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道士下山背后的意义
原名徐浩峰,先锋导演、民间武术整理者、中国文化研究者,新生代武侠小说家。电影《一代宗师》编剧及武术顾问。大学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著有纪实文学《逝去的武林》、《大成若缺》,小说《道士下山》、《武士会》等。其中《道士下山》一书被誉为“硬派武侠接脉之作”,徐皓峰也因此被冠以“硬派武侠小说第一人”的称号。
徐皓峰
原编者按:7月3日,陈凯歌执导、改编自徐皓峰同名小说的电影《道士下山》正式上映。《道士下山》讲述的是民国时期,外敌入侵,军阀混战,乱世中各类江湖人物纷纷登场。不堪忍受山中寂寞的小道士何安下偷偷下山,结果遭遇了一系列诡异奇幻的人物和事件。上世纪90年代,原著作者徐皓峰辞掉工作专心跟随一名老者修道,《道士下山》的初始素材就是那名老者告诉他的江湖掌故。在电影热映之际,今日本版特编发相关访谈,与读者一起走近《道士下山》及其背后的文化世界。
我得了天时才写出《道士下山》
记者:小说发表后八年有修改,具体如何调整?
徐皓峰:《道士下山》是我文风上的一个改变,我在之前非常讲究文字感。上海《小说界》编辑说我文风华丽。
我希望用一个朴实的方法来写一个传奇性的世界,这样更有分寸。隔了八年后看,我当年以为朴实的做法,其实是啰嗦。
记者:小说的创作缘起如何?
徐皓峰:看过《道士下山》小说的人,到杭州基本上都要去岳王庙,因为我的小说中写到岳王庙中有个武林高手是一扫地的,他会目击术。目击术有点类似于拳击比赛前的目击。泰森也讲到在拳击比赛开始之前的对眼很重要,这个环节一过他就知道自己能不能赢。
我当时采访到,在民国20年时,岳王庙中确有其人,只是不知道他祸害妇女,我就根据这个由头写了小说。结果搞得现在读者到岳王庙不是去看岳飞,而是去找武林高手,就是郭富城扮演的那个角色。
记者:创作《道士下山》还有其他因素吗?
徐皓峰:中国人一直讲家学渊源,指的是家族的口传。在汉代,家学渊源除了有《论语》,还有《左传》《孔子家语》之类。我对道家文化、对挖掘口传的东西非常感兴趣。中国最早把口传写成文字的是《左传》,在左丘明之前,都是口传的,直到他才用文字写出来,这就是见了众生了。
由口传到文字,很多时候也是有老天允许才能做成,不然会有种种障碍。《道士下山》能出版,说明老天还是想把一些事情让年轻人知道。
都是机缘,我当时买道家的书是1992年刚从美院附中毕业,我和老先生见面是1998年。我认识老人是因为口述历史。我喜欢做口述历史,是因为上大学受的是纪录片训练。毕业后做纪录片采访道教的领袖人物,从陕西到北京多有道教顶尖人物。采访这一带的张天师的时候,我就提到当年看的书。结果张天师说我给你打个电话,然后就这么容易地就到他家去了。
记者:为什么将故事背景放在杭州?
徐皓峰:我的师傅青年时代是杭州一个很有名的医生,他的主要经历和见闻发生在杭州。我大学毕业后到杭州比较多,对杭州比较熟悉。
《道士下山》,徐皓峰 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6月
民国是个全民习武的时代
记者:你为什么关注民国的武林?
徐皓峰:汉、唐只能看二手资料,看民国可以掌握一手资料。我做口述历史,采访的几乎都是民国人,他们很多是从民国甚至从清朝活到现在。写这个和我做那个纪录片是有关系的。
民国是一个全民习武的时代,天津城区弹丸之地,武术协会就有二十家左右,更别说各种拳师的场子,北京城也是习武的人林立。
其实武侠小说和武术的关系不太大。他们写的是飞贼和土匪系统,他们对武林人士不太感兴趣。武师在武侠小说中都武功不高、个人也没才华,你就觉得作家一写到开武馆、保镖完全提不起精神,这恰恰说明保家护院、开武馆是现实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写他们满足不了读者的好奇心,所以一定是飞贼大于武师的。
记者:如何做到和民国的武林人物不隔膜?除了专门口述史的采访外,有何其他方式进入他们的时代?
