理选择
持力层的选择应考虑下列因素:
(1)能提供足够大的单桩承载力;
(2)保证建筑物不产生过大的沉降与差异沉降;
(3)考虑桩基造价;
(4)考虑桩基施工技术的可能性。
3.桩的合理布置
在桩数相同的情况下,在不同布桩方式下,桩基的承载力与所发挥的作用是不一样的。
4.桩基的水平承载能力
高层建筑基底水平剪力和倾覆力矩,主要由地震和风所引起,一般地,地震作用为控制因素。地震引起的基底水平剪力一般不超过高层建筑总重的5%,但仍相当可观。因高层建筑上部结构的重心远高于基础底面,因此还会引起很大的倾覆力矩,在地震区这些作用都必须加以考虑。对高层建筑,地震作用往往成为设计中的控制因素。但在沿海地区,由于海洋风暴的侵扰,风的影响可能甚于地震。对超高层建筑,风引起的基底水平剪力和倾覆力矩可能接近甚至远超过地震引起的结果,成为设计中的控制因素。因此,高层建筑桩基础,必须有足够的抵御水平荷载和倾覆力矩的能力。
5.桩基施工和使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必须考虑技术与经济的合理性。
Ⅳ 沉箱基础的发展简史
沉箱是从潜水钟发展起来的。1841年法国工程师.特里热在采煤工程中为克服管状沉井下沉困难,把沉井的一段改装为气闸,成了沉箱,并提出了用管状沉箱建造水下基础的方案。1851年J.赖特在英国罗切斯特梅德韦河建桥时,首次下沉了深18.6米的管状沉箱。1859年法国弗勒尔-圣德尼在莱茵河上建桥时,下沉了底面和基底相同的矩形沉箱,以后被广泛应用。
早期的沉箱多用钢铁制造,以后又相继出现石沉箱、木沉箱、钢筋混凝土沉箱等。特大型的沉箱应推1878~1880年法国土伦干船坞钢沉箱,其平面为41×144米。下沉最深的沉箱为1955年位于密西西比河上、跨度 655米的管道悬索桥,因采用了沉箱周围打深井抽水以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使刃脚下工作最低处在静水位以下达44米。
中国最先采用沉箱基础的是京山(北京—山海关)铁路滦河桥(1892~1894年),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浙赣(浙江—江西)铁路杭州钱塘江桥(1935~1937年),采用了沉箱下接桩基的联合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有些桥梁如1955年建成的黎(塘)湛(江)铁路贵县郁江桥也曾使用沉箱基础,但以后逐渐为管柱及其他基础所替代。
除上述气压沉箱外,还有一种被港口部门也称为沉箱的构筑物,其外形象一只有底无盖的箱子,因其不用压缩空气,可称无压沉箱(图2)。它用钢筋混凝土建造,只能在水中而不能在土中下沉,故它和气压沉箱不同,不能作为深埋基础。一般多用在水流不急,地基或基床不受冲刷,地基沉降小,基础不需埋入土中或对沉降不敏感的构筑物,如港口岸壁、码头、防波堤、灯塔等工程。
无压沉箱一般在岸边或船坞中制造,然后浮运就位,灌水和填充下沉,使之平稳沉到已整平的地基或抛石基床上。如箱内填砂石,沉箱要作顶盖。在基底土质较差时,也可先在水底挖一浅坑,打下若干基桩,在桩顶处灌筑水下混凝土承台,再将无压沉箱沉至已找平的承台面上,箱周下部也用水下混凝土围护。
Ⅳ 数学基础的历史及发展
对于数学基础的关注和研究,可追溯至古代。但在较长的历史阶段中,只限于对单科数学分支基础的讨论.至于作为整个数学理论基础的探索,尤其是“数学基础”作为一门专门学科的形成和诞生,乃是20世纪初的事.当时也是由于多种因素和研究活动的汇合,尤其是在作为整个经典数学之理论基础的集合论中出现悖论之后,才把数学基础问题的研究推向高潮,并进一步促进了数学哲学的发展,直至最终成为20世纪数学领域中深入的研究活动之一。
关于几何基础的研究.欧几里得(Euclid)的《几何原本》一直被公认为是最早用严格的逻辑结构建立学科体系的典范.但其不足之处也一 直为历代学者所关心。直到19世纪末,德国数学家希尔伯特(Hilbert,D.)才第一次给出了一个完备的欧几里得几何公理系统,这就是希尔伯特《几何基础》一书的核心内容.关于欧几里得几何基础研究的另一个重要线索,来自关于第五公设问题的探讨,长达两千年之久对第五公设的所有试证全告失败,由此导致非欧几何的建立和引起人们对于几何公理系统相容性问题的注意.后来知道:只要假定实数系统是相容的,那么欧几里得几何公理系统和罗巴切夫斯基几何公理系统都是相容的。而实数系统究竟相容与否,最终还是要归结到作为整个经典数学理论基础的集合论系统相容与否。
