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发展 > 历史文化方面

历史文化方面

发布时间:2021-02-13 10:38:41

历史文化的意义是什么

一、历史文化底蕴体现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文明程度。

历史是一个永不枯竭的物质和精神载体。它往往体现着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文明程度。中国、印度、巴比伦、埃及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所以有如此高的美誉,全在于它们灿烂的历史文化积存。中国长城,西安兵马俑,埃及金字塔这些令人震惊的世界遗产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影响,这全在于它们所遗存的是古中国和古埃及的灿烂文化,它们已成为了一个国家古代文明的精神象征。二十一世纪以来,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越为世人所重视,大多数国家现在都成立了专门的文物保护机构,并把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纳入法制轨道,规范和约束人们对于历史文化的具体行为,这无疑是对历史文化保护的一大贡献。

二、历史文化底蕴对于民族心理有重大影响。

历史文化带给后人的影响是深远的,它往往会影响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心理构成,使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思想行为方式上受到传统文化遗存的影响。中国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文明大国,传统历史文化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影响更是深远。
三、历史文化底蕴对旅游经济发展有巨大推动作用。

从现实的角度去探掘历史文化,我们会吃惊地发现,历史文化带给我们当今社会的价值是多么巨大。埃及金字塔、中国长城、故宫、兵马俑等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遗产现在所创造的巨大财富,简直无法用具体的数据来加以统计。

随着现代科技工业迅猛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有了巨大的飞跃。丰富的物质财富使人们能够丰衣足食。在享受现代文明的巨大成果的同时,世人又往往会离不开历史文化的影响。包括生产、生活、休闲、娱乐等各个方面。由此而带来的历史文化旅游应运而生,且成为最受欢迎的旅游方式之一。其产生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是我们很难用准确的数据来估量的。比如在历史景观中,历史文化往往会令人神思遐想,浮想联篇,无不勾起人们对古代社会的联想。追溯历史,探寻古人遗踪,游人往往会产生更大兴致。人们带着怀古幽思不远千里纷至沓来,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言而喻。同时,历史文化底蕴可以提升地方品味。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地方文化经济产业发展的独特资源。充分挖掘和利用好这些资源大有文章可作。我们可以想象:一个没有厚重历史文化的城市是一个什么样的城市,那里尽管有高楼大厦和现代文明,但人们走进去,该会留下多大的遗憾啊。

四、历史文化底蕴拉动历史性投资。

在经济社会,产生了各种各样的产业投资。而作为历史文化所拉动的必然是历史性投资,其近期与远期价值不可低估。

人们谈及金字塔自然会想到埃及,说到埃及也会很自然地联想到埃及金字塔;谈及长城、故宫、兵马俑,大家马上会联想到中国,说到中国,又会立刻想到中国长城。从某种意义上说,许多著名的历史文化遗产已经成了一个国家和地区文化形象的代言。正是由于历史文化的独特价值,我们探讨和研究历史性投资这一重要的投资方式,来引导人们如何培植和利用好历史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❷ 人文历史有哪些方面

人文历史
内容涵盖文学、音乐、神话、宗教、旅行
等多个领域

❸ 文化包括哪几个方面

文化是随着人类文明的出现和发展而存在的,因此,文化的发展成果也会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而随之增加。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分化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主文化、亚文化和反文化
主文化是在一个社会中处于支配地位的正统文化,也可以称之为主流文化。比如在中国的传统社会中,儒家文化就是那一时期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文化,统治者依靠儒家文化的传播来统一民众的思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一个社会的主文化也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有所不同。
亚文化则是在一个社会中处于次要地位的一种文化。就像在中国这个多民族的国家,占人口比例大多数的汉族的文化就是主流文化,而其他五十五个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就是所谓的亚文化。
通常,在一个社会中除了主文化和亚文化以外,还有一种文化叫做反文化。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反文化也是亚文化的一种,但是,反文化并不是一个贬义词,当一个社会的主流文化已经走向畸形或者衰落的时候,反文化所带来的冲击往往可以使这个社会的文化重新振兴。就像当年的新文化运动一样,它虽然是一种反文化,但它的兴起与发展为当时被封建腐朽文化所笼罩的中国带来了光明与希望。
(二)民族文化、区域文化和阶层文化
民族文化是世界上各个不同的民族在其各自的发展历程中所创造出来的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文化类型。可以说,一个民族的文化是这个民族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该民族历史传承的纽带。
区域文化主要是偏向于地理环境特征而言,由于不同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的差异,因而不同的地区所形成的文化也会因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而有所不同,从而形成了特定的区域文化。
由于各社会阶层所从事的职业和社会分工的不同,因而不同阶层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活动也会因为各自的社会地位的不同而产生各种各样的阶层文化。