徐皓峰:我当时学道的时候,他们不是直接教你。比如突然有一天,师傅告诉我,“中国的回民传承了一些道家的东西,道家自己的人都不知道。”他给你这句话,你就真的得去读《古兰经》,了解回民的历史,和回民交朋友,看看他们的宗教生活是怎么回事。这其实都是考验,他就说一句话看你能不能接得住。然后又有一天,他告诉我,“再过五十三亿年,弥勒菩萨就会降生为佛,那个时代是一个非常好的时代,那个时代道家文化也会发达。你就得去看《弥勒五论》。”
他们那代人就是很轻易地点你一下,你就得下功夫。一旦他认为你是一个懒人,你就和好事绝缘了。他就不会和你讲了。
传统的人如鱼在砧板
记者:小说中看来久远、古朴的事情,背后可能有一个更宏大的文化世界?
徐皓峰:中国的社会结构,其实是帝制和王道并存的。王道是分而治之,儒家要恢复王道,诸侯制。最高领袖王是一个道德上的象征。所以,清末慈禧派五大臣考察美国,他们回来以后,说天呀,美国是先王之治(哈哈哈),美国的联邦制,他们觉得是分而治之。
秦始皇的帝制和汉唐元明清的帝制是不同的。汉代以后的文化由民间来传承,所有的中等教育都是由民间自己完成的,然后去参加科举,最后以士治天下。士是民间知识分子,而不是国家培养的干部。
这就导致社会的管理是相当松散的,人与人之间留有很大的余地。传统中国人是在不撕破脸皮的情况下,把事情办了。但我们看看现在的电视剧、电影,所有的人都撕破脸皮。现在的中国人只是地理概念上的,我们在社会结构、心理素质、人际关系上已经失去中国人的特质。
记者:传统中国人赖以生存的基础(如松散的社会结构)已经不见了,那还有传统的人吗?
徐皓峰:有,但是非常零星,而且他们对社会不发生作用。这些人在传统社会里凭着他们不撕破脸皮把事情办好的本事,他们是能人,一定能获得成功,在非得撕破脸皮办事的社会,他们是无能的,还被子女嘲笑。他们是海豚,有水才能施展开,现在他们是鱼,在案板上,不发生作用。
记者:造成这样的断裂的原因是什么?
徐皓峰:就是中了美国人和日本人的计了。他们认为分裂中国首先要毁掉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被毁掉,人人变得自私,语言发生混乱。所以你看民国时期的论战各种混乱呀。
清末办音乐学校,课本前言竟然这样说:有朝一日,家里的孩子将二胡、琵琶、京胡,换成钢琴、小提琴,那美好的时代就到来了。这种话一听就是一些胸怀大志才疏学浅的年轻人说的。
价值观乱了,以理性著称的中国人就完蛋了。
⑵ 口述历史一二三 读后感
当人们读到一则材料,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往往会由此及彼地联想到生活中的许多人和事,而产生一些感触、联想和体会,把这些感受行之于文,便是读后感.读后感写作训练是把范文讲读和写作训练两个环节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阅读和写作综合训练的一个重要途径.
下面就从读后感的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读是基础.读后感包括“读和感”两个部分.“读”是“感”的基础,“感”因“读”而触发,没有“读”也就无所谓“感”,所以读和感要求首先要精读原作,准确全面地把握原作写作意图和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意义,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原作恰当的引述.为下面的“感”酝酿情感,使“感”有坚定的基础,这样不但有助于立论的确立,而且本身就是为立论服务的一个有力的论据.离开了对原文思想核心的理解和掌握,读后感就成了空中楼阁,而缺乏高度的语言组织和概括能力,写作时往往陷入对原文冗长的复述而喧宾夺主,对原文照抄照搬,面面俱到,则是学生写读后感的通病
其次,感是核心.这里的感,既不是离开原文的空发议论,也不是对原作内容的简单重复,而是作者在原作思想观念的启迪下产生的新的观念,是心灵的闪光,是认识的飞跃.一般地说,读后感的“感”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通过对原文思想的进一步阐发,来表现作者认识的深化.