在其他方面,也有类似的涉及数学基础的问题.公元前5世纪,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古希腊数学家希帕索斯(Hippasus,(M))发现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与斜边不可通约,由于当时人们对于无理数的概念还一无所知,因而上述发现致使人们惊奇不安,数学史上称为第一次数学危机.数学史上又把18世纪微积分诞生以后在数学界产生的混乱局面称为第二次数学危机.在17世纪和整个18世纪,一方面微积分的理论和应用得到了广泛而迅速的发展,另一方面整个微积分却又是建立在含混不清的无穷小概念上,以致遭到各方面的非难和攻击.其中最为著名而激烈的攻击来自贝克莱(Berkley,G.)大主教,有所谓贝克莱悖论等.这就不能不迫使数学家们认真投入到如何为微积分奠定理论基础的工作中去.首先是法国数学家、力学家柯西(Cauchy,A.-L.)系统地发展了极限论,德国数学家戴德金(Dedekind,(J.W.)R.)在实数论基础上证明了极限论的基本定理,德国数学家康托尔(Cantor,G.(F.P.))和德国数学家外尔斯特拉斯(Weierstrass,K.(T.W.))避开了实无限小和实无限大的概念,发展了ε-δ方法和精化了极限论,从而避开了贝克莱悖论并给出解释方法.当时普遍认为极限论作为严格的分析基础的建立,数学的第一和第二次危机已获解决.但在实际上,建立极限论是以实数理论为基础的,而要建立严格的实数理论,又必须以集合论为基础,亦即最终还是归结到作为整个经典数学理论基础的集合论是否相容的问题.
19世纪,数学的各个分支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亟待建立一种能以统括各个数学分支的理论基础.这时康托尔系统地总结了长期以来数学的认识与实践,缔造了一门崭新的数学学科,即集合论.由于集合论的思想方法渗透到各个数学分支,同时从集合论的基本概念和思想规定出发,能导出整个经典数学,因此,大家公认集合论可以作为整个经典数学诸分支学科的共同的理论基础.但在集合论中却又偏偏出现了悖论,特别是那个十分基本而又直接涉及逻辑理论本身的罗素悖论的出现,惊动了整个西方数学界、逻辑学界和哲学界,人们恰当地将集合论悖论的出现所造成的困难局面,称之为第三次数学危机,而且在实质上是第一、第二次数学危机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因为涉及的范围更大,涉及的问题更深. 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数学基础论”这一数学分科在20世纪初诞生了,摆在从事数学基础问题研究的数学家面前的首要任务,就是如何为数学的有效性重新建立可靠的依据.由于在这一工作中所持的基本观点不同,以致在数学基础的研究中形成了诸如逻辑主义派、直觉主义派、形式主义派等不同的流派.另一方面,在如何避免悖论的研究中,直接导致了作为排除悖论的重要方案之一的近代公理集合论的发展,在近代公理集合论中,能对历史上已经出现之逻辑数学悖论一一给出解释方法,即保证这些悖论不在近代公理集合论中出现,同时迄今也未发现有新的悖论在系统内出现,但却未能从理论上证明近代公理集合论在今后的展开中永远不会出现矛盾.因而近代公理集合论相对于康托尔的古典集合论而言,为整个经典数学提供了一个相对牢固的理论基础.还应指出,近代公理集合论是立足于修改康托尔的概括原则而去实现避免悖论出现的.
能否在集合论公理中保留概括原则而避免悖论?20世纪30年代,波茨娃尔(Бочевар,B.)曾考虑不修改概括原则,而立足于发展多值逻辑去避免悖论的出现,但却始终未能达到这一目标.
20世纪60年代,美国控制论专家扎德(Zadeh,L.A.)明确提出要用数学的手段和方法去处理那些为经典数学所拒绝研究的模糊现象,并由此创立了模糊数学.这标志着数学的发展已进入数学研究对象由精确性到模糊性的再扩充时代.20世纪后期,模糊数学发展迅速,应用范围极为广阔.但在另一方面,模糊数学也同样面临着一个如何奠定其理论基础的问题.解决这一奠基问题的方案有如下三种:其一是将模糊数学直接或间接地奠基于近代公理集合论,但这样发展起来的模糊数学只能成为经典数学的分支,而不能在更高的形式下包括经典数学;其二是为模糊数学建立它所特有的公理集合论系统;其三是拓宽精确性经典数学的逻辑基础和集合论基础,在数学基础理论意义下解决模糊谓词的造集问题,以求能为精确性经典数学和未来的不确定性数学(应在内容和方法上有别于扎德的模糊数学)提供一个共同的理论基础.