(三)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

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物质产品,包括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以及创造物质产品的技术。物质文化来源于技术并与社会经济活动的组织方式直接相关。它通过经济、社会、金融和市场的基础设施显示出来。物质文化是人类发明创造的技术和物质产品的显示存在和组合,不同物质文化状况反映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以及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水平。物质文化不单指“物质”,更重要的是强调一种文化或文明状态。

精神文化是人类在从事物质文化基础生产上产生的一种人类所特有的意识形态,它是人类各种意识观念形态的集合。精神文化的优越性在于一是具人类文化基因的继承性,还有在实践当中可以不断丰富完善的待完成性。这也是人类文化精神不断推进物质文化的内在动力。

扩展内容:


文化的功能

文化的实体功能是人类为满足自身需求所进行的一系列的生产活动,而文化的根本功能则是实现作为主体的人的扩大再生产。
(一)生理需求功能
人类创造出文化,首先是要为了满足人类自身的生理需求。因此,就这一方面来说,物质文化的出现主要是用来满足人类的生理需求的。
生理需求是人类能够在地球上生存的最基本需求,为了满足这一需求,人类开始进行劳动生产,种植作物,制作御寒的衣服,建造避风的住所,随之而来的,便出现了饮食文化、服饰文化、住宅文化等。可以说,文化在其形成之初的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满足人类生理需求的功能。
(二)心理需求功能
文化的心理需求功能的出现,正是人类在满足了自己的物质需求之后,为了得到心灵上的慰藉和追求精神上的归宿而创造出的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文化的这种功能可以帮助人们在无助或者是遇到在物质方面无法解决的问题时,能够获得一种精神上的寄托,是支撑人类心灵的精神支柱。
(三)社会需求功能
就像人类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一样,社会的发展也需要文化提供相应的帮助来满足其自身的发展需求。文化的社会需求功能对于维系整个社会的稳定,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1.整合功能 。文化通过整合,可以协调文化内部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比如风俗、道德、信仰、制度、生产等,使之形成一个和谐一致又联系紧密的整体。文化的整合功能还表现在可以规范同一个国家或同一个民族成员的观念、制度、意识和行为,使这个国家或民族的成员能够对自己的国家或民族有一种共同的归属感。通过文化对一个社会的不断整合,可以出现 “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的效果,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的文化也可以互相融会贯通,从而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2.导向功能。文化在社会中的导向功能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文化在家庭生活中的导向,可以使一个呱呱坠地的婴儿从懵懂无知到慢慢地开始在家长的教导下掌握语言的能力,从而完成在儿童时期的社会化,可以正常地参与社会生活。
3.规范功能
文化出现的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要形成各种各样的制度规范来约束人们的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以保证一个社会能够进行有序的运转和稳定的发展。

参考资料:

精神文化_网络

物质文化_网络

文化(广泛的知识并将之活学活用与根植内心的修养)_网络

❹ 都说“历史文化的沉淀”,是在哪方面体现的

历史文化的沉淀是在以下几方面体现: 1 民族传统节日 2人文环境 3民族语言 4实体物品(文物,建筑等) 5民族文化

中国历史文化的特点有哪些

中国文化的特征

任何一种文化类型的产生,都离不开特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这就是特定自然地理环境下的物质生产方式和社会组织结构。关于这三个方面,我们在下以章节将有详细的论述。简而言之,从地理环境看,中国处于一种半封闭状态的大陆性地域,与西方地中海延岸的多民族有很大的不同;从物质生产方式看,中国文化植根于农业社会的基础之上,封建的小农经济在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这与中亚、西亚的游牧民族、工商业比较发达的海洋民族也有很大的不同;从社会组织结构看,宗法制度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成为维系社会秩序的重要纽带,专制制度在中国延续两千年,这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
中国文化的特征可大致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在世界文化之林中,有四大文明古国,也曾经出现过许多优秀的文化体系。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在近6000年的人类历史上,出现过26个文明形态,但是在全世界只有中国的文化体系是长期延续发展而从未中断过的文化。这种强大的生命力,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中国文化的强大生命力,表现在它的同化力、融合力、延续力和凝聚力等方面。
所谓同化力,是指外域文化进入中国后,大都逐步中国化,融入中国文化而成为其一部分。在这方面,最有代表性的例子莫过于佛教文化的传入和中国化。佛教开始流传于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一带,并不是中国本土的文化,在公元1世纪的两汉之际开始传入中国,经过魏晋、隋唐几百年,佛教高僧的东渡,佛教经典的翻译,中土僧人的西行求法,都不能使佛教文化完全征服中国的士大夫。佛教传播的结果,一部分变为中国式的佛教(如禅宗),一部分反而消融于宋明理学之中,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犹太人遍布全球,而且保持他们自己的宗教信仰和思维方式,而他们来到中国后,便湮没在中国文化的汪洋大海之中。所谓融合力,是指中国文化并非单纯的汉民族文化或黄河流域的文化,而是在汉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有机地吸收中国境内各民族及不同地域的文化——如楚文化、吴文化、巴蜀文化、西域文化等,形成具有丰富内涵的中华文化。中华各民族文化,例如历史上的匈奴、鲜卑、羯、氐、羌、契丹、辽、金等民族的文化,都融汇于中国文化的血脉之中。没有这种融合,也就没有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当然,各地域、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也包含有“同化”的意义。
中国文化的同化力和融合力,是在历史中形成的,因此它不是简单的偶然的文化现象,而是一种文化生命力的表现。具有如此强大的文化生命力的民族,在世界历史上都是少见的。汤因比在上个世纪70年代初期,曾与日本学者池田大作有过一次著名的对话,在这次对话中,他指出,“就中国人来说,几千年来,比世界上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文化上团结起来。他们现实出这种在政治、文化上统一的本领,具有无与伦比的成功经验。”
在人类历史上,多次出现过因为异族入侵而导致文化中绝的悲剧,如印度文化因雅利安人入侵而雅利安化,埃及文化因亚历山大大帝的入侵而希腊化、恺撒的占领而罗马化、阿拉伯人移入而伊斯兰化,希腊、罗马文化因日耳曼蛮族入侵耳中绝并沉睡千年。但是在中国,此类情形从未发生。唯有中国文化一种,历经数千年,持续至今而未曾中辍,表现出无与伦比的延续力。
