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遥感科学和遥感地质学的发展历史与发展前景
(一)遥感科学发展的几个阶段
遥感科学是从航空摄影测量逐步演变发展起来的,是通过一些高科技军事侦察技术的解密和转向民用而成长起来的。遥感科学的发展历史通常分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早期阶段,此阶段实际上是航空摄影阶段;1937-1960年的中期阶段,其标志是成像技术从航空摄影发展到电视、扫描、雷达等多种方法,成像取得的资料应用从军事侦察及民用摄影测量推广到民用各个行业;第三阶段即60年代以后,可以用下列几点表明遥感技术已摆脱单一航空摄影成像,发展成为遥感科学。其标志是:①民用航天技术出现,尤其是美国地球资源技术卫星(ERTS)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民用航天遥感阶段的开始,使遥感的定时、定位观测与对比解译,在技术上成为可能,经济上变得合算,并使人类对地球的观测从高空扩展到外层空间;②新型遥感器技术的应用使电磁波谱从可见光摄影扩展到红外、微波波段,延伸了人的感官,扩大了信息源;③大型电子计算机的开发和使用,为遥感图像处理技术奠定了基础,使从遥感获得的大量数据资料得以及时处理并提供给用户,使得民用遥感技术走向实用化和商业化。
(二)遥感地质的发展前景
遥感地质学作为遥感的一个组成部分,将随遥感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前进。其发展前景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新的遥感波段开发与遥感器的研制。前者如毫米波段、激光雷达和紫外波段的开发利用。后者主要对可见光,尤其红外波段的高分辨力、窄波段的遥感器的研制。当然还有作为遥感器的运载工具的各种平台的研究(如航天飞机和地质专用卫星等),以及遥感数据资料的实时传输等。
2.快速、省廉、有效的地学信息处理、提取、分析方法,如地理信息系统、专家系统以及新的图像增强处理方案的开发等。
3.遥感技术在地质学已开展的领域的深化和新领域的开拓。现有应用领域的深化首先是在矿产资源勘查中的遥感技术应用方面,向模式化、自动化和定量化方向发展;其次是在区域构造分析,遥感地质编制图件上的应用。在遥感技术地学应用新领域的开拓方面,深部构造的遥感分析,包括灾害地质、城市地质等在内的(广义的)环境地质遥感是主要内容。
4.遥感地学机理的研究。例如遥感地学信息的传输问题,以及一些巨大环状构造的形成机理就是一个有待深入的问题。
遥感地质学作为一门新的地学分支,尽管它在理论上、技术上、应用上还不是十分成熟,人们对它的认识和评价还有不同,甚至它的有关名词、术语的概念、译名都有待统一,但它的技术长处和它在地质学中所起的作用,是其它地学学科所无法取代的。在即将来临的21世纪,遥感技术与遥感地质,一定会在我国地学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显示技术优势,作出更多的贡献。
Ⅱ 军事遥感的发展历史或者历程,急需答案,谢谢
遥感技术是指不直接接触目标物(物体或现象),通过远距离探测或感知其性质形
态和变化规律的综合技术。它是通常利用物体能辐射或反射电磁波的特性,通过可见光
、红外、紫外、激光、多光谱和微波等传感仪器(包括照相机),从高空、地面或海面
远距离探测、感受来自目标物体的电磁波信息,经光学、电子技术处理成为图像或数据
,以揭示目标物体的发生的状态,从中获取有用信息。遥感技术在军事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
(1) 历史:人类开始遥感活动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最早人们是利用风筝、鸽子、气球捆绑相
机从高空观察地面,实现从空中获取地面资料的目的。1903年发明飞机后,航空摄影逐
步发展起来,并广泛用于军事侦察;1957年出现了人造地球卫星,人们将它作为遥感平
台,把遥感技术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遥感”一词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1972年,
美国第一颗地球资源卫星成功发射,并获取大量地球表面的卫星图像之后,“遥感技术
”便开始在全世界得到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遥
感器性能和信息处理技术水平的显著提高,遥感技术迅速发展成为一种综合性探测技术
。
对远距离目标信息的获取、存储、传输和处理是遥感技术的主要环节。用以完成这
些任务的整套仪器设备称为遥感系统,包括遥感器、遥感平台、信息传输和信息处理设
