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三分归晋的历史背景意义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通过混战兼并,最后形成魏、蜀(汉)、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司马懿是魏国最
有才能的军事家和政治家,足智多谋,通过对吴、蜀的战争,他逐渐掌握了魏国的军事大权。然而遭到
曹爽的疑嫉,迁为太傅,剥夺了军权。嘉平元年(249年)他发动政变,翦除曹氏势力,于是魏国军政大权
完全落入司马氏之手。他死后,其子师、昭相继执政。魏国在司马懿父子的治理下,日益强大。司马昭
为了取代曹魏,计谋先灭蜀,后灭吴,统一全国,以提高自己的声望。因此,景元四年(263年)秋。便调
动大军灭蜀。
蜀(汉)国小兵寡,后主刘禅又是有名的昏庸之主。自诸葛亮、蒋琬、费祎相继死后,大权逐渐落
入宦官黄皓之手。
因此,朝政日非,内部矛盾日趋尖锐。景曜五年(262年),大将军姜维欲诛皓而未能,为了逃避其迫
害,率军屯驻沓中(今白龙江上游,甘肃舟曲、迭部二县境),不敢回成都。次年,姜维闻钟会治兵关
中,准备进攻蜀,表请派左将军张翼、右将军廖化督诸军分守阳安关口(即今陕西勉县老城)、阴平桥
头(今甘肃文县南门外的白龙江上),以防未然。黄皓收到表奏后,询问鬼巫。鬼巫谓敌终不自致。皓
启奏后主,遂寝其事。这就给了司马昭一个灭蜀的良机。
司马昭估计蜀国的总兵力不过九万,其中驻守成都及其他各郡者不下四万,姜维所领不超过五万人。
只要采取以一路大军绊姜维于沓水,使其不得东顾;另发一路大军由骆谷乘虚袭取汉中,风驰电闪,交
经剑阁直取成都,蜀国就必亡。
于是这年秋,发兵十八万,使征西将军邓艾统军三万,自狄道(今甘肃临洮县)绊姜维于沓中;雍
州刺史诸葛绪统军三万,自祁山(今甘肃礼县二十公里祁山镇)军于武街桥头(今甘肃文县面门外白水
江上),断维东归之路;镇西将军钟会统军十二万,帅前将军李辅、征蜀护军胡烈等进攻汉中。八月,
蜀廷闻魏军且至,始遣廖化将兵往沓中为姜维援军,张翼、董厥率兵向阳安关口为汉中诸城外援,敕汉
中诸围军不要出战,退保汉城(即淝阳县城,在今陕西勉县城东)、乐城(即成固县城,在今陕西固县
城东)。
九月,钟会分兵三路,由斜谷、骆谷、子午谷进入汉中。
汉中蜀军少,很快就被钟会大军占领。邓艾亦分兵三路:使天水太守王颀直攻姜维营,陇西太守弘
邀其前,金城太守杨欣攻甘松(今迭部县中部白龙江沿岸),邀维之后。维闻钟会大军已入汉中,急引军
东还。时诸葛绪军已占领桥头,不能过,姜维乃以轻军从孔函谷入北道,佯出绪后;绪探知,率军入北
道堵截。维迅速领军过桥头,绪返追之,时隔一日,已不及。维还至阴平(今甘肃文县东部白龙江与白
水江江合流处附近),集合将士,欲赴关城(今陕西宁强县西北阳平关),听说已破,乃退往白水(今
四川青川县东北白水镇)。与廖化、张翼、董厥等相会,遂合兵守剑阁以拒钟会大军。
邓艾统军追姜维至阴平,欲与诸葛绪合军经江油(今四川平武县东南60公里涪江西岸的南坝),径
取成都;绪不从,引兵经白水与钟会军合,会密奏绪畏懦不进,槛车归,还军悉属会。姜维守剑阁,钟
会攻之不下,粮道险远,粮草缺乏,欲退军。邓艾上书说:如以奇兵由阴平、江油间道到成都,剑阁蜀
军必然还救,钟会大军就会平安抵成都。他自阴平凿山开道,攀木缘崖,经三百五十公里无人地区。至
江油。守将马邈迎降。艾破诸葛瞻前军于涪;赡退守緜竹,败死;艾遂至成都。刘禅投降,别敕姜降钟
会,蜀亡。
钟会自以其军未能先至成都,乃密奏邓艾有反状。及至槛车收艾,会复谋王蜀,后为魏军所杀。邓
艾为本营军士放还,也被卫瓘袭斩于緜竹西。这次魏军损失很大,因此没有接着出兵灭吴。
咸熙元年(264年),司马昭以灭蜀功进爵为晋王。次年,正准备迫使魏帝让位,突然于八月死去。其
子司马炎袭位,继承父志,这年十二月,取代曹魏,是为晋武帝。
晋武帝的威望、能力不如其父,禅代以后,又有不少人反对。为了安定内部,迟迟不敢灭吴。一直
过了十四年,即咸宁五年(279年)十一月,在王濬、杜预等人的催促下,他才发兵。
吴主孙皓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在位期间(264—280年),“肆行残暴,忠谏者诛,谗谀者进;