⑶ 口述家史:爷爷奶奶的故事1000字(采访稿+后记)
我叫奚锐,世纪80年代末出生在美丽的西子湖畔,听说过吧,就是那个“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人间天堂。也许我的名字谈不上如雷贯耳,但大名鼎鼎还是算得上的。我很喜欢这个名字,还是挺有诗意的。
我的家族不大也不小,可谓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家族成员来自五湖四海,全国各地和海外都有。我的祖先是哪个朝代诞生的,没有听我的父辈提到过。我的外公是一个老革命,在抗日战争时期就离开家乡,16岁就参加了八路军,在艰难困苦岁月里,我外公信念坚定,坚决抗战到底不动摇,他坚决贯彻游击战思想,同时又在敌占区展开地雷战、地道战等多样化的战争模式,消灭了多股游荡在各个村庄的鬼子兵。老爷子的游击队战绩显赫,从一名普通的士兵到八路军的连长,老爷子打仗那个叫猛啊,冲锋号刚响,就如猛虎下山冲了出去,那股气势令敌人胆寒。
建国后,老爷子根据组织安排转业到地方工作,从副县长、县长再到市粮食局长,最后从监狱长的岗位上退了下来。老爷子戎马一生,立下战功无数,生了2个儿子,3个女儿,全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勤奋工作着。
当然啦,我爷爷也不甘落后,怎么说也是一知识分子来着。他出生于上海浦东的一个贫苦人家,上世纪60年代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毕业,响应祖国的号召支援内地建设,来到安徽合肥南部的一个师范学校,从事教育工作。爷爷这一辈子虽然平平淡淡,默默无闻,但是一直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真可谓桃李满天下,生了2个儿子,1个女儿,2个在国内一个在国外,总算也是美满幸福。
纵观我的家族史,其中有太多太多的人,他们有着不同的生活与经历,爷爷与外公则是我最敬佩的。家史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书啊。
⑷ 口述历史的征集途径
口述史学是发端于海外的一种记录历史的形式,其在人类社会的应用可追溯至上古时代,希腊史家希罗多德(Herodotus)、中国史家司马迁等皆广泛应用口述历史,这一趋势一直延续到中古及近代。例如,十九世纪法国史学家米什莱(Jules Michelet)在书写《法国革命史》时就援引了大量来自大众的口头证据。但是到了近现代,口述历史的应用却渐渐衰落。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口述历史在海外一直是历史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国际著名史学大家唐德刚先生多年坚持口述史,最具影响的就是《胡适口述自传》。这种体例近些年在国内也处于方兴未艾之势。一些高校和专业研究部门先后成立口述史学的专门研究机构,一批口述史学之作也相继问世。但是作为国家记忆工程的一个重要部门的档案部门,对于口述档案的采集制作以及整理鉴定都还是一个空白,这不得不说是我们档案工作的一个缺憾。积极开展口述历史工作和研究,不仅弥补不足,丰富内涵,也能以更具鲜活的史料形式留存记忆和开展国际之间交流。
口述历史何以在2l世纪初的中国变得如此风行?一些历史学家认为,这是因为人们渐渐意识到:当一个世纪过去之后,单凭文献研究20世纪的中国历史,已经颇感局限。从某种意义上说.研究和搜集20世纪中国历史的资料,难度甚至大于研究19世纪以前的中国历史。而寻找历史当事人进行口述采访,便成为拓展史学空间,廓清历史谜团的一条可行之路。此外,口述历史也给了普通老百姓一个讲述和回忆的渠道,如果没有口述历史.许多文化不高的普通老百姓就难以提供他们所见所闻的重要历史情节,一些历史情节只能通过推理和假设来完成。