备等。遥感器是遥感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用以感受来自目标物的电磁波信息,常用的
遥感器有高分辨率照相机、电视摄像机、多光谱扫描仪、微波辐射计和合成孔径雷达等
;遥感平台是装载遥感器的载体,有气球、飞机、火箭、人造地球卫星、航天飞机以及
车辆和舰船等;信息传输设备是遥感平台和地面站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从人造地球卫
星上获取的遥感信息,可记录在胶卷上用回收舱送回地面;信息处理设备是处理和判读
目标特征信息的仪器,有图像处理设备、彩色合成仪和电子计算机等。
遥感技术通常按遥感平台分为3类:遥感平台为地面站或车、船的,称为地面遥感技
术;遥感平台为气球、飞艇、飞机和无人驾驶飞机等航空器的,称为航空遥感技术;遥
感平台为人造地球卫星、宇宙飞船和航天飞机等航天器的,称为航天遥感技术。此外,
按遥感器工作原理的不同,分为主动遥感技术和被动遥感技术;按遥感方式的不同,分
为照相式遥感技术和非照相式遥感技术;按电磁波谱段的不同,遥感可分为可见光成像
、多光谱成像、热红外成像和雷达成像等。
(2)遥感技术的军事应用
遥感技术在军事上广泛用于军事侦察、导弹预警、海洋监视、武器制导、毒剂侦测
、军事测绘和气象观测等。
a)军事侦察 遥感技术用于军事侦察,是目前最为有效、最为安全,同时又是最可靠
的侦察手段。按照国际惯例,距离地球表面100公里以上的太空,不属于地面国家的领空
范围,不必担心侦察卫星的活动被指控为侵略行为。因此,航天遥感技术作为现代军事
侦察的重要手段,具有侦察范围广、不受地理条件限制、发现目标快等优点,能获取采
用其他途径难以得到的军事情报。由于卫星遥感技术和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使一国境
内的任何露天目标都能被其他国家侦察得了如指掌;而卫星观测、远程理化分析及信息
加工技术,又加强了截获军事情报及核查武器设施的能力,国家的军事主权和边界安全
都面临无形侵袭的威胁。人造地球卫星可见光照相地面分辨率高达0.1-0.3米;红外遥
感技术有一定的识别伪装能力,可昼夜工作;多光谱遥感技术能识别某些类型的伪装;
微波遥感技术对云雾、植被和地表有一定的穿透能力,可全天候作业。从侦察卫星拍摄
的遥感照片上,能看清飞机和导弹发射架等军事装备和设施,能分辨坦克和战车的类型
,能识别直径为0.1-0.3米的物体。
在现代高技术战争中,对战场的动态监视和对瞬息万变的作战态势信息的准确把握
,越来越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对作战区域全天候、全天时、全方位、高动态
的航天遥感侦察,可以迅速、及时地获取多频段、多时相、高分辨率的遥感图像信息,
从而了解敌方整体部署情况,监视、跟踪并预测敌方部队的未来行动,全面掌握打击目
标的位置分布,引导精确攻击武器准确命中目标,并有效评估战场毁伤效果。
在遥感侦察方面,值得注意的是,无人机将逐步取代有人驾驶飞机。
b)导弹预警 当导弹发射时,火箭发动机喷焰中含辐射很强的红外线。运行在地球静
止轨道或椭圆轨道上的预警卫星,借助高灵敏度红外传感器和高分辨率电视摄像机,90
秒钟发现目标并自动报警。美国1998年6月15日发射的第三代预警卫星“布洛克”-14,
对来自太平洋和大西洋的俄罗斯潜射导弹可提供15分钟预警时间,对来自前俄罗斯境内
的陆基导弹能提供30分钟预警时间。预警卫星还配备有核爆炸探测装备,在和平时期可
用于核查大气层中的核试验,在核战争时期可用于评估核武器攻击效果。
c)海洋监测 海洋监视卫星利用遥感技术能有效探测和跟踪舰艇活动。海洋监视卫星
有电子侦察型和雷达型两种,通过星载信号,能准确截获舰艇发出或反射的各种电磁信
号,能准确地确定其位置、航向和航速。由于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一倍以上,监测的
目标又往往是运动的,因此海洋监视卫星的轨道应高于监视陆地的侦察卫星。前苏联19
91年3月31日发射的“金刚石”地球资源卫星,由于配备合成孔径雷达,它不仅能全天候
拍摄地表图像,而且可透过一定深度的海水,拍摄水下图像。
d)武器制导 随着遥感系统的小型化,把遥感技术和武器相结合以提高武器智能化水
平与命中精度,已成为遥感技术发展的趋势之一。遥感技术既可用于战术导弹、炮弹和
炸弹等武器的制导系统,也可用于战略导弹的制导系统。美国战略巡航导弹采用惯性加
地形匹配制导技术,以地形轮廓线为匹配特征,用雷达(或激光)高度表为遥感器,把
导弹在飞行过程中测得的实时地形图与弹上贮存的基准图相匹配形成制导指令,导弹命
中精度(圆概率偏差)可达到10米量级。
e)毒剂侦测 遥感技术用于毒剂侦测所依据的原理是,电磁波和毒剂云团相互作用会
产生吸收或散射作用。例如,沙林和梭曼等含磷的神经性毒剂对一定波长的红外线有强
烈的吸收作用,而其他物质对此波长则不吸收或很少吸收。美国根据红外线吸收原理研