虐用其民,穷淫极侈”,国内的阶级矛盾和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都很尖锐。只是由于晋国内部局势不稳,
吴国名将丁奉、陆抗等尚在,才勉强地维持了十六七年。建衡三年(271年)丁奉死,凤凰三年(274年),
陆抗卒,防御力量衰落,朝政更加黑暗,人心涣散,已呈土崩瓦解之势。
咸宁五年(279年),晋武帝在群臣的一再催促下,才下决心灭吴。这年十一月,他命令镇军将军琅
邪王司马伷统军出涂中(今江苏、安徽间之滁河流域),安东将军王浑出江西(今安徽)建威将军王戎
出武昌,平南将军胡奋出夏口,镇南将军杜预出江陵,龙骧将军王濬、广武将军唐彬率巴、蜀军浮江东
下,东西诸军共二十万。以太尉贾充为大都督,行军将军杨济为副,率中军驻襄阳,为诸军节度。
太康元年(280年)正月,杜预向江陵,王浑出横江,攻吴镇戍,均所向克捷。二月,杜预克江陵,
胡奋克江安(今湖北公安县),王濬、唐彬浮江东下,先后克西陵(今湖北宜昌市南)、夷道(今宜都
县)、巴丘(今湖南岳阳市),复与胡奋、王戎军共平夏口、武昌,顺流而下,直向吴都建业(今南京
市)。吴人曾于江碛要之处,置铁锁横拦江中;又作铁锥,长几米,暗置江中,逆拒晋舰。王濬作大筏
数十、方百余步,于前开道。铁锥遇筏,辄著筏而去。濬又作大炬,长几米,大数十围,灌以麻油,也
放在大舰前。遇铁锁,燃炬烧之;铁锁很快融化断掉,王濬舰队因此得以通行。
孙皓闻王浑军南下,令丞相张悌督丹阳太守沈莹、护军孙震、副军师诸葛靓率精兵三万江渡拒战。
结果大败于版板,全军覆没,吴人大震。三月,王濬舰队浩浩荡荡由武昌东下,临近建业,皓派游击将
军张象率水军万人拒战;象军望旗而降。吴司徒何植、建威将军孙晏等也纷纷投降。濬军共八万人,舰
队长百里,鼓噪抵石头城(在今南京市清凉山)。孙皓见大势已去,只得面缚出降。吴亡。至此,中国
又重归于一统。
在汉末长达八十四年的分裂时期,战争不息,给劳动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和无穷无尽的苦难,比
之西汉,人口大为减少,生产出现了大倒退。西晋统一之后,社会比前安定,政府又采取一系列措施,
如移吴、蜀稠密的人口于地广人稀的北方,劝课农桑,轻徭薄赋等,因此,农业生产在全国各地都得到
了很大的恢复。总之,西晋的统一,是有重大的历史意义的。
Ⅱ 韩赵魏三家分晋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春秋五霸”之一的晋国在三家分晋后灭亡了,由此,奴隶社会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霸权政治结束了,战国时期群雄逐鹿的序幕揭开了。“三家分晋”是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它标志着我国奴隶社会逐渐瓦解,新兴地主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从而推动了封建制度的确立。
Ⅲ 三家分晋是咋回事
为你奉上,请你参考:
1、简介:
三家分晋是指中国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件。在历史上,“三家分晋”被视为春秋之终、战国之始的分水岭。司马光将其列为《资治通鉴》的开篇之作。
2、具体过程: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周威烈王封三家为诸侯。司马光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的记载就从这一事件开始:“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作为春秋与战国的分界。
前438年,晋哀公死,晋幽公即位。韩、赵、魏瓜分晋国剩余土地,只有绛与曲沃两地留给晋幽公。从此韩、赵、魏称为三晋。
赵桓子一年后去世,赵氏之人杀了他的儿子,迎赵浣即位,是为赵献子。献子之子赵籍后来继位,即是赵烈侯。魏桓子之后由其孙魏斯继位,韩康子之后由其子武子继位,韩武子之后由其子韩虔继位,是为。此即资治通鉴中春秋和战国的分界点。