最后还应特别提到与数学基础论的发展有密切关系的另一个研究领域,这就是作为数学与哲学之间的边缘学科的数学哲学.数学哲学与哲学密切相关,但又与数学发展中的那些具有最普遍意义的课题有密切关系.当然,对于数学哲学的研究,无论是东方或西方,均可追溯到古代,但在很长的历史阶段中,数学哲学又只是作为自然哲学的一部分而未能形成独立的学科.直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由于数学基础论的诞生和发展,由于迫切需要深入研究数学领域中的那些带有极端普遍和根本性的问题,才促使数学哲学的研究日趋专门化,而最终形成独立的学科.特别是现代数学的蓬勃发展,又提出了一系列深刻的数学哲学问题,致使数学哲学这一学科进一步趋向全面繁荣的阶段.所以,数学哲学既是一个古老的研究领域,又是一门年轻的新兴学科.这一学科的研究价值和在数学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明显,特别是关于数学认识论、数学方法论,以及数学发展规律的研究,有许多深刻的课题有待于人们去深入探索.数学哲学的研究包括数学本体论、数学认识论、数学方法论、数学发展的外在因素、数学发展规律以及数学哲学家的不同流派和观点等方面.数学哲学的研究将对数学工作者的世界观、思想方法、研究兴趣和研究力量的分布,甚至数学研究的基本趋势,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Ⅵ 中医基础的发展简史
近代经络创新简史表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又先后进行了“八五(-96年)”和“九五(1997-98年)”两个国家级经络攀登计划项目,研究从现象逐渐深入到本质,课题围绕着循经感传的机理、经脉脏腑相关和经脉线的理化特性三个方面展开,形成了若干个假说:
1996年邓宇等“分形分维的经络形态及解剖结构”(非间隙经络,细胞充填的非管经络) 自身调节-体液调节-神经调节大统一的分形经络
1996年张声闳“间隙维”经络 (出错)
1995
· 神经论:认为循经感传是神经元之间兴奋传递的结果。1995年?
· 体液论:认为中医经络中的气血指人体中的各种体液,经络是体液运行的通道,体液运动刺激神经产生循经感传。
· 能量论:认为经络是某种物理能量与信息的传输渠道。
孟竞璧(同位素示踪)
1992年,中国曾邦哲提出“神经-内分泌-免疫调控”功能整合(经络宽带效应是三体互动的混沌现象)与系统医学模型等。
1985年,法国de Vernejoul P同位素示踪显像方法;另外,法国Niboyet 对皮肤电研究
1984年,谢浩然,人体经络间隙结构解剖观察
1984年,匈牙利Eore用二氧化碳测定仪研究经络。
1980年张保真等采用的肉眼实地观察铺片及血管灌注法
1978年孟昭威的经络第三平衡系统
1972年汪桐提出经络的实质是二重反射假说
20世纪70年代日本学者本山博用液晶薄膜法观察,循经感传线上的温度变化
1970年,法国J.Borsarello使用红外热像方法进行经络研究。
1956年Nogierop对中国耳针穴位图谱及作用的研究等,
1955年,中谷一雄等“良导络之研究”成果,笹川“良导点”,“良导络”
1952年,藤田六郎提出了关于经络的假说
1950年,日本长滨善夫报道了循经感传现象。
Ⅶ 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至今已经有多少年的历史了
历史 (汉语词语) 编辑
历史:汉语词语,含义有三:
1.记载和解释作为一系列人类进程回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答
2.沿革,来历。
3.过去的事实。
历史,简称史,一般指人类社会历史,它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多数时候也是对当下时代的映射。如果仅仅只是总结和映射,那么,历史作为一个存在,就应该消失。历史的问题在于不断发现真的过去,在于用材料说话,让人如何在现实中可能成为可以讨论的问题。[1] 历史是延伸的。历史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是人类文明的轨迹。
Ⅷ 概括中国近代史基本发展脉络
中国近代史发展概况(1840-1949年)
一、近代前期历史发展概况(1840-1919年)
1.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1840年-19世纪60年代),这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阶段。
1840年,蓄谋已久的英国政府以"虎门销烟"为借口,发动了侵华战争。中国人民和清军的爱国将领对英国侵略军进行了英勇抵抗。腐败的清政府最终屈膝投降,被迫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此中国革命进入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先进的知识分子林则徐、魏源开始学习西方,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太平天国是长期积累起来的阶级矛盾,在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下迅速加剧,汇聚成的社会矛盾的大爆发,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两大对抗力量展开了殊死的搏斗。但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了。
英国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扩大在华利益。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这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2.民族危机的加深,资本主义的产生,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这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阶段。
面对西方的坚船利炮,在中体西用的指导下,地主阶级洋务派打着"自强"、"求富"的旗号,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引进西方先进科技,掀起了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一部分商人、地主和官僚开始投资于近代工业,标志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产生了最早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
经过明治维新的日本,竭力向外扩张,企图侵占朝鲜,进而侵略中国,1894年挑起甲午中日战争。1895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大量输出资本,在中国开设银行,开办工厂,开采矿山,修筑铁路,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阻碍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严重地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同时,列强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资本输出,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