制的XM21型遥感式毒剂报警器,探测距离可达5千米。法国也制成了类似的遥感式毒剂报
警器。
f)军事测绘 军事遥感测绘技术在军事上的一个重要应用,就是为军事行动提供军用
地形图以及为未来数字化战场做好测绘勤务保障。
g)气象观测 气象条件对战争有重大影响。利用地面气象站、气球、飞机、探空火箭
和气象雷达等进行观测,只能得到局部地区的气象资料,而地球上有将近80%区域的气
象情况是无法用常规方法观测的。气象卫星在高度800-1500千米的轨道上运行,通过星
载的红外分光计和微波幅射计等气象遥感器,能接收和测量地球及其大气层的可见光、
红外和微波辐射,并将它们转换成电信号发送到地面。卫星地面站将接收到的遥感信息
进行加工处理,即可得到各种气象资料,为各军兵种制订气象保障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3)遥感技术的未来发展
空间技术、光学技术和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促进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遥感卫星
的发展趋势是分辨率越来越高。如俄罗斯90年代发射的“KFA300",分辨率达0.7~1.5米
,法国的“Heliosl"分辨率为3米,印度发射的民用卫星“IRS-1",分辨率达5.8米。在
国际市场上,已可以买到米级或亚米级分辨率的卫星遥感图像。这些图像在无地面控制
的情况下,地面定位平面精度可达12米,高程8米。如有地面控制,平面精度可达2米,
高程精度可达3米,可以满足获取全球范围三维空间信息的需要。这对远程战略武器精确
打击境外重要目标十分重要。
未来遥感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从纯被动遥感向被动和主动相结合的遥感发展;从单
一电磁波段遥感向多电磁波段以及将电磁波、声波、引力波和地震波等多波种相结合的
遥感发展;从半天候遥感向全天候遥感发展;从定性遥感向定量遥感发展。随着遥感技
术的进一步发展,其在军事上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Ⅲ 遥感卫星的历史沿革
1975年11月26日中国首次发射返回式遥感卫星,到1992年已发射13颗。这种卫星和地球资源卫星的性质是一致的,只是它工作寿命短,只有5~15天,但是可以回收。它是小椭圆近地轨道,近地点175千米~210千米,远地点320千米~400千米,倾角为57度~70度,周期90分钟。卫星观测覆盖区域在南北纬70度之间,覆盖面积约2000万平方千米,约为中国的两个版图之广。
卫星直径2.2米,高3.14米,圆锥体,重1800千克~2100千克。星载可见光照相机等遥感仪器,能获得大量对地观测照片,具有分辨力高、畸变小、比例尺适中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和工农业生产领域,包括国土普查、石油勘探、铁路选线、海洋海岸测绘、地图测绘、目标点定位、地质调查、电站选址、地震预报、草原及林区普查、历史文物考古等多个领域。1992年8月9日下午4时,中国发射了一颗工作寿命已延长到15天的返回式遥感卫星。
中巴01星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1星(CBERS-01)经过方案、初样和正样等研制阶段,于1998年8月完成了全部研制工作。随后,进行了力学和空间环境的地面模拟试验,于1999年10月14日由CZ-4B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发射升空。
中巴02星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2星(CBERS-02)星在巴西空间研究院(INPE)进行总装测试,于2003年10月21日由CZ-4B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经在轨测试后于2004年2月12日正式交付使用。它接替01星继续为中巴两国提供卫星遥感数据服务。02星在轨运行稳定。
中巴02B星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2B星(CBERS-02B) 星于2007年6月14日在北京完成相应准备工作,进入为期二十天左右的大型试验阶段,7月29日下午在北京通过出厂审定,已于9月19日11 时26分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送入太空。
遥感一号
2006年4月27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卫星一号”送入太空。此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89次飞行。