这种强健的生命延续力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东亚大陆特殊地理环境提供了相对隔绝的状态,是其缘由之一。而中国文化长期以来以明显的先进性多次“同化”以武力入主中原的北方游牧民族,反复演出“征服者被征服”的戏剧,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在漫长的历史年代利,中国文化虽未受到远自欧洲、西亚、南亚而来的威胁,但也屡次遭到北方游牧民族的军事冲击,如春秋以前的“南蛮与北夷交侵”,十六国时期的“五胡乱华”,宋元时期契丹、女真、蒙古人接连南下,明末满族入关。这些勇猛剽悍的游牧人虽然在军事上大占上风,甚至多次建立起强有力的统治政权,但在文化方面,却总是自觉不自觉地被以华夏农耕文化为代表的先进的中原文化所同化。这些游牧或半农半牧民族在与先进的中原文化的接触过程中,几乎都发生了由氏族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或飞跃。军事征服的结果,不是被征服者的文化毁灭、中绝,而是征服者的文化皈依和文化进步。而在这一过程中,中国文化又多方面地吸收了新鲜养料,如游牧人的骑射技术,边疆地区的物产、技艺,从而增添了新的生命活力。
中国文化的强大生命力还表现在它具有历久弥坚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具体表现为文化心理的自我认同感和超地域、超国界的文化群体归属感。西周时期,中华先民便有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观念,表达了从文化心理特质上的自我确认。正因如此,直到今天,数以千万计浪迹天涯的华侨华裔,有的在异国他邦生儿育女,传宗接代,但他们的文化脐带,仍然与中华母亲血肉相依,在他们的意识中,一刻也未曾忘记自己是中华儿女,炎黄子孙。已定居巴拿马几代,并且在政界取得显赫地位的华侨这样说:“别看我们完全不懂中文,我们的思想、举止都是非常中国式的。”美籍华裔著名科学家杨振宁也说:“我觉得中国传统的社会制度、礼教观念、人生观,都对我们有极大的束缚的力量。”
2.重实际求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
中国文化是一种农业文化。所谓农业文化,并非说构成这种文化的物态成分中没有其他产业的产品,而是说整个文化的物质基础的主导方面和支配力量是在自然经济轨道上运行的农业。
黄河、长江哺育的亚洲东部这片肥沃的土地,为中华先民从事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提供了极为优越的条件。几千年来,中国人的主体——农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躬耕田畴,世世代代、年复一年地从事简单再生产,成为国家服役的基本承担者。这就铸定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农业型物态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独具一格的“实用—经验理性”,如重农、尚农、的社会共识,重实际而罢玄想的务实精神,安土乐天的生活情趣,包含循环与恒久的变易观念,等等。
在以农业为生存根基的中国,农业生产的节奏早已与国民生活的节奏相通。我国的传统节日,包括最隆重的春节,均来源于农事,是由农业节气演化而成的,并不像许多其他民族那样,节日多源于宗教。在这样的文化氛围内,重农思想的产生便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中国人很早就认识到农耕是财富的来源。“不耕获,未富也。”务实精神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农耕生活导致的一种群体趋向。中国民众在农业劳作过程中领悟到一条朴实的真理:利无幸至,力不虚掷,说空话无补于事,实心做事必有所获。这种农人的务实作风也感染了士人,“大人不华,君子务实”是中国贤哲们一向倡导的精神。正是这种民族性格使中国人发展了实用—经验理性,而不太注重纯理论的玄思,亚里士多德式的不以实用为目的,而由探求自然奥秘的好奇心所驱使的文化人,较少在中国产生。作为农耕民族的中国人从小农业的简单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思维定势和运思方法是注意切实领会,并不追求精密谨严的思辩体系,他们被西方人称为“最善于处理实际事务”的民族。农业社会中的人们满足于维持简单再生产,缺乏扩大社会再生产的能力,因而社会运行缓慢迟滞。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很容易滋生永恒意识,认为世界是悠久的、静定的、中国人往往表现出习故蹈常的惯性,好常恶变。反映在民间心态中,便是对用具追求“经久耐用”,对统治方式希望稳定受常,对家族祈求延绵永远,都是求“久”意识的表现。
3.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集体主义文化
中国古史的发展脉络,不是以奴隶制的国家代替由氏族血缘纽带联系起来的宗法社会,而是由家族走向国家,以血缘纽带维系奴隶制度,形成一种“家国一体”的格局。这样,氏族社会的解体在我国完成得很不充分,因而氏族社会的宗法制度及其意识形态的残余大量积淀下来,几千年中,全社会并未长期存在如同古代印度和欧洲中世纪那样森严的等级制度,社会组织主要是在父子、君臣、夫妇之间的宗法原则指导下建立起来。