近年来,在世界各地,口述历史在传统的以文字档案写史的主流外,成功开拓了自己的生存空间。虽然口述记录也有缺陷和不足,如:搜集耗时,受限于口述者记忆的好坏,多少都带有个人观点等等,但口述资料仍不失是一项珍贵的一手资料(其中的偏见与主观正好反映叙述者的历史立场)。其实,口述历史的应用增加了叙述历史者的数目,扩宽了历史叙述的视线,亦直接打破了历史叙述可能出现的一元性及垄断性。口述历史把历史叙述权扩展。把历史自上而下的叙述方法改变,转移了历史研究的重心,为历史研究开拓出新的探索空间,同时也对曾被忽略的阶层及群体加以重新认识。口述历史的应用在近年来变得广泛,也令历史研究变得更多元化、民主化。所以,口述历史其实不仅仅只是一门历史技法,它还是一种理解人类历史的新立场和态度,并可与文献历史互补长短,增加历史知识的丰富度。
口述史首先是声音的历史,是由口述收集者提问,口述者回答而产生的对于口述者亲历亲闻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回忆;其次,在现代意义的口述史中,这些声音是借助于录音机或摄像机记录下来的;第三,由口述工作者将这些声音的资料整理成文字资料,供研究使用,对此著名史学家戴逸先生曾高度概括为:现代口述历史“是应用录音录像设备,把原始资料完整保存下来,再整理成稿”。由此可见,日记、自传和回忆录虽然有珍贵的史料价值,但不属于口述历史的范畴。口述历史是以录音访谈的方式搜集口传记忆及有历史意义的个人观点。口述历史访谈是一位准备充分的访谈者,向受访者提出问题,并且以录音或录影记录彼此的问与答。因为亲身经历者所述说的环境,所讲出的细节、所体验的感情、所刻画的心理往往是别人不易领会到的,比从许多间接材料搜集拼凑的传说更加真实、具体、生动。口述历史正是沾了口述人亲历、亲见、亲闻、大多为第一手资料,便更加具体、细腻、生动.当事人口述所经历的过程富有现实性鲜活性和权威性。
⑸ 口述历史精彩合集观后感
当人们读到一则材料,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往往会由此及彼地联想到生活中的许多人和事,而产生一些感触、联想和体会,把这些感受行之于文,便是读后感.读后感写作训练是把范文讲读和写作训练两个环节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阅读和写作综合训练的一个重要途径.下面就从读后感的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首先,读是基础.读后感包括“读和感”两个部分.“读”是“感”的基础,“感”因“读”而触发,没有“读”也就无所谓“感”,所以读和感要求首先要精读原作,准确全面地把握原作写作意图和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意义,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原作恰当的引述.为下面的“感”酝酿情感,使“感”有坚定的基础,这样不但有助于立论的确立,而且本身就是为立论服务的一个有力的论据.离开了对原文思想核心的理解和掌握,读后感就成了空中楼阁,而缺乏高度的语言组织和概括能力,写作时往往陷入对原文冗长的复述而喧宾夺主,对原文照抄照搬,面面俱到,则是学生写读后感的通病其次,感是核心.这里的感,既不是离开原文的空发议论,也不是对原作内容的简单重复,而是作者在原作思想观念的启迪下产生的新的观念,是心灵的闪光,是认识的飞跃.一般地说,读后感的“感”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通过对原文思想的进一步阐发,来表现作者认识的深化.
