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微电子组装的历史发展
微电子组装技术的发展始于20世纪40年代末和50年代初的微模组件和后来发展的薄膜和厚膜混合内电路及容微波集成电路。70年代以来,微电子组装技术发展更快,又出现了芯片载体、载带、大面积多芯片多层厚膜电路。
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门阵列芯片、密封载体-陶瓷基板、被釉钢基板和表面安装印制线路板组件得到广泛应用,多层薄膜混合电路和有机聚合物厚膜电路也在迅速发展。
『贰』 国微电子的企业历程
2010年度
※ 2010年4月,被推选为深圳市科技专家协会理事单位;
※ 2010年3月,荣获“深圳市成长型中小工业企业500强”称号;
2009年度
※ 2009年6月,被推选为集成电路技术省部产学研联盟会员单位;
2008年度
※ 2008年12月,顺利通过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 2008年6月,荣获“深圳市第一批自主创新行业龙头企业”称号;
※ 2008年6月,顺利通过ISO9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第三次年度监督审核;
※ 2008年5月,获深圳市南山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实训基地挂牌单位;
2007年度
※ 2007年4月,荣获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政府“领军企业”称号;
2005年度
※ 2005年3月,国微电子获信息产业部发展基金优秀成果奖;
※ 2005年1月,国微电子获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发展十年风云人物优秀创业奖”;
2003年
※ 2003年5月,国微电子完成SGS ISO9001-2000标准的换版认证;
※ 2003年3月,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授予国微电子2002年中国集成电路设计市场年度成长最快企业荣誉称号;
2002年度
※ 2002年12月,中国诚信证券评估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信用评级委员会评定国微电子信用级别为AA级;
※2002年10月13日,国微大厦竣工;
※ 2002年9月,国微电子通过了深圳市重点软件企业认证;
2000年度
※ 2000年12月,国微电子顺利通过深圳市高新技术企业认证;
※ 2000年4月,通过SGS 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
『叁』 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历程
1997年月:杭州士兰电子有限公司注册成立
1997年10月:受让杭州友旺电子有限公司40%的股权
1999年12月:被认定为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
2000年1月:设立深圳市深兰微电子有限公司(负责中国华南地区的销售业务)
2000年10月:整体改制为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2001年1月:设立杭州士兰集成电路有限公司(硅芯片制造的全资子公司)
2002年3月:被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认定为首批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之一
2002年7月: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骨干企业
2003年3月:2600万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2003年11月:位于杭州(滨江)高新技术开发区的芯片测试工厂动工兴建
2004年9月:设立杭州士兰明芯科技有限公司(发光二极管芯片制造的全资子公司)
2005年7月:设立士兰微电子美国研发中心(位于加州硅谷)
2006年9月:设立士兰微电子上海研发中心
2007年01月: 发布第一款采用士兰集成BCD工艺制造的高效率功率LED驱动电路
2007年04月: 发布第一款单芯片的DVD播放机芯片
2009年07月:杭州美卡乐光电有限公司成立,进入LED封装业务
2009年08月:韩国办事处在首尔成立
2010年05月:台湾办事处在台北成立
2010年09月: 完成定向增发3000万股
2010年11月: 成都士兰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在成都—阿坝工业园成功奠基
2010年12月: 进入功率模块封装业务
『肆』 天微电子的发展历史
2003年,门洪达和张伟等在中国深圳创立天微电子公司,主要开发消费类集成电路。
2003-2005年 起步与发展阶段;公司由最初的3人发展到目前300余人。截止2005年底,本公司在LED显示驱动产品占70%的市场份额。
2006-2007年 被评定为深圳市高新技术企业;通过质量标准ISO9001:2000认证。通过集成电路设计企业认定;获得深圳市企业研发资助。
2008年 获得深圳市第一批自主创新行业龙头企业称号;获得深圳市企业研发资助,与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合作,共同研制测量芯片、大功率LED芯片、SOC等。
2009年 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进驻企业;加入集成电路技术省部产学研联盟理事单位,南山区集成电路产学研联盟、南山区LED产业联盟、南山区专业无线通信产业联盟等;通过英国QAIC质量认证;获得国家、省、南山区科技项目资助;获得特区三十周年优秀软件产品奖 ;2009年深圳市自主创新产品认定。
2010年 企业入驻紫光信息港、获得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的立项支持、获得省部产学研项目立项支持、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获得深圳市知名品牌的认定、获得深圳市自主创新产品的认定。
2010年 成立了天微集成电路(厦门)有限公司。自有厂房面积11127.41平方米,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