遥感二号
2007年5月25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卫星二号”送入太空。此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99次飞行。
遥感三号
2007年11月12日,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卫星三号”送入太空。“遥感卫星三号”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研制,主要用于科学试验、国土资源普查、农作物估产和防灾减灾等领域。
遥感四号
2008年12月1日12点40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卫星四号”送入太空。“遥感卫星四号”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研制,主要用于科学试验、国土资源普查、农作物估产和防灾减灾等领域。此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13次飞行。美国把“遥感卫星四号”称为“尖兵8号”。
遥感五号
2008年12月15日11时22分,中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将“遥感卫星五号”成功送入太空。
遥感六号
2009年4月22日10时55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地将“中国遥感卫星六号”送入太空。
遥感七号
北京时间二零零九年十二月九日十六时四十二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将“遥感卫星七号”成功送入太空预定轨道。
遥感八号
北京时间2009年12月16日15日10时31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地将“中国遥感卫星八号”送入太空,搭载火箭升空的中国首颗公益小卫星“希望一号”也顺利进入预定的太阳同步轨道。
遥感九号
北京时间2010年03月05日12时55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将“遥感卫星九号”成功送入太空预定轨道。
遥感十号
2010年8月10日6时49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地将“遥感卫星十号”送入预定轨道。
遥感十一号
北京时间2010年9月22日10时40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遥感卫星十一号”。
遥感十二号
2011年9日11时21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卫星十二号”送入太空。同时,成功搭载发射了“天巡一号”卫星。“遥感卫星十二号”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空间技术研究院负责研制生产。
遥感十三号
2011年11月30日凌晨2时50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遥感卫星十三号”。
遥感十四号
2012年 5月10日15时6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卫星十四号送入太空。同时,成功搭载发射了天拓一号卫星。
遥感十五号
2012年5月29日15时31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遥感卫星十五号”,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遥感十六号
2012年11月25日12时06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将“遥感卫星十六号”发射升空并送入预定轨道。
遥感十七号
2013年9月2日凌晨3时16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卫星十七号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遥感十八号
2013年10月29日10时50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卫星十八号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遥感卫星十九号