⑹ 凤凰卫视口述历史为什么停播 啊 这么有价值有意义的节目为什么停播啊
凤凰卫视《口述历史》栏目是2008年底停播的,因为采访难度高,素材有限,涉及人物评价
⑺ 做口述历史时应当注意些什么
作者:Eliza Xia
链接:https://www.hu.com/question/56427313/answer/14904307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口述历史”(oral history)作为历史的体裁与研究历史的一种方法,与传统书面文献最大的不同在于透过记录人的声音来收集过去的口说历史,采访者透过引导,让仍然活着的人回忆、叙说所经历的事情,并将之记录[1]。
很多时候,在选择口述史受访对象时,都会倾向选择事件中心人物,而这件事本身对经历者来说,可能意义非常,或者是一次创伤经历。而创伤研究证明,经历过创伤的人可能出现的应激症状之一是记忆侵扰(intrusion):“(正常的记忆)……本质上是叙述一个故事的活动……不只是通过行动向外反应;也要通过对自己说的话、通过将事件有组织地对别人和对自己的陈述,和通过将此陈述置于个人生命史的适当章节,以内向反应……所以严格地说,一个人如果仍将发生的事停留在固着意念,并不能说他拥有‘记忆’……充其量为了方便起见,姑且称它为‘创伤记忆’”[2]经历者会反复重现创伤场景(reenactment),但无法将之叙述成前后连贯的情节故事。创伤会全面影响一个人,甚至掌控他的内心世界,失去自我感(sense of self)和人与人之间安全感[3]。他们需要经历哀悼和重建的过程,才能够慢慢从创伤中恢复过来。这个过程有些很短,有些则穷尽一生而未能完结。
如果创伤经历者没有得到适当的疗愈,他不能够清晰回忆当时场景,并进行逻辑清晰的叙述。这也就是很多口述记录被证实缺乏史料价值的原因:当创伤还在,无法回忆过往,他的讲述或零碎片段无法成为可利用史料,或需借助其他知识的拼凑,以至被证实没有参考价值。
口述历史是从个人记忆到语言的过程。这个过程常常决定性影响了口述历史资料采集的质量,因此目前学界都已公认采访人需要接受必要的口述史训练,且需要大量经验的累积。于此同此,采访的过程往往也对访谈双方产生深刻影响。在访谈过程中,受访人常常需要将不常道予人的过往悉数说出,个中拨动的心绪非三言两语能够说清;而采访人也常常因为访谈互动而对个人生命产生反思。
在后现代语境下,从记忆到被叙述出来的语言的过程充满了权力互动、故事与身份的重构。个人由所处的文化处境中的权力和知识塑造,通过言说及与主流话语的竞逐、互动,将自己的经验编织成“故事”,以此赋予意义并确认自己的“身份”[4]。受访的过程对叙述者来说,也是“主体”被重构的一个过程。在口述历史实践中,由于常涉及对个人及家国影响重大的话题,不可忽略其衍生影响,尤需注意的是二次创伤的发生[5]。
鉴于创伤疗愈是心理健康工作者的专业领域,这里不作详细展开,但值得注意的是,疗愈的过程与记忆的叙述直接相关。创伤治疗的目标是承认经历并促成个人或集体的重生,在这个过程中,受害的个人甚至群体需要逐步找回记忆,并整理,使之成为新的生命故事当中的一部分[6]。因此,创伤的疗愈与口述记录某种程度上并不冲突,甚至可以同步进行。其关键在于,怎样在安全的环境下一步步促成创伤的疗愈,并与此同时找回记忆形成叙述,再整理为口述材料。
⑻ 澎湃新闻︱做口述历史,人人都可以吗
澎湃新闻︱做口述历史,人人都可以吗
2015 年1月31日上午,6名高中生在上海市静安区王家沙花苑的一间红砖老洋房里接受关于口述历史的培训。这是公益组织“创益家”的一次历史主题活动,这些高中 生将在寒假走向敬老院,为80-90岁的老人写下他们的个人历史,并用文字、图片、照片制作老人们的“记忆盒子”,“给未来留下记忆”。
口述历史是什么?谁都能做口述历史吗?该怎么做口述?史学工作者顾训中在培训中分享了他这些年来致力于从事“文革”亲历者口述历史工作的经验。
什么是口述历史?
口述历史是指口头的、有声音的历史,它是对人们的特殊回忆和生活经历的一种记录。“口述历史兴起的条件是技术的发展,录音机和摄像机的出现使得历史记录的音 视频信息呈现成为可能。其价值在于留下当事人的记忆,补充传统文字记载和器物历史的不足,关键人物的口述甚至可能改变和修正文字记载的错误之处。更重要的 是,它让普通人登上了历史的舞台,让历史恢复为普通人的历史。”顾训中说。
口述史学研究者杨祥银曾在《与历史对话——口述史学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中介绍,口述史学这一术语正式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据美国口述历史协会记 载:“1948年哥伦比亚大学历史学家阿兰•内文斯开始记录美国生活中显要人物的回忆,从那时起口述史学作为当代历史文献研究的新手段而创立起来。”
而 中国的史学界早在1950年代便以采用社会调查和口述历史方法搜集资料,大力推动“新四史”——家史、厂史、社史、村史。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协都有文史资 料刊物,以及相关管理部门。近年来现代口述历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参与者不但有史学工作者,也有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等方面的学者。一些高校和专业研 究部门先后成立了口述历史的专门研究机构,相关著作陆续出版,例如中国社科院在2003年就推出了《口述历史》丛刊,2004年下半年中华口述历史研究会 成立,而国内第一本口述史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学术集刊《口述史研究》也于2014年10月出版了第一辑,此后将于每年的6月和12月出版。
近年来的口述历史相关著作
选什么题材做口述?