前375年,韩赵魏三家瓜分晋侯剩余土地,晋国彻底灭亡。
3、历史意义::
前376年,韩、赵、魏废晋静公,将晋公室剩余土地全部瓜分。因此韩、赵、魏三国又被合称为“三晋”。三家分晋是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是中国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确定的标志。
“三家分晋”成为了中国春秋时代和战国时代的分界点。同时也标志着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推动了封建制度的确立。
春秋五霸之一的晋国灭亡了,战国七雄中的韩、赵、魏三国产生了,由此奴隶社会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霸权政治结束了,七雄兼并的战国序幕揭开了。
Ⅳ 中国历史上的“三家分晋”是怎么回事呢
在春秋战国历史上,三家分晋是一件影响深远的事件。公元前453年,赵氏联合韩﹑魏灭掉了智氏,晋国公室名存实亡。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命韩虔﹑赵籍﹑魏斯为诸侯。到公元前376年,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瓜分了晋国公室。在三家分晋后,形成了战国七雄中的格局。其中,就韩国来说,不仅成为三晋中最弱小的诸侯国,也是战国七雄中实力垫底的一个。
比如在对外战役上,韩国几乎没有什么亮眼的战绩,其仅有的胜绩,除了消灭郑国之外,多是诸侯国之间的联合行动,类似于五国伐齐、垂沙之战等。那么,问题来了,三家分晋后,为何韩国成了最弱的国家?是哪里没有分均吗?
最后,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正因为申不害与韩昭侯用“术”有余,定法不足,“不擅其法”,因此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韩国的问题。韩昭侯一死,韩国很快又衰落了,所以,和商鞅变法、邹忌变法、李悝变法、胡服骑射等同时期的变法比起来,申不害变法不能算是真正的成功,也即申不害变法只是小修小补,缺乏不破不立的勇气。
而且,等到韩昭侯和申不害去世后,该变法也逐渐得不到长期地执行了,这和胡服骑射在赵国得到长期执行的情况,显然是截然相反。综上,在三家分晋后,韩国因为疆域面积相对较小、地理位置较差、缺乏有作为的君主以及彻底的变法,所以在国力上远远不如魏国和赵国强盛。到了公元前230年,在秦灭六国之战中,韩国成为山东六国中第一个被灭亡的诸侯国。
Ⅳ 中国历史上的“三家分晋”是怎么回事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被迫册封韩、赵、魏为诸侯,史称“三家分晋”。“三家分晋”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分水岭,称霸中原的晋国烟消云散,韩、赵、魏三国分立,自此春秋逝去,战国争鸣。晋国灭亡的根子可以追溯到一代传奇霸主晋文公重耳那里,可以说晋国霸业成也晋文公,败也晋文公。
六卿间的平衡一旦打破,想再实现平衡就难了,特别是赵盾刚刚大权在握,唯一能制衡他的晋襄公没几个月就死了,只留下年幼的儿子。没了制约的赵盾开始按照自己的意志统领晋国,改立太子、废立国君、重组三军六卿、代替国君会盟诸侯、设立公族大夫等等。其中设立公族大夫可以说是赵盾对于晋国君权最沉重的打击,由六卿家族之人担任过去只能由国君家人担任的职务,六卿家族开始公开侵占晋国国君的权力。
自此君权日衰,卿权日强,直到公元前453年晋阳之战,六卿家族之间决出胜负,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权力,晋国国君成为傀儡;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赐封赵国、韩国、魏国,韩、赵、魏三家成为诸侯;晋国国君又苟延残喘了很多年,遭到韩、赵、魏三家任意欺凌,直到公元前349年韩姬杀晋君,晋国最终灭亡。