2013年11月20日11时31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卫星十九号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遥感二十号
2014年8月9日13时45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卫星二十号送入太空。
资源三号
2012年1月9日11时17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资源三号”卫星送入太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遥感卫星二十一号
2014年9月8日11时22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卫星二十一号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此次任务还同时搭载发射了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天拓二号卫星。
遥感卫星二十二号
2014年10月20日14时31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卫星二十二号送入太空。
遥感卫星二十三号
2014年11月15日2时53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卫星二十三号送入太空。
遥感卫星二十四号
2014年11月20日15时1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卫星二十四号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遥感二十五号
2014年12月11日,搭载遥感卫星二十五号的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
遥感二十六号
2014年12月27日11时22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卫星二十六号送入太空。主要用于科学试验、国土资源普查、农作物估产及防灾减灾等领域。
遥感二十七号
2015年8月27日10时31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二十七号卫星送入太空。此次发射的遥感卫星,主要用于科学试验、国土资源普查、农作物估产及防灾减灾等领域。
遥感卫星二十八号
2015年11月8日15时06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二十八号卫星发射升空。该星主要用于科学试验、国土资源普查、农作物估产及防灾减灾等领域。
遥感卫星二十九号
2015年11月27日5时24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二十九号卫星发射升空。将主要用于科学试验、国土资源普查、农作物估产及防灾减灾等领域。
Ⅳ 中国遥感技术发展概况
我国的遥感技术起步较晚,系统的遥感技术发展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主要是引进原苏联常规航空摄影技术,进行了大面积航空摄影,并开始航测成图和航空像片的综合利用(主要是进行森林资源调查和资源开发)。到了60年代航空摄影与航空像片的应用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广泛应用于森林资源抽样调查、成图,环境质量调查和评价,部分受灾调查、监测中。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遥感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开始引进和研究现代遥感技术,一方面是从国外购进一批陆地卫星影像和少量仪器设备,开展图像的解译应用工作;另一方面积极开展我国自己的遥感研究工作,建立了地面接收站,发射了一系列对地观测卫星(表1-1)。1970年我国成功研制并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自主研制和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1988年中国首次成功发射了试验型气象卫星风云一号A星。