2011年 认定为国家集成电路百强企业;承担多项国家和省级市级科技计划项目。
2012年 上市规划,申请IPO。通过国际质量标准ISO9001:2008认证。在苏州建立中测厂,成立苏州分公司。
『伍』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的历史沿革
1958年8月,为研来制国防专用109计算自机,我国第一个半导体器件生产厂成立,命名为“109厂”,隶属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1960年-1965年,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1965年-1967年,隶属于中国科学院。
1967年-1975年,隶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4研究院编制建厂(所)。
1975年-1986年,隶属于中国科学院。
1986年,109厂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有关研制大规模集成电路部分单位合并,成立中国科学院微电子中心,隶属于中国科学院至今。
2003年10月16日,为了集中和充足优势资源,进一步凝练和明确发展方向,拓宽应用研究领域,巩固创新成果,“中国科学院微电子中心”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陆』 微电子机械系统的发展历程
有关微机械系统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59年12月,美国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R.P.Feynman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举行的美国物理协会年度会议上的科普演讲中,首次提出了MEMS概念。
事实上,在Feynman演讲之前科学家们已经成功地研制出指甲盖儿大小的电机,然而Feynman认为,这些研究成果在小型化的道路上还很原始、粗糙,尚处于技术初期阶段。他的结论是,”在这以后还有更加令人震惊的微小世界“,他设想可以将24卷《大英网络全书》写在针尖上,要做到这件事只需要将尺寸缩小到1/25000即可。历史证明了Feynman的卓远见识,纳米科技、MEMS及量子计算和分子自组装等领域向人们展示了微小世界的巨大潜力。
1987年研制出的微型马达的原理来自于该演讲的思想,因此人们普遍认为MEMS研究的时间起点为1959年。
1962年,微小器件的先驱——第一个硅微压力传感器问世,它的特征是用硅膜、压敏电阻和体硅腐蚀。它是MEMS微传感器的起始点,同时也是MEMS体加工(bulk micromachining)的起始点。
1967年,美国西屋研究实验室Nathanson等人报道了硅谐振栅晶体管。它的特征是用静电激励起栅振动,它是MEMS执行器的起始点。
1968年,美国Mallory公司Wallis等人报道了硅玻璃静电键合技术,该技术成为后来微传感器封装的主要技术之一。
1978年,美国IBM的Bassous等人报道了硅微喷嘴。它是MEMS微结构的起点。
1979~1985年,以集成传感器为主要对象的MEMS领域第一次成为热点。各种新型MEMS加工技术接连出现。
1987~1988年间,一系列关于微机械和微动力学的技术会议召开,MEMS一词在这些会议中被广泛采纳并逐渐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学术用语。目前MEMS研究开发主要集中在微传感器、微执行器和微系统三个方面。
『柒』 微电子技术有哪些发展过程
随着晶体管应用的日益广泛,特别是制造工艺的发展,科学家们不由得想到:为什么不把组成电路的元器件和连线都像制造晶体管那样,集中在一块硅片上来实现电路的微型化呢?经过近十年的努力,这个天才想法才得以实现。1958年,大规模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相继问世,性能更强成本更低。这无疑引起了计算机技术的巨大变革。计算机的心脏——中央处理器和其他电路的高度集成化,使计算机小型化、微型化成为现实。“埃妮娅卡”房间大小的内部系统,采用集成电路后。就变得像一张扑克牌那么小。晶体管和集成电路,“都是微电子技术发展的结果,和传统电子技术相比,微电子技术立足于电子设备和系统的微型化。这是一门从60年代以来新兴的技术学科,它兼有精妙的理论和诱人的实用前景,研究起来极具挑战性。大批优秀的年轻人加入到这一领域,许多商家也被这一领域内不可估量的市场前景所吸引,将巨资投入到这一领域。两者的结合实现了几十年来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
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使计算机真正成为人类历史的传奇。随着计算机处理能力的加强和工业造价的一再下降,电脑这“昔时王谢堂前燕”,如今也“飞入寻常百姓家”,个人电脑出现了,功能也开始摆脱单一的数值计算。在办公、教育、娱乐等多方面表现出威力。
今天,微电子技术几乎影响了所有的电子产品,而不仅仅是电脑。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电视机、电话机、微波炉、音响、电子玩具、游戏机等,里面都有集成电路和微处理芯片。就电视机而言,一小块集成电路就取代了传统的由大量分立元件组成的功能电路,成本大大下降,功能却大大增强,因为微电子数字调谐技术,使电视机可以对多达100个频道任选,且提高了图像和声音的保真度。
由于微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群逐步形成,使工业生产与管理、通信邮电、教育、医疗等等方面都产生了变革,成为既代表国家现代化水平,又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一项高新技术。
『捌』 电子技术的发展史
中国是最早发现电、磁的国家,磁石首先应用于指示方向和校正时间,以后由于航海事业发展的需要,我国在十一世纪就发明了指南针。在宋代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中有“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的记载。这不仅说明了指南针的制造,而且已经发现了磁偏角。直到十二世纪,指南针才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