上 世纪末,英国BBC电台和英国国家图书馆声音档案馆曾联合主办英国历史上最大型的口述历史项目——“世纪之谈:BBC千年口述历史项目” (http://sounds.bl.uk/accents-and-dialects/millenium-memory-bank),选择不同地区、 阶层、职业、性别的人来回忆在过去这个世纪里的经历和感受,表达对21世纪的憧憬。
“世纪之谈:BBC千年口述历史项目”
美国斯坦福大学口述历史中心曾对从伊拉克、阿富汗前线返回的学生士兵进行口述访谈,并邀请这些士兵在纪念活动上朗读本人在战时与家人的往来邮件,凸显声音在 历史书写中的作用(http://news.stanford.e/news/2012/november/veterans-day- events-110812.html)。
在中国,全国政协和地方 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主办的文史整理工作曾大量搜集伪满统治时期的口述资料,编成《伪满统治下的长春》、《伪满统治时期的长春大学》等。此前这段历史的主要 资料来自官方,文献资料、报刊杂志中充满了混淆是非的言论,而口述则建构了另一种视角的历史。
可见,口述历史的选题往往忠于时代的要求,也暗示了历史焦点的转移。比如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历史上有不平凡的意义,女权运动、民权运动、反战运动和反种 族隔离主义运动等重要事件都发生在这个时代,相应地随着这一时期社会史的兴起,美国的口述历史有突破性的进展。
但口述历史并非只适用于宏大历史的选题,它同样可以用于个人历史的撰述。通过一个普通的历史见证人的叙述,我们可以知道当时的人们如何看待一些历史事件。
怎么做口述历史?
口述史学的实践已经发展出一定的模式,基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访谈前——确定对象、背景研究、类型确定、提纲拟定;访谈中——取得信任、仔细倾听、重视 互动、独立空间、资料收集;访谈后——形成录音记录稿和文字整理稿、重要内容核准、交由受访者求证、资料归档保存。
背 景研究是成功访谈的关键,除了资料准备以外,甚至还可以进行初步访谈,与受访者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资料准备是你拉近与受访者距离的一种方式,”顾训中 说,“在正式访谈中,取得对方的信任是第一位的,尤其是在与对方不太熟悉的情况下。而事先了解受访者(可能)经历的事件,可能让对方产生一种亲切感,甚至 帮助对方回忆起相关内容。”杨祥银则提示,“初步访谈最忌讳的是交流过于详细,这种情况极有可能出现。”他曾在与一位老教授初次见面时,由于话题投机,在 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聊了两个多小时。但在正式的录音访谈中,老教授就再也不愿意重复上次的谈话了。
准 备访谈提纲时,可以设置令受访者自由发挥的问题,也可以设置那些只需得到明确答复(是、不是、具体数据、时间、地点)的问题。在正式的访问中,可以“由近 及远”,即从身边的事情谈起,“您的儿子现在做什么工作?”、“您最近身体怎么样?”或者“由远及近”,从对方可能印象深刻的过往谈起。
但 事前准备是不可能尽善尽美的,最重要的还是在交流中仔细倾听、注意互动、碰撞出火花,实际访谈的结果和预设甚至可能相反。顾训中介绍,他曾经访问一位70 多岁的菜场老职工,谈及过去的工作时非常激动和自豪。“菜场职工的身份在那时并不窘迫,相反,因为是国营菜场,在家家户户食品供应并不充足的年代,他的工 作能够带来一些便利,有时还能帮助亲戚朋友。”他给顾训中展示了曾经获得的劳动奖章,自豪感溢于言表。“这是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才会出现的特别现象,今天 不会重现,也很难想象了。”顾训中说。
1979年的崇文门菜市场一角
访 谈结束只是工作的开始,口述资料的整理和编辑无疑是巨大的工程。录音带和文字稿本是口述历史的两种载体,抄本是对录音带的一种文字诠释,应尽可能地保留访 谈的质量和讲话者的个性。文字的版本显然更便于研究者使用。据杨祥银介绍,哥伦比亚大学口述历史研究室制作了从1948年到现在所搜集到的所有访谈的索 引,点击即可看到内容摘要。
访谈老人需注意些什么?