此后,陆续发射的风云一号B星、C星、D星,风云二号A星、B星,直至2004年发射的风云二号C星,我国已形成了自己独立的风云气象卫星系列,这对我国气象事业的现代化,以及工农业生产、航空、航海、森林防火、环境监测和军事应用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1999年我国第一颗以陆地资源和环境为主要观测目标的中巴地球资源卫星(CBERS-01)发射成功,结束了我国没有较高空间分辨率传输型资源卫星的历史,此后又于2000年、2002年和2004年相继发射了三颗资源二号卫星(CBERS-02),为我国农业、林业、水利、海洋和国土资源等方面的工作提供更准确的遥感数字图像和光学图像产品。海洋方面,我国正在建立独立的海洋卫星系列,并于2002年发射了第一颗海洋卫星———海洋一号。在对地观测小卫星方面,2005年发射的“北京一号”(北京-1)是一颗具有双遥感器的对地观测小卫星,它能定期提供覆盖北京市的遥感影像,为北京市城市规划、生态环境监测、重大工程监测、土地利用监测,提供及时、可靠和优质服务,并曾直接服务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
表1-1我国的遥感卫星系列
在传感器的研究上,我国已成功研制了多光谱相机、多光谱扫描仪、红外扫描仪、微波辐射计、激光测高仪、合成孔径侧视雷达等各种类型的传感器,彩色合成仪和密度分割仪,数字图像处理系统也研制成功;在遥感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上,中国科学院、高等院校等部门陆续成立了遥感研究、教育机构,从事理论研究和应用工作,设置了专门培养遥感技术人才的遥感专业和学科,许多专业开设了遥感课程,国家成立了空间科学技术委员会和遥感中心,组织、领导和协调全国的遥感工作,积极开展与国外的技术与人才交流。
Ⅳ 高分辨率遥感的发展背景以及发展趋势是什么
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处理指南
[编辑本段]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处理指南
作者: 关元秀,程晓阳编著
出 版 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9-1
版次: 1
页数: 268
开本: 16开
I S B N : 9787030218285
包装: 平装
所属分类: 图书 >> 计算机/网络 >> 人工智能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介绍高分辨率商业遥感卫星、影像产品、影像处理和行业应用,以高分辨率商业卫星遥感发展的历史、高分辨率卫星的特点、影像产品、影像增强、几何校正、信息提取和行业应用为主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前向生产技术人员,进行系统讲述。
本书的原型是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处理培训班的教材,它的实用性是经过实践和时间检验的。本书可供侧绘、国土、规划、农业、林业、资源环境、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空间地理信息相关行业的生产技术人员和科研工作者参考。
目录
前言
第1章高分辨率商业卫星遥感进展
1.1高分辨率商业卫生遥感发展历史
1.2高分辨率卫星遥感的商业化
1.3主要商业高分辨率卫星简介
1.4高分辨率卫星遥感特点
1.5高分辨率卫星遥感现状和发展趋势
1.5.1自动化影像生产处理
1.5.2综合影像服务网络
1.5.3影像获取数量和质量提高
第2章主要高分辨率商业遥感卫星
2.1IKONOS卫星
2.1.1IKONOS卫星介绍
2.1.2IKONOS影像产品
2.1.3IKONOS影像产品指标
2.1.4IKONOS影像产品选项
2.1.5IKONOS影像产品订购
2.1.6IKONOS影像产品许可
2.2QuickBird卫星
2.2.1QuickBird卫星介绍
2.2.2QuickBird影像产品
2.2.3QuickBird产品订购
2.2.4QuickBird影像产品选项
2.2.5QuickBird影像产品命名
2.2.6QuickBird产品许可
2.2.7QuickBird影像辅助数据
2.2.8坐标转换
2.3IKONOS和QuickBird之比较
第3章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处理
3.1遥感卫星影像产品适用性判定
3.1.1遥感
3.1.2高分辨率卫星影像产品适用性评价
3.2影像增强
3.2.1动态范围调整DRA
3.2.2影像融合
3.2.3缨帽变换
3.3单片影像几何校正
3.3.1立体影像
3.3.2遥感影像几何校正模型
3.3.3遥感影像正射校正
3.4立体像对DEM自动提取
3.4.1立体影像
3.4.2立体影像摄影测量原理
3.4.3PCI OrthoEngine下DEM自动提取
第4章面向对象影像分析
4.1面向对象影像分析方法产生的背景