面对瓜分危机,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建立君主立宪制度,实行维新变法。1898年6月至9月,光绪帝先后颁布了一系列变法法令,史称百日维新。这次变法在中国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由于资产阶级的局限性,这次变法被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势力镇压下去。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是一场爱国救亡运动,一次夺权斗争,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深入,外国传教士欺压中国人民越来越猖狂;清政府为了支付赔款,大借外债,增加捐税,人民负担大大加重。1899年,义和团运动爆发了,这是农民阶级发动的反帝爱国运动。为了镇压义和团,英、俄、日等八国组成联军进犯天津、北京,遭到义和团的沉重打击。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这次运动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了。1901年,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完全变成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3.民主革命的酝酿,辛亥革命和军阀割据(20世纪初-五四运动前),这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化阶段。这一时期两大矛盾趋于汇流,集中体现为广大人民群众同清朝统治集团和北洋军阀统治的矛盾。
《辛丑条约》签订以后,清政府先后实行"新政"和"预备立宪",客观上有一定进步性,但其维护封建专制的目的却加速了革命形势的发展。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运动广泛地开展起来。孙中山是伟大的民主革命的先行者。1894年,他创立兴中会,1905年,在日本东京组成中国同盟会。在三民主义思想的指导下,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并取得成功,史称"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持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从此,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由于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它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最终以失败告终。
袁世凯在北京建立北洋军阀政府,实行独裁专制,大量出卖国家主权,复辟帝制,在思想上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激起全国人民的反对和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大旗,解放了人们思想。袁世凯死后,中国出现军阀割据的局面,段祺瑞操纵北京政府,实行专制统治,出卖国家主权。中华民族的灾难更加深重了。
"一战"期间,日美加紧争夺中国,形成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同时,英、法、德、俄等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这就给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造成有利条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随着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工人阶级的队伍迅速壮大起来,并在斗争中不断提高觉悟,这是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阶级基础。
二、近代后期历史发展概况(1919-1949年)
1.五四运动和国民革命运动时期(1919-1927年)
1919年5月-1923年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阶段。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这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五四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指导了中国革命,促进了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奠定了思想、组织和干部基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革命面貌焕然一新。第一次工运高潮的失败,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不断成熟和革命的新发展。
1924年1月至1927年7月为国民大革命时期。革命对象是北洋军阀,革命力量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大革命高潮--北伐由南而北,迅速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由于帝国主义扶植蒋介石作为新的殖民工具,以陈独秀为首的中国共产党党中央犯右倾错误,国民党右派发动反革命政变,大革命反帝反封建任务最终没有完成,中国社会性质依然。大革命失败了。
2.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年)
大革命失败后,蒋介石建立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南京国民政府,实行专制独裁统治,大肆屠杀、"围剿"中国共产党和进步人士,镇压革命。经济上采取了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民族工业获得较快发展。在这一时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独立领导中国革命,找到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正确的革命道路,并日渐壮大。由于王明"左"倾错误,中国共产党及红军于1934年被迫长征,历时两年,完成了战略转移。
1931年"九一八"事变的发生,中日民族矛盾日渐上升,国共关系发生变化,从对峙逐步走向合作。西安事变标志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3.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合作抗日)(1937-1945年)
1937年,日本发动"七七"事变,中国历史进入抗日战争时期。抗战初期,日本企图速战速决,对正面战场大举进攻。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几次大会战,比较积极地抗战,但由于坚持片面抗战路线,会战都以中国失败而告终。中国共产党在抗战初期,积极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中共军队深入敌后,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建立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重点进攻中国共产党,政治诱降国民政府,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逐渐转为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强化独裁统治。同时,面对国民党的进攻和日军的侵略,中国共产党采取措施使抗日根据地渡过难关,在毛泽东思想的正确领导下,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由于中国全民族的抗战,最终以中国的胜利而告终。
4.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年)
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经历了由民族革命战争向国内革命战争的过渡。国共两党就中国未来的前途和命运展开的全面斗争是这一时期最突出的内容,如重庆谈判、旧政协会议的召开。国民党在美国的支持下,继续实行一党专制独裁统治,首先挑起内战,最后失民心而失天下,人民解放战争以中国共产党的胜利告终。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10月,新中国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取得胜利,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历史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