口述历史的访谈对象常常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对于一般人而言,最容易接触到的访谈对象可能就是家里的长辈。面对他们,需要注意些什么?
“首先要熟悉对方的背景,并表现出充分的尊重,”顾训中说,“记者访问政商人士,可以问题尖锐,但我们做口述历史访谈老人,一定要表现出敬意。”
访 谈说到底是一种沟通的过程,熟悉对方的语言习惯、交流习惯才能保持对话的顺畅。顾训中还介绍了一些切入谈话的小技巧:“和老人聊天,家庭是很好的谈资。老 伴、子女,往往是老人愿意聊的。童年、童趣也是能够唤起温馨回忆、让人放松的话题。还有晚年生活,也是老人们关心的。”
人人都可以做口述历史吗?
杨祥银这样介绍口述史学的“大众化”:“在研究对象上,口述史学一反过去‘政治史’和‘精英史’的传统,把历史焦点转向普通人民群众。”口述历史具有很强的 操作性,理论上任何人都可以参与,任何人也都可以是访谈对象,但它同时对操作者的史学素养提出了要求。章诒和在谈著名的口述历史学者唐德刚时曾说:“别以 为‘口述历史’就是‘你说我记’,口述史的优劣与高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采访者,取决于他的史学知识,社会积累和考证功夫。”
在 大众性和专业性之间寻找平衡的同时,口述历史和历史教学已经有许多交集,这在它的发源地美国尤其明显。美国国家社会研究理事会有一本小册子《课堂上的口述 历史》,提供了“怎样从事口述历史”的系列方法;每年有40万名学生和2万名教师参与美国各地区和州的口述历史教学竞赛,并有一些颇受关注和称赞的项目, 如南金斯顿中学和布朗大学曾联合主办口述历史项目——“整个世界在注视:1968年的口述历史”和“奶奶,你在战争中做些什么?”
在中国,近年来口述历史走进课堂也是一个趋势。以下是广东省广州市第四十七中学汇景实验学校的初中历史寒假作业:
“家 族,是一个人生长的根,成长需要知道自己的起源和根系在哪,才能让自己在漂泊中找到可依靠的地方。虽然孩子们还小,不懂得寻根问祖,但希望他们能先从身边 的人开始找起,先学会问问祖辈,先学会跟祖辈沟通了解,知道他们的艰辛,任何成功都是来之不易的。所以2015年的历史寒假作业为《家族迁徙之寻》,内 容:1.找寻三代之内的家族成员,构建家族树,形成家族思维概念。2.问问祖辈成长的经历,请用400字介绍采访过程及其内容(选择一些有特点或时代特征 的事例)。3.绘制家族迁徙的路线图,参照地图,可大范围省市间的迁徙,也可小范围市内的迁徙。要求:用A4纸完成,采访内容要电脑录入打印,家族树和迁 徙路线可手工绘制。
因为这是一份长期的作业,以后三年会不断延续和寻找更久远的祖辈,所以请用透明档案袋的形式上交,注明班级和姓名。备注:如有成长经历不方便透露的地方,可用化名代替,请注明。”
中学生在访问自己的外公。图片由广州第四十七中学汇景实验学校历史科组提供。
和“记忆盒子”公益活动一样,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当文字、声音、光影都成为记录和表达的方式,口述历史在走向民众、走向中学、走向家庭的同时,也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了更加丰富的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