宗法制度在中国根深蒂固,不仅由于氏族社会解体极不充分,还由于此后自然经济长期延续,“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村社构成中国社会的细胞群,而这些村社中又包含家庭宗族与邻里乡党两大网络,由家庭而家族,再集合为宗族,组成社会,进而构成国家。(中国人注重族姓源流)
以家族为本位的社会关系的基本单元是“宗族”。在宗族内,每一个人都不被看作是独立的个体,而起码要和上下两代人(即父、子)发生关联,这样,父亲、自己、儿子就形成三代,这是一个以“自己”为核心的最基本的“宗族”。如此,可以在划同心圆。在宗法观念下,个人是被重重包围在群体之中的,因此,每个人首先要考虑的,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之类。
从“亲亲”的观念出发,可以引申出对君臣、夫妻、长幼、朋友等等关系的一整套处理原则,这些处理原则是以“义务”观念为核心的。正是由于传统文化重家族轻个人、重群体轻个体,因而总是强调个人在群体重的义务和责任,而忽略了个人在社会重的权利,也就使得“人皆可以为尧舜”这样的道德平等意识仅仅成为一种理想,而“法制”在这样的系统之内也没有用武之地。
4.尊君重民相反相成的政治文化
长期运作于中国的农业自然经济,是一种少有商品交换、彼此孤立的经济。在这种土壤中生长起来的极度分散的社会,需要高高在上的集权政治加以统合,以抗御外敌合自然灾害,而人格化的统合力量则来自专制君主。另一方面,农业宗法社会的正常运转,又要仰赖以农民为主体的民众的安居乐业,家国方得以保全,否则便有覆灭崩溃的危险。因此,“民为邦本”的思想传统也是农业宗法社会的必然产物。“尊君”和“重民”相反而又相成,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一体两翼。
中国农业社会由千百个彼此雷同、极端分散的村落和城镇组成。但是,对外抗御游牧人的侵袭,对内维持社会安定又是这个农业社会的全民性需要(天候地理、治理黄河、赈灾恤邻),这就又建立统一的、权威巨大的帝国的必要。例如,韩非子从天下“定于一尊”的构想出发,提出了“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的中央集权的政治设计。
与集权主义相伴生,中国农业社会又培养了另一影响深远的政治意识,这便是“民本主义”。民本主义严格划分“治人者”与“治于人者”,它是从治人者的长治久安出发,才注意民众的力量和人心向背的。中国历代封建统治者及其知识分子,一方面强调“国以民为本”,另一方面又强调“民以君为主”,在他们看来,“尊君”与“重民”是统一的。
5.摆脱神学独断的生活信念
同世界上任何民族一样,在中国的远古时期,也产生过原始的宗教以及对天命鬼神的绝对崇拜。直到殷商,在意识形态上仍有“尊天事鬼”的特点,“卜辞”中所记载的,就是殷商贵族的宗教占卜活动。但是西周之后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西周人的观念中,从宗法中产生道德,而道德成为维系整个社会的根本纽带。宗法道德观念的确立,使神学独断的观念削弱以至被摆脱了。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印度文化等相区别的一个突出特点。
在欧洲以及印度,宗教的神或上帝、佛,是最高的信仰,是精神的寄托。而最高的善,生活的目标,人们行为的准则,都是从宗教的神的诫命或启示而来的。例如犹太教把“摩西十诫“说成是永恒的道德规范和社会的基本准则,并且说这是上帝耶和华亲自向摩西颁布,与犹太人约法的(《旧约全书》)。又如,基督教的耶稣既被视为上帝之子,也是上帝的化身,他传布福音,教化世人,成为人间伦理道德的榜样和楷模。总之,在西方以及印度文化中,道德来源于宗教神启,宗教的神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和欧洲、印度文化中的这种神学独断相比,中国文化显示了它的理性的一面。它没有把人的道德情感引导向外在的崇拜对象或莫测的境界,而是把它消溶在以亲子关系为核心的人与人的世间关系之中,也就是平常人、平常事、平常心而已,全然不必去建立另外的神学信仰大厦。道德教育摒弃了清规戒律和冰冷的说教,肯定正常情欲的合理性,强调对它的合理引导。
由于中国传统文化自先秦就具有摆脱神学独断的特点,所以在中国历史上,未出现过象欧洲中世纪基督教占思想统治地位的“黑暗时代”。中国传统的民间宗教信仰,有极大的实用性,而在民间的“烧香拜佛”这样的口头语中,“佛”的含义既可能是释迦牟尼、观音菩萨,也可以是“土地”、“老君”、“子孙娘娘”、“妈祖”……。这和西方文化中宗教的严格排他性,迥然不同。
6.重人伦轻自然的学术倾向
中国文化以“人”为核心,它表现在哲学、史学、教育、文学、科学、艺术等各个领域,追求人的完善,追求人的理想,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表现了鲜明的重人文、重人伦的特色。但是,在对于自然界本身的认识和改造方面,却受到忽视。儒家思想在这方面表现特别明显。以孔子为例,据统计,《论语》中有关自然这是的材料共54条,涉及天文、物理、化学、动植物、农业、手工业等方面的现象,不可谓不丰富,但究其内容都是“利用自然知识以说明政治、道德方面的主张,而不以自然本身的研究为目的”。例如,孔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相反,樊迟问稼穑之事,却被鄙为“小人也”。