Ⅵ 三家分晋的故事
经过春秋时期长期的争霸战争,许多小的诸侯国被大国并吞了。有的国家内部发生了变革,大权渐渐落在几个大夫手里。这些大夫原来都是王室贵族,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他们积极对外征战,就这样,他们的势力越来越大。
一向称为中原霸主的晋国,到了春秋末期,国君的权力也衰落了,实权由六家大夫(韩、赵、魏、智、范、中行)把持,另外还包括郤、栾等大家族。他们各有各的地盘和武装,互相攻打。后来有两家(范、中行)被打散了,还剩下智家、赵家、韩家、魏家。这四家中以智家的势力最大。
春秋末期,越国灭亡吴国,勾践率军北上举行诸侯会盟,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智伯瑶执政后,对三家大夫赵襄子、魏桓子、韩康子说:“晋国本来是中原霸主,后来被吴、越夺去了霸主地位。
为了使晋国强大起来,我主张每家都拿出一百里土地和户口来归给公家,我智家先拿出一个万户邑献给晋公,你们呢?”
三家大夫都担心失去土地后,自家的实力会下降,都不愿献出封邑,可是三家心不齐,韩康子首先把土地和一万家户口割让给晋公;魏桓子也惧怕智伯瑶的威力,也把土地、户口让了。
智伯瑶又问赵襄子,赵襄子不答应,说:“土地是上代留下来的产业,到手的东西说什么也不能再交出来。”
智伯瑶回报晋出公,晋出公命令智家和韩、魏两家一起发兵攻打赵家。
公元前455年,智伯瑶率领中军,韩家的军队担任右路,魏家的军队担任左路,三队人马直奔赵家。
赵襄子自知寡不敌众,就带着赵家兵马退守晋阳(今山西太原市)。
没有多少日子,智伯瑶率领的三家人马已经把晋阳城团团围住。赵襄子吩咐将士们坚决守城,不许交战。逢到三家兵士攻城的时候,城头上箭好像飞蝗似的落下来,使三家人马没法前进一步。
晋阳城凭着弓箭死守了两年多。三家兵马始终没有能把它攻下来。
有一天,智伯瑶到城外察看地形,看到晋阳城东北的那条晋水,忽然想出了一个主意:晋水绕过晋阳城往下游流去,要是把晋水引到西南边来,晋阳城不就淹了吗?他就吩咐兵士在晋水旁边另外挖一条河,一直通到晋阳,又在上游筑起坝,拦住上游的水。
这时候正赶上雨季,水坝上的水满了。智伯瑶命令兵士在水坝上挖开了个豁口。这样,大水就直冲晋阳,灌到城里去了。
城里的房子被淹了,老百姓不得不跑到房顶上去避难,灶头也被淹没在水里,人们不得不把锅挂起来做饭。可是,晋阳城的老百姓恨透了智伯瑶,宁可淹死,也不肯投降。
智伯瑶约韩康子、魏桓子一起去察看水势。他指着晋阳城得意地对他们两人说:“你们看,晋阳不是就快完了吗?早先我还以为晋水像城墙一样能拦住敌人,现在才知道大水也能灭掉一个国家呢。”
韩康子和魏桓子表面上顺从地答应,心里暗暗吃惊。原来魏家的封邑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韩家的封邑平阳(今山西临汾市西南)旁边各有一条河道。智伯瑶的话正好提醒了他们,晋水既能淹晋阳,说不定哪一天安邑和平阳也会遭到晋阳同样的命运呢。
晋阳被大水淹了之后,城里的情况越来越困难了。赵襄子非常着急,对他的门客张孟谈说:“民心固然没变,可是要是水势再涨起来,全城也就保不住了。”
张孟谈说:“我看韩家和魏家现在追随给智伯瑶,也不是心甘情愿的,我想办法找他们两家说说去。”
当天晚上,赵襄子就派张孟谈偷偷地出城,先找到了韩康子,再找到魏桓子,约他们反过来一起攻打智伯瑶。韩、魏两家正在犹豫,经张孟谈一说,自然都同意了。
第二天夜里,过了三更,智伯瑶正在自己的营里睡着,猛然间听见一片喊杀的声音。他连忙从卧榻上爬起来,发现衣裳和被子全湿了,再定睛一看,兵营里全是水。他开始还以为大概是堤坝决口,大水灌到自己营里来了,赶紧叫兵士们去抢修。
但是不一会,水势越来越大,把兵营全淹了。智伯瑶正在惊慌不定,一霎时,四面八方响起了战鼓。赵、韩、魏三家的士兵驾着小船、木筏一齐冲杀过来。智家的兵士,被砍死的和淹死在水里的不计其数。智伯瑶全军覆没,他自己也被三家的人马逮住杀了。
韩、赵、魏为了免除后患,开始率军攻打智氏封邑,一次杀智伯家族二百余口,天下震惊!连智家的土地也由三家平分。晋出公大怒,向齐、鲁两国借兵讨伐三卿。韩、赵、魏三卿联手攻打晋出公,出公无力抵抗,只好被迫出逃,结果病死在路上。