4.1.1高分辨率影像分析需求
4.1.2空间地理信息数据库更新需求
4.2影像解译基本概念
4.2.1地理单元和遥感信息单元
4.2.2遥感影像分析尺度
4.2.3影像语义和影像对象间的相互关系
4.2.4遥感信息提取中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
Ⅵ 遥感技术具有怎样的发展历程
遥感技术于19世纪问世。早在1839年,人类就利用它获得了第一张照片,1858年法国人专首次乘气球在巴黎上空属进行了空中摄影实验,到1903年发明了飞机之后,航空摄影迅速地发展起来。1957年第一颗人造卫星升空时,人们把遥感装置装在了卫星上,开始出现了从宇宙空间进行无线电侦察和探测的方法,从此遥感技术进入了实用阶段,成为一种综合性的探测技术。美国战略通信卫星就是通过现代化的无线电仪器设备,来感知远方军事目标真相的。到20世纪60年代以后,遥感技术又应用到了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如农林、水文、地质、海洋、测绘、环境保护、工程建设等许多方面。1972年美国发射了第一颗地球资源卫星,人们通过电磁波手段,首次完整地看清了地球的全貌,获得了极其丰富的地物资料。随着空间技术的发展,人类通过遥感技术从宇宙中得到了很多宝贵的资料。这说明人类通过遥感技术对未知领域的勘测和探索,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Ⅶ 遥感的发展史
我觉得你可以看一下宫鹏老师的《遥感科学与技术中的一些前沿问题》(大致是这样),里面对于遥感的发展也讲过一些。实在是范围太大。
Ⅷ 滑坡遥感历史回顾
我国的滑坡遥感是在为山区大型工程服务中产生并逐渐发展的。1980年启动,由谷德振先生和陈述彭先生任项目负责的“西南高山峡谷地区水能开发遥感应用试验暨二滩水电站可行性研究”是我国首次在高山峡谷地区进行的大规模遥感应用试验。“二滩电站库岸稳定性遥感研究”是该项目设立的课题之一,采用遥感技术调查库区两岸滑坡、泥石流,评价它们对二滩电站建设与运行的影响是课题的主要内容。自此以后,我国先后在红水河龙滩电站、长江三峡电站、黄河龙羊峡电站、金沙江下游的溪洛渡、白鹤滩、乌东德电站库区等区域,开展了大规模的区域性滑坡、泥石流遥感调查,为这些大型水电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提供滑坡、泥石流灾害及环境基础资料。
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在宝成、宝天、成昆铁路等沿线进行了大规模航摄,调查滑坡、泥石流分布及危害。经过十年,完成了川藏、滇藏(部分路段)、南昆、内昆铁路等20余条新铁路线的滑坡、泥石流遥感调查。
90年代起,在公路选线、公路沿线防灾工程中,也使用了滑坡、泥石流遥感调查技术,如川藏公路、新疆乌奎公路、东北沈丹公路等。
在20世纪的最后廿年,我国进行的区域滑坡、泥石流遥感调查面积覆盖超过10万平方千米。该阶段称为我国滑坡遥感的前期或前期滑坡遥感。
在滑坡遥感前期,我国主要进行中等比例尺(1:5万—1:20万)的滑坡宏观调查。主要的调查内容为:识别滑坡、制作区域滑坡分布图、认识滑坡发育环境、评价滑坡对大型工程施工及运行安全的影响等(王治华,1999)。其方法技术可概括为:主要使用黑白或彩红外航片,辅以79m和30m空间分辨率的美国陆地卫星图像(了解区域地质环境);借助于立体镜目视解译航片像对或直接目视卫星图像,配合一定的地面验证,了解滑坡及其发育环境;解译结果通过目视地貌特征转绘到相应比例尺的地形图上,制作滑坡分布图。该方法使我们能居高临下观测地物,使部分野外工作转移到室内,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野外工作强度,特别在危险及气候恶劣地区,显示了明显的优越性,所以遥感技术逐步成为我国区域滑坡及其发育环境宏观调查不可缺少的先进技术,为山区大型工程建设的环境灾害调查及防灾减灾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滑坡遥感工作的推进,前期滑坡遥感技术方法的不足之处也日渐显露,这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①遥感信息源的局限性,当时的航摄图像为中心投影,其非线性畸变难以消除,MSS、TM卫星图像的地面分辨率低,难以识别滑坡;②工作效率低,立体镜目视解译、手工转绘及成图工作效率低;③难以提高成果精度,目视解译及手工转绘均有较大误差;④成果表达为单一的纸介质,资料的处理、存贮、更新、交流很不方便。这些不足之处使前期滑坡遥感只能作为区域宏观调查手段,难以提供高精度的滑坡调查成果。