儒家这种重人伦轻自然的学术倾向,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唐太宗品评大臣是“一曰德性,二曰忠直,三曰博学,四曰词藻,五曰书翰”。
当然,我们应该看到,从汉唐到宋元明,中国的科学技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居世界领先地位,但是,当16、17世纪近代自然科学在西方产生并大踏步前进的时候,中国却落后了。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文化史的角度看,中国传统文化重人伦而轻自然的倾向,也是其中原因之一。由于儒学在传统文化中的广泛影响,在古代学术史上,关于严密逻辑结构的理论,关于技术性控制的实验,以及二者之间相互联系验证的操作,都没有得到重视和发展。
7.经学优先并笼罩一切文化领域
中国伦理型文化还有一个突出的外在形式上的特点,这就是它的经学传统。所谓经学,是指中国文化长期以儒家经学为主流,有着一以贯之的传统,形成了独自的特色。
中国学术的发展,就其分别而言,在先秦,是诸子百家之学;在两汉,是经学;而后又有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但从客观上去考察,自汉代以后,一直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前,中国二千余年的学术发展,却是以经学为一大主流。中国文化的发展,不论是哲学、史学、教育学、政治学、社会学、宗教学,还是医学、科学和艺术,都与经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可以说,在中国古代,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不论他的学习兴趣与研究方向最终怎样,他的首要任务就是学习经书,不可能有其它的选择(如五四时期的众多新文化健将)。
中国文化的这些特点,与西方文化有很大的不同。在古希腊,文化的发展虽然还带有综合性的特点,但是已出现明显的学科分支,在数学、几何学、天文学、医学、物理学、生物学等方面,几乎都有相对独立的发展。亚里士多德的一个重要学术贡献,就是他在知识分类方面的功劳。“这时的科学世界已大到足够配置出为数不多的笃好妙悟的优秀任务,来撰写天文学和数学上极专门的著作,专门到甚至受过平均教育的公民都读不懂,而下层阶级只好怀着敬畏和猜疑望着它们。这样就使得科学家能够大胆探索复杂而精微的辩难,并由互相批评而得到伟大而迅速的进展。”相比之下,中国文化的发展,在秦以后两千余年,却一直笼罩在经学的气氛之中。
经(也有学者称其为“元典”),本来是孔子所整理的古代文化的典籍。孔子是中国第一个创立私学的伟大教育家,他对古代文献搜集整理,成为他进行教育的内容,同时也延续和保存了中国古代文化。孔子编辑整理的古籍称为“六经”,即《周易》、《尚书》、《诗经》、《礼》、《乐》、《春秋》。这些典籍,包容了政治、历史、哲学、文学、音乐、典章制度等丰富的内涵。
到了汉代,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经”的地位大大提高了。训解和阐述六经及儒家经典的学问,称为“经学”,是学术文化领域中压倒一切的学问,成为汉以后历代的官学。仅据清代乾隆年间的《四库全书》总目》,“经部”的著录就有1773部,20427卷。可以说,中国文化在汉代以后的发展,经学是最重要的形式。
中国文化的这种经学传统,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呢?
首先,是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各个方面的广泛渗透。在先秦,儒学不过是诸子百家中的一家,但是一旦成为“经”,在政治力量的推动下,便渗透在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各个领域。不论是史学、哲学、教育、科学、艺术、法律,无一不渗透着经学的影响。
其次,在经学的影响下,科学未能充分独立。经学是一门笼统的学科,虽然经学本身并不排斥自然科学,相反,儒学中的理性主义以及某些思辩方法,对自然科学甚至还有启发作用。但问题的关键是,经学以它自成一套的体系,凌驾于知识之上,无形中排斥了科学的独立。
再次,经学传统对中国宗教的发展,也产生着一定影响。在世界各文化体系中,宗教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如基督教在欧洲、伊斯兰教在中东阿拉伯广大地区、佛教在印度及东南亚地区,影响都极其深远。而在中国古代,宗教的影响相对而言就比较薄弱。虽然原因可从多方面研究探索,但从历史的事实来看,经学传统对宗教发展的制约则是显而易见的原因。