晋出公死后,宗室姬骄被立为国君,史称晋哀公。以后,他们又把晋国留下的其他土地也瓜分了。
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打发使者上洛邑去见周威烈王,要求周天子把他们三家封为诸侯。周威烈王想,不承认也没有用,不如做个顺水人情,就把三家正式封为诸侯。
打那以后,韩(都城在今河南禹县,后迁至今河南新郑)、赵(都城在今山西太原东南,后迁至今河北邯郸)、魏(都城在今山西夏县西北,后迁至今河南开封)都成为中原大国,加上秦、齐、楚、燕四个大国,历史上称为“战国七雄”。
(6)三家分晋的历史意义扩展阅读:
三家分晋是指中国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件。
在历史上,“三家分晋”被视为春秋之终、战国之始的分水岭。司马光将其列为《资治通鉴》的开篇之作。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周威烈王封三家为诸侯。司马光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的记载就从这一事件开始:“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作为春秋与战国的分界。
公元前376年,韩、赵、魏废晋静公,迁于端氏(今晋城市沁水县)。将晋公室剩余土地全部瓜分。因此韩、赵、魏三国又被合称为“三晋”。三家分晋是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是春秋战国的分水岭。
Ⅶ 三家分晋的历史是
三家分晋即指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件。在历史上,三家分晋被视为春秋之终、战国之始的分水岭。
司马光将其列为《资治通鉴》的开篇大作。
Ⅷ 历史上三家分晋是怎么一回事
三家分晋复是指中国春秋制末年, 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件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周威烈王封三家为诸侯。司马光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的记载就从这一事件开始:“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作为春秋与战国的分界。前376年,韩、赵、魏废晋静公,将晋公室剩余土地全部瓜分。因此韩、赵、魏三国又被合称为“三晋”。三家分晋是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它是中国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确定的标志。
希望采纳
Ⅸ 三家分晋标志着厉史进入了什么时期
三家分晋是指中国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件。
在历史上,内“三家分晋”被视为春秋容之终、战国之始的分水岭。司马光将其列为《资治通鉴》的开篇之作。[1]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周威烈王封三家为诸侯。司马光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的记载就从这一事件开始:“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作为春秋与战国的分界。
前376年,韩、赵、魏废晋静公,将晋公室剩余土地全部瓜分。因此韩、赵、魏三国又被合称为“三晋”。三家分晋是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是中国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确定的标志。