在长期滑坡遥感调查研究实践基础上,经不断探索,笔者认为如果能使遥感调查结果的每一个地物单元有确定的地理(空间)坐标及反映滑坡特征的属性是改善滑坡遥感调查方法的关键,这便是“数字滑坡”思想的雏形。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在不断实践中,逐步摸索出一套新的技术方法,王治华于1999年在第一届国际“数字地球学术讨论会”上予以介绍。该方法称为“数字滑坡”技术,它是在我国前期滑坡遥感基础上,借助于先进信息技术创立发展起来的滑坡遥感新技术。迄今,数字滑坡技术的应用已超过十年,实践证明,数字滑坡技术是中国滑坡遥感进步的关键技术。
Ⅸ 遥感科学及国土资源遥感的发展历史如何
遥感是以航空摄影技术为基础,在世纪6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开始为航空遥感,自1972年美国发射了第一颗陆地卫星后,这就标志着航天遥感时代的开始。经过几十年的迅速发展,目前遥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资源环境、水文、气象,地质地理等领域,成为一门实用的,先进的空间探测技术。
萌芽时期
无记录地面遥感阶段(1608-1838):
1608年汉斯·李波尔赛制造了世界第一架望远镜
1609年伽利略制作了放大三倍的科学望远镜并首次观测月球
1794年气球首次升空侦察为观测远距离目标开辟了先河,但望远镜观测不能把观测到的事物用图像的方式记录下来。
有记录地面遥感阶段(1839-1857):
1839年达盖尔(Daguarre)发表了他和尼普斯(Niepce)拍摄的照片,第一次成功将拍摄事物记录在胶片上。
1849年法国人艾米·劳塞达特(Aime Laussedat)制定了摄影测量计划,成为有目的有记录的地面遥感发展阶段的标志。
初期发展
空中摄影遥感阶段(1858-1956)
1858年用系留气球拍摄了法国巴黎的鸟瞰像片
1903年飞机的发明
1909年第一张航空像片
一战期间(1914-1918):
形成独立的航空摄影测量学的学科体系
二战期间(1931-1945):
彩色摄影、红外摄影、雷达技术、多光谱摄影、扫描技术以及运载工具和判读成图设备
现代遥感
1957年:前苏联发射了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20世纪60年代:美国发射了TIROS、ATS、ESSA等气象卫星和载人宇宙飞船
1972年:发射了地球资源技术卫星ERTS-1(后改名为Landsat Landsat-1),装有MSS感器,分辨率79米
1982年Landsat-4发射,装有TM传感器,分辨率提高到30米
1986年法国发射SPOT-1,装有PAN和XS遥感器,分辨率提10米
1999年美国发射 IKNOS,空间分辨率提高到1米
中国遥感事业
1950年代组建专业飞行队伍,开展航摄和应用
1970年4月24日,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75年11月26日,返回式卫星,得到卫星像片
80年代空前活跃,六五计划遥感列入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1988年9月7日中国发射第一颗 “风云1号”气象卫星
1999年10月14日中国成功发射资源卫星,之后进入快速发展期--卫星、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
Ⅹ 遥感技术的发展简史
1839-1857 1858年用系留气球拍摄了法国巴黎的鸟瞰相片
1903年飞机的发明
1909年第一张航空相片
一战期间(1914-1918):形成独立的航空摄影测量学的学科体系
二战期间(1931-1945):彩色摄影、红外摄影、雷达技术、多光谱摄影、扫描技术以及运载工具和判读成图设备 1957年:前苏联发射了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20世纪60年代:美国发射了TIROS、ATS、ESSA等气象卫星和载人宇宙飞船
1972年:发射了地球资源技术卫星ERTS-1(后改名为Landsat Landsat-1),装有MSS感器,分辨率79米
1982年Landsat-4发射,装有TM传感器,分辨率提高到30米
1986年法国发射SPOT-1,装有PAN和XS遥感器,分辨率提10米
1999年美国发射 IKNOS,空间分辨率提高到1米 1950年代组建专业飞行队伍,开展航摄和应用
1970年4月24日,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75年11月26日,返回式卫星,得到卫星相片
80年代空前活跃,六五计划遥感列入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1988年9月7日中国发射第一颗 “风云1号”气象卫星
1999年10月14日中国成功发射资源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