❻ 中国历史有哪些文化方面的辉煌

世界上最早记录流星雨和日食的国家—中国
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甘石内星经》
世界上第一次测容量子午线的人—唐代宗一行
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
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张衡发明的地动仪
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中国
世界上印刷术的发明者—北宋的毕升
世界上最早的火药武器—火箭
世界上发现的最大青铜器—司母戊大方鼎
世界上制造漆器最早的国家—中国
世界上最早的兵书—《孙子兵法》
世界上最早提出圆周率的正确计算方法的人——三国时代的数学家刘徽;
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赵州桥
世界上最大的石刻佛像—四川乐山大佛
世界上最早最完备建筑学著作—《营造法式》
世界上最早的全身麻醉剂—华佗的"麻沸散”
世界上第一部国家编定颁布的药典—唐本草
世界上古代最伟大的航海家—明朝郑和
世界上当时最大的一部丛书—《四库全书》
世界上最古老的关于虫牙牙病记录—商朝

❼ 什么是历史文化精神

无论怎样一种历史文化,它在发展过程中都积淀了以观念和思想为基本内容的精神内涵。所谓精神内涵,就是包括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在内的精神性文化。

我们知道,文化是人类改造客观与主观世界的活动方式与结果,有观念、物质和制度三种形态,其中都分别包含和凝聚着知识性文化,同时也凝聚和体现着程度不同的精神性文化的内容。由于精神性文化往往体现为占主导地位的价值和思想,起着引导人、教化人、陶冶人和塑造人的作用,对经济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所以,与知识性文化相比较,它明显处于更加重要的地位。精神性文化或精神内涵,它作为渗透在一个社会的观念、物质和制度中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既是文化的本质与核心,也是文化中具有强烈能动作用的部分。

历史证明,精神内涵对经济社会转型与发展始终起着能动作用。首先,精神内涵可表征并能动地影响着一个国家或地区关于变革与发展的选择。在全球化所影响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方面以及在适合的发展模式方面,都涉及到价值取向的选择问题;而每个国家或地区也都是从自身的历史条件和文化视野出发,以一定的方式和理念来进行选择的。其次,精神内涵可反映并能动地导引着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先进事物的自觉认识、积极把握和主动追求。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的精神内涵,反映着该国家或地区的人们的精神生活状况,其中所包含的先进性内容,即精神内涵的优秀方面和精华部分,既是国家或地区的先进文化的具体表征,也是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理念的追求所在。再次,精神内涵可体现并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全球化条件下推进现代化的精神动力。在全球化条件下,在敏锐把握发展趋势和要求、实现全球化战略和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体现着先进文化的思维方式和价值理念始终是推动新发展、开创新局面的精神动力。

❽ 关于中国历史方面的

中国目前最早发现抄的人类是在云南省元某县的元谋人,生活在距今一百七十万年。 北京人的头盖骨是在北京西周口店的山洞里发现的,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保留了猿的特征但手脚分明,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那时的周口一带,森林茂密,野草丛生,野兽出没。北京人将石块敲打成粗糙的石器,把树枝砍成木棒,凭着极其原始的工具同大自然进行艰苦的斗争。在这样的环境下,只靠单个人的力量,无法生活下去。因此,他们往往几十个人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过着群居生活。这就形成了早期的原始社会。 在北京人生活过的地区有生活着一群远古人,他们是山顶洞人。是有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 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是最早种植水稻的。还会蒸米饭。 然后就是华夏之祖:炎帝【长江流域】,黄帝【黄河流域】。·············

❾ 中国历史有哪些文化方面的辉煌

世界上最早记录流星雨和日食的国家—中国
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甘石星经》
世界上第一次测量子午线的人—唐代宗一行
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
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张衡发明的地动仪
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中国
世界上印刷术的发明者—北宋的毕升
世界上最早的火药武器—火箭
世界上发现的最大青铜器—司母戊大方鼎
世界上制造漆器最早的国家—中国
世界上最早的兵书—《孙子兵法》
世界上最早提出圆周率的正确计算方法的人——三国时代的数学家刘徽;
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赵州桥
世界上最大的石刻佛像—四川乐山大佛
世界上最早最完备建筑学著作—《营造法式》
世界上最早的全身麻醉剂—华佗的"麻沸散”
世界上第一部国家编定颁布的药典—唐本草
世界上古代最伟大的航海家—明朝郑和
世界上当时最大的一部丛书—《四库全书》
世界上最古老的关于虫牙牙病记录—商朝

❿ 个人对于历史文化主要表现哪些方面

中华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有它自己的文化。我们中华民族有优秀的文化,应当继承发扬,同时要创新先进的文化,并吸收国外优秀的文化。

阅读全文

与历